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2017年重点工程小惠信用社并入流曲是国务院公报吗

富平陶艺村旅游攻略 富平陶艺村是国内首家以陶艺为主题,集陶艺博览、玩泥制陶、鲜果 ... 陕西华山旅游攻略 华山,五岳之西岳,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在全国乃至世界 ... 渭南汉太史司马迁祠旅游攻略 司马迁祠墓始建于公元310年,为了纪念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 ... 韩城市博物馆旅游攻略 韩城市博物馆是一座集元明建筑与文物陈列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 渭南韩城党家村旅游攻略 党家村被赞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村内拥有 ... 陕西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攻略 陕西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不仅是中国道教名山,而且是西岳华山的姊 ... 合阳洽川旅游攻略 洽川风景名胜区素有“小江南”美称,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黄河湿地湖 ... 大荔福佑古寨旅游攻略 大荔福佑古寨,堪比“小江南”,是欣赏湿地风光的绝佳位置,也是 ... 蒲城王鼎纪念馆旅游攻略 蒲城王鼎纪念馆是为纪念抗英名相王鼎尸谏155周年,迎接香港回 ... 陕西渭南老街旅游攻略 陕西渭南老街是一条全面展示渭南美食和风俗文化的商业街区,也是 ... 大荔八鱼石墓博物馆旅游攻略 大荔八鱼石墓博物馆以清代李氏望族石墓群为核心建设,是迄今为止 ... 蒲城清代考院博物馆旅游攻略 蒲城清代考院博物馆为明清两代举行科举考试的场所,也是目前陕西 ... 韩城周原大禹庙旅游攻略 韩城周原大禹庙是全国始建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大禹庙,也是 ... 渭南普照寺旅游攻略 渭南普照寺,始建于元延右三年(1316),为元朝建筑的代表之 ... 流曲镇卫星地图 加载中,请稍候...
  流曲简介:富平县流曲镇在古顺阳河迥流弯折处,故称流曲。在富平县城东北约20公里处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区域有13个村,109个村民小组,农户7850户,3.3万人,耕地5.4万亩,镇域地貌为南北两塬,中间川道,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境内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历史文化悠久,民风淳朴是富平县中心重镇之一。镇区设有一所高级中学,两所初级中学。诗曰:流曲镇诗(雷保荣)顺阳河弯有流曲,浮塬胯下肥沃地。明代太保孙丕扬,内子貌丑善造糖。琼锅美名传华夏,梁悦孝名誉乡里。今日流曲展新颜,各项事业齐向前。流曲周边景点旅游攻略:开放分类:
富平县摘要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总土地面积1233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08度57分—109度26分,北纬34度42分—35度06分之间,全县南北长48千米,东西宽35千米,东邻蒲城、渭南,南接西安市临潼区、闫良区,西连耀县、三原,北依铜川市,地理位置优越。境内有西包、西禹高速公路和106省道,咸铜、西韩两条铁路通过,交通便利。
城北远景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总土地面积1242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08度57分—109度26分,北纬34度42分—35度06分之间,全县南北长48千米,东西宽35千米,东邻蒲城、渭南,南接西安市临潼区、阎良区,西连耀州、三原,北依铜川市,地理位置优越。境内有西包、西禹、富闫高速公路和106省道,咸铜、西韩两条铁路通过,交通便利。&&富平县地图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人口80万。自然地理
  富平县处于鄂尔多斯地台南边缘,与渭河地堑北边缘的斜坡地带。地质构造以祁连、吕梁、贺兰山字型前弧东翼南段的成份为主,北西向断裂次之,受新华系干扰复合,地表大部为疏松沉积物枣黄土覆盖。县北依乔山,乔山余脉伸入境内,山形自西向东起伏绵延;南临渭河平原,以百米上以陡壁高于渭河平原,突现出黄土高原形态;中部为400—700米广阔的黄土原区,原面较完整,西北高而东南低,中部起伏不平,受石川河、赵氏河、顺阳河、温泉河的切割形成原间洼地和川原相间地形。海拔处于376—439米之间。全县按地貌特征可划分为四个大的区间:北山丘陵沟壑区、山前洪积扇区、黄土台塬区和川道区。
县城近郊富平县辖15个镇、9个乡:窦村镇、庄里镇、张桥镇、美原镇、、淡村镇、王寮镇、留古镇、老庙镇、薛镇、到贤镇、曹村镇、宫里镇、梅家坪镇、、南社乡、华朱乡、东上官乡、峪岭乡、底店乡、小惠乡、白庙乡、齐村乡、觅子乡。() 辖8个社区居委会(车站、望湖、宝塔、渭化、陶艺、富华、渭运、书店)、19个村委会(杜村、南韩、东化、莲湖、连城、卧龙、尖角、集新、迤山、谢村、肖华、留招、褚塬、王旦、姚村、新庄、东渠、向阳、褚田)。庄里镇() 辖1个居委会(庄里镇)、23个村委会(庄南、西关、庄北、永安、元陵、中山、黄窑、王庄、三庄、双岭、张唐、南午、神芝、凤凰、六联、山西、长春、侯家、友谊、三条、谷张、杨树、丑家)。() 辖13个村委会(东街、苏吴、甘井、北庄、铁门、南坪、永庆、巨贤、三合、原李、原马、念前、华张)。() 辖20个村委会(美原、党里、三联、晨光、联友、吴村、八联、赵村、三星、城西、仁合、雷北、团结、盘龙、涧北、鸿雁、利惠、杨尧、金粟、小峪)。() 辖13个村委会(流曲、北耕、东川、大岗、藏村、炭村、梅家庄、簸掌、五里墩、顺义、由典、昌宁、丈八)。() 辖11个村委会(淡村、瓦窑、古西、中和、荆川、荆塬、都村、石桥、东盘、西盘、禾塬)。() 辖9个村委会(双杨、南董、太平、孙村、仵新、纳衣、兴户、军寨、卤川)。
富平县地图() 辖17个村委会(街东、街西、程郑、孝义、汝林、皇甫、三寨、郭乔、南川、高堂、贺兰、西河、联合、义合、吕兰、惠刘、大众)。() 辖12个村委会(老庙、孟家、尹家、上河、河绕、东刘、笃祜、曹家、东于、南昌、新店、兰山)。() 辖21个村委会(薛镇、宏化、盘石、两门、北李、安党、前坡、王马、雷家、湘子、沟龙、韩村、杨范、湾里、铁炉、新丰、十二盘、红火、山桥、武岭、青兰)。() 辖13个村委会(到贤、盖村、新合、西仁、东仁、庄镇、纪贤、三义、西城、惠店、忽家、姜义、新移)。 () 辖16个村委会(土坡、大贾、大渠、西头、周家、太白、陵前、邹村、招贤、尚书、红河、马坡、贾坡、宝峰、小贾、曹村)。() 辖17个村委会(桥北、桥南、大樊、仇石、齐村、董村、北陵、南陵、三凤、凤西、涧头、雷村、党沟、沟北、庄科、前进、风口)。() 辖12个村委会(洪水、十八坊、赤兔、车家、五一、新安、王湾、白马、庙沟、岔口、北杨、文昌)。() 辖23个村委会(街南、街北、胜光、双王、大张、十字、尹村、张北、新兴、龙泉、永合、二合、吕当、施家、王家、卤泊、西胡、曹管、安平、高庙、川河、北甫、黄塬)。() 辖8个村委会(亭子、竹园、张王、肖郭、湾渡、教场、解放、南社)。() 辖16个村委会(华朱、何仙、下庙、旧县、闫村、赵坡、优东、优西、锦川、顺阳、怀阳、双义、页坡、刘坡、杨坡、东新)。() 辖10个村委会(上官、牛村、皂角、元良、余湾、五星、北里、定国、咀头、焦村)。() 辖11个村委会(北峪、漫町、店上、烟峪、清峪、岳白、高塬、三尺、塔北、木林峪、贾沟)。() 辖8个村委会(底店、下庄、草滩、瓦李、康庄、下沟、九龙、达坡)。() 辖8个村委会(小惠、牙道、忠惠、樊家、西村、果坊、石灰道、田村)。() 辖12个村委会(白庙、长青、柴峪、小塬、靳家、杨家、程卢、大王、东沟、南沟、中沟、郭家)。() 辖14个村委会(涝池、西陵、支沟、石科、横坡、方井、义门、桥西、和平、安乐、董南、杨村、三合、街子)。() 辖11个村委会(觅子、西吕、别家、木匠杨、新上官、官杨、铁佛、东康、兴武、三河、园林)。
富平县富平县,建制始于,迄今已有 2400余年。公元前7世纪末,周室衰微,西戎南侵,平王东迁,移都洛邑,将迤山(今县境西南瓦窑头原畔一带)划辖。随着秦国势力的不断扩张,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前456)始在频山以南设置治(故址在今美原镇古城村一带)。秦统一全国后,以频阳属内史。高帝时(前206—前195),以频阳县属河上郡。另于县境南部设置(故址在今华朱乡怀阳城附近),两县均属内史。景帝时(前156—前141),两县同属左内史。武帝时(前140—前87),又以两县归属左辅。新莽时(9—23), 两县属列尉大夫。时(25—220),并怀德县入频阳县,属左冯翊。时(220—265),归属曹魏,仍称频阳县,属左冯翊。时(265—316),自彭原界(今甘肃省庆阳地区西南)徙富平县治于怀德故城,与频阳县并存。时(317—420),富平一度为苻秦所统治,曾在频阳县境内设置土门护军(故址今薛镇土木坊)。太武帝太平真君八年(447),撤土门护军,将其辖地并入同官县(今铜川市),迁北地郡至泥阳县所属通川(今流曲镇);又并泥阳县于富平县。景明元年(500),撤原频阳县建制,划同官县一部,另建土门县(今薛镇),隶北地郡。西大统五年(539),富平县治由怀德故址迁至石川河北岸(今城关乡古城村一带)。废帝三年(554),以富平县属宜州(今耀县)。闵帝元年(557),于中华原置中华郡(故址今城关乡石佛原一带),富平县划归该郡管辖。建德四年(575),裁中华郡,富平县改属左冯翊。开皇三年(583),富平县改属京兆郡。 大业二年(606),将土门县并入(今耀县),属京兆郡。恭帝义宁二年(618),又从华原县划出原土门县辖域,恢复土门县建置,属宜君郡。武德元年(618)设置富平道,归骠骑车骑统辖;不久,改富平道为玄武军。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废。高宗咸亨二年(671),于富平、华原两县境域各划一部,在原土门县故址另建美原县。天授元年(690),以美原县隶于宜州。大足元年(701),以美原县改属雍州。玄宗开元年间(712—741),徙富平县治于义亭城(今华朱乡旧县村一带),属京兆府。德宗贞元四年(788),定富平县为赤县(按:赤县非县名,唐代分县为等,诸等中有赤县,由京城直接治理),旋升县为州。哀帝天佑二年(905),划出,设置鼎州,隶属耀州(二州不同级)。时,后梁恢复美原县,仍属耀州。末帝贞明元年(915),改鼎州为裕州,隶属崇州。复以富平县改属耀州,美原县初属同州,继属耀州。至后晋、后汉、后周诸朝,均未变动。哲宗元佑三年(1088),富平、美原二县同属永兴路京兆府耀州。天会九年(1131),即宋金两军“富平之役”后,金人以富平、美原二县赐齐(金人立刘豫为齐帝,建都大名)。熙宗天眷元年(1138),两县又同归宋。天眷三年(1140),复由宋入金。皇统二年(1142),撤,以其地并入美原县,隶属耀州。蒙古军 南下后,恢复富平县制,与美原同属耀州。世祖至元元年(1264),将美原县并入富平县。至此,富平县境内再无两县并存的情况。元末明初(),富平县治由义亭城迁至窑桥寨(今老县城),属西安府。明末,建大顺国于西安,县治仍设窑桥寨。清代,富平县属西安府。初,尽废府州厅制,富平属陕西省。 民国23年(1934),属陕西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咸阳)。民国37年(1948),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专署驻耀县)。  日富平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归属三原分区。1950年5月整编后,属咸阳专区。1953年1月改属渭南区专员公署(1955年7月改称渭南专员公署)。1956年10月渭南专员公署撤销,富平县直属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管辖。1958年12月,富平县并入铜川市。1961年8月从铜川市划出,又恢复富平县制,复属渭南专员公署。1969年后属渭南地区。日,富平县治从老城区迁至新城区(窦村)人民路北端。1995年后隶属渭南市至今。
金粟山风景根据县土地局土地详查资料,全县土地总面积1241平方公里,其中82391.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66.7%;园地819.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66%;林地2711.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2%,牧草地14132.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1.4%;城镇及村庄、工矿用地15172.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2.2%;交通用地2864.5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3%;水域2118.01公顷,占土总地面积1.7%;未利用地4047.5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3.3%。全县土壤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99.42%,其中,适宜农作物生长的优质土壤占总面积的81.55%,中等土壤占16.66%,低产土壤仅占1.79%。北部山区主要是褐土性土、红土;山前洪积扇区主要是洪淤土和灌淤土;黄土台原区主要是黄善土和垆土;一般原塬多为梯地、白善土;原面较平缓处多为红垆土和灰垆土;河流阶地和洼地区,土类较多,分布零散,主要是、及少量的、、、。
富平县矿产资源以非金属建筑材料居冠,其次有、及卤泊滩的&硝、等。金属矿产仅有小矿点。、储量1303.58亿立方米和313亿立方米,质地优良,支撑着我县水泥和石刻工艺两大产业的发展。、、一带的粘土属中度轻质粘土,是极好的耐火材料。雷村一带分布约有9亿立方米的石灰岩矿产,是发展电石工业的良好基础。另外,我县东南部还有芒硝等资源可以生产元明粉等工业产品,有广阔的发展利用前景。我县大地植被分为农作物植被和林草植被,呈现农作物植被为主,林草次之的状况。&农作物植被四季变化大,年际变化小,&多年平均在90万亩左右,以、、、、薯类为主。林草植被较稳定,年内变化小,年际变化大。全县林草面积较小,其中有林地2711.17公顷,牧草地14132.41&公顷,主要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的沟壑区。有林地中,用材林以刺槐、侧柏为主,经济林以、、为主,灌木以、、等为主。牧草主要是、、等。有各类动物60多种,无珍贵的野生动物。&&
望湖楼 富平县建置,至今已有2440余年的历史。夏商时,属“天下九州”之一的雍州,时属京畿。时,二十一年(公元前456年),始在频山之南,频山以北建立县治,定名频阳县(今美原镇古城村一带)。西汉初年,文帝即位,迁母薄姬太后到今怀阳城附近,母死,在今华朱乡怀阳城附近,另置怀德县,以资纪念,与频阳县并列今富平县境内。东汉时,并怀德入频阳。西晋时,从彭原(今甘肃庆阳西南)界徙富平县于怀德县故址,与频阳县并存,其含意取“富庶太平”之意。公元500年,北魏宣武帝元恪,撤掉延续960多年的频阳县。随后,在今年薛镇乡土木坊,设土门县,与富平分治一百四十多年。西魏文帝大同五年(公元539年),富平县治由怀德故址迁至石川河北岸(今城关乡古城村)。北周闵帝二年(公元558年),置中华郡(今城关乡石佛原一带),将富平县划该郡管辖。周武帝建德四年(公元575年),废中华郡,将富平改属左冯翊。隋时复改属京兆郡。武德初年(公元618年),设置富平道,不久改富平道为玄武军。公元643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废土门县,咸亨二年(公元671年),在土门县故址建美原县,与富平分治四百多年。玄宗开元年间,徒富平县治于义亭城(今华朱乡旧县一带),属京兆府。哀帝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划出美原县,设置鼎州。五代时,恢复美原县。至后晋、后汉、后周诸朝,美原,富平两县均属耀州。宋时称富平县,美原县,同属京兆府耀州。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撤富平县,其地并入美原县。元朝初年复富平县制,与美原县并立。公元1264年(元世祖至元元年)并延续了五百九十多年的美原县入富平县。至此,富平地区再无两县并存的局面。元末明初,富平县治由义亭城迁至窑桥寨,即今之老县城。日,富平县城解放。县城于1970年由原窑桥寨迁至现在杜村镇莲湖街中段北侧。
望湖楼望湖楼
在老县城内东南隅富厚仓库故址。清八年(1869),知县江汇川建筑。民国5年(1916)五月初六夜,毁于“逐陆”(承武)之役。民国12年(1923)重修为砖木结构日本式三层楼。第一层,门额石匾题“礼堂”二字。第二层,北门石匾题“建议”,南门题“望湖”;第三层,南墙正中匾题“藏书”,落款与二楼南匾同;北匾镶匾题“尊经”两字。落款均署“壬戌(1922)年冬书于军次胡景翼”。望湖楼系富平县名胜古迹之一。为“湖山书院”所在地。
望湖楼其所以成为旅游观光的一道风景线,重要原因之一是“南湖烟雨”的胜景所致,明清至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六十年代,在内陆干旱的陕西,富平城南还是十里莲湖,千顷碧波,稻香诱人,莲田滚珠。乱插桃花红点点,倒垂杨柳碧融融。此情美景,令人陶醉。难怪清代有诗赞颂“南湖一碧本如天,细雨空朦更可怜。石燕衔花叶乱,梁鱼出水浪纹圆。高低翠合峰峰隐,还近青浮树树连,最好风吹烟影破,书声遥送过前川”。
法源寺塔法源寺唐塔此唐塔位于今美原镇西街的故址。唐咸亨二年(公元671年)建置美原县后创修。历代至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屡经修缮。
青砖砌筑,仿木结构,七级八角中空,工艺精巧,外周围长29米,壁厚1.75米。千余年多次地震,仍保持壮丽外型。在法源寺原亭子下西侧还立有重修宝塔佛殿,碑。此碑系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所立。碑高1.85米、宽0.84米,厚0.29米。马元慈撰文,马士杰书丹,字为正楷,完整清楚。
金代铁佛属于创建的铁佛寺遗物,由于寺院屡建屡毁,仅留此佛,基本完好。铁佛造像是座像为一体。座分两层,下层高8cm,为八角形,每面长84cm。 上层高37cm,周边铸仰莲瓣32枚,分内、外两层围成圆形,托于八角底台上。像高5.32米,身着袈裟,袒胸跣足,面部丰满,唇微启,端庄、肃穆,右手上举做“无畏印”,左手举至胸侧,稍高于肘,做“与愿印”,屹立于莲台上,风采奕奕、栩栩如生。“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二月二十日,同年五月树像竣工”、“施主富平县令杨思聪、武盛将军李富、李宜人……”等字样。这尊造像敦厚。纯朴,塑铸的活灵活现、唯妙唯肖、绘形绘色、巧夺天工,对研究我国金代冶铸技巧、雕塑艺术及社会风俗习惯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唐五陵
金代铁佛 俗话说:“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陕西在古代一直是我国的心脏区域,为历代封建帝王所重视,历史上相继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其作为国都的历史长达1100余年,素称“帝王之乡”。而唐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建都长安(今),历时300年,其20座皇陵有18座分布在陕西关中,其中富平县就有5座,系全国唐陵数目最多的县份。富平县所辖唐五陵分别为:定陵、元陵、丰陵、章陵、简陵,自西向东呈“W“形分布,同连绵起伏的乔山山脉浑然一体,在县境北形成了一道横亘东西的天然屏障。首先,简陵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的长春乡紫金山(又名虎头山);其二,元陵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的庄里镇与齐村乡之间的檀山之阳;其三,章陵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的天乳山;其四,唐中宗定陵位于县城北宫里镇凤凰山中峰;其五,丰陵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的曹村乡虎头山(又名金瓮山)。这五个唐陵,原来墓前都有大量精美石刻群,它们和乾陵等陵的石刻一样,是我国唐代艺术宝库中的精华。可惜多已无存,仅剩少数残损的石狮、石人等陪伴着它的主人。郑国渠遗址流经富平的郑国渠,全长约150公里,可灌溉18万余公顷。其引水口至干渠段,修有宽15~20米,高3~5米,长达6公里的引水渠堤。现存郑国渠口、古道和郑国渠拦河坝,附近有秦以后历代重修、增修的渠首、干道遗址,并有大量的碑石遗存。郑国渠修成后,灌溉面积达280万亩,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使秦国从经济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准备。郑国渠首遗址,目前发现有三个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郑国渠引泾进水口。每个暗洞宽3米,深2米,南边洞口外还有白灰砌石的明显痕迹。地面上开始出现由西北向东南斜行一字排列的七个大土坑,土坑之间原有地下干渠相通,故称“井渠”。郑国渠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实效之显著,在我国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富平陶艺村富平陶艺村坐落在县城以北,是由一个准的宾馆和三个展览馆、几个陶艺作坊以及千亩果园构成的。它附近有丰富的陶土资源。来这里的人可以率性而为地玩泥巴,尽可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创作,然后将作品放到陶窑里烧制,就会留下那一瞬间思想滑动的痕迹。在这里你不单可以向陶艺艺术的殿堂里迈进,也可以作为普通大众尽情休闲娱乐。
柿饼又称合儿饼,饼形似圆月,肉红透明无籽,凝霜后,白里透红、皮脆柔软、清甜芳香,脐脐相对两个一合而得名。柿饼质地透明,清甜爽口,营养丰富,具有润肺、补血、健胃、止咳等药理功能。是全省名贵食品之一。据志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太师太保孙丕扬曾将柿饼及琼锅糖作为贡品进献过神宗皇帝。解放后,庄里合儿饼先后选项送西北农展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列入地方名产进行展览。1972年北京植物园特地引进我县尖柿树苗200多株。1980年中央有关部门专电派购庄里合儿饼,用以招待外宾;1981年又被作为陕西名贵特产,以省政府名义装袋空飘台湾带去了大陆人民对台湾同胞的思念和祖国统一的诚意。产品现远销韩国、日本等地。
琼锅糖琼锅糖 是东府有名的民间地方特产,尤以古频阳县(今渭南市富平县流曲镇)生产的成糖驰名中外,富平流曲镇的琼锅糖据今已有数百年的制作历史。琼锅糖选用该古镇的优质井水与上等精细小米蒸馏,与大麦芽浆搅拌发酵淋汁,用铁锅熬成糊状"灶糖"取出冷却,再在蒸汽加热中反复拧条拉扯,使糖色由黄变白如琼,然后与炒熟的白芝麻,再配花生仁、、、、、陈皮等分层置于瓷缸内热焖,最后混压成饼、刀切成条、即成香味醇浓的风味物品琼锅糖。因其香酥脆甜、口嚼味美、佐料考究,历来为民间传统的消食润肺、健脾补肾之保健珍品,由于该糖忌热怕潮,只宜冷天小批量生产,故成为传统的年节、冬令稀有天然绿色食补佳品和馈赠亲朋好友的上乘礼物。亦是中外游客选购品尝的地方风味特产之一。太后饼太后饼,具有外皮黄焦酥脆,内质层次分明,柔软可口,油香不腻的特点,久为群众喜爱。相传,公元前180年至前157年,汉文帝刘恒建都长安期间,他的外祖母灵文侯夫人在怀德县(今富平县)定居。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常由长安城去怀德县省亲,随身携带御厨给灵文侯精心制作的美味可口的烤饼并把烤饼技术传给当地村民。从此,汉宫烤饼落户民间,故名“太后饼”。2000年来,世代相传,为富平特产。太后饼,是以上等白面为主料,以猪板油、、、、、、菜籽油为辅料,经过制猪板油泥、和面、制饼坯,最后在木炭上烘烤而成。富平墨玉墨玉是一种珍贵而稀有的自然资源,仅产于陕西省富平县北部山区,其色重质腻,纹理细致,漆黑如墨,光洁可爱,极负盛名,其硬度为Mohs4o左右,素为治砚、刀工之上佳珍料,古人将其与钻石、宝石、彩石并称为“贵美石”。富平墨玉自秦汉时即有开采,据县志载“县北产矿石,诸郡县采者群至,可镌字、琢磨,人号墨玉”也是我国著名的“石刻之乡”。富平墨玉及其作品在中华文明历史上也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被称为中国最大石刻艺术宝库的西安碑林、馆藏l700多件文物,其中80%以上为富平墨玉所制,秦李斯的,东汉合阳的,欧阳询的,颜真卿的,柳公权的……更是堪称镇馆之宝,时至今日,省博物馆无论是碑石复制,还是当代名家书法刻石,石料均取自富平,并由富平民间艺人雕刻。陕西中部的八百里秦川,被称为“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那一件件大型雕群,数量繁多的各类石刻、造像、拴马桩,从桥陵高15米,重40吨的华表,到乾陵前神秘的无字碑,还有国之瑰宝的“昭陵六骏”均是富平墨玉所制,清代翰林李因笃在其《唐陵墨玉》中写道:巨碛崔嵬百万层,唐家中叶起诸陵,青岑墨玉旋随辟,篆籀光芒到处征。此外还有羊肉泡馍、搅团、、水晶柿子、、酥梨等名吃、水果。
王翦秦代名将:,频阳东乡人(今陕西富平),《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传。生卒年不详,始皇帝时期将领。少年时喜好兵法,后来奉事帝。其子王贲,继承父亲之志,也是始皇帝统一六国时的一名著名将领。秦二世时,父子均卒。王翦孙王离继承爵位,后被项羽所擒。王翦及以下三世均为秦将。关于王翦最有意思的一个故事是:当年,秦始皇起倾国之兵派大将王翦攻打楚国,王翦一会儿派人回去向秦始皇要栋房子,一会儿又派人回去要块地。手下人很奇怪,就问他:“您当了这么大的官儿了,还贪图那些小便宜干啥?”王翦笑着说:“大王是个多疑的人,把全国的兵都交给我了,肯定不放心。我要他知道我胸无大志,只爱小便宜,他就放心了。”棋经上说:弃小不就,必有图大之心。这也看出富平人在为人处世上的一点智慧。关中鸿儒:与李颙、李柏共称“关中三李”。《清史稿列传》中记载:“李因笃,字天生,富平人。明庠生。博学强记,贯串注疏。举博学鸿儒,试授检讨。未逾月,以母老乞养,诏许之。母殁,仍不出。因笃深於经学,著诗说,顾炎武称之曰:“毛、郑有嗣音矣!”又著春秋说,汪琬亦折服焉。”太子太保孙丕扬:孙丕扬于万历22年(公元1595年)出任吏部尚书,时年62岁。他的职责是协助皇帝,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将他们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孙丕扬的职务类似现在的组织部长,在明朝的地位高居中央六部尚书之首。明朝在名义上没有宰相,六部尚书之首在名义上简直就是天下最大的官了。孙丕扬是个廉洁清正的人。卷224上说,“丕扬挺劲不挠,百僚无敢以私干者”。明“诤臣”监察御史杨爵:,字伯修,今陕西省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人,有传。嘉靖八年进士,曾向嘉靖皇帝上,被采纳。嘉靖十一年为监察御史。后因上,指陈时弊,连斥“五危”,痛析天下危乱之因,力陈救国为民之策。世宗大怒,密令锦衣卫逮其入狱刑讯,并不准供给饭食。严刑酷虐,几于死去。朝臣敬其忠烈,千方百计营救。主事周天佐、御史浦铉上疏营救,皆被重杖而死。其仍于狱中上《狱中谏书》。在狱中著有《周易辩说》、《中庸解》二书。嘉靖二十四年被释放,不久又被重逮入狱。直到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才最终被释放,系狱八年!隆庆元年正月初一,隆庆帝奉遗诏为他平反昭雪,追赠奉仪大夫、光禄寺少卿。万历二十年追谥“忠介”。 毛泽东点评明史时写道:“靡不有初”。典出《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此外还有胡景翼、习仲勋等革命领导人都出生、成长在这里。
为您提供感兴趣的词条
大荔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位于北纬34°36′——35°02′, 东经109°43′一110°19′,素有“三秦通衢”、“三辅重镇”之称。地貌分为黄土台塬、渭河阶地...
定边县地处陕西省西北角,榆林市最西端,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过渡地带,位于东经107°15'-108°22',北纬36°49'-37°53'。东至东南与本省靖边...
富县古称鄜洲,位于陕西北部,延安市南部,素有"塞上小江南"和"陕北小关中"之美称。该县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总面积4182平方公里,居陕西省第五位,延...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北纬38度42分至39度35分;东经110度22分至111度14分;总面积3229平方千米。总人口21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府谷镇,邮编:719400。...
扶风县位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腹地、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中点,毗邻杨凌农业示范园。总面积750平方公里,辖9镇3乡185个行政村46万人。是陕西省农业和旅游大...
甘泉县地处陕西省延安市中部,总人口73507人,其中农业人口53600人,总面积2284.7平方公里。210国道、西延铁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黄陵---延安高速公路穿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平县温泉河规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