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价排名为什么高

国货在国外售价为何比国内低
出口退税、流通成本高,使国货在国外售价比国内低。
网易《热观察》 文|刘霁 编辑|史毋意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作为最大规模的“世界工厂”,中国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向世界各地输送着“中国制造”产品。但是,中国国内消费者,在国内购买“中国制造”的产品,有时却要支付比其他国家更高的价格。近年来,这种颇为吊诡的现象,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以《出门去抢购!》为题,报道了中国人在境外疯狂抢购的场景。该报道提及,在国人所抢购的货物中,不乏“中国制造”。国人之所以热衷从海外购买国货的原因之一,即是同类产品在国内售价要高于国外。一般而言,国外销售的“MADE&IN&CHINA”商品质量优于国内,服务也更好。那为什么这些产自中国的优质产品在漂洋过海之后,价格反比在中国国内卖得便宜呢?这一反常的经济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原因?“中国制造”在国内外市场身价差异大中国制造产品在国外售价比国内低的现象出现颇久,也早已为专家所关注。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聂辉华,在哈佛大学读博时曾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在名为《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的文章中,他对“中国制造”在中国与美国价格进行了比对,结果令人震惊。他注意到,一件标明“Made&in&China”(中国制造)的哥伦比亚(Columbia)牌羽绒服,在美国,售价是69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470元。但是,一模一样的衣服在中国北京的王府井商场通常要卖1000元,比其在美国售价的两倍还高。同样是中国制造的苹果手机iPhone&3,在美国卖600美元(约合4000元人民币),在中国则高达六七千元人民币。苹果3G版平板电脑iPad,聂辉华在哈佛大学电脑专卖店里花670美元(含税,大约4500元)买了一个,而这款产品在中国市场售价可达6000元以上。以美国的Coach(寇驰)皮包为例。在美国郊区的品牌直销店(outlet),一个普通的Coach包售价大概为100美元,但在中国,同款产品售价高达1500元左右,翻了一番。出现类似情况的产品,还包括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中国制造的服装和运动鞋品牌,它们在美国的售价往往不及在中国的一半。价格差别大的商品还不止这些。据《广州日报》报道,2010年,一条Levis&牛仔裤,在美国的折扣店卖15~30美元,按照即时汇率(1美元折合6.8267元人民币),大约为100~200元人民币;但同一条裤子,出口转内销,在国内的专卖店至少要卖700元。一双耐克运动鞋,在美国售价32.99美元(约合人民币224元),出口转港回内地,身价竟然涨到了668元人民币。一套在国内售价3万元人民币左右的Armani西服,在美国1000多美元(约合人民币7000元)就能买到。“中国制造”在中美的不同身价(来源:广州日报)。不少去过欧美的人都说:出国前原本没有购物计划,但受当地低价刺激,也忍不住要买些东西。他们不远万里把商品从海外带回国,回家一看,其中包括不少“Made&in&China”(中国制造)的商品。广东一家企业高管,曾这样描述自己当年在美国购物的“疯狂经历”:“2001年在美国待了半年多,回来前想给家里买些东西,叫家人给我列个购物清单,和一帮朋友出去买东西,照单全买。大家购物就像疯了一样,一天之内竟然能把一个专卖店买断货。第一天买光了,第二天继续去,照样买光。”经常往返于中美之间的耶鲁大学教授、经济学家陈志武称,不仅其他国家制造的奢侈品在中国国内售价高于纽约,就算是中国制造的衣服、日用品、电脑等商品,在中国国内的价格也普遍高于美国。从事外贸研究的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阎敏,曾结合亲身经历比较中日物价之差。她说,在日本,吃穿住行并不便宜,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当地劳动力价格成本更高。但在日本超市,时常能看到不少中国制造的产品,售价比国内便宜,大多是服装、本子、笔等产品。多重原因造成“中国制造”在国内外不同身价一,出口退税使出口产品的出厂价比国内便宜不少一些企业主和专家认为,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是中国商品能够低价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日,中国开始实行对出口产品退税政策。简单的说,就是在产品出口时,不同行业产品可按政策,退还一定比例的增值税。30年间,退税率经过数次调整。出口退税流程图。以家具为例。内贸和出口的家具,在出厂价上有不同的界定方式。比如,一件成本为100元的产品,如果按照10%的退税率享受出口退税政策,那么,相当于国家给了10%的补贴,厂家就算以90元的出厂价将其出口也不赔钱。在出厂环节,因为有出口退税政策,出口产品的出厂价就已经比国内销售产品便宜不少。出口退税政策曾经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的出口贸易,继而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但出口退税政策也被认为是双刃剑。早在2010年,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原副行长刘克崮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就表示,目前出口退税政策负面作用过大,到了该调整的时候。刘克崮所说的调整,是指下调出口退税率。然而,由于中国常年实行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每当外部发生危机,中国都会提高出口退税标准。出口退税率提高了,财政收入减少了。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2009&年,全国共办理出口退税6487亿元。这意味着财政收入相应减收6487亿元(这一数额超过当年税收新增的收入),给本来严峻的税收带来更大压力。据《新京报》报道,2008年8月份起,经过7次调整,中国综合退税率从9.8%提高到逾13.5%。网易《热观察》注意到,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根据该《通知》,中国提高了部分高附加值产品、玉米加工产品、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取消了含硼铜的出口退税。《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针对该次调整,路透社如此报道: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在加快投资同时也着力稳外贸,并将有望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纺织服装及部分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出口退税率,限制甚至进一步降低“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产品出口退税率。报道认为,出口退税政策在中国被误用。出口退税原本只是一个保证公平国际竞争的中性政策,但在中国却屡屡被当作调节政府财政支出、缩小对外贸易顺差乃至调整宏观经济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的工具。分析指出,眼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的现实,中国可能会再度动用调整出口退税率这一政策工具。二,中国隐性税收多,大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税收是造成中国物价高企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很多税收都是隐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你从高物价上切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譬如,本该由企业承担的产品税和营业税等税项,出厂前就被列为产品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据《广州日报》报道,在2012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杨元庆在政协分组讨论会上说,现在已经不只是高档消费品国外比国内便宜,耐克鞋这些大众消费品也是如此,“我们的联想电脑在国内没有办法卖得不贵,有17%的增值税必须加到价格里面,但产品毛利率只有15%。”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曾经做了个比较,从整体税负来看,中国的税负水平介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并不属于最高。关键是税制增加了很多隐性的负担。据网易《热观察》此前所做梳理,事实上,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可谓全球最高,只是因为增值税、消费税等税收具有“隐蔽性”,从而“麻痹”了纳税人消费时的痛感。除了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少数税中,国内税种以间接税为主,绝大多数税具有转嫁性,最终多会让“消费者买单”。《南都周刊》分析,根据专家测算,在企业缴纳的税款中,仅有12.7%是不能转嫁的直接税,87.3%是可以转嫁的间接税。比如你购买了一袋价格2元的盐,这个价格里其实包含有约0.3元的增值税。据统计,中国现行19个税种中通过全国人大立法的,仅有个人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两部,而其他17个税种的征税依据,是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制定的条例或暂行条例,且大多为“隐形税”。《中国青年报》2012年报道显示:一块在内地售价为2700元的瑞士进口手表,将包含17%的增值税392元,30%的消费税623元,11%的关税267元。中国学者对比中美的物价发现,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的售价,比国内同类商品便宜50%。学者认为,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所以,减少消费品当中的税收成本,是降低消费品价格的一个选择。三,内销流通的高成本拉高产品价格“中国的流通领域成本非常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在受访时说,他也注意到了中美间的“物价倒挂”。“国内的厂家为什么愿意做外贸单?因为出口国会给予百分之十几的出口退税。有不懂行的人说中国出口商在低价倾销,实则不然,根本原因其实是中国的内销流通成本太高。”《经济日报》报道,《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4)》显示,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8.0%,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经济发展处于同水平的金砖国家。此外,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平均占成品最终成本的10%至15%,发展中国家各种低效现象导致物流成本显著增高,占成品成本的15%至25%甚至更高,而中国制造商的此项比重可高达30%至40%。这表明,无论从物流费用占GDP比例,还是从物流成本占成品成本比例看,中国物流成本都处于较高区间。以农产品为例。据《经济观察报》2012年4月报道,从京郊新发地市场到市区超市,直线距离不过10多公里,大葱价格却上涨近2倍,其他鲜活农产品的价格也比批发环节贵1倍左右,可见流通环节加价幅度之大。据了解,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经过多级批发、多级零售,每一个环节均至少加价5%至10%,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零售价格中。除了运输费用以外,还有高额的进场费、商店租金。比如说,要进入超市销售,每个商品都要缴纳十几万元的进场费,还要在营业额里扣取一定比例的利润和回扣。乱收费、乱收税,最终结果自然是把成本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因此,很多工厂宁愿做很薄利的出口单,也不敢接利润高出一大截的内贸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尹翔硕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时表示,“制造企业在国内市场经营需要承担比在国外市场更高的贸易成本,结果推高了‘中国制造’的国内终端价格。”虽然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巨大,但其实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分税制等原因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省与省之间实际存在着贸易壁垒。直到今天,国内市场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这种分割的市场直接导致了市场进入成本较高。四,国外品牌寡头垄断国内市场,价格易被操控《广州日报》援引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牛鸿的观点认为,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也会导致产品价格在国内外市场存有差异。出口品、进口替代品统称贸易品,这些贸易品大多是国际品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厂,但品牌是外国的,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上。定价权也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上。牛鸿认为,寡头垄断市场是最关键的,结构性的原因:“这些商品看起来是中国生产、全球统一销售的,可为什么在美国的售价低,在国内的售价高?因为发达国家的市场竞争激烈,欧洲、美国、日本的品牌都在美国销售,耐克、阿迪……仅仅是美国青少年可以选择的运动品牌,就有二十多个,出国一看,好多品牌都没有见过,‘在美国的地位相当于佐丹奴在中国的地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必须遵循低价策略。而在中国,市场竞争不足,国内的品牌没有树立起来,为数不多的几个国际品牌独占鳌头,逐渐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你看看中国的国际运动品牌,只有耐克、阿迪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寡头垄断市场,就拥有高的定价权。”牛鸿表示:“对待这个现象不能一味地指责跨国公司无良,在网上煽动大家的情绪。从利己的生意人角度讲,很显然,竞争市场中,肯定要把价格放低,而在垄断市场,价格必然偏高。所以关键点是打破在中国消费品市场中由少数几家国外寡头垄断的局面。”综合来看,出口退税政策、隐性税收品种多、内销流通成本高、国外品牌的垄断等等,这些原因叠加在一起造成了“中国制造”国外价格比国内便宜的反常现象。
去伪存真,普及常识
读图探真相
作家,媒体人
财经媒体人,著有《递罪》
广东宝慧律师事务所律师
扫一扫关注微信美华裔的感慨:回趟国才知道中国物价有多高_网易教育
美华裔的感慨:回趟国才知道中国物价有多高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以前总见有国内的网友抱怨中国物价是世界最高的,当时我的感觉是说中国物价高虽确是实情,但说世界最高不免有夸张的因素,但这次回国的经历却让我开始相信这种说法了。
网易教育讯 (作者:)每一个回国探亲或旅游的华人都有一个大快朵颐的吃货梦,我当然也不例外。但坐进哪怕是很一般的餐馆里每个人消费一、两百元人民币是最基本的了,我在大连、上海去过不同档次的饭馆,从街边早餐店到星级宾馆里的餐厅,曾见过茶盅大小的一碗特价打折粥都要8元钱,一小笼屉生煎包子要18元,汤包要22元,更不说上百元的菜肴屡比比皆是!中国的普通人至少要工作五、六个小时才够自己出门吃一顿饭,让我对请我吃饭的人顿生出一种心怀愧疚的感觉,更忍不住开始怀念在美国不到10美元就能吃一顿很不错自助餐的生活,美国的普通人工作半个小时左右就够出门吃一段饭了。细想,以消费型为主的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健康发展,跟定价机制的合理性密切相关,中国的高物价只是表面的现象,导致高物价的背后原因实际上最耐人思考,一顿饭的定价里有多少是各种税收和管理费用,算清楚后恐怕还是挺吓人的。中国行的吃货梦在高物价面前不免有罪恶感,不是为花钱,而是……在中国期间我也去过几次超市,在家乐福里看到了在美国的中国超市里也有的茶叶、牛肉干(粒)、麻糬、凤梨酥等,惊讶地发现这些东西的价格居然高于它们在美国的售价,有些是略高,有些甚至高出两三倍。在中国制造的小食品运到美国之后的售价居然低于原产地,不禁让人有点百思不得其解,挣美元的我们买同样的零食居然比挣人民币的同胞花更少的钱,我也真是醉了。相反,美国食品进入中国后的售价都翻到两倍或以上,我看到的加州红酒在家乐福售价108元,在美国不打折时是6美元左右,打折的时候我曾买过3.99美元一瓶的;番茄酱32元,在美国不打折时是2到3美元的样子,打折时我买过99美分一瓶的,如此等等。对美国和中国同属奢侈进口产品的法国人头马,进口到美国是125美元一瓶,而到中国是1558元,依旧是美国的两倍,从某个角度可以看出中国进口税之高。这些进口食品的价格都是美国的两倍或以上,但中国食品进入美国后却不升反降在中国期间我还去过上海地摊买水果,看起来很一般的李子、桃子开口就要15元一斤,大连的樱桃也开价15元,让不会讨价还价的我十分无所适从,不得不赶紧叫上亲朋好友前来帮忙。这些时令水果的叫价显然都超过了美国同类产品的价格,味道也不是记忆中的样子,让我不免唏嘘。当然在国内逛商场的经历就更惨不忍睹了,在大连一家一条丝巾都可以标价1688的商店里,我真有立马石化的感觉,在美国逛梅西百货、第五大道、Dillard's或各种名品专卖店我对价格都从没有这么惊讶过,后来有网友告诉我现在的商店基本上不是为普通百姓消费的,一般的人常去的是网购或在地摊“淘货”,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淘宝会充斥各种假货了。在美国出门喝杯咖啡或饮料是最正常不过得了,价格从一、两美元到四、五不等,店里一般还提供免费的Wi-Fi,所以一般的美国人很喜欢到咖啡店去消磨时间,带上手提电脑还能顺便处理一下工作,我的很多文章就是在星巴克等咖啡店里写的。这次我在大连一家装潢档次中等的饮料店里买了一份个人量的菊花茶花了56元,一个果盘88元,让我这种美国中产阶级收入水平的人都觉得实在有些贵,显然不是中国一般工薪阶层会去消费的地方。星巴克就更是了,我在上海的星巴克买一杯咖啡要25元,看来普通收入的中国人买杯星巴克咖啡要工作一个小时的样子,而写这篇文章时我正坐在一家美国的星巴克店里,买了同样大小的一杯咖啡只花了1.89美元,这是对会员的定价,不是会员的价格是2.10美元,是在中国价格的一半,对普通收入的美国人来说只要工作上五、六分钟就够买一杯星巴克咖啡的了。值得注意的是,星巴克在全球的定价机制是一样的,在中国高出这一倍的价格显然和各种明目的税和管理费有关。很普通饮品店里56元的茶和88元的果盘虽然是美国两倍的价格,但星巴克店的服务和环境与美国差不多,除了座位之间比较拥挤之外不过前面说的这些吃喝穿衣还是最简单的,住房的昂贵也不用我说了,我想多说几句的是车的价格,在美国原装两万美元上下的Mini Cooper在中国售价要四十几万,和我SRX越野同配的车价比我的两倍还多出不少,就是国产化以后的别克、奥迪什么的也比在美国原装的同品卖得昂贵,还不说国产化之后质量有所折扣,我坐过一辆两年新的别克,车内材料的折旧速度等同美国同款车七、八年的样子,说明所用的材料质量要差很多,但愿这些材料都只用在装饰性的部位,而不是车的主架(Frame)。上海金茂大厦这观光电梯的确很酷,速度一流,但120元的价格也很宰人常有网友微友给我留言抱怨中国物价的昂贵,这次回国一趟我才有了比较直接的认识,如果说以我在美国超过平均水平的收入到中国消费都会产生迟疑的话,普通收入的中国老百姓恐怕就更得精打细算才行了,我从心底理解了中国人蜂拥海外旅游购物的原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向消费型经济转型的巨大障碍。这些年中国作为国家的确是富了,甚至可以说富到了流油,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同比,我不免有些怀疑。本应是佛教净土的上海城隍庙里也层层收钱,但庙里玩手机的工作人员和虔诚信徒之间的鲜明对比让我很啼笑皆非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论坛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全中国人民都知道!人民币越来越不好花了!因为物价高啊!甚至有人说是世界最高!但是移民去了海外的中国同胞却不一定认同,有人甚至不相信中国物价很高!有个移民去了美国()的同志就说了,他以前总见有国内的网友抱怨中国物价是世界最高的,当时他的感觉是说中国物价高虽确是实情,但说世界最高不免有夸张的因素。但是回了一趟国之后,他开始接受了这种说法。
有个移民去了美国的同志说,以前一直不相信中国的物价可以拿下世界最高的位置,觉得是危言耸听。
http://img3./photo/-22/600x450_AV4J9430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22/t_AV4J94305LTA0029.jpg
但是最近他的这种想法受到了挑战。
http://img5./photo/-22/600x450_AV4J944Q5LTA0029.jpg
http://img4./photo/-22/t_AV4J944Q5LTA0029.jpg
回了一趟国之后,他原有的认知被颠覆了。来听听他的讲述。
http://img3./photo/-22/600x450_AV4J9469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22/t_AV4J94695LTA0029.jpg
每一个回国探亲或旅游的华人都有一个大快朵颐的吃货梦,我当然也不例外。
http://img3./photo/-22/600x450_AV4J947U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22/t_AV4J947U5LTA0029.jpg
但坐进哪怕是很一般的餐馆里,每个人消费一两百元人民币是最基本的了。
http://img2./photo/-22/600x450_AV4J949R5LTA0029.jpg
http://img6./photo/-22/t_AV4J949R5LTA0029.jpg
我在大连、上海去过不同档次的饭馆,从街边早餐店到星级宾馆里的餐厅,曾见过茶盅大小的一碗特价打折粥都要8元钱。
http://img5./photo/-22/600x450_AV4J94BS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22/t_AV4J94BS5LTA0029.jpg
一小笼屉生煎包子要18元。
http://img5./photo/-22/600x450_AV4J94FB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22/t_AV4J94FB5LTA0029.jpg
汤包要22元,更不说上百元的菜肴屡比比皆是。
http://img5./photo/-22/600x450_AV4J94H0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22/t_AV4J94H05LTA0029.jpg
中国的普通人至少要工作五、六个小时才够自己出门吃一顿饭,让我对请我吃饭的人顿生出一种心怀愧疚的感觉。
http://img3./photo/-22/600x450_AV4J94IT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22/t_AV4J94IT5LTA0029.jpg
同时更忍不住开始怀念在美国不到10美元就能吃一顿很不错自助餐的生活。
http://img4./photo/-22/600x450_AV4J94KQ5LTA0029.jpg
http://img6./photo/-22/t_AV4J94KQ5LTA0029.jpg
美国的普通人工作半个小时左右就够出门吃一顿饭了。
http://img3./photo/-22/600x450_AV4J94MR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22/t_AV4J94MR5LTA0029.jpg
细想,以消费型为主的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健康发展,跟定价机制的合理性密切相关。
http://img3./photo/-22/600x450_AV4J94P2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22/t_AV4J94P25LTA0029.jpg
中国的高物价只是表面的现象,导致高物价的背后原因实际上最耐人思考,一顿饭的定价里有多少是各种税收和管理费用,算清楚后恐怕还是挺吓人的。
http://img3./photo/-22/600x450_AV4J94R4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22/t_AV4J94R45LTA0029.jpg
在中国期间我也去过几次超市。
http://img2./photo/-22/600x450_AV4J94T3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22/t_AV4J94T35LTA0029.jpg
在家乐福里看到了在美国的中国超市里也有的茶叶、牛肉干(粒)、麻糬、凤梨酥等。
http://img3./photo/-22/600x450_AV4J9500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22/t_AV4J95005LTA0029.jpg
我惊讶地发现这些东西的价格居然高于它们在美国的售价,有些是略高,有些甚至高出两三倍。
http://img3./photo/-22/600x450_AV4J951S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22/t_AV4J951S5LTA0029.jpg
在中国制造的小食品运到美国之后的售价居然低于原产地,不禁让人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http://img3./photo/-22/600x450_AV4J953A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22/t_AV4J953A5LTA0029.jpg
挣美元的我们买同样的零食居然比挣人民币的同胞花更少的钱,我也真是醉了。
http://img5./photo/-22/600x450_AV4J9550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22/t_AV4J95505LTA0029.jpg
相反,美国食品进入中国后的售价都翻到两倍或以上。
http://img3./photo/-22/600x450_AV4J956M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22/t_AV4J956M5LTA0029.jpg
我看到的加州红酒在家乐福售价108元,在美国不打折时是6美元左右,打折的时候我曾买过3.99美元一瓶的。
http://img5./photo/-22/600x450_AV4J958F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22/t_AV4J958F5LTA0029.jpg
番茄酱32元,在美国不打折时是2到3美元的样子,打折时我买过 99美分一瓶的,如此等等。
http://img5./photo/-22/600x450_AV4J95A15LTA0029.jpg
http://img6./photo/-22/t_AV4J95A15LTA0029.jpg
对美国和中国而言同属奢侈进口产品的法国人头马,进口到美国是125美元一瓶。
http://img2./photo/-22/600x450_AV4J95BM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22/t_AV4J95BM5LTA0029.jpg
而到中国是1558元,依旧是美国的两倍,从某个角度可以看出中国进口税之高。
http://img3./photo/-22/600x450_AV4J95D9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22/t_AV4J95D95LTA0029.jpg
在中国期间我还去过上海地摊买水果,看起来很一般的李子、桃子开口就要15元一斤。
http://img4./photo/-22/600x450_AV4J95FP5LTA0029.jpg
http://img4./photo/-22/t_AV4J95FP5LTA0029.jpg
大连的樱桃也开价15元,让不会讨价还价的我十分无所适从,不得不赶紧叫上亲朋好友前来帮忙。
http://img4./photo/-22/600x450_AV4J95N45LTA0029.jpg
http://img4./photo/-22/t_AV4J95N45LTA0029.jpg
这些时令水果的叫价显然都超过了美国同类产品的价格,味道也不是记忆中的样子,让我不免唏嘘。
http://img4./photo/-22/600x450_AV4J95OQ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22/t_AV4J95OQ5LTA0029.jpg
当然在国内逛商场的经历就更惨不忍睹了。
http://img3./photo/-22/600x450_AV4J95QG5LTA0029.jpg
http://img4./photo/-22/t_AV4J95QG5LTA0029.jpg
在大连一家一条丝巾都可以标价1688的商店里,我真有立马石化的感觉。
http://img3./photo/-22/600x450_AV4J95SB5LTA0029.jpg
http://img4./photo/-22/t_AV4J95SB5LTA0029.jpg
在美国逛梅西百货、第五大道、Dillard’s或各种名品专卖店我对价格都从没有这么惊讶过。
http://img3./photo/-22/600x450_AV4J95U7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22/t_AV4J95U75LTA0029.jpg
后来有网友告诉我现在的商店基本上不是为普通百姓消费的,一般的人常去的是网购或 在地摊“淘货”,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淘宝会充斥各种假货了。
http://img5./photo/-22/600x450_AV4J96055LTA0029.jpg
http://img6./photo/-22/t_AV4J96055LTA0029.jpg
在美国出门喝杯咖啡或饮料是最正常不过得了,价格从一两美元到四五不等,店里一般还提供免费的WiFi。
http://img6./photo/-22/600x450_AV4J961M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22/t_AV4J961M5LTA0029.jpg
所以一般的美国人很喜欢到咖啡店去消磨时间,带上手提电脑还能顺便处理一下工作。
http://img5./photo/-22/600x450_AV4J963F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22/t_AV4J963F5LTA0029.jpg
这次我在大连一家装潢档次中等的饮料店里买了一份个人量的菊花茶,就花了56元,一个果盘88元,让我这种美国中产阶级收入水平的人都觉得实在有些贵,显然不是中国一般工薪阶层会去消费的地方。
http://img2./photo/-22/600x450_AV4J9664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22/t_AV4J96645LTA0029.jpg
星巴克就更是了,我在上海的星巴克买一杯咖啡要25元,看来普通收入的中国人买杯星巴克咖啡要工作一个小时的样子。
http://img4./photo/-22/600x450_AV4J967U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22/t_AV4J967U5LTA0029.jpg
而写这篇文章时我正坐在一家美国的星巴克店里,买了同样大小的一杯咖啡只花了1.89美元,这是对会员的定价,不是会员的价格是2.10美元,是在中国价格的一半,对普通收入的美国人来说只要工作上五、六分钟就够买一杯星巴克咖啡的了。值得注意的是,星巴克在全球的定价机制是一样的,在中国高出这一倍的价格显然和各种明目的税和管理费有关。
http://img3./photo/-22/600x450_AV4J96A1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22/t_AV4J96A15LTA0029.jpg
不过前面说的这些吃喝穿衣还是最简单的,住房的昂贵也不用我说了,我想多说几句的是车的价格。
http://img4./photo/-22/600x450_AV4J96BS5LTA0029.jpg
http://img6./photo/-22/t_AV4J96BS5LTA0029.jpg
在美国原装两万美元上下的Mini Cooper在中国售价要四十几万,和我SRX越野同配的车价比我的两倍还多出不少,就是国产化以后的别克、奥迪什么的也比在美国原装的同品卖得昂贵,还不说国产化之后质量有所折扣。
http://img6./photo/-22/600x450_AV4J96DE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22/t_AV4J96DE5LTA0029.jpg
我坐过一辆两年新的别克,车内材料的折旧速度等同美国同款车七、八年的样子,说明所用的材料质量要差很多,但愿这些材料都只用在装饰性的部位,而不是车的主架(Frame)。
http://img3./photo/-22/600x450_AV4J96F3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22/t_AV4J96F35LTA0029.jpg
常有网友微友给我留言抱怨中国物价的昂贵,这次回国一趟我才有了比较直接的认识,如果说以我在美国超过平均水平的收入到中国消费都会产生迟疑的话,普通收入的中国老百姓恐怕就更得精打细算才行了,我从心底理解了中国人蜂拥海外旅游购物的原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向消费型经济转型的巨大障碍。
http://img5./photo/-22/600x450_AV4J96GQ5LTA0029.jpg
http://img4./photo/-22/t_AV4J96GQ5LTA0029.jpg
这些年中国作为国家的确是富了,甚至可以说富到了流油,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同比,我不免有些怀疑。
http://img2./photo/-22/600x450_AV4J96J3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22/t_AV4J96J35LTA0029.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海外移民购房用户调查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移民美国。如果想要快速融入当地的生活,了解当地的物价水平是必不可少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下面是一位去美国扫货网友看到的美国真实物价:
我那纠结的美东之旅行程表更新到第三版都只留了一天给woodbury outlets用于采购,我发誓,我真的是去玩的不是去买东西的。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最后数日,删减了费城,增加了迈阿密。几乎全程租车的便利和闲散的日程让我们赶了5个outlets的场子,茶余饭后逛了大大小小十数个mall,若干超市。
http://img4./photo/-06/600x450_ATRT9P1F5LTA0029.jpg
http://img6./photo/-06/t_ATRT9P1F5LTA0029.jpg
物价的对比贴已经看过太多,而真到了美国还是难掩心里的一丝吃惊,这物价真是太便宜了!以Target超市为例,这是我在美国逛的第一个超市,所以还好奇的拍了照片。后面就只剩购物了。
http://img3./photo/-06/600x450_ATRT9P39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06/t_ATRT9P395LTA0029.jpg
Target算中等便宜的超市吧,Costco超市的价格感觉更优惠,但是需要会员卡,有50美元年费。
http://img6./photo/-06/600x450_ATRT9P5S5LTA0029.jpg
http://img6./photo/-06/t_ATRT9P5S5LTA0029.jpg
购物车可以自己上电梯。
http://img6./photo/-06/600x450_ATRT9P8J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06/t_ATRT9P8J5LTA0029.jpg
购物车可以自己上电梯。
http://img6./photo/-06/600x450_ATRT9PAP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06/t_ATRT9PAP5LTA0029.jpg
这里的瓶装星巴克价格没什么优势,后来在油站便利店也买过一次,价格换算成人民币和北京差不太多,但分量几乎大了一倍。
http://img2./photo/-06/600x450_ATRT9PDT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06/t_ATRT9PDT5LTA0029.jpg
我的最爱费列洛。Lonely Planet的各国物价指数是啤酒,我的则是费列洛。如果要媲美北京的费列洛价格,需把此处美元价格至少乘上15。
http://img3./photo/-06/600x450_ATRT9PGK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06/t_ATRT9PGK5LTA0029.jpg
Outlets里面东西的价格嘛,跟天朝比都很便宜。最超值的败品是在宾州Outlets买的CK仔裤,3折以后不到20美元。
http://img3./photo/-06/600x450_ATRT9PJD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06/t_ATRT9PJD5LTA0029.jpg
http://img6./photo/-06/600x450_ATRT9PMC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06/t_ATRT9PMC5LTA0029.jpg
和国内差价巨大的登机箱。在Outlets,红色半价,折后大概200多美元,国内是4000多人民币。
http://img3./photo/-06/600x450_ATRT9PRC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06/t_ATRT9PRC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06/600x450_ATRT9PSM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06/t_ATRT9PSM5LTA0029.jpg
喜欢看gossip girl的女生对kate spade一定不陌生,加上今年邮差包大热,它在淘宝的人气也很爆棚。
http://img4./photo/-06/600x450_ATRT9PUM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06/t_ATRT9PUM5LTA0029.jpg
在官网上找了一个我买的钱包的图,虽然看着不是很起眼,但是满实用的,回来就一直在用,很喜欢。
http://img4./photo/-06/600x450_ATRT9Q0I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06/t_ATRT9Q0I5LTA0029.jpg
再随便贴一个KS包包的图,喜欢欧时力的mm们看着应该眼熟吧。。。怪不得欧时力的包最近看着都很顺眼呢,原来一会抄miumiu,一会抄kate spade啊,而且是原封不动的抄,一点不带改的。
http://img3./photo/-06/600x450_ATRT9Q32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06/t_ATRT9Q32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06/600x450_ATRT9Q535LTA0029.jpg
http://img4./photo/-06/t_ATRT9Q53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06/600x450_ATRT9Q6V5LTA0029.jpg
http://img4./photo/-06/t_ATRT9Q6V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06/600x450_ATRT9Q90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06/t_ATRT9Q905LTA0029.jpg
http://img4./photo/-06/600x450_ATRT9QB9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06/t_ATRT9QB95LTA0029.jpg
http://img6./photo/-06/600x450_ATRT9QDJ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06/t_ATRT9QDJ5LTA0029.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中国的穷山沟大家都看得多了,大山、泥泞的路、一群饥饿的孩子,一群在生活底线上挣扎的老百姓……而在美国,“穷山沟”被重新定义了,简直让我们震撼!去看看美国西部穷山沟里的住宅吧,震惊到让你想哭,让中国的“穷人”们情何以堪啊……
俗话说,吃在中国,住在美国。美国的低收入者也能住上房子吗?
http://img3./photo/-19/600x450_ASG27T71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19/t_ASG27T715LTA0029.jpg
如果仅凭猜想,很多人可能以为美国的穷人也跟许多中国人一样,一辈子奋斗也买不起房,只能住在条件极差的居所。
http://img3./photo/-19/600x450_ASG27U5N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19/t_ASG27U5N5LTA0029.jpg
美国的房子便宜,原因之一是地价低。
http://img2./photo/-19/600x450_ASG27U8P5LTA0029.jpg
http://img4./photo/-19/t_ASG27U8P5LTA0029.jpg
位于华盛顿州西雅图比尔盖茨的豪宅占地5英亩,折合450美元1平米,还不到4000元人民币;而新泽西州的地价差不多才合每平米1美元。
http://img5./photo/-19/600x450_ASG27UD1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19/t_ASG27UD15LTA0029.jpg
美国的房屋大部分是木制结构,商品房都是装修好的,而且带基本的家用电器如冰箱、烤箱、洗衣机,设计寿命80——100年(中国30年)。
http://img3./photo/-19/600x450_ASG27UHN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19/t_ASG27UHN5LTA0029.jpg
据美国能源部统计,美国家庭的平均居住面积为71平方米,在所有西方国家中排在首位,而美国穷人家庭住宅为43平方米,比高收入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都要高。
http://img6./photo/-19/600x450_ASG27UJN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19/t_ASG27UJN5LTA0029.jpg
次贷危机之前,抛开那些无家可归者,流浪汉等,一般的美国穷人是衣食无忧,居有定所的,美国的穷人活的有面子。
http://img3./photo/-19/600x450_ASG27UN7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19/t_ASG27UN75LTA0029.jpg
美国70%的人拥有自己的房产,其房产包括土地,永久归购买者,当然要年年交税。穷人则由政府提供廉租房,政府负担租金的70%,个人负担30%。
http://img3./photo/-19/600x450_ASG27URQ5LTA0029.jpg
http://img6./photo/-19/t_ASG27URQ5LTA0029.jpg
美国的口号是“使每一个美国家庭都有一个体面的家和合适的居住环境”。
http://img3./photo/-19/600x450_ASG27UV8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19/t_ASG27UV85LTA0029.jpg
美国房屋贷款明文规定,月房贷还款不得超过家庭收入的35%,所以美国没有什么房奴。
http://img5./photo/-19/600x450_ASG27V29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19/t_ASG27V295LTA0029.jpg
但是次贷危机之后,在美国随处可见售房的广告,你周围的邻居也会时不时地发生变化。那就是某个家庭经济状况发生了变化。
http://img3./photo/-19/600x450_ASG27V5I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19/t_ASG27V5I5LTA0029.jpg
比如丢了工作,还不起房贷了,只好搬家到次一些的房子,或者房子被银行收回。在这一点上,美国人也是不含糊的,不搬走的可能动用警察,甚至有人的东西被扔到大街上。
http://img5./photo/-19/600x450_ASG27VA6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19/t_ASG27VA65LTA0029.jpg
在明州,多数人都居住在散落到各处的住宅小区,只有到首府明尼阿波利斯,才会看到高楼林立,这些往往是写字楼、政府机构等。
http://img6./photo/-19/600x450_ASG27VDJ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19/t_ASG27VDJ5LTA0029.jpg
但你也会在市区边缘看到一些在美国比较“怪”的楼,从外观上看有点像我们的住宅单元楼,但有些破旧,还看得到阳台悬挂的衣物等,这就是给低收入者的廉租房。
http://img3./photo/-19/600x450_ASG27VGO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19/t_ASG27VGO5LTA0029.jpg
美国,穷人可不是住在穷乡僻壤,而是住在市中心的。越是富人,才会专门找没什么人的林区、山野盖房子,还自己修路,要的就是僻静和个人隐私。
http://img2./photo/-19/600x450_ASG27VJO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19/t_ASG27VJO5LTA0029.jpg
在纽约的黄金地段有座叫“孔子大楼”的公寓,就是当地政府为低收入的华人提供的廉租房。
http://img2./photo/-19/600x450_ASG27VNP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19/t_ASG27VNP5LTA0029.jpg
有些穷人觉得租住在公寓楼不舒服,如果想自己买房子,也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购房优惠,比如可申请抵押信贷证书,10年内享受个人所得税的抵免。
http://img5./photo/-19/600x450_ASG27VRP5LTA0029.jpg
http://img4./photo/-19/t_ASG27VRP5LTA0029.jpg
根据几年前布什总统签署的补助无房户买房的法案,凡有能力支付月供款、但无力支付首付款的美国家庭。
http://img6./photo/-19/600x450_ASG28001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19/t_ASG280015LTA0029.jpg
均可申请低收入家庭特别资助,政府将为他们交首付款和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的有关费用。
http://img5./photo/-19/600x450_ASG2802K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19/t_ASG2802K5LTA0029.jpg
廉租房的申请往往需要一个过程,“排队”是免不了的,不可能“立等可住”。
http://img3./photo/-19/600x450_ASG2806A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19/t_ASG2806A5LTA0029.jpg
至于美国的农村,绝大多数人不用交税,年销售额10万美元以下的农场属于资源有限农场,不用交税,而大农场主也只是交5%左右。
http://img2./photo/-19/600x450_ASG280A05LTA0029.jpg
http://img6./photo/-19/t_ASG280A05LTA0029.jpg
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曾做过一次大规模调查,其中家庭年收入2万美元以下家庭拥有的住房共有2327万幢,占美国家庭拥有住房的20.99%;
http://img5./photo/-19/600x450_ASG280D2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19/t_ASG280D25LTA0029.jpg
年收入2万到4万美元的中低收入家庭,他们拥有的住房为2772万幢,占美国家庭拥有住房总数的24.9%。
http://img5./photo/-19/600x450_ASG280HC5LTA0029.jpg
http://img4./photo/-19/t_ASG280HC5LTA0029.jpg
两者相加,美国年收入4万以下的占总数41.8%的家庭,拥有住房却占到住房总数的45.89%!
http://img3./photo/-19/600x450_ASG280KJ5LTA0029.jpg
http://img6./photo/-19/t_ASG280KJ5LTA0029.jpg
所以,美国的房子可不是像中国某个房产大鳄说的专给富人盖,北京不是穷人住的地方云云。
http://img3./photo/-19/600x450_ASG280NH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19/t_ASG280NH5LTA0029.jpg
美国基本做到了居者有其屋,美国政府好像深受杜甫的影响和真传,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http://img3./photo/-19/600x450_ASG280R85LTA0029.jpg
http://img6./photo/-19/t_ASG280R85LTA0029.jpg
这就是美国式贫富差距,穷人不是穷得买不起房,而是住房面积和档次比中高收入家庭低。
http://img4./photo/-19/600x450_ASG280V35LTA0029.jpg
http://img6./photo/-19/t_ASG280V35LTA0029.jpg
据美国媒体报道,46%的美国穷人家庭拥有自己的房屋,75%的美国穷人家庭拥有一辆汽车。
http://img3./photo/-19/600x450_ASG2812C5LTA0029.jpg
http://img4./photo/-19/t_ASG2812C5LTA0029.jpg
没有房子的穷人申请到廉租房,只需缴纳不超过家庭收入30%的租金,差额部分可凭住房券向政府兑取现金。
http://img3./photo/-19/600x450_ASG2815G5LTA0029.jpg
http://img3./photo/-19/t_ASG2815G5LTA0029.jpg
有些中产阶级丢了工作还不起房贷,房子被银行收回;有些人因自然灾害等原因突然失去家园,他们怎么办?
http://img4./photo/-19/600x450_ASG281915LTA0029.jpg
http://img6./photo/-19/t_ASG281915LTA0029.jpg
并不会露宿街头,他们可以去救助站或称“庇护所”。
http://img5./photo/-19/600x450_ASG281CK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19/t_ASG281CK5LTA0029.jpg
无家可归者可以申请到“庇护所”来免费吃住,这里有家庭间、男人间、女人间,有独立或共用的卫生间。
http://img3./photo/-19/600x450_ASG281G25LTA0029.jpg
http://img2./photo/-19/t_ASG281G25LTA0029.jpg
而食堂、电视图书室、健身房、教室、电脑室、洗衣房、儿童游乐场一应俱全。
http://img2./photo/-19/600x450_ASG281JM5LTA0029.jpg
http://img4./photo/-19/t_ASG281JM5LTA0029.jpg
无家可归者住在这里,短的一两天,长的一两年。庇护所还为一无所有的人提供衣服和洗漱用品。也为社会上的人提供免费午餐,任何人只要签个名就行。
http://img2./photo/-19/600x450_ASG281N05LTA0029.jpg
http://img6./photo/-19/t_ASG281N05LTA0029.jpg
不准吸毒、喝酒,按时熄灯、起床,白天必须出去找工作或接受社区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住在避难所须遵守相关规定。
http://img4./photo/-19/600x450_ASG281Q85LTA0029.jpg
http://img4./photo/-19/t_ASG281Q85LTA0029.jpg
找到工作之后,收入的10%用于交房租,65%由庇护所代为保管,攒够了2500美元,就可以离开庇护所到社会上租房子独立生活了。
http://img5./photo/-19/600x450_ASG282875LTA0029.jpg
http://img5./photo/-19/t_ASG282875LTA0029.jpg
谈到美国,永远也不能忘记一点,各州有各州的法律和实际情况,不同州完全可能千差万别。
http://img4./photo/-19/600x450_ASG282BP5LTA0029.jpg
http://img6./photo/-19/t_ASG282BP5LTA0029.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填写搜索意向,让推荐更有效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码
预期价位(RMB)
<option value="0_0万以下
<option value="0万
<option value="0万
<option value="0万
<option value="0万
<option value="0万
<option value="0万
<option value="0万
<option value="0万
<option value="0万
<option value="0万
<option value="0万
<option value="0万
Small Holding
*请选择置业原因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您是第一次登录,马上填写购买意向,即可查看更多有效房源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邮箱
预期价位(RMB)
Small Holding
*请选择置业原因
您是第一次登录,马上填写购买意向,即可查看更多有效房源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邮箱
预期价位(RMB)
Small Holding
*请选择置业原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和日本那个物价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