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来苏美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武器竞赛情况,核什么炸

“星球大战”与美苏核军控谈判转折是骗局吗?
[摘要]“星球大战”引起苏联的严重不安。苏联摸不清美国的虚实,担心一旦研发成功,将使苏联庞大的核武库彻底失效。1981年,鼓吹对苏联进行“第二次冷战”的里根上台,全盘推翻了卡特时代的对外政策。里根公开宣称SALT II条约存在“致命的缺陷”,并宣布不会批准该条约,随后还宣布将大幅提高国防预算,全面增强并改进美国的战略核武库,里根政府认识到苏联经济实力只有美国的1/3,而且还在不断恶化,美国大搞军备竞赛就有可能拖垮苏联经济。里根随后宣布了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规模最庞大的核军备发展计划,不但全面更新现有的导弹和核弹头,还要加速部署新式B-1B轰炸机、MX导弹、巡航导弹与三叉戟核潜艇。苏联处在老迈昏聩的勃列日涅夫时代末期和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的短暂统治时期,决策杂乱无章,经济一塌糊涂,对外又陷在阿富汗战场进退不得。在核军备竞赛上,面对里根咄咄逼人的招数应对乏术。在军控谈判中,苏联只能提出“冻结现状”的建议,以保住SALT II协议草案中已取得的一些于己有利的条款,并尽力阻止里根雄心勃勃的军备发展计划。美国则强调“对等原则”,声称为了恢复双方平衡,坚持拥有战略武器数量优势的苏联多裁减,同时自己拒绝放弃技术改进计划,苏联自然不会接受这样的方案。双方的谈判拖到1983年11月,因美国宣布在西欧部署“潘兴2式”中程弹道导弹以对抗苏联自1977年开始部署的SS-20“少先队员”中程导弹,在日内瓦举行的军控谈判中断。在谈判正式中断前,美苏核军控的合作就已面临严峻挑战。日,里根在电视节目中宣布将执行一项研发、部署战略防御计划以对付苏联导弹威胁的计划。里根说,该计划将“彻底消除核武器造成的威胁,让弹道导弹变得无用和过时”,这就是被新闻界称为“星球大战”的战略导弹计划(SDI)。1972年的《反导条约》禁止双方部属反导系统,但未限制研发这类武器,美国正是利用了这一漏洞,抛出雄心勃勃的“星球大战”计划。“星球大战”后来被很多人说成是美国编造出来引诱苏联上钩的骗局,这一说法并不符合事实。根据构想,该项目将由复杂的天基、空基、地基“三位一体”体系构成,用充满科幻色彩的微波、激光、高能粒子束、电磁动能武器等组成多层次、多阶段、全方位的导弹拦截防御系统,技术上空前庞大复杂,计划将投入1万多亿美元预算。这是美国在“阿波罗”登月后最雄心勃勃的科研项目,在当时就引起诸多质疑,有的认为技术跨越太大而怀疑可行性;有的从财政成本上质疑美国拿不出足够的钱来搞如此复杂的武器系统;还有军事专家则论证说,在反导系统和弹道导弹这对冤家的对抗中,永远是“矛”那一方占费效比优势,因此搞“盾”是吃力不讨好的蠢行。最终“星球大战”花了近千亿美元却没搞成,在苏联解体后被正式放弃,老布什后来提出“智能卵石”计划、克林顿改造为国家导弹防御计划(NMD)和战区导弹防御计划(TMD),小布什上台后继续发展NMD,这些都是在原来“星球大战”技术基础上不断缩小规模、降低难度而搞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堪称“星战之子”。但“星球大战”在20世纪80年代冷战对抗加剧的当时,却起到了让世人意想不到的作用,促使核军控谈判发生根本转折,从限制核武器转向裁减核武器。“星球大战”引起苏联的严重不安。苏联摸不清美国的虚实,担心一旦研发成功,将使苏联庞大的核武库彻底失效。而当时苏联经济已经恶化到既没有钱和技术对等搞一套苏联版“星球大战”,也没有钱去扩充自己的核武库以对抗“星球大战”。当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上台后,苏联迎来了一位具有全新思维的领导人来破解这个难题。戈尔巴乔夫主张削减战略武器、控制军备竞赛,他上台两个月后就主动恢复了中断近两年的日内瓦核裁军谈判,还宣布单方面暂停在欧洲部署中程弹道导弹、单方面暂停任何核试验。戈尔巴乔夫不同于以往的苏联领导人,他坚持每年举行苏美最高级别会晤,与美国总统面对面谈重大问题,核裁军是会谈重要内容之一。1986年的苏共二十七大上,戈尔巴乔夫大谈核裁军问题,他把防止核浩劫作为苏共战略方针的核心内容之一列出。在一些重大国际场合,戈尔巴乔夫也滔滔不绝地谈核裁军,每次都不忘将“星球大战”拉出来重点鞭笞一番。显然,戈尔巴乔夫想尽快和美国达成协议,让美国放弃或起码放缓推进“星球大战”计划,好给苏联争取喘息的机会,将精力集中到国内经济问题上。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迅速改变了美苏过去在谈判中马拉松一般讨价还价的状态,苏联急于卸下军备竞赛包袱,主动做出过去不可想象的诸多让步。美国则凭借自身实力优势,特别是计算机、微电子等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极大领先苏联的技术优势,采取了灵活的谈判态度。经过不到两年的谈判,1987年12 月,双方在中程弹道导弹问题达成了《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olazh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全球核武器档案
我的图书馆
全球核武器档案
作者:姜浩峰原载《新民周刊》2013年第7期   “对于核武器,人类经历了三个阶段。”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说,“从核武器研制并用于实战,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第一阶段,没有国际条约约束,有能力的国家竞相发展;从1968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第二阶段,开始有条约约束,限制发展核武器;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也就是苏联的后期,开始裁减核武器。”  从二战美国向日本投下2枚原子弹开始,到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核弹的恶魔之影时常忽隐忽现。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核大战将导致地球“核冬天”的到来,终极弃核,应该已成了人类的一个目标。然而,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实在是太难了。&美国核试一个月后投入实战  二战盟国的胜利,确实来之不易——盟国至少5300万人伤亡,按当时的美元计算,连本土未受侵害的美国也损失了3.35万亿美元。  1945年8月,美军B29轰炸机将原子弹“胖子”和“小男孩”投射到广岛、长崎,直接导致筹谋本土决战的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开启地球人核武实战的两次投射,既令日本帝国主义加速灭亡,令盟国欢欣鼓舞,同时也让世人在原子弹问世之初,就见识到了核武器的可怕——两座城市瞬间焦土,近30万人伤亡。  苏军攻克柏林,德国失败以后,同为轴心国的日本仍然叫嚣本土决战。  从美军B-29轰炸机上投下的原子弹“小男孩”里装了60千克的高浓缩铀,整个炸弹4吨多重,它在9470米的高空被投下,43秒之后在离城市580米的高空爆炸,爆炸释放出了相当于1.3万吨梯恩梯炸药的能量。由于爆炸的中心位于城市正中,这个日军南方司令部所在的城市受到重创,集结着的实力可观的防御部队大多失去战斗力。  然而日本仍然不准备无条件投降。因此,三天之后的8月9日,另一架B-29轰炸机给长崎带来了原子弹“胖子”。“胖子”系钚弹,含有约7千克左右钚239,爆炸当量相当于2.1万吨梯恩梯炸药,爆炸发生在离地面近470米的空中。由于爆炸点离预定的目标差了大约3千米,也由于不同于广岛平原的复杂地形,长崎的损失不如广岛严重。当然,这个日本的造船工业中心,也折损了不少。  两颗核弹,一铀一钚,即令依旧叫嚣的日本军阀屈服。长崎核爆后第六天,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从日本本土到中国和东南亚战场的数百万日军,放弃了困兽之斗。  虽然广岛、长崎两颗核弹造成了巨大的平民伤亡,当时却令美军最高指挥机构颇为欣慰。因为核弹让盟军避免了登陆日本本土的作战,避免了预计达数十万的盟军伤亡。按照美国人的小算盘,甚至避免了苏联军队登陆日本,也就避免了日后美苏在日本争地盘。  美国能投射出用于实战的原子弹,源于战时保密的“曼哈顿计划”。二战前夕,为逃避德国法西斯迫害而移居美国的一些科学家,担心德国抢先造出原子弹,推举爱因斯坦上书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加强利用核裂变过程来制造超级炸弹。1942年6月,美国陆军部实施“曼哈顿计划”,争取先于德国研制出原子弹。  该工程集中了以奥本海默为首的,当时欧美除纳粹德国外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多万人参加。为保密起见,只有12个人知道全盘计划。经过了3年,耗资20亿美元,1945年7月16日,美国新墨西哥州沙漠深处的阿拉默多尔空军基地,轰然巨响,一阵蘑菇云升腾而起,紧接着天上瞬间如同有了两个太阳——人类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一最新武器就用于实战。  回看二战历史,盟国在原子武器上占了先手,却并非一帆风顺。最早开始关注原子弹的,恰恰是希特勒统治下的第三帝国。早在1939年,德国人就已进行了物理学领域的原子分裂实验。而德军入侵挪威,很大程度上就是觊觎当地可用于核试的重水。德国历史学家赖纳·卡尔施博士和电视新闻记者海科·彼得曼所著《希特勒的原子弹》一书披露——“纳粹德国差一点就在制造第一颗可用于实战部署的原子弹竞赛中拔取头筹,纳粹领导人甚至在投降前三周曾讨论过与同盟国展开小规模核战争的方案。”  即使是德国战败后,轴心国依旧想用原子弹实现惊天大逆转。1945年5月13日,德国海军U-234号潜艇在南大西洋(600558,股吧)被美军截获,艇上甚至有两名日本军官。这艘潜艇原本的目的地是日本,艇上大约运载了210吨货物,都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装备,比如德国V2导弹的配件等。货物中最隐秘的部分是10个钢制圆桶装载的560公斤铀!而另一艘U-2513号潜艇同样被赋予秘密使命。1945年1月底,这艘潜艇携带5个月的给养出港。艇上装有党卫队带来的60个容量为8公升的坚固钢瓶。  U-2513号上有一位非军事人员——物理学家马丁·诺德迈尔。同年5月8日,潜艇接到了德国海军司令卡尔·邓尼茨元帅发来的投降命令。几天后,艇长托普命令将4个镀锌容器沉入海中。曾在这艘潜艇上服役的格哈德·韦伯于1949年声称,诺德迈尔曾私下向他透露,那是关于德国原子研究的档案,而60个钢瓶里面是重水,他的任务则是将艇上的货物交给日本人。&麦克阿瑟曾建议向中国投掷30颗原子弹  尽管纳粹德国的核武器未能投入实战,但其研究成果对美苏两国的核计划产生了积极影响。甚至有一种猜测——美国“小男孩”所用的铀,一部分可能是在德国U-234潜艇上缴获的。  在二战末期的波茨坦会议上,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已从特工那里获悉美国核试验情报。由于是苏军攻克柏林,苏联得以从德国挖来不少核专家。战争结束不久,苏军战士在德国苏占区和美占区边界发现100吨浓缩铀。1945年8月初,斯大林就曾当面对英国大使表示,苏联已经建立了相关实验室。1945年8月20日,苏联决定成立专门委员会领导和协调原子弹研究工作。1946年12月,第一座核反应堆在南乌拉尔启动,并实现了铀裂变反应。1949年8月29日,哈萨克斯坦塞米巴拉金斯克大草原上,矗立起一个50米高的塔架,吊起一只巨球,这就是“斯大林1号”原子弹。数秒之后,其化作一朵巨大的彩色蘑菇云,试验威力为2.2万吨梯恩梯当量。苏联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其后,英国于1952年进行了首次核试验,法国于1961年进行了首次核试验。  在核武器最初发展的20年里,拥核国家在战争或非战争状态下,对无核国家进行核讹诈的事,常有发生,特别是尝到了核武甜头的美国,曾多次叫嚣使用核弹。而核国家之间的摩擦,甚至将地球带到了核战争的边缘!  已解密的1950年11月9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绝密文件,标题为《为反击共产党中国入侵朝鲜,关于美国使用原子弹的可能性所需考虑的问题》。这份文件建议使用核弹的范围——“在朝鲜用于战术目的”和“在满洲(指中国东北地区)用于战略目的”。这份方案因没进入政府职能部门议程,而束之高阁。可战后解密的美国陆军档案资料显示,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曾狂妄建议,投掷20到30颗原子弹轰炸中国,在中朝之间沿鸭绿江设置一条放射性地带。  在哈佛学者、前美国驻华外交官陶涵(JayTaylor)所著《蒋介石与现代中国》一书中,也多次记录了美国对中国动用核武器的念头。  比如对1950年代末的国共金门炮战,陶涵如此写道:“杜勒斯公开宣布美军将协助保卫金门。另一个惊人的记忆空白是,美国最高级的领导人又在公开场合及秘密会议上近乎漫不经心谈到在金门危机中可能动用核武器。新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空军上将丁宁(NathanTwining)向国安会报告,7000至1万吨的空中引爆弹可以扫清共军大炮。美国急送可携核弹的8英寸口径榴弹炮到金门,但想必还是由美国人控制它们。”  陶涵记录了宋美龄人格分裂般的一段讲话:“1958年5月份就到了美国的蒋夫人,也在电视节目《会见新闻界》(MeetthePress)上表示,大陆人民在问,为什么台湾不用核武器对付共产党政权?”可以想象,宋美龄这一番煽动在美国势必起到反效果。  不仅在美国,陶涵记录日本对此的反应也能说明问题:“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起初是鹰派反应,旋即听到一大堆怨言,反对因中国外海几个小岛就对中国发动核战争攻击。美国驻东京大使报告说,如果美国为了金门动用核武器打击中国,日本可能会要求所有的美国军人和设施撤离其领土。其他盟国也一样惊骇。”  1964年10月,中国在罗布泊沙漠深处试爆第一颗原子弹,不但令美国不再对中国动核讹诈的歪脑筋,也令蒋介石感到“反攻大陆”已经无望。  独立机构美国“国家安全档案”曾公布解密文件——1969年10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曾下令发出秘密核警报,意在迫使苏联在越南问题上做出让步。这一核警报是尼克松“疯子战略”的一部分内容,其中有对北越采用战术核武器的可能。  导弹对峙美苏较劲,古巴危机差点拉爆原子弹  当然,比起拥核国家对无核国家的核讹诈,核大国之间的较量,假若造成万分之一的误判,则会把地球推向核战争边缘。最典型的例证就是1962年在加勒比海上演的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8月31日,美军侦察机拍摄到古巴开始安装苏联防空导弹。9月4日,白宫发表声明,肯定苏联在古设置导弹,约3500名苏联人在古进行技术服务。对此,苏联矢口否认。此时的肯尼迪并不认为苏联向古巴提供武器已构成对美严重威胁。可进入10月后,肯尼迪仍不断得到苏联在古巴建立中程导弹基地的报告。10月14日,美国人通过U-2侦察机掌握了苏联在古巴建设6个中程导弹基地的证据。这些导弹都可以装备核弹头。  10月22日18时,时任美国国务卿腊斯克把封锁有关海域的的决定通告了苏驻美大使。18时15分,西方国家驻华盛顿大使得到了来自美国政府有关封锁的通报。19时,肯尼迪发表电视讲话,称:古巴建设的导弹基地可以击中西半球的大多数城市。肯尼迪强烈呼吁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从古巴撤走导弹。  10月24日,美军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母组成封锁带,2万名美海军士兵执行封锁行动。部署在世界各地的美军也进入戒备状态。美国的强硬让赫鲁晓夫吃惊不小,于是下令加快向古巴运送导弹及轰炸机的速度。美国毫不退让,在靠近古巴的佛罗里达及邻近各州集结登陆部队,美陆军第一装甲师进入邻近古巴地域,另外5个师进入紧急戒备状态,携带核武器的B-52型轰炸机振翼升空待命。最终,苏联撤出了在古巴部署的中程导弹。10月28日,赫鲁晓夫在广播讲话中公开答复肯尼迪,苏联政府下令“拆除您所称的进攻性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  赫鲁晓夫之所以要将中程导弹部署到美国鼻子底下,是因为美国当时已经用战略轰炸机和导弹包围了苏联,美国在土耳其、意大利和西德的导弹都对准了苏联。可以说,苏联重要的工业中心直接暴露在核弹威胁下。古巴导弹危机虽以苏联从古巴撤出中程导弹收场,可同时,美国在土耳其等地部署的核武器,也相应撤退。  古巴导弹危机几乎是人类距离核大战最近的一次。&中国1996年宣布暂停核试  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军备竞赛得到了加强,但一套日益完善的制度,使得竞争在一些正式的协议里被法制化,如1963年的《禁止有限核试验条约》、1968年的《核不扩散条约》和1972年的《战略武器限制条约》,美苏甚至互相允许卫星侦察核设施。到1970年代晚期,冷战两巨头美苏已达到超级大国水平,影响着核武器恐怖平衡下“和平的”国际体系。  各类国际条约中,较著名的是1968年生效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英文简称“NPT”。该条约禁止除美国、英国、法国、中国,以及苏联和其继承者俄罗斯以外的所有成员国拥有核武器,并承诺上述五大拥核国最终将销毁核武库。该条约规定了防止核武器扩散的国际体制,目前共有187个国家签署,而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都是不愿意合作者。  当原子弹在广岛上空初爆的时候,世界人民曾经欢欣鼓舞,甚至将新鲜诞生的一件小文具命名为原子笔。可不出几年,当广岛、长崎受到原子弹之害的状况披露出来,人们对原子武器的印象随之改变——核武,终究是魔鬼不是天使。  1953年,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联合国大会上做了题为《原子能为和平服务》的演讲。经过几年努力,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诞生了。  这个机构既能帮助无核国家发展和平核计划,又要确保它们不发展核武器。在1968年生效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国际原子能机构被授权监督成员国的核活动,以确保无核武器国家不获取核武器。  遗憾的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已受到过几次冲击。自1991年起,先后发现伊拉克、朝鲜和伊朗隐瞒自己的铀浓缩、钚分离等活动。而令人担忧的是,已经成功进行核试验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都不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约国。已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的巴基斯坦,在核试验成功后,仍迟迟未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只能算半只脚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  至于超级大国美苏,于1982年6月29日,在瑞士日内瓦启动削减战略武器谈判。谈判几经停止,终于1989年6月举行的第11轮谈判中,双方达成共识——同意把各自的战略核武器运载工具削减到1600件,战略核弹头减至6000枚,洲际导弹和潜射导弹的弹头限制在4900个之内。1990年5月,苏美谈判更取得重要突破。美国同意将射程600公里以上的空基巡航导弹列入条约的限额之内,双方宣布各自只能拥有880枚潜艇发射的巡航导弹。  至1991年7月30日,削减战略武器谈判经过15轮正式会谈始达成协议。1991年7月31日,美苏总统在莫斯科正式签署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即《美苏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可苏联于当年12月解体。幸好部署有苏联核武器的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纷纷弃核。  美国则未履行其应尽的部分不扩散核武器义务。例如,美国1995年与无核武器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之间达成协议,将条约期限无限期延长,但前提是美国承诺将就《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进行谈判。时任总统克林顿于1996年正式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但在1999年美参议院的表决中未获批准。而后小布什政府又出尔反尔反对此条约。  拥核国家早期的核试验,与实战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在美、苏、中,以及拥有广大海外殖民地的英法来说,找得到大规模的沙漠地带等,可进行当量并不大的早期热核武器试验。而这些国土面积较大或拥有海外殖民地的国家,当初即使遭到核打击,也能进行二次核打击,反击敌人。这也是中国从拥有核武器的第一天开始,就保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底气所在。同样,美国也已经保证不对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核武器。至于领土面积较小的国家,即使拥有核武器,也很难用于实战。如果小国首先使用核武器,必将遭到报复性核打击,彻底从地球上抹去,更遑论首先遭到核打击会如何。  在核武器爆炸当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地下核试验成了流行选择,以此来减轻核试验对地球表面的污染与破坏。1996年7月29日,中国在罗布泊核试验场区成功地进行了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当天晚上,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中国将暂时停止核试验。如今,中国已经有效掌握了计算机模拟核试验的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已建立起一支精干有效的核自卫力量。  链接较大型的轰炸机  轰炸机是核武器最初投入实战时唯一的搭载平台,也是至今为止仍在使用的搭载平台。轰炸广岛和长崎的,是美国的一代名机B-29,之后B-52领一代风骚。苏联最早的核弹投射工具则是与B-29不相上下的图-4轰炸机,如今的俄罗斯则装备了图-95逆火战略轰炸机。中国第一款投射原子弹的轰炸机是轰-6,至今经过多次改装,仍在服役。  大炮,这是意想不到的核武器发射平台。然而,美国当年协防台湾蒋军时,就动用了能发射核弹的8英寸口径榴弹炮。而萨达姆治下的伊拉克,和今日的朝鲜都声称,自己拥有强大的炮兵。当然,大炮发射的核弹,该是爆炸当量较小的战术核炸弹。  洲际导弹,是国家战略核力量必不可少的重器。比如俄罗斯的白杨-M,比如美国的和平卫士海基、陆基洲际导弹,比如中国的东风-31洲际导弹。洲际导弹要求射程超过8000公里,飞行中段飞出大气层。有些国家拥有准洲际导弹,比如2012年印度发射成功的烈火-5导弹,能够覆盖中国大多数地区。而能够发射运载火箭将卫星送上天的国家,其火箭发射技术与洲际导弹大同小异,所以成功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的朝鲜银河3号运载火箭,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朝鲜的洲际导弹发射能力。至于发射成功罗老号火箭的韩国,由于罗老号的技术来自俄罗斯,而俄罗斯并不会将该技术转让给韩国,所以韩国并不具备洲际导弹发射能力。反倒是宣称无核武器的日本,有着惊人的火箭发射能力与和平应用核能技术,一旦突破法律限制,武装起来将是非常神速的。  弹道导弹核潜艇是核武器战备中的终极杀手!一般可以携带十几枚弹道核导弹,是核国家进行报复性二次核打击的终极武器。比如自己的国土遭到核打击,已经一片焦土,甚至找不到一个陆上发射井发射核弹还击,则游弋在大洋深处的核潜艇,就将发出致命的还击。比如美国的俄亥俄级核潜艇、俄罗斯北风之神级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核潜艇,以及中国的094型核潜艇。如果用上战略导弹核潜艇,那么,世界末日也就来了,地球将进入“核冬天”。&谁是核国家?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九条第三款规定:本条约所称有核武器国家系指在1967年1月1日前制造并爆炸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的国家。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目前只有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才是被普遍承认有核国家地位的国家,而这5个国家,最终也将放弃核武器。  核国家: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  非法拥核国家:印度、巴基斯坦、朝鲜  匿核国家:以色列、伊朗、日本  弃核国家:阿尔及利亚、阿根廷、巴西、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南非
馆藏&3051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签署
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签署
1964年初,美国向苏联提出就限制战略武器问题举行谈判。日双方达成协议,于日在赫尔辛基会谈。日,美苏两国首脑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和《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和一系列补充协定书,统称为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条约规定以各自首都为中心,半径150公里内,双方可以部署不超过100枚反弹道导弹及6部反弹道导弹雷达;在一个半径为150公里的洲防导弹基地附近,可部署不超过100枚反弹道导弹、2部大型反弹道导弹雷达和18部较小的雷达。条约为无限期有效。
日一二三四五六
历史上的今天
朱婷(左)、张常宁(右)  近日,中国女排朱婷和张...
姚明女儿  姚明球衣退役抢镜的却是他的女儿姚沁蕾。...
  秦俊杰杨紫公开恋情网友纷纷送祝福,秦俊杰杨紫狂...
剧照  《我的前半生》播出以来带来不少话题度,收视...
唐禹哲唐禹哲的女朋友唐禹哲发长文  4月19日唐禹哲...
赵沁心  如今的赵沁心早已淡出了观众和媒体的视野,...美苏核军备竞赛的产物:AGM-86导弹威力不一般
波音AGM-86空射巡航导弹是美国七十年代初研制的各种巡航导弹中,唯一用于执行战略作战任务的导弹。该弹长6.32米,发射重量1452千克,可安装20万吨当量的W80-1核弹头,可由B-52G/H、B-1B轰炸机机载发射。AGM-86B则是在AGM-86A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由于A型在射程上难以满足空军要求,因此波音又经过适当外形改进研制出AGM-86B。该弹弹头扁平,弹身狭长,具有更高的精度和良好的低空地形跟踪性能,而且较易于维护。AGM-86B堪称战略轰炸机的专属杀器:B-52G型每架可挂带12枚;B-52H最多可带20枚;B-1B型机内最大装载量达22枚。从上世纪70年代研制工作开始到1984年停产,波音公司累计为美国空军研制了1500余枚AGM-86B。每枚AGM-86B导弹的成本为124.7万美元(1981财年美元值),这个数字即使放在现在也算是天价了!作为美苏70年代核军备竞赛的产物,AGM-86B加强了美国空中战略支柱力量,推动了美苏核战略武器谈判条约的签定。罗克韦尔B-1A和波音AGM-86B空射巡航导弹(ALCM)武器系统的研制甚至促使苏联发展图-95MS轰炸机。与AGM-86B相对应的则是苏联以图-95MS战略轰炸机为携载平台的KH-55型巡航导弹。该弹在发射后,展开弹体下方的折叠机翼,以及弹尾的一片垂尾和两片平尾,下方伸出威廉姆斯F107涡扇发动机的进气口。随着核任务的停止,多数AGM-86B被更换成常规战斗部。90年代以后,该弹逐渐被更为先进的巡航导弹取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略核潜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