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创业机会11年一直没有扩张 还有机会翻盘吗

周一上证50指数盘中再创反弹新高,军工、银行等板块走强,招商银行大涨4%,市场热点板块轮动加速,午后新股探底回升,煤炭、锂电等前期热门板块开始调整。
周二沪深两市股指集体小幅低开,随后全天整体上处于震荡走低的一个状态之中。创业板今天的走势相对较强,在平盘线附近维持震荡走势。盘面上没有出现热点板块,各个板块的涨幅均较小。
周三沪深两市股指集体小幅高开,沪指快速拉升后便进入震荡走低的格局,尾盘拉升翻红。深成指全天基本处于震荡下跌的格局中。各个板块的表现较上一交易日明显回暖,多个板块盘中均有拉升表现。
周四沪深两市股指集体小幅低开,但全天走出了不一样的走势。沪指早盘不断震荡走低,随后开始缓慢回升。创业板早盘震荡后强势拉升,午后开盘进一步扩大涨幅,随后在高位维持震荡走势。
周五沪深两市股指集体小幅低开,沪指快速拉升后,全天在平盘线附近维持震荡走势。深成指稍强,早盘拉升后便一直处于上涨状态。创业板经过暴涨后,出现调整行情,全天处于震荡走低的状态之中。
展开剩余83%
本周沪指周涨0.47%,创业板周涨2.6%,证金概念股炒作持续发酵,证金公司新进的创业板个股昆仑万维、苏交科、华策影视继续上涨,二季度证金增持的浪潮信息早盘也出现大幅拉升。
同时,资金将目光转向了汇金持有的个股,最新曝光的汇金二季度增持个股涪陵榨菜,开盘不久就强势封板,另外汇金持有的朗源股份、易成新能、杉杉股份、方大炭素、永东股份等个股也涨停。
国家队、社保基金、险资在A股的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因为这是代表机构资金对A股态度的最直接“证据”。特别是在证金公司大举买入 创业板股票后,市场对于国家队以及机构的半年报持仓变化更为关心。
截至7月28日19点,两市已有107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半年报数据,从公司股东名单变化来看,国家队、社保基金、险资的持仓变化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以证金、汇金等为首国家队,在二季度新进了3只创业板股票,增持了3只股票,同时也减持了2只;
社保基金方面,7只社保基金新进了5只股票,19只社保基金增持了17只股票,另外,7只股票被减持;
险资持股方面,13只险资产品新进了11只股票,6只股票被减持。
国家队进创业板减持茅台
7月28日晚间,又有三家公司公布的半年报数据中,透露了国家队的最新动态:
国电南瑞发布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约41.76亿元,增长10.03%;净利润约3.5亿元,同比增长24.68%。前十大股东中,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增持约730万股,持股从一季度0.84%变为1.14%;
陆家嘴披露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收为56.23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为11.54亿元,同比增长18%。从前十大股东变化来看,相较于一季末,证金公司二季度增持了3533万股,持股比例由此前的1.18%上升至2.23%,汇金公司持股不变;
南京高科晚披露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4.41亿元,同比下降64%;净利5.13亿元,同比下降33%。从前十大股东变动来看,相较于一季末,证金公司二季度增持564万股,持股比例由0.9%上升至1.63%,为第四大股东,汇金公司持股不变,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7月24日晚间, 昆仑万维披露半年报,证金公司成了昆仑万维第一大流通股东,这是中金公司首次以证金公司身份,而非资管账户出现在创业板公司的十大股东中。一时间,国家队的动态成为市场热点,也给了跌跌不休的创业板以喘息机会,昨日 创业板指大涨3.62%,创下14个月来最大单日涨幅。
截至7月28日晚间,两市已有107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半年报数据,共有47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了国家队的身影,具体来看:
在二季度国家队新进了3只创业板股票,分别为 华策影视、昆仑万维、 苏交科;
增持了3只股票,分别为陆家嘴、南京高科、国电南瑞;
同时也减持了2只,分别为 金晶科技、 贵州茅台。
社保基金新进了5股减持7股
作为稳健的市场主力,社保基金的持仓变化也是市场关注重点。截至目前,共有33家上市公司股东名单中出现了社保基金的身影。
数据显示,13只社保基金在二季度新进驻了11家上市公司十大股东名单中,其中, 再升科技被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四组合和全国社保基金五零一组合合力买入,分别买入482.90万股和293.33万股。创业板公司 康泰生物最受社保基金欢迎,十大股东名单中有3只社保基金,合计持股304.26万股。
此外,有7只股票遭社保基金减持,被国家队减持的贵州茅台也在其中,被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一组合减持40.2万股,其余6只分别为 承德露露、 山大华特、 老板电器、 东方财富、 西藏珠峰、贵州茅台、 浙江鼎力。
险资新进11股增持5股
根据半年报数据显示,共有24家上市公司的十大股东名单中出现了险资,其中,东方财富、再升科技、华策影视、 西部矿业、 中钢国际、 国机汽车、 韶钢松山、山大华特、 黑牛食品、 健盛集团、 富祥股份等11家是在二季度险资新进持股。
具体来看,中钢国际十大股东名单中有3只保险产品,分别为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险分红、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深、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深,其中后只是于二季度新入驻的。
减持方面,共有6只股票被险资在二季度减持,分别为 海康威视、 莫高股份、贵州茅台、陆家嘴、 银信科技、 山东钢铁。
增持方面,险资在二季度增持了5只股票,分别为 康尼机电、 辉丰股份、 中百集团、 烽火通信、 古越龙山,其中,辉丰股份获2只保险产品增持。
昆仑万维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3.84亿元,同比增长57.52%。苏交科中报公司预告10-30%,业绩保持稳定增长。证金选择这样的企业,看中的也是中长期业绩的爆发。而不是短线进来炒作一把。所以我们炒作创业板也要讲究业绩优先的思路,这样可以有效抬高自己的安全垫。
最后老磨要给大家推荐一个高端的量化公众号:「量化e人」是证星研究所倾心打造。独家专注甄选量化股票池,最实用的交易策略,最精准的量化回测模型,倾力为个人投资者量身打造最性感的股票程序化交易系统,最新的组合收益最高已达30%以上,秒杀市场90%的投资组合!关注“量化e人”,助您更科学高效地获取投资收益!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做的事一直失败是一种什么体验?从悲痛中崛起却依然未曾成功,还会不停坚持吗? - 知乎3795被浏览777076分享邀请回答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深度对话陈大年 再谈创业的三个陷阱:拼命、扩张与资本
  陈大年盛大创业后学习太极拳、并鼓励员工以此习得节奏
  新浪科技:投资上讲,投资要投“长期价值公司”,但你每天只工作六个小时,这么少的工作时间和长期价值公司矛盾不矛盾?有没有被人质疑过?
  陈大年:前段时间我的股东也跟我说,最悠闲的就是你,每天就工作六个小时,其他的时候都不工作,人家那谁谁谁每天只睡五到六个小时。我说这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吗?你更应该为自己的投资感到放心,因为这个公司没有明星企业家,我即使出去休半年假,这个公司也会正常运行,因为我在和不在,这个公司都不会出问题,这就是我一直在努力的一个方向,我坚定的希望我的新的公司,是我不在的时候,依然能保持发展,所以为此我做了很多年工作。
  我跟内部也在讲,我成立这个公司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有天我要从这个公司完全退出的准备。所以我今天对你们每个人的训练,就是希望我退出这个公司的时候,这个公司依然发展得很好。
  这些年其实正在越来越多的展现出这样的状态。以前的时候,一年里面大部分的决策是我做的,现在大部分决策是EMT(企业管理委员会)做的,我不做。我只做极小的一部分决策,其中包括优化企业决策模式,决定要不要进行融资,这种事情是我做的,其他大部分都不是我做的。
  反过来,你想一个只能睡五小时的人,如果这个公司出点问题,这个公司会不会摧枯拉朽的倒了?所有的弦都绷紧了,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都已经绷到那个状态了,让一根稻草压垮,你说冤不冤?
  有时候我觉得很有意思,很多投资人就认为一个没日没夜拼命的公司,代表着未来充满了希望。但事实上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反的,这么一个弦绷得很紧的公司,其实是很容易断的,他突然死亡的可能性很大,而那些很轻松的公司,反过来,安安全全地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投资要投长期的公司,不能投短期的公司,因为短期的公司综合来看,它其实亏损的可能性会更大。
  我们从现在互联网的20年的时间看,所有能够在行业里风光六年到十年的公司,如果原来投资人投下去都坚持不退,收益都是极好的。反而是那些脑子一热就投了的公司都死了,因为他弦绷得太紧了,他们努力地把未来五年的力量在短时间内集中透支,展现在你面前说我有这么强壮,天魔解体大法,然后你就认为,他未来五年都能这么强壮,但其实他早就把自己未来五年消耗完了。
  新浪科技:是不是因为你做成了才这么说?还有很多创业者还在挣扎,没法像你说的一样慢慢来。
  陈大年:上一次分享的时候,有个听众很诚恳地跟我说:“你做成了所以说什么都是对的,但我们这些创业者没你这么多钱,真的做不到”。听起来这是对的。我能这么做,和我已经有过一次创业经验有关系,这让我能够比较好的掌控节奏,第一次创业的人会困难很多。
  我自己也是如此,刚想明白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也在想能不能把这个模式做下来。所以这次创业中,我一直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普通创业者,比如创业过程中从不利用我自己在行业的影响力获得帮助,比如我一直克制着自己的冲动,投入更多的个人资金来加快公司的发展速度。
  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管理学实践,最后的结果是不错的,我们通过这种慢文化最后真的把万能钥匙做起来了。所以我相信,如果你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也是能做到一样的结果的。
  新浪科技:万能钥匙有这么多的用户量,会不会进入去做游戏,电商等等业务?游戏是你的老本行,盈利能力也很强。
  陈大年:到现在为止,WiFi万能钥匙做的最对的一点就是绝不贪心,只做好自己“连接成功”这一点,其他什么都不做,人家说你有现在的用户量去做游戏吧,而做游戏你又有经验,但我回答说这个领域我不做的。
  因为我要做了游戏,我一部分人就要分出去了,我们这个团队体量就变小了,我们在核心的优势上面,能够投入的力量就全部变小了。你说我可以另外招,但问题是我们的高层管理人员全部要过去,他们的资源精力也是有限的,然后我们的业务本身还得分出力量来帮游戏做支持性的开发等等,这些事情都会耗掉你很多的精力,这些东西一旦耗掉你的精力的话,你这里的核心成长就会放缓,就会让用户不满意。
  所以不管过去,还是接下去几年,我都不会去做其他领域。我相信我们的主营业务还有很深的潜力可以挖掘。
  我以前做《传奇》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刚开始做的时候整个中国网游最高的同时在线可能也就两万人,然后我们一口气做到十万人,然后很多人说够了,你们太厉害了,原来的记录被你们翻到五倍了,我们说不行,我们还要做,然后我们做到三十万人,人家说这么多,十五倍了,你还要做?我们还要做,最后《传奇》做到七十万,自己觉得差不多了,然后就掉头去做其他的东西了。
  但是三年以后你突然发现,另外的游戏公司已经做到300万日活了,最后600万、700万都出来了。所以我现在跟团队经常讲一句话,叫做“任何微小的事情都可以很伟大”,在中国这么巨大的用户群体里面,你做到任何一个小细节,就可以成就一个巨大的市场。
  我前两天看到新闻,“个推”拿了那么一大笔投资,你想想看,一个公司只做推送消息那么小的事情,就能把公司做这么大。我见过太多人,一上来设计了个很宏大的商业计划,四处出击,最后死掉了。而个推没啥野心反而做大了。个推估值多少?我忘了新闻里面提到的具体数值,反正是有几十亿的估值了。
  同样,今天已经很少有软件,能在独立用户数上超过万能钥匙,就是因为我们在一个点上打井。这个力量很厉害,一直在某个点上击打。有个很有趣的恐怖片,讲一个人得罪了一个死神,然后死神拿了个勺子,24小时敲他脑袋,不管他怎么躲,那死神都会跟在身边,默默的不厌其烦的用勺子敲他脑袋,最后他崩溃了。
  就是这种感觉,一直做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情,不断的坚持,最后就做出来了。
  新浪科技:作为第一波开始创业的互联网老兵,你觉得现在的环境和过去有什么区别?对于新的创业者你有什么建议么?
  陈大年: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最顶层公司的创始人,基本上都是在98年那个阶段出来的,但是现在却开始出现一批新的企业家,比如张一鸣,程维,汪滔,我觉得这就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会,原来第一代的企业家,他们曾经形成了一些强大的优势,但这些优势在移动互联网的时候,被削弱了,新的人就出来了。
  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也会有创业者成功,但是能做到今天这批新企业家的成就,其实就很难,但是移动互联网就给了他机会。今天的移动互联网跟98年的PC互联网时候,最大的相同点是什么?重新开发了一种入口,给一群年轻的人,真正冲到整个产业最高端的机会。
  而最大的区别是,现在的产业很成熟,不像我们当时,我们当时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什么资料可以查的,你要找一个技术人员,往往他上班的第一天就是重新学习写代码。
  我记得我们刚刚做的时候,学校里教的完全不能用,学校里教的数据库是foxpro,单机上都不用,互联网公司就更没法用了。但是没办法,计算机系出来的学生都这样,所以你还得找时间天天给他们上课。那时候的计算机系学生很少有人写过一个完整的程序,甚至有些人拿了文凭连office都不会用。
  这个过程是有它的困难,但是好处也是有的。因为这样,所以竞争会相对弱一点,而今天的行业竞争可能会更充分一点,但是你寻找专业的人才,也相对比较简单一点。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可以用一种慢的方式在做,因为有很多的工作你都可以交出去,我看小而美的公司都是这样子的,他只做最核心的那部分,其他的他全外包出去给其他人做的。放在98年你能做吗?你想放出去,外面的公司能做的了么?但是今天你就可以。
  你可以把很多的通用的部分全包出去,让他们做,你只做其中最核心的东西,所以你的公司核心,成本也低,最简单的例子,你现在都不用自己去买服务器就可以架网站了,找个云计算就架网站了。我自己认为,这个时代应该比那个时代好很多。
  而今天,我们的创业机会也多了很多。看起来好像行业里无处不在的都是巨鳄,但他们都是所谓的互联网行业的巨鳄。我相信更重要的纬度,是互联网+。我觉得过去有一个很重大的错误就大家把互联网当做一个行业,它其实不是一个行业,它是一种革命性的工具,是可以改变所有行业的,这就是互联网+。
  所以当有人说,你是互联网行业的,我是服装业的,我就会觉得是瞎扯,因为没有互联网行业这个行业,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互联网+”任何一个行业就可以不一样,今天马云已经证明了,用互联网+服装门店就能够改变所有人买衣服的习惯。
  所以从一个角度上说,它根本不是一个行业,它是一个横向的,可以革命任何产品的东西。那么我们现在其实能看到的创业机会,是比以前多得多的。
  但必须要提醒的是,现在有很多完全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开始创业。要知道并不是因为这个机会好,任何人冲进去就能创业成功的。你都没有上过班,你都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项目,你就想过来创业,我觉得这是一定失败的。
  机会就在那边,很多,它属于一群人,属于所有有经验的从业者,对他们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来看看这几年做得好的那几个企业家,都不是新手,或者是连续创业者,而更多人是已经在成熟的互联网公司工作很久,并且已经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职责,企业的二把手,都是这样的。
  那些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我觉得他们需要的是先去上上班,学习经验再来创业。不要怕,任何年代都是有机会的,等学会了再来一样有大把成功的机会。
责任编辑:西湖雨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创业近11年的餐饮预订网站饭统网最终倒掉_网站运营
七彩知识堂[网站运营知识]
创业近11年的餐饮预订网站饭统网最终倒掉
  创业近11年的餐饮预订网站饭统网最终倒掉
在餐饮O2O行业的多位人士已经知道饭统网服务器关闭的消息。作为已经创业近11年的餐饮预订网站,最终倒掉的原因交错复杂:内部管理混乱,内耗严重;几次融资过后,股权分配混乱,争持不下发生股东退股现象;固守原来的电话订餐的1.0模式,在移动互联网到来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变革,VC不看好这一模式融资很难进行……
即便如此,在被关闭之前,饭统还一度有过翻盘的机会。
2004年,在公司成立10个月后公司实现现金流平衡。此后几年,饭统网可以覆盖60个主流城市。2008年6月,饭统网全资收购广州“天下饭庄”网站。2008年7月,饭统网获得日本亚洲投资等近3000万元人民币(400万美元)风险投资。
“饭统网在成立之初,每个环节都能卡到位,走的稳,当时我们都很羡慕,但到后半段后劲不足。在发展后几年,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在商户上的积累进行自我突破,但到2010年以后基本上原地踏步。”一位餐饮业资深人士这样评价。
2012年初,由于运营问题,饭统开始出现入不敷出。先是克扣员工半薪,然后出现欠薪,不断员工出走闹得很不愉快。
一位离职员工回忆,他于2011年8月入职,公司有超过400人。到2013年2月,公司剩下100多人。公司从当月只给员工半薪,另一半薪水借给公司。当时公司给出的承诺是,运营状况好转或者融资到位后,会补发欠薪,并加利息。
2008年饭统网每日接单的数量在4000单以上,2009年回落到单,2010年只剩下1000单左右。
经典短信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机会的识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