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去南华寺旅游团放生法会要我9000元是怎么回事

广东韶关南华禅寺第六届“禅悦行”夏令营活动通启
日 09:18来源:南华禅寺曹溪佛学院
作者:道国法师
南华禅寺(图片来源:南华禅寺)
曹溪南华禅寺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弘法度众的根本道场。为继承和发扬佛教文化,为实现&净化人心&,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理想,满足广大学子修习禅法的愿望,南华禅寺将于2012年7月中旬举办第六届&禅悦行&夏令营活动。
&禅悦行&夏令营活动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位法师和护法居士的组织配合下,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通过参加&禅悦行&活动的学习和实践,学员们受用匪浅。本届&禅悦行&活动将秉承前五届的优良传统,以&和谐社会、禅悦人生&为宗旨,努力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认识佛教、修习禅法的机会。希冀各位学员通过&禅悦行&活动,秉承佛陀言教、开启智慧、扩大心胸,消除生活中的烦恼,解开生命中的困惑,探索宇宙人生的真谛,为净化人心、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禅悦行&活动内容包括:寺院巡礼、礼拜六祖、佛学讲座、禅修实践、行脚放生、皈依三宝、传灯法会、经验交流等。欢迎有兴趣的青年学子踊跃报名。
报名须知:
1、活动时间:公历日&7月21日,7月13和14日报到。
2、活动场所: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南华禅寺曹溪佛学院。
3、学员需具备以下条件:(不符合条件者,请勿报名)
(1)身体健康,无传染病,生活能自理。入营时需签署健康方面的承诺书。届时天气炎热,学习强度大,特别提醒体弱者、不能适应寺院作息时间者请勿报名。
(2)年龄18&40岁的高校师生或高校毕业生。
(3)对佛教文化和禅修实践有兴趣者。
(4)参加夏令营活动全程,遵守佛门礼仪。
4、招生与录取:
(1)本届&禅悦行&活动拟招收学员200名。本次活动采用网上报名形式,即日起开始报名。请申请者自行下载报名表,填妥后发至,请勿重复报名。
(2)报名截止日期为日,录取时间为6月13&15号,录取者将会收到电子录取通知书。届时请留意电子邮箱。
(3)报名信息需真实有效,否则报到时将谢绝入营。
5、费用及必备物品:
本次&禅悦行&活动所有经费由南华禅寺承担,寺内一切活动以及食宿免费。往返路费学员自理。活动期间,统一穿着由寺院提供的&禅悦行&T恤。各位学员只需自备两条以上宽松长裤和个人生活必需品。
6、来南华禅寺路线:
(1)始发地(乘火车、)&韶关东站、汽车东站(走200米左右至火车站广场乘直达中巴)&南华寺(5元)(车次较少)。
(2)始发地(乘火车、汽车)&韶关东站、汽车东站(走200米左右至马路对面,乘坐韶关&马坝中巴,到大酒店站下(3元),直接过马路对面乘坐马坝&沙溪中巴,上车说明到南华寺下(2元)。
(3)始发地(乘火车、汽车)&韶关东站、汽车东站,出站直接打的士到南华寺(60元左右)。
(4)始发地(车)&京珠高速(沙溪出口左行10分钟左右)&南华寺(如遇封道,请继续直行至韶关南出口下)。
(5)武广线&韶关站,出站直接打的士到南华寺(50元左右);乘坐韶关站&江畔花园中巴(1小时一趟),到大酒店站下(3元),直接过马路对面乘坐马坝&沙溪中巴,上车说明到南华寺下(2元)。
7、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56 (道国法师)
邮箱地址: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张领栓]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佛教名博: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广东韶关南华禅寺第十一届“禅悦行”夏令营招生通启
往届留影(资料图)曹溪南华禅寺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弘法度众的根本道场,六祖大师圆寂后肉身常驻于此,一千三百年来广播法流、慈护众生,南华禅寺遂成为禅宗学子心中向往的祖庭圣地。为弘扬一乘佛旨,满足广大学子修习禅法的愿望,充分发挥净化世道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佛法妙用,南华禅寺将于日举办第十一届“禅悦行”夏令营。往届“禅悦行”(资料图)“禅悦行”夏令营已经成功举办十届,在全国佛教文化夏令营中独具特色、影响日益广泛,得到各级党政主管部门的肯定,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年学子的赞誉和欢迎。本届“禅悦行”活动将秉承前十届的优良传统,以“和谐社会、禅悦人生”为宗旨,竭力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了解佛教、修习禅法的机会。冀望各位营员通过“禅悦行”活动,秉承佛陀言教,开启智慧、扩大心量,探求宇宙人生的真谛;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亦能积极践行清净居心、慈悲救世、自利利他的大乘佛法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青年学子们(资料图)“禅悦行”活动内容包括:寺院巡礼、礼拜六祖、佛学讲座、禅修实践、行脚放生、传灯法会、皈依三宝、心得分享等。欢迎有兴趣的青年学子踊跃报名。报名须知1、活动时间:公历日—&#日,7月13和14日报到。2、活动场所: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南华禅寺曹溪佛学院。3、营员需具备以下条件和要求:(1)对佛教文化和禅修实践感兴趣、年龄18—40岁的高校师生或高校毕业生。(2)身心健康(无传染病、生活能自理),且能全程参加(能适应早睡早起、日程安排紧凑的寺院生活节奏)。(注:“禅悦行”起床时间:4:30,午休时间:12:00-13:40,养息时间:22:00)4、招生与录取:(1)本届“禅悦行”活动拟招收营员200名。本次活动采用网上报名形式,即日起开始报名。有意者请至【中国禅宗网】自行下载报名表,填妥后发送至: 相关链接:中国禅宗网:/Item/23182.aspx(2)报名截止日期为日,录取时间为至10日,被录取者将会收到电子预录取通知书(以报名表内填的邮箱为准)。请届时查看邮件。(3)凡与报名条件和要求不符者/有严重疾病者/有身孕者/不能参加全部日程者,一律不予录取。由于“禅悦行”日程安排紧凑,为了活动的庄严圆满和您的身心健康,请您在报名前慎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4)请勿重复报名。(5)报名信息需真实有效,否则报到时谢绝入营。5、费用及必备物品:
“禅悦行”夏令营所有经费由南华禅寺承担,寺内一切活动以及食宿免费。往返路费营员自理。活动期间,统一穿着由寺院提供的“禅悦行”T恤。各位营员请自备三条纯黑色宽松长裤,平底软鞋和个人生活必需品。6、联系方式:联系人:释法华法师电子邮箱:联系电话: 欢迎关注“禅悦行”夏令营唯一官方微博(新浪微博)/chanyuexingguanfang曹溪南华禅寺“禅悦行”夏令营筹委会2017年4月上微信搜“腾讯佛学”,轻松关注腾讯佛学官方微信公众号:rushidao_qq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waltergao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南华寺风景区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南华寺风景区
南华寺风景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县马坝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距离韶关市南约22公里,这里依山面水,峰峦奇秀。
南华寺风景区简介
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南华寺创建于南朝梁天监三年(502年),初名宝林寺。寺庙依山而造,面监北支流曹溪。唐仪凰二年(677年)禅宗六祖惠能住持曹溪,发展了禅宗南派,是最为著名=的禅宗祖庭;有岭南第一禅寺之称。唐朝朝廷赐名“中兴寺”、“洪泉寺”。宋初赐名“南华禅寺”,沿用至今。
南华寺风景区概况
南华寺原名:南华禅寺,是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以东7公里曹溪河畔。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据史料记载,是年印度高僧智乐三藏自广州北上,途经曹溪,“掬水饮之,香味异常”,“四顾群山,峰恋奇秀”,“宛如西天山地”遂建议在此建寺。天监三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宝林寺”名。后又先后更名为“中兴寺”、“法泉寺”、至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宗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乃沿袭至今。因禅宗六祖在此弘法,也称六祖道场。
南华寺距今已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寺后有桌锡泉(俗称九龙泉),几株高达数十米的古老水松,是现在世界上稀有的树木,寺庙现存大量珍贵文物,为之一。 南华寺建筑面积一万二千多平方米,由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等建筑群组成。现有建筑除灵照塔、六祖殿外,都是1934年后虚云和尚募化重修的。1983年,南华寺最早一批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寺院。日,南华寺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名单。
南华寺是写下千古绝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六祖惠能在此传授佛法37年,法眼宗远传世界各地,因而南华寺有“祖庭”之称。
南华寺风景区寺内建筑
全寺殿堂飞檐斗拱,以重檐歇山顶、一斗三升居多。青砖灰沙砌墙,琉璃碧瓦为面,灰脊、琉璃珠脊刹、蔓草式脊吻。重要殿堂脊吻与脊刹间置琉璃鳌鱼,正脊两端饰夔龙脊头。多用木圆柱为支柱并将殿堂分为多间,石柱础多覆盆式。门窗则多花格门、格子窗棂。主要殿堂和钟鼓楼的大木梁都是用巨大铁力木(坤甸木)架成(为清初平南王尚可喜重修南华寺时所用之木)。大雄宝殿高16.7米、宽34.2米(七间)、进深28.5米(七间)。重檐歇山顶,前后乳袱用七柱、二十六檩,柱头铺作为六铺作,三抄,无昂,偷心座,补间铺作用二朵。琉璃碧瓦,灰脊,蔓草脊吻,琉璃珠脊刹。格子窗棂,前后均花格门。是广东省最大的。三宝大佛塑于大雄宝殿正中屏墙神龛之上,连座均8.31米,全身遍贴金箔。观音菩萨泥塑立于三宝佛后屏墙,身高4米,遍贴金箔,跣足立于,左手倒持净瓶,右手轻执柳枝。五百罗汉泥塑群分塑大雄宝殿四壁及后屏墙,每尊身高约1.1米,与名山大海浑为一体,气势磅礴。弥勒佛塑像坐于天王殿正中屏墙神龛之上,体宽肚凸,笑口常开,憨态可掬。四大天王塑像两两分立天王殿东西两厢,手持法器,面目狰狞。
灵照塔为楼阁式八角五层涩檐出平座砖塔。塔高29.6米,底径11米。塔顶用生铁铸成“堵婆”式,铜铸宝瓶塔刹。初建于唐先天年间(公元712~713年),唐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宪宗赐额曰“元和灵照之塔”。初建时为木塔,多次焚毁重建,至明成化年间()始改为砖塔。今仍保持明代原貌,为南华寺最古、最高的建筑。祖殿中央三座仿阿育王式木塔佛龛分别供奉着三具肉体真身菩萨,左为明代丹田和尚真身,右为明代憨山德清和尚真身,居中者则为禅宗六祖惠能和尚真身。
南华寺风景区寺内文物
南华寺内珍藏大批珍贵文物。其中包括:国家一级文物327件,二级文物165件,三级文物49件。年代最早的有北齐孝昭帝皇建元年(公元560年)造型小巧精美的铜佛像;最著名的有唐六祖惠能“真身”塑像,唐千佛袈裟和历代圣旨;数量最多、艺术价值很高的有北宋雕工精致的木雕罗汉像360件;还有隋铁铸佛像,宋铜铸大铜钟、元铁铸大铁锅、明木雕四大天王像、明重刻苏东坡手迹碑铭、清千佛铁塔、《金刚经》铜印版、南宋万斤大铜钟等诸多国宝。铁铸摩利支天人像(属隋或唐初铸品)、六祖坠腰石 、明代铜香炉(为明皇宫内的用品)、明铁鼓等。其它珍贵文物有南汉铁钟(为省内仅存的一口南汉钟)、唐代托纱六祖像及缎质六祖袜、南宋铜钟(万斤大铜钟)、千佛铁塔(塔身整齐排列大小佛像1000个)、清代五百罗汉瓷瓶、唐武则天圣旨、八思巴文圣旨、元仁宗圣旨、明英宗圣旨、清雍正十三年(1735)版钦颁《龙藏》经书、明英宗天顺间()御赐金书《华严经》、清代铜版《金刚经》、清代再版《显扬圣教论》以及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书写的“斋堂”木匾、民国政府主席林森书写的“道场”木匾、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书写的“宣扬佛典”木匾、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写的“南华禅寺”木匾。其他还有楹联30余对,碑碣30余通。这些珍宝是研究、雕塑、绘画、音乐、文学,乃至历朝的社会风貌、生产生活等最具体真实的史料。
寺内寺外古树参天,有菩提树、水松、榕树、香樟等古树数十棵,浓荫蔽日,一派宁静肃穆气象。早在1983年,南华寺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寺庙。2001年被公布为。
南华寺风景区方仗介绍
南华禅寺方丈---释传正法师
传正法师俗姓林,名培庵,广东惠来石狮人。1944年出生于一个世代奉佛的家庭。法师的父亲公平生以教书为业,笃信佛教,与人为善,三业清净,故一门归向瞿昙,合家皆念弥陀。1976年无疾往生,西逝前自知世缘将尽,溘然辞世。师之母亲系张氏女,性极虔诚,向佛心切,长年持斋,积善德数十载。1992年亦往生莲台。师之姊自幼不沾荤腥,稍长而省事,即求出家修道,法名惟宝。师之长兄亦年少出家,法名明深。师之二兄名培轩,早即归依佛门,为在家居士。
传正法师自幼聪慧,睿智天成,少时即怀善心,能显慈悲。年方七岁,便厌血腥,执意茹素。十一岁时投惠来普善岩出家,虔心修道。“文化大革命”期间,师所居寺庙被毁,僧人无以栖身,不得已纷纷四散,甚至有还俗回家者,然师心诚意坚,矢志不渝,奉守戒律,毫无怠懈,食则仍依古德,修则不离智定。日日课诵经咒,时时持念弥陀。又能在世道艰难之时,助世间信士印经流通。曾深感世法无常,生死不期,立意往江西寻师访友,参玄谋道。一路跋涉,行至广州,终因机缘未果,百般受阻而归。1970年,师只身来南华参拜,谒六祖大师真身。其时交通不便,无车马之便,师立意甚坚,向道心切,一路餐风露宿,含辛茹苦,终抵南华。师至南华之时,目睹寺庙墙垣倾颓,六祖昔日弘法之地,破败如斯,令人有扼腕捶胸之痛。师在大雄宝殿上得拜三尊佛像及五百罗汉,起身四顾,泪涕交下。于时师即发大誓愿,他日定当重振曹溪祖庭,光大六祖慧业。自此以后,师即与南华禅寺结下了不解的法缘。
南华寺风景区历史沿革
502年 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据载,梵僧智药三藏率徒来中国礼拜文殊菩萨,路过曹溪口时,掬水饮之,觉此水甘美异常,于是朔源至曹溪。四顾山川奇秀,流水潺潺,于是谓徒曰:此山可建梵刹,吾去后170年,将有无上法宝于此弘化。后韶州牧侯敬中将此事奏于朝廷,上可其请,并敕额“宝林寺”。
505年 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宝林寺建成。
隋朝末年 南华寺遭兵火,遂至荒废。
638年 惠能诞生。
677年 至唐凤二年,六祖惠能驻锡曹溪,得地主陈亚仙施地,宝林寺得以中兴。
705年 唐中宗神龙元年,中宗皇帝诏六祖赴京,六祖谢辞,中宗派人赐物,并将“宝林寺”改为“中兴寺”。
708年 敕额为“法泉寺”,并重加崇饰。
713年 惠能坐化于新州国恩寺,享年七十六岁。后其徒广集六祖语录,撰成《六祖坛经》。
宋初 南汉残兵为患,寺毁于火灾。
968年 宋太祖开宝元年,太祖皇帝令修复全寺,赐名“南华禅寺”。
元末 南华禅寺三遭兵火,颓败不堪,众僧日散,祖庭衰落。
1600年 明万历二十八年,憨山禅师大力中兴,僧风日盛。然至明末,南华寺又复荒废。
1688年 清康熙七年,平南王尚可喜将全寺重新修饰,使禅宗名刹焕然一新。
1934年 虚云和尚重修南华禅寺。
1981年 惠能真身于1981年农历十月开座于修建焕然一新的六祖殿中,以供参拜。
1962年 南华寺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 人民政府落实宗教政策,恢复了丛林方丈制度,惟因法师受请为南华禅寺方丈。
1999年 现任传正大和尚应两序大众邀请复返南华,接任住持。
2000年 南华禅寺曹溪佛学院正式开学。
2002年 南华寺举行建寺1500周年的盛大庆典。
1936年至1943年,近代名僧虚云和尚驻锡南华寺,筹积款项,相地度势,重建殿堂。总计新建殿堂房宇庵塔约243楹,新塑大小佛像690尊。当时六祖真身像的木龛被白蚁损坏,虚云请出祖师肉身,重新装修。另照阿育王塔形式,重新制作祖师坐龛。龛外塑南岳、青原、法海、神会四像侍侧。当时的南华寺盛极一时,面积从曹溪门到最后的,南北深151丈,由东边寺墙至西壁,广39.5丈,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尺。主要建筑有:中路的曹溪门、放生池、五香亭、宝环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灵照塔、六祖殿、方丈室。左侧依次是虚怀楼、报恩堂、钟楼、伽蓝楼、客堂、待贤楼、、斋堂、回向堂、回光堂、延寿堂、念佛堂、东贤殿。右侧依次为云海楼、西归堂、鼓楼、祖师殿、云水堂、韦驮殿、维那寮、班首寮、如意寮、、、西贤殿。寺东有无尽庵、海会塔,寺后有飞锡桥、伏虎亭、。虚云法师带领僧人严守戒律,遵循百丈清规“一粥一饭,持午因时,一步一趋,悉守仪范。”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多次拨款重修大雄宝殿、藏经阁、六祖殿、钟鼓楼及其他建筑。日至21日,南华寺六祖殿重建一新,举行了六祖真身像安座典礼,香港、澳门、广州等地宗教界知名人士意昭、圣一、心明、性智、宽纯等和当地憎俗群众三百多人参加了这一庆典。
近年来,筹集资金一万多万元,新建了,先后修葺了六祖殿、方丈室、观音殿、大雄宝殿、海会塔、头山门、大围墙。海外佛教徒捐蹭了20多万美元的金箔,对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重新装金,对五百罗汉等诸佛重施彩饰,使这座千年古刹焕然一新。
南华寺风景区寺院地位
古往今来,南华寺因惠能在中国佛教史和哲学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们。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写给友人的一首诗中曾表达了如此深挚的向往之情:“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盾古佛衣,不向南华结香火,此身何处是真依?&南宋民族英雄,曾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绝唱的文天祥,也写下了《望南华》这样真挚动人的诗篇:“北行近千里,迷复忘西东。行行至南华,匆匆如梦 中。
佛化知几尘,患乃与我同。有形终归灭,不灭惟真空。笑看,门前坐松风。”到了近现代,许多著名的社会人士,也都纷纷慕名前来观光游览。 1924年,孙中山在发动第二次北伐时,政务,军事极为繁忙之际,仍偕谭延闿、刘成禹、许世英等来过,并向寺庙捐赠了银元嘱咐要爱护寺庙里的一草一木,保护好文物,让后人瞻仰。
南华寺风景区旅游指南
南华寺门票:成人票:20元 儿童票:15元  居士凭皈依证免票。
开放时间:8:00 - 17:00
交通信息:南华寺距火车站约为30公里。包车价格单程为80元左右,往返在140元,可以还价。
从韶关火车东站出来过马路,对面桥头“韶关欢迎您”处,乘坐韶关——铁龙的班车到南华寺下,票价6元。
从韶关高铁站坐23路公交车,到南华寺下。通灵佛教网&||||||
南华寺初名宝林寺,在广东省曲江县马坝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距韶关市区24公里。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宋开宝三年(970)赐额南华禅寺。庙宇依山而建,寺前有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宝殿。中部有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斋堂、藏经阁、灵照塔、祖殿、方丈室等。寺后有卓锡泉(俗称九龙泉)。南华寺最珍贵的文物,是被称作镇山之宝的六祖真身像。六祖真身像供奉在六祖殿内。坐像通高80厘米,六祖结跏趺坐,腿足盘结在袈裟内,双手叠置腹前作入定状。头部端正,面向前方,双目闭合,面形清瘦,嘴唇稍厚,颧骨较高。南华寺还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寺内木雕五百罗汉造像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宋代木雕五百罗汉群像。千佛袈裟是罕见的唐代传世刺绣,绢底呈杏黄色,上面绣有一千个佛像,佛像全部为结跏趺坐式,手式有入定、接引、说法、合掌等,口、鼻、眼和发髻清晰分明。用金线绣出形象,然后以蓝色、浅蓝色、朱红色、黄色丝线陪衬,再绣蓝色背光。四周是十二条形象生动的蛟龙。据广东省博物馆有关专家考证,此袈裟是唐中宗赐给六祖慧能法师的。
烧香拜佛常识南华禅寺简介(法祇法师主讲)
&南华禅寺简介&
主讲:法祗法师
& & 阿弥陀佛!
&&& 请大家坐下。非常高兴有这个因缘向大家介绍南华寺。
&&& 南华寺的历史和文物都非常多,但是今天的时间有限,我只能比较简单的泛泛而谈。这次&禅悦行&来了100多人,可以说是比上一届增加了很多。缘起非常好。南华寺每年都要举行禅七法会,历时49天,你们经常来的有些人也知道,禅七在整个佛教,尤其是禅宗寺院里非常重要,在此期间参加禅七的人,首先要到方丈室告生死假,生死假就是在你期间死了都不允许出堂,古人说,死了扔在禅凳下面,打完七之后再说.一定要在禅七中让你克期求证,了悟生死,以求明心见性。现在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所以大家都有非常好的因缘到曹溪南华寺参加我们的&禅悦行&这个活动。
&&& 入到我们的曹溪宝林山中,参加&禅悦行&的活动,虽然无法同南华寺冬天的&七个七&相比,但也希望各位在短短的7天内相互的借鉴,入宝林山不空手而归。参透自我,了悟佛性。
&&& 来到南华寺,首先今天我向大家简单的了解一下,让大家知道南华寺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寺院建筑,还有历代的高僧大德,可以说内容非常的多。因为南华寺在中国佛教地位非常高,它留下了非常多的典故,非常有影响的事迹也非常多。在此期间简单了解一下,增加大家对佛法的认知,同时在以后你有朋友、同学来到寺院时,能够向好友介绍南华寺,介绍六祖。这也是&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利乐有情&。
&&& 今天我就简单的从曹溪门向内介绍南华寺的情况。今天辅导员都跟你们简单讲了一些,有一些话都是重复,在这种场合,还是更系统跟你们说一下。大家看到这张图片是南华寺的山门,我们管他称之为&曹溪门&,站在&曹溪门&前, 眼前是广韶公路从门前走过,曹溪河也从门前流过,可以说是青山围绕,绝路顿开,这个广场的中央有一个巨型的牌坊。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1994年由我们的前任方丈佛源老和尚建的,是由台湾的居士发心,重量是325吨.在南华寺的&曹溪门&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牌匾,有&曹溪&,还有&南华禅寺&两个名字。
&&& 这是非常奇怪的事,大家可能很多人走过很多寺院,这些寺院都是挂一个名,为什么&南华寺&偏偏挂了两个名,又写了&曹溪&又写了&南华禅寺&,其实&曹溪&是&南华寺&的一个地名,在史书上记载,很早的时候,曹操的一个玄孙曹叔良曾经于此不远处居住,在曹溪河的上端,有一个村子叫&曹侯村&,所以曹溪因此而得名,然&曹溪&始于溪而得名,却因惠能大师与此弘扬佛法而广传于世,每年都有大量的东南亚,海外佛子礼拜祖庭。韩国更以曹溪宗为其国内最大的门派,可以说是&曹溪&二字孕育着中国佛教的源头之意,因在惠能大师之后,禅宗才真正彻底融入了中国的文化、生活各个领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禅法。
&&& 在当时,上至士大夫,下至乡野村夫,都有非常多的信众。真正的完成了由印度禅法向中国禅法的转换,所以说六祖慧能大师在中国的佛教界也被尊称为&东方如来&,而且他的禅法被佛教界尊称为&祖师禅&,成为唐宋之后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门派。被称之为&洙泗禅门&。洙泗,大家都知道,是孔老夫子的故乡。曹溪在佛教的地位非常崇高,当今世界的各大禅院,禅宗门派都是由曹溪流传开去,遍布五大洲,影响非常深远。
&&& 南华寺这个名字是什么时来的?是宋太祖赵匡胤赐名,当时民国还在曹溪门上挂着,在文革的时候也是非常的可惜,当时破四旧把牌子破了,现在看不到了,也非常可惜,这几张图片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牌坊,这是曹溪河和宝林山。宝林山也叫象山。这个形状很象一头大象的样子。
&&& 下面走进了曹溪门,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南华寺的,我们管他叫土地庙,一进曹溪门,大家有一个感觉,就是豁然开朗,里面也是古木参天,04年江泽民总书记来过,江泽民总书记第一感觉,可能跟你们大家的是相同的,他连着说了几声,说这个寺院大气,当时我也在客堂,也陪同接待,他很少能够见到这么大气的寺院。往前走可以看到很小的土地庙,里面有一棵很大的樟树,为什么樟树跟土地庙在一起?其实在民国时,虚云老和尚曾经驻锡南华寺,1942年春天传戒,有一个行者(居士)来求戒,其俗姓张,说他的家在曲江县,问他有没有剃度师,他说没有,问他出家了来受戒一定要具足三衣钵,问他是否有衣钵,他说也没有。
&&& 但是虚云老和尚看他的态度非常诚恳,决定接纳他,并赐名常汝,在传戒的期间,这个人表现得非常勤恳,平常没事也很少说话,打扫寺院,入戒堂后更是严于律己,事事如法。传戒之后,突然间戒牒也没有领,袈裟也没有拿,就消失了。大家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第二年虚云老和尚得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个人,姓张的戒子向他求取戒牒,老和尚说你不辞而别跑哪里去了,他说我未走远,我就在土地庙的地方,之后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个土地庙后面非常大的樟树就是化姓为张的戒子,以后每年都会有非常多的人来到寺院礼拜,然后香火也非常旺,外地来的人,首先他都非常喜欢来到寺院礼拜,南华寺也是非常灵验的地方,虽然他是土地公公,你还是有时间多上几柱香,求一下家里的平安,听别人讲是非常灵验。
&&& 土地庙过去,我们看到的是五香亭,五香亭的意思是,五香代表着&戒、定、慧&。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和解脱知见香,为什么亭子放在这里,五香亭放在山门的最前端位置,每一个人来到寺院都是拜佛、烧香,求佛菩萨保佑,每个人都想拿最好的香供佛,佛门里讲最好的香是一瓣心香,有时候我们看到烧香又高又大,有时候把自己都烧到了,什么是最好的香呢?我们要理性学佛,最好的香,这一瓣心香内在的表述是&戒、定、慧&。
&&& 戒就是我们平常做任何事就是五戒杀盗淫妄酒,通过戒产生我们的禅定,我们的定力。在任何时候,我们心如如不动,由定而产生我们的慧,开发我们的智慧,真正的明了世间,明了万法的智慧,解脱香和解脱知见香,通过我们的&戒、定、慧&,我们才能真正的解脱,真正解脱之后我们要无所挂碍,这是最上层的一瓣心香。在生活中最直接的体现在什么?在生活里面就是放生。
&&& 所以放生池大家看,这个是放生池,这是它最直接的体现,走过了五香亭,我们看到宝林道场,宝林道场是怎么回事?南华寺为什么称之为宝林道场,宝林道场是民国时期国民党主席林森提的&宝林道场&四个字,最早南华寺的开山祖师是从印度而来,我们把他称作&智药三藏&。当年他从印度航海而来,从广州登陆,准备去现在的五台山拜文殊菩萨。在途经韶关时,掬水饮之,感觉非常甘甜。他就感觉很奇怪,这个源头必定有一个非常圣地。然后他就溯溪而上,看到周边的山,于西天宝林无异,他看到山形,跟周边的村民讲,这里一定要建一所寺院,赐名宝林,然后说170年后,当有一个肉身菩萨于此扬法,170年后就是我们的六祖惠能大师来到南华寺,开创禅宗的曹溪禅法。我们知道(智药)三藏也称之为南华寺的开山初祖,但是也是非常可惜,他的肉身在文革的时候被破坏掉了,刚刚大家可以看到图片,这个是无经藏比丘尼的肉身,当时被破坏掉的还有中国女众禅宗的初祖无尽藏比丘尼,也是非常可惜,无尽藏比丘尼的道场,现在就在南华寺的西北角,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礼拜一下。这个是智药三藏殿,这个肉身是智药三藏的肉身。
&&&& 顺着我们的宝林门走进来,我们看到南华寺的第一座殿堂,我们称之为天王殿,一般的寺院第一座殿堂都是天王殿,而且最先看到的是弥勒菩萨。在南华寺的天王殿前,有非常巨大的衣钵,这个衣钵是2002年建的,也是为了纪念六祖惠能大师,佛祖的衣钵传到惠能大师之后就没有传下去,也是为了纪念非常殊胜的意义,去年,中央四套走遍中国的南华寺,当时拍了一个专题片,就是《寻找佛祖的衣钵》,当时纪录片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六祖坛经》里记载,这个衣钵归于宝林山。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武则天女皇帝,她也非常信奉佛教,请到皇宫中供养,还有一种说法是佛门里面比较常听见的说法,这个衣钵归于迦叶尊者,等弥勒菩萨应世的时候,然后再由迦叶尊者传于弥勒菩萨,这是我最愿意也是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 但是衣钵可以说是没有实意,为什么,在六祖门下悟道的已经有43人之多,之前都是单传,可以说也是不得了,佛法已经在中华大地广布流传,衣钵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所以说衣钵只是一种表法,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明白佛法本意,意如《金刚经》所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说,明白了我说的法,像我们过河,我们过了河不可能再背着船走,船只是我们过河的工具,任何东西就是让我们明白真实的本意。重要的是佛法的本意。
&&& 如果学佛只执着事物的表现,就无法明白佛法真实的本意,反而处于人我之间的纷争,所以祖师们非常有智慧,根据当时人的根性,当时人的根性不是很好,惠能大师接到衣钵之后,就已经有人在追杀他了,根据当时人的善根采取了衣钵不再续传也是非常的恰当。
&&& 我们就走进了天王殿,我们看到的天王殿第一尊大佛是弥勒菩萨,大家可能都知道,天王殿的第一大佛是弥勒菩萨,两旁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弥勒菩萨的背后是韦驮菩萨。
&&& 这个相片是明代的木雕四大天王,平常在藏经楼供奉平常见不到,代表着中国木雕最高的工艺水准,非常罕见,在佛教中大家都知道,每一个菩萨都有一个内在的表述,比如说观音代表慈悲,文殊代表智慧,普贤代表行愿,地藏代表大愿,弥勒代表着什么?《六祖坛经》里讲,弥勒代表平直。今天参观看到一幅对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看到任何人它都有欢天喜地,实际上也是在告诉我们,学佛的第一步是向弥勒菩萨学习。首先要大度,心量要大,平常要懂得包容和理解,要大度要能容,不管是仇人还是施主、好人还是坏人,我们都以平常心对待,如大海一样,海纳百川,观照住自己心中的妄想,任何时候都如如不动,这样方可成就。
&&& 两边的四大天王,有什么样的表述呢?四大天王我们拿着琵琶的天王,我们把他称作&东方持国天王&,进到寺院后,很多导游就说四大天王是风调雨顺,从我个人来说,它与佛法的本意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为每个天王都有他自己名称的表述,既然有名称就有内在的含义,持国就是责任的意思,我们看到,他拿着琵琶,琵琶代表着度。就是我们做任何事的时候我们一定把握好分寸,把握好度。管理一个国家也好,管理一个企业也好,乃至作为一个学生、一个老师也好,我们一定要善巧的把握好度。这个度把握不好有些事情就会出麻烦,就像秦始皇暴政,国家也不会安定的,但是国家没有法度,这个国家也无从发展,所以佛法在任何时候都有智慧的表述,我们看到东方持国,我们这个南方的拿剑的天王是增长,在责任的同时我们要不断的发展。剑首先代表着智慧,普贤菩萨手里就拿着剑。剑是除去我们的贪、嗔、痴,只有除去的我们的贪、嗔、痴,我们才能够正确明白诸法的实相,明白整个宇宙社会的规律,有时候就是因为自己过于注重自我,过于贪着,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南辕北辙,现在很简单的就是。前不久听他们讲,老鼠特别的多,在洞庭湖和四川,又是旱灾又是水灾,作为人类,一定要有智慧,人有时候甚至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很多事情是得不偿失,过后的补救可能要更大,佛法告诉我们,我们要以长远,智慧的目光看待身边一切的万物。
&&& 后面这两个天王,我们叫广目和多闻。就是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两个最直接的办法,广目就是多看,多闻就是多听,我们在看的同时,是否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呢?龙可以上天入地,在水中能大能小,变化无常,我们看到整个世间的万物,包括我们自己的心,就如同龙一样无常的变化,我们怎么在无常的变化中,怎么真正明白和把握事物真实的要领。
&&& 摩尼宝珠,代表是自己的自信,要用我们清净无染的佛性观照住世间一切万物,乃至纷乱不定、烦燥的心。下面这个天王是多闻,听的过程中,也是一样跟广目一样,世间的一切无常变化,有对有错,有好有坏,我们怎么认知它,把握它,他手上有一把伞。伞代表着遮止。在改革开放时,我曾经听到把西方的思想接收进来,然后用纱窗把不好的都挡住。所以说它手上有一个鼠,这个鼠就代表了福报,总归来总归去,不管是要去除我们的&贪、嗔、痴&,还是多闻多听多看,我们来到这个社会,我们要成佛作主,真正得了悟生死,真正走出六道轮回。才是真正的大福报。这个鼠就代表着真正福报的意思。
&&& 在弥勒菩萨的后面,我们可以看到是韦驮菩萨,导游经常说不看僧面看佛面。有的说手上拿的杵, 比如像南华寺的,拿在手里就是子孙庙,不允许挂单,还有的说放在胸前的是皇家寺院,我一直不是很清楚,这个出处是从哪里开始,在国内的影响比较大,导游都会这么讲,我了解了一些征求了一些法师,还有佛门里比较了解的高僧大德的讲法,他们的表述还是有很大的偏颇,其实这个韦驮菩萨为什么向内看,不是说&不看僧面看佛面&,如果菩萨有这么大的嗔恨心,他绝对是修不到菩萨的境界,菩萨是&无复我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相,他于任何事是如如不动的,这离佛法的本意是有出入的。他为什么向内看,最难降服的我们的心魔,就是我们的内魔。魔有外魔,像战争、瘟疫,我们外在的东西,我们通过科学技术可以避免,但是最可怕的就是我们自我,战胜自我,战胜心魔,他始终向内看,就代表着心魔。
&&& 蛇代表着嗔恨,嗔恨心很大。他把杵放在龙(蛇)的嘴里,遮止住你的嗔恨心,很多时候祸从口出。我们就把它遮止住,还有一点,他站在这里,我们感觉他在静观,南华寺的韦驮菩萨,感觉他在看我们,这个韦驮的意思,为什么把杵拿起来,护法安身,他能够保卫整个寺院的修道人能够安心的去办道,对于破坏寺院的魔子魔孙,他可能要把杵拿起来,我要呵斥你,如果不听话,我就一杵下去,你来到寺院就要护持三宝,护持佛法,真正用功办道。
&&& 但是对于一些非常用功办道的师父,包括一些在家学佛的居士怎么办?他就是合掌的,把杵放在胳膊上,是代表着恭敬,对于有良心的人,善良的人,我们就要形成好的风气,正直善良的我们就要尊敬恭敬他,对于不好的我们就要呵斥他。它有一点这样的表述。
&&& 那么子孙庙跟十方丛林的表述在哪呢?大家看到的这个图片,它是木鱼,这个木鱼的嘴如果是向外,它就代表着十方丛林,如果是向内,就代表着子孙丛林,所以有一个向内向外的表述,并不是说从韦驮菩萨的降魔杵来看,要从寺院里的木鱼来看。
&&& 走过了向内,随着我的思路向内,大家看到了南华寺的大雄宝殿,非常不巧,你们来的期间,大殿在维修,大雄宝殿中的三宝佛,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大雄宝殿吧。这个是全景图,现在在维修,我们也看不到庄严的大雄宝殿。
&&& 大殿是寺院最重要的建筑,也是寺院早晚课日常佛事的主要的场所,现在的大殿在维修。南华寺的大殿建于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供奉是三宝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还有彩塑的五百罗汉,都是泥塑的作品,佛像的风格都是盛唐的风格,显得非常雍容华贵,大气,整个大殿的布局采用了海陆空立体的布局,所以南华寺的大雄宝殿,当时在民国时期也是唯一的一所采用立体布局的大雄宝殿,它是由中国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重建。南华寺能够在文革中免遭破坏,是很难得的。因为在文革期间很多寺院都被破坏了,因为南华寺的特殊地位,还有一些老和尚,护法居士的拼死保护,所以说我们现在还能够看到南华寺,现在整个寺院的规模,它们都是民国时期的建筑,当时也是我们的周总理派了一些部队还有一些教职员工住在寺院里,所以寺院没有遭到过大的破坏,以前南华寺的布局是平面布局,虚云老和尚来后,就把整个寺院改为中轴式的立体式的布局,虚云老和尚在中国近代也是非常有传奇色彩的一位老和尚,之后我会简单介绍。
&&& 在维修大殿时,曾经出土了很多文物,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照片是鼓楼,千佛塔的底座,是五代时期的作品。据《韶关府志》记载,当时出这个塔称作&降龙塔&,我们看到的这个塔的局部,是铁造的,塔高是476厘米,中间都有佛龛,铸造了1026个佛像,可以说是铸造得形状端庄,排列整齐。
&&& 这个是铁塔的全貌,也是非常珍贵的文物,你们有时间可以看一下。这几张图片是刚刚讲的海陆空,你们可以看到上面有祥云,这个是观音菩萨在三宝佛的后面,海岛观音处。很多没有来过南华寺,我着重给你们看这方面的图片。
&&& 这个是南宋的大铜钟,也是当年重修大殿时出土,他有1万斤重,钟高2.75米,口径是1米8,钟表面非常光滑,纹色也非常清晰,钟声也非常洪亮,它的铸造方法可以说是非常奇特,首先用铜钱把它串起来形成一个钟体,做成一个胎鼓,然后再灌铜水,一次性浇铸,整个制造业非常罕见,南华寺的大钟,也是中国十大晚钟之一。这个是大殿的三宝佛,这个是钟鼓楼,今天你们可能去过了。走过了大雄宝殿的后面是藏经楼,我简单介绍一下藏经楼的情况。
&&& 这个是千僧锅,在大雄宝殿的后面,这个是元代的千僧锅,高度是1.6米,直径是2.09米,我走过很多寺院,很多寺院都有千僧锅,但是有南华寺这么大规模,这么大尺寸的还没有见,南华寺是十方丛林,六祖惠能大师的道场,直径和整个寺院规模也是非常不得了。
&&& 从大雄宝殿走上去,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颗菩提树,大家都知道,当年释迦佛在菩提树下悟道,南华寺的菩提树就是当年释迦佛悟道那棵菩提树的后代。可以说它是直系血缘。由南华寺的开山祖师(智药三藏)从印度带过来的,当时带了两株,一株种在光孝寺,六祖慧能大师落发的地方,还有一株种在南华寺,当时还预言,当有肉身菩萨于此(光孝寺)在这个树下落发,在南华寺这棵,也给乡民讲,以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此弘扬佛法,广度众生,所以南华寺的菩提树可以说它的血缘跟当年释迦佛悟道的那棵树是非常近。大家有机会到那边捡几片叶子拿回去当书签,做纪念。
&&& 藏经楼是南华寺戒坛,传戒的时候十方戒子登坛的地方。他里面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文物,每年都有国家,省领导经常来南华寺参观,参观时他们非常感叹,讲,在全国很多地方,很难看到有这么多珍贵的文物,因为南华寺在80年代时,它的重点文物几乎占到了广东省重点文物的三成,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现在发现的文物越来越多,所以比例没有这么高了。但是它在整个广东省的文物占有率和它的珍贵程度也是非常不得了。主要有武则天赐予六祖惠能大师的千佛袈裟。武则天赐予的短袜、圣旨。六祖惠能大师曾经使用的锡杖、念珠、坠腰石,还有隋唐时期的铁铸的天人像,释迦佛像,南北朝的铁钟,铜佛像,北宋,南华寺的绝世珍宝,北宋的木雕500罗汉。还有刚刚我们看到的明代四大天王,这边给我们看一下包括蒋介石本人摹刻留下的牌匾。这个图片是北宋时期的木雕罗汉,他们全部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南华寺的北宋木雕罗汉是全国绝无仅有,在别的地方也看不到这么多数量,看不到这么高的规格。
&&& 因为木雕的保存非常难,非常不容易,尤其在广东比较潮湿的地方,北宋就非常罕见,当时发现这批作品时,全世界都非常轰动,国家博物馆请去了50尊,省博物馆请去了30尊左右。所以我们现在还有300多尊,现在还有一些以前破损丢失的。全都在国家文物档案中入档,这些文物非常珍贵,有时间你们去藏经楼参观一下,这都是北宋的木雕罗汉,这几尊都是木雕罗汉像。
&&& 这个是六祖惠能大师曾经使用的金砂石做的念珠,很多人来到这里,都希望亲见一下,放在头上,你们可能个别经常来的人,曾经见过,平常我们是见不到的,你们这次去,看你们的因缘,有可能见到,有可能见不到。这个是六祖大师穿过的袜子,穿过的短袜,也是武则天赐予六祖惠能大师的短袜。
&&& 这个坠腰石在《六祖坛经》里记载,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大师那求法时,五祖为了磨砺他的心性,这个就是当时的石头,六祖把这个石头绑在他身上,增加他身体的重量。这个是锡杖铁做的,这个有32公斤,你们参观的时候还能看到,后面有一口泉叫卓锡泉,相传是当年六祖大师用锡杖卓地而出。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应该是锡杖,以它的重量和个头还是有可能性的。
&&& 这个是武则天的圣旨,可以说武则天非常恭敬六祖惠能大师,她曾经三次请六祖惠能大师到皇宫去,但是惠能大师都推托了没有去,所以这里面她写了:&朕以身居极位,事继繁煎,空披顶戴之诚,伫想醍醐之味,恨不趋倍下位,侧奉聆音,倾求出离之源,高步妙峰之顶&,恨不得我站在你的下面听你讲,出离世间高妙的佛法,她也非常谦虚,刚开始念的开经偈是武则天写的,这个是武则天的圣旨,这个是明代的圣旨,这是《乾隆大藏经》,这个是清代观音像,这个是隋唐时期的铁铸天王像,这也是清代的佛像,这是清代500罗汉花瓶,这也非常珍贵,3个一套,有时间你们可以看一下,到时候有带队的法师带你们上去。
&&& 这个大铁钟放在墙角。这个照片是比较早,这个是南汉时期,也是广东省目前现存最早,年代最久远的钟,这是明清时的香炉。这是简单的介绍。当然文物很多,我只举出了我找到照片的一点点。
&&& 走过了藏经楼,我们看到南华寺最高的建筑,我们把它叫灵照塔,目前保留在原址上最古老的建筑。塔高20.8米,最早建于唐,以前是供奉六祖惠能大师的真身,供奉在塔里,早期是木结构,在明代改为砖石的结构,下面供奉的是毗卢遮那佛,塔内有民国时代广东省主席李汉魂将军,写着&灵昭&二字,李汉魂将军是南华寺的大护法,当年南华寺重修跟他有非常深的渊源。当年他请了虚云老和尚驻锡南华寺,他在外面出资出力重建曹溪,对寺院的贡献非常大,晚年在美国去世,去世后他的亲属将他的牌位还有骨灰安放于南华寺,放的地方就在我们方丈室的后面,就是开山祖师殿的旁边。
&&& 在灵照塔的后面,有一个在家人的墓,&陈亚仙祖墓&,他是南华寺施地功德主,如果你们来过寺院,肯定听过导游讲,老说是六祖惠能大师跟陈亚仙斗法,当时陈亚仙斗不过六祖大师,他的袈裟破了一个洞,漏了一束光,没办法,只有把地给了六祖惠能大师,导游这么讲可能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才这么讲,如果出家人这么霸道,他还能称之为祖师?这个最基本做人的道理,人家把地给予你,这是你的功德,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把他的祖坟,南华寺有今天的规模,没有这个地是无法发展的,所以我们为了纪念他,把他的祖坟,征求他个人的意见,在书里记载,六祖惠能大师施地的时候,是有袈裟一抛把整个宝林山罩住了,当时陈亚仙有说说,非常赞叹,和尚法力无边,但是他说家里的祖墓在这里,世代相传。不能到我这里,祖墓没有了,和尚是否能留情,把我的祖墓留在原地,所以说惠能大师也非常赞叹,你能够把地给南华寺,也是南华寺非常大的功德主,他非常高兴地说,这是应该的。有些资料是这么记载的。而不是像导游说的非常不可理喻。把出家人说得不可理喻,霸道不得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 陈亚仙祖墓也是寺院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这几张图片都是陈亚仙祖墓,它之后就是南华寺最重要的一个地方,我给你看一下,这个是祖师殿,首先供奉的三尊真身,可以说南华寺在整个世界,乃至于任何地方都是绝无仅有的,我们知道九华山有真身,但是一个寺院能够供奉三尊真身的绝无仅有,而且不仅仅是数量多,南华寺的真身,六祖惠能大师被称之为东方如来,这个称号无与伦比,下面的丹田大师和憨山大师,丹田大师留下的文献少一些,憨山大师也被称为明代的四大高僧之一,可以说,在中国的佛教史上,他也是里程碑式的人物。
&&& 不仅仅它的文物多,而且它能够有这么多,这么重量级佛教的高僧大德在这里驻锡,在这里弘扬佛法,大家有这个因缘来到个寺院,也是前世的福报,因缘不可思议。
&&& 我简单介绍一下南华寺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祖师。首先是介绍一下六祖惠能大师,谈到惠能大师,就谈到了禅,中国的佛教的特色在座的各位都知道,中国佛教的特色就是禅,禅在中国的生活、文化及各个领域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真正又代表中国禅宗特色是在哪里?就是六祖,到了六祖之后,六祖把从印度传来的禅法融入了中国的血脉当中,六祖惠能大师,广东新兴市,他的父亲是在我们现代的北京旁边,本居范阳,后被贬到岭南,他父亲也是小官,被发配到广东,广东以前包括苏东坡,很多文人都是被发配到广东,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家境非常贫寒,他靠卖柴为生,又一次卖柴听到有人读《金刚经》,他当时就非常有慧根,他一听到人家读《金刚经》,他自己就有所领悟,这一点非常罕见,他就问这个经文是从哪里来,他说我是从黄梅五祖那里求来的。他听完之后,就决定去湖北,惠能大师来到黄梅五祖的时候是做行者,现在在家居士,也没有剃头。五祖让他到那里,来了很多就给一点活做,八个月后,弘忍大师要物色一个接班人,当时门下的弟子,每一个人都把心得体会写一个偈语报过来,当时弘忍大师弟子中声望最好的就是神秀,他非常不得了的高僧大德,当时的武则天把他奉为国师。大家可能也都知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当时就做了这么一个偈语,当时惠能大师他非常有悟性,善根非常好,他听了之后,觉得神秀大师没有见性,于是他也做了一首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因为惠能大师的偈语更能显示诸法空性,无所挂碍,得到了弘忍大师的赞许,就把衣钵传给了惠能大师,当时他还是一个在家的居士。为了防止&&毕竟世间什么人都有,佛门不是一方净土,学佛的善根都不一样,有人就想不通,你还没有出家,为什么要把衣钵传给你,惠能大师为了防止恶人加害,他躲到猎人队中隐迹的16年,16年后在法性寺,就是现在广州的光孝寺,当时正在开讲涅槃经,正在争论一个话题,当时有一个僧人说风动,有一个人僧人说幡动,惠能大师则说,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仁者心动。大德法师听到惠能大师出言不凡,所以就问道:&我听说黄梅依法从南来,莫非就是你吗?&当时惠能出示弘忍所传的衣钵,公开了自己嫡传的身份,于是惠能大师就在光孝寺的菩提树下升座讲法,后又来到曹溪的宝林山。在那里,惠能大师传授弟子宣讲佛法,倡导&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主张,一时信徒云集,从者如市。惠能大师在宝林南华寺说法30余年,影响非常大,被称之为禅宗六祖,可以说六祖惠能大师出身非常微寒,很多书记载他不识字,他的人生很有贫民性格,当时皇帝将他征召,他也没有去,始终保持着大众佛教的特色。
&&& 在五祖得到的传法之后,在曹溪大开顿教法门,接化天下的学人,成为中国禅宗实际的创始人。惠能大师生活的年代也可以说是唐代是中国文化经济最繁荣鼎盛的时候,在这期间,惠能大师沿着达摩祖师开创的道路,进一步发展新型学说,他融汇了中国传统中的儒、道。他的思想把儒家和道家的思想,非常实际,非常贴切的融合到禅法里,不像别人说的,学佛只是打坐的、念经的,他完全超越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学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佛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收摄住我们的心。不要执着于外在的表象和形式,可以说他在中国的祖师里面是第一位开创了把佛法跟生活非常贴切的结合起来,打破了世间和出世间的界限,提倡了在实践,在生活中参悟,他的禅法在唐朝是独树一帜。
&&& 所以说,惠能大师的禅法,使中国佛教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惠能大师传法,他的弘法不到100年,就使当时整个佛学思想,包括儒家,道家到书法,绘画各方面都受到的非常大的影响,尤其在佛教中,几乎可以做到&凡天下人言禅,皆说曹溪&,渗透到各个领域,使得中国,包括神秀大师很多支派,都慢慢消亡了,的确六祖惠能大师说的生活禅法更加贴近于民众,慢慢像以前唐代的禅法非常贵族化的,比较高层次的,有文化人的佛法,真正的融合到了平民百姓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禅宗进入了非常全新的阶段。现在禅宗已经是飘洋过海,东渡到了韩国和日本,欧美。而且引起了哲学家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在座各位现实生活中被生活都市的节奏,逼得有时候感觉到无家可归,很多人的幸福,大家都希望在禅门里,六祖惠能大师给予我们的智慧中得到真正的启示,让我们开启心灵。所以说,六祖惠能大师被称之为东方如来,在英国博物馆铸了三个东方伟人像,一个是老子,一个是孔子,一个是惠能大师。而且《六祖坛经》也是释迦牟尼后唯一一部被世人尊称为经的著作,这是非常不得了。
&&& 惠能大师对整个佛教造成了这么深远的影响,这个现象是值得大家去参学,也值得我们沉思。
&&& 这位是憨山大师,明代最著名的四大高僧之一,他的人生非常坎坷,被充军到广东18年之久。他是安徽人,这里可能也有从安徽过来的,本名德清,俗家姓蔡,憨山是他的别号,他出生于日,据说他的母亲梦见观音大士携童子入门,继而抱之。然后就怀孕生下了他,当时他是白衣从袍,跟虚云老和尚一样,这是很罕见的,从医学上是叫胎衣。他的父母亲就是非常信佛,他九岁的时候就在佛寺寄读,听到僧人念经,他要来经本,自己就可以背诵,平常他也跟着母亲去拜佛,烧香。在寺院中,一直在攻读儒家和道家,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在17岁的时候就能够宣讲四书五经,有非常深厚的文学底子。19岁时出家,把过去所学的全都扔在一边,真正的专心念佛,26岁的时候行脚,在五台山的时候看到一座山叫憨山,觉得非常跟自己有缘,然后就自己取名叫憨山。憨山大师于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就是紫柏尊者,还跟一位高僧关系非常密切,46岁的时候,他跟紫柏尊者两个人相对就打坐40天,目不交接,谈论佛典,两个人就谈到,现在的禅门非常的寥落,这个佛门没有人才,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会看到,他们就说,&谓曹溪禅源也,必源头壅塞。&原来是曹溪源头壅塞了,两个人就共同发愿,把曹溪源头清除开。可以说,我们现在人的福报不够,刚发愿不久,就被恶人诬陷,就被发配到广东,明历24年,经过大庾岭,当时惠明追惠能大师,衣钵拿不起来的地方。来到大庾岭,然后到了南华寺,喝下了曹溪水。憨山大师当时被充军,非常感叹,看到南华寺非常凋零不堪,他在充军途中身不由己,就凄然离去了,在他54岁的时候,憨山大师才真正来到南华寺,见到六祖祖庭,这时候已经非常衰败,不堪入目。四方的地痞流氓都在这里。现在的佛门里面,有时候个别寺院也会出现这种共同现象,这时候在南华寺比较明显地痞流氓混在门下,又杀鸡又宰羊。非常污秽,由于这种情况有百年的时间,而且我们的宝林山被民间占为墓地,他们觉得这里的风水好,把祖先放在这里将来可以出一个高官,搞得南华寺乌烟瘴气,他回到广州,憨山大师在中国佛教界,跟上层社会交流得比较亲密,他找到了广东的总督戴遥,戴遥是非常的尊敬他,当时已经被憨山大师的才华所折服。他愿意鼎力相助,下令把周围的东西都清除掉了,不存片瓦,百年积垢真正到憨山大师的时候一旦如洗。他不是南华寺的直接传位,有两广总督的护持,在南华寺放心大胆干,改风水,重修六祖殿,最重要的一点,他选了一些小沙弥,找了100多位小孩子,都是一些孤儿,还有放牛的,家里非常贫穷的,他就把他们收养过来,让他们读诵内外经书,还读诵儒家道家的经典,经过他苦心的培养,10年之后,这些小沙弥已经成才,所以南华寺一扫百年的阴霾,气象一新。在南华寺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 虽然憨山大师非常发心,但是还是有一些人不满,在1608年时,憨山大师准备重修南华寺的大殿,因为自己的影响力很大,很快筹集的资金,就到粤西采购木头,当时在这里面就有僧众诬告他,憨山大师亲自买木头,肯定贪污了,地方政府也没有经过查实就说是这样,当时被判他有罪。所以他的人生非常坎坷,在一个芙蓉江上流离了2年没有上岸,几乎得病离开这个世间。后来潮州知府亲自去审查此案,最后查清,所有的帐目非常清楚,分毫不差,虽然憨山大师的冤情明白了,但是他的整个人生中被充军,然后又被诬告,这些年,身体又病得非常严重,这时候他就去了鼎湖山的庆云寺,那里也是憨山大师住过的地方,最后到广州长春庵养病,然后一直在外面云游,主要居住在庐山,在明代1622年,77岁的时候,有一个知府让他讲法,这时候知道他的人生归宿在哪里?他又拄着锡杖回到大庾岭。当时是冬天,梅花怒放,驻足岭头,眺望景色很好,内心无限感慨,口诵了一首诗:五云一望入南安,万垒千迥六六滩;行到山穷水尽处,梅花无数岭头看。这时候他已经明白了,他的人生的归宿就应该留在曹溪,所以12月25日回到曹溪,第二年10月11日圆寂,享年78岁,他的肉身运回庐山,但是庐山的因缘不是那么的殊胜,不到10年的时间,气侯比较潮湿,加上虫蚁的破坏,在第10年的时候,又被重新领回了南华寺。所以说,每年南华寺很多香客在朝拜六祖之后,一定要礼拜憨山大师,憨山大师在佛教界的思想是主张三教一体,调和儒、佛、道的思想,他曾经说过,常言文化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知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所以他对我们的儒、道、释三家非常融汇贯通,从而达到了三教同源,将中国的佛教打上了非常明显的时代烙印,所著的《道德经》,《中庸直解》都是阐述这一思想的经典名著,而且憨山大师有非常好的文学功底。我们大家都知道有一首《醒世歌》,在我们的卓锡泉墙上有刻,大家可以去看一看,&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写得非常贴切,非常实际。就是告诉我们&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这就是憨山大师。大家有因缘的话,可以找一些憨山大师的年谱,找一下他生平的事迹。
&&& 这位祖师是丹田大师,俗家姓潘,广东新会人,生于明嘉靖14年,公历1535年。18岁时在南华寺剃度,丹田大师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出家人,他一生没有留下多少的事迹和文学著作,但他告诉我们修行要本分和老实,所以他61年没离开过寺庙,对于我们出家人来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平常都是念佛颂经,他突然有一天告诉他的弟子说,我要走了,留下肉身,所以说他的弟子为他的道行非常高,他一生严持戒律,是我们非常清修正悟的高僧大德,也是我们当今出家人在浮躁的环境中值得学习的楷模。简单讲一下丹田大师。因为他的资料并不是很多。
&&& 六祖殿的后面是方丈室,以前叫苏程庵,因为苏东坡在此居住过,他这边有几个非常古老的石碑,我们看到&敬佛&二字,当时顺治帝留给他师傅的,还有一个在&斋堂&二字是苏东坡留下的,这个&斋&字像龙头,堂字像凤尾,可以说这个字非常有力道。大家可能猜不到这个字是用什么写的,他是用我们刷锅的刷子写的,所以苏东坡非常豪爽,文化修养也非常高,写的也非常大气,做事也非常不可思议。用我们洗碗的刷子写字,还能写出这样的味道,后人无法去模仿。
&&& 祖师殿后面就可以看到几棵水松,水松大家可能被这几棵古木所惊叹,四周是绿树环绕,溪水潺潺,令人心旷神怡,宛如进入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感觉非常好。在不远处,我们刚刚讲到的卓锡泉,据记载,当年六祖在浣洗袈裟,苦于没有美泉,见四周林木葱葱,瑞气盘旋。六祖就用锡杖卓地,泉应手而出。此泉清澈,甘甜。来到这边的人,游客和香客取一些水带回去,保佑平安,卓锡泉西南面,有一个虚云老和尚的纪念堂。这也是一个林树,也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大家看这张照片,看他有多少岁吗?我刚刚看到的时候有50多岁,这张相是他110岁时照的。虚云老和尚,可以说,尤其是我们近代人,提起他的名字就由衷生起恭敬心,当时我刚出家时,看到他们的照片,还有弘一大师,就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不是伤心的流泪,发自内心的无比的赞叹,老人家的德行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
&&& 虚云老和尚是南华寺的中兴祖师,他是生于清末民初,活了120岁。120岁的照相还有一张,头发和胡子都很长,很有世外高人的感觉。当时他在清代的影响非常大,包括我们知道的慈禧太后,光绪帝,还有达官贵人,都是老和尚的皈依弟子,有一次老和尚在泰国入定九天,在整个东南亚非常轰动,而泰国的国王亲自来礼拜他,诚心的皈依他。所以老和尚不仅仅是在中国的影响大,可以说在世界的影响也非常大。
&&& 老和尚俗家姓萧,19岁在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字德清。所以有的人说,虚云老和尚是南华寺的一代中兴祖师,憨山大师也是,所以有人说,虚云老和尚都是憨山再来,他们都是字德清,非常非常巧合的事情,而且他们对整个佛教界乃至于对南华寺的贡献,在南华寺的历史上都会写下后人无法忘记的一笔。老和尚出生非常奇妙,他跟憨山大师出生一样,都是白衣从袍,老和尚出生时,他的父亲是当官的,她母亲生他时,她已经40多岁了,当时40多岁没有孩子,后到寺院求子,做梦不久后怀孕了,生下时也是白衣从袍,当事人都觉得非常恐怖,一看生下来是一个肉团,本来就岁数大,一看就晕死过去了,再加上晚年得子,生下来给人感觉受不了,一下子就吓死了。然后这时候有一个卖药的老人自愿把肉团割开,才知道是一个小男孩,这时候家里悲痛还是悲痛,但是香火还是续上了。他很小的时候性情非常安静,平常喜欢到寺院礼佛,他父亲非常害怕,小小年纪就想出家,在他17岁的时候要出家,被他家人找回,他的父亲不想让他离开,要传续香火,所以给他娶了两个老婆,祖师与这两个妻子无染,还教两个妻子怎么学佛,怎么去认知自我。日子久了,由爱侣变成了净侣,所以就共同参道。19岁的时候,两个老婆都全心向佛,都有向佛之心,也没有劝,趁着他的父亲不在就跑掉了,当时怕他父亲找到他,就躲在深山里,喝山泉水吃野果,在山中苦修。过了三年,他的父亲也非常伤心,好不容易晚年得了儿子,儿子又跑掉了,不知道哪里去了,所以他父亲就辞官回家了,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这时候虚云老和尚才敢从山上跑下来。这时候老和尚20多岁了,因为他一生下来就没有了母亲,然后因为他的出家,他的父亲过早了离开了人世,所以他就决定三步一拜到五台山,以此功德回向给他的父母来报父母恩,从福建一直拜到五台山,历经了千辛万苦,3年的时间,在期间有非常多的故事,包括神异的事,我就不说了。达到了拜山报恩的心愿,之后老和尚到印度,锡兰,泰国济世渡人,55岁的时候在高旻寺打禅七,在第八七的时候,香灯倒水时开水溅到他的手上,他拿着水杯,杯子落地,这时候豁然开朗,疑情脱断,如梦初醒。在他56岁之前经历的很多的磨难,在56岁开悟,之后他就去很多地方弘扬佛法。在抗日战争时,他又来到南华寺时,来到云门寺,重修云门寺,当时也是他人生中遭受最大迫害的一段经历,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1949年,社会比较动乱,当时有很多人请老和尚去国外,因为他的护法都在国外,要他去国外,但老和尚非常慈悲,他说我走了,大陆的出家人,这些佛弟子怎么办?他就留下来了,但是他也明白,他的留下来会受到非常大的磨难,在1950年的时候,有很多人,不法之徒就围攻云门寺,当时他们就说,你老和尚不是有神通吗?不是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吗?我就不相信打不死你,就拿铁棒、木棒打老和尚,打了1个多小时,一定要打死他,看他老和尚没有气了,走了,第二天老和尚又醒了,后又接着打,连续性的多次,老和尚在这期间是他112岁,当时把它打断了两根肋骨。虽然遭到毒打,九天没有了气息,但老和尚的确是中国近代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高僧,他也是非常不可思议,但他又醒了,而且他跟弟子说,他是想走了,但是弥勒菩萨告诉他,你业缘未了,还要回去。在中国大地上还需要你去担负起如来家业,你必须要回来,在他115岁的时候,当时中国共产党,现在的政府邀他出任中国佛教协会的会长,当时他的岁数很大,又拒绝了,然后到我们的云居山,大家可能知道云居山是中国的样板丛林,规矩和制度都非常严格的一个地方,重修云居山,他的晚年一直在恢复云居山。经过云门事变后,老和尚的身体也非常不好,所以他就常说,人家是三天命有两天病,我是三天命有六天病。要不是有菩萨的心肠发这种大愿,一般人是无法承受的,平时老和尚也无法安眠,他就顺其自然,在他120岁的8月份时,他在寮房的门口就贴上了&今天不见客&,在10月时,他的病已经非常重了,但是他还是什么事情都自己料理,不需要别人帮忙,在10月时,老和尚跟下面的人讲,下面人一见老和尚身体不好,就问安,他就问,到了现在,你们还做什么俗态啊,赶快去念佛吧,他对人生和自我非常坦然,你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你们要修戒,不该做的事情不做,要息灭心中的贪心,嗔恨心,开启我们的智慧。所以说在他10月13日的时候,老和尚离开了他生活了120岁的尘世,圆寂在云居山,他晚年当时准备圆寂在南华寺,但是因为因缘,因为他建南华寺时,他给自己预留了位,他是希望留在南华寺,因为之后整个国家的佛教变化的确太大,他也没有办法改变,所以老和尚的一生非常有神异,讲到这里,给大家讲一下老和尚当时驻锡南华寺的奇闻异事。我讲一个事情。
&&& 在卓锡泉有一个伏虎亭,导游就说,属老虎的不要从下面过,会折了他们的福,江总书记也受此谣言的蛊惑,他属老虎,他就不敢过,他就没有到卓锡泉,伏虎亭记载了,在民国23年时,老和尚在南华寺传戒,当时有很多的官僚,达官贵人来随喜,其中有一个江孔英之子,应该是一个官兵的儿子,发现曹溪门外有一道电光,然后一看,是一头大虎,大众都非常吃惊,有一些当兵就准备开枪射击,老和尚赶快喝止住,老虎见到老和尚之后,就三叩首,恋恋不舍,然后在这里把他放回去。
&&& 当时老和尚来的时候,南华寺的水松都是枯死的,老和尚来之后,这些枯死的都重新发新芽,这也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当时讲全球的气温是比较高,所以水松活了,反正是学者讲的,但是佛法讲因缘,这个因缘真是不可思议,就算是气温高,为什么老和尚来了气温才高呢。还有就是我们前面有一条河叫曹溪河,老和尚刚来的时候,它的流向是面对着山门,从风水角度来讲,是凶,非常不好,所以老和尚为了反宫格,所以老和尚决定把山门改一下,但是工程投资比较大,河床不是简单的小工程,如果不改,对整个寺院的影响都不好,当时把河道画好,但是没有料到,时间不长,到7月的时候,雷雨大作,如万马奔腾,第二天清早,河堤就全部冲开了,亦如老和尚界定的河道,整个曹溪河改道了,而且沙石拥起来一个河堤,非常不可思议。老和尚当时到南华寺时,抗日战争,广东政府因为抗日期间,广东政府搬到了现在的曲江,当时的日本人经常派飞机轰炸,有一次国民党的官员很多来到南华寺,所以派很多飞机轰炸,当时记载8架飞机,其中有一架在南华寺门前投了炸弹,但是没有炸中,老和尚就让大众、出家人回到自己的寮房。让政府官员都在六祖殿里。他自己在大雄宝殿拈香祈祷,过了不久,两架敌机就在寺院不远处相互撞毁了,所以日本人之后不敢来,这个地方在他们眼里是佛门圣地,不可轻易造次,这事在1942年也非常奇异。老和尚个人修为,神通妙事,我就简单讲这么多。这是虚云老和尚的舍利塔,纪念堂。你们有时候拜一下。后面简单介绍一下佛学院。
&&& 佛学院是南华寺2002年建的,我们的现任方丈(传正大和尚)收回了170多亩土地,当时在收回土地时历经千辛万苦,在当今社会,我们寺院收回土地,而且政府给我们出钱收回土地,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大和尚的确发了大心,感得龙天的护持。能够收回这个土地。所以我们现在建成的多宝阁,和曹溪佛学院就在这170亩的土地上重建的。你们旁边路过时,有一个,是惟因老和尚的舍利塔。
&&& 总的来说,在南华寺,佛学院也非常雄伟,也是老和尚发心,很多大护法大居士出资建筑,南华寺有很多大护法大居士都愿意来这里做功德,护持祖庭,大家觉得值得,我们出家人有这么多人的护持,我们作为僧宝,更愿意引领大众,站在南华寺的佛学院上面,可以看到南华寺对面的山,就像万头山,如千头峰,还有东北角有一个山峰高耸入云,像一个旗。从风水传统的格局来讲,这里一定是人丁兴旺,而且还能够声名远播,因为旗杆就代表着声名远播,也都期望在座师父们,还有参加&禅悦行&的各位学生们,大家能够遵循祖师的足迹,共同努力去护持,使南华寺发出应有的声音,普渡众生,利乐有情。阿弥陀佛。( 掌声)&
上一篇图文:下一篇图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韶关南华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