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黎明痛苦阶梯几层是成功的阶梯,快乐都是恐怖黎明痛苦阶梯几层的根源。要怎么面对恐怖黎明痛苦阶梯几层和快乐?祈请海空神佛祖师开示

如何理解既然痛苦是快乐的源泉我们又何必为痛苦而悲伤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如何理解既然痛苦是快乐的源泉我们又何必为痛苦而悲伤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因为在爱情中往往快乐和痛苦相生相成,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恋爱而快乐,有时候我们又会因为恋爱而痛苦。当我们痛苦时,就会难过,悲伤,而不会感到快乐。
采纳率:59%
希望对你有帮助,我也说一句类似的话,快乐久了就痛了楼主你还喜欢这种前后矛盾的句子啊?呵呵,好吧。 钱是痛苦的根源,多少人因为钱而苦恼,但是钱却又可以让人快乐。痛苦和快乐来自同一个地方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编者序  近年来,物价上涨、失业率提高,种种调查数据显示,人民痛苦指数不断攀升,造成生活中的种种苦恼,对于这些烦恼,我们该如何面对呢?有没有什么法宝可以让生活过得更快乐?而快乐又要何处寻觅?  《真正的快乐》是圣严法师针对社会人生的种种现象,提出什么才是究竟的快乐、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全书分为六大主题:「你快乐吗?」、「什么是苦?」、「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找到幸福的起点」、「转化主观的感受」、「得到真正的快乐」。帮助读者探索自我,看清苦与乐的本质,找到自在面对人生苦乐的方法。  一般人对于「苦」的体验,不外乎是想要的得不到、讨厌的却必须接受、相爱的人必须分离、仇恨的人必须合作,以及种种身心的烦恼;而「生、老、病、死」更是人生无可避免的苦难。面对人生的苦与乐,圣严法师认为,摆脱痛苦,追求快乐,本来就是人的本性;然而,追求快乐只能算是一个起点,不能当作人生的最终目的,如果无法摆脱痛苦的根源,就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圣严法师进一步指出,苦与乐是相伴相随的两端,只要能透彻痛苦的根源,用知足、感谢、慈悲、奉献等方法,转化外在环境或是内在自我所引起的不愉悦,就能挖掘出快乐的真谛了。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是佛教平等广大慈悲心的展现,当一切众生都得到平安与快乐时,自己才会真正的离苦得乐,而这个快乐,也才是「真正的快乐」。  你快乐吗 - 真正的快乐是什么?  如果有人家里生了小宝宝,一般我们都会说恭喜恭喜、可喜可贺。但是佛教认为人生苦多乐少,即使是「生」,也是一种苦,所以佛法教我们不要以苦为乐,要离苦得乐。  对于生命中四种基本现象—生、老、病、死,佛教称之为「四苦」。其中老、病、死被视为苦比较易理解,但如果说「生」也是一种苦,大多数人可能就很难理解了。  几乎每个人对于刚出生时的情形,都已不复记忆,婴儿出生时究竟觉得苦还是乐,谁也不晓得。但是我们可以推想,婴儿的皮肤非常细嫩光滑,第一次离开母体,乍然接触外界的空气时,感觉一定很不舒服、很难过。环境骤然的改变,让婴儿出生时号啕大哭,可是却又非得来到这个世界不可。  对母亲而言,生产恐怕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很多妇女对于生产时受的痛苦,即使用「痛不欲生」四个字,都还不足以形容,所以古人才会把生日称为「母难日」。但是小孩出生后,痛苦解除了,母亲又会觉得很安慰、很快乐,就像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爬上山峰,再也不需要往上爬时,就会觉得欣喜若狂。其实这只是苦难、压迫感解除后所产生的快乐感受,是苦之后的结果,并不是另外有新的快乐产生。可见「生」是一件苦事,并不是真正的快乐。  出生是苦,在人的一生当中,真正的快乐也没多少。一般人感受到的快乐,都是因为满足了「五欲」—眼、耳、鼻、舌、身—而得来的欲乐,例如:眼睛看到美景、耳朵听到悦音、鼻子闻到香味、嘴巴尝到美食、身体有柔软细滑的触感。还有,和别人谈话谈得很投机,或是获得一项新的成果、发现一桩新的事实,让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等,这些属于心理层面的赏心乐事,也都属于「欲乐」。  欲乐的「乐」都包含着「苦」在其中,是「乐中带苦」,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却对这样的事实毫无所知。例如一个稀世罕见、美若天仙的美人出现在你眼前,因为很难得见到,所以你会很欣赏她,一见到她就觉得很快乐。但是,如果天天让你见到美丽的东西,或是让美女、帅哥天天在你面前出现,让你看个够,就没有什么稀奇了。短暂的接触虽然令人觉得目眩神迷,接触次数多了以后,快乐便荡然无存。  凡是欲乐,都是暂时、无常的,很快就会过去,感觉上很真实,其实很虚幻,而虚幻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种苦。因此,五欲之乐仍在痛苦之中,说穿了,这种快乐只是一种和「苦」相对的感受。  这样看来,生而为人好象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事,其实也不尽然。因为还有一种乐叫做「定乐」,也就是禅定的快乐,比欲乐更胜一筹,快乐的感受也更强烈一些。因为在禅定中已经摆脱了身心限制,特别是身体的负担和病痛都会消失不见,不再有沉重的感觉,这时候心里会产生一种满足感,而且这种「无事一身轻」的感受是非常快乐的。只是出定以后,因为身体还在,所以因身体而有的种种负担依然存在。因此,定乐也不可能长久维持。  最究竟的快乐是「解脱之乐」,透过修行得到解脱之后,不再有任何困扰及烦恼,心理上不再有任何负担,这时候,才是真正、绝对的快乐,也才是真正值得我们追求的快乐。  你快乐吗 - 追求快乐是起点,不是目的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人生有苦,包括: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以及五蕴炽盛等,总称为「八苦」。苦是人生的事实,不过正因为有苦,所以人一出生就希望追求快乐,因此DL喇嘛曾说:「生命的目的是追寻快乐。」他采取与释迦牟尼佛相对的角度来说,佛陀讲「离苦」,他则讲「得乐」,但呈现的都是人生的实相。  虽然说追求快乐是人的本能,但必须先厘清:我们所追求的快乐是什么?  其实人类从出生开始,最重要的不一定是追求快乐,而是满足欲望,例如对食物、生活安全等欲望的满足,一旦欲望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快乐的感受。因此,「快乐」和「欲望」两者间有绝对的关系。  在物质上追求快乐、满足,应该是现代人共同的倾向,否则物质文明不会发展得那么快。可是,在追求快乐的同时,不禁令人怀疑,我们所追求的快乐,是不是可靠?能不能维持长久?  适可而止的欲望,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合理、无止尽地追求欲望,就会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各式各样的痛苦。所以,人们表面上在追寻快乐,事实上却也在追寻痛苦,因为所追求的快乐,都要付出痛苦的代价,而且快乐不会是永久的真实,它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说穿了不过是一种幻影。  而且,享受快乐之后,又会回到痛苦的原点。所以,人生不过是从苦到乐、从乐到苦,一个永不间断的循环而已。只是人们自我安慰,假想自己所追求的就是快乐,结果却永远陷于痛苦之中。  佛教的密宗虽然特别重视「大乐思想」,但这是指修行过程中,在精神上产生的喜乐。例如修习禅定时有所谓的「禅悦」,只要能够修到身心统一,就会有一种没有捆绑、束缚的舒畅感,也就是「轻安」的快乐;又例如中国净土宗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终极目的,也是以「极乐」来形容修行到最后的境界,可见修行的确可以得到快乐的结果。可是,修行的目的并不单只为了自己追求快乐,而是为了帮助别人远离痛苦、得到快乐。  如果仅以追求快乐做为人生的目标,很可能会变成一个享乐主义者而有所偏差,更有可能适得其反地带来痛苦。DL喇嘛之所以说:「生命的目的是追寻快乐。」是站在众生的立场,迎合现代人趋乐避苦的心理,我们千万不要误解DL喇嘛真正的意思。  因此,追求快乐只能说是一个起点,是人类共同的希望,不能误以为追求快乐就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否则,仅追求物质生活上的快乐,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痛苦。而且以佛教的立场而言,应该要有「不为一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精神,当一切众生都得到平安与快乐时,你才会真正的离苦得乐。  你快乐吗 - 自找苦吃的人生  没有一个人喜欢受苦,总是希望快乐,所以会趋吉避凶、趋乐避苦、追求快乐。但是现实生活中,痛苦却如影随形、难以摆脱,而且追求快乐到最后,往往又都变成是苦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追求快乐一定要付出代价和成本,否则这种快乐就变成一种「负债」,苦就会接踵而至。就像一个人身上没有钱却想看电影,只有想办法偷偷溜进电影院,起先一、两次可能还不会发生问题,但是总有被抓到的一天,被抓之后,就有苦头吃了。  不愿意付出代价所得到的快乐,终究会尝到苦果,就算为了快乐而愿意付出代价,也要历经种种辛苦。例如为了追求物质上的快乐,就必须先努力工作赚钱,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拥有快乐的享受。但仔细想想,这样的快乐岂不就是辛苦、甚至痛苦后的结果?所谓的「犒赏」、「奖赏」,就是辛苦工作之后得来的报酬。  俗话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就算只是吃一餐饭,也都是我们辛苦工作所得的成果,也是来自于老天的奖赏。古人说:「莫忘盘中飧,粒粒皆辛苦。」不要以为盘里的食物得来容易,其实每一粒米都是农夫辛苦耕种得来的。一棵稻子播种之后,要好几个月才能收成,这期间非常辛劳,只是大家吃饭的时候,很少会想到过程的艰辛。  人的一生之中,从呱呱落地到死亡为止,都在忙碌中度过,真正快乐的时候其实很少。因为只要有了生命、有了这个身体,要过生活就必须付出代价,这就是辛苦。一般人以为夫妻结了婚、生了孩子大概是快乐的,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孩子虽然很可爱,可以为你带来很多安慰、快乐,但有时也会增加很多意想不到的负担、困扰和麻烦。  为了化解生活中的烦恼和痛苦,现代社会出现了许多娱乐设施以及消遣休憩环境,例如PUB、KTV等。表面上提供人们很多欢乐,其实这种快乐都只是瞬间的麻醉,短时间内能放松头脑,让身体、五官受一点刺激,接受不同的讯息、得到暂时的调剂,但不等于真正的快乐。  这就像眼睛发痒时用手去抓,抓的时候觉得很快乐、很满足,结果却是更红、更痒、更不舒服。又像患香港脚的人,用热开水泡、用手抓痒时,当下会觉得很舒服,但如果不小心抓破了皮,反而会更痛、更不舒服。所以,快乐不但是苦的结果,也是另一个苦的开始。  由此可知,人生本来就是苦多乐少,我们的一生汲汲于追求消灭痛苦的方法,这都只是治标而已,非但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可能还会造成更大的痛苦。主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痛苦的发生,其实都是自己造成的。  你快乐吗 - 「痛」并不等于「苦」  曾经有一位老和尚罹患癌症,躺在病床上发出阵阵呻吟。徒弟好奇地问他:「您不是说四大皆空吗?怎么还会觉得痛呢?」老法师回答:「空就是空,痛就是痛啊!」的确,即使是一位修行多年的老和尚,仍然会有肉体上的病痛。  一般人常把「痛苦」连在一起讲,分不清「痛」与「苦」的区别,多半认为痛就是苦、苦也一定会痛,把两者混为一谈,事实上,它们有极大的不同。「痛」是肉体上的,例如当身体受到种种折磨、伤害,或是被东西打到、撞到时,神经一定会感觉到疼痛,这是人体的正常现象,否则就不是人类,而是植物、矿物了。根据历史记载,释迦牟尼佛也有肚子痛、背痛的时候,这表示成了佛的人,身体还是一样会有疼痛的感觉。但是佛的心里不会觉得苦,苦是精神、心理上的。  「苦」有很多类型,例如「生、老、病、死」苦:对「生」的贪恋、执着,本身就是非常辛苦的事;看到自己随着时光流逝而年「老」力衰、疾「病」丛生,心里却有所不愿,也不甘心承受时,就会觉得苦;或是当一个人面临「死」亡,无论是自己或是亲人过世,心里都会遭遇很大的冲击而无法接受,这些都是苦。  除了生老病死之外,还有希望得到某种东西却得不到的「求不得苦」,以及由人际关系所带来的「爱别离苦」与「怨憎会苦」─无法与亲爱的人相聚在一起,却舍不得分离;或是放不下与怨家的仇隙,却偏偏时常与怨家相遇。除此之外,像忧愁、恐惧、嫉妒、憎恨、怀疑……等负面情绪,都会让我们感受到人生是苦的。  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痛是身体上的,苦则是精神上的。身体上的「痛」,在活着的时候无法解脱,但只要等到死亡、肉体消失之后,痛也就不存在了;「苦」则是永远的,因为那是一种精神上的负担,如果在精神上放不下,即使死亡之后,都不得解脱。而且,当我们的心苦到极点时,往往也会引起身体上痛的感受,例如有时我们会说「心好痛」,但实际上,此时是因为太伤心、放不下,情绪上愁苦的感受太强烈了,才会使人觉得「心如刀割」,痛到无法承受,但其实那是一种精神上的苦。  然而,如果自己的辛苦有所报偿、回馈,就会觉得很安慰,即使历经千辛万苦、受尽煎熬,等到苦尽甘来、享受成果时,仍然会乐在其中。由此可见,当感觉不自在时,就会觉得苦;对于未来抱着希望时,就又不苦了。所以,「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感受,而会随着外在环境不断地转变。  因此,如果我们的心能够时时刻刻提得起、放得下,随时随地面对现实、处理现状,而不恐惧、不逃避,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尽心尽力处理之后,又能够不在乎结果,就能保持心情的平静,不再受苦了。  你快乐吗 - 你在苦中作乐吗?  佛法告诉我们,如果能够体会「色即是空」、「缘起性空」以及「无常」的道理,就能离苦得乐,并体会到真正的快乐。但是一般人觉得心情苦闷时,只要听听音乐、跳跳舞、打打麻将,或是从事自己喜好的活动,感觉上就已经离苦得乐了,这种说法似乎并不像佛法所说的那么沉重,也没那么困难。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与其费心体会佛法所说的道理,倒不如去做一些立刻能让自己觉得快乐的事情。  其实,这种快乐和佛法所说的「离苦得乐」有很大的差别,一般人所谓的享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麻醉」,例如抽烟、喝酒,或是使用其他刺激物、麻醉毒品,一时之间让自己感到兴奋、快乐或精神放松,暂时忘了自己正身处于危险或苦难之中,可是一旦时效过了,马上又恢复原来的状况。  另外一种方法是「刺激」,能让我们的肉体官能得到痛快的感受,就像被蚊虫叮咬后,搔着皮肤的痒处;或是在天气炎热时,喝下一大杯冰水,都会觉得非常舒服、很过瘾、很爽快。可是以这些刺激方式来处理,往往会造成皮肤发炎、气息不顺等毛病,这是因为对身体刺激过大所造成的。  一般人所谓的享乐,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麻醉」或「刺激」,都是以苦为乐、苦中作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也必然会得到乐极必反的苦果。以打牌为例,并不是每一副牌都能打赢,也许打赢一、两次之后,运气变差了,怎么打也赢不了,这时候就会觉得非常痛苦。但是赢牌的人也未必快乐,有人赢牌之后,因为太快乐、太兴奋,心血管受不了刺激,造成中风或心脏麻痹而过世。跳舞也是一样,在舞池中跳舞时,感觉陶陶然,非常兴奋、欢喜,连自己是谁都忘了。但是跳完舞以后回家,一觉醒来,跳舞时陶醉的感觉已经消失了,而自己还是原来的老样子。  当然,工作忙碌或身心感到疲惫时,为了纾解一下情绪,听音乐、打球、游泳、爬山、旅行等,都是正当的消遣娱乐,有调剂身心的作用,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这些消遣毕竟不是究竟的解决烦恼之道,无法确保永远的快乐。修行佛法所带来的解脱之乐,才是真正、究竟的快乐,放下内心的一切负担,能让我们彻底从苦的观念、经验中得到解脱,这和暂时的快乐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一般人大多为了生活、赚钱而忙碌奔波,身心难免会产生疲累的感觉。如果有时间,不妨做一点义工性质的工作,以休闲的心态来奉献,不但能转换心情,也能体会一下既不为赚钱、也不为生活,单纯只是为了奉献而奉献的感受。用这种方式来帮助别人,不但能够利益他人,也有调节自己身心的作用;不但能达成休闲调剂的目的,也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  你快乐吗 - 心胸开朗,就不受环境局限  有不少人常常觉得,自己的工作顺利,甚至事业做得也还平顺,生活范围相当广阔,但是内心世界或行为模式却总是像受到某种限制,而被局限在一个小框架里,心胸开朗不起来。  所谓的「心胸开朗」,应该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种是眼界开阔、心胸广大。通常一个天性乐观、豁达,对于现实的环境与遭遇抱着乐天知命心态的人,才能够做得到。这种人非常幸运,他的性格天生就很开朗,但是这种人也可能变成对什么都不在乎,做什么都好,即使无所事事也不以为意,这么一来,生活可能会发生问题,生命也缺乏意义。至于心胸开朗的第二个层次,则是指超越全部的时空环境、超越所有的利害得失、超越一切的成败是非,这种超越的观念和心态,才是真正的开朗。  我认识一位原本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但后来遇到经济不景气,生意开始走下坡,于是心情非常沮丧。我告诉他:「原本你是没有生意的,渐渐生意才愈做愈大,『生意』原本就不是你的,现在不过是回归原点,你也只有好好面对它。」  他说:「起初没有生意时都还好,反而是生意好转以后,一下子亏了那么多钱,让我觉得非常放不下、受不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我安慰他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能够处理的就尽力处理,不能处理的就放下。在这个时代环境中,许多因缘条件配合起来,就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你心里着急也没有用。」  他听了以后说:「难道,就这样让全部的事业成为过眼云烟吗?」  我说:「你本来就没有事业,一切等于从来没有过。将来如果有机会从头做起,那不也是很好吗?」  他又说:「我大概没希望了。」  我鼓励他:「不要这么说,这一生没有希望,来生还有希望,永远都有希望的。」  一个心胸开朗的人,对于所有的事情,都不会有「不得了」的想法,但是他能做到该努力的时候就努力、该回避的就回避、该处理的还是会去处理。真的没有办法、处理不了的事情,就坦然面对,接受下来。也就是说,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如果当时的现实条件、环境因缘无法处理,也不要再挂心,就放下它吧!  曾经有一年台风来临前,我们北投农禅寺因为地势低洼,所以未雨绸缪,提前把所有放在低处的物品搬到高处。可是台风来的时候,还是逃不过淹水的命运,农禅寺淹成一片汪洋,损失很多物品。面对这无奈的事实,我认为既然已经尽力处理了,无论结果如何、有没有损失,都不必那么在意,只要全心处理善后就好。  这就是善用因果、因缘的观念来看待事情。  如此一来,就能够超越利害、得失、成败,不受外在环境的局限,到了这个程度,才算是真正的心胸开朗。
楼主发言:26次 发图:0张 | 更多
  什么是苦 - 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众生皆苦」,释迦牟尼佛也是因为充分感受到人生充满了生、老、病、死等苦,才希望能够藉由修行得到解脱。佛陀开悟之后,首度阐述的佛法基本真理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苦是其中一个重点,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发现到的。  苦从何而来?苦的原因并不是食物、衣服等物质上的缺乏,而是内心的挣扎、矛盾和无法排解的心结,也可说是「内心的苦闷」。我们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其实都是我们自作自受、自己制造出来的。在生活当中,由于我们的愚痴,不明白因果的道理,才会造成心理、语言、身体等方面种种不当的行为,这些不当的行为进一步又为自己制造受苦的原因,并且不断地造成因果循环,就像捡石头砸自己的脚一样。这些痛苦形成的现象,就叫做「集」,「集」有集合、集拢、聚集在一起的意思。  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对于苦,菩萨以不制造苦的原因为根本的解决方法。然而,凡夫却只会一味躲避苦的结果,一旦遇到痛苦的事,就希望赶快逃离,在逃的过程中还拚命制造另一个苦的原因而不自知。其实苦的结果有点像自己的影子,正所谓「如影随形」,就像在光天化日之下,想要把自己的影子甩掉一样,即使拚命地跑、跑得疲倦不堪,影子却还是跟随在左右。除非自己的身体消失,影子才会不见。  所以,如果我们不停制造苦的原因,苦的结果势必永远追随着我们,就像吃完饭后,桌上的残羹剩菜、汤汤水水总要自己收拾,即使花钱请别人帮忙收拾,所花的钱也要靠自己去赚。所以,一切的痛苦都是自作自受、因果循环的结果,逃避痛苦是没有用的!只有面对它、接受它,才不会继续受苦。不过,最好的方法还是不要继续制造苦的原因。  因此,想要离苦得乐,就要减少苦因,而修「道」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在修道的过程之中,我们的智慧会逐渐增长,而能够运用智慧调整自己的内心,明了现在所受的种种苦难,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并产生面对苦果的勇气。如此一来,就不会痛苦了,也不再怨天尤人、逃避现实,而能够勇敢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不会继续替自己与他人制造困扰,同时也会把引发困扰、苦难的原因,减至最低。苦的原因减少了,苦的结果也会减轻,这就是修道。  所以,行于正道的佛教徒,不但能努力减少苦因、接受苦果,还会多替他人设想而广结善缘,相对的,他人也会对你有所回馈。如果没有得到他人的回馈,也不用在意,也许是因为时机未到,也许是我们过去曾经亏欠过对方,现在的付出等于是在还债,只要这么一想,心里就会豁然开朗了。  如果我们真能不再制造苦因、不逃避苦果,到最后,当苦的原因完全没有了,苦的果报也接受完了,就是「灭」的时候。「灭」了之后,就能够使我们解脱、自在,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圣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内心的挣扎和苦闷,也都想从中超脱,「四圣谛」说明了从「苦」到「灭」的修道历程,不但是佛法的基本道理,也是我们在生活、修行过程中减少苦、面对苦的指引。  一点也不苦  佛教所说的「灭苦」,有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是在自己灭苦以后,再也不到世界上来受苦受难;另一种则是在自己灭苦之后,不但不离开苦,反而继续留在这个娑婆世界,为众生救苦救难,这就是菩萨道的精神。  其实只要我们内心的观念能够转变,苦就不会存在。但因为我们有身体,即使观念上已经很清楚什么是苦,在某些状况下,也会因为突然的不舒服而产生一些情绪、心生后悔,再度感觉到痛苦。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有些修行人虽然已经离苦了,还是会因为无法确保永远不再受苦而担心未来,只希望赶快离开这个世界,一旦离开,也不愿再回到人世间来。  但对真正的菩萨而言,没有一个地方是苦的,也没有一个地方不是苦的,他深知世人感到痛苦的原因,是因为不够深入苦,只要深入苦以后,就不会再以为那些是苦了。  例如,我常常告诉跟我学打坐的人,打坐时腿痛是正常的,这是每个学打坐之人的必经过程,腿完全不痛的人实在很例外。如果觉得腿痛得受不了,而马上把腿放开,就永远感受不到腿不痛的快乐。所以我会劝他们,当你还能够感受到痛的时候,就不是真痛,也不是最痛,只要保持盘腿不动,超越了最痛的时刻之后,不但不觉得痛,反而会有一种清凉的感觉产生。如果想体会那种清凉的境界,就必须先超越肉体上最大的痛楚。  除了肉体上的苦之外,生活、物质条件上的苦也一样需要超越。世界上有很多人都能够吃苦耐劳,即使在非常艰苦的生活状态下,还是过得很快乐。例如孔子的弟子颜回,住在很简陋的穷巷里,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人不堪其忧,但他还是不改其乐。他之所以能够感受到快乐的原因,是因为最穷也不过如此而已,他不害怕损失任何东西,所以能保持心灵的富裕。像颜回这样的贤者,能承受一般人不愿承受的苦,但是在受苦的过程中,却不以为苦,这是因为他心甘情愿、乐意过这样的生活。  又如一九四九年时,我随着军队从中国大陆撤退到台湾来,当时军中每个人都只有一套衣服可以穿,没有办法换洗,只能趁着到河边洗澡时,顺便把衣服洗干净;等舒舒服服地洗好澡之后,衣服也晾干了。每当我们把衣服穿起来,轻轻松松地走回营房时,就会感觉精神抖擞、生龙活虎。一般人没有受过这种苦,就会认为我们生活得很辛苦,但当时我们和外人的感受完全不同,丝毫不觉得痛苦。  这些都是深入苦而不以为苦的例子,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即使自己正在受苦,也不会觉得痛苦,因为对他来说,已经没有苦难这回事了。  因此,消极的出世并不能带来真实的快乐,只有积极的知苦、体会苦,从苦难中成长,才能真正的离苦得乐。当我们渐渐脱离痛苦、得到快乐,能做到身在苦难之中而不以为苦,就是真正的「灭苦」。  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佛法对「苦」有相当多的阐述,它将人生分为生、老、病、死等四苦,再加上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盛等,就形成了「八苦」。离苦、灭苦是学佛的目的,然而在离苦、灭苦之前,最重要的还是要先「知苦」。  佛法中对于种种苦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苦形成的原因。然而,如果仅止于文字上的了解,即使将这些名词念得滚瓜烂熟,也无法真正体会苦的真义。如此一来,佛法只不过是一般的知识,产生不了什么力量,遇到讨厌的事情,还是会瞋恨;遇到喜欢的事情,还是会贪爱,照样还是在贪、瞋、痴、慢、疑种种烦恼心中打转。对「苦」的本质仍然一无所知,是不可能远离痛苦的。
  人生的各种经验,都要亲身体会过才能变得深刻。虽然许多人一听闻佛法,很快就能够理解人生是苦的,并能运用修行的方法来做一些离苦的工夫,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必须在遭遇过非常重大的灾难之后,对于人生的苦才真正有所体会。例如遇上飞机失事,机上所有的人都身亡,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存活;或是生了重病,濒临死亡边缘,本来医生宣判毫无复原的希望,结果却大病不死。诸如此类九死一生的经验、体验过生命即将消亡的震撼,使他们对于死亡的态度,以及看待生命、运用生命的观念和一般人完全不同。这是因为他们好象已经死过一次,现在的生命就像是捡来的一样,就会更加珍惜,任何的苦难对他们而言都已不是问题,不会像一般人患得患失,遇到一点小问题就放不下、感到非常痛苦。  另外一些人是因为最亲爱的人突然死亡了,因而发现人的生命非常脆弱、短暂,所以他会很珍惜这一份情感,也会试着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来纪念这位亲爱的人,也许是发愿做义工、为社会奉献,也许是把所有财产捐献给更需要的人。因为他经过此一遭遇,对于苦有着很强烈的感受,知道人所拥有的一切,即使是生命本身都是短暂的,更何况是身外之物呢?所以从此以后,任何苦难都再也威胁不了他,也不再觉得痛苦了。  由此可知,菩萨必定是在受苦受难之中产生的。因为他是过来人,再大的苦难他都受过了,所以当他身处苦难之中时,一般人都觉得受不了,但是他仍不以为意,不觉得痛苦或困难。而且他是为了救度苦难的众生,才到苦难中来,所以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受苦,像这样的人,都有着伟大的人格情操。  可见,如果我们想要知苦、体验苦,从苦难之中了解苦难根本不存在,或者是接受苦而不以为苦,都必须要有相当的人生历练,这并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身为一个修行佛法的人,如果想要离苦、灭苦,也相当不容易,一定要透过不间断的修行,才能跨越层层身心的障碍,从而超越所有的苦难。  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地逃避现实,才能够离苦得乐。  「苦」这个字,听起来好象只是一种舌头所尝到的味觉。其实佛法所说的「苦」,并不一定是感官上的苦,主要是指观念上的苦。真正的苦是「心苦」,一个人的人生观念如果不清楚、不正确,老是以自我为中心,就会作茧自缚、自找麻烦。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就是因为常常庸人自扰,才被称为凡夫俗子。  佛法所说的「苦」,实际上是人的忧、悲、苦、恼等情绪反应,而情绪反应是从自我的观念所产生。所以,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观念一改变,痛苦也就不存在,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好象遭遇了苦难,但只要心中不以为苦,也就不觉得痛苦了。例如我们心甘情愿为儿女、配偶、亲人而牺牲,或是心甘情愿为理想、信仰、心愿而奉献,就不会觉得痛苦,反而会觉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心里觉得非常踏实。虽然同样是辛苦的付出努力,但只要心中没有任何不喜欢、不愿意、不甘心接受的想法,痛苦便不存在。  由此可知,正确的观念很重要。例如把《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明白我们的生命是因缘和合而成,所有的事物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只是暂时的存在。如果体认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老是痛苦的自我挣扎,想要逃避痛苦,而能够采取面对、接受问题的态度,并努力加以改善,而不会感觉到忧虑。  因此,一个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就会明了,事实上,痛苦是由一己的观念所造成的。现实世界其实没有什么可怕之处,没有任何事情需要加以逃避,也就不会消极悲观、逃避现实。从经典以及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即使已得到究竟的解脱,远离世间的痛苦,他仍没有拋弃这个人间,反而更深入世间,为救苦救难而努力。所以,如果认为现实世界很可怕,而有消极悲观、逃避现实的观念,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修行。  然而,佛法所说的「入世」,并不一定等于一般人所认为的「入世」。佛法中有「入世」、「出世」和「恋世」三种名称,一般人所谓的「入世」通常比较接近「恋世」,无非是贪恋世间的虚名、浮利、男女情爱,以及种种虚幻不实的享受。真正修行佛法的菩萨,虽身在红尘之中,但并不被世间种种物质诱惑所困扰、淹没,这才是真正的「入世」,也才是真正的「出世」。  因此,「出世」的观念并不是要我们逃避现实、远离人间,而是身在世间,而不受世间种种现象所困扰,这才是「出世」真正的意义。我们唯有做到入世而不恋世,既不眷恋世间,也不逃避现实,才能真正的离苦得乐。  好好善用「臭皮囊」   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四种观想的方法,称为「四念处」,分别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这些基本的观想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脱离自我的执着、冲破自我的限制,因此是佛教众多修行方法中最基本的。  所谓「观身不净」,如果要深入解释,那是非常专门、深奥的;如果从比较通俗的观点来说明,观身不净就是观想自己的身体不清净。一般我们都会认为自己的身体是可爱、干净,是很重要的,但是佛教却称我们的身体为「臭皮囊」,认为身体是由不清净的东西组成的。  身体的不清净,可以从几方面来分析:第一、父母因发生两性关系而有孕,从佛教修行的观点来看,淫欲心是不清净的,所以我们的血肉之躯在受胎时就已经不清净了;第二、母亲怀胎时,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和内脏在一起,由母亲的血液输送营养,而人体器官本身并不是很清净的物质;第三、胎儿一出生以后,身体就不干净,一定要洗一洗,脐带本身也是不清净的,所以也要剪掉;第四、成长过程中,即使所有的饮食都是美好的,到最后形成的排泄物,却都是臭的、不清净的,除了屎尿之外,如果几天不洗澡、不漱口、不洗脸,身体很快就会发臭,眼睛、耳朵、鼻孔里,也会不断产生污垢等分泌物。  经过这样仔细的观察,可以肯定自己的身体并不是那么清净、不是那么可爱,也会知道对身体的各种执着,根本是不必要的。  可是如果一直用「观身不净」的观念和方法,也可能会带来负面的消极作用,因为深刻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是这么差劲、不干净;久而久之就会厌恶自己的身体,最后甚至会活不下去,而导致自杀的结果。  释迦牟尼佛时代,曾经有一批修行人,就是因为听说了观身不净的法门,于是努力用方法观想,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发现自己的身体真的是不清净、很讨厌,到最后,愈观想愈觉得身体是可怕的。无奈的是,人活着又不可能离开自己的身体,所以干脆走上自杀一途,这就是这个方法负面的效果。  正确的佛法观点是:虽然认为身体是虚假的、不清净的,但还是要借着它来好好生活,来行善修福、培养慈悲心、开发智慧;如果没有了这个身体,这些成长与进步根本就没有凭借。  所以,虽然我们知道身体是不清净的,只要不过度保护身体、顾影自怜,或是花太多时间去装扮自己就可以了。此外,还要好好爱护这个身体,维持健康,这样才能好好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它发挥最大功用。  因此,「观身不净」并不是一个可怕的观念,相反地,如果能发挥它正面积极的作用,不但能让我们不过于执着身体,不把身体看得太重要,还能勇于运用它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不断变化的心念   我们的身体经常在不断地变化,其实我们的念头也一样,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川流不息、变迁不已。所以,佛教的基本观想方法「四念处」中的「观心无常」,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明白,心念在剎那之间生灭不已,是虚幻的。  一般人的心是烦恼心、妄想心,心念经常在浮光掠影、捕风捉影的情形下变动不已,所以并不真实,只是暂时而非永恒的存在。我在美国遇到的一些西方人,常常会改变主意,如果问他:「昨天不是答应了,今天为什么反悔了呢?」他就会回答:「I change my mind.」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我改变主意了。」其实「mind」在英文里就是「心」的意思,所以也可以说成:  「我改变了我的心。」这就是无常的心,因为它是可以改变的:昨天想的跟今天不一样、刚才想的和现在不一样。自己的观念可以互相冲突、违背,向着不同的两个方向走,这就证明我们的心是无常的。  不只西方人如此,所有众生的心念都随时在改变。佛经告诉我们,众生的烦恼心变化不定,一个念头有「生、住、异、灭」四种型态,前念与后念也会互相交替、念念相续,不断地生灭、变化。今天你看到一朵玫瑰花,觉得很欢喜,想要闻闻它、亲近它,明天却因为玫瑰的刺扎痛了你的手,让你的心念改变,觉得这朵花真讨厌,就不想碰它了。对人也是一样,今天觉得厌恶至极的人,经过一段时日,因为和他愈来愈接近,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他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人,就会愈来愈喜欢他,这就是所谓的「日久见人心」。由此可知,我们的看法和观念都会改变,这就是无常的心。  「心」是我们的主宰,所以我们一讲心念无常,好象就失去主宰了。其实,正因为心念无常,我们才会见到,在无常背后还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心,就是所谓的「佛心」、「清净心」,也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中所要明、要见的心,也是智慧心、慈悲心。它没有自私自利、自我执着,也没有以自我为中心。  清净的心也是不变的心。否则,今天成佛的人如果改变心意,说一声:「I change my mind.」明天就又变成众生了。一个已经解脱的人,完成了清净的智慧心以后,就再也不会三心二意了。因此《涅槃经》指出,无我、常住不变的心,就是佛心。  不过,可能是因为佛法一直强调这个世界是虚幻的,影响所及,很多中国文学作品对佛教的描写就是消极厌世的,似乎佛法讲的不外是虚幻、无奈、无常,古典名著《红楼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然而并非如此,佛法所讲的无常非是常积极的,就是因为无常,所以才不需要失望。虽然现在烦恼很多、忧虑重重,感到非常痛苦,但随着时间过去,环境改变,就会有新的情势出现,我们的感受也会跟着慢慢转变,心情就会变得开朗。例如先前你可能觉得很忧虑,好象已经毫无希望、前途一片黯淡,但是听到我说的佛法后,心念一转,马上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所以,无常的观念,实际上能为我们带来无穷的希望。正因为念头可以纠正,只要改变观念,前程就会跟着转变。这样,即使环境不变,未来的希望仍然会在我们心中不断的展现开来。
  远离「苦」的感受  当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渐渐远离痛苦的感受时,就是「离苦」,与此同时,就能够得到乐的感受。离苦的方法有很多种,一种是改变自己的观念,一种则是藉由修行方法来改善。  例如,许多人对于搭飞机心存畏惧,深怕飞机会从空中掉下来。有位先生曾经告诉我,有一次他们夫妻两人搭飞机,碰巧在空中遇到乱流,飞机颠簸得很厉害,他的太太觉得很危险、很紧张,害怕得不知所措。于是他就安慰她:「飞机掉下来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真的发生空难,害怕也无济于事,所以就不要担心了。」虽然他嘴巴上这么说,其实自己心里也有些担心。  于是我就教他,如果下次搭飞机再遇到乱流,机身颠簸得很厉害时,就想象自己回到小时候,睡在摇篮里的情景。想象自己长这么大了,还有机会重温旧梦,在摇篮里面荡来荡去,是多么舒服的一件事!也可以想象自己是在天空中随风飘动,体验一下古人所说「御风而去」的仙人境界,这也不错!  类似这种观想,是一种很好的离苦方法,但是,如果实在没有这种修养,无法想象自己是个仙人,那就做个凡夫,念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如果有其他的宗教信仰,也可以向上帝祷告。因为在这种时候,无论想什么都是没有用的,就把一切问题交给信仰,把你的命运、危险,全部都交给佛菩萨去操心,这样就什么事也没有了,还可以安静地闭上眼睛,好好地享受飞行的愉快,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所以,身处苦难时,不要慌乱、不要紧张,一定要沉着应变,并且善于运用信仰、修行的方法来处理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例如,身陷火场时,如果能冷静、沉着地持诵观世音菩萨或阿弥陀佛圣号,就可以帮助我们镇定下来,并为自己在火海当中找出一条生路。否则当人感到极度害怕时,可能会不顾一切从楼上往下跳,本来还不至于被火烧死,没想到却因这一跳而丧失了生命。  由此可知,善于运用种种修行和信仰的方法来面对苦难,虽然尚未达到彻底灭苦的程度,但也能让我们体会离苦得乐的滋味,并且加强以实践佛法而离苦得乐的信心。  放下「自我」的幻觉   一般人认为,活着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后,虽然身体消逝了,但是灵魂还在,就转而把灵魂当成「我」。但是,狗有狗的灵魂、猫有猫的灵魂,人也有人的灵魂,即使是人的灵魂,也有男人、女人之别。所以,在一次次的生死轮回之中,灵魂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只要灵魂一变化,「我」也就会跟着变化。因此,佛法虽肯定身体、灵魂的存在,但它们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一样东西可以称为「我」。  第一次接触「无我」观念的人,大都会感到害怕,其实「无我」才是对自我真正的肯定。让我们仔细想想,「我」究竟是什么?是心?是身?还是身心之外所拥有的事物?所谓的思想、财产、名誉、价值判断等,就是「我」吗?或者只是「我的」罢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的名字叫做「圣严」,但是在台湾,就有五个名叫「圣严」的出家人,所以将来如果有人提到「圣严法师」,究竟指的是谁?还有,我曾经在大英历史博物馆看到敦煌出土的古代经卷,里面就有一位唐朝的法师与我同名,巧合的是,这位法师也姓张,和我俗家的姓一样,也叫做「张圣严」。由此可见,历史上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我的名字并不就是「我」。同理可知,我的身体不是我、我的名誉不是我,其他与我有关的一切也都不是我。因此,现在一般人所讲的「我」,都是虚幻的我,并不是真实的。  但是一般人还是很怕无我的观念,因为一讲到无我,就觉得自己的价值、立场、目标、方向似乎都消失了。曾经有一位美国教授跟着我打禅七,在打坐状况非常好的时候却要求回家。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坐了呢?」他回答:「我愈坐愈好,觉得这个世界愈来愈空虚、不重要。但是这样不行,我还有一个太太,我怕我一开悟,进入『无我』的境界,就可能不要太太了。我可以不要太太,但是太太不能没有我,所以我想回家了。」他表示,基于慈悲的心理,他要回家帮助太太,所以他不想打坐、开悟了。于是我告诉他:「你好愚痴啊!成了佛、开了悟的人,虽然没有自私自利的我,却有大慈大悲、大智大勇,也就是把小我扩大成无限、广大的我,不仅可以帮助自己的太太,还能救度更多众生。」  佛教认为,一切有形、无形的现象,在我们身边不停地变换着,生活在这个变动不已的幻境当中,我们常常为自己编织苦恼的生死之网而毫不自觉。明白「无我」的道理,就可以帮助我们练习放下自我的幻觉,积极修行菩萨道。  虽然众生看佛是有「我」的,例如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就常以「我」自称,但是在其他佛经里,如来也常说:「我是佛」、「我在说法」、「我在度众生」,这些都是「假名我」,是为了让众生了解佛所说的法,才必须有个指称的对象。事实上,佛的「我」就是「无我」,拿掉凡夫的自我,只剩下佛的无我,才是究竟的我,也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发挥绝对正面的影响力。
  放下一切负担   以佛的智慧来看世间,无论是我们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环境,包括心理、精神、物质、自然等一切现象,全都是因缘所生。而缘起缘灭之间,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性,所以一切都是空的,这就是佛法所说的「缘起性空」法则。  「有生必有灭」,生灭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变化,其中并没有一定不变的元素,到最后彻底瓦解时,就变成了「空」。实际上,不用等到坏灭,在变化的过程中,当下就可以看到空的事实。例如,某样东西虽然现在很漂亮,但它不断在变化,美丽不断地消失,并不可能永远保持漂亮的外观,从这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来着眼,它的本质就是空的。因此,「空」并不是指所有的现象都不存在,而是从不断消长的变化中体现它的空性,这也是「色即是空」的意思。  例如,在美国东部,一到秋天,随处可见一整片黄色、红色的叶子,仿佛油画般美丽。然而,一幅油画完成以后,大概能够保存几十年、几百年不变,可是真实的景色经过一、两个星期,就全部改变了。花朵也是一样,原本是红色的花,当它枯萎之后,就会变黄、变黑,最后灰飞烟灭,这样的过程显现这朵花也没有不变的自性,而是随着因缘而产生各种不同而变化。由此可见,所有鲜艳美丽的花草都会逐渐失去它的色泽,直到最后完全干枯、化为泥土,并不能永远都维持美丽,所以它们并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  人类也是一样,或许有人会以为,我们这一辈子是男性,就永远都是男性;这辈子是女性,就永远都是女性。但其实这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如果把时空范围扩大来看,人死了以后,下辈子是男或女是说不定的。又例如,小孩虽然年纪小,但「小」并不是他的自性,当他随着时间渐渐长大成人之后,就不再是小孩子了。因此,人并没有不变的性质。我们的身体以及所处的环境都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所构成,其中连我们生命的主体「识」,也是没有自性的。  如果我们能够时时刻刻以这种角度、观点来看世间,这个世间就没有什么非追求不可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事情是值得我们讨厌、烦恼和放不下的。因为因缘一直在改变,一切都是暂时的现象,当好的状况出现时,要知道它会渐渐失去,所以不需要太兴奋。从另一方面来说,好的现象可以使它变得更好,坏的现象也可能使它好转,即使再坏的状况发生,最后也不过是一无所有,但是一切本来就是空的,所以并不要紧。  当我们以无常的观念为着力点,就会看到万物的自性都是空的,并没有任何真实不变的东西,因此佛教说「五蕴皆空」。既然五蕴皆空,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所生,而因缘所生的东西又是没有自性的,如此一来,还有什么苦可言呢?  明白了「缘起性空」的智慧,我们就能够接受苦而远离苦,而离苦本身就是乐。这种快乐并不是吃饱喝足、接受感官刺激或麻醉后所感觉到的快乐,而是让我们放下一切负担,并且从这些刺激中得到解脱的快乐,我们称之为「寂灭乐」。  寂灭乐是灭苦以后真正的快乐,在这种情形下,并没有相对的苦与乐,而是超越了苦与乐以后的境界。这是智慧与精神层面的快乐,也是一种清澈的快乐。
  少欲知足真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很多快乐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时,别人对我们的称赞;或是当生活安定,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成人时,也会觉得很满足、很幸福。无论在家庭、事业或社会环境上,我们都会有许多快乐的想法或感受。生活中这些快乐的感受,的确不容否认,但如果仔细深究,却不难发现,我们的生命其实是苦乐交错的,而且苦多乐少。  时常我们所感受到的快乐,其实是忍受痛苦后的结果,而快乐本身,最后也会变成痛苦的原因。所以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乐」是「苦」的开始,通常也是「苦」的结果。例如辛辛苦苦工作、赚钱,努力了好长一段日子之后,再拿赚到的钱去吃喝玩乐,虽然享受到欢乐,时间却很短暂。而且如果过度地享乐,就像自己没有钱而向别人借钱一样,欠了债就要还债,这就是一种苦。这又像是做了犯法或是对不起别人的事,虽然一时之间可以享受一些便利,觉得很快乐,但是到最后却要连本带利偿还,这时候就苦不堪言了。  佛法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充满「苦」的环境,「乐」和「苦」是一体的,人间的欢乐仅是片段、偶尔、短暂地存在,而苦却如影随形。所以,当在这个苦的世界之中有一点乐的感受时,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永久的、可靠的。佛法进一步认为,既然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苦的,所以不妨多体认苦、勇于受苦,这样反而苦的比较少。如果只是享乐、享福,福享尽了之后,受的苦会更多。所以佛教有一种修行方法,就是「观受是苦」。  在一般人的生活中,如果想要生活得更自在、安乐,就必须做到两个基本原则:「少欲」、「知足」。唯有少欲知足,我们才不会如饥似渴地追求各式各样的欲望,也才不会怨天尤人,埋怨外在的环境总是不如人意。  但是少欲知足的意义,并不是要我们放弃现实的生活。虽然自己要做到少欲知足,对他人仍然要努力的付出,奉献我们所有的智慧和能力。为了对别人付出,就要尽量成长自己,不仅要使身体健康、智慧增长,同时也要增强帮助别人的慈悲心。  一个拥有帮助别人慈悲心的人,就不会太过于重视自我欲望的满足,才能做到少欲知足,而拥有真正的快乐。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即使生病,也不痛苦  在医学领域里,无论是传统中医或现代西医,在面对人类各种病苦时,仍然有很多无法突破的瓶颈。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很多被疾病缠身的例子,即使尝试过各种医疗方式、受尽折磨,却依然无法解脱病痛。  疾病大约可分为生理与心理两种。所谓「病从口入」,生理上的疾病经常是由于吃了不洁的东西所引起的,有时病媒也会由耳朵、眼睛或身体任何一个部位侵入感染。换句话说,只要我们的卫生常识不够,不懂得保养、保健,就很容易使身体生病。  心理疾病的产生,则是由于人的六根受到污染,导致心灵、头脑发生问题。所谓「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亦即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加上身体及脑神经的反射、反应作用。心理的疾病是从我们的六根进去的,这类疾病要找心理医生用心理学的方式进行治疗。  然而,身心是互相影响的,生理疾病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同样的,心理疾病也会引发身体不适。目前一般的中、西医大多仅以药物治疗,或是用针灸、推拿、穴道按摩等物理方式来帮助病人,但这只能治标而无法治本。在预防疾病方面,也仅限于宣导维护环境卫生、提倡个人生活规律、饮食均衡、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等,还是无法照顾到我们的内心。  即使心理医生也是如此,他们往往只是问问病人过去的成长背景、生活经验,有无任何创伤经验或心理不平衡之处,然后再加以疏导、化解。这种治疗方式表面上可以达到某种程度的效果,暂时缓和病人的症状,但仍然无法彻底治疗。  在跟我学禅的西方弟子之中,有许多都是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或是心理学家,例如在英国的一班学生之中,就有几十位都是心理医师。他们平常为病患解惑疗伤,结果自己却有颇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即使用心理治疗的方法也解决不了,因而前来找我,希望我以禅的方法帮助他们。  我们常把「病、苦」连在一起说,但疾病所引起的痛苦究竟属于生理的?还是心理的?乍看之下,好象是生理的,因为是身体有病、感觉疼痛,所以才觉得苦。其实,痛不一定是苦,苦是一连串的不甘愿、无奈、没有希望、不知如何是好的心理感受。如果心理健全、有所寄托,观念也非常通达,那么身体的病只是单纯的痛而已,并不会成为问题,内心也不会觉得苦。  例如,有位老人家长期受癌症的折磨,他所面对的生理上的疼痛,是常人难以体会的。但是由于佛法观念的帮助,虽然痛却不苦,临终时,还有阿弥陀佛前来接引,老人家觉得前途无限光明,不但走得很欢喜、也很安详,可见佛法的确有治疗病苦的效果。  在众多形容佛的名号当中,有一种名称是「大医王」,因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医生之中的医生,尤其专门医治人们的心病。所以,只要对佛法有信心,任何患病的人都可以少受一点苦,只要心理上的苦没有了,病情就会跟着减轻,这也是佛法救苦救难的功能之一。  老化是自然现象  一般人以为「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其实「生」是一种苦,从出生第一天开始,就一直受苦到死亡为止。除了生之外,老、病、死也都是苦,可以说生命本身就是苦。生、死在一生中都只有一次,老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生病,有些人更是一辈子都受病痛的折磨,非常累人,这些都是苦。  一般人也以为,出生以后,应该是先生病,生了病以后才会老。其实,并不是非得等到须发花白才叫做老,「老」是一种时间的累积,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注定要死亡,在死亡以前的整个生命就是老化的过程。所以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一天一天的变老,就像佛经里所说的「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样,老化就是一种无常。
  记得小时候,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赶快长大,因为长大以后就可以享有大人的权利,大人能够做的事情、能够去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做、可以去。父母、老师管不到我们,也不必再听他人的吩咐,享有很高的自主性。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还没有尝到老的滋味,才会希望赶快长大。要知道生命是很短暂的,大概过了少年时代,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步入青年以后,就可以感觉到年龄的压力了。很多人可能经常都会这样想:「过了一年,我又大了一岁。为什么我都没有什么成就?有人在我这个年龄,早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像这样老是在计较自己的年龄,就是一种苦。  老化虽然是一种自然现象,奇怪的是,很多人都非常介意谈论有关年龄的问题,尤其很多女士们,常把自己的年龄当作秘密,随便询问会被视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当别人猜测自己的年龄比实际年龄小,就感到很高兴;要是猜得比较大,就会很难过,怀疑自己的外表是不是看起来很老了?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年纪变大了,也不愿意让别人感觉到自己老了,希望能够永保青春,在他人眼中永远是年轻的模样。像这样不甘愿变老,但是又非老不可,也是一种苦。  老虽然不一定是指老态龙钟,但是到了年老体衰时,当然一定是非常苦的。很多人经常都会安慰我:「师父,您看起来好象只有五十多岁,看不出实际年龄来。」我说:「阿弥陀佛!不要这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偏偏有很多人喜欢欺骗自己,觉得自己的身体还满好的,不像已经七十岁了,其实这只是自我安慰罢了。七十岁就是七十岁,和五、六十岁是不一样的,之所以自欺欺人,就是因为怕老,这也是一种苦。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警惕自己随时随地都处在老化的过程中,并且要好好利用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如此一来,虽然还是在生死大海里不断地老化,但至少能在短暂的生命中,粹炼出更深刻的意义,活得更有价值。  身残心不残  身体障碍有不同的等级、类别,造成障碍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是与生俱来的,例如有些小孩一出生就得了蒙古症,有的一出生就少了一条腿,或是聋哑、眼盲、畸形。有些身体障碍则是后天造成的,例如因为小儿麻痹症,或是意外事件、战争、灾难等,而造成的颜面或肢体伤残。  因为后天因素而导致身体障碍的人,由于从身体健全到障碍的落差,最容易被自己的外表所困扰而灰心丧志。但如果心理辅导得宜,也能是一个心理健全的人,虽然他在身体上有所缺憾,在体能上也比正常人差一点,但他的心智和正常人完全相同,只要工作职业选择得当,还是能有优异的表现。  我曾经遇过很多身体障碍的朋友,例如画家洪圣焜先生,无论在美国或台湾都相当有名,他画透视图的技术在台湾可说无人可出其右。另外有一位为我看病的耳鼻喉科医师,他的医术特别高明,可见身体障碍并无损他们的专业能力。  身体障碍的朋友如果要克服外相残疾所带来的困扰,重拾内在信心,首先要做的就是心理辅导。无论是家属或是亲戚朋友,都要试着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观念,让他们明白,自己除了外表的缺陷,其他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差别,仍然能够拥有健全的人生观,并不需要自卑。  不过,当人们身体的某部分有了残缺时,产生自卑感是很自然的反应,心里总是会有一点遗憾,觉得自己不如普通人。所以,我们可以鼓励他们:「身体外表和个人价值是不相关的,更何况你的心智、才能与贡献,都不输给一般人,所以不需要自卑。」  除了从观念上帮助他们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从宗教信仰上帮助他们,因为透过宗教信仰,可以从根本上减轻身体障碍所造成的压力和压迫感,让他们能够调整观念、转变自我。
  佛教讲因缘,其中一种是「增上缘」,也就是一般讲的助缘。但不同的是,佛教认为助缘不仅是好的、有利的,有时逆境也是,这就是「逆增上缘」。因此,从佛教的立场来看,生命所遭遇的一切横逆都是逆增上缘,所以我们应该以平常心接受它、面对它,并转过来运用它,让自己更成长。而藉由拜忏、念佛、布施等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内心的矛盾情结,将自卑的想法转变过来,获得内心的平静。当心态逐渐变得健康、开朗之后,就可以完全发挥自己的潜力,做到真正的「身残心不残」。  死亡并不可怕  佛教认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一般人很容易误解这是在散播悲观主义。事实上,在佛教的观念中,身体上生老病死的变化,只不过是假相而已,学习并实践超越这些假相的方法,才是佛教教义的重心所在。  释迦牟尼之所以能够成佛,是因为他观察、体会到,所有人都无法超越生老病死。有生必定有死,生与死是一体的两个段落,开始的时候是生,结束的时候是死。而且只要有生命,就一定会老,生命的过程就是一连串老化的现象。老化的同时,还会产生许多身体或心理上的疾病,直到最后死亡,谁都不能够避免。  众生在人间是受苦受难的,并非享福享乐。即使有时候感到快乐,也是苦多乐少,而且很短暂,不可能永远维持。例如,为了吃一餐饭,我们必须先花上很长的时间来做准备工作,才能吃到丰盛的菜肴,但是享受美食的时间却一眨眼就过了,所以快乐是很短暂的。  而且,苦与乐就像双胞胎,不可能分开,乐的本身就是苦的结果,也是另一个苦的开始。两头苦的中间包含着乐,这就好象前后都是火,中间地带虽然还没有被火烧到,可是被两面夹攻,仍然受到威胁。所以,乐的邻居就是苦,俗话说「乐极生悲」,正在享乐的同时,就已经朝着苦的方向走了。  如果我们想要超越生命的痛苦,就要学着不被生死的问题所困扰或束缚。生死皆有因,生并不可喜可贺,死也并不无奈悲哀。贪生怕死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都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每个人都要面临死亡,生命的过程就是如此,这是自然现象。所以毋须贪爱生、害怕死,贪生怕死只会造成痛苦,自寻烦恼。  我们要知道,死亡本身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死后还有另一个新的未来在等待着。就像白天工作太累,晚上非睡觉不可一样,补充睡眠以后,第二天早上起床,又是崭新的一天。  此外,生可以说是一个结果,利用这个结果,正好可以为死亡做准备。当我们死亡之后,世界上任何财产、名利都带不走,只有业报随身。所以,真正可以带走的,是我们的慈悲心、智慧心和功德。因此,不必担心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看看自己现在有没有「储蓄」倒是真的。利用现在的生命好好养精蓄锐,在这个世界上多做些功德,多带一些好的业报到来生,就不必害怕死亡了。这就像我们在乡下多赚一点钱,再到都市来做义工,这不是很好吗?  由此可知,佛教虽然强调从生到死都是苦,但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么消极,相反的,还能够帮助我们消融对死亡的畏惧。佛法教导我们积极地储蓄功德,在人间先做好人间净土的工作,往生时才能带着功德一起前往极乐净土,这才是我们最好的归宿,也才能拥有永恒、真正的快乐。  自由自在的人际关系  现代社会的人际网络愈来愈复杂,关系也愈来愈疏离淡泊,于是很多人都想远离尘嚣过隐居生活。但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单独生存并不太可能,因为我们一出生至少就与父母、家庭和家族产生了关系,长大以后在社会上求生存,同样也离不开人群。而人与人之间,彼此互相需要,也互相提供服务。所以,在我们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之中,总是和别人在一起,无法完全脱离社会关系而离群索居。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做「人间」,释迦牟尼佛就是体会了人间的各种痛苦、烦恼,才悟道成佛。事实上,佛法所说的「八苦」中的「怨憎会」与「爱别离」,就是两种来自人际关系的痛苦,这也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
  「怨憎会」,是指互相憎恨的人老是冤家路窄,常常见面。例如搬了新家之后,却发现隔壁邻居正好就是你昔日的冤家;或是出差开会的时候,心中才在想着,在这里应该不会遇到多年不见的冤家,没想到在会场里,第一个接待你的人就是他。  这是很奇妙的事,通常我们总是希望避免遇到讨厌的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是如此。其实,人与人之间就因为有缘,才会变成冤家。在还没有把彼此的恩怨化解以前,就会常常遇在一起,彼此互相折磨。因此,在面对怨憎会之苦时,我们应该要主动向对方道歉、认错,并且好好地与他沟通。唯有面对误会,才能真的化解。  至于「爱别离」,就是指彼此相亲相爱的人,却相隔千里而不能相聚,甚至天人永隔。每个人都有亲人以及所爱的人,当情感互相依恃的双方分离时,都会让人感到相当不习惯和痛苦。特别是当其中一人先过世时,另一个人就像是失去伴侣的孤雁一样,那种情况是非常凄惨、悲哀、痛苦的。  然而,这种凄惨悲哀究竟是谁造成的呢?曾经有一位太太因为先生过世而痛哭流涕,我问她:「你哭得这样伤心,究竟是为了谁呢?」她回答:「当然是为了我先生!他拋下我就走了,剩下我一个人孤伶伶的在世界上,实在太残忍了。」自己的先生都已经死了,还说他残忍,可见她并不是真的为了往生者而哭,而是为了自己失去丈夫而伤心,这就是以自我为出发点而产生的痛苦和哀伤。  所以,当我们面对亲人的死亡,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感到悲伤的原因,究竟是不是自私心在作祟?如果真的是为对方设想,就该明白人死不能复生,哭泣不但帮不上忙,倘若亡者有灵,反而徒惹对方伤心。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多为他念佛回向,并且诚心祈愿他能够往生西方。  另外,如果亲人是为了读书、求职或发展前途而远离家门,那就更不应该感到悲伤,而是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来支持他。  无论是「怨憎会」或「爱别离」,都不要因为自私的想法而让自己受更多的苦。唯有承受得住与亲爱的人分离、勇于面对做人的难处,放下层层的自我执着,才能使我们在人生及修行的道路上走得更洒脱自在。  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有人说,出家人离开了家庭、父母、亲友,所以不需要有感情;也有人说出家人既不结婚,也没有儿女,所以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感情。其实无论是人与人,或是人与其他众生之间,一定都有感情,如果没有感情,就不能算是个人了。  佛教称众生为「有情」,所谓有情就是指「有感情」。感情可以分成家人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男女之间的爱情等。出家人一样有父母、有朋友,所以除了男女之间的爱情之外,也同样有亲情和友情。  到目前为止,我仍然持续地照顾我的亲人,我也告诉我的弟子们,即使出了家,对自己的父母还是要照顾,如果是出家前自己生的孩子,出家之后也还是要常常关心他。这虽然也是一种感情的表现,但经过净化之后,已经是一种非常清净的感情,也就是所谓的「慈悲」。慈悲融合了感情的成分在内,可说是一种感情的升华。  面对感情时,还可以分为「俗情」与「道情」。俗情指的是在红尘俗世中,人与人之间纠缠不清、彼此牵绊的感情;而道情则是指修道人与修道人之间的感情,出家人将友谊进一步升华为道情,是彼此互相照顾关怀,该怎么照顾就怎么照顾、该怎么关怀就怎么关怀,而不会剪不断、理还乱。法鼓山目前所提倡的大关怀教育,就是运用关怀来达成教育的目的,同时再以教育来帮助大家成长,以提升从事关怀工作的能力及工作品质,而这种关怀就是道情。  一般人多半还是在俗情的泥淖里打滚,所以修行佛法的目的,就是在帮助我们将感情升华,从「有情」变成「觉有情」。所谓「觉有情」就是菩萨,菩萨的梵文是「菩提萨埵」,「菩提」有觉悟、觉醒的意思,而「萨埵」的意思就是情,指的是有情众生。所以,菩萨就是「已经觉悟了的有情众生」,而且不仅自己觉悟,同时还能帮助其他有情众生从烦恼、痛苦、纠缠不清的苦海之中觉醒过来。  佛陀本身也有情感,只是佛陀的情感是慈悲,这是关爱一切众生的无限情感。这一切众生当中,当然也包括了自己的儿女、配偶、父母以及朋友。慈悲之人虽然没有特定的对象,但一定会有亲疏、远近、先后之别,先接近的人就是与他有缘的人。  佛陀开悟以后,首先想到要度化的就是帮助他最多、协助他修道的五个随从,于是就先到鹿野苑为五比丘开示佛法的基本道理「四圣谛」。接着再度的是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因为此时她已经生上忉利天,所以佛陀就到天上为母亲说法。最后,他还要度他俗家的父亲、太太、姨母、孩子,因此佛陀又利用探亲的机会,回到自己的国家,用正法来帮助他们。  所以,由佛陀的例子就可看出,无论是出家人或是佛菩萨们,不但都有感情生活,而且才是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不再为情所困   「情」是什么?「情」就是感情,可以分成亲情、爱情、友情和道情四个类别。佛教虽然要人离欲、万缘放下,但并不是要人变得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还没有达到阿罗汉、佛菩萨解脱的境界,所以有凡人的感情是正常的。  在这四种感情之中,父母对儿女的情是最纯粹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朋友之间的友情则是道义关系,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并不像亲情或爱情那么强烈;而道情则是指修道人之间,互相关怀、勉励、协助的感情。  爱情则比较复杂,虽然真正的爱情也是无条件的付出,但是却很少见,多半还是以占有、控制为出发点。这和人类安全感的需求有关,因为谁都不希望和他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所以爱情通常是最痛苦的,但也是最甜蜜的。因此,爱情是四种感情中最难处理、也最容易发生问题的。俗语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情」是多么折磨人。相爱的人在感情好的时候,如胶似漆分不开,但是一旦爱过了头,就变成了苦,不再甜蜜。  真正的爱情应该要像中国人所说的「相敬如宾」,彼此之间互相关怀照顾、体谅尊重,如果遇到挫折,就一起想办法弥补挽救,这样的爱情才能够维系持久。因为夫妻两人,本来就男女有别,是不同的个体,怎么可能完全一条心、没有争执呢?所以,如果希望避免吵架,最好还是学习尊重对方、感谢对方,这样即使想要吵架也吵不起来了。  另外,年轻的男女朋友在交往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方非常热情,另一方却难以接受的情形,所以难免会失恋,不仅打击自尊,心里也会受到很大的创伤。失恋一定有其原因,因为爱情应该是双向的,不能一厢情愿,如果对方不爱你,就不要单恋一枝花、苦苦追求,这时应该知趣,不要再花那么多心思与时间在感情上面。不过有些人就是死心眼,非卿不娶、非君不嫁,不但为对方带来困扰,也会让自己陷入困境。其实,如果对方已经知道自己的心意,但还是不为所动,此时,放弃才是明智之举!  话虽如此,可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芸芸众生还是常常为情所苦、为情所困,要把感情完全放下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常常在报纸上看到有人为了感情问题而轻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有人为情杀人,抱着「你让我这么痛苦,我也不让你快活」,或是「我得不到你,其他人也别想得到你」的想法,一不做二不休,就把对方杀了;或甚至玉石俱焚,杀了对方之后,自己也跟着自杀。  发生这种因爱生恨的情况是很不幸的,也是非常不理智的,对对方来说也非常不公平。以佛法的观点而言,这些都是很愚痴的行为,因为成就一段姻缘,需要双方你情我愿,有因有缘才能成就,并不是自己想要就非得到不可,得不到就把对方毁了。  如果真的能理解这一层,就会退一步、换个方向思考,反正「天涯何处无芳草」,如果这个人不接受自己的感情,另外还有其他人啊!只要活下去,就一定有希望,实在不必为了失去所爱而怀忧丧志。  让爱情发挥正面的力量  「爱」本是一种值得歌颂的高贵情操,人间也因为有爱而充满了欣欣向荣的生机。但是近几年来,国内却经常发生情杀的悲剧,这是因为人们不明白爱的真谛。  爱可以分为「自私的爱」和「奉献的爱」,奉献的爱就是慈悲,也就是现代人所谓的「大爱」;而自私的爱就是占有的爱,亦即一般人所说的「爱情」。  虽然爱情之中也不乏可贵者,但多半都是以占有对方为目的,希望彼此互相拥有。因此恋爱时,看起来虽然好象是无条件的奉献,其实是以争取对方全部的感情为目的。只要在占有的过程中,和自己的期望有一点落差,或是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就会产生抗拒、怨恨、怀疑的心理,进而由爱生恨。  男女之间的爱,要完全无私是不可能的,在恋爱的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就是嫉妒的情绪,之后就变成你争我夺,特别是三角恋情,问题更形严重,往往是爱恨交加、恩怨难分。  这是因为以自私为出发点的爱,会将目的放在抢夺、争取、占有上,所以才会产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么激烈的情绪变化。假设受了阻碍、达不成目的,最后所有的付出都落空了,免不了会心生怨恨,于是心想:「自己得不到的,天下人也别想得到」,此时也不考虑会造成什么后果,一怒之下就毁掉对方,甚至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很多爱情悲剧都是这样发生的。  另外,有的人一旦陷入恋爱就会变得相当盲目,只是为了爱而爱,完全不考虑其他现实因素,这就是迷恋。迷恋的原因,有可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欲,也可能像一般人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沉迷在自己的幻想中,此时眼中的对方是全世界最完美的,根本无心去了解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其实,他所爱的早已不是真正的对方,只是自己的幻想罢了。因此,迷恋通常没有什么好结果,这种梦迟早都会醒的。
  为什么有人会说:「婚姻是恋爱的坟墓」?婚前谈恋爱的时候,彼此会掩饰、隐藏,甚至美化缺点,等到结婚以后,夫妻两人真正生活在一起时,彼此的缺点、问题就会逐渐浮现。所以恋爱中的男女要小心,千万不要活在梦幻中,也不要被爱情冲昏了头!  真正的爱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要学习让爱情发挥正面的力量,而不要把它转变成负面的力量。恋爱是为了选择合适的终身伴侣,两人之间的相处,不仅要「君子之交淡如水」,而且要「相敬如宾」,也就是互相尊敬、关怀,接受并包容对方的缺点,同时也学习对方的优点。掌握住爱情平顺温和、纯洁高尚的本质,彼此之间才会相处融洽,也才能共同成长。像这样能够发挥正面力量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  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  当我们观察周遭的人时,常常可以发现,性情暴躁、容易为小事动怒的人,身体大多也有些毛病,例如肝功能不好、内分泌失调等。而每逢心情颓丧、悲观厌世时,正好也是精疲力竭的时候,身体所供给的能量不足以应付各种事务,因此,我们很容易把一个人的性情归诸于身体的影响。  身体的病痛的确有可能影响心理的健康,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心是身体的主人,如果心理脆弱、不健全,一定会影响自己的健康状况。所以,身体上的缺陷或病障可以从调整心理状态来改善。  首先,我们要接受人的身体本来就有病痛的事实。曾经有人问我,什么人不生病?我回答他说:「不生病的人已经死了,而没有病的人还没出生。」因为死了的人不会生病,出生以前也没有疾病可言,除了这两种人以外,没有人是不生病的。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则,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不断经历老化的过程,而且在遗传因子里,人人都带着病因,也就是一出生就已经有病,并非等到年老才会生病。  所以,无论是否感觉得到,实际上每个人的身体都有病痛。像我从小就病恹恹的,但因为知道自己的身体羸弱,所以我会照顾自己,不暴饮暴食,也不过度劳累,因此到现在还活得好好的。也正因为生病,让我觉得自己的福报不够、业障很重,所以才懂得惭愧。因此,生病对我来说,反而是因祸得福。  反观有些人虽然从不生病,但一生病就回天乏术,这是因为他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身上早就潜伏着病灶,不懂得好好爱惜身体,当医生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  由此看来,能够感觉到自己有病的人是很幸福的!但我们也不需要常常活在疾病的恐惧不安之中。例如,我有一位朋友老是抱怨说,自己这里有病、那里有病,要不然就说自己活不到下个月了!这样的话语不论对他人或自己都是不好的暗示,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并不是正常的心态。  因此,平常我们要抱持「生病乃人生之常态」的观念来爱惜身体,当真正生病时,则要避免疾病对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有些人发现自己生病后,就像泄了气的汽球,以为自己没有希望、就快要死了。其实,既然生了病就要治病,并且要将心情提振起来。能提早发现身体有病,就能够多加爱护、保养、治疗。至少你还不会马上死,还有时间处理很多事!所以,发现自己生病了,不正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  再以佛教的观点来看,我们过去世造了很多业,所以当病痛来袭、身体感到不舒服时,要认为这是藉由生病来还报、还债的。能够还债表示你还有本钱,有本钱还债才能「无债一身轻」,这是值得安慰的。另外,佛教也有一句名言:「比丘常带三分病。」这说明了疾病是助道、得道的因缘,因此常常生病的人,就能带病延年,反而能够长寿。  以上这些观念都能帮助我们正视疾病,如果善加运用这种心态来处理自己的问题,虽然身体不舒服,还是能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性情调整过来。如此一来,每天就都能保持开朗、愉快的心情了。
  超越别离的痛苦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而人是血肉之躯,和心爱的人分离时,难免会心生忧苦、潸然泪下,而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爱别离苦」。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分成亲子之爱、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等,其中亲子之爱与男女之爱是最亲密、最甜蜜的,一旦面临生离死别,也是最痛苦的。至于朋友之间的情感就比较淡一点,但如果是情感真挚、生死与共的朋友,分离时心里也一样会很难受。  亲子之爱主要是站在父母的立场来看孩子,因为从孩子的立场来看父母,感觉上没有那么浓厚,也没有那么强烈。但是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却非常执着,因为从小拉拔到大,在长大成人之前,总是跟在自己身边。所以当孩子的翅膀长硬了,即将离家的时候,都会舍不得,感到相当痛苦。有些父母甚至为了儿女要出国留学就痛哭流涕,这看起来虽然莫名其妙,却也是人之常情,这就是「爱别离苦」。  其实在儿女出生后、年纪还小时,父母就要有心理准备,因为孩子最终一定会离家,再怎么舍不得也要舍得。只要心里有准备,当离别的时刻一到,就不会觉得那么苦。如果平时连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只是一味的舍不得孩子离开,到最后面临非舍不可的时刻,就更加痛苦了。  另外,男女之爱的别离也是相当痛苦的,通常爱得愈深,就会愈痛苦;爱得浅一些,则会好受一些。因此新婚夫妻或是热恋中的男女,如果不得不分离,当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幸好我是个出家人,当年跟着军队从中国大陆到台湾来的时候,没有太多亲情、爱情的牵挂,因此轻轻松松就进了部队、上了船。可是我记得当时看到好多军中的同袍,他们有父母、也有女朋友,所以要走的时候很难割舍。还没上船之前,依依不舍,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殷勤叮咛,上船以后失魂落魄,一直到了台湾,心里想到的、晚上梦到的,都还是在大陆的亲人、爱人,有时候还会偷偷地流眼泪,相当痛苦,这就是爱别离苦。  我想,人与人之间只要有一份爱,无论是友情、爱情或亲情,离别的时候都是痛苦的。即使我出家当了法师,但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对于亲人之间的分离,一开始也有难舍的感受。例如,我十四岁出家时,我的母亲因为舍不得而哭,我也跟着流眼泪。上山大约一年多以后,有一次母亲前来探望,在山上只住了一天就要回去了,我的母亲虽然舍不得下山,但是又不能让我跟着回去,这种欲走还留的挣扎,也让我心里感到很悲伤。  可是我转念一想,就在心里发愿:这一生要以此父母所生的身体来报答父母。也就是将我有限的生命,奉献给世界上更多的人,使他们都能从佛法中得到利益,藉此来报答父母的恩情,否则,即使与父母常相左右,也不见得能有机会报恩。这样转念后,心里就觉得比较安慰,离别所带来的痛苦,也就淡一些了。  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爱情、友情、亲情虽然能带给我们很多的温暖,却也充满痛苦的催折,尤其是生离死别时,更是让人痛苦。因此有人以为,只要将情感斩断,就再也不会痛苦了!然而如同佛所说,众生都是「有情」,就是因为众生有爱的缘故。  众生最爱的是自己的生命,其次则是和自己生命相关的人、事、物。亲情由第一代传到第二代,象征了生命的延续。爱情也是一样,因为有了男女的结合,才有后代的出现,因此这个结合也和自己生命的延续有关。至于友情,虽然和生命的延续并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但是人活在世界上,一定需要养分,除了饮食的养分之外,还必须从精神上获得滋养,而友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养,所以友情和生命还是有关系的。  既然情爱和生命息息相关,无论是否定它,或者是硬生生地把它切断,都不合乎世间的法则,也不合乎人情的道理。从佛法的立场来看,无论是亲情、爱情或友情,都是因缘所生,有因有缘才使得大家生活、聚集在一起,也才能够彼此互相合作。但是我们要明白,因缘聚散是天经地义的,就如我们常常听人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或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可见生、死、聚、散都是正常的事。  既然聚散是必然的事实,那就没有什么好痛苦的了。佛法常常教人要用平常心来看待所有一切发生的事,这样在相聚时,就不会太过兴奋,而分离时,也不会那么忧苦。而且,人生在世,就是要有聚有散才能成长、有生有灭才能进步,如果没有生灭变幻,我们就会老是停留在同一个现象之中,不但觉得很无聊,也不能够成长。例如,今天和这两个人在一起,明天又和另外两个人在一起,这样就能把原本的人际网络扩大了,人际网络一旦扩大,生命的层面就会扩大,而层次也将提高。  所以,聚散的过程其实是让我们成长的一种力量,因为层次和层面的提高、扩大,使我们的生命过程更充实、更饱满,也更加多彩多姿,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  更何况,离别既然也在生灭变异之中,所以它也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一时的分离并不表示永远都不能再见面了。而且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透过网路联络,即使相隔遥远,也能立刻与对方面对面谈话。而人是高等动物,本来就着重精神的交流,就算身体没有在一起,仍然可以随时随地互通有无、互通讯息,离别也就不再显得那么痛苦了。  其实,离别之所以让人感到痛苦,问题的关键仍在于大家难免都希望自己喜欢、执着的,能永远留在自己身旁,这才是使情爱变得痛苦的真正原因。所以,只要转变自己的心境和看法,以平常心来看待离别,并且掌握聚散离合所带来的成长契机,就不会再为离别而担心苦恼了。
  找到幸福的起点 - 知足是幸福的起点  幸福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有多少人漏失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又有多少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很多人穷尽一生的心力追求幸福,换来的却只是白发苍苍和一声声的唏嘘,这都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幸福的真谛。  虽然财富、健康、名位、权势都是一般人所喜爱的,但这些并不等于幸福。幸福的真谛应该是「平安就是福」,能不能够平安虽然和外在环境有关系,但是决定性的关键,还是在于主观的自我心态—如果自己的心态能平安、知足,就是幸福;如果不知足,要获得幸福就很难。  真正的知足是「多也知足,少也知足,没有也知足」,这是平安常乐的基本条件。不过,「多也知足」还容易理解,「少也知足」和「没有也知足」就很难体会了。一般人大概会觉得纳闷:「东西都不够用了,要怎么知足呢?更何况当什么都没有时,讲知足不是很奇怪吗?」  其实,东西多不一定就能满足,因为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真正、绝对的多,所有的「多」都是透过相对、比较而来的。而且,即使真的拥有很多,既不可能永恒不变,也不可能永远维持正面的成长。所以,当「有」的时候就应该知足,至于「少」或「没有」也是一样,因为「少」或「没有」都可能是「有」的开始。  因此,无论将来「有」或「没有」,都一样要努力,不要和别人比较、不要和过去比较、也不要和未来比较。只要活着,就要凭自己的心力来做事,如果做错了事,就要懂得忏悔、反省;如果做得不够好,就要继续努力把它做好、力求完美,以求不愧于天、地及自己的良心,这就叫做「知足」。  我常常向弟子们讲一个比喻:「不知足的人就像生活在米缸里的老鼠,不知道自己的身边都是可以吃的米,却在米缸里撒尿、拉屎,把米缸弄脏了,才又跳出去找东西吃。不但身在福中不知福,还糟蹋了自己的福报。」例如,虽然在禅堂里有很好的环境供大家修行,还有老师指导修行方法,但是很多人仍然想着:「这个方法不好、这个修行场地很差、我的身体很不舒服……」,用这些借口来拖延自己的修行,不就像是米缸里的老鼠吗?  因为缺乏感恩、知足的心,得到利益以后不但不会满足,而且还会嫌弃别人把不要的东西送给他们,这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此外,我们也要常常想到,自己的福报是从过去生中带来的。所以,这一生要好好的惜福、培福,不要糟蹋了自己的福报。  一个真正知足的人,能够了解「进退自如」的道理。退的时候,他不会怨天尤人,也不会认为是老天瞎了眼、自己生不逢时;进的时候,他则会心怀感谢地想:「如果不是我过去修来的福报,就是别人对我太好了。因为得到许多人的帮助,我现在才能这么顺利,无论得多、得少我都很感激。」  所以,一个人如果不培福、惜福,却老是在享福,福报就会愈来愈少,幸福的日子总有结束的一天。一个懂得知足、惜福、培福的人,当遭逢逆境时不会抱怨,在一帆风顺时则懂得感谢,无论何时何地都感到心满意足,才是个真正幸福的人。
  在不断的错误中学习   我们常说,「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可见修行必须要有修正的对象。因此,每一个人无论在待人处世、行住坐卧,或是起心动念之间,时时刻刻都需要反省、检讨,才能对自己的行为加以改正,否则就是盲修瞎练、浪费光阴。曾子也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劝勉自己每天都要自我反省,由此可见,正确的反省有多么重要。  反省首重「惭愧心」:不应该做错却做错了、应该可以做得更好却没有做好,这些都要感到惭愧。我们常听人说:「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就不错」,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因为无论我们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得尽善尽美,也不可能永远不做错事、不动坏念头。所以,不需要害怕做错事、动坏念头,怕的只是做错了事、动了坏念头,自己却浑然不觉。而我们唯有借着不断地反省、检查,才能看清自己是否做错了事、说错了话、动错了念头。  禅宗的祖师大德也告诉我们,当我们用修行方法来检查自己的心时,就可以发现在每个起心动念之间,处处都是错的,真正想对、做对的事情其实很少。因为错误和正确其实只是大小、程度的深浅之分而已,世上并没有绝对正确的事。因此,身为一个佛教徒,不仅要反省自己的言语、身体的行为,即便是起心动念之间,也要清清楚楚地觉察。例如,自己的想法或行为会不会伤害人?如果想要帮助人,也要问一问帮助得够不够、是不是恰到好处?这些都是应该随时随地自我反省、警惕的。有了自知之明,知道问题所在之后,才能加以改善,这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无论是大人物或小人物,说话都不算数,也不负责任,不知道自己究竟讲过什么话,即使讲过了,也赖皮说自己没有讲。他们有可能还记得自己说错话了,也可能真的忘记了。这些都是因为缺乏反省的工夫,所以几年前、几天前,甚至刚刚才讲过的话,都不记得了。  有时候我自己说错了话,也有可能记不清楚,当别人指正我时,我都会说:「很抱歉,我真的说错了。」因为每个人都会有盲点,所以需要别人来协助我们反省。如果别人指出自己的缺失,自己却不认帐,反而指责对方胡言乱语,认为自己一定是对的,这个人就无可救药了。  但是,如果你真是对的,却遭到他人的纠正,也没有关系。因为无论对方说对或说错,当别人指正你时,总是存着一片好心,所以都要对他说一声「谢谢」,即使对方不怀好意,也一样要感谢他。因为他愿意当面告诉你,而不是躲在背后批评你,就算别人在背后批评你,也要想到,至少对方是关心自己才会这么做。  所以,人生应该在不断地错误中学习,发现错误、改进错误,然后才会逐渐进步、成长。反省的功课,一方面要靠自己觉察、自我改正;另一方面则要在他人指正我们之后,再自我检讨,这是使自己不断成长、不断成熟的最好方法。  感谢抱怨的人  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怨的声音,有的是抱怨配偶不体贴、孩子不听话,有的则是抱怨老板、同事,另外还有人抱怨政府决策、社会环境……,其实,抱怨只会使自己的情绪更低落,于事无补。  当然,抱怨并非全然无理取闹,就是因为认为自己有道理,却受了委屈、损失或冤枉,或是认为对方头脑不清楚、说话不谨慎、处理事情不恰当,而且做事方法有问题,所以看不顺眼、听不习惯,才会抱怨。当下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往往敢怒不敢言,也不敢当面发作,只敢在对方的背后频频抱怨,把心中的不满告诉其他同事、朋友们,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平衡。  往往这样发泄完之后,虽然在情绪上暂时可以得到一些平衡作用,可是在背后抱怨对方的言语,一不小心就会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对方可能会觉得你这个人不够忠诚、不够朋友、不够义气,反而让事情更复杂。因此,抱怨不但无济于事,还会增加自己无谓的困扰。所以,我们最好不要抱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反应、沟通、请示、建议,或是透过种种不同的管道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不需要用抱怨的方式来出闷气。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知道自己有哪些缺点,就像很多商家都会贴着:「把我们的缺点告诉我们,把我们的优点告诉大家。」的标语。只是有些人心量很小,只喜欢听恭维、奉承的话,如果你对他说一些逆耳的忠言,他不但不会知错,还会加以搪塞。你要是向他抱怨,他可能会反过来训斥你一顿,认为问题不是出在他身上,而是你犯了错误,他自己可是一点错误也没有。  抱怨的言语的确会令人感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痛苦阶梯入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