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净空法师去过九华山许愿需要去三年吗

索达吉堪布:净空法师不是普通人,对2012大灾难的说法是有密意
注:文章后面附注《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55篇文稿链接
另:末学日前有一感悟,能证明净空老法师境界深不可测,绝非我等普通凡夫所能体测。诸位可观察网上的老法师的讲经视频,他老人家以86岁高龄,每次讲经说法都是两小时左右,每天两次,除非外出参加活动没有节假日,一年传法至少1200小时以上;讲经时老人家引经据典据深入浅出辩才无碍,期间从未见他休息,连起身喝水、乃至如厕都没有过。长年累月天天如此,试问现在世界上有第二人这样做吗?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老法师这样?今生能遇到老法师,是生生世世稀有难逢的机缘,愿诸位同修千万莫错过!
问:净空老法师在汉地影响非常大,但近年来许多人对他很有非议,请问他是不是具德的善知识?
  答:“哪个是善知识、哪个不是善知识,我没有这种辨别智慧。但净空老法师这么多年来,非常地慈悲传授了净土宗法要为主的许多教言,让世界上很多人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至于他早期对密法有些不同看法,以及对一些法师的见解有直接或间接的驳斥,这对我个人来讲,全部都观清净心,把所有这些法师都当作佛的化现。当然,有必要的时候,为了澄清自宗,建立清净的佛教见解,我们也可以互相辩论、探讨,这在佛教中是允许的。但作为学佛的人,最好不要评论谁是邪知识、谁是魔知识,否则,以讲经说法的法师为对境这样称呼,很担心会造恶业。
  所以大家应该观清净心,看到任何一位对佛教、对众生有贡献的高僧大德,尽量要看他们的优点。至于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最好是去慢慢观察,这样的话,逐渐可能会了知他们的甚深密意。”
[另]:记得索达吉堪布上师在讲解《弟子规》行将结束时说:
  在世间所有书籍中,这本《弟子规》,确实很有功德、很有加持,因为它改变了世界上许多人,给他们种下了善根种子。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是圣者,普通人恐怕写不出这样的论典,即使写了,后人也不一定如此重视。所以,我认为,作者肯定具有非常广大的愿心。
  如果按照佛经中的教证,恐怕《弟子规》许多说法不一定找得到教证。如果要字面上辩论的话,我们也可以引用许多教证来说明《弟子规》的许多说法和佛陀所言相违,可是,作者是圣者。
  圣者度化众生,没有定法,根据不同的众生的根基,宣说不同的教法。并非圣者说的所有的言语都必须是了义的法。而且,大德之间也经常演双簧,互相辩论,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每一种根基的弟子,同时又不至于让弟子们过于执着暂时的方便说,因此需要不同观点,也需要辩论。
  因此,我们不能随便依据某某人宣说了某几句不了义的观点因此将其定为“魔知识”。
  正确的判断方式是什么呢?依靠他利益众生的事业。如果一个大德,利益了非常多的众生,而且是真实的利益,那么,可以断定这绝对不是凡夫人的行境。
  我们想一想,有多少人依靠净空法师而趋入佛门?有多少人依靠净空法师而精进念佛?净空法师的弟子里又有多少人临终显现往生迹象?
  虽然我们凡夫人不一定敢肯定净空法师就是什么什么果位,但是他一定具足善知识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广大的菩提心。否则就像上面上师所言,普通人恐怕没有这样的能力。
  因此,随随便便依靠自己分别念对佛经的一些理解,就断定他为“魔知识”,确实需要小心慎重。
  ——(转自索达吉上师讲解《弟子规》)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
问: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净空法师说:2012年地球会有大灾难,人类在三个月到半年当中见不到太阳,全球都没有电,所以人类也生存不了。但听说中国有部分地区的人会活着。请问上师您怎么看?
  答:我觉得净空老法师的说法是有密意的,因为高僧大德在教化弟子时,经常会说一些无常的语言,以激励大家精进,比如为了弟子好好听法说自己会圆寂,说世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灾难等。当然,对所说的预言,我们也不能完全忽略,应尽量去思维无常,这是有必要的。但也不能产生恐慌,因为老法师以前也跟随《大预言》讲:人类在1999年会遭受灭顶之灾,有相当一部分人都会离开,最终也没有实现。
  《2012》电影问世以后,包括佛教徒在内的很多人,都对未来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这可以提醒我们观无常,但也不需要恐慌,因为从经论等可靠信息得知,2012年人类不会受到这么大的灾难。
  但是,现在全球暖化的问题日益严重,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恐怕这也是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授给了关心全球气候问题的人的原因。如果全球持续暖化,或人类造的恶业越来越严重,那世间当中天灾人祸就会越来越多,莲花生大士也作过类似授记。
  但地球不会那么快就毁灭,所以不需要迁往青藏高原,更不需要准备轮船在海洋里过一两年生活,也不必花大价钱买保险的房子。
  (转自学佛网:)
顶礼净空老法师!愿净空老法师长住世间救度苦难众生!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净空法师:你随便批评,这个就是拔舌地狱的罪过[]
我的图书馆
净空法师:你随便批评,这个就是拔舌地狱的罪过[]
&净空法师:你随便批评,这个就是拔舌地狱的罪过
发布:清梦居&[]&& 日期:
你随便批评,这个就是拔舌地狱的罪过
 &&& 障缘多,特别是我们选择这个本子,诸位一定要知道,今天依照这个本子修行的人不少。《无量寿经》九种本子我都看过,不单看过,我还印过。我印这个干什么?印这个就是给大家看看,九种本子你自己看,你喜欢学哪一种。让你统统看到。都看到之后了,我觉得这个本子好,其他的八个本子跟它比,比不上。会集的人要有智慧、要有德行,要守规矩、守本分。会集不是翻译,会集必须是原译本的经文,不能改一个字,你改了就错了。我这一句、这一段是从哪个本子节录出来的,黄念老几乎都註明了,说明这个会集字字句句是有来歷的,有原译本做根据。  
  如果说不能会集,这话讲不通,为什么?四十八愿就是会集的,这经上自己说的。四十八愿怎么来的?世间自在王佛,这是法藏比丘的老师,叫他到十方国土去参访,去看看、去参学、去考察,人家好的你记录下来,採取它,不好的你不要它。四十八愿是法藏比丘参访一切诸佛国土,他所看到的、他所体会到的真善美慧的大成。所以四十八愿是会集成的,不是他自己想像出来的,也不是他自己发的愿,不是的。这一个佛国土好,那个地方没有三恶道,这条好,我们记住,将来极乐世界也不要有三恶道。这么来的,不是自己的理想。所以四十八愿是集大成来的。极乐世界成就了,就是集十方一切诸佛剎土美好之大成,所以世界成就之后,就超越一切诸佛剎土。为什么?诸佛剎土好的它全有,诸佛剎土里有一些缺点,它这里找不到。那不集大成行吗?  
  佛教最初到中国来,来的时候要把佛经传来,佛经怎么翻译?最早是《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是四十二段,跟我们现在《群书治要360》一样,它没有360,它只有四十二。四十二就是一切经论里面,适合于中国人学习的,把它节录出来,一小段、一小段的,会集的。《八大人觉经》也是会集的,上面加个佛说,确实字字句句都是佛说的。在结集经典的这个经题,加「佛说」它有个规矩,这部经正宗分里头第一句话是佛说的,所以这个经上加佛说;第一句话不是佛说的,通常这个经上不加佛说。《四十二章经》每一段都是从佛经里头节录出来的,全是佛说的,所以它上面加上《佛说四十二章经》。  
  会集的太多了,现在有法师把这些会集的证据蒐集出来了。《大藏经》里头很多经典是会集的,都入了藏,歷代祖师大德都承认了,怎么不能会集?现在佛教里头所用的经忏佛事这些忏本全是会集的,祖师编的早晚课诵是会集的,会集本不能用的时候,这都不可以用了。所以这是讲不通的,不能做为正式反对会集本的理由。祖师对会集本的批评,不是对会集的批评,是他会集不当。经文好的地方,应当摘下来,他漏掉了,不是重要的他节录出来了,这是不当。还有,随便把文字改了,这是很大的忌讳,不能改经上一个文字。因为你一改,别人也可以改,改到后来这个经典就不像样子了。所以决定不能改变一个字,不是不能会集。黄念祖老居士的註解也是会集的。他採取的经论八十三种,祖师大德的论着一百一十种,总共用了一百九十三种的资料,会集的。所以他这个註解是集註。经是会集的,註也是会集的,我们今天在学习、在分享也是会集的,还把现代科学家的一些报告也会集到里头来,来引证。怎么不能会集?我编辑这个《世界宗教是一家》,这是会集的,这是会集十个宗教的,每个宗教教我们怎么做人、怎么修行,这些重要的开示统统会集成一本书。  
  《华严经》本身就是会集的。题,你看题的意思,《华严经》古人比喻是个大花园,这个花园里面各种品种都有,美不胜收。如果单一的,这个花园只种一种花,没有其他的杂花,就是一色的,那有什么好看?你穿衣服,上面这些图案花样,那是会集的。我们穿这个袈裟,古时候袈裟是会集的。布很难得到,一般人家穿旧的衣服,丢弃不要了,出家人把它捡回来,可以用的地方剪裁剪下来。以后积多了,我们就把它缝成一件衣,所以它一块一块的。一块一块,质料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去染一染。染,怎么染法?各种不同颜色调在一起,五色是五正色,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混合在一起染出来的,叫袈裟色,就是杂色,成了深咖啡色。所以它也是会集的,它不是单纯的。佛不许弟子穿正色的衣服,为什么?容易起贪心,容易起傲慢。一定要穿染色衣,这戒律里头讲得很清楚。  
  所以凡事我们要把理搞通、理搞明白,佛为什么要这样教我们,他有他的用意在。总而言之,就是给世间人做个好榜样,什么叫好榜样?不能引起世间人烦恼习气,这就叫好榜样。世间人无始劫以来,末那识里面就是贪瞋痴慢疑,与生俱来的烦恼,你不要把这个东西给它勾引起来,你把它引起来,这就是罪过。夫子教学,对于今天所谓艺术表演这类东西,实际上讲,它范围很大,他有三个字叫「思无邪」。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切作为不要引起众生的邪思邪念,这是圣人,圣人不干这个事情。圣人能引起你的都是正念、正思惟、正道,不会把你带在弯路上,不会带在邪路上。最后都教你回归自性,就是契入常寂光,融入自性里头。  
 融入自性,是一体了,就像我们房间里面点的几十盏灯泡,灯光统统都点燃了,光光互相融在一起,这叫常寂光。你就晓得,常寂光是法身如来,他们在哪里?他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妙感难思,因为我们跟他没有距离、没有前后,没有距离是没有空间,没有先后是没有时间,所以我们有感立刻就有应,当下即是,这是我们跟佛菩萨感应。我们要做恶事、做坏事,我们跟地狱、饿鬼感应亦如是。地狱在哪里?鬼道在哪里?无处不是,无时不是,统统是自己意念、作为所招感的。对佛是至善的感应,堕地狱那是极恶的感应。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见的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不是虚妄的?是的,跟我们现前境界是一样的。为什么?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任何现相,极乐世界不例外。相是心变现的,与自性相应的就是最美好的现象。诸佛能生能现,是实报庄严土;有了意念、有了无明,这就有了阿赖耶,就变成十法界,四圣六凡。六凡里头有人天、有地狱,统统是念头变的,全部都是自心。天台大师在《止观》里面讲的「全体是心」,谁的心?自己的心。众生心,众生心跟自己心是一个心。完全觉悟了,没有丝毫迷惑,这就是如来,我们讲法身菩萨,完全觉悟了,《华严经》初住以上。迷,迷有浅深不同,那是十信菩萨,十信菩萨分配在十法界。他们是觉了,觉没有圆满,有初觉、少分觉、多分觉,没圆满。所以感应不思议。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真明白了,他就真用了,用什么?用真心。我们还是用妄心,那就章嘉大师说了,你没觉悟,不要自己以为觉悟。章嘉大师这个教诲我得很大受用,他老人家非常肯定说了一句话,你没有做到的就是你不知道,那就不觉悟。你真正知道的时候你怎么会不做?哪有这个道理!真正知道五戒好,你还会杀生吗?还会偷盗吗?还会淫欲吗?还会妄语吗?自然就不会了,你真知道了。只有你知的是似是而非、半信半疑,你才会干这个事情。甚至于你不愿意守这些戒律,那你对于佛法是毫无所知,你所知道的是知识、皮毛,不是佛法的正说(就是经上所讲的如来真实义),你所了解的佛经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开经偈说得好,「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几个人?太少了。一般人能解的,都把意思解错了。  
  像章嘉这种老师难遇到,他跟你讲真话,我们自己不容易辨别,说了那么简单一句话,做不到的就是全不知道。这是他教给我看破放下说的,你没有看破,所以你放不下;你真看破了,哪有放不下的道理!看破是属于智慧,放下是属于修行功夫。为什么这个身放不下?自己也会讲,讲得头头是道,还是放不下。我们一般讲业障太重了,习气太深,无始劫以来养成的,哪有那么简单?章嘉大师说的不是的,你没搞清楚。对于这个身是假的,你知道,你也能说,你不是真的知道,你是听别人说的。如果你真知道,你肯定会放下。这个标准太好了,让我们自己自然就身段放下了,不敢贡高我慢,不敢自以为是。自以为是、贡高我慢,讲得天花乱坠,他什么也做不到,最后这个人一定堕恶道。为什么?他讲的全是妄语,妄语入拔舌地狱;傲慢是属于瞋恚,瞋恚的业报是地狱,地狱是一片火海。  
。。。。。。。。。。。  
 这是要自己注意到的,自己不注意到,这老师不能帮你。老师讲得很好,我只能指路给你,路是你自己走的,这真话。老师不能背着我,不能抬着我,老师只是指路给你,你自己得要走。但是这个路上绊脚石很多、险道很多、障碍很多、诱惑很多,你能走得过来,最重要是靠你的德行。这个里头,跟这段经文讲的,最重要的是信心,对佛教的信心、对大乘的信心、对净宗的信心、对西方极乐世界的信心、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对老师的信心。这是什么?这尊师重道。对这个会集本的信心,这个本子是李老师传给我的,我对它没有信心,那就是对老师没有信心。李老师的老师是梅光羲居士,梅光羲居士跟夏莲居是同参道友。这个经本有一篇很长的序文,是梅光羲写的。梅老居士是黄念祖的舅舅,黄念祖居士是他的外甥,他是夏莲老的学生。李老师称夏莲居老居士也称夏老师。梅老师在序文里面,称这个经是《无量寿经》九种本子里头的第一经。老师接受,他自己讲了一遍,给这个经做了个眉註,这个本子给我了,我接受过来,这有师承。我那个时候学佛不久,没有智慧,但老师有智慧,我相信老师,老师不会指一个错误的门给我,我相信。  
  所以,许许多多反对会集本,那是什么原因?对《无量寿经》没下过功夫。真正批评,是要把这个经研究透彻,哪个地方不对指出来,这是真的。如果九种本子没有看过,大乘佛法没有认真学过,你随便批评,这个就是拔舌地狱的罪过。他敢干,我不敢干,他有这个胆子,我不行,我没有这个胆量,他不怕因果,我怕因果。所以我曾经说过,全世界人都反对,我一个人还是依照这个修行,我相信我能往生净土。我对得起老师,老师对我负责,我听话。我如果改变学其他的本子,我背师叛道,那真的是有罪了,这不是假的了。背师叛道的人,古今中外都找不到一个有好结果的。  
  要晓得老师的恩跟父母相同,连净业三福,第一句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一个人无论世法出世法,他的成就就在这两个字,一个孝、一个敬。这两个字站稳了,这个人肯定成就,没有不成就的。这两个字要是缺了,或者两个字都没有,这个人无论怎么用功,勤修一辈子,最后不会有成就,为什么?根坏了,从根上看。枝叶坏了没有关系,根不能坏,根是根本,根坏了没救,枝叶坏了有救。这枝叶砍掉,会长个新枝出来,根坏了就没办法了。所以,孝亲跟尊师重道是一桩事情。现在人所以难,难在哪里?就是不孝父母、不敬老师。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事实?告诉我们,这个人不可能承传传统文化,这个人不能承传佛法。正法久住与他不相干,传统文化的延续跟他也不相关,他没有这个能力,想干也不行,根没有。所以要培植这个根,不容易!
 我们学佛六十一年,讲经也讲了五十四年,一生遇到这些事情很多很多。最勐烈的打击就是我们学习这个会集本,批评的人非常之多,我很了解。会集本有很多种,夏莲居不是第一个会集的,在他之前,王龙舒的会集本,为什么没有人批评?魏默深的会集本,还有节校,蕅益大师有《十善业道经》的节校本,彭际清居士有《无量寿经》的节本,为什么没有人批评,单单批评夏莲老的本子?夏莲老本子前面有一篇长序,梅光羲居士作的。这两位当年在世,在中国佛教里面很有名气的两位在家居士,称之为南梅北夏。梅老是江西南昌人,这南方,夏老是山东人,北方,南梅北夏。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他的佛法是跟梅光羲老居士学的,他称梅光羲居士为梅大士。当年这个本子传到台湾,律航法师送了几本给老师,给李老师。李老师看到,特别看到前面这篇序文,五体投地,在台中把这部经翻印。第一次翻印是照原本照相影印的,第二次是重新排版,至少印过两次。最后是有佛门里面的大德看到都是居士搞的,当然心里不是很舒服,对这个有批评。李老也是避免口舌,讲过一遍之后,就没有再讲了。
  我跟诸位说过几次,这本子给我了。我一看到这个本子非常欢喜,在台北也印了三千本准备讲,向老师报告。因为老师的註解我看得懂,他只要给我一点醒,我就知道什么意思。老师就告诉我,你太年轻,如果有人提出反对,这个压力你受不了,等待机缘吧!所以我就把这本子收起来,带到美国去了。老师往生之后,我在美国的住所把这个经找到。我们怎样纪念老师?这个本子实在太好了,有承传的,不是随便的,而且会集确实依照会集的规矩,字字句句都是五种原译本的经文,没有改动一个字。我们在这里看黄念老的註解,你看註解,说明这段经文出自于哪一个经都介绍得很清楚,这是负责任的做法。
  有人说不能会集,老师没有说。那说的人至少要跟李老师平等的这种修持跟学问,我才能相信;你比不上我老师,我不相信你,我相信老师。老师他的老师是梅光羲居士,梅老跟夏老老同参,也都是做官的同僚、好朋友,一生在一起学佛。到晚年,梅光羲居士拜夏老做老师,这晚年表演这么一招给我们看,那不是普通人!慧明老和尚,当年的大德,慈舟法师最初作科判的,那是在那个时代律宗的大德。如果你们的德行修持能够超过他,你的批评我不敢说话;你没超过他,我也不敢说话,我听了怎么样?我听了无动于衷,我不受影响,我不会受动摇。
  老师把这个经传给我,我知道今天我不弘扬,夏老居士的会集十年工夫白费了,念老这部註解也没有人过问了。我觉得这是我的使命,老师交给我,我有使命感。压力,我知道一般人是忍受不了的,我能够承受。我曾经说过,全世界的人反对,我不敢反对。我说老师给我的,我要把这个东西放下来反对它,我就是背师叛道。那这事情怎么办?这事交给韦驮菩萨去吧!我把这些资料全部供养在韦驮菩萨座下,由韦驮菩萨处理,我们没有这个智慧,没有这个能力,韦驮是贤劫千佛的总护法。
&净空法师:见师不善、见父母过,这叫大不孝!
&发布:清净乃空&[]&& 日期:
净空法师:见师不善、见父母过,这叫大不孝!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621集 &日讲于香港
【解】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
夜晚,这个人,这人不是个好人,是个恶人,但是他拿了火把在前面照明,晚上走路。我不能因为他是个恶人,我就不跟他走了、“不取其照”了。
【解】菩萨亦复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
见师不善、见父母过,这叫大不孝!
【解】是故彼经结云:
经上有个总结说:
【解】“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盖谓如是之人是真善知识。于真善知识能知能求,故必证菩提也。
我们要认识人!认识人标准怎么定?我听这个老师讲经、教诲,这个老师所说的,跟经的意思有没有违背。如果他讲的是跟经里面意思是相违背的,知见有问题,这个就不能跟了;如果他所讲的跟经上讲的意思完全相应、不相违背,纵然这个老师有什么过失,我们还是要跟定他。过失,有些过失我们见不到,我们以为过失,其实他没有过失,我们冤枉他了。冤枉一个善知识罪很重!老师要发现学生对他有疑惑,一定要化解,否则的话,有疑他得不到法益。亲近老师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真诚;第二个条件是清净、清净心,不能有疑惑,疑惑,心不清净;第三个是恭敬。有这三个条件,真正能得法益;这三个条件少一个都不行。我跟李老师学经,他开了个经学班,专门教学生讲经的。我们这个班的同学有二十多个人,我在旁边看李老师教学,他对学生的态度不一样:有几个学生,老师对他特别尊重,这些学生有过失,老师决口不提;可是另外有几个学生,老师对他有打有骂,见面没有好脸色。我怀疑,我也不敢问。大概两个月之后,老师有一天叫我到他房间去,房间就我一个人,问我是不是有这个疑惑。我说有、真有。老师告诉我:那个挨打挨骂的,是真正想学的,打他骂他,让他记住这个地方挨过骂的,让他不会忘记;那几个特别好的,那是不能教的,为什么?那些人爱面子,说几句不好听的,他脸上就红了,那会结冤仇,那怎么办?把他当作旁听生。我才明了,原来老师二十几个人因人施教,对每个人教的方法、心态不一样。这高明之处!认真负责。以前我跟方老师,学生一个,没这些问题;我跟章嘉大师三年,学生也只有一个,没这个问题;老师这次开班,学生有二十多个人,我看到了,才知道老师用心之苦。对我认真教诲,我真正受利益,所以在台中我的进度很快。我除了真诚、清净、恭敬之外,还有两个一般同学没有的:我的记忆力很好,听老师讲一遍,一个星期之内我要复讲的话,大概可以跟他讲的差不多,有这个能力;第二个,理解力比同学们强,我真听懂了、真搞明白了,进度大概是一个月学一部经,小部经。那时候没出家,在台中这个班上十五个月,我学了十三部经。十三部经都讲得还不错,所以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教佛学院,教一个学期才教一部经,三年毕业,六个学期,我才用了六部,还有七部没用上。所以我对佛学院很不满意,学不到东西。你看我在台中一年三个月,学十三部经;在佛学院里面学三年,一部经都不会讲,那不叫浪费时间吗?我真正体会到中国古人了不起,他们真有智慧,教学要让学生“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决定不能同时学两样东西,为什么?他用心他分心,他不能专就学不好,一定是一部。一部学完了,老师认同了,认同就是要讲一遍给老师听,老师点头,你没讲错,这一部才算学会了,你才可以学第二步;老师没有认同,不可以换第二部。那么我在台中学习的标准,学习一部经,至少讲十遍,这一部经才可以告个段落,再学一部。每一部经都讲十遍,到哪里去讲?到同学家里,今天在张三家里讲,明天到李四家里讲,所以我同学、同修很多,轮流去讲。听众一个、二个、三个、四个都可以。一定要讲!不讲不行,讲完之后请同学批评。不肯讲,那没办法;一定要欢喜讲、肯讲,千锤百炼才会有成就。大部经讲比较困难,为什么?它时间长;小部经,最小的三天,就是三次就讲完了;一般的大概五次到七次,到外面去讲五天、一个星期。讲一部小经,这个比较容易。大部,我学《楞严经》,这部经老师讲三年。我找了六个同学,包括我七个人,好像一个小组一样的,那么这七个都是讲经的同学,我们讲经班的同学。老师星期三讲《楞严经》,我星期四复讲,我就找这个六个同学来听,都是学讲经的、都是内行的,给我指正,所以我也圆圆满满讲了一部《楞严经》。以后出去讲经有信心,我是经过六个同学听的,他们对我有批评、帮助我指正,所以出去讲,很难挑出毛病。我在台湾各地一共讲过七遍。当年我学习的概况,十遍是我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印象才深;一遍、二遍不行,没有根。要欢喜讲,要想尽方法找机会。有人听、有机会、有时间、有地点给你讲,永远保持不要中断,决定不能超过一个星期,超过一个星期就比较麻烦,一个星期至少要讲一次,次数越多越好,这是训练自己、成就自己。所以这经上说“菩萨亦复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我们跟老师比,不如他,智慧、德行不如他,善巧方便不如他。
我们看是不善,在他作为,真的度了那个人。根性不相同,方法就不一样,统统是以利益众生为主。所以“于真善知识能知能求”,你能够认识他、你能够向他求指教,“故必证菩提也。”
【解】《大疏》又曰:但令善事明师,明师必自临事指示。亦同善财于文殊处发菩提心已,问菩萨行。
这是为我们举出一个例子。佛教里面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导他善事、明师。遇到一个好老师不容易!这个老师一定是亲自“临事指示”。就像善财童子在文殊会上发菩提心,发心之后问菩萨行。
【解】文殊亦不具说。
文殊菩萨没有详细给他说。 
&净空法师:不批评坏事,只赞扬好事,做不善的人会良心发现,
发布:弘晓妙音&[]&& 日期:
净空法师:不批评坏事,只赞扬好事,做不善的人会良心发现,会改过的
我在台中学佛的时候,李老师常常用四重戒教导我们,就是《梵网戒》里面有两句话,「不做国贼,不谤国主」,这两句话重要,老师给我们讲了十几遍都不止,所以我们就印象很深。国贼是什么?不可以做伤害国家、民族、社会的事情。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对得起社会,决定不能够有害於社会大众,要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不能做个坏样子。不谤国主,国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政府各级领导人,从总统、院长、部长到县市长是国主。我们对他,他的善行我们赞叹,他有不善的地方我们不说,不要放在心上,更不能放在口上。为什么?这样才能够造成社会的团结、社会的和谐,这是正确的。不要去批评别人,社会如果我们大家都不批评别人的坏事,赞扬别人的好事,那个做不善事情的人他的心里面良心发现,他会改过的。你看看,古圣先贤、佛菩萨的教诲用意多深!《璎珞经》上还有两句,「不漏国税,不犯国制」,国税是人民对政府要纳税,我们奉公守法,纳税是人民的义务,不能偷税。漏税是属於盗戒,你看你盗国家的,国家应该有的收入,我少缴一点,那不就是占国家的便宜吗?这属於盗戒,这是错误的。国制是国家的法律,一定要遵守国家法律,社会才会安定,才会有和谐,我们的生活才有保障。这个四重戒好,一定要遵守。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四十九集)    台湾高雄  档名:12-047-0049
恶的不提,这是高深的修养
《华严经》悟后起修,是以十大愿王为原则。普贤十大愿王,第一个是“礼敬诸佛”。悟了的人,对待任何一个人,一定是清净心、平等心、恭敬心,决定没有贡高我慢,决定没有自赞毁他。
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以,我们要把每一个众生都当作佛一样来看待。我们要把对佛的礼敬,扩展到对一切众生的礼敬。造善的是诸佛,造恶的也是诸佛,所以,我们要一样地礼敬。
可是,赞叹就不一样!十大愿王第二个是“赞叹如来”,如来是什么?如来是性德。与性德相应的赞叹,与性德不相应的不赞叹。换句话说,与德行相应的好事,我们要称赞;不是好事,我们一句话也不提。
说到大乘根本的修行,从那里修起?从“礼敬诸佛”修起,从“赞叹如来”修起。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从早到晚,每天所接触到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普贤菩萨教给我们,都要礼敬、赞叹。
所谓礼敬,是一律平等,对于一切众生真的是平等,没有亲疏远近、善恶邪正,我们以极清净的心来修礼敬,决定没有分别执着。赞叹就不一样,这里面就要有差别,与性德相应的要赞叹,与性德相违背的不赞叹。
善的要赞叹,不善的只限于不赞叹,不要批评,这是佛教我们修行,修什么?修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
为什么只有赞叹,没有批评?有批评,就有分别执着。赞叹是劝善,劝人行善,不劝人作恶,所以恶的不提,这是高深的修养。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能够学会佛菩萨对我们的教诲,我们跟一切人相处、一切物相处,就能够相处得非常和 
&净空法师:喜欢批评人,不知道自己是在造口业
发布:心源&[]&& 日期:
 「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我们怎样学阿弥陀佛的口业?佛在本经告诉我们,在第八品里,教给我们善护三业。一般经典里面讲到三业都是身口意,顺序是这么来的,《无量寿经》上不是的,《无量寿经》第一个是口业,第二是身业,第三是意业。你想想,佛为什么这样说法,用意何在?娑婆世界众生,特别是现在,最容易犯的口业,口造什么业?喜欢批评人,不知道自己是在造口业。口业是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批评人有的时候这四种都犯了,他自己不知道。所以善护三业,头一个是口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别人小小的过失就恶意的批判,太过分了;没有过失则胡造谣言,那罪就更重。有过失批判得恰如其分已经有过失,为什么?你不厚道。忠厚的人,看到人有过失不说。规过劝善这是有礼节的,你看到这个人劝导他,他能改过、能回头,你就劝他。什么时候劝他?没有第三者在面前,这个时候劝他,有第三者,他要面子,他难为情。我们自己要守住隐恶扬善,别人有好的我们可以赞叹,别人有过失不说。劝他要背著人,不能当著大众面,他会感恩,感谢你,你给他留面子。而且规过一次,再一次,不能到第三次,第二次再劝不听,以后就永远不要说了。再说怎么?再说就变成仇人,他对你起怨恨,那你何必?
所以我们要学如来的身口意业,这很重要。记住,「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决定学著不批评人,不能以严厉的态度、语气待人,要学柔和质直。真诚心,我们的言语、态度要柔和、要谦虚、要恭敬,对一切人事物你这样去学你就对了,你真的学到了。普贤菩萨要求的就更高,净宗学人都是修普贤行的,不能把自己的水平向上提升,你怎么会成就?你看世尊,身业的烦恼系缚解脱了,口业的烦恼系缚也解脱了。别人对我批评我完全接受,我恭恭敬敬的听,不用辩驳。说对了感谢他,我改过,说不对不回话,默认了就没事,你要回话就起争论。一直听,我相信讲两个钟点他就没有力气,他就不讲了。这样好,让他讲,我们在那里安安静静,心里念阿弥陀佛,恭恭敬敬对待他,等到他发足了、他发完了,不就没事了吗?何必要争论?「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没有争论的必要。这样一次一次把自己境界就提升,自己的德行也成就了。总要学谦虚,总要学厚道。「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我们今天是近如来家,非常接近,往生那就是入如来家。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五一集)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251
&净空法师:为何赞叹的话不说,单说批评的话?这就是别有用心
&发布:清梦居&[]&& 日期:
为什么赞叹的话不说,单说批评的话?这就是别有用心 
&&& 这个法门确实是诸佛如来普度众生,一生成佛的不二法门,世尊当年在世多次宣讲,这就特别难得,多次宣讲。传到中国来,也是很早,东汉时候就传到中国,安世高曾经翻译过。但是安世高的译本没传下来,失传了,在中国这个经本,十二次翻译,现在只保留五种版本。版本里面内容差别很大,这是古大德判断释迦牟尼佛不是一次宣讲,决定是多次宣讲才有这种情形。也就是梵本的原本有很多种,这个很多种都传到中国来了。这确实是弥陀跟十方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部经。  
  祖师怜悯众生,为契众生机故,王龙舒居士头一个做会集本,这就是会集有必要。接着以后,魏默深做了会集本。抗战时期,夏莲居老居士第三次做会集本,无非是将极乐世界性相、理事、因果、依正庄严,往生所依据的理论、方法、经验详详细细告诉现代人,让大家生起信心,不要把这一生成佛的机会错过了。可是这些年当中,海内外反对会集的很多,我听到有人告诉我。因为我自己不看报纸、不看杂志、不看电视,这些媒体我断掉有五十年了。我每天只是抱着这部经书、黄念祖老居士的註解认真学习,目的只是求生净土而已,其他的全放下了,不再有丝毫留恋。反对的声音我知道,不详细。  
  前两天,有个同修寄来一本书给我看,这个书的题目,《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这两句话是古大德说的,我相信学佛的同学都知道。那今天佛法衰了,为什么衰?僧赞僧没有了,互相毁谤的有,这不是个好现象;互相批评指责的有,很多。我这一生就受过许许多多的毁谤、指责,可是我很感恩、很感谢,我知道反省。我听了之后,认真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我把这些人都看作佛菩萨,都是大善知识,都是来考验我的、来警惕我的,让我对这部经典、这个法门,求愿往生,一心念佛,这信心是愈来愈坚定,决定不会为外面这些言论动摇。这大家都知道的。可是这些批评确实影响了不少念佛人对会集本丧失信心,丧失信心,这一生往生的机会就失掉了,非常可惜,因果各自承当。  
  这部书末后,九华山幻住茅蓬宏琳法师,对这桩事情做了详细的解答,我看完了,解答得真好,出乎我意料之外,引经据典。有人说印光法师批评会集本,他完全把他反驳了,印光法师没有见到夏莲居这个本子,印祖往生的时候,这个本子没出来,他没有见到。印祖《文钞》里头,对王龙舒、对魏默生的本子有批评,但是那是善意的,不是恶意的,不是说他的本子不好。你看,本子还照样流通。他有批评,也有赞叹,为什么赞叹的话不说,单说批评的话?这就是别有用心。与我们自己个人没有关系,我们所顾全的是希望同学要生坚定信心,愈是毁谤的声音愈多,我的这个心念愈坚定,愈不会动摇。毕竟我六十一年没有离开经本,五十四年讲经没有中断过。我从大经大论,《华严》、《法华》、《楞严》这些大经,最后我选择净土,选择《无量寿经》夏莲居的会集本,选择黄念老的集註。我对于这个会集、对于集註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不是佛菩萨再来,没有人能做得出来。我深深相信,这部经跟註解决定是佛度往后末法九千年众生,往后九千年众生就因这部经得度,这真的,不是假的。  
  不是说别的经论不好,别的经论好,但是那个根基没有了。为什么?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要断烦恼、都要消业障。断烦恼、消业障说得容易,谁能做到?六根对六尘境界,你会起心动念,你有分别执着,这就是烦恼业障现行,不但断不了,天天在造作,你这还得了吗?唯一能成就的就是带业往生,不必断烦恼,不必消业障,就能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业障烦恼习气到极乐世界再把它化解掉,这个方法妙绝了。我们换一个道场去修行,这个道场的障缘太多,极乐世界没有障缘,而且很容易去。  
  我早年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听李老师讲过一部经,《无量寿经》,康僧铠的本子。李老师讲夏老这个本子讲过一次,我没有遇到,那个时候我可能还没学佛。我跟李老师见面之后,李老师就没有再讲夏莲居的本子。这什么原因,我想诸位都知道,心里都明白,有反对的声音,说这个东西是居士做的,居士哪有资格来会集经典。把居士贬低了。可是他们自己又不肯会集,别人会集又不满意。他这个本子真好,我们看了真欢喜,跟五种原译本一对照,真欢喜。确实,五种原译本的经义、精华全在其中,而且文字很顺畅,不生涩,念起来很舒服。我接受了,我是完全接受了。李老师将他在台中讲这一部经的眉註,他自己写的註解,用毛笔写的,给我了。我年岁大了,也不能据为己有,我把这个原本传给胡小林居士,现在这个本子在胡小林居士手上,我劝他要好好弘扬这部经。他最近一年专攻《大乘起信论》,好,对于大乘的理论基础奠定之后,弘扬大乘里头最精彩的一个法门,念佛法门,一部经典,《无量寿经》,这个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李老师给我这个本子,我当时印了一万本,让大家统统都能看到,以后这个本子有很多人翻印,我相信不止十万本。还有同学把李老师自己写的这些眉註,用红字套印进去,特别美观,印成十六开本,字大,看起来很舒服,这都是好事情,无量无边的功德。  
  关于会集本的问题,宏琳法师说得非常详细,引经据典,字字句句都有根据,不是随便说的,我们看了疑惑全部能够化解。这个小册子,它上面写了欢迎翻印,它没有版权,欢迎翻印,功德无量。希望对于会集本有怀疑的人多看看,还有问题不能解决的,可以到九华山去访问老法师。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信为道元功德母。我曾经说过,全世界人反对,我还是要依教奉行,为什么?老师传给我的,我不会背师叛道。我跟老师十年,老师对我非常爱护、非常慈悲,老师不会害我。我的老师有师承,他也不是普通人,他的教是跟梅光羲居士学的,梅光羲是杨仁山的学生;他的净土是跟印光大师学的,《文钞》里面有印祖给他的信。所以,我要是听信别人的话放弃这个本子,那我是背师叛道,这大家可以定我的罪,那就是真的。我还有这一点小智慧,还有一点小德行,我不会被境界动摇、不会被境界所转。  
  我晚年来表法,把大经大论统统放下,专学这一部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遍一遍的讲,就讲这一部经,其他的都不讲了。为什么?我们要想求生净土,一生圆满成佛,这一部经够了,不必再要多的,它讲得太清楚、太明白了。尤其黄念祖老居士的集註,引用了八十三种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的註疏,真是集《无量寿经》註解之大成,这菩萨再来的,不是凡人能做得出来的。莲老会集,用了十年时间才定稿,多谨慎、多小心、多负责任;黄念老带着重病,六年完成这个集註,这都不得了的人,我们得感恩戴德。莲公我没有机会见过他,这是早一代的人,念老晚年我们相见,真是一见如故。  
  「拔生死之苦,升无为之安」,就在这部经,不能不重视。不能以为自己年轻,黄泉路上无老少,年轻走的人很多,我们亲眼所见。所以,时不我待,我们要抓紧光阴,一定要得念佛三昧,这叫有志气的人。我依照这部经典、依照经中讲的方法,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希望在十年之内得到念佛三昧。十年是决定可以得到,善根深厚,根利的,二、三年就得到,三、五年得到是正常的。你看《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得念佛三昧往生的,太多太多了。得一心不乱的,这个功夫高,事一心等于阿罗汉,理一心就是法身菩萨,跟宗门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是相等的,这我们不能不知道。&
及精华节录(添加中)& 
&净空法师:批评得恰如其分也有过失
&发布:清净乃空&[]&& 日期:
净空法师:批评得恰如其分也有过失
&&&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 「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我们怎样学阿弥陀佛的口业?佛在本经告诉我们,在第八品里,教给我们善护三业。一般经典里面讲到三业都是身口意,顺序是这么来的,《无量寿经》上不是的,《无量寿经》第一个是口业,第二是身业,第三是意业。你想想,佛为什么这样说法,用意何在?娑婆世界众生,特别是现在,最容易犯的口业,口造什么业?喜欢批评人,不知道自己是在造口业。口业是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批评人有的时候这四种都犯了,他自己不知道。所以善护三业,头一个是口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别人小小的过失就恶意的批判,太过分了;没有过失则胡造谣言,那罪就更重。
  有过失批判得恰如其分已经有过失,为什么?你不厚道。忠厚的人,看到人有过失不说。规过劝善这是有礼节的,你看到这个人劝导他,他能改过、能回头,你就劝他。什么时候劝他?没有第三者在面前,这个时候劝他,有第三者,他要面子,他难为情。我们自己要守住隐恶扬善,别人有好的我们可以赞叹,别人有过失不说。劝他要背着人,不能当着大众面,他会感恩,感谢你,你给他留面子。而且规过一次,再一次,不能到第三次,第二次再劝不听,以后就永远不要说了。再说怎么?再说就变成仇人,他对你起怨恨,那你何必?
  古人说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结」,这一生当中不跟人结怨,无论他犯什么过失这都很正常的事情。譬如我在讲经教学的时候,有的时候听到有很多同学,有见过面,也有没见面的,听到他一些善行,我赞叹。我这一赞叹,听众都听到了,都知道了,以后发现这个人有过失,不像我所赞叹的,你们想想,我是赞叹错了吗?我赞叹是他那一桩善事。人有善有恶,我们赞叹他的善,不提他的恶,要懂这个道理。甚至于有,是真有,我也晓得,藉着我赞叹他这些好处他到处宣扬,再去欺骗别的众生。有很多人告诉我,连国内官方都告诉我,但是官方的态度很严谨、很有智慧,他说:法师,这些事情你不知道,我们来处理。这就是用我的名义,干什么?没有别的,多半都是去敛财,都是说在国内建道场,要准备迎接我回去,要替我建什么精舍、寮房,让大家捐钱。这些话,我在讲经教学时候也提过,曾经劝导过大家。我会不会回国?不会,我不会回去。为什么不会回去?我回去那只有去养老,不再讲经教学了我可以回去,回去长住没有问题。但是我活在这个世间,活一天就是讲一天经,哪一天我不讲经了,那一天我就走了。
  我学佛初发心的时候就是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建道场。我想得很多、想得很久,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建道场?建道场要操心,建道场后遗症很大,建道场要大福德之人。佛教传到中国,所有各地道场几乎都是国家建的,你们看看这些大的寺庙,敕建,那就是皇上下命令,让地方官员来执行,国家建的道场。到后来,也有这些大臣、长者、居士他们把自己的家,自己过世之后,将他的家产奉献出来做道场,也是十方道场。这是真的。李老师我亲近他十年,经教我是跟他学的,他老人家常常提醒我们,「只怕没道,不怕没庙」,老师用这个话勉励我们,道重要,庙不重要;而且常说,「有庙无道,不能兴教」,讲得这么清楚。什么东西重要?道重要,庙不重要。
  我好像是在一九八四年前后,记不清楚了,我第一次回国,在北京遇到赵朴老。我们跟朴老是同乡,所以相见,虽然第一次见面,非常投缘,第一次见面我们聊天就聊了四个半小时。我在香港讲经,香港同修陪我一道去,二十多个人,老居士接待我们吃晚饭,开了三桌。我就向老居士报告,老师教导我们学释迦牟尼佛,道场,一个是修行用的,行门,一个是研究经教的解门。我向朴老建议,中国佛教这些古道场,如果有能力,统统把它复兴起来,做为什么?做为纪念,做观光旅游的道场,这是我提出来的。为什么?它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旅游的游客从早到晚络绎不绝,热闹道场,这个地方不能修行。所以它是历史的文物,是古迹,要用这个眼光去看待它,做观光旅游,做为佛教对外宣传的一个点,对观光客介绍佛教文物,介绍佛教的文化,好事情!真正修行、学习的道场重建,建什么样方式?建国外大学城的方式。我在美国住了很久,美国一个大学就是一个城市,用那种方式。不必建多,中国佛教总共十个宗派,应当把它恢复起来,就建十个道场,国家建。不需要建宫殿式的这种建筑,现代化的学校,把佛法回归到教育,它对社会才起贡献、才有作用。
  古代佛教是皇上管的,佛陀是教育,皇上管,传统儒家教育宰相管。所以现在宗教应该是国家来管,国家建这个道场。这个道场分两部分,就是解行两门,修行的都称为学会,像我们净宗,净土宗,净宗学会那是修行道场;净宗学院是学术道场,这个地方是教育,是净土宗经典的教学,天天上课,研究讨论,落实是学会的事情。这净土宗,净宗学院、净宗学会;天台宗,天台学院、天台学会;华严宗,华严学院、华严学会;法相宗有法相学院、法相学会,这样做。不再用寺院庵堂这些名称,不用古的,这个好!朴老听到我这些话非常高兴,可惜我们见面的时候他年岁已经大了,跟我见面他已经八十多岁。这个老人过去了,佛门一个大德茗山老和尚过去了,我在国内就没有了解我的人了。这两位长老他了解我,我也尊敬他,我到国内,这两个人是我的护法,护法走了,现在没人护法,我不会再回去了。而且我自己也老了,八十岁之后随时都可以往生,所以对这个世间根本就没有留恋。活一天帮助大家一天,我帮助的方法就是讲经教学,希望把我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讲经教学上。这次我离开香港,访问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再回到澳洲。三个多星期确实是有一点疲劳,精神、体力还能过得去,可是医生给我检查是疲劳过度,需要休息,他要帮我调整。跟我约定,从今天下午起,我每天讲经,上午讲经两小时,下午的时候他给我调节身体,时间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之后我再恢复每天四小时讲经。
  所以我们要学如来的身口意业,这很重要。记住,「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决定学着不批评人,不能以严厉的态度、语气待人,要学柔和质直。真诚心,我们的言语、态度要柔和、要谦虚、要恭敬,对一切人事物你这样去学你就对了,你真的学到了。普贤菩萨要求的就更高,净宗学人都是修普贤行的,不能把自己的水平向上提升,你怎么会成就?你看世尊,身业的烦恼系缚解脱了,口业的烦恼系缚也解脱了。别人对我批评我完全接受,我恭恭敬敬的听,不用辩驳。说对了感谢他,我改过,说不对不回话,默认了就没事,你要回话就起争论。一直听,我相信讲两个钟点他就没有力气,他就不讲了。这样好,让他讲,我们在那里安安静静,心里念阿弥陀佛,恭恭敬敬对待他,等到他发足了、他发完了,不就没事了吗?何必要争论?「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没有争论的必要。这样一次一次把自己境界就提升,自己的德行也成就了。总要学谦虚,总要学厚道。「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我们今天是近如来家,非常接近,往生那就是入如来家。 
&净空法师:任意批评毁谤,不是真正修行人
发布:念佛居士&[]&& 日期:
但是今人跟古人不一样,古人虽然传一个法门,他尊重一切法门,他不毁谤,所以他能成就。我们今天传一个法门,批评另外一个法门、毁谤另外一个法门,能不能成就?不能成就。为什么不能成就?毁谤三宝的业障很重。戒经里面告诉我们,毁谤三宝的这个罪业堕阿鼻地狱。
我们在《华严经》五十三参里面看到,五十三位善知识所修学的法门不相同,你看他们是什么态度?自己谦虚,赞叹别人,这个对!古大德常常告诉我们,「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赞僧」。佛弟子彼此互相赞叹,佛法才能兴旺,社会大家对你才尊重,为什么?家和,家和万事兴。彼此互相毁谤,你的家不和。家不和,别人瞧不起你,你就衰微,道理就在此地。
所以任意批评毁谤,不是真正修行人;真正修行人,六祖讲的标准很明显,「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六祖接着说「他非我不非」,他做的错事,我没有做错,我要批评他,我就错了。所以我们看到别人对我们的批评,我们一句话不说,为什么?我要是反驳,我也错了,我们懂得这个道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五六卷)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017-0656&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九华山求什么最灵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