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机型究竟有哪些机型

中国空军主力机型盘点 瞄准世界顶级战机_网易新闻
中国空军主力机型盘点 瞄准世界顶级战机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航空报10月2日发表专题文章,详细盘点了中国空军现役的11种主力机型。
歼10战机挂新型格斗弹向起飞线滑行。
http://img4./photo/-30/600x450_A000PTME54TD0001.jpg
http://img3./photo/-30/t_A000PTME54TD0001.jpg
飞行员整装待发。
http://img3./photo/-30/600x450_A000Q2O1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30/t_A000Q2O154TD0001.jpg
战机呼啸升空。
http://img3./photo/-30/600x450_A000Q8SI54TD0001.jpg
http://img3./photo/-30/t_A000Q8SI54TD0001.jpg
战机呼啸升空。
http://img4./photo/-30/600x450_A000QEE3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30/t_A000QEE354TD0001.jpg
地面指挥员指挥。
http://img3./photo/-30/600x450_A000QLI3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30/t_A000QLI354TD0001.jpg
战机训练归来。
http://img4./photo/-30/600x450_A000RCK4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30/t_A000RCK454TD0001.jpg
训练归来交流体会。
http://img3./photo/-30/600x450_A000RQDM54TD0001.jpg
http://img3./photo/-30/t_A000RQDM54TD0001.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中国航空报10月2日报道,新中国成立之始,中国独自制造的作战飞机就开始守卫祖国的领空,“中国制造”自此也开始承担起筑中国空中长城的历史使命。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航空工业一直瞄准世界空中主战武器的发展潮流,奋力追赶,期间不少的艰难与曲折,不但没能阻挡中国航空人前进的步伐,更使中国的航空工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单一走向体系,从模仿跟踪走向自主创新。在新中国的第65个生日之际,回看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值得我们骄傲,“中国航空工业制造”是中国军队足可信赖的品牌,那些经典机型更值得我们纪念。歼10战斗机歼10战斗机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性能、多用途战斗机,分单座、双座两种。歼10飞机大量采用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性能先进,用途广泛,该系列飞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军机实现了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历史性跨越。歼10飞机还开创了我国军机史上当年定型、当年批量配套装备部队的先河。歼10飞机的研制过程中,科研团队大胆创新,摸清和掌握了鸭式气动布局的布局参数和气动特性,首次突破了短间距鸭式气动布局,在机理和效果上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此外,该机采用了全权限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飞行控制系统,提高了飞机的综合作战效能,这也是我国在机载电传飞控系统研制领域的重大突破。作为一款现代化战斗机,歼10能够携带空空导弹、常规炸弹、精确制导炸弹,空地/空面导弹等多种现代化机载武器系统,具备全天候多任务作战能力。该机在服役之后,多次参与了我军多军兵种联合演习,并走出国门前往俄罗斯参与中俄联合军演。歼11战斗机 歼11战斗机是中航工业研制生产的双发重型战斗机,至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系列。该机采用双发布局,配备新型涡扇发动机,具有起飞重量大,机动性强,综合性能好的特点,能够执行空中截击、空中侦察、对地/对面攻击等多种作战任务。在研制过程中,该机的机载航电系统、雷达系统等都进行了升级和改进,较之原有机型具有质的飞跃,目前已经发展出多个系列机型。歼15重型舰载机 歼15是由中航工业研制生产的双发重型舰载机,该机的研制成功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独立研制重型航母舰载机的国家。日,随着我国海军“辽宁舰”航母的交付,歼15也开始更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日,歼15战斗机成功完成首次航母起降飞行训练;日,歼15在“辽宁舰”上完成最大重量起降试验。“飞豹”歼击轰炸机 歼轰7“飞豹”是由中航工业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歼击轰炸机。它是目前我国载弹能力最强、航程最远、作战半径最大的歼击轰炸机,可挂载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和非制导武器,可实施敌防区外远程精确打击。“飞豹”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一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备空中立体精确打击能力的主战机种,极大地提升了我军航空武器的威慑力和战斗力,也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新型歼击轰炸机的能力实现了又一次新的跨越。“飞豹”的研制开创了我国全机数字化设计的先河,设计出了我国第一架全机数字样机,在国内第一次实现了飞机研制三维设计和电子预装配,从传统设计一步跨越到国际水平。2007年7月,“飞豹”首度飞出国门,代表中国参加了在俄罗斯举行的上合组织“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中国空军也创下了首次在异国与外国战机协同训演、与外军联合飞行指挥、实施远程跨国航空机务保障等多项第一。“枭龙”战斗机 “枭龙”(FC-1)是由中国和巴基斯坦合作研制,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巴基斯坦空军参与开发的先进的、全天候、单发、轻型多用途战斗机。1999年,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政府间采用“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共单风险、共享利益”的“四共”的经营模式在北京正式签署联合研制合同。从签定合同到首飞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从冻结技术状态到首飞成功只用了23个月。目前,该机已经批量装备巴基斯坦空军并保持了极高的完好率和出勤率。“枭龙”是一种多用途、全天候轻型战斗机,具有突出的机动能力、较大的航程、留空时间和作战半径,以及优良的短距起降特性和较强的武器装载能力。“枭龙”具有在白天和夜间执行空中防御和空对面攻击任务的能力;在对空任务中,能全高度与目标交战,能用超视距弹进行作战,也能用近距导弹和机炮与目标交战;在攻击任务中,能在白天/夜间用常规和精确制导武器(含空对舰导弹)进行对地和对海攻击;具有广泛的武器装载能力和精确导航及目标识别能力。“枭龙”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的设计、制造以及整机技术输出能力跃上了新台阶。空警2000预警机 空警2000是由中航工业担纲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空中预警、指挥、控制系统,填补了我国军队一直没有大型空中预警机的空白。空警2000装备了我国独自研制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360度的全方位探测能力,可进行多目标搜索、监视、跟踪,并能实施地图测绘,并且具备跟踪速度快,准确率高等特点。空警200预警机 空警200是由中航工业在运8改进型平台上研制的,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型预警机,也是为我国现役预警机机队中,从平台到机载系统完全由国内自主研制的机型。空警200具备全空域探测能力,除了能够执行空中侦察、探测、监视等任务,还能够与战斗机机群协同作战,担负空中指挥任务。“翼龙”无人机 “翼龙”是由中航工业研制的一种中低空、军民两用、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具备自主飞行能力。该机装配一台活塞发动机,具备全自主平台,可携带各种侦察、激光照射/测距、电子对抗设备及小型空地打击武器。可执行监视、侦查及对地攻击任务等任务,也可用于反恐、边界巡逻等。“翼龙”采用正常式气动布局,大展弦比中单翼,V型尾翼,机身长9.34米,翼展14米,机高2.7米。其大展弦比的气动外形,使其有升力大、诱导阻力小的飞行性能,可以长时间留空飞行,其续航时间超过20小时。中航工业在2012年的珠海航展上首次展出“翼龙”无人机,数据显示该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100千克,升限为5000米,最大航程为4000千米,最大速度280千米/时,有效载荷超过200千克,能够在翼下挂载精确制导炸弹执行攻击任务。直10、直19武装直升机 绰号“霹雳火”的直10是一款专用武装直升机,具有平台优良、火控先进、火力强大等诸多特点;“黑旋风”直19则是一款在现有通用直升机平台上改进而来的多功能武装直升机,制造工艺和技术成熟、多任务能力突出。所以,在现代战场上,两种武装直升机均既有强大的单机种任务能力,又能够在战场上优势互补,协同作战。直10和直19武装直升机全部由中航工业设计和制造,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经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部队。2012年珠海航展上,直10和直19两种武装直升机同时公开亮相,并进行了飞行表演。2013年9月,在天津举行的第二届直升机博览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陆航“风雷”飞行表演队驾驶直9、直10武装直升机,在飞行表演中先后展示了5机通场、双机芭蕾、单机超低空飞行、斜斤斗、双机尾追螺旋和4机开花等精彩特技飞行动作。这些特技动作,都是由特定战术背景下的战术动作演变而来的,既有很高的观赏性,也有很强的实战意义。这也标志着我国的武装直升机整体性能达到世界同类机型的先进水平。L15“猎鹰”高级教练机 L15“猎鹰”高级教练机为串列双座、双发、中单翼、单垂尾、两侧翼下进气、前三点起落架正常布局,在国内首次采用大边条、翼身融合体气动布局,具有突出的大攻角机动能力和敏捷性等典型三代作战飞机的特点,油耗低、留空时间长、寿命长、可靠性、维修性好,能满足三代战斗机甚至四代机飞行员的训练要求,效费比高。“猎鹰”配装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具有国际同等水平;配装2台低油耗、长寿命的涡扇发动机,采用全权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FADEC)。实现了飞机系统与发动机的综合。“猎鹰”高级教练机具有世界同类型飞机的先进技术,既可以作为飞行学员的基础改装训练,也可以作为部队“伴随”教练机进行战术训练,其技术性能与世界一流高级教练机T-50、雅克-130、M346相当,填补了国内第三代高级教练机的空白。
“猎鹰”高级教练机于 日成功首飞,从批准研制到详细设计到实现首飞,历时仅仅21个月。运20大型运输机 日下午,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我国首款大型运输机,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运20的首飞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欧盟之后第4个能够研制大型运输机的国家。运20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运20大型运输机的首飞成功,对于推进我国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应对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援助等紧急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原标题:中国空中力量明星机型盘点 瞄准世界主流武器)
本文来源:中国航空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歼击机系列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中国歼击机系列
歼击机用于在空中消灭敌机和其他飞航式空袭兵器的军用飞机,又称战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广泛称为驱逐机。歼击机的主要任务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空中优势(制空权)。其次是拦截敌方轰炸机、强击机和巡航导弹,还可携带一定数量的对地攻击武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歼击机具有火力强、速度快、机动性好等特点,是航空兵空中作战的主要机种,也可用于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5
歼-5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制造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仿制前苏联米格-17φ),也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 沈阳飞机公司于1955年初开始试制歼-5。日,试制原型机首次试飞。歼-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 歼-5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和空战,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其改进型歼-5甲机头装有雷达,主要用于夜间截击空战。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6
歼6战机为中国自主生产第一代超音速战机,从1964年首架交付使用,1986年停产,在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装备序列当中,它曾经是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实战当中击落敌机最多的国产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机。从1964年到1968年,歼6战机共击落20多架各型战机,而自己没有一架被击落。日,国产歼6飞机正式退出空军编制序列。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7
歼-7型战斗机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规模最大的战斗机之一。该机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飞行性能好、轻小灵活、低成本、高效率和使用维护简单等技术特点,在中国海、空军战斗机装备系统中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歼-7已于2006年停产。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8
70年代后,世界各国战斗机设计思想出现转变,不再追求“更高、更快”,而是着眼改进飞机的中低空机动性能,完善机载电子设备、武器和火控系统。 为适应这一潮流,部队装备新需要,公司在歼-8的基础上研制了歼-8Ⅱ飞机。日,原型机首飞成功。88年3月18日,歼8Ⅱ设计定型。同年10月15日,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歼8Ⅱ飞机设计定型。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9
歼击9 型歼击机是一种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歼击机,主要以苏“逆火”和美 B-1B 超音速为主要作战对象。设计技术指标达双 26(升限 26 公里,时速 2.6 ),可以说是性能之最了。该机现已停止研制,被歼10战机取代。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10
为了不在未来的战场上受制于人,我国于1988年开始了对第三代的完全自行设计的研制,该机是中国空军历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一种战斗机了。自从外界第一次发现它的存在起,各种关于它的传闻就一直没有中断,据说歼10采用了我国20年改革开放中所开发积累的大量先进技术,如四重数位数字、、整体、复合材料以及部分隐身技术等。因此歼10的任何动静都牵动国际军事观察家的神经,甚至还绘制了种类各异歼10三维立体模拟构 。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10B
歼-10B歼击机,是中国第三代歼-10战斗机的最新改型,与前型号有了很大的改进升级,是一种单座、单发多用途战斗机,也是一种配备了现代化机载设备(尤其是雷达系统,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第三代战斗机。
歼-10B是歼-10多用途战斗机的一个改型,修改了机身和航空电子设备。2004年5月,(AVIC)的成都飞机公司(CAC)开始继续发展歼-10战斗机改型。
2014年11月,歼-10B战斗机已经进入量产阶段,部分完成试飞的歼-10B战斗机也已经刷涂涂装准备服役。[1]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11
歼11战机,三代机。日,包括多位高级将领在内的中国军事代表团参观了城外的空军基地。据传当时苏联拒绝了中国购买苏-27的要求,极力推荐米格-29。但中国人决定选择性能更加优异的苏-27,配以研制中的国产中等性能战斗机,形成21世纪中国空军战斗机的主力。中国希望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自行研制,或者只购买少量的样品,只有在紧迫的情况下才会成批大量引进外国战斗机。因此中方与苏联/俄罗斯洽谈引进苏-27一开始就立足于引进其生产线。当然无论从学习、掌握的角度看,还是从应付紧迫局势的角度看,首期购买一定数量的苏-27也是非常必需的。1990年11月在中方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终于达成关于引进首批苏-27SK战机的双边协议,这是自建国以来数额最大的引进行动,也是苏-27首次对外出口。随后中央作出了尽快将苏-27国产化的决定。国产化的苏-27将命名为歼-11。在组装仿制和国产化中,在我国出厂的苏-27逐个批次性能有所提高,整机进口的苏-27也不断得到改进,尤其在电子设备方面。2001年底中航一集团614所的某型发动机大修线竣工。同时,国产的苏-27/歼-11模拟器也已经由沈阳某学院研制成功。据称采用了“空间立体三维成像”技术,以进口的SGI图形工作站为系统核心。日,歼-11新型号由毕红军驾驶完成试飞,标志着该型号的研制工作进入了全新阶段。新11改型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与苏-27相比有了较大提高,雷达火控武器均采用了更为优秀的国产产品。至此国产歼-11基本上可以说是大功告成。 主要技术数据:机长:21.935米翼展:14.7米 ,机高:5.932米机翼面积:46.5平方米 ,最大起飞重量:30000千克,最大使用速度:2.35M升限:18000米 ,作战半径:1500公里 ,动力装置:2台AL-31F,单台推力7600公斤机载武器:30毫米机炮,10个外挂点。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11B
歼-11B(代号:J-11B,英文:Shenyang J-11B)战斗机,是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在引进前苏联/俄罗斯的SK后为提高效能而自行研制的第四代重型战斗机(俄标)。在苏-27SK战机的设计基础上,换装了国产综合、全、四余度数字式、涡扇10“”等核心部件。[2]
歼-11B重型战斗机将成为中国空军未来执行远程空优作战的主力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11BS
歼-11BS是中国在国产歼-11B的基础上研制的双座多功能,它主要替代双座歼击/教练机。具备合成孔径绘图等多种模式,可以多导弹攻击目标,多用途能力,座舱采用“”,配备有战术输入控制面板和HOTAS系统。采用涡扇-10发动机,采用三轴四余度,具备较好的飞行性能和机动性能。[3]
编号中的“S”中就是双座型的意思。进行过展示。该机原来被认为是的双座教练型,但后来一般认为该机是类似于F-15E的。作战半径超过1500公里,最大加力推力13200公斤。2009年小批量投产服役。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11D
歼-11D于日成功首飞,机身编号为“D1101”。
歼-11D换装了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等电子系统,机体也经过优化,空中作战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从试飞图片中可发现新型歼11D战机雷达罩涂装方式与国产型不同,配备了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翼尖挂架从歼11B的梯形挂架改为了常规的一字型挂架,据称是为挂载PL-10高机动格斗导弹;发动机使用国产WS-10“太行”发动机。
目前该机型尚未得到官方证实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12
轻型战斗机在我国的空军航空博物馆公开露面之后,引起中外人士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她解开了海外曾盛传一时的“歼-12之谜”,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在我国航空工业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台湾一家技术刊物对歼-12的历史意义曾作过如下评价:“是中国大陆空军摆脱苏联制式飞机系列设计格局以后,第一代从机体设计到部件制造完全有中国人自行完成的轻型喷气战斗机。尽管半路夭折,但是却为中国大陆实施全面独立自主地开发其战斗机装备的研制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因此,这是中国大陆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歼-12飞机在国内也曾是一个另人迷惑的角色。声誉不低,但终未被列入装备。距离歼-12首次试飞30年之后的今天,也许可能对它进行更为客观的剖析和评价。 1968年4月,我国空军提出了研制“小歼”(即后来的歼-12)的计划。原型机于日首次试飞成功。日,歼-12飞机向中央首长做了精彩的汇报表演,被元帅赞誉为“空中李向阳”(李向阳是电影《平原游击队》主人公游击队队长的名字)。这一绰号道出了歼-12飞机机动灵活的飞行特点。后来,南昌飞机厂针对试飞中发现的问题,对歼-12作了10项重大修改,如采用降低飞行阻力的面积率修形、减小机翼上反角等,并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实验。日,再次试飞成功。
1978年2月,因调整装备体制而决定停止研制。除一架做破坏性强度试验的原型机外,共生产了5架经过试飞的整机。当下,有两架收藏于我国空军航空博物馆。歼-12的真正弱点是电子火控设备过于简单和陈旧,使其潜在的战斗力不能充分发挥,如能换装小型化的电子火控设备,增装小而轻的导航设备和全向警戒雷达,加上外挂小型空对空格斗导弹,则其战斗力将大大提高。歼-12本身特有的短土跑道上起落性能,适合作为岛基飞机使用。不过,真要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小型战斗机,还有待于航空材料、动力装置、武器设备和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重大革新。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13
飞机的设计思想酝酿于1971年底,当时根据六院的指示由601所招收研究下一代歼击机方案。601所根据作为我国空军歼击机主力的歼6已经落后的情况,认为应研制接替歼6的空战歼击机,作为80年代的空军主力战斗机。1974年初,空军全面提出了歼6后继机的战术技术要求。1975年冬,空军有关部门又与设计部门反复探讨,正是拟定了歼6后继机的战术技术要求,1976年上报,同年4月24日,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正式行文批复。 1978年8月,从国外引进了米格-23MC(MiG-23MSFloggerE),以601所,112厂为主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分析,其发动机P-29主要由410厂分析。日,三机部下达了开展歼13飞机选用涡喷15(P-29)发动机方案论证的通知。601所经过计算,歼13改用涡喷15发动机,是飞机有些性能提高,发动机的现实性和把握性也比较大。同年10月9日,在沈阳召开了歼13装涡喷15发动机方案论证会。1980年5月,总参和国防工办正式批准歼13改用涡喷15发动机。但由于后来由于空军队装备发展规划的调整以及缩短新机研制战线等原因,1981年3月以后,停止了研制,直接研制费1,221万元。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14
中国第四代重型歼击机歼14"鹰隼"是一种全新的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的空中优势的战斗机。飞机以重型、低成本为主导思想,以高性能、高生存力、高作战效能为设计目标,要求飞机有大推重比,非加力超音速巡航;具有中国特色的隐身性能;具有很高的敏捷性和失速机动性。这只是网上的网友编造出来的而已,并没有该机型。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15
歼—15是中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属三代机,自我攻防能力突出,飞行速度快,能轻易避开敌方雷达,数秒内探测、发现并摧毁敌方海上移动目标。配有30毫米机炮,可携带使用、鹰击-62远程反舰导弹、霹雳-8/9近程、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远程空空导弹、鹰击-91超音速远程反舰/反辐射导弹、鹰击-8空对舰导弹、KD-88远程空地导弹、飞腾-2型反辐射导弹以及“雷石”系列制导炸弹等,以及俄制苏-30轰炸机配套引进的各种俄制精确打击武器。歼-15S型双于日在我国某地成功首飞。日,歼-15战机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16
歼-16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为海军航空兵所研发的一款从苏27系列上发展而来的第四代多用途战机。该机的研制过程和中国以往的战机一样,较为保密,其原型为俄式苏-30MK2战机。2013年初,中国正式公开该战机。歼-16装备自动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AESA),可与多目标作战并可以识别出目标的相关资料。歼-16最大特点是具备远距离超视距攻击能力和强大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17(歼轰-8)
歼-17是中国一种以俄罗斯的苏34为基础研发的四代远程战斗轰炸机。 又称这是中国在研发的一款隐形版歼-11B战机,即歼-17,其内部炸弹舱,以及形状上的改变,使该飞机在雷达上的可见度较低。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18
中国歼-18战斗机是指网络流传的中国第四代的。该战斗机将用于航母战机使用。 歼-18战斗机是一款垂直起降战斗机,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款这类战斗机,主要用于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机动力强,双矢量发动机,外加一台辅助升力发动机,双垂尾,无鸭翼,无尾翼,在隐身和空气动力有很好的结合。作战半径2200公里,拥有先进座舱系统,主动加油系统。[4]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19(歼轰-9)
据成飞内部人士介绍,成飞歼19四代隐形舰载战斗轰炸机已浮出水面。
我国的J19歼击机将是更加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的一代歼击机。它们既是一个作战载体,也是一个信息载体。同时,它们还是一个信息接点。它们一方面能够把自己发现的敌人目标实时地传到系统网络,为整个系统实施有效打击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还可以在网络里获取自己需要的任何信息,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作战效能
我国四代后歼击机既可以在传统意义上的航空间,担负常规的空战任务和实施对地作战,又可以游戈于大气边缘,对选定的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它们超音速巡航速度在 2.0M-2.5M之间,发动机是我国以2000年开据相关文献,很可能是推比15级发动机。[5]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20
歼-20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研制的中国第四代(欧美标准为第四代,俄罗斯标准为第五代)双发重型。其采用了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式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歼-20的机头、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采用锯齿边设计,机身深墨绿色涂装,远观近似于黑色。歼-20预期将在年间投入使用,2020年后逐步形成强大战斗力。首架原型机于日完成组装,日进行首次滑跑试验。日12时50分,歼20在成都实现首飞,历时18分钟。日,歼-20身披割裂迷彩涂装参加珠海航展并首次对外进行双飞展示,进行了约10分钟的飞行。
中国歼击机系列歼--31
歼-31是研制的第四代双发中型,代号“鹘鹰”,其采用双发、单座、固定双斜、无、。当下猜测主要用途有三种:一是与我重型隐形战斗机形成高低搭配;二是拟推出的隐形战机出口型号;三是发展为替代歼15战斗机的新一代隐形舰载战斗机。日上午10时32分,由中航工业沈飞研制的AMF五代战机(歼-31)成功首飞。中国成为世界第二个同时试飞两种五代机原型机的国家。航空专家指出歼-31,未来具有有出口的可能性。
中国歼击机系列无人战机
由一航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的“暗剑”无人作战飞机具有超音速、超高机动能力和低可探测性,主要用于未来对空作战。2006年10月底,“暗剑”无人作战飞机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引起轰动。“暗箭”设计独到,完全有别于当前无人机发展趋势,也与流行的B-2隐形轰炸机类型的无人机设计不同,很可能具备无人机空战能力。这个概念是当下西方也未提及的。
世界上大多数无人机都选择亚音速,但“暗剑”装有鸭翼和两具垂直斜翼的设计,表明它可能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可操作性和隐形能力也较为突出。此外,“暗剑”的发动机进气道位于机身前部下方,这与歼-10战斗机如出一辙,有助于提升战机的灵活性。
“暗剑”在气动设计上采用了类似B一2和F一117混合体的箭形翼身融合布局,机身部分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箭头形状的三角形,扁平的流线型机身和机翼圆滑过渡成整体升力面,机体设计能够与可伸缩前翼、常规机翼、尾翼组成适合高速和大过载机动飞行的整体布局。从外形上推测,“暗剑”应具有超音速、高机动能力和隐身性能,已经达到国际战斗机技术的较高水平。而且在2012年珠海航展中曾经出现过的“战鹰”前掠翼隐身战斗机与“暗剑”有很多类似之处,在对中国新一代作战飞机平台寄予期盼的同时,又使其蒙上了一丝神秘色彩。。“暗剑”无人机的动力装置采用机腹进气布局和单台发动机,按照其技战术要求以及目前国内航空发动机的基本条件,可以判断该机是一种体积大于J一7而略小于J一8的中型战斗机。
“暗箭无人战机”
.中国歼10B战机已换空军灰色涂装即将服役 日 10:18:08 来源: 光明网[引用日期]
.建国60周年特别策划第30期:中国空军歼-11B重型战斗机[引用日期]
. 歼-11BS战斗机基本资料[引用日期]
.51军情观察室.[引用日期]
.万隆证券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空军徽章哪里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