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成学生到职场新人角色转变ppt员工的身份转变

从校园到职场 毕业生怎样快速转换角色
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 00:00:00
  教育联展网4月23日 毕业后褪去原有的学生的身份,进入社会,步入职场。从校园到职场,环境变化,生活习惯,社会角色的转变,很容易让人出现一些心理不适应的状况。告别学生思维,从职场人的角度去处理各类问题,才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1、校园到职场的心态转变
  很多人离开校园,进入公司工作后,不能够适应职场,常感觉到跟失落,或者莫名的感到惆怅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适用环境时间长短是不一的,关键的还是心态的调整,不要过度放大自己的不适感,冲动选择离职,多了解职场与校园的差异,才能以更好的心态迎接职场调整。
  2、校园到职场的人际关系转变
  在学校面对你不喜欢的人,你可以不理他,不与他交往;但是在职场,不管你遇到的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同事,为了更好的融入到团队中去,你都需要积极的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人脉关系,“独善其身”只会让自己成为职场中的另类。
  3、校园到职场的理想转变
  每学期拿着一等奖学金,囊获各种活动奖项,这让在学校中的你,对未来充满信心,但是到了职场中,你也许会发现这里再也不是“唯吾独尊”,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理性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把理想在现实社会中得到实现。
  给职场新人的几点建议
  1、习惯“被欺生”
  在新单位里,可能会被“欺生”。这个时候,要少说话多做事。同时多观察环境,主动与感觉友好的同事接触,但不要过分亲密,以免其他人以为你已经有了“小集体”,重要的是融入“大圈子”。
  2、可以吃点儿亏,但不要过度谦卑
  如果新人以为,只要态度够好、肯让人、够谦卑就可以获得接受,那你也错了。人性中有很“贱”的成分,新人如果态度过于温良,就会被认为你很好欺负。因此,任劳任怨可以,但不要显得唯唯诺诺。
  3、坚守原则
  为了尽快获得认可、接纳,可以多干活吃点小亏,但不要因此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林肯总统说过: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要忘记你来到这个世上,首先要做一个“人”。你的人格和道德原则是你活在这个世上的根本,所有的荣华名利都要构筑在这个基础上,才会有意义。
  校园到职场的差异,决定了从校园人到职场人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抱有一种从头学习的态度,对职场遇到的挫折不气馁,不放弃,在坚持中完成校园到职场的转变,在社会中赢得别人的尊重与自我价值的实现。you have been blocked从学生心态到职业心态的转变是职场起点(图)-搜狐教育
--------------- &
从学生心态到职业心态的转变是职场起点(图)
时间:日11:58
【来源:新京报】
【作者:姚瑶 庄涤坤】
  第一天报到,新人通常会穿职业套装,既可掩饰初出茅庐的稚气,又有助于融入职场环境。即便如此,新人满是好奇的眼神,挺直腰板的坐姿,见到领导低头吐舌头的小动作,无一不是典型的学生做派。从学生心态到职业心态的转变,是职场新人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不易攻克的难关。
下班后空守办公室的做法并不明智。本报记者 苏里 摄  心态调整  出场新人:黄木兰,某网络公司市场推广,英语专业  入职时间:一周  实习经历:暑期曾在快餐店做兼职  焦点1 别拿领导的话当圣旨  新人:工作只能独立完成  工作第三天,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在两小时内把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做成表格。当时我对Excel等办公软件并不精通,肯定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于是委托同事帮忙做完。交活时,领导面带愠色。
此后,凡是领导布置的任务,即使超出能力范围,我也会熬夜独立完成。  前辈:应时常请教同事  杨雯芝,外贸公司市场主管  虽说领导要求独立完成工作,但新人总有不懂之处,新人可以向老员工请教而不是把工作直接推给别人。而老员工也乐于充当老师角色,只要新人态度谦虚,他们通常都会夸夸其谈过一把老师瘾。新人应明白,领导的话并非圣旨,其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完成工作。  专家:尝试与领导沟通  常洵,某网络公司副总经理  在公司里,新人的直接上司是领导或老师,二者之间是沟通协作的工作关系,以提高工作质量、达到更高效益为工作目标。因此,新人应尽量多尝试与上司进行沟通,若遇到力不能及的任务,应提前告知上司,不要硬着头皮接活,最终却无法完成。也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和恰当的时机与领导就具体工作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焦点2 工作并不是家庭作业  新人:是不是自己太笨?  昨天的部门会议结束后,领导让我搜集游戏、动漫行业的相关资料,还问我有没有疑问,由于事先没有任何准备,我想还是自己边查资料边找问题,便摇摇头赶紧在电脑前泡着。谁知越找问题越多,忍不住对着一堆网页生闷气,别人工作都得心应手,我却什么工作都完成不了。而且每当没有完成工作就会胡思乱想:在领导眼里我应该是不及格的吧,会不会因此丢了饭碗?  前辈:工作是群体行为  刘海霞,公关公司高级客户经理  在学校完成作业是一种个体行为,是否完成、完成质量如何,最终由个人承担责任。而工作是一种群体行为,会牵涉到其他同事和部门。因此,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沟通和团队协作,遇到问题要及时反馈,以便调整任务方向和进程。新人应放下学生心态,遇到问题别自己硬扛。  专家:职场人责权共享  周科进,北京千龙研究院院长  从学生心态到职业心态,最重要的是转变认识。学生交学费给学校,从经济角度而言,学生属于被服务的甲方。而在单位,员工与公司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契约关系,在付出劳动、承担责任的同时获得相应薪酬。新人只有认识到这些,才能明白,工作不是必须在某个时间段内完成的,而是应该更好、更有效率地去完成。  工作时间  出场新人:高英秋,某公司销售职员,国贸专业  入职时间:一个月  实习经历:中俄边境贸易区实习  别无目的加班焦点  新人:加班等于工作勤奋?  下班前心里总会有两个小人儿打架,一个说“新人哪有不加班的”,另一个说“累了一天,该回家歇歇了”。新人对工作尚不熟悉,理应多费时费力,加班是一种表现工作积极的方式,但留下来加班却无所事事,不过是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罢了。于是,是否加班成了一个矛盾体,一个人“独守空房”加班起不到实际作用,一下班就直接回家又感觉于心不安。  前辈:不要做办公室异类  韩思佳,北京时代朗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销售经理  如果是公司集体加班,新人自当加入;如果下班后同事们纷纷回家,新人独自守在座位上“号称”加班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在老员工眼里,独自加班的新人被认为是急于表现,却没找到正确的方式。加班并不是努力工作的代名词,新人只要做到下班后不是第一个走,也不是最后一个离开即可。  专家:找到缺陷再“进补”  周科进,北京千龙研究院院长  新人总想利用下班后和周末的业余时间弥补工作上的不足,使用的方法不外乎上网搜集职场攻略、去书店买专业书籍,但缺乏针对性往往会使新人陷入海量信息中,消减工作中的自信心。因此,职场“进补”一定要有针对性,找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再补充相关知识。  专家声音  职场新人五做好  张向喃,平安保险公司培训师  职场新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一,随时做好入乡随俗的准备。  二,带着空杯心态上路。自以为知之甚多者,会给人一种无知的印象。  三,天生我材必有用。好心态加成功教材,再加无限舞台就等于成功。  四,让能力大于位置。工作永远为简历奔忙。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老板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  五,真诚带来好运气。新人给别人一次机会,也就等于给自己一次机会,真诚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好运气。  前辈妙招  先按资历给同事排座次  部门统一加班时,新人完成了工作任务是否就可高枕无忧了?自己的想法被同事窃取应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看似老套,但职场前辈的妙招解决老套问题却能收到奇效。  拉长工作周期:其他同事都在努力加班,与其提前完成任务,还不如将工作周期拉长,原本6小时完成的工作,不妨在喝水、补妆等“磨蹭”中把周期拉长到7小时。  慧眼识人深浅:新人首先要识别资深和资浅的同事。工作上遇到问题时,应先请教资浅员工,若在10个人的部门中连续有4人回答不上来,就应将问题拿到周会上解决,没必要再让老员工脸上无光。  把皮球踢给师傅:想法被师傅窃取了,不要与其正面冲突,应正反围攻、迂回解决。首先私下点出哪些是自己的想法,其次当着师傅的面向领导提出跟更多前辈学习的请求,把皮球踢给师傅,让他觉得你是有能力又不好惹的新人。  新人之间可激烈争辩:新人之间出现观点差异和冲突应据理力争,甚至形成激烈辩论,让上司和同事看到你是个有想法、个性鲜明的人。但若与上司和师傅存在观点上的分歧,应该背后解决。  (以上招数由软件设计师李立、杂志社编辑梅子提供)
共找到 个相关新闻.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精品专题推荐
&精彩生活&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死了都要爱
寂寞沙洲冷
隐形的翅膀
谁动了我的琴弦
频道精彩推荐
不想让你哭
桃花朵朵开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当前位置:&&>>
做好有学生到职业人身份转变的工作来源:作者:admin
时间: 02:09:00
协助做好自身定位&
经调查,大部分学生面临就业时定位是模糊的,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往往是凭自身的第一感觉而进入某一公司,结果一段时间后发现不是自己想的那样,或者承受不住工作压力,会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然后辞职。相信这是每个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都会遇到的情况。
如何能改善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学校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做好岗前自身定位,根据测评,对每个毕业生生成一份个人自身评测单,让自己能从客观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能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
和学生一起规划未来职业道路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校学生很少会主动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以至于参加工作时总是眼高手低。而独生孩子的自我心理会导致自身的主观观念太强,不能客观的审视自身不足,工作后,会感觉理想和现实相差太远,现在的工作很难看到希望,而不是正确的领悟到自身能力不足,缺乏磨练。
这就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规划他们的职业道路,而不是我们为他们指出一条道路。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岗位上不断学习完善自己,从而得到晋升,实现理想。
与接受单位做好岗前培训交流 &
用人单位在接受新员工时所作的职前培训往往是针对工作方法的,而忽略学生与工作之间的过渡,导致了我们的毕业生不能做好学生到职业人的转换。所以在工作上长期处于被动,这并不能怪毕业生能力不足。
为了避免这种工作后带给毕业生的悲观情绪而导致的不良后果,我校将于单位做好沟通交流,量身制定一套转型培训方案,实现毕业生到标准职业人的完美转型!
相关信息:
全国免费电话:400-
学校地址: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汤头镇华太街与神泉路交汇向北30米路东乘车路线:
1、从长途汽车总站乘33路转乘206、211路到汤头中学下车即到
2、从火车站乘车至河东车站转乘206、211路到学校驻地下车即到。
3、百度地图,输入"临沂电力工程技术教育学校"。
4、高速路出口:日东高速(沂南站)、京沪高速(临沂站)、长深(青临)、高速(临沂东站)。您的位置:
以过来人的身份谈谈,刚踏入职场的产品新人该怎么做?
作者:Zoppo_peng
  有秋招之后进去公司实习的,也有年底毕业正式开始踏入职场的,最近有很多小伙伴跟我交流的时候都有问我刚进入公司,什么都不会应该怎么做?在这里我把自己的感受汇总一下,只是对于自己这近三个月以来工作的思考以及反思,希望对后来的新同学有所帮助,也希望能通过反思总结来发现自己不足之处以及今后需要加强的地方。
  一.心理层面
  对于新人来说,我切身体会到首要的压力是来自于心理层的压力,下面几点是我总结的心理层面所出现的问题。
  1.惶恐、忐忑不安
  从校园出来,开启人生的职场之旅,多多少少有点兴奋,但是从第一天报到之后,或许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了。我问过了很多刚到公司的实习生小伙伴:“你有没有感到惶恐、忐忑不安?”他们回答“有!”;“有没有觉得想要做些什么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却不知道从何下手?”他们回答“有!!”而我本人,也正是有强烈的这种感受,才会到处问人以寻求心理安慰。
  初到一个新的环境,看到每个人都在忙,自己却无事可干,虚得不行,而且每天上班觉得过得很煎熬。这种煎熬的感受也许每个人都有,但是怎么去面对,有很大的差别。我曾经到知乎上搜过“如何从学生很好地过渡到职场人的身份”,其中有一句话对我感触很深:有的人上班煎熬一下,下班就准时回家各种嗨;有的人上班煎熬,扛着压力努力学习以提升自我能力。
  有这种感受很正常,而我想说的是,有这种感受并不是坏事,它能促进你去找事情做并且把事情做好。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理清现状而不是急于表现自己,产品不会,就把产品学好,导师给了任务,就把任务完成,能够把眼前的事一件一件做好即可。
  2.怕生、不愿意接触同事
  积极主动,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知易行难。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所负责的项目而努力,他们忙得不可开交,于是我们不好意思打扰他们。另一方面,也许我们这一代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一个人独来独往惯了,也不太合群。但是,现在讲究的都是团队合作,不合群,不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不能与人建立起友好的合作关系很多时候自己的工作根本不可能完成。再者,我们要走的是产品规划的路,就得与各个岗位、各个部门的同事合作
  那么如何去积极主动地结交同事,请求问题呢?最佳的时间就是午晚饭以及下午茶的时间。因为这两个时间段是最能够放松消遣,交流感情的时候,在这时你面带微笑地跟前辈们要微信,请教问题,是不可能遭到拒绝的。
  当然,也不是说平时不能去请教别人。只是需要看情况,一方面,不要在别人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打扰别人;另一方面,不要几个问题解决不了还拖着以至于自己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3.自傲、不谦虚
  作为一名“高大尚”的产品培训生,还是挺自豪的。我们这一届产培生有10人,其中大部分有创业大赛或者创业经验,也不乏腾讯、搜狐、微软实习过的人,我相信后来的产培生也差不多。确实,我们在应届生中,对产品的知识比较了解,有实践的经验,比较有想法。但是说实话,在这些工作了N年的前辈面前,没有什么资本可傲气的。特别是对于我本人所在的ToB行业,产品都没接触过,什么都不会,你甚至连自信的资本都没有。在这方面,新人就是一张白纸,我们刚来到就对自己的产品或者友商的产品说三道四,做得跟shit一样。在别人眼中,我们就是“屁股决定脑袋”,还会被贴上“不谦虚”的标签。
  另外,在你深思熟虑之后,是可以发表意见的,也必须去发表意见。虽然很多时候由于视野或者专业知识的原因,你发表的观点有点幼稚,或者是错的,但是至少你能发现自己的想法有问题,然后才能去作进一步的改正。或许,有时候你新的想法还能激起那些老司机的灵感呢?
  4.玻璃心
  到了职场,没人惯着你。有很多时候,你都会面临着压力,事情办不好就会被叼。我也是一样,刚来的前一个多星期,被屌得眼泪都在眼里打转。我自己就是个有点玻璃心的人,但我自认为有个优点就是:别人说我,我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把事情做好。被人屌一顿不是坏事,千万别玻璃心自暴自弃,扛住压力,这是个提升自我的机会。再说,拿钱办事,如果事情都做不好,不能给团队、公司带来价值,就会被淘汰。事情做没做好很多时候自己是知道的,如果做得不好,人家都懒得说你,那么你离被抛弃也不远了。
  因此,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不要太过于玻璃心,要扛住压力,并且最重要的是能在别人的批评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
  二、行为层面
  在心理层面阐述了那么多问题,下面说说在行动层面上到底要怎么做。
  1.提升执行力
  在执行这一点上,我相信小伙伴们都没问题,但是千万不能一接到任务就埋头去做,你必须确认清楚交付的标准以及日期。很多时候,领导交代任务时不会考虑到哪么多细节,如果你不搞清楚标准,别说超预期,连最基本的要求很可能都达不到。另外,确认交付日期可以帮助你做好风险把控,这点很重要!假如一个任务给你五天的时间,那么你第三天就应该有个初步的结果,最好可以先让领导过一下,哪里做得不好的还有时间可以改。
  执行的时候,你要考虑风险、要考虑怎么能超出预期、要想到你所做的这件事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同时,不要自作聪明,不要自以为是,在刚入职时,导师交代给我的任务是学好我们产品的知识,我对着主打PPT演练,只觉得掌握得差不多时,就自行去收集友商的产品资料,做一个毫无作用的竞品分析。结果不但没有想象中的超预期,还因为考核时,被问到功能的实现原理,答不出来,产品掌握不足,被狠批了一顿。
  因此,在接到任务时,你需要理清要点,如果不能确定任务的标准是啥,就及时问清楚,做好风险把控,争取超预期。
  2.提升自我,追求卓越
  工作的同时,也是提升自我的过程,没有发展空间的职位,也不会有人愿意呆。在刚入职的前一个多星期,我每一天都感觉过得很煎熬,我有点害怕面对这个陌生的环境,我无法入手的任务。直到第二周我被导师表扬过一次之后(虽然后来导师跟我说那天是故意表扬一下我的,这有点尴尬,但是我真心庆幸有了那次肯定),我回家的路上蹦蹦跳跳的,心中充满成就感,也想通了一件事,那就是:如果你把每天的工作当作任务去做,那确实很煎熬,但如果把每天都当成是提升自我的过程,那我就会珍惜每一寸时光。现在我甚至每天都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也感觉每天时间都过得很快,虽然在市场实习这段期间基本上每天都是晚上十一点左右下班,但却一点都不觉得累。
  另外,没什么重要的事,不要那么早下班(至少在实习期与试用期)。因为导师会觉得你对自己没有要求,不求上进。事实也确实如此(反正我一开始是被这样认为的,虽然我是每天晚上还要回学校处理毕业事宜)。我相信每个产品经理都怀揣着一个改变世界的梦想,那么对自己就得有着更高的要求。身为一个产品经理,产品、设计、人文、心理、专业都得懂,如果对自己没有一个更高的要求,每天准时下班,回家玩游戏看视频,过多得呆在舒适圈中,是无法成为一名出色的产品经理的。
  3.及时反馈
  在市场部门轮岗的时候,有一个星期感到很迷茫,因为市场的任务与研发这边的任务我觉得无法同时满足,不知道路要怎么走。毫无疑问当周汇报又被屌了一顿,之后导师单独请我吃饭,帮着我理清思路,之后便茅塞顿开,后面的工作也有了方向。
  及时反馈很重要,因为我们有时候真的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困惑迷茫的时候,而这个时候便是体现导师价值的最重要的时刻。他们经验丰富,能帮你指点迷津,千万不要自己憋着不说,要不然只会浪费你自己的时间。
  4.多思考
  我能说的一点是,在我们的产品团队,如果对于一个问题你不思考或者思考得很浅,那么你将会面临一顿狂屌。因为作为一名产品岗的人,核心价值点就在于思考。不能仅仅阐述问题,要系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的本质以及解决方法。
  再者,追求卓越的路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提升的最快方法便是不断地找出自己的弱点并进行针对性的锻炼,但是事实上很多人都认不清自己,连自己的弱点,欠缺在哪都不知道,更谈不上追求卓越。而如何发现自己的不足?就是源于反思,源于对自我的深入思考。
  因此,思考是提升之本,如果不思考,那你做十件事与做一件事都是一样的效果。
  三、结束语
  很不幸,我是所在部门的第一任产品培训生,前面没有前辈走过的路,产培生到底怎么培训,学什么内容都不知道,以至于在刚开始浪费了不少时间;但也很荣幸,我是第一任产培生,我有那么多的机会去试错,去改进,也有几位导师的帮助。
  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提升空间是无限的,不必急于一入职就想体现自己的价值,但是一定要深入思考,多学、多听、多看。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不仅要懂产品,还要懂用户、懂设计、懂心理、懂哲学。路很长,静下心来,着眼当下,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吧。
(转载请保留)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转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