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现金出门不带现金是很low的事情吗

现在出门都不带现金吗?_回龙观社区网
《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等&&&&级:长老
经&验&值:17497
魅&力&值:2
龙&&&&币:13955
积&&&&分:11186.3
注册日期:
现在出门都不带现金吗?
上周末,好久没有联系的前同事约我逛街。一见面,她说口渴要喝奶茶,问人家能不能刷卡,被告知只收现金。。。然后我直接掏钱买了;逛了一会儿她说肚子饿,点餐时又问能不能刷卡,街头小饭馆还真刷不了卡,然后我继续掏钱买了;吃完了她要买衣服,幸好买衣服的地方可以刷卡。快出门的时候,店员说现在搞优惠活动,加两元钱可以送一双厚袜子,我直接掏出2元给了。出门我问她,你出门不带现金吗?几十都不带吗?她说是啊,现在都这样,刷卡、微信、支付宝,谁还用现金呢?好吧,我out了,我不带现金都不敢出门啊。。。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0次 &&
&相关文章:
-&(988字节&阅读:3468次&跟贴:30
-&(阅读:254次& 14:48)
-&(阅读:276次& 14:48)
-&(阅读:293次& 14:55)
-&(阅读:231次& 14:58)
-&(阅读:247次& 15:12)
-&(319字节&阅读:329次& 15:09)
-&(阅读:281次& 15:20)
-&(阅读:369次& 17:20)
-&(阅读:281次& 15:21)
-&(阅读:306次& 16:02)
-&(112字节&阅读:362次& 15:24)
-&(阅读:264次& 15:25)
-&(阅读:242次& 21:48)
-&(阅读:296次& 16:12)
-&(478字节&阅读:420次& 16:24)
-&(阅读:378次& 16:55)
-&(阅读:280次& 17:14)
-&(阅读:267次& 17:19)
-&(阅读:288次& 17:30)
-&(阅读:350次& 17:50)
-&(阅读:284次& 22:00)
-&(阅读:294次& 22:01)
-&(阅读:263次& 22:02)
-&(阅读:218次& 22:03)
-&(阅读:248次& 22:04)
-&(阅读:249次& 22:09)
-&(阅读:343次& 00:10)
-&(阅读:223次& 22:08)
-&(阅读:218次& 02:24)
-&(阅读:275次& 23:34)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记住密码:
京ICP证040069号 昌公网安备号 法律顾问:你们这些不带现金出门的年轻人
你们这些不带现金出门的年轻人
“对不起,我们只收现金。”
“糯米鸡一个五块!”
“我们没带现金,支*宝和微*付账可以吗?”
“不可以,我们只收现金,过马路那边有个取款机,自己去取了过来!”
早餐店的老阿姨,手里晃着已经麻利剥好装进塑料袋的糯米鸡,用一种鄙视现代高科技付款方式的眼神轻蔑地看着我们。
就在这一瞬间,一种莫名的要饭气息油然而生。根本没有想过,两个收入良好的当代青年,居然会败在一个糯米鸡手里。
这样的状况在这个月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月初我们跑到乡村大排档去吃饭,等到最后结账的时候被老板告知“我们只收现金”;那种感觉简直如雷轰顶——
一桌子月入丰厚的精英青年聚餐,饭桌上大谈创业投资,结账的时候却连一盘白切鸡都付不起。
有一次我们好几个人不小心在乡下大排档吃了顿588的海鲜大餐,结账的时候凑起来的现金连茶位费都不够,感觉整个世界都要塌了。
最惨的有一次在巴厘岛,两个人谁都没带现金,千里迢迢跑到一个旅游景点,心想着“旅游景点总不会不能刷卡吧?”结果到了景点,才发现那简直就是在一个山沟里,荒无人烟,别说刷卡了,就连台取款机都找不到。
最后,我们两个带着白金信用卡的孩子,在印尼售票叔叔一脸“这穷孩子真可怜”的眼神中,用一堆勉强凑足的硬币换来了两张宝贵的门票。
这样的惨状在生活中,屡屡发生:
下了车走出了50米,听到司机在身后狂吼“靓仔你没给钱!”才意识到自己坐的是出租车不是uber;
走进小卖部吃条雪糕,TM包装都撕了奶油都舔了,才发现这里不是7-11不能微信付账;
没带交通卡的时候连地铁票都不敢买错,看看手里的现金,买错了连补票的资格都没有!
我们这些不带现金出门的孩子,
真的好惨啊!
可怕的不是一个年轻人不带现金出门,可怕的是一群以为别人一定会带现金的年轻人,一起不带现金出门;等到现金结账的时候,那种伤害几何倍数的增长,并平摊到每一个人身上。毕竟我们早就已经习惯了在结账的时候听到这样的对话:
“刷卡还是现金?”
“其实我们支*宝买单优惠立减。”
“好的那支*宝吧!”
年轻人,脑子里总有一个天真而奇怪的设定:我今天去的地方,一定能用手机买单;如果不能手机买单,那一定能刷卡;如果不能刷卡,附近一定有取款机;既然是取款机,就肯定是银联的;如果附近啥也没有,那我的朋友肯定会带现金啊!
结果就是你和你的朋友集体懵逼。
以前出门总是要检查一下有没有带钥匙、手机、现金;现在出门就是钥匙、手机、卡,犀利一点的连卡都不要,觉得拿着支*宝走遍天下都不怕。
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轻人,已经逐渐大批量地被这个便利的社会养成了一种不带现金也能心安理得出门的习惯。即使遇到了需要付现金而他们拿不出手的情况,他们也不会觉得尴尬,但他们大概没有想过——
在那些只收现金的老一辈眼里,这些年轻人跟吃霸王餐的乞丐有什么区别?
他们大概会想:“又是一群结账没带钱的小崽子,到处磨蹭找现金,耽误老子做生意!”
你看,又是一个年轻人和老一辈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钱”是物质交易的必备品,没有钞票就去买东西就跟不带刀枪上战场一样——
可我们为什么这么快就习惯了不带现金出门、没钱买单也不会脸红尴尬的生活呢?
很显然,是这个便利的社会、功不可没的高科技手段,以及上一辈建立起来过于充足的幸福感,让年轻人极大地削弱了对于生存的危机感。
我们这群生存危机感薄弱,不带现金出门的年轻人代表着什么?
“不带现金出门”,在我的心里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新潮和保守的分界点。那些不带现金的年轻人,是乐于改变、心安理得享受社会便利的开放派;而那些喜欢现金的老一辈,是不信任科技、害怕改变的保守派。
年轻人特别不喜欢老一辈说这样一句话:
“你们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没有吃过苦;想当年我们.......”
这句话说的是事实,但吃苦有什么好攀比的呢?我们努力积极建设社会经济,不就是为了少吃苦吗?
吃苦不能用来比较,相比古人,我们的父母也没吃过钻木取火的苦;而二十年后,我们也会对自己的子女说:
“你看你们这些年轻人,你知道我们以前是没有空调的吗?”
然后你的孩子一脸惊恐的看着你——
“我的妈呀没空调你们怎么活下来的?”
现在社会就像是一团融化了的琼脂,年轻人就是自然出生在琼脂里的气泡,在琼脂粘稠而又无形的包裹下,随着其他的气泡一起往上爬、一起随着液体滚动。而我们的父母,就像是不小心掺杂进琼脂里的砂砾,坚硬顽固,又黑又硬;琼脂越是往上冒,砂砾就越是往下沉,下沉的过程中若是遇上了往上冒的气泡,即使没法划破,也一定会往下压一压,让那个气泡爬的更慢一些。
在这个社会,老一辈的人总是喜欢打着“爱”的旗号,用他们老一辈的“人生经验”来教导我们。在他们的眼里,那些经验帮助他们走过了变革、动荡和不安的年代,教他们如何藏匿在社会中不要太过耀眼、教他们如何安分做人、保守本分。
社会再变,他们觉得自己的人生经验也能永远有效。
但他们的经验,往往跟不上这个时代的速度了。你的父母是不是迟迟不愿意学习手机转账、网上买单、跨国网购和手机理财?不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变差了,而是他们深深的不安和对动荡的恐惧感在反抗。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银行账单里的数字和白花花的现金才是踏实的保障,存到手机、理财软件里的钱对于他们就是一堆不安的数字,根本毫无意义。
于是他们把这样的不安带到了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告诉你们——
“孩子,不要相信那些东西,老实做人,安稳要紧。”
然而,需要买黄金白银存钱才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教会那些不需要现金出门就很有安全感的人“如何增加安全感”的。他们总觉得会用最体贴的方式给我们帮助,但往往难以发现我们根本不需要那种帮助。
老一辈的危机感是源自于“活下去”;而正因为父母一辈对于生存基础无法自拔的强烈不安,才构建了我们今天生存基础强大稳固的现在。早已不需要考虑生存的我们的危机感,来自于“活出去”——变得和所有人一样,才最令我们不安。
“当没带现金的年轻人遇到只收现金的老一辈时,难道就不会尴尬吗?”
“会,可是下次出门,我们依旧习惯不带现金。”
不是因为我们对于便利的社会、没有危机的生活过于依赖,而是我们自信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不能现金买单的地方,我随时能想出许许多多解决方法,动脑想这些办法,对身患懒癌的我们来说可比出门前去专门取钱好多了——
有什么事情到时候再解决吧,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
常常会见到很多地方讨论这样一个可笑的辩题:“科技的发展是不是让人丧失了独立的能力,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难道科技的发展,生活的便利,不就是为了让人依赖、活得懒惰而创造的么?而一台手机就能拉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难道不是说明你们还不如一台手机有趣么?大胆地去顺应潮流、学会改变,总不能像老一辈,一辈子活得平庸无趣,却牵强的告诉你如何才能活得像他们一样平庸无趣。
21世纪的年轻人啊~!你们不要害怕被只收现金的老板胖揍、不要畏惧早餐店阿姨的蔑视;请勇敢地不带现金出门吧~!毕竟,这是你区别于中老年,走向新世纪的第一步啊~!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the URL on this server.Powered by Tengi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门不带现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