社保信息安全漏洞补丁该怎么补

薛建勇:社保漏洞的出现拷问网络信息安全
&&&&来源:&&&&
原标题:薛建勇:社保漏洞的出现拷问网络信息安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针对媒体报道的全国多地社保系统出现漏洞,社保信息疑遭泄露一事,已向报道所称的信息平台了解其所监测到的漏洞信息,同时向地方人社部门了解情况,要求这些地区对隐患进行排查,确实存在的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予以封堵。(4月27日《新京报》)   近年来,网络俨然已成为大众传媒的新宠儿。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人们带来便利与欢乐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信息安全带来了极大风险和隐患。通过网络系统漏洞,黑客们可以了解到个人身份证、个人联系方式、社保、人事、财务、薪酬、房屋产权等敏感信息,而任何一种信息被人利用,都可能对公民个人的财产、名誉等造成损失。由此,保护网络信息安全刻不容缓,网络信息安全的保卫战已悄然打响。   此次社保、户籍查询、医院等系统出现漏洞,体现出政府网络建设的不完善和信息安全技术的落后,技术层面无法做到对系统软件供应商的监督和和引导;同时也是对管理者执政能力的拷问,体现其对信息安全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信息安全工作长期处于一个被忽视的地位。   要知道,社保、户籍等系统出现安全漏洞只是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包括中国移动等各大通信运营商、12306、淘宝等大型网络平台都出现过用户信息泄露的事件。而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重运营轻维护的现状,只注重网络运行状况,一味追求网站点击率和企业收益,却忽视了对人们基本权益的保护。网络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一直考验着人们对网络信息安全的信心与耐心。   从专业角度来说,系统漏洞是不可避免、必然存在的,这就更需要我们在网络系统平台平稳运营的同时注重对网络的维护和优化,强化责任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支持,主动地发现问题,修复漏洞,去除隐患,同时尽最大努力保护网络信息安全,避免信息被违法分子利用,从而改变“亡羊补牢”的被动局面。   政府方面一是要完善信息安全方面的法规条例,相关部门制定政府部门信息采集、发布信息的安全标准和规范;二是要加强网络警察队伍建设,引入新技术,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对不法分子非法盗取、买卖个人信息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在防控结合的机制下净化我们的网络环境。   不只是政府,各个网站系统平台的管理者也要采取行动,改变现有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强化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定期进行检查,摸清安全状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彻底改变重运营、轻维护的局面。   稿源:荆楚网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社会新闻播报
信息时报:社保信息安全漏洞该怎么补
杨幂赵又廷一吻定情
鲛人男恋上海岛女
快递小哥恋上富家女
一伦助热巴丑女大变身
有颜又有料 百看不腻
胡歌的CP都在这里了
正确的时间地点 我们相遇
民国签证官的日常
合纵与连横 大秦之崛起
陪伴才是对孩子最深的爱
高颜值的谍战剧
一半是国党一半是共党
家有仙妻 生活有乐趣
不一样的特工组合
清纯萝莉倒追面具杀人魔
处处充满危险和欲望
危险生物引发绝命危机
一路萌行 不舍童真
战后狙击手遭陷害杀总统
嗜血战士绝地重生
得此孤岛,守此佳人
魏三对战走私团伙爆笑来袭
吸血鬼狼人血族大混战
绝境求生 非凡冒险
汤姆和妮可大尺度之作
中年大叔爱上未成年少女
群蛇乱交的森林狂欢
蝙蝠侠与罪恶小丑生死决战观点>社保信息漏洞调查
《中国新闻周刊》
编辑部稿件推送平台
社保信息漏洞调查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周群锋
与企业相比,政府机构网站的信息安全漏洞都非常低级。管理人员的懒政,是造成这些漏洞的主要原因
《中国新闻周刊》文/周群锋4月22日,全球最大的漏洞响应平台“补天漏洞”发布数据称,自2014年4月以来,在浙江、陕西、河北、四川、江苏等19省份中,发现涉及居民社保信息泄露的报告达46个,其中高危报告44个。涉及人员高达5200万,其中超过千万居民的信息漏洞未修复。面对民众忧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坚称:“全国社保系统总体运行平稳,未发现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多名专家表示,普遍存在的信息漏洞,为个人社保信息泄露埋下了隐患。而地方政府的懒政,以及相关法律规范的缺失,则是这些漏洞存在的重要原因。多地紧急“补漏”4月26日,针对 “数千万社保用户信息或泄露”造成的影响等问题, 补天漏洞响应平台安全专家邓焕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社保信息包括参保人的身份证、薪酬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如果被泄露,有可能导致个人隐私全无,还会被不法分子用于复制身份证、盗办(盗刷)信用卡等等。“我们许多决策的参考数据都是绝对保密的,这是因为通过对一个地方的整体社保数据关联分析,就可以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决策模型。”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晓表示。近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登录补天漏洞响应平台,发现平台早些时间公布的社保漏洞信息,有的已显示修复成功,有的显示正在修复。那么,“数千万用户社保信息被泄露”新闻爆出后,涉及省市做了怎样的工作?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已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应对,未出现用户信息泄露情况。“根据近期各地市上报情况来看,我省仅金华一地监测到了网络异常。现在也已经没有问题了。”关于“河北沧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某系统存在漏洞,多达270万参保人员敏感信息疑遭泄露”这一条,该平台显示沧州人社局已在下午3时33分提交反馈,表示已经修复成功。该市人社局相关部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沧州社保系统已经没有漏洞。记者又致电陕西人社厅网络管理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对系统进行全面排查,目前系统已经很安全。同时,记者获悉,涉及822万人的沈阳市社保局某系统SQL注入问题、涉及643万人的烟台市社保网上办事大厅安全漏洞等问题,均已经得到修复。记者在补天平台发现,永康市社保网上办事大厅漏洞、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SQL注入漏洞、山西省社保卡应用统计报表系统漏洞,均显示正在修复中。补天漏洞平台显示,还有部分省市社保系统漏洞未能修复。比如,长春某医保系统漏洞,涉及人员772万人。该信息漏洞已存在3个多月,至今未能修复。陕西铜川市某系统漏洞导致居民信息泄露,从今年1月发现信息漏洞至今未修复。针对这条新闻引发的民众疑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做出了回应。4月23日,在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从目前的监控情况看,全国社保系统总体运行平稳,未发现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无论媒体报道中所指出的问题是否存在、在多大程度上存在,人社部门都会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修补。”一天后,在人社部新闻发布会上,该部新闻发言人李忠针对“至今还有60%的漏洞没有修复”报道答复称:“实际情况是,这次报道所说的漏洞,40%是以前发现且已经修复的漏洞,其余的我们正在核实漏洞是否真的存在。”针对这种答复,补天漏洞响应平台安全专家邓焕表示,他们的平台只是检测到这些系统存在高危漏洞,存在泄露信息的风险,并不能由此得出这些居民社保信息就已经被泄露的结论。“一般人做不到,但是掌握技术能力的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漏洞盗取用户个人信息。”邓焕说。现实生活中,民众信息被泄露的事件时有发生。4月27日,重庆市民沈先生在天涯社区发帖,讲述了自己信息被泄露的遭遇。他说, 日,有人在大渡口社保局,用假身份证(身份证号码、姓名等与本人一致)补办了一张他的社保卡,补办后本人原卡失效。补办当日,不法分子在重庆江北区万和大药房建新东路店盗刷2000元整。他在发现原卡失效后,在渝中区社保局查询方得知被人盗办。事发后,沈先生到派出所报警。4月19日,警方告知他线索中断,原因社保局、药房均无监控,药房所谓的手工台账更无法获取相关线索。专家提醒,如果发现个人信息泄露后,要在第一时间更换账号,从源头切断泄露源,同时重置密码。若个人信息泄露并造成严重危害,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政府懒政近日,记者登录了多个省市的社保系统发现,如果要进入查询系统,必须输入个人身份证信息、姓名等,如果不知道这些信息,很难进入系统。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也特别强调,人社部也已建立了覆盖全国部、省、市三级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并委托国家网络安全专业检测机构,对人社系统的网络安全性进行实时监控。那么,看似密不透风的社保系统如何出现了大量漏洞?有专家分析,相关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很多政府网站都由传统机构进行维护,有的甚至简单外包给第三方企业管理,显然是对系统安全性不够重视。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也不足,已经不能符合当今信息安全的要求。与政府网站相比,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系数普遍要高很多。对此,互联网实验室浙江总经理张伟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企业的网络信息中包含很多商业机密。“这些信息一旦被窃取,就极易转化成经济利益,因此各企业不惜下重金给自家的网络安全打造一副‘金钟罩’。相比之下,政府网站管理人员长期存在技术水平和人员配备的局限,导致很多技术性安全漏洞产生。”乌云漏洞报告平台负责人孟卓表示,与企业相比,政府机构网站的信息安全漏洞都非常低级。比如弱口令泄露在技术修复上不存在任何难度,要不了几分钟就可修复,而有的网站历时多月而不修复,往往是管理人员的懒政导致的。补天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平台对信息安全漏洞的发布和处理,会经过提交漏洞、确认漏洞、通报机构、机构确认、机构修复5步。漏洞数据将被同步实时通报给公安部、网信办和国家漏洞库,相关情况会及时反馈给涉事机构。“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涉事对象是政府网站,就往往得不到回应。”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晓建议,有关部门应对已经建成的政府部门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摸清真实的安全状况。他还认为,国家还应该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以解决在网络安全人才方面的培养和储备方面远远不够的现状。“政府部门,从中央一级到地市县,涉及信息系统,都应该有专人负责网络安全。这已经是一件很紧迫的事了。不能等到出了问题再想到亡羊补牢。”问责难题针对个人信息泄露,中国早已制定了相关法律条文。《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但有法律专家指出,中国目前尚未制订《个人信息保护法》,《刑法》中所说的“违反国家规定”,概念非常模糊,即便相关单位或个人被认定存在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也较难将其认定为犯罪。另外,《个人信息保护法》虽然早在2003年就已经开始起草,但至今未见下文。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呼吁全国人大加紧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负责人的声音不绝于耳。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李建春就提交了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议案。“现阶段,我国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已多达200多部。但这些法律对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责任过多地侧重于直接侵权人,也就是实施盗取、非法搜集、利用和买卖者,却很少涉及到政府作为个人信息保有者的追责方面。”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就导致一旦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出了问题,信息保有者往往可以置身于责任之外。如果事后找不到直接侵权人,就只能不了了之。关于政府在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责任问题,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第10条规定:“有关部门应履行职责,采取措施维护信息安全,及国家工作人员对个人信息的保密义务。”“上述决定强调了政府在个人信息保护中的法定责任,也明确了罚款、警告等处罚措施,但却回避了信息泄露后的事故责任主体问题,而谁来查泄露和罚款范围幅度也没有提及。” 朱巍说。启明星辰首席战略官潘柱廷表示,目前,中国对信息安全泄露的问责机制尚不完善。政府内部往往没有人对信息泄露负责,有些所谓的“集体负责”或“一把手负责”实际上是“无人负责”。他建议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在社保等重要部门设立“首席信息安全官”等职位,专门负责信息安全问题,并加大经费投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本文首发刊载于日发售的《中国新闻周刊》总第706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copyright(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1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社保系统漏洞或泄露个人信息 个人该如何应对-行情资讯-欧浦钢网
社保系统漏洞或泄露个人信息 个人该如何应对
  伊秀新闻讯 4月23日 昨日,媒体爆出多达30个省市的社保系统存在漏洞,参保人的个人信息很可能被泄露。虽然目前近半省市社保系统漏洞已经得到修复,但是市民们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状况的忧虑并没有随之散去。
  社保系统漏洞的存在,为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的可能性,他们可能会通过漏洞获取参保人的个人信息,然后出卖给一些人。而这些信息一旦泄露,轻则会受到各种垃圾信息、骚扰电话、垃圾邮件的轰炸;更有严重的,可能会被有心人利用个人身份信息进行信用卡、身份证等的盗办,并以此进行不法活动,损害公民个人财产和名誉;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突显着其中存在的问题,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亟需得到完善和执行。在信息保护方面,我们只能依靠信息掌控机构对信息加强保护,而个人在这方面总是会显得有些无力。那么,在怀疑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下,我们个人能做些什么措施进行补救呢?
  首先,及时更改账号或者账号密码。不要使用与部分个人信息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如生日、身份证号等)进行密码设置,防止被通过关联手段推测出正确密码。
  其次,及时知会身边的亲朋,使其能够具有防范意识,以防犯罪分子通过相关账号的盗用欺骗亲友。
  另外,重要的个人信息泄露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备或报案。
转发此文章到:
相关资讯推荐:
2015年对于我国钢铁行业来说是尤为艰难的一年,国内钢价下跌幅度之大、速度之...
400-887-8388
微信查价、下单
下载手机APP
欧浦智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漏洞补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