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普回向真言上面带着普皆普回向真言,这(普皆)两字是什么意思

普皆回向愿_普贤行愿品讲记_教学指导_佛法宝藏-佛学在线
普皆回向愿
第十二章 普皆回向愿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什么是回向
我们每天讲完经都要带领大家回向。什么叫回向呢?回向,对于学佛的人来讲,把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转来归向某一种目标,就叫做回向。回向的种类很多,有的人喜欢往生西方:‘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吾身,不退菩萨为伴侣。’这是往生净土的回向。有许多人念经念佛之后,他的回向,要求佛、菩萨保佑儿子平安、考上大学、媳妇生一个男孩,保佑生意兴隆等等,当然这也是回向,只不过是小回向。一个人的心量小,回向也小。有些人因为比较自私的关系,他说我好不容易花钱做了一些好事,干嘛要把自己的功德回向给别人呢?那不是太不划算,太可惜了吗!如果你舍不得把你的功德回向给别人,出于一种自私的心态去做好事,去回向,那你的功德只有一点点。反过来说,你的心量无限,你所作的功德也就越大,把你所做的一切好事,回向给十方三世一切众生的身上,那么你的功德也就无限的大!所以回向有大回向、小回向。
如何回向效果好
如何回向效果才更好呢?普贤菩萨告诉我们:‘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从第一大愿礼敬诸佛到第九大愿恒顺众生,所修的一切功德全部回转来,归向到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身上。也就是说,我们学佛不仅是为了自己,同时也是为了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将我们所做的一切功德,回向到哪里去呢?记住:不是回向给自己,而是回向给一切众生。
一定要发愿,愿把自己的种种功德回向给一切的众生,愿众生常常得到安乐,没有种种的病痛和苦恼。众生如果有不善的念头,要去干坏事,愿他们都做不成。众生如果修善业,要去做好事,愿他们立即就能办到。如果众生造下了恶业,要堕落到三恶道里去,愿恶道之门关闭起来,不让众生进去。愿为众生打开人道、天道、佛、菩萨、声闻、缘觉等涅槃正当大门,让众生走入光明大道。假如众生,因为无始以来,积累了许多的恶业,招感极大的苦果,我愿意代替他们受罪。我愿众生脱离苦海,我愿众生登上涅槃的彼岸,早日圆成佛道!我们倘能用普贤的心量,去回向所作的功德,那么,我们所得到的功德,将会像虚空一样广大。
‘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菩萨所修回向,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尽未来际的。这一段经文,同前面各大愿的归结处相同。
扫描下图关注网站公众号
扫描下图关注站长微信号
扫描下图微信支付
扫描下图支付宝支付
佛学在线网站 www.foxue.org
站长手机/微信:
微信帐户:黄富财
支付宝帐户:黄富财
敬请互相转告,并转发好友或朋友圈或公众号等为祈,共同一起弘扬佛法,利乐有情!普贤行愿品——普皆回向
作业编号:D35-11-110294-慧岩&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每一次修法的结尾,我们都会做个回向,将此次修法的功德回向给某些人或者一切众生等。普贤行愿的最后一个大愿“普皆回向”则是要将前九个大愿——“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那么,如何理解“普皆回向”的意义呢?
“回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布施和发愿。将现有的功德布施掉,发起令另一种善法生起的愿力。所以,回向就是制造一种善业力。“普皆回向”,则是将一切修法的功德,都回向于开显本有的真如自性,是一种令行者入佛之大、方、广“不思议解脱境界”的愿力。“普皆回向”,可以分三个方面来开演: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
首先,“回事向理”。佛法的修习,就是从闻思入手,听闻、思维、接纳佛陀所开显的真理,然后将心安住在这个真理上。行者通过经论的学习,明白真心、妄心这两种轮回和解脱的根本之别,明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最后明白并能将心安住在“人空、法空”的真如理上。于是,行者就成就了不生不灭的“法身”。此法身是众生本来性具、但需要事修方能开显的。从此,法身就是一个行者“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所依,故又称为“体”。开始,这个“心体”还不是太大。行者正念真如的力量还比较薄弱。但如果行者每次修法之后,都能“回事向理”,以“无所得”的心去理观“生灭”的功德,那对“二空”真如理的正念力就会不断增强,“心体”也会不断增大。到最后,就可以成就诸佛“不思议解脱境界”中的“体大”——心之体性,真如平等,无生无灭,无增无减,毕竟常恒也。“体大”成就的是佛的“法身”。
其次,“回因向果”。我们在修任一善法时,都会有一定的“相状”,都有一种可见的“功德”。但凡是有相的功德,都是生灭无常的。如果心住在此“有相”的功德上,即使你是以“佛法”的名义在修善法,这也只是一个有漏的善因,成就的也只能是一个人天的福报。因此,每次修法之后,都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一种“无所得”的心来看待刚刚所修的功德。这样,“有相”的功德因就能融入到“无相”的佛果中。到最后,就可以成就诸佛“不思议解脱境界”中的“相大”——相即德相,谓真如体上,具足无量恒沙胜妙功德,一一功德,称体显露,故名相大。“相大”成就的是佛的“报身”。佛的“报身”就是无上菩提。
其三,“回自向他”。当下所做功德虽属自行,但愿将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这里需要正确理解“何谓众生”。众缘和合而生的法,就是“众生”。“众生”不是离自己而存在的其他有情。谓有其他的有情存在,正是金刚经中要破的“众生相”——一种“似有五蕴自性存在”的颠倒妄相。其实“众生”就是因自己的现前一念心性随缘起用而生起的、自己当下见闻觉知的一切法。所以可以说,众生就是心的起用。在凡夫是轮回的业用,在圣者是解脱的妙用。所以,“回自向他”,“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就是突破人相、我相、众生相的颠倒,将当下的功德回向到以后无边的妙用中去。到最后,就可以成就诸佛“不思议解脱境界”中的“用大”——谓真如之体,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善果,故名用大。“用大”成就的是佛的“化身”。佛的“化身”就是不迷生死的无住涅槃。
因此可以看出,普贤行愿的“普皆回向”就是将修一切善法的所有功德,最后都汇归到无限增长行者的大(体大)、方(相大)、广(用大),以此成就佛的法身、报身、化身,入诸佛的“不思议解脱境界”愿力中去。所以普贤行愿十大愿,始终都是围绕着成就行者的菩提心这个核心而展开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金镂玉衣的书摊飞天印:普皆回向
装&&&&&&帧:其它尺&&&&&&寸:长23宽23高3(cm)册&&&&&&数:1册售&&&&&&价:1500.00元 品&&&&&&相:运&&&&&&费:浙江宁波
至快递:15.00元上书时间:购买数量:(库存1件)
微信购买商品分类: >
关 键 字:详细描述:作者系:中国书协会员、西冷印社社员、韩天衡弟子
配送说明快递:
一般15元起送,酌情安排配送费用。店主推荐5880.00元200.00元1000.00元4000.00元150.00元80.00元100.00元300.00元300.00元250.00元300.00元300.00元200.00元350.00元200.00元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成功加入购物车来自:恐龙书社您可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乘普光明藏经回向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