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跟中国会打吗真的要打中国吗

中国即将在这个国家终结印度的“垄断”,这一次,印度人真“怕”了——
原标题:中国即将在这个国家终结印度的“垄断”,这一次,印度人真“怕”了——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参考消息”(ID:ckxxwx)。
昨天(7月13日),来自尼泊尔的一条新闻在中印两国引发“连锁反应”。
“从下个月开始,尼泊尔将接入中国企业提供的互联网服务,终结印度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印度《经济时报》转载尼泊尔媒体的报道称,一直以来,尼泊尔完全依靠南部邻国印度获得互联网服务,但“尼泊尔与中国的互联将改变这一现状”。
▲印度《经济时报》报道截图
垄断被打破,一些印度媒体大呼“不妙”。而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印度网友干脆@莫迪总理,讽刺地写道:“干得好,总理先生,了不起的外交政策。”
尼泊尔媒体:终于等来了中国的光缆
事实上,这条新闻半个月前就已经出现尼泊尔《共和国报》上了,但直到最近两天才被印度媒体关注,并掀起舆论热议。
“如果不是因为工程的延期,尼泊尔现在就用上中国的互联网了。”尼泊尔《共和国报》网站7月2日引用该国电信部门发言人肖班&阿迪卡里的话说。
▲尼泊尔《共和国报》网站截图
报道称,尼泊尔对接入中国互联网的计划“期待已久”,连接两国的光缆原定于今年5月铺设完成,尼泊尔境内的光缆工程已经完工,但是中国境内的工程在4000多米的海拔地区遇上雪崩。此外,还有一位中方员工因高原反应晕倒了。
出于安全考虑,中方不得不暂停了施工并更换方案,由于新的路线比原定设计的要长20公里,因此施工日期又延长了一个月。
6月底时,工程全面恢复,如果进展顺利,尼泊尔将从8月开始接入中国企业提供的互联网服务。
发言人肖班&阿迪卡里还表示,一旦尼泊尔的网络与中国互联,那么“即便与印度的连接出于任何原因受到干扰,其本国的网络服务也不会中断”。
“希望尼泊尔人可以享受更快的网络”
“邻居”尼泊尔也能用上中国的宽带了,对此中国网友们纷纷点赞:
当然,也有中国网友感到好奇,尼泊尔居然长期依靠印度的网络,“不是说印度网速不行吗”。
有图为证:
▲被印度网友传为笑谈的“部长上树打电话”视频截图
今年6月,印度财政和公司事务部长梅瓦尔访问拉贾斯坦邦期间,要打电话时却一直找不到手机信号。梅瓦尔不得不借助梯子上了树,才接通电话。
“糟糕的信号把部长都逼上树了。”这尴尬的一幕被印度网友自嘲道:“这就是数字化的印度。”
一位长期生活在加德满都的媒体人告诉参考消息网-锐参考,目前尼泊尔的互联网服务都来自印度,网速确实在总体上还不行,“就连五星级酒店的网速都比较慢”。
科技网站techlekh认为,接入中国互联网后,尼泊尔将从三个方面受益:更快的网速,更稳定、不受干扰的服务,以及更低的上网费用。
而且,对于尼泊尔网民而言,这也意味着能以更低的价格,选择购买不同中国公司的宽带服务。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一家网吧
尼泊尔网友质问印度人:“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不过,这样一件在尼泊尔国内舆论看来“喜大普奔”的好事,在印度媒体的口中,还是变了滋味。
印度《经济时报》称,中国正在尼泊尔集中发力,挫败印度的“垄断”。该报还不忘提及:“中国和尼泊尔签订了交通互联协议,尼泊尔甚至同意从中国西藏架设一条铁路进入尼泊尔。中国正试图扩大其影响力。”
值得玩味的是,一些印度网友在媒体的煽动下,对尼泊尔此举表示“惋惜”,还批评尼泊尔“不会区分敌人和朋友”。
宣扬“阴谋论”者也大有人在,比如有网友叫嚣从此中国就能“控制”尼泊尔的网络安全了。
为此,甚至有印度网友激进地妄言,要把尼泊尔“分裂”以保护印度:
对于印度网友的“杂音”,一位尼泊尔网友不客气地质问道:“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尼泊尔能得到更多带宽,上网更快了。”
如何在中印之间保持平衡?尼泊尔期待对华提出更多合作方案
抛开情绪化的言论,也有印度媒体从这条新闻中剖析印度的不足。
在一篇分析文章中,印度《国际商业时报》表示,来自中国的智能手机已经在尼泊尔站稳了脚跟,现在有了手机和互联网,“我们无法否认中国用这两样‘利器’赢得了这个邻居的心”,“而如何抗衡所有这些,印度做好准备了吗?”
▲印度《国际商业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相比起印度舆论的喧嚣,尼泊尔国内媒体却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13日在尼泊尔外交部的记者会上,尼泊尔副总理兼外长马哈拉在回应尼泊尔和中印两国关系的问题时表示,“我们希望与中国和印度都保持公平与平衡的关系,确保我们国家的土地不会被用来对抗邻国。”
马哈拉强调,国家利益是尼泊尔和他国交往的第一要素。“尽管我们的国家很小,但是我们的位置很重要……有很多友好的国家关心我们。”在引用外长的这段话时,尼泊尔《加德满都邮报》还提到,马哈拉即将启程,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
▲尼泊尔副总理兼外长马哈拉  
其实对于中尼合作在印度引发的“连锁反应”,一位尼泊尔媒体人的观点或许能部分代表该国舆论的态度。
7月12日刊登于《共和国报》的一篇专栏文章中,尼泊尔自由撰稿人约翰&纳拉扬&帕拉久利称,自从今年5月尼泊尔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后,第一个合作协议已经签署。就在6月下旬,尼泊尔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来与中方协调参与“一带一路”。
▲帕拉久利在专栏文章中称,在“一带一路”的合作中,尼泊尔应更积极主动,提出更多双赢合作的方案。
帕拉久利委婉地表示,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是尼泊尔的正确一步,但很难不引起该国南部“邻居”(印度)的不安。然而他认为,尼泊尔应该采取更积极主动的方式,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向中方提出更多双赢合作的方案。“显然,在中国带来的这股潮流上,我们还要更多了解中国才能行驶好这艘船。”他说。
印度“迷之自信”的大国梦还能做多久?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参考消息”(ID:ckxxwx)。
虽然印度“超日王”号航母和美国核动力航母“尼米兹”号差着一个年代,比日本的直升机航母“出云”号综合战斗力也没好太多,但对于印度海军来说,拼凑起一场三航母同场秀肌肉的“马拉巴尔”演习,已经足够扬眉吐气的了。
官方上,印美日三国都没有明说这场着重演练反潜科目的联合演习的假想敌是谁,不过只要把这三个国家的水下假想敌列个表,答案就昭然若揭了。美日海军的水下对手是俄罗斯、中国和朝鲜,而印度的假想敌只有巴基斯坦和中国。从上述国家中取一个交集,若是说演习并不针对中国,那可就是大白天见鬼了。实际上,兴高采烈的印度媒体早就按捺不住,绘声绘色地为印度公众描述了一幅美日为入侵中国领土洞朗的印度站台鼓劲的图像。
▲参加“马拉巴尔”军演的美国“尼米兹”号核动力航母、日本“出云号”准航母和印度“超日王”号航母(CNN)
印度加强与美日互动以制华
近年来,印度在保持与俄罗斯传统安全合作关系的同时,明显加强了与美日的互动。外交上,莫迪与安倍共同呼吁建立“自由走廊”以对冲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军事上,美印签署后勤保障协定之后,双方合作不断深化,联合演习的科目越来越贴近实战。尽管美印军事装备的标准和水平差距甚远,但技术障碍挡不住两支武装力量在心理上越贴越近。
▲资料图片:日,日本东京,印度总理莫迪和日本首相安倍一起吃茶饼。(彭博社)
曾几何时,印度在推动与美国的军事合作时还犹抱琵琶半遮面,带着几分“羞涩”。2016年印度海军在太平洋水域发起“马拉巴尔”军演时,尽管欲盖弥彰,但毕竟费了点口舌,强调联合军演和联合护航存在本质区别,印度无意在南海主权争端问题上选边站队。
时至今日,印度已经不愿意再去强调自己说服力不过尔尔的所谓中立立场了。也难怪,能干出在无争议区蓄意挑起争议这般勾当,还有什么必要假撇清呢?
不过,从“马拉巴尔”军演到洞朗事件,再到印巴克什米尔交火,如是种种,能说明印度已经在追求南亚地区霸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心甘情愿地背弃当年曾高高挥舞的不结盟大旗,公然寻求美国的支持甚至庇佑了吗?莫迪的地缘政治雄心到底有多大?哪里才是印度想定的利益边界?印度是否已经下定决心要把中国当作自己最主要的地缘政治对手和安全挑战,拉上美国与日本建立起一个从东海到喜马拉雅山的对华包围圈呢?
这几个问题固然彼此相关,却未必能从一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的答案。印度对华政策的确越来越强硬,但这种强硬到底是因为印度决心投入美国的怀抱,需要缴纳“投名状”?还是因为印度越来越自信,相信可以与中国兵车相会,在雪域高原上一较短长?抑或只是瞧准了中国现在不会把印度当作主要对手,因而可以讹诈中国一把?这些不同的动机都可能引发印度在边境铤而走险,但对其冒险行为效果的预期和后果的耐受能力是完全不同的。
▲中印边防士兵(新德里电视台网站)
印度与美国并非心无间隙
首先,把印度的冒险行为归因为其受到美国的指使是不恰当的。印度固然很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但印度不是日本,既对美国没有那么信任和依赖,也不觉得有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必要。印度和美国合作“制衡”中国,是因为双方都有这样的需求和焦虑,不存在印度为了获取美国的友谊而挑衅中国的问题。
当然,这一点与印度在和中国发生冲突时或者事后寻求美国的帮助并不矛盾。只不过印度愿意和美国进行何种性质的交易就很难说了。
1962年边境冲突遭受挫折以后,一片慌乱的新德里甚至开始谈论起邀请美国军队进入印度协防,但中国军队的脚步刚刚停下来,从惊慌失措中清醒过来的印度就恢复了矜持。而美国对始终与苏联-俄罗斯割舍不下的印度的情谊,其实也没有一些人想象得那么深。直至今日,美印合作多数情况下也还停留在形式层面,美国愿意提供给印度的武器装备,有些情况下甚至被印度视作是侮辱。
▲1962年中印战争资料图片
美印之间的确合作越来越紧密,而中国也的确是促成美印合作的一个动因,但现在就断言美印已经结成联盟,仍然缺乏依据。
作为并非题外话的题外话,这一判断实际上可以引申出来的结论其实是,中国在反制印度的挑衅行为时没有必要过多顾及所谓美国因素。
▲资料图片:6月23日,美国批准向印度出售22架MQ-9B察打一体无人机用于海上巡逻,总价约20亿美元。(美国防务新闻网站)
印度“迷之自信”的基础并不牢靠
其次,印度的“迷之自信”,现实基础相当不牢靠。印度之所以有恃无恐,恃的其实是亚太地缘格局对中国构成的约束,是势,而不是印度自己的力。印度没有这样的实力,也不打算凭借自己的实力和中国一较短长。新德里所相信的或者说所愿意相信的,是中国受制于海上方向的安全挑战,不会也不能和印度摊牌。
这种机会主义的心态注定了印度并不具备在边界争端上长期坚持下去的决心。印度可能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只要中国停止在边境附近的基础设施建设;印度也可能做好了准备和中国爆发一场低烈度小规模的高原冲突,只要全世界因此把中国看成一个欺负老实人的地区恶人。
▲在6月2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陆慷展示印度边防人员非法越过中印边境进入中国领土的照片。
对印度来说,这两种可能性及其前景都可以接受,也谈不上有什么损失。但如果中国下定决心要让印度为自己的冒险行径付出足够的代价,印度是否还有如同其宣称的那般勇气和自信呢?
说到底,近年来印度的雄心壮志快速膨胀,不过是因为觉得自己可以不经历风雨就迎来彩虹罢了。这么说并不是轻视印度,印度的世界大国梦,从来都伴随着西方把持的国际舆论的“摇篮曲”。
而这让其洋洋得意的一路顺风顺水却在很大程度上让印度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印度媒体既鼓且呼的美日印联合对华,很可能只存在于纸面上,一旦真正较量实力和胆色的时刻到来,印度还得依靠自己。
令人尴尬的是,以印度的现有实力,连在南亚排斥中国日渐增长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影响力——这毫无疑问的是印度的外交目标——都做不到,遑论在边界争端中从中国手上夺得实质性的收益或者迫使中国在其他领域做出妥协。
印度自然很希望通过其在边境的冒险行动以及与美日的军事互动唬住中国,就像当年贵州地面上的某一输入物种代表也曾幻想以“不胜怒,蹄之”唬住老虎一样。不过能不能唬得住,可就是另外一回事儿咯。告诉你真相:印度人为什么敢叫嚣现在能打赢中国?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点击图片上边的《华夏儿女》即可!
yiping1168商务合作及投稿:
更多好文——请猛戳我
来源:天涯社区,作者:苍山之涧
上月中旬,印军首次越过已定边界,侵入中国领土,如今,还在耍赖不撤。
印度财政部长兼国防部长阿伦·贾伊特利在回应中方警告印度汲取历史教训、尽快撤军时说,“1962年的局势是不同的,2017年的印度也是不同的”,印叫嚣已不是1962年印度,回应中国警告毫无悔过之心。
舆论压缩,爆料不好说太细!更多深层内幕机密,点击 囯际博弈蓝色字体查看!
许多中国人要问,印度主动挑战中国,何来的底气?什么原因,让印度人这次认为,他们能在战争中打败中国人呢?
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印度人,甚至包括高层与军方对中国的军事建设知之甚少,而对自己的军事建设成果是非常满意的。
中国古之兵法有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印军的现代化如今到底如何,我们也应知道。
首先我们要看到,印军的建设这些年来也是小有成就的。印度近年投入重金发展了对华作战的山地军,我们也是不可轻视的。
为了适应与中国未来在山地作战的特点,印度专门组建了10个山地师,一个山地师印度的配备人数就多达1.5万,10个山地师人数就达15万人,其中9个部署在中印边境。
并且在中印边境上部署了印全部军力的1/3以上,特别是在十年前,空军在中印边境对中国形成局部的绝对优势。飞机数量目前与中国相比多得多,有8:1的优势,其印度最先进的苏30战机,多半都布置在中印边境。
自80年代起,印度不惜耗巨资在地理环境恶劣的中印西段边界的拉达克地区全面进行战场建设,在许多高山峡谷处,修了许多军事保垒,囤集了7倍于中方的兵力。
2014年印度军方又开始组建一支新的山地打击军,以增强印军在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地区与中国的对抗能力。据悉,印度军方计划在7年时间里耗资约110亿美元召集9万名士兵加入该部队,其总部最终将设在西孟加拉邦的巴纳格尔。
印度军方表示,“第十七山地打击军”将印军应对中国的能力提高到“威慑”水平,即具备了应对突袭的快速反应能力。新成立的山地打击军中将由两个独立山地步兵师和两个独立装甲师组成,每个装备师都配备有先进的俄制T-90与T-72坦克。
这些年来,为适应印军在山地战的环境,印军大力发展武装直升机,印军的武装直升机有3个攻击直升机中队(32架米-25/35),另购置了22架阿帕奇直升机,但目前美国还未交货。11个运输直升机中队(74架米-8型、37架米-17型、10架米-26型)。山地师的后勤工作,多来于这些直升机部队。
印度军方还在中印边境布置4个布拉莫斯巡航导弹团,加强远程冲击能力和军事威慑力。在喜马拉雅山山口,印军设立了苏30战机基地和运输机基地;印军最近也积极采办适合高海拔飞翔的直升机,并从美国进口了C130和C17运输机。
还有一点,我不得不提印军的军事革新,近年来,印度陆军也进行了改革,但与中国陆军建设全面信息化不同,他们的主要措施包括:
a.重组装甲部队,提升其快速突击能力;
b.改编陆军航空兵,将一些军属独立步兵旅或山地旅改编成空中机动旅,加装运输直升机,提高机动能力;
c.组建空中突击师,配备攻击直升机和轻型装甲车,提高陆军的立体作战能力;
d.装备更多的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提升战场监视能力,使陆军具备强有力的战场反击能力。
由此可见,印度对华战争的准备是认真的,也是花了大力气的,中国千万大意不得。
但印军也有他的弱点:
一、人素质不行。
印军士兵由于多数是低种姓的人,所以基本上都是文盲。而且平均年龄方面比中国士兵大许多,体能上也不行,印度士兵的体质方面普遍较差的,这是因为,印度大部分人口几乎处于素食状态,较少吃肉。这主要与观念有关,印度教的信仰导致主动素食人口比例较大。印度人收入不高,人均吃肉少也是正常的。热带环境导致人们的食肉欲望不大,这也导致人均吃肉少。
印军都是真正的职业兵,那就是当兵可以一直当到退休,而且可以子承父业,这是一种可以养家糊口的职业。对印度的贱民其实非常有吸引力,印度的贱民为了当兵,招兵现场那可都是人山人海,甚至出现过几次踩死人的事故,也因此,印军士兵中各种年龄断的士兵都有,非常多的兵已经三四十岁了。
印度人的体质就是虚胖,几年前,中印搞联合军事演习,印度人派出了他们的特种部队,那个体质之差,让中方都很吃惊,连一般中国士兵的体能都不如。
二、武器配置是真正的万国牌,后勤保障在激烈的战争中比中国难十倍。
印军的武器是真正的万国牌,俄国,法国,美国,英国还是本国乱七八糟加一起,这种后勤保障可想而知。打仗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打保障。古往今来,凡用兵打仗,无不重视后勤保障,素有“打仗就是打后勤”之说。
看看在印军中做后勤保障工作的是何等的可怕,仅仅是印度组建设的山地师而言,其普通士兵的枪械种类就多达五种,其子弹就有7.7毫米、北约7.62毫米、俄制7.62毫米和5.56毫米等多种标准,这就意味着子弹不能通用,用7.7毫米的枪械子弹打光了,你运来7.62毫米的子弹,只能看不能用,你就只能呜呜的哭。
总的来说,中国并不惧怕印度,但却要慎战,主要原因是:
一、中国对印度市场多年都有着巨大顺差,中国对印度中国的贸易上是赚钱的。
二、印度人的民性与地痞无赖无异,是够恶心的,打了,让阿三知道疼了,之后可能老实一阵,之后又会死缠烂打,边境冲突非常可能长期化,这样欧美日肯定开心的不得了。
三、未来这十年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十年,我国正处于生产结构的大转变之中。如果打印度又得付出多十几年。一旦让美国缓过来了,啥都得从头开始,要知道,中国真正的大敌是美、日,其余的国家根本不足为虑。
如果发生战争,最害怕长期化,如果中印两国卷入各种是是非非中消磨实力,中印所谓的崛起时间上后都会延后,所以不到万不得以是不能军事摊牌的,不是不能打,也不是不敢打,现在我国的优势是钱多经济好,军事还在跟进中,真的干起仗来,谁特么怕印度?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印度的仇 华教育从小娃娃就开始抓起了,1962年10月,中印战争爆发,印度惨败,这一年从此成为印度人心底永远难以解开的心结。由于印度的媒体蓄意歪曲事实,与从小的扭曲教育,把我们变成了一个面目狰狞侵略者,是我们畜意挑起战争而打断了印度的国运。
和这个事件能够类比的是鸦片战争,对于中国来说,鸦片战争的意义非比寻常,中国在鸦片战争后,自己的贫穷和落后彻底展露在西方面前,从此中国开始面对巨大的外交压力。
同理,1962年的自卫反击战对中国来说就只是一次武力促和平的战术性战争,但对印度来说完全不是,印度的起飞步伐被狠狠的揍趴在地上。
印度人认为是中国挡着了印度大国梦,自从62年那次事之后,印度人都有就有一种某名其妙的看法,现今中国在国际上所拥有的一切,本来都应该是印度的,是中国抢了印度的国运。
因此,如果真的再次发生战争,我们绝不能轻敌。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做好充分准备。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不打无准备之战。
更多好文在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点击再看10条
凤凰争鸣 微信公众号:blogifeng
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凤凰号-凤凰争鸣官方微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0 (Ubuntu)当前位置: &
真要开战?驻印度使馆向中国公民发出“警报”!
01:13:42 & &芦增林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各国领导人出糗搞笑瞬间,绝对没见过!
各国领导人座驾大盘点,谁最牛逼?
86年版西游记演员今昔照对比!
非洲脑残富二代都这样炫富?
被永久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文物
曾陷牢狱之灾的著名红二代
以色列这样招女兵,太逆天了!
2025中印战争,中国惨败!
日本学生丧心病狂的课本涂鸦
55国女兵身材对比,喜欢哪一个
康生在北京的宅院有多大?
原来中国是这样形成的!
24小时排行
 哈尔滨HC120 蜂鸟(法语:Colibri)也称欧直EC120,是5座单引擎单主旋翼轻型直升机。由欧洲直升机公司,中国国家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打得过印度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