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10亿,兴业银行起诉建行把建行告上法庭,银行都被骗了,这还怎么理财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被骗10亿!兴业银行把建行告上法庭!银行都被骗了,这还怎么理财?要是查出来没这款产品,或者张冠李戴信息不对,就是被骗了!如果你已经着了“银行假理财”的道,就把这篇文章发给你家人看吧,然后义正言辞地说:“你看,连银行自己都被骗了,不是我方无能,是敌人太狡猾!”或多或少可以减轻点负罪感。毕竟,我们老百姓的&敌人&还真是防不胜防啊~《习总香港阅兵,三个细节意味深长!》《中印边境,一场凶险的对峙正在发生》《&难民版&各国领导人,特朗普和普京的表现亮了》《意味深长!王毅对难民问题的解答,至少传递出七重内涵》《那些改写历史的冷战枭雄,一个个离开了》《专业输球30年,国足有很多优秀品质值得学习》《纽约时报都急了:特朗普,你到底是不是中国的卧底?》《终于,苹果公司向中国宣战了》《“一带一路”峰会,中国取得的10大成就》《法国总统厉害,还是中国段子手牛掰?》
4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相关新闻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被骗10亿!兴业银行把建行告上法庭!银行都被骗了,这还怎么理财?_凤凰资讯
被骗10亿!兴业银行把建行告上法庭!银行都被骗了,这还怎么理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被骗10亿!兴业银行把建行告上法庭!银行都被骗了,这还怎么理财?
来源:金融行业网(ID:jrhycom)综合
国海证券的“萝卜章”事件刚刚落幕,又一起涉及10亿元理财资金的银行间疑似“飞单”案件震惊业界。近日,兴业银行找建行理财,买到假理财产品被骗10亿的消息火了!兴业银行杭州分行一纸诉状将建行咸宁分行和东吴证券一起告上法庭。网友说,这还怎么理财?银行都被骗了!
一连串的奇迹:银行都能买到10亿假理财
6月26日,国海证券的“萝卜章”事件刚刚落幕,又一起涉及10亿元理财资金的银行间疑似“飞单”案件震惊业界。与“萝卜章”异曲同工,本案涉及的产品、合同和公章都是假的,目前该案正在湖北高院受审。
本案原告为兴业银行杭州分行,被告为建行咸宁分行和东吴证券。话说2015年4月,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经过通道方东吴证券牵线,购买了建行咸宁分行10亿元的理财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10亿元全部为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的自有资金。据当时签订的合同显示,这是一笔同业业务,涉案产品是一款名为“乾元”的保本理财产品,该产品期限24个月,金额10亿元,预期利率6.3%。而同一时期,其他银行的类似产品收益率在4%-5%之间,该产品收益率明显偏高。
按照合同规定,该产品本应于日连本带息兑付。临近到期,东吴证券接到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的指令,向建行咸宁分行发函要求其兑付。意外的是,建行咸宁分行回函称,该产品并不存在,也从未签署过该协议!
更为诡异的是,距该产品到期1个月之前,该交易合约签署方建行咸宁分行潜山支行行长肖俊突然被公安部门控制。建行咸宁分行一口咬定,该协议是建行咸宁分行潜山支行行长肖俊的个人行为,产品、合同、公章均系伪造,建行咸宁分行毫不知情,也拒绝兑付。
据悉,该案有别于单纯的“萝卜章”事件,三方之间存在真实的账务往来。东吴证券曾在建行咸宁分行开具了理财产品账户,并根据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的指令将钱转入了该账户中,至此,算是完成了兴业银行杭州分行指令东吴证券购买建行咸宁分行的理财产品的义务。
事实证明,这10亿资金是先进入银行账户,后被私自转移。有知情人士反映,这10亿元被交易关联方违规用来放贷给了当地的企业,已经有一些嫌疑人被当地公安机关控制。但是,如今距离这笔理财产品的最后兑付日已经过去两个多月,剩余8亿多资金仍然下落不明。
兴业银行毕竟不是大爷大妈,没有赖在建行一哭二闹三上吊。什么是高觉悟?建行说自己毛都不知道,10个亿没了的兴业银行居然也说自己都不知道,只说“现在公安正在侦查中,我们还不知道真实情况。”难道,不应该先问问那10个亿去哪里了吗?
众所周知,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有专有的账户,资金必须打到这个账户上,可以随时查询。这一点,也在东吴证券和建行咸宁分行签订的协议中:……理财产品所募集的资金纳入建行湖北分行资金统一运作管理。
很显然,这10个亿如果按照协议打到规定的账户上,就不可能存在被挪用的风险。再退一步说,哪怕没有打到专用账户上,这两年间只要兴业银行查询一次账户,也早就发现问题了啊。SO,这不是一个奇迹,而是一连串奇迹啊!
白花花10个亿去哪了?居然谁也不知道!
奇迹已经发生了,追究责任可以往后拖一步,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10个亿去哪了?居然谁也不知道!
更诡异的是,在这个假理财到期前的一个月,兴业银行追回了1.37亿元的资金。然而,建行说自己对此毫不知情,那么这1.37亿是如何从建行转到兴业银行的呢?而且,如果说这是肖俊的个人行为是,那么建行是不是也应该起诉,让兴业银行退回那1.37亿呢?
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但老斯基知道,作为此次事件的核心人物,作为一个小小的支行行长,以他的权限,绝无可能搞出10个亿的假理财,充其量一千万到头了。
根据东吴证券和建行咸宁分行签订的协议,理财产品所募集的资金纳入建行湖北分行资金统一运作管理,投资于同业存款等符合监管机构要求的其他投资工具。
但是了解内情的人士表示,这10亿元被肖俊违规用来放贷给了当地的企业,已经有一些嫌疑人被当地公安机关控制。
如今,距离这笔理财产品的最后兑付日已经过两个多月,资金仍不知去向。
一位曾在银行工作的基金业人士表示,一般基于地域性的原因,以及业务沟通便利方面的考虑,银行同业理财选择跨省跨行的几率较小,选择跨省跨行同业理财,不排除出于规避监管的考虑。他认为,这个案子是两家工作人员相互串通的可能性极大,可能是一种资金过桥。
如今肖俊已经被限制人身自由,即便告上法庭,兴业银行能否追回剩余的资金尚未可知。
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资管部门总经理表示,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可能是银行风控不严格,也可能银行并不知情。“同业有一个圈子,圈内人勾兑同业理财是没问题的,工作人员个人放贷的情况也不少见。”
兴业银行向《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只是买了理财产品,至于这个理财产品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公安正在侦查中,我们还不知道真实情况。”
同业“飞单”频出!
近期银行同业市场里,“飞单”、“萝卜章”事件频出。影响比较大的是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和西客站支行的两起“飞单”案,从中谋求私利。
飞单,是指银行工作人员利用投资者对自己的信任,私自出卖不属于自身银行的理财产品。
民生银行一开始声称这属于员工个人行为,包括支行行长以及多名工作人名涉入其中。但最后民生银行承担了责任,兑付了投资人本金。
国海证券的“萝卜章”事件,也是归咎于员工个人,最后在监管方的调解下,链条上的数十家机构共同承担了责任。
此次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和建行咸宁分行的纠纷不同之处在于,这10亿元资金是兴业银行自有资金,并不涉及自然投资人。卷入此案的四方都是企业,除了兴业银行、建行、东吴证券之外,还有当地的贷款企业。
一位股份制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是自然投资人,银行会顾及民生问题、监管方面的压力等,想着大事化小,把本金先兑付了。如果涉及的只是机构就很难说了,机构和机构之间存在博弈。
对于最近银行同业“飞单”“萝卜章”事件频发,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的资管部门总经理表示,主要是跟经济周期有关系,以前在资金池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些错配,将资金补齐,但是如今企业经营效益下滑,监管加强,风险就暴露了出来。
某基金海外投资经理表示,大行整体资产规模都是挺大的,很多分支行有一定头寸管理权限,以前市场环境好,有些分支行因为自己业务营销能力比较强,不到银监会去备案,自己做了资金池。手里又有项目,就去找客户、找钱,以理财的形式和方式去做。一旦资产端违约了,不能偿还和兑付,这个方式就不可持续了,风险就会暴露出来。他认为,后续还会有更多的违约要暴露出来。
通道方东吴证券人士表示在这项业务中,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和建行咸宁分行事先沟通好,然后借助东吴证券做中间通道,来完成这项交易,一般只是银行为了资金出表,才要借助通道。
这一业务方式被称为“通道业务”,是银行同业业务的一种。在过去几年间,通道业务发展非常迅速。但是上述某基金海外投资经理认为,做通道容易把风险掩盖,也很难监管,分不清是通道还是主动管理,有些券商打着主动管理的旗号干着通道的活儿。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券商在做这种通道业务时,惯例是不做现场调查的,否则成本太高,这种业务主要是走量。
根据2017年一季度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东吴证券目前的资管规模大概是3000亿元。在中国券商的资管业务总量排名第17位。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和国泰君安,资管规模分别是18669亿元、9708亿元和8531亿元。
正是因为如此,通道业务也是监管机构在最近两年一直主导收缩的业务,强调券商要增加主动管理。
根据“银行理财监管新规”《征求意见稿》,银行非标资产只能走信托通道,券商、基金子公司的资管计划不能继续扮演通道类角色。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谢平认为,信托会成为未来唯一合法的通道,也不排除还有新的监管措施出台。
疑点重重:银行也会中招?
购买银行理财前,请先做这件事
说实在的,现在很多假理财产品已经发展到了和真理财无疑,这不是一句“不贪小便宜”就可以避免的,比如,前段时间民生银行的40亿假理财产品不仅办理程序和真理财一样,甚至连利润都一样。
但是,有个“中国理财网”,是银监会批的官方网站,上面可以查所有的银行理财。
这个网站随便一个银行基层员工都知道,不需要你风控人员怎么核实,只要动动手指去网上查一查便知道产品真假。
所以兴业银行会遭遇假理财真的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此外,这10亿资金是先进入银行账户,后被私自转移。既然被转移了,兴业银行会不知道?明明可以随时查询啊,账户里没钱了,2年都没人查一下吗?
面对重重疑点,有人猜测这次的事是两家银行工作人员相互串通操作,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资管部门总经理表示,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可能是银行风控不严格,也可能银行并不知情。
看来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这里再重申一遍,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前,先去中国理财网查一下。
网址:.cn/zzlc/index.shtml
点击菜单栏中的“理财产品”,输入产品名字。
就会显示这款产品的信息。
要是查出来没这款产品,或者张冠李戴信息不对,就是被骗了!
如果你已经着了“银行假理财”的道,就把这篇文章发给你家人看吧,然后义正言辞地说:“你看,连银行自己都被骗了,不是我方无能,是敌人太狡猾!”或多或少可以减轻点负罪感。
毕竟,我们老百姓的&敌人&还真是防不胜防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396020
播放数:593675
播放数:1839063
播放数:5808920兴业银行找建行理财,被骗10亿!
我的图书馆
兴业银行找建行理财,被骗10亿!
兴业银行找建行理财,被骗10亿! CFN&&&& 11:56:01&&&&金融APP&&阅读&9531
原文标题:兴业银行竟买了建行的假理财产品,被骗10亿! 文章来源: 和讯名家 /价值线 小精 图片来源:图片银行  6月26日,国海证券的“萝卜章”事件刚刚落幕,又一起涉及10亿元理财资金的银行间疑似“飞单”案件震惊业界。与“萝卜章”异曲同工,本案涉及的产品、合同和公章都是假的,目前该案正在湖北高院受审。  本案原告为兴业银行杭州分行,被告为建行咸宁分行和东吴证券(601555,股吧)。话说2015年4月,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经过通道方东吴证券牵线,购买了建行咸宁分行10亿元的理财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这10亿元全部为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的自有资金。据当时签订的合同显示,这是一笔同业业务,涉案产品是一款名为“乾元”的保本理财产品,该产品期限24个月,金额10亿元,预期利率6.3%。而同一时期,其他银行的类似产品收益率在4%-5%之间,该产品收益率明显偏高。  按照合同规定,该产品本应于日连本带息兑付。临近到期,东吴证券接到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的指令,向建行咸宁分行发函要求其兑付。意外的是,建行咸宁分行回函称,该产品并不存在!也从未签署过该协议!  更为诡异的是,距该产品到期1个月之前,该交易合约签署方建行咸宁分行潜山支行行长肖俊突然被公安部门控制。建行咸宁分行一口咬定,该协议是建行咸宁分行潜山支行行长肖俊的个人行为,产品、合同、公章均系伪造,建行咸宁分行毫不知情,也拒绝兑付。  据悉,该案有别于单纯的“萝卜章”事件,三方之间存在真实的账务往来。东吴证券曾在建行咸宁分行开具了理财产品账户,并根据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的指令将钱转入了该账户中,至此,算是完成了兴业银行杭州分行指令东吴证券购买建行咸宁分行的理财产品的义务。事实证明,这10亿资金是先进入银行账户,后被私自转移。有知情人士反映,这10亿元被交易关联方违规用来放贷给了当地的企业,已经有一些嫌疑人被当地公安机关控制。但是,如今距离这笔理财产品的最后兑付日已经过去两个多月,剩余8亿多资金仍然下落不明。
事件追踪:兴业银行起诉建行追讨10亿理财金 东吴证券卖飞单疑似无责 文章来源:《财经》记者 吴海珊 李德尚玉/文 袁满/编辑 原标题:银行同业10亿理财资金谜团:产品、合同和公章都是假的? 一起涉及10亿元理财资金的银行间疑似“飞单”案,正在湖北高院受理。案件的原告是兴业银行杭州分行,被告是中国建设银行(下称“建行”)咸宁分行和东吴证券。 纠纷源于2015年,兴业银行杭州分行通过通道方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吴证券”)购买了10亿元建行咸宁分行的理财产品。该产品为两年期存款保本型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6.3%。该产品本应于日连本带息兑付。但截至3月底,兴业银行杭州分行仅追回了1.37亿元,剩余资金去向不明。 兴业银行杭州分行一纸诉状将建行咸宁分行和东吴证券一起告上法庭。 6月22日,三方第二次在湖北高院交换证据。第一次交换证据是在6月8日。但是迄今为止,三方说法各异,成为又一起银行同业的疑似“飞单”事件。   疑似“飞单” “产品、合同和公章,都是假的。”一名知情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2015年4月,兴业银行杭州分行金融事业部的员工,通过东吴证券购买了建行咸宁分行的理财产品。 根据当时签订的合同,这是一笔同业业务,购买的是叫做“乾元”存款型保本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期限24个月,金额10亿元,预期利率6.3%。 临近到期,东吴证券在接到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的指令后,向建行咸宁分行发函要求其兑付,东吴证券人士表示,建行咸宁分行回函则称并没有签署过该协议。 在距离产品到期还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该交易合约签署方建行咸宁分行潜山支行行长肖俊突然被公安部门控制。建行咸宁分行则拒绝兑付这笔理财产品,称合约的签署是肖俊的个人行为。 与此相印证的一个事实是,该产品所盖合同章为建行咸宁分行,而肖俊本人实为咸宁分行辖下潜山支行的行长。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此案十有八九是肖俊个人收受贿赂,弄虚作假。建行方面认为产品、合同以及公章都是假的,是肖俊私刻公章,咸宁分行对此案的发生并不知情。 如今肖俊和上述兴业银行杭州分行金融事业部员工都已被公安机关控制。之所以兴业方经办人也被公安机关控制,其疑点之一在于流程中的合规问题。
据悉,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在购买此单业务时,曾上报总行。兴业银行总行的风控文件中则显示:本笔业务办理前,分行须落实中国建设银行“乾元”保本理财产品已完成相关监管机构的备案手续。 据悉,事发之后,建行表示,这一理财产品并不存在。 在此期间,兴业银行经办人是否核实过此单理财产品的监管备案手续,成为疑点之一。中国银监会管理委员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文红在近期召开的中国财富论坛上曾表示,其负责的理财中心建设了一个全国性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所有理财产品对应的资产信息和产品本身信息都要在这个系统里登记,该系统已经运转了四年。而所有的理财产品信息都可以在中国理财网看到。“通过这个网站可以查到所买的产品是真的是假的,防止‘飞单’。” 一位曾在银行工作的基金业人士表示,银行公布的理财产品和虚假的理财收益产品等信息是否相符,一查就知道,银行作为机构投资者,这是基本常识。   钱去哪了? 建行、兴业双方争论的另一焦点在于,案件曝光的时点似乎本应远比到期日要早。 兴业银行杭州分行购买建行咸宁分行的这笔产品的收益相对较高,达6.3%。同一时期,同类存款保本型理财产品在其他银行的收益率在4%-5%之间。 根据双方当初签订的协议,本笔同业投资业务在投资期内,银行和投资者均无提前终止权,理财产品到期当日,建行咸宁分行根据合同约定,将本金和理财收益按照指定划款路径划至相应账户。 而在2016年7月,兴业银行杭州分行指令东吴证券和建行咸宁分行签订一份提前兑付协议。上述东吴证券人士表示,这份提前兑付协议要求建行咸宁分行在2016年底之前兑付10亿元本金,收益则按照原来约定时间兑付。 这也是为什么在到期之前,兴业银行杭州分行追回了1.37亿元的资金。 但据悉,建行咸宁分行则对这项交易毫不知情,直到兴业银行发函到建行咸宁分行要求兑付剩余的8亿多元资金。 按照一般流程,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将10亿元划给东吴证券在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开设的托管账户;东吴证券依据理财协议在建行咸宁分行开户,然后按照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的指令将钱划进该账户,兑付的时候也是建行咸宁分行将钱打入东吴证券的该账户,东吴证券再将钱划给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的托管账户。
知情人士表示,由于这笔理财产品根本就不存在,所以那10亿元资金没有进入建行咸宁分行的理财产品通道。 为了追讨剩余的8亿多元资金,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将建行咸宁分行和东吴证券告上了法庭。 一位曾在银行工作的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是“萝卜章”,钱是不会进入银行账户的,“因为银行理财产品是有专有汇款账号的,银行作为成熟的机构投资者,这些账户信息很容易辨别清楚”。 前述东吴证券人士表示,东吴证券在建行咸宁分行开具了理财产品账户,并根据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的指令将钱转入了该账户中,至此,算是完成了兴业银行杭州分行指令东吴证券购买建行咸宁分行的理财产品的义务。 这10亿元资金通过什么渠道,到底去了哪里成为各方讨论的焦点。 根据东吴证券和建行咸宁分行签订的协议,理财产品所募集的资金纳入建行湖北分行资金统一运作管理,投资于同业存款等符合监管机构要求的其他投资工具。 但是了解内情的人士表示,这10亿元被肖俊违规用来放贷给了当地的企业,已经有一些嫌疑人被当地公安机关控制。 如今,距离这笔理财产品的最后兑付日已经过两个多月,资金仍不知去向。 一位曾在银行工作的基金业人士表示,一般基于地域性的原因,以及业务沟通便利方面的考虑,银行同业理财选择跨省跨行的几率较小,选择跨省跨行同业理财,不排除出于规避监管的考虑。他认为,这个案子是两家工作人员相互串通的可能性极大,可能是一种资金过桥。 如今肖俊已经被限制人身自由,即便告上法庭,兴业银行能否追回剩余的资金尚未可知。 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资管部门总经理表示,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可能是银行风控不严格,也可能银行并不知情。“同业有一个圈子,圈内人勾兑同业理财是没问题的,工作人员个人放贷的情况也不少见。” 兴业银行向《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只是买了理财产品,至于这个理财产品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公安正在侦查中,我们还不知道真实情况。”   同业“飞单”频出 近期银行同业市场里,“飞单”、“萝卜章”事件频出。影响比较大的是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和西客站支行的两起“飞单”案,从中谋求私利。
飞单,是指银行工作人员利用投资者对自己的信任,私自出卖不属于自身银行的理财产品。 民生银行一开始声称这属于员工个人行为,包括支行行长以及多名工作人名涉入其中。但最后民生银行承担了责任,兑付了投资人本金。 国海证券的“萝卜章”事件,也是归咎于员工个人,最后在监管方的调解下,链条上的数十家机构共同承担了责任。 此次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和建行咸宁分行的纠纷不同之处在于,这10亿元资金是兴业银行自有资金,并不涉及自然投资人。卷入此案的四方都是企业,除了兴业银行、建行、东吴证券之外,还有当地的贷款企业。 一位股份制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是自然投资人,银行会顾及民生问题、监管方面的压力等,想着大事化小,把本金先兑付了。如果涉及的只是机构就很难说了,机构和机构之间存在博弈。 对于最近银行同业“飞单”“萝卜章”事件频发,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的资管部门总经理表示,主要是跟经济周期有关系,以前在资金池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些错配,将资金补齐,但是如今企业经营效益下滑,监管加强,风险就暴露了出来。 某基金海外投资经理表示,大行整体资产规模都是挺大的,很多分支行有一定头寸管理权限,以前市场环境好,有些分支行因为自己业务营销能力比较强,不到银监会去备案,自己做了资金池。手里又有项目,就去找客户、找钱,以理财的形式和方式去做。一旦资产端违约了,不能偿还和兑付,这个方式就不可持续了,风险就会暴露出来。他认为,后续还会有更多的违约要暴露出来。 通道方东吴证券人士表示在这项业务中,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和建行咸宁分行事先沟通好,然后借助东吴证券做中间通道,来完成这项交易,一般只是银行为了资金出表,才要借助通道。 这一业务方式被称为“通道业务”,是银行同业业务的一种。在过去几年间,通道业务发展非常迅速。但是上述某基金海外投资经理认为,做通道容易把风险掩盖,也很难监管,分不清是通道还是主动管理,有些券商打着主动管理的旗号干着通道的活儿。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券商在做这种通道业务时,惯例是不做现场调查的,否则成本太高,这种业务主要是走量。
根据2017年一季度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东吴证券目前的资管规模大概是3000亿元。在中国券商的资管业务总量排名第17位。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和国泰君安,资管规模分别是18669亿元、9708亿元和8531亿元。 正是因为如此,通道业务也是监管机构在最近两年一直主导收缩的业务,强调券商要增加主动管理。 根据“银行理财监管新规”《征求意见稿》,银行非标资产只能走信托通道,券商、基金子公司的资管计划不能继续扮演通道类角色。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谢平认为,信托会成为未来唯一合法的通道,也不排除还有新的监管措施出台。
馆藏&43869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行转兴业银行手续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