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自己开中国免税店官网

中国客日本被宰真相:黑心免税店多为中国人开设
  5月2日,新华社刊文《中国游客日本受骗谁知过》,记者刘秀玲爆出,在日本免税店里疯狂购物的中国游客又被宰了,随即炮轰日本免税店黑心暴利,似乎在“日本留学生上海喝了一口天价茶”新闻之后,扳回了一城。但不同的是,这回痛宰中国人的可能是自己的同胞。
  日本黑心免税店,多为中国人开设,专向观光游客开放,并非正规“免税(duty-free)店”。赴日旅行团被宰,也得先搞清楚是在帮谁数钱。
  日本免税店分为两种,机场、港口常见的免税店是免关税(duty-free),免除了直接带出国外使用的商品的关税。而在市区的免消费税(free-tax)店中,外国游客只要出示护照,证明自己在日本居住不满半年、或在日本之外生活超过两年,就可以享受免除商品中消费税的优惠。
  日本首个免税系统是在二战后建立的。二战后,日美签订《地位协定》,其中包括免除驻日美军的商品税、通行税、电气税、油税等。此后,才发展成为面向国外观光客的免税政策。2014年日本消费税增至8%,而免税店则为外国游客带来了绝对的价格优惠。
  在日本开设这种“免税店”的门槛并不高,普通商家向税务部门申请,就可以给外国游客提供“免税服务”,目前全日本已有超过一万家商店提供“免税服务”。
  在日本并不存在所谓“国营免税店”,中国游客遭遇的“黑心免税店”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等热门旅游城市,由来自中国港澳台地区、大陆、韩国以及在日华侨华人,以合作、合资等方式开设,并专门针对中国来的低价旅游团,采取不正当营销手段。
  新华社曝光的东京新宿的两家免税店A&S(Alexander&Sun)和JTC,正是中国旅行团勾结免税店、痛宰游客的典型代表。
  A&S免税店前身叫做“钻石免税店”,曾被爆出其逃税丑闻。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东京地方检察厅特搜部以涉嫌违反《企业所得税法》为由,起诉了东京都新宿区“钻石免税店”的美国籍经营者邹积人、其父台湾人邹本善。邹本善在福冈县经营一家同名但独立结算的免税店,两家店也作为企业法人被起诉。起诉书称,邹积人通过增报费用等方式隐瞒了2009财年的约3.1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72.6万元)收入,逃税9500万日元。其父邹本善则涉嫌隐瞒2007年所得约1.3亿日元,逃税3900万日元。据特搜部介绍,两家店铺所属的“钻石免税店”集团主要向来自中国大陆等地游客销售免税商品。2013年,卷土重来的邹本善将“钻石免税店”更名为“A&S免税店”,继续接待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
  中国导游忽悠游客以5倍高价买保健品,而被他们大肆吹捧的“神药”,在日本保健品的分类中,是门槛最低的一种。
  据新华社曝光,中国游客在A&S购买了大量日本生产的保健品,同样来自中国的导购告诉他们,这些保健品在日本非常流行,并现身说法其功效显著。出于对异乡同胞和日本制造的无条件信任,他们义无反顾地买下了“神药”。
  A&S免税店向中国游客兜售的高价保健品,“第一酵素”、“纳豆精”等固然是日本制造,也确实是合格产品,但属于A&S从小工厂定制的“高端产品”。以酵素产品为例,日本市场上普通的酵素产品通常从1千日元到4千日元不等,而A&S免税店售卖的“第一酵素”200g标价23000日元。其销售商“第一药品”与日本著名医药工厂“第一制药”仅一字之差,生产商日本酵素株式会社(NIHON KOSO CO)比正规酵素公司日本酵素药品株式会社(NIHON KOHSO YAKUHIN CO)的罗马音也仅少了一个“h”,而A&S免税店则是这一特殊定制酵素产品唯一的销售渠道。
  其次,中国游客最终愿意掏钱,还是相信了导游“价格高疗效好”的说辞,但在日本,保健食品压根儿不属于药品,即使是门槛最高的“特定保健用食品”,也需要外包装上标明“不属于药品”。而且根据日本《药事法》,严禁销售保健品时,暗示有治病功效。商品外壳上标注的“药局专卖”,也并非中国人理解的“只有药店才能卖的药品”。日本普通药店不仅销售常规药品,同样销售保健机能食品。
  日本药局或商店里的保健机能食品包括三种特定保健用食品、营养机能食品和健康食品,采取不同的审批许可方式和分类监督管理的模式。第一类特定保健用食品的审核最为严格,需要经过厚生劳动省的个别许可,需要动物或人体实验报告为佐证,在食品的外包装上也会清楚标明成份及功效,例如抗衰老食品、抗肿瘤食品等。第二类营养机能食品需在包装的醒目位置明确标示所属种类,甚至还要注明没有够上厚生劳动省的“特保食品”级别。
  而任何标志也没有的“第一酵素”只属于第三类健康食品,是指从天然原材料中提取加工成的健康食物,只作为可能有益于健康的普通食品销售。这类食品的定价流程与普通食品一样,属于自由销售的商品。对日本商品行情一无所知的游客,在中国导游和导购的热情欺骗下,瞬间掉入陷阱。
  免税店和中国旅行社共同从中国游客身上骗取暴利,由已成为中国低价旅行团默认的行业潜规则。
  组织游客去免税店购物,是中国低价旅行团盈利的主要方。其中中国导游从中获取25%的回扣,旅行社获25%,免税店留下50%利润。
  旅行社为鼓动游客买买买,也是想尽办法。在设置行程时,故意缩短商场的停留时间。无知的游客赶着时间一拥而上,常出现“爆买”盛况。“爆买”一词也成为2015年日本最流行词汇之一。在旅行团一扫而空之后,此类免税店往往门可罗雀,甚至采取旅行团预约在开门,平时索性关门歇业。
  其次,带领旅行团爆买的中国导游,大多是无证操作,根本没有导游资格。日本有着非常完备的导游管理制度及《翻译导游法》。其中,《翻译导游法》中明确规定,在日本从事翻译导游、并获取报酬的人员,必须通过日本国际观光振兴会的业务资格考试,获取翻译导游资格证书,并严禁导游收取景点、商店的回扣。2005年日本国会修订了新的《翻译导游法》中规定,外国人同样可以通过考试获得该证。
  中国旅行团如果要聘请拥有正规翻译导游证的日本地接,要他冒着违法的风险配合猫腻行为,成本太高。旅行团干脆直接雇用来自中国的无证导游。2012年,NHK在日本皇宫前临时抽取了20名带中国旅行团的导游,发现仅有1人有“翻译导游资格证”,其他大多属于旅游签证临时滞留日本的“黑工”,其中一名来自中国的导游,滞留日本三个月收入达300万日元。
  不仅中国导游参与忽悠,还有免税店里来自中国的销售员。本次新华社曝光的另一家JTC免税店由韩国人具哲谟开设。该店的官方网站上,明确标明主要面向来自中国、韩国和东南亚的游客,还为此雇佣了大量来自游客家乡的销售员。台湾招聘网站104人力银行上显示,JTC免税店在五一节假日期间,紧急招聘60名销售员,要求精通中文,略懂日语即可。
  为提高销量,来自中国的导游和销售人员大肆吹嘘健康食品的功效,不仅违反日本《药事法》,同样欺骗同胞,自己赚得盆体满钵。
  据彭博社调查,在日本各大商场里扫货的,并非中国最富有的阶层,中等收入群体居多。他们带着对国货的普遍焦虑和不信任,在同胞的带领下,在中国导购员亲切的忽悠里,大方地掏出了自己的银行卡。
  (文/蒲黄鱼)
【编辑:齐倩茹】
>相关新闻:
&环球旅游频道精选: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7e4-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揭开中国游客赴日本三大骗局 免税店骗_旅游资讯_新浪上海
揭开中国游客赴日本三大骗局 免税店骗
今日头条网评论
  第三骗:免税店骗
  电视台记者跟踪了多家旅行社的巴士,发现中国游客被带去购物的“免税店”,都不是日本一些大商业公司开办的家电商店或药妆店(这些店基本上都可免税),而是带到了很偏僻,平时很少有人知道的大楼里,在那里开设的“免税店”里安排购物,而且事前被告知“这里最便宜最安全”。
  这些免税店都是谁开的?大多是中国人(包含港台人)和韩国人开的。
  记者调查了中国游客买的较多的一种健康食品,日本大公司出售的价格,平均每一粒为11日元,而在这些“免税店”里,却高达69日元,也就是说,这些“免税店”的价格实际上比外面的日本正规店的价格高出6倍。
  一名导游证言:原价只有2000日元的商品,却以2万日元的价格卖给中国游客。
  这些“免税店”雇佣了大批中国人员工,并印刷夸大健康食品效果的广告单,宣传这些健康食品可以治疗各种疾病或提高智商,引诱中国游客掏钱购买这些暴利商品。当然,在日本,把健康食品当作药品卖,是违反《日本药品管理法》的犯罪行为。
  那么,免税店为什么要把商品的价格定的这么高?NHK揭开了这些“免税店”的利润分成内幕:自己截留50%,分给旅行社25%,再分给导游25%。
  无奈语言不通,更不知东西南北,甚至到了日本,连护照都被导游收走的中国游客,就如同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搁在日本的砧板上,旅行社和导游爱怎么宰就怎么宰。
  无数被宰得遍体鳞伤的游客,在回到中国,坚称“再也不去日本”。但是,他们也许根本没有想到,宰你的不是日本人,恰恰是你的同胞!中国政府决定在国内开设更多的免税店 - 环球旅讯(TravelDaily)
30,000+ 旅游业精英每周必读的行业要闻精粹,发送至您的电子邮箱
订阅成功!建议提供如下信息,以便我们日后更精准推送您更感兴趣的资讯。
OTA/旅游搜索引擎
公寓/非标准住宿业(民宿等)
旅行社/机票代理人
景区/目的地
B2B分销平台/批发商
社区/攻略/点评网站
行程规划/定制游
综合性旅游文化企业
旅游科技(如 PMS、B2B分销技术、呼叫中心、云服务等)
数字营销(如 SEO、社交媒体营销、用户体验设计等)
商务服务(如保险、投融资、管理/咨询等)
中国消费者在全球范围内释放惊人的购买力,并成为海外免税市场的最大买家。这让中国政府决定在国内开设更多的免税店。
据《经济日报》12月6日报道,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司长徐林近日表示,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进一步畅通进口的渠道,将增设一些免税店,使得消费者在国内就可以买到更多从海外进口的产品。近年来,随着出境游升温、国内消费需求升级、国内外同种商品价差大等因素,中国消费者成为海外免税市场的最大买家。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全球购的欲望,代购、海淘等也应运而生,不过免税店因为价格低,品质有保障,一直是出境游游客&血拼&的必去之地。中国游客大力推动了周边国家的免税店业务,比如日本、韩国和泰国。日本综合免税店&乐购仕&(LAOX)早前公布了截至2015年6月的半年报,净利润比2014年同期猛增约78倍,主要是由中国游客赴日&爆买&的购物热潮带动国内门店业绩大幅增长。在韩国,最著名的新罗免税店70%的境外游客销售额都来自于中国游客。2014年5月,新罗免税店推出中文网站之后,其网络零售额暴增39%,其中30%来自中国消费者。在泰国曼谷的酒店免税店中,90%以上的顾客都是中国人,多数店员都会说中文。全球大型免税店排名前十的泰国王权国际集团(King Power)副总裁Sombat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游客的带动下,&泰国市场正以平均每年10%~20%的速度不断扩大。&当然,受益的少不了欧洲市场。《好奇心日报》援引贝恩和Global Blue的数据表示,2015年中国消费者在欧洲的免税商品购买增加了64%,尤其是那些&负担得起又好用的&奢侈品品类。Generation Research数据显示,香水和化妆品是旅游零售的最大品类,占28%的市场份额。不久前,欧莱雅集团甚至专门为旅游零售设立了一个部门,日益扩展的免税店消费市场被视为&第六个大洲&,占欧莱雅高端品牌收入的15%。国内免税市场需求旺盛也带动了中国的免税店销售增长。据韩国《亚洲经济》中文网报道,中国近3年来免税店行业的平均增长率达到60%。自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推出以来,三亚市内免税店4年共接待进店顾客超过1500万人次。2014年9月,全球最大的单体免税店三亚国际免税城(原名为&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在海南三亚开业,商业面积达7.2万平方米。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调查显示,2015年全球免税店市场预计达598亿美元,是10年前的两倍多。据零售市场研究公司Conlumino统计,2014年全球免税店市场市值达到487亿美元,到2019年将达到736亿美元。由于对前景乐观,全球大型免税店巨头纷纷加快了收购和合并的步伐。今年3月,全球最大的旅游零售商瑞士Dufry集团以13亿欧元(约合14.15亿美元)收购了另一全球排名第五的免税行业的巨头&&意大利World Duty Free集团。这一交易使得Dufry一举占据了该行业超过1/4的市场份额,保持了世界最大免税店企业的地位。根据The Moddie Report2014年全球大型免税店销售额排行榜,香港DFS和韩国乐天分别排名第二、第三。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
打赏打赏打赏!!!
& 环球旅讯版权所有|
粤ICP备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 B2-|
网站分析由
共相提供支持中国人不买了,韩国免税店就开始亏损了?!
那必须啊!
中国游客剧减20%,韩国免税店盛况不再
中国游客涌入,曾为韩国的免税店产业带来生机。然而在春节黄金周期间,韩国多个免税店的停车场已经很难看到往日“旅游大巴车”排队进场的盛况。管理员称,“感觉进入停车场的大巴车数量至少减少了1/3。”一位免税店负责人表示,其所在免税店在春节期间的销售额只能说是“勉勉强强”,甚至有一家新免税店在春节期间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跌了近四成。
乐天决定为部署萨德供地:端起了萨德的毒酒。韩国人有韩国人的选择,我们中国人,也应该有中国人的选择吃着中国的饭,砸着中国的锅。韩国免税店盛况不再,中国游客剧减20%,只因乐天决定为部署萨德供地!韩政府相关人士称:“乐天已确定了内部方针,提供乐天星州高尔夫场作为部署‘萨德’系统的用地。” 乐天作为韩国企业做了该做的,我们做中国人,也应该做些该做的!这不是道德绑架,这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文字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免税店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