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家工作人员收贿罪为什么不可以上访

查看: 17262|回复: 29
现上访不能越级,只能一级一级上访,这你怎么看?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7 天[LV.4]偶尔看看III
【郑重提醒】:本站帖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配合~
1.jpg (115.79 KB, 下载次数: 366)
10:28 上传
& && &&&现上访不能越级,只能一级一级上访,这你怎么看?这是好事好还是坏事呢?或者对你来说根本就不关心呢?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185 天[LV.10]以坛为家III
我觉得从概念上讲,一级一级上访是正确的,这个不是打“升级”。所以,作为信访人在逐级信访的时候,自己在提交资料的时候,自己也要去熟读《信访条例》弄清楚流程,准备好材料,然后再去政府指定的群众接待中心(信访办)去反映问题,然后要求接访单位按规定时间给予回复,如果没有按期回复一定要索取理由,如果回复了结果没有得到解决或者处理的不是很满意,如果是很小的矛盾我觉得就应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是比较严重的事情,那么你再往上一级单位去“文明”信访,我相信大家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为什么国家的信访问题那么严重,公务员,特别是信访办的公务员看到信访人就不想见,特别是那种超级上访户“历史遗留问题”“20年以上的信访问题”等等,很大部分原因是信访人不懂“信访”规则和流程,导致了不文明的“信访”行为,全国各地的“钉子户”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信访人要成功信访,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弄清楚什么是国家规定的“信访”。第二,你要信访些什么问题,弄清楚后写成书面材料。第三,要找一些有效和法律依据和政策依据来支持你的信访诉求。第三,按照《信访条例》和各级政府的信访制度规定来进行反映问题。(不要一个问题同时向所有信访渠道去同时反映,这种情况很让人反感,因为同一个问题可能是同一个部门去处理,但这个部门处理这一个问题要回复6到8次,甚至更多。)国家通开通电话,短信,网络、信访接待室等各种信访渠道不是拿来开玩笑的,他的受众是真正需要“信访”的人,他的接收对象也是需要帮助的群众。第四,要想好如果这一级别的信访部门不能解决,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处理问题。但切记一点是不可取的,那就是“不给老子解决,我就要怎么怎么样”,不要说出类似的话和做出类似的事情,更不要摆出这样的姿态。有理不在声高。毕竟人的声线还是有限的。总结一句话就是————弄清楚了再去做。
以上是跟信访30年以上的工作人员聊天获取的感想。如果赞同的,请点一个赞吧!也祝福那些正在信访或即将信访的朋友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早日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要告知那些“信访人”,信访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是信访人可能会把他变成战争,所以信访要把握尺度,而且信访不是唯一解决问题的方式,因为凡事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不是哪一个部门就能解决,凡是需要协调,政府是可以起协调解决作用的,但是关键在于信访者与被信访者双方的态度。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209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也就是说,
你想举报某某领导,只能跟他说:喂,你贪污了,你违法了,你把自己整下去,行不?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个人感觉可行,这级不行,就再到上一级。没说不能越级,只是不能一次直接越级。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很多事情不越级不会被重视,比如说李某某!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710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心态放平其实那那么多是非啊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这是倒退,给当官的明摆着提供保护伞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是杀父谋妻、谋财害命?还是拆迁没给钱?没事上啥访?有些子女把自己父母整起去上方,好辛苦哦!这只能表示自己认为法官判案不公!或是真的判案不公!自认上访都是一种不应该有的一种社会状态!不晓得西方社会有没有这种制度!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2 天[LV.4]偶尔看看III
个人感觉可行,这级不行,就再到上一级。没说不能越级,只是不能一次直接越级。
你这个明显也不行啊 比如你去了这一级 但是人家可以说你没去啊
那你不就是越级了???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2 天[LV.4]偶尔看看III
也就是说,
你想举报某某领导,只能跟他说:喂,你贪污了,你违法了,你把自己整下去,行不?
赞& && && &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2 天[LV.4]偶尔看看III
一直觉得中国也应该像HK的廉政公署一样
纪委不受地方管理 直属中央 只与中国最高领导人汇报
这样才得行啊。。。其他都是瞎吹&&
联系我们 023-&& 广告合作:023-
QQ:9058138
本站网友发布的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新源律师事务所
舒展律师、汪羽律师
Powered by查看: 1200|回复: 10
你好,我们去北京上访,北京信访部门让我们回老家到地方找政府要一个答复意见,可我们到地方后地方不予受理我们的信访事件。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呢?谢谢您解答。(我们是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五里川镇青石沟村的村民,青石沟全村人口三百五十余口。地处卢氏县西南边陲,山大林深、沟渠纵横、交通不便。1983年为响应国防建设,迎接部队的到来,由政府协调,青石沟前半沟的村民全部搬离,并得到妥善安置和赔偿。我们后半沟的村民为了配合军队建设而留了下来。然而这给我们村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因为进出村的唯一的公路要经过比对管理区,不仅进出需要经过部队的道道岗卡登记,还要对随身物品检查,移动通讯设备不允许携带,进出车辆也要严格盘查,外来车辆和人员更是不得进入。从而导致村民与外隔绝,很多经济作物只能靠肩扛背驮几十里地拿出村外,再辗转倒车带到镇上才能卖掉,村民生活十分不便。
2014年村干部和政府相关领导与部队协商达成意见:部队给村民每口人三万元作为补偿,村民不在村里长期居住,有事进出凭乡政府开证明即可,保留所有房屋、土地、经济林及一切不动产的使用权和所有权。除了不在村里长期居住外一切照旧。村民在政府规定的时间内搬离了村子,于2015年初每口人得到了三万元补偿款。在外面或租房或借住亲朋好友家。最初几个月开证明还可以回家,到后来这些证明根本不管用,部队根本不让过。回一次家必须翻越邻村的几座大山,辗转绕行几十里沿着崖边的崎岖小道回家。到家才发现电没了,水也没有了。更别说红白喜事和回家种地了,村民找村干部,村干部说这都是通过政府和部队签过合同了,他们也没办法。但是所谓的和部队签的合同详情村民根本就不知道。现在年轻的村民外出务工勉强维持家用,但是大多数是年迈体弱终日以耕种为生的庄稼人,有的生活都需要有人照顾,有的连县城都没去过,更别说外出务工了。老人去世后因为部队封路而不能葬在老家,只能在外面高价购买墓地。现在国家精准扶贫项目在我们看来就像是水中捞月。分散的村民多次找镇、县政府部门反映村民生活现状,希望政府妥善解决村民生活现状,但均推诿如石沉大海。现在青石沟村土地荒芜房屋岌岌可危,村民有家不能回,有地种不了,经济作物因为管理不到位也都没什么经济效益了。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举步维艰。
至此万般无奈之下恳请上级政府部门来实地考察一下,结合青石沟村的实际情况,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合理妥善解决村民生计问题。) 向上反映
县政府信访部门对信访人提出的信访复查申请不予受理的话,是要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讲明不予受理的原因的,如果没有回执或没有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话,你可以到上一级部门投诉反映。
(一)应当但未经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及所属部门受理办理的信访事项。 (二)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来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或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诉求的信访事项。 (三)来访人对信访事项处理(复查)意见
合法,信访局是个协调机构,他把你的问题交给镇政府是信访复查复核,如果你想解决此类问题可以行政复议。
信访压制不属于行政机关作为 中国信访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条信访应该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工作,各级地方仍然存在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教育相结合辅导的原则。第六章,点击看详细的处理投诉的县级政府机构
1.对属于人大、法院、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来访事项,以及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各级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及其他行政机关不予受理。 2.对跨越本级和上一级机关提出的来访事项,上级机关不予受理。 3.来访事项已
《信访条例》提出的有权处理行政机关不仅仅指行政机关,还应当包括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组织,也就是说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是法律上的行政
不是退,是转回
汤唯的猴宝宝
走诉讼途径
向更高阶层走,要不就叫媒体曝光,只要有了关注度就好办了,望采纳为什么我没有上访却是重点人员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为什么我没有上访却是重点人员
这一次坐火车从贵阳到广州,查身份证,一看我是重点人员,但是没有任何前科。一问才知道维稳办搞的鬼,怕我去北京上访。可是我从来没有去上访过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重点人员不一定是有前科或者上过访的。,也许你在什么场合,什么地方表达过你的情绪。这个不一定的。。也可能是有倾向的
采纳率:44%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上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正文
女教师上访为何不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日前,河北遵化二中上访女教师陈文艳重审获判无罪。此前原审判决中,她被指多次向学校接访教师及稳控人员索要钱财1.69万元,犯敲诈勒索罪,获刑1年。(详见中国青年报9月25日报道《女教师上访被判敲诈勒索罪 1年后重审获无罪返回讲台》)
  这不是近年来因上访获罪的唯一案例。一些公民在维权过程中提出赔偿,当数额较大时,部分公安机关也会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刑拘公民。这种现象引发巨大争议。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上访女教师为何不构成敲诈勒索罪?维权与敲诈勒索罪的边界在哪里?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法律专家。
  需有合法权利或事实作基础
  曾研究敲诈勒索罪的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简爱告诉记者,敲诈勒索罪与寻求正当诉求来解决问题,在一些情况下较易混淆。区分二者的重要方法是,要审视是否有一个合法的权利或者事实作为基础。
  例如,公民有检举权,但是当公民掌握某个官员的不雅照片,却向其提出索要钱财,此时已经对其造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你跟对方要钱是没有根据的,你没有一个在先的合法权利,就构成敲诈勒索罪。”简爱说。
  相反,在某些拆迁纠纷中,如果拆迁户没有得到法律规定的补偿,这时他掌握了开发商手续违法的事实,以举报来“要挟”获得应有的补偿,那么,这种情况通常不宜认定为敲诈勒索。拆迁户此举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因为违规拆迁的事实在前,这种处理也可以比较高效率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另一个区别是行使权利的手段是否合法。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王桂萍表示,维权手段必须正当,否则可能违反法律规定,“并不是有权利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地去维护”。
  在一些环境污染索赔案中,企业要给当地村民赔偿,当赔偿数额商定好或村民提出“天价索赔”之后,村民反而被指涉嫌敲诈勒索罪。
  简爱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赔偿金额是可以协商的,而法律对协商的数额没有具体规定。企业可以拒绝索赔金额,即使谈崩,也可以通过法院诉讼等途径解决问题,因此“无论索赔多少钱都不涉及敲诈勒索”。
  具体到陈文艳案件来说,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阮齐林认为,上访是公民权利,作为政府官员有义务解决这些事情,有的时候官员为了维稳愿意拿钱“哄”着访民,显然带有交换的目的。但是,上访依然是访民的权利,官员愿意把钱给访民作为交换让其放弃自身权利,不能认为是敲诈。
  学者:政府不能作为敲诈勒索罪被害人
  那么,政府、事业单位等公权力部门,可否成为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象?
  王桂萍告诉记者,目前立法、司法对敲诈勒索罪构成要件中的对象没有明确定义,通常是司法实践中出了问题再具体分析,所以实践中的处理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实践中,有判的,也有不判的,但是理论界认为是不可以判的”。
  王桂萍表示,如果纯粹从敲诈勒索罪来看,访民索要钱财的行为表面上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但是,政府、事业单位不能作为敲诈勒索罪的被害人。陈文艳案的重审判决也认定事业单位法人不能是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象。
  “只要访民没有暴力等其他威胁行为,仅仅是要求继续上访,不构成威胁的事实。”阮齐林说。
  王桂萍表示,当公权力部门决定了某件事情,对于公众来说,属于行政行为或职务行为。无论这个行为是否正当,最后的法律后果都应由政府承担,否则就是推卸责任。“这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敲诈勒索是不一样的。”她强调,如果可以追究责任,就类似“钓鱼”了,“所谓‘敲诈勒索’能成立的前提,就是官员在受威胁或要挟之下处分了国家权力。当官员已经构成行为不当,反而去追究对方的责任,这是不合适的。”
  因访获罪有时不纯粹是法律问题
  对于一些访民因访获罪的现象,法学学者认为有时候这不纯粹是个法律问题。
  王桂萍认为,在我国,政府拥有一部分权力,法院也拥有一部分权力,对同一件事的处理可能结果不一样,因此公民自然会在各方寻找其中的最大利益。
  “一些人选择上访,虽然途径没问题,但客观上给政府的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且一些地方的官员晋升、考核与上访挂钩。”简爱表示,要彻底解决问题,首先要限制信访与政绩考核过度挂钩,并尽可能鼓励公民通过司法途径维权,做到公开透明。
  一名研究者则提出,基层政府在一些情况下觉得委屈,还可能因为有时候即使没有做错也会被上访、告状。
  简爱表示,尽管法学理论界基本认可上访者不构成敲诈勒索罪,但问题是,一些基层政府会给法院施加一定压力,因为上级处理上访的部门把压力给了基层政府,而基层政府便把法律压力转向当地法院。虽然法院强调独立行使审判权,但法院的一些事务需要当地政府支持,所以造成一些法院不能完全依法判决。
  她认为,信访提供的是司法之外的制度与保障,既然开放这条通道让当事人表达诉求、维护自身权利,就应该尊重法律机制和其他社会机制之间的衔接。如果规定公民有信访的权利,却在通过上访解决诉求时判公民敲诈勒索,这是在行政法和刑法之间人为制造一道鸿沟。
  实习生 江山 本报记者 卢义杰
  相关报道
  女教师上访被判敲诈勒索罪 1年后重审获无罪返回讲台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怀孕多久不可以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