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贸易共享o2o平台经济走上了o2o的老路,会怎样

共享经济正在走O2O的老路:造出来的风口,来得快去得也快
2015资本寒冬到来,被吹捧了一年的O2O哀鸿遍野,反观当下,共享经济似乎正处于类似的繁荣期和泡沫期,肃杀之气貌似也不远了……
一个被忽略的背景是,大批人民币基金的投资期会在今年左右到期。如果手里的钱没全部投出去,就要返还给LP,并且LP不再需要履行出资承诺,基金下次募资就会很麻烦。这个道理,类似于公司市场部每年申请的预算必须花完,不然明年申请时候一定打折。
“如果要创业,今年是个好机会,钱好拿。”
小火了一把的共享睡眠,出师未捷就遇到了政策问题。不过没关系,共享图书已经接上了热点。
在共享经济的东风下,传统行业似乎都迎来了互联网化的机会。甚至连独立APP都不是必需,只要一个公众号或小程序就可以搭上共享经济的大船。这情形,一如当年的疯狂的O2O。
背后的逻辑是,移动支付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支付工具,它演变成了最大的创业开放平台。基于LBS和移动支付,所有的产业都可以完成线上迁移。
问题是,并非所有的产业都适合这么做,一如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创业。风口的狂欢过后,留下的往往是一地鸡毛。
加把锁,共享一切
腾讯曾经有个愿景,叫连接一切。这个目标已经被微信支付基本实现了。
站在微信支付肩膀上的,是2014年的O2O大战和如今的共享大战。微信能连接一切,创业者们就敢共享一切。只要把传统的租赁搬到线上,加一把能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打开的锁,再把时间单位切割到以小时计,一个共享经济项目就初步成型了。
从这个角度看,移动支付的普及,才是近几年互联网创业最重要的切割点。
眼看着摩拜和ofo融资一轮轮地拿,估值翻倍比翻书还快,创业者们脸红心跳,如何能够淡定。共享单车这个赛道显然人已经太多了,好在还有共享经济这个大赛场。只要贴上“共享”这个标签,就算是买好了入场票。
基于移动支付这个创业开放平台,创业者们开始了狂欢。
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汽车、共享平衡车相继出现。作为极少数的刚需高频领域,出行场景几乎已经被瓜分殆尽。
共享充电宝是第二个站上风口的。短短几个月之内,腾讯、红杉、金沙江、SIG 等都出现在了这个阵营中。腾讯先后两次投资小电,陈欧则几乎把街电当成了自己的二次创业。
共享经济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扩散开来,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睡眠、共享图书先后成为讨论热点。7天实验站一本正经地提出了一个未来构想:让我们共享猫咪吧。
情况和当年的O2O变得越来越像。
整个故事的行为模式陷入了一个固定套路:某个领域出现明星项目,投资人提取和包装出一个概念,创业者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这个概念无限发散,套用到所有能套用的领域。
O2O没有错,共享经济也没错,它们都只是被概念化的背锅侠。
庞大的潜在用户基数、激烈的行业竞争和越来越强力的资本,把中国的创业者们逼进了一个怪圈:找风口,扎堆进去,忽悠投资人,找接盘侠。就连曾经是一股清流的技术派创业公司,如今也被人工智能拖下了水。
着急的资本
从滴滴和快的到摩拜和ofo,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资本正变得越来越强势和激进。唯快不破成了大过天的法则,没有人再考虑企业需要练内功的自我修养。
共享经济在今年迅速成为创业风口的原因之一,是资本的强力助推。
一个被忽略的背景是,大批人民币基金的投资期会在今年左右到期。如果手里的钱没全部投出去,就要返还给LP,并且LP不再需要履行出资承诺,基金下次募资就会很麻烦。这个道理,类似于公司市场部每年申请的预算必须花完,不然明年申请时候一定打折。
人民币基金的存续期以7年居多,其中包括5年投资期和2年退出期。但事实上,大多数基金都会在至少第四年的时候,把钱都投出去,因为你很难确定退出期到底需要多久。无论通过IPO还是并购退出,都需要时间和运气。
“如果要创业,今年是个好机会,钱好拿。”一位做投资的朋友说。
以2017年作为时间轴的第四年,这些基金的募资时间应该是2014年左右。那是中国互联网募投退的大年。
那一年,阿里、京东等巨头先后上市,聚美优品和陌陌这样的小巨头也如愿登陆资本市场。与此同时,国内IPO终于放闸,手握股份的VC和LP们迎来了一场国内外同步开花的退出狂欢。
在此之前,他们的日子都不好过。A股在2013年关了一整年的闸,走出去的中概股也凄凄惨惨,唯品会2012年拼着流血上市,才能顺利登陆纽交所。2013年上市的去哪儿,首日股价暴涨89%,侧面透露发行价应该也是打了狠折的。
大批回笼的资金,自然演变成了新的基金。清科数据称,2014年全年完成募集的人民币基金共409支,其中大多数为成长基金。此外,2013年成立的人民币成长基金也有100支左右。
热钱涌动,自然也催生了创业热潮。O2O的概念正是兴起于2014年。
那时候,VC热、众筹也热,到处都有路演,每天都有融资发布会。中关村创业大街是北京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咖啡馆里经常没有座位,邻桌的人在聊的,不是项目就是投资。只要你愿意,O2O企业们的补贴可以完美解决你一天的需求。
这样的虚假繁荣,如今正以一种似曾相识的方式重演。
门槛低,真的吗?
低门槛、好进入、资本热捧,这一度是O2O和共享经济被公认的几大特征。但现在回过头看,真的如此吗?
以最先火起来的共享单车来看,它所解决的并不仅仅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以太资本CEO周子敬曾经谈到,共享单车确实激活了一个沉睡市场,这是他眼中好赛道的核心要素之一。“以前我怎么都想不到会去骑自行车,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
如你所见,共享单车的洗牌期已经开始了。老的选手已经有人退出,新的公司仍在入局。曾经只是句吐槽的“共享单车的瓶颈在于颜色不够用”,居然真的被七彩单车和黄金单车阐释了。
直到现在,仍然有人认为共享单车没什么门槛,因此这个市场最终能够容纳多家企业同时存在。遗憾的是,他们似乎忽略了头部效应的存在。互联网的一个铁律是,老大老二打架时,掉队的往往是老三。
QuestMobile 发布的移动互联网2017年Q2夏季报告中,ofo和摩拜分别以3845万和3432万月活在共享单车6月份的用户规模中排在前两位,而TOP榜中其他6家企业的月活总和也只有1320万,不足摩拜的三分之一。
第二个站上风口的共享充电宝,确实是一个生意,但可能不是一个大生意。目前唯一一个获BAT投资的充电宝企业是小电,金沙江也是他们的投资方。在一次采访中,我问金沙江创投合伙人罗斌怎么看待共享充电宝的项目,他的回答十分耐人寻味:不是我投的,不评价。
尽管手机充电是一个日频级别的需求,但在现阶段,租用充电宝仍然更多是临时性的偶发需求。当然,未来共享充电宝发展到有足够的密度时,事情可能会有新的变化。
至于那位认为“藏伞于民是好事,他们会在下雨时拿给同事朋友”的共享雨伞创始人,他更像是选错了创业方向,熟人社交可能更适合他。尽管做着分时租赁的生意,但他似乎没考虑过利用率这回事。
所以,共享经济的门槛真的那么低吗?我们可能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不过,一个可以参考的事实是,O2O的门槛没那么低,这是血淋淋的死亡潮已经证明的。
和重资产运营的共享经济不同,本质上O2O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双边市场。一方面要保证足够的流量,另一方面要规范好平台上的服务提供者。淘宝已经告诉我们,双边市场最需要运营能力,这本身已经是一个足够高的门槛。
其次,真正的高频需求太少,伪需求太多。最有力的刚需大概只有外卖、出行、到家几个领域,这也是饿了么、滴滴能够成为巨头的原因。中低频次的需求则例如美业、按摩、家政等,因此河狸家、点到、e家洁等公司,经历了几轮洗牌还顽强地活着。
如果需求不算太高频,那就一定要足够切合场景。
阿姨帮CEO万勇曾经提到,只有本身就是上门场景的服务,才最适合O2O,比如家政、维修。因为在途成本很高。河狸家今年开始调整了价格,不做推广的时候,上门会比到店贵100元左右。
再或者,要有足够的线下优势。一个有力的对比是,曾经的明星项目爱鲜蜂要靠裁员才能撑下来,入局更晚的多点却靠着与物美的联姻,迅速崛起。
造出来的风口,来得快去得也快。
2015年时,资本寒冬到来,被吹捧了一年的O2O哀鸿遍野,死伤一片。如今,共享经济正处在相似的繁荣和泡沫期。可是仔细闻闻,肃杀之气似乎也不远了。
作者:杨舒芳
来源:微信公众号:科技考拉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共享经济正在悄然改变世界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共享经济O2O商业模式模式 共享经济的优势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如果共享经济走上了O2O的老路 会怎样?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爱施德(002416)到底该持有还是卖出呢?直接分析师在线为您解答:
爱施德新闻
爱施德研报
找买卖点时 立即查看个股买卖点
查查手中股是不是庄股!
资金、技术5大维度监控手中股
1,528.38万
1,194.20万
超级机构0.00万净比0%
机构-47.70万净比1.68%
大户-197.32万净比6.96%
中户-138.32万净比4.88%
散户49.16万净比1.73%
你的浏览器不支持html5哟
爱施德 [002416]
如此资金走势有没有坐庄可能
大家都爱看
登录名或手机号码
您还没有填写“登录名”
请填写“密码”
&两周内自动登录
您还没有填写“用户名”
请填写“密码”
请再次“确认密码”
请填写“手机号码”
请填写“验证码”共享经济正在走O2O的老路?
共享经济正在走O2O的老路?
移动互联网观察
一个被疏忽的背景是,大批人民币基金的出资期会在本年左右到期。如果手里的钱没悉数投出去,就要返还给LP,并且LP不再需要履行出资许诺,基金下次募资就会很费事。这个道理,类似于公司市场部每年申请的核算有必要花完,不然明年申请时候必定打折。“如果要创业,本年是个好机会,钱好拿。”小火了一把的同享睡眠,出师未捷就遇到了政策问题。不过没关系,同享图书现已接上了热点。在同享经济的东风下,传统职业似乎都迎来了互联网化的机会。甚至连独立APP都不是必需,只需一个公众号或小程序就可以搭上同享经济的大船。这情形,一如当年的疯狂的O2O。背后的逻辑是,移动支付现已不再仅仅简略的支付东西,它演变成了最大的创业敞开渠道。基于LBS和移动支付,所有的产业都可以完成线上搬迁。问题是,并非所有的产业都适合这么做,一如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创业。风口的狂欢过后,留下的往往是一地鸡毛。加把锁,同享一切腾讯曾经有个愿景,叫连接一切。这个目标现已被微信支付基本实现了。站在微信支付肩膀上的,是2014年的O2O大战和如今的同享大战。微信能连接一切,创业者们就敢同享一切。只需把传统的租赁搬到线上,加一把能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打开的锁,再把时间单位切割到以小时计,一个同享经济项目就初步成型了。从这个角度看,移动支付的普及,才是近几年互联网创业最主要的切割点。眼看着摩拜和ofo融资一轮轮地拿,估值翻倍比翻书还快,创业者们脸红心跳,如何能够淡定。同享单车这个赛道显然人现已太多了,好在还有同享经济这个大赛场。只需贴上“同享”这个标签,就算是买好了入场票。基于移动支付这个创业敞开渠道,创业者们开端了狂欢。继同享单车之后,同享汽车、同享平衡车相继出现。作为极少数的刚需高频领域,出行场景几乎现已被瓜分殆尽。同享充电宝是第二个站上风口的。短短几个月以内,腾讯、红杉、金沙江、SIG 等都出现在了这个阵营中。腾讯先后两次出资小电,陈欧则几乎把街电当成了自己的二次创业。同享经济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扩散开来,同享雨伞、同享篮球、同享睡眠、同享图书先后变成讨论热点。7天实验站一本正经地提出了一个未来构想:让我们同享猫咪吧。情况和当年的O2O变得越来越像。整个故事的行为模式陷入了一个固定套路:某个领域出现明星项目,出资人提取和包装出一个概念,创业者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这个概念无限发散,套用到所有能套用的领域。O2O没有错,同享经济也没错,它们都仅仅被概念化的背锅侠。庞大的潜在用户基数、激烈的职业竞争和越来越强力的资本,把中国的创业者们逼进了一个怪圈:找风口,扎堆进入,忽悠出资人,找接盘侠。就连曾经是一股清流的技术派创业公司,如今也被人工智能拖下了水。着急的资本从滴滴和快的到摩拜和ofo,从同享单车到同享充电宝,资本正变得越来越强势和激进。唯快不破成了大过天的规律,没有人再考虑企业需要练内功的自我修养。同享经济在本年迅速变成创业风口的原因之一,是资本的强力助推。一个被疏忽的背景是,大批人民币基金的出资期会在本年左右到期。如果手里的钱没悉数投出去,就要返还给LP,并且LP不再需要履行出资许诺,基金下次募资就会很费事。这个道理,类似于公司市场部每年申请的核算有必要花完,不然明年申请时候必定打折。人民币基金的存续期以7年居多,其中包括5年出资期和2年退出期。但事实上,大多数基金都会在至少第四年的时候,把钱都投出去,因为你很难确定退出期到底需要多久。无论经过IPO还是并购退出,都需要时间和运气。“如果要创业,本年是个好机会,钱好拿。”一位做出资的朋友说。以2017年作为时间轴的第四年,这些基金的募资时间应该是2014年左右。那是中国互联网募投退的大年。那一年,阿里、京东等巨头先后上市,聚美优品和陌陌这样的小巨头也如愿登入资本市场。与此同时,国内IPO终于放闸,手握股份的VC和LP们迎来了一场国内外同步开花的退出狂欢。在此之前,他们的日子都不好过。A股在2013年关了一整年的闸,走出去的中概股也凄凄惨惨,唯品会2012年拼着流血上市,才干顺利登入纽交所。2013年上市的去哪儿,首日股价暴涨89%,侧面透露发行价应该也是打了狠折的。大批回笼的资金,自然演变成了新的基金。清科数据称,2014年全年完成募集的人民币基金共409支,其中大多数为成长基金。此外,2013年建立的人民币成长基金也有100支左右。热钱涌动,自然也催生了创业热潮。O2O的概念正是兴起于2014年。那时候,VC热、众筹也热,到处都有路演,每天都有融资发布会。中关村创业大街是北京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咖啡馆里经常没有座位,邻桌的人在聊的,不是项目就是出资。只需你愿意,O2O企业们的补助可以完美解决你一天的需要。这样的虚假繁荣,如今正以一种似曾相识的方式重演。门槛低,真的吗?低门槛、好进入、资本热捧,这一度是O2O和同享经济被公认的几大特征。但现在回过头看,真的如此吗?以最先火起来的同享单车来看,它所解决的并不仅仅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以太资本CEO周子敬曾经谈到,同享单车确实激活了一个熟睡市场,这是他眼中好赛道的核心要素之一。“曾经我怎么都想不到会去骑自行车,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如你所见,同享单车的洗牌期现已开端了。老的选手现已有人退出,新的公司仍在入局。曾经仅仅句吐槽的“同享单车的瓶颈在于颜色不够用”,竟然真的被七彩单车和黄金单车阐释了。直到现在,仍然有人认为同享单车没什么门槛,因此这个市场最终能够容纳多家企业同时存在。遗憾的是,他们似乎疏忽了头部效应的存在。互联网的一个铁律是,老大老二打架时,掉队的往往是老三。QuestMobile 发布的移动互联网2017年Q2夏季报告中,ofo和摩拜别离以3845万和3432万月活在同享单车6月份的用户规模中排在前两位,而TOP榜中其他6家企业的月活总和也只有1320万,不足摩拜的三分之一。第二个站上风口的同享充电宝,确实是一个生意,但也许不是一个大生意。目前唯一一个获BAT出资的充电宝企业是小电,金沙江也是他们的出资方。在一次采访中,我问金沙江创投合伙人罗斌怎么看待同享充电宝的项目,他的回答十分耐人寻味:不是我投的,不评估。尽管手机充电是一个日频等级的需要,但在现阶段,租用充电宝仍然更多是临时性的偶发需要。当然,未来同享充电宝发展到有满足的密度时,事情也许会有新的变化。至于那位认为“藏伞于民是好事,他们会在下雨时拿给同事朋友”的同享雨伞创始人,他更像是选错了创业方向,熟人社交也许更适合他。尽管做着分时租赁的生意,但他似乎没考虑过利用率这回事。所以,同享经济的门槛真的那么低吗?我们也许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不过,一个可以参考的事实是,O2O的门槛没那么低,这是血淋淋的死亡潮现已证明的。和重资产运营的同享经济不同,本质上O2O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双边市场。一方面要保证满足的流量,另一方面要规范好渠道上的服务提供者。淘宝现已告诉我们,双边市场最需要运营能力,这本身现已是一个满足高的门槛。其次,真正的高频需要太少,伪需要太多。最有力的刚需大概只有外卖、出行、到家几个领域,这也是饿了么、滴滴能够变成巨头的原因。中低频次的需要则例如美业、按摩、家政等,因此河狸家、点到、e家洁等公司,经历了几轮洗牌还坚强地活着。如果需要不算太高频,那就必定要满足切合场景。阿姨帮CEO万勇曾经提到,只有本身就是上门场景的服务,才最适合O2O,比如家政、维修。因为在途成本很高。河狸家本年开端调整了价格,不做推广的时候,上门会比到店贵100元左右。再或者,要有满足的线下优势。一个有力的对比是,曾经的明星项目爱鲜蜂要靠裁员才干撑下来,入局更晚的多点却靠着与物美的联姻,迅速兴起。造出来的风口,来得快去得也快。2015年时,资本寒冬到来,被吹捧了一年的O2O哀鸿遍野,死伤一片。如今,同享经济正处在相似的繁荣和泡沫期。可是细心闻闻,肃杀之气似乎也不远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移动互联网观察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专注移动互联网信息!
作者最新文章移动互联网正在让人类共享一切可以共享的&“事物”:汽车、车座、餐桌、客房、技能、经验……现在其名单中增加了一项:BD。口碑最近的&“全民开店”&项目,让人人都可以做地推了。这让我之前的观点更加坚定:共享经济才能救&O2O&于水火之中,移动互联网必将进入效率时代。口碑全民开店,地推领域的&Uber口碑今日在丽江启动了&“全民开店”&计划,其核心是让每个用户、每个机构,都可以成为其地面推广人员,去邀请附近的商家去支付宝&“商家”&开店,并获取佣金。每家线下餐厅开店,个人用户可获得&300&元现金奖励,服务商则可以获得&500&元现金奖励。这一计划覆盖全国&123&个城市,预计在&2&个月内开满&100&万家店(现在餐饮商家数量约&20&万),这一计划未来将累计投入&10&亿元。这透露了很多信息:1、口碑共计投入&10&亿元——阿里集团和蚂蚁金服共计出资&60&亿&“复活”&口碑,10&亿的投资可见这个项目在口碑整个发展中的分量;2、一个月内开满&100&万家意味着从商家数量看进入第一阵营。美团&2014年&底合作商家是&90&多万家,今年上半年合作商户&160&万;大众点评公开其收录商家数量是&1400&万家,不过这是指信息点评而不是合作,其&8月&公开数据是主推业务&“闪惠”&通过&100&天覆盖了&50&万家商户;百度糯米目前采取的是&“顶部商家”&战略,即先拿重点商家,并无公开数据。不过第一阵营&O2O&平台的餐饮商户数量百万级别。3、美团合作商户数量从&2400&家到&90&多万家,用了&4年;大众点评闪惠基于已有团购和点评业务开展,发展&50&家商户用了&100&天;口碑从&20&万到&100&万,计划只用&1&个月。这意味着口碑商家拓展速度有望破纪录;4、如果&“全民开店”&计划投入&10&亿元,如果不计算补贴投入,按照其补贴&300-500&元&/&商家来看,这个计划最终将帮助口碑积累大约&200&万-300&万商家,突破当前的&“百万级商家在线”&的天花板,让更多传统商家通过&“支付宝”&触网。为什么口碑商家拓展的速度和数量有望打破记录?核心在于,它将&Uber&或者&Airbnb&所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嫁接到了&“地推”&领域,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其地面推广人员,只要你有时间、有推广能力、有商家资源,就有可能通过去推广赚钱。这一招可谓一箭三雕。为什么口碑要搞全民开店模式?1、社会化推广,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O2O&行业大部分平台,都很难赚钱。除了现阶段的烧钱为主的大投入之外,还有一点在于其模式本质是劳动力密集型,是重资产模式,与轻资产高效率的纯互联网业务格格不入。美团最新公布的员工数量已达到&2&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地面&BD(商务推广)和外卖配送;大众点评&2014年11月&公布的一线销售人员为&3000&人——O2O&平台采取自建地面推广部队是客观事实。随着覆盖城市不断增加、发展业务不断延伸(即美团的&T&型战略),地面推广人员的数量将难以避免地继续扩张。这只部队即是&O2O&平台的壁垒,但同时也是负担。干着重活儿、苦活儿,带来的可观的运营成本。口碑现在员工数量则是&1000&人,并宣称未来不会超过&1800&人,要走轻资产模式——就像阿里巴巴和京东的区别一样,事实上阿里的利润率在互联网企业中处于高水平,而京东却迟迟未能规模盈利。之所以心做到员工数量不会大幅增加,正是通过&“全民开店”&这样的模式把很多事情交出去了。实际上,应用共享经济提升运营效率已经成为部分&O2O&平台的共识,例如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便开始选择通过&“社会化物流”&来避免自建配送队伍。在商家拓展这点上,之前也有平台尝试寻找第三方,不过更多是通过第三方服务商来解决,将其外包,与口碑的&“全面开店”&应用共享经济模式的有本质不同。2、人人可开店,每个人都成为&“反挖队员”。口碑作为后来者,想要获取的商家不可能是完全没有触网的,很大一部分,应该已经入驻了其他&O2O&平台。鉴于&O2O&平台大都并未对商家提出排他性要求(实际上本阶段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O2O&依然是商家市场,而不是平台市场,商家资源被平台争夺),所以口碑很多商家会来自于&“友商”。这时候通过&“全民开店”&项目,实际上是发动一切可能的力量去&“策反”&商家,商家自己来口碑开店有补贴,普通用户去挖掘身边的用户有好处(比如在用已有&O2O&平台买单时顺便挖一下),甚至其他平台的地面推广人员以及服务商,都可能加入到这个全民开店大军中来。我估计其他&O2O&平台应该很快会下发政策进行限制。3、自下而上,渗透到传统地推无法触及的地方。O2O&平台不断在&“下沉”,一些大的&O2O&平台地面部队已经渗透到一二三四五六各线城市了,美团上半年覆盖城市达到&1100&个,这种自上而下地推广方式必然会留下很多死角,而&O2O&服务以及移动支付的需求却是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需要的,未来会普及到每个有互联网同时又有交易需求的角落。口碑这次宣布全民计划选择的是丽江,在丽江吃穿住行玩买,都可以通过支付宝消费,当地商家均已通过口碑入驻了。丽江是典型的旅行目的地,人们在这些地方去就是消费,有许多痛点:景区价格不透明、当地&ATM&取现不方便、POS&刷卡不够普及;而对于商家来说,如何将自己的品牌、当地特色文化、自家服务特色,传递给更多人并不容易,互联网营销距离他们太远。境外游高速发展,海外目的地上述问题更加严重。所以这些旅行目的地,以及一些偏远地区,O2O&推广人员无法全面渗透,通过&“全民开店”&这种方式,让每个人成为地推,“自下而上”&地解决当地商家的触网需求,所以这个计划有助于帮助传统商家往线上转型。全民开店存在哪些潜在的挑战?通过社会化的方式来做商家的推广,在共享经济如此盛行的当下,应该许多平台都有想到,不过并未落实,核心原因还是在于,这个模式在操作层面存在很多挑战,有一些口碑解决了,所以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线下设备布放改造和商家收银培训等问题。O2O&平台大都要求商家接入专业的&CRM&系统,安装或改造扫码枪这类专用设备才能完成最终的交易环节。现在的交易环节改善了很多,例如只需要有验证码商家输入就可以验证。口碑配合这个计划上线了商家版&App,商户可以自己创建门店、发布折扣、设置收银员,以及进行业务统计和会员管理。收银员只要登录了口碑商家版,就可以用手机扫描顾客的支付宝二维码进行收款。这个过程不需要软硬件的改造,而安装&App、收款培训这些并不复杂,普通人也可胜任。2、推广人员虚构信息骗取推广费用等问题。只要有空子就有人会钻,O2O&平台搞补贴营销刷单骗补贴的其实不少。如果开店有补贴,会不会有推广人员虚构开店骗取补贴呢?自己的地推人员相对更容易管控。口碑的&“全民开店”&模式基于信任,通过阿里十多年构建的&“信用体系”&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其他平台不具备的优势。阿里拥有&4&亿实名支付宝用户,已上线芝麻信用,评估个人信用,例如全民开店先只对芝麻分超过&550&分的个人开放资格,把控了社会化推广人员的基础质量。同时通过云客服和自有地推辅助,形成一套严格的风控体系和信用机制,确保开店质量。阿里淘点点和蚂蚁金的线下团队是口碑的核心力量,自有地推人员虽然规模小但并不是没有,他们可能会履行其线下的审核、核查诸多职责。3、不专业的地面推广人员是否会降低商家体验?自有专业地面人员还是有优势的,他们受过更系统的培训、经历着更严格的&KPI&考核,有更专业的商家推广话术、更好的商家服务态度、能回答更多商家咨询问题,而不是&“一切以开店”&导向。所以摆在口碑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提升&“全民开店员”&的推广和服务素质。我想口碑应该也不只是期望这只社会化队伍只是完成开店环节,后续让他们成为活动推广人员、商务推广人员、商家服务人员,承担更多的活儿,才是其目标。就像滴滴打车一样,尽管私家车司机没有出租车司机专业,但是通过评价体系还是可以确保服务质量的,全民开店应该也会通过类似的策略来保障整体的推广效率和质量。让每个人成为推广员,把很多&“重活儿”&外包出去,其实并不是口碑首创,一个最经典的案例是&“安利”&的直销模式,让每个人成为潜在的推销员,它应用的是&“人与人的连接”&这个网络效应,而口碑与之最大不同是,并非人传人的金字塔模式,而是移动互联网的连接效率,让移动互联网连接推广的需求与推广的能力和资源,至于这个尝试是否成功,一个月后口碑就会交出答卷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2o共享经济企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