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图书共享经济的运作模式式到底可不可行

步入共享时代,各个消费市场都在尝试向&共享&靠近,图书领域也不例外。如今包括借书人、摩布图书、Book++在内越来越多以共享图书为业务的公司相继出现,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试图调动闲置的图书资源,并提供知识内容服务等。但现阶段市场上几乎还没有实现盈利的公司,同时一些资本也对共享图书是否具备利润空间而有所怀疑,再加上阅读习惯有待培养、电子书的冲击等一系列挑战,并非消费刚需的共享图书究竟能走多远?
百万投入短期难回本
在共享经济的浪潮下,瞄向精神文化需求、布局共享图书的公司越来越多,比如去年3月上线的借书人,或是正在试点的摩布图书、Book++,以及爱喜阅、贝壳书社等。经过初步统计,目前国内已至少有十余家公司正在布局共享图书,其中既包括传统实体书店经营者或原本从事出版行业的公司,也有互联网创业公司,以及物流等其他领域公司的身影。
目前市场上的共享图书主要都是以租借图书为业务,并依据图书定价、借阅数量、借阅时间等因素按相关标准收取借阅费,单本价格大多在10元以内,但具体模式多种多样。据摩布图书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按照图书来源可以分为B2C和C2C两种模式,即平台提供图书,或者是用户之间分享图书;如果从传递渠道进行区分,则有不落地和落地两种模式,其中不落地模式一般在线上选择相应的图书后通过快递送书,也有同城线下交换的方式,而落地模式则有人工半自助网点和物联网自助服务两种方式。
如今共享图书的势头仍在加热,并陆续听到某平台或公司加入的消息,但同时可以发现,现阶段市场上几乎没有平台已经步入了盈利阶段,其中拥有2万多用户的借书人在上线一年后表示尚未盈利,其他部分平台虽然在业务上线后获得了收入,但距离盈利也还有段距离。这与共享图书的前期投入和运营成本密不可分。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由于公司背景、业务模式等方面的不同,不同项目的投入成本也有所差异。以落地项目为例,该模式成本主要为图书采购和自助借书柜等设备成本,其中一台自助借书柜的生产成本在数千元至上万元之间,此后设备维护也需每年千元左右的费用,满足一台自助借书柜所需的图书成本则为每年至少5000元;而线上选书快递运送的不落地模式,成本则是图书成本和运营成本,二者在整体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
据Book++CEO三藏透露,&如果是之前已在出版行业积累一定市场资源和相关经验的公司,布局共享图书需要准备三四百万元的起步资金,如果对出版领域并不了解,前期投入的资金数额也就难以估量&。数百万元的投入面临单本书不足10元的收入以及尚待培育的市场,盈利难度可见一斑。
竞争优势不突出
短期内难以回本似乎是共享经济面临的普遍问题之一,但与一些共享产品如共享单车频频受到投资方关注,并已出现多个平台获得数亿元投资不同,截至目前获得投资的共享图书平台寥寥无几,且与之相对应的是,在一些投融资服务对接平台上,不少以共享图书为业务的公司正在寻找投资方以期获得数百万元的投资。在投资方看来,共享图书究竟能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尚不清晰,同时竞争优势也有待进一步考察,因此处于观望期。
与其他产品一样,共享图书若想吸引用户获得更大的市场,需要在品类、价格、服务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曾体验过共享图书的田静表示,相关平台提供的图书品类有限,有时找不到自己想要借阅的图书。据悉,目前线下小号的自助借书设备一般能储存70余本书,大号则能存放数百本图书,而部分线上平台的图书储备则在万本左右,但每位读者的阅读偏好均有所不同,能否满足读者阅读需求成为共享图书受到的首个质疑。
对此,采取自助借书设备的摩布图书相关负责人表示,&图书数量是我们主动想把它控制下来的,对于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可能就是路过的一两分钟,如果有三五百本书,很难从中做出选择,如果大部分的内容都不对用户的胃口,就更糟糕,所以通过评估,采用了100本上下的数量。对于图书的选择,一方面会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关注点,另一方面会通过用户预约这种反向定制的方式提高精准服务&。
除了图书品类外,共享图书的定价也受到部分用户质疑。据用户反映,虽然一本书的借阅价格相较购买纸质书更为便宜,但却不如直接购买电子书或是去图书馆划算。通过观察发现,目前有的平台选择固定收费模式,如一本书9元/月,此外还有根据图书定价依照一定比例作为单日借阅费用,按照一般情况计算,除押金或是需读者承担的邮费外,通过共享图书借阅一本书的消费在3-9元。从表面上看,这一价格并不算高,但现阶段部分图书馆在读者交付押金后就可免费借阅馆内图书资源,而电子书的售价最低还不足1元,并有很多电子书的价格在10元内,购买之后就可长期拥有,且部分电子书平台推出包月或VIP服务,每月仅需十余元就可直接阅读数万本图书。按此进行对比,共享图书在价格上难以有绝对优势。
长线运转需靠&真共享&
对于共享图书究竟能实现多大的利润空间,业内观点不一。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认为,共享图书所提供的服务与图书馆相似,且图书馆也正通过互联网技术等实现更便捷的借阅服务,并拥有大量图书资源,再加上电子书的发展和趋势,共享图书的市场价值并不明显。但在不少共享图书从业者看来,共享图书市场发展较为成熟时,人们不再需要为阅读而买书,而是为收藏而买书,此时共享图书平台作为优质图书电子版或者纸质版购买的流量入口,用户先试看,不花成本或者花费很少的成本,选出真正喜爱的图书再购买收藏,让好书得到更多的销售机会,做大图书市场这个蛋糕。
为了吸引更多用户、扩大市场,共享图书内的相关平台也采取了多种方式,比如用户可以通过共享自己的图书分享租金收益,有的平台则为用户设置了阅读奖励,即阅读满一段时间或满足一定数量后,可抽取红包等。
三藏认为,共享图书的发展关键在于商业模式,如果能找到完善的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内核,通过实现较高的周转率能带来更高的利润,并带动整个图书出版市场实现20%-30%的线性增长,&其实租书早在古时候就已出现,如果一家布局共享图书的公司做的只是租书的生意,并没有太大意义,且存在蹭&共享&这个风头的嫌疑。真正的共享图书是要在租书的基础上创新业务,提供知识内容服务等一系列增值服务&。
现阶段共享图书还处于萌芽阶段,同时还有越来越多的公司相继进入共享图书市场,究竟共享图书未来能实现多大市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共享图书未来能够成功并在图书出版市场上占有一定位置,那么共享图书必将是一个创新模式或新型形态,而不是将租书生意简单披上&共享&的外衣。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郑蕊/文 宋媛媛/漫画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
网站热线:010-
技术支持:cmstop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010-)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共享图书的运作模式到底可不可行?共享图书能走多远?_53货源网
共享图书的运作模式到底可不可行?共享图书能走多远?共有1752人学习了本文 | 发布时间:
共享单车正火遍全国,一款名为“借书人”的共享图书平台也正引起公众的关注。这一互联网借书平台打破定式,让人不限时、不限量地借书,全国送书上门。上线一年后,目前每月的借出量大概在2000本左右。只是,这一共享图书模式,究竟能够走多远呢?共享图书押金将返还,用户只支付服务费简单说来,“借书人”的运作模式就是用户在平台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后,平台按图书的定价收取一次性的服务费和押金——押金就是该本图书的定价,服务费包括快递费、包装费(计算方式为起始价+押金金额×2%)。用户下单后,平台采购图书,资金全部由用户的押金支付。之后,“借书人”通过快递送书上门。借阅者看完后自费把书还到指定的邮寄地址,自愿支付合理的磨损费。至于退款,用户支付的借书押金直接进入公司的账户,而不是采用第三方担保模式,用户在提出退押金申请后24小时内能收到退款。北京青年报记者尝试着在此平台上借一本定价为48元的《想象的共同体》,下单后显示,押金为48元(注明还书后返还),服务费为8.96元,总共需要支付56.96元。“借书人”平台的线下地址在哈尔滨,创始人陈东赞十年前开过书店,那时电商已经兴起,传统书店经营困难。于是他转投其他行业,但对书仍有深厚的感情和兴趣,总是不自觉地酝酿一些关于书的想法。2015年底,陈东赞开发借书平台微信公众号。经过三个多月的设计与开发,2016年3月正式上线。上线当天,陈东赞在家乡哈尔滨市的图书馆和书店门口发放印有“借书人”功能介绍和二维码的书签。那天傍晚,“借书人”迎来了它的第一位用户——一位名为“远方”的用户借了一本《你是哪里人》。上线后第一个月,共有38个用户借书,总充值量是7529元,主要是哈尔滨本地的用户。为了解用户需求,第一个月所有的订单都是由陈东赞亲自送取图书。据介绍,现在的用户群体大多是上班族和大学生,还有宝宝妈妈们,年龄大多是80、90后。性别上,女生占到了64%,比男生多了近一倍。共享图书可不限时阅读,为用户省钱省时省力在陈东赞看来,“借书人”实际上是处于买书和图书馆借书之间的一种模式。买书费用高,闲置在家占用空间;去图书馆借书时效率太低,耗费时间。“最大限度为爱书人提供方便,省时省力省钱,”陈东赞解释道。他认为,最大限度规避买书和图书馆借书的缺点,是“借书人”的主要创业方向。其他的优势,还在于“借书人”主要服务的是家庭用户。这些用户完成借阅后不会限制阅读时间。不用担心超期扣款,可以一次把所有想读的书全借回家,再慢慢读。为降低每本图书的磨损度,“借书人”给每本书都手工包上了透明的保护膜。经过一年多的观察,陈东赞发现“借书人”的用户都是很爱惜书籍的人,磨损很少,磨损费支付也很自愿自觉。陈东赞介绍,单次借阅数量多的话会更划算。“如果一次只借一本书当然是不划算的,根据服务费计算方式,第二本书就只要几毛钱。”目前,“借书人”的图书全部来自新书采购,图书总量近八千本,每月借出两千册。共享图书资金不是问题谈盈利为时尚早“借书人”的第一批用户中,不少曾多次向陈东赞表达过对共享图书模式的赞赏。与此同时,又普遍对公司是否能运营下去和图书押金返还的问题表示担忧。国内早就有网络借书、共享图书或换书的网站,“限时限量,过期交罚金,送书上门,同城服务”为早期网络借书的特点。2010年上线的青番茄借书网站就是用户只需缴纳110-510元不等的押金,就能免费阅读一定数量的图书。“免费就是之前借书网站衰落的原因”,陈东赞感叹。和此前的平台不同的是,“借书人”除了平台的开发费用,所有和借书有关的费用和资金都是由用户提供的。陈东赞坦言“借书人”的资金压力较小,即使没有外来投资也能一直运营。“就是发展慢点。”但现在谈盈利,还为时过早,“由于借书和还书的相关费用全部由用户承担。因此,只要能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公司的现金流不是问题。”“借书人”团队的办公室两面墙都是书架,中间是办公桌。由于他们采取用户先下单再采购的模式,所以书架上的书并不多,大部分的书都在用户手上。目前团队小,照顾不了太多的图书品类,以主流的畅销书为主。但只要有一位用户申请,“借书人”就会进行采购。借书与卖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卖书是希望用更快的速度卖完,而借书的关键在于书籍的流通。在陈东赞看来,“借书人”是否能够顺利地持续经营下去,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种方法,对社会闲置图书做一个动态分配,让每一本书都不至于在一个人的书架上长久地“睡大觉”。不过,让陈东赞欣慰的是,刚开始的时候,很多用户单次只借一两本,明显透着顾虑。到2016年底,多数老用户单次借阅已经上升到7、8本,一单的押金量大都在300元以上,最多一单达64本、3000多元的押金;20本以上的借书订单也越来越多。目前,他们正在开发“取书人”计划,让每个借书人都可以充当取书人,可以抢单上门收取同城附近的借书者所还的书,赚取还书人支付的还书服务费——这样一来,还书就会很方便、费用也会降低。此外,考虑到家乡哈尔滨地理位置比较偏、图书收发来回的快递费用高,他们已经计划在用户比较集中的江浙沪一带建立仓储中心,使收发货更快捷、更便宜。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装满三百本书的书架,是“借书人”最终的目标和愿望。陈东赞畅想:一个现代的大型住宅小区,一般有户,按300本的标准,总的藏书量就有30万到300万册。如果都是“借书人”的书,他们就可以自由免费转借互换,不出小区,几乎所有喜欢的书都能很快借到。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想不喜欢书都难。&
上一篇:下一篇:
共享图书相关信息
共享单车正火遍全国,一款名为“借书人”的共享图书平台也正引起公众的关注。这一互联网借书平台打破定式,让人不限时、不限量地借书,全国送书上门。上线一年后,目前每月...
其它品牌百科信息
1234567891011
热门微商货源
1234567891011
淘宝网店怎么开,找免费开网店货源,欢迎来到53网店货源网。本站的货源信息由会员发布,请妥善交易!
-|--|--|--|--|--|--|--|-
投诉、建议联系邮箱:9386542⒊◎qq.Com (请尽量发邮件联系) QQ: 广告联系 QQ: 交流QQ群:(禁止任何广告)
&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记者来到太原书城,只见散落在书城各个角落的“4·23免费借书啦”的宣传标识引人关注。众所周知,书城是买书的地方,免费借书似乎是图书馆才有的“特殊福利”,眼下这般是怎么回事?&&&&“为满足广大读者的借阅需求,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太原市图书馆特举办‘书香太原——你选书、我买单’活动,今天在太原书城正式启动。”太原市图书馆馆长郭欣萍告诉记者。&&&&“读者借阅的书,是太原书城的书,借了之后可以还给书城也可以还给太原市图书馆,而借过的书就成了太原市图书馆的书,由太原市图书馆买单。”太原书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家就在书城附近住,去图书馆看书有些远不方便,所以经常来这买书看。现在有了这个免费借书活动就太好了,有些书不用跑那么远,不用花钱也可以拿回家看了,我选书别人买单的感觉真爽。”在书城借阅证办理台办证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读者可在太原书城办理免费借阅,持太原市图书馆借书证(也可在书店现场办证),在现场直接挑选图书,符合馆藏要求后直接办理借阅手续,不需要支付购书款。书城的图书除了教辅等一些书籍,大部分图书是符合馆藏要求可以借阅的。”太原书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免费借阅的时间是从4月23日至6月1日,每日9:00—12:00、15:00—18:00。日前,太原市图书馆在太原书城专设还书点。&&&&“这是一种新的服务,是图书馆与书店的跨界合作,这种图书资源共享的方式,方便老百姓阅读。其实,我们今天推出的‘扫码看书、百城共读’活动,也是一种图书资源共享的方式,是我们与数字供应商的合作。未来,我们也将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通过图书资源共享的方式,满足更多读者看书的需求。”郭欣萍告诉记者。本报记者 王佳
(责任编辑:温文)
专题 视觉志/&微信公众号:Asxsjz
视频/&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新晋界/&微信公众号:sxxwwxjj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共享经济运作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