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个工作,不需要java一年工作经验工资

查看: 2778|回复: 22
只要求“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的职位,是不是不用提供单位开具的工作经历证明?
发表于 16-11-14 11:29
公告中提到:
岗位有工作经历要求的,须提供原工作单位开具的工作经历证明,以及该工作时间段的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或工作合同、工资单、人事部门开具的在岗证明等(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或工作合同、工资单、人事部门开具的在岗证明在资格初审时可暂不提供,但必须书面保证,最迟在办理聘用备案手续时提供,否则取消聘用资格)。境外归国人员无法提供社保缴纳记录的,以原单位开具的工作经历证明为准。岗位没有具体岗位工作经历要求的,可在初审现场提供劳动合同等证明。
“岗位没有具体岗位工作经历要求的,可在初审现场提供劳动合同等证明。”
只要求“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的职位,是不是不用提供单位开具的工作经历证明?谢谢
发表于 16-11-14 11:32
2年以上不就算具体的工作经历要求么? 我的2年以上要开具的.
发表于 16-11-14 12:16
已打电话,工作经历证明是必须的,其他选一个能证明就行了
发表于 16-11-14 12:37
已打电话,工作经历证明是必须的,其他选一个能证明就行了
报到时必须提供全国统一的派遣报到证。
这玩意去哪里弄
发表于 16-11-14 13:50
已打电话,工作经历证明是必须的,其他选一个能证明就行了
感谢,是咨询市直单位吗?所以社保和合同和工资单是选1个对吗,社保非必须?
发表于 16-11-14 16:48
lza286 发表于 16-11-14 13:50
感谢,是咨询市直单位吗?所以社保和合同和工资单是选1个对吗,社保非必须?
发表于 16-11-14 16:48
szbz 发表于 16-11-14 12:37
报到时必须提供全国统一的派遣报到证。
这玩意去哪里弄
这是应届生吧,报到证是毕业的时候
发表于 16-11-14 16:49
合同。社保等都可以证明
发表于 16-11-14 16:52
这是应届生吧,报到证是毕业的时候
  3.报考学历。
  (1)报考护理、助产岗位的市外户籍人员须通过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报考其它岗位的市外户籍人员须通过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取得本科(含)以上学历及学士(含)以上学位。
  (2)考生的学历、学位须与岗位要求相符。低学历不能报考要求高学历的岗位,高学历可以报考要求低学历的岗位,但必须符合岗位表中相应学历的专业和学位要求及其他资格条件。如:岗位要求最低学历本科、最低学位学士,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均要求法学,如考生的研究生专业为法学,应具备相应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如考生的研究生专业为非法学,本科专业为法学,还应具备相应的本科法学学位。
  招聘岗位最低学位要求为“不限”的,报考人员是否取得学位不影响报考。
  (3)岗位要求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历的,需具有全国统一的派遣报到证,其他学历的不能报考;岗位未要求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历的,深圳户籍人员具有国家承认的相应学历的,可以报考,市外户籍人员符合对市外人员基本学历要求的也可以报考。
发表于 16-11-14 16:53
合同。社保等都可以证明
快下班了才等到版主出现
发表于 16-11-14 16:57
szbz 发表于 16-11-14 16:52
  3.报考学历。
  (1)报考护理、助产岗位的市外户籍人员须通过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取得大专以上学 ...
毕业了档案里有,这个是你要有而不是需要你再提供
发表于 16-11-14 17:20
快下班了才等到版主出现
忙的飞起。。。
发表于 16-11-14 21:28
忙的飞起。。。
发表于 16-11-14 21:28
毕业了档案里有,这个是你要有而不是需要你再提供
发表于 16-11-15 00:50
合同。社保等都可以证明
那只提供社保合同,没有工作经历证明的行吗
发表于 16-11-15 08:45
那只提供社保合同,没有工作经历证明的行吗
一般是可以的。除非你岗位有明确要有某革的工作经验,此时就要你公司出证明。比如岗位要求,会计等……就要你公司出具你在会计这个岗位干
发表于 16-11-15 14:28
深圳社保证明用社保局网站打印那个可以吗,那个只有2年明细和历年参保情况。岗位要求5年,是不是证明不了前三年在某个单位工作。
发表于 16-11-15 16:44
深圳社保证明用社保局网站打印那个可以吗,那个只有2年明细和历年参保情况。岗位要求5年,是不是证明不了前 ...
拿社保卡去区社保局自助终端可以把你在深圳历年来所有的社保缴费记录打印出来,有公章的。
记得一个月只能打印一次。
发表于 16-11-15 17:05
[发自手机]
深圳考试 发表于 16-11-15 08:45
一般是可以的。除非你岗位有明确要有某革的工作经验,此时就要你公司出证明。比如岗位要求,会计等……就 ...
谢谢版主,工作经历证明难开,看来只能拿社保合同去碰碰运气了
发表于 16-11-15 17:18
谢谢版主,工作经历证明难开,看来只能拿社保合同去碰碰运气了
有时候,跟领导好好说说。
Powered by Discuz! ,
GMT+8, 17-7-8 19:54没有工作经验的你,该如何找到想要的工作
我的图书馆
没有工作经验的你,该如何找到想要的工作
我常常想,万事开头难,对于没有工作的毕业生,找到一份工作,大约很多时候都被卡在没有工作经验上。我们可以大声嘲笑,诸葛亮出山之前也没有带兵打过仗,你凭什么要求我有工作经验?话的表意是没错,但是,不解决问题!!无论你如何呐喊,用人单位有自己的要求与标准,有自己的希望在其中,不会因为你一句略带愤慨的意见就改变初衷,甚至即便知道如何去反驳这句话,也不会抽出时间来悉数缘由。
所以我想,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工作单位的意图,那么不妨先从我们自身开始,改变我们的策略与方式,争取一切可能的机会。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讨论的话题有很多很多,主要想讨论的内容有以下几个:
(1)我们是不是真的如用人单位所说的那样“眼高手低”?(2)作为一名毕业生,我认为我的竞争力在哪里?(3)一个工作/实习的机会出现了,但是他的待遇非常低,该不该把握?——工资重要还是机会重要?(4)能力、学历、潜力——怎样体现出最重要的??(5)你认为什么样的简历容易从万花丛中脱颖而出?(6)没有工作经验的你,怎样才能获得面试机会?
希望你,无论是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生朋友们,还是已经成功获得一份工作的朋友们,或者,一些用人单位的hr、普通员工,大家都能够就这几个问题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最好针对问题编号回答,Maggie我写下自己的想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也希望,我们的讨论,能够为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生朋友们,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哪怕一点点。
先说说Maggie自己的想法(1)眼高手低与工作态度的问题(1)用人单位经常说很多毕业生“眼高手低”,我从事GIS行业7年了,从自己也是一名毕业生开始,到见过不少人面试求职,对这个问题也只能说:的确有很多毕业生眼高手低,但是我们也相信这不是全部现象。什么是眼高手低呢?在我理解这个词汇涵盖的意义太广泛了,比如:A 工作态度不积极。领导交代的事情没有按时做完,对加班加点有抱怨情绪,凡事都不着急,无所谓,一副不用负责也不担心的态度。甚至对于领导交待的任务推三阻四,找诸多借口不接受;B 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没做好,领导纠正之后,依旧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拒不承认自己没做好,甚至我行我素,每次都要领导纠正——不能够跟领导保持一致性的员工,你的领导光在修复你的问题上就花去不少精力,怎么可能留住你让你继续给他捣乱呢?C 不爱学习。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学校只教理论,到了工作岗位,我们更多的是要学习,一个不学习、不上进的人,怎么可能保证自己的个人工作素质的提高呢?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我们都要学习相应的知识,吃老底的人,跟不上形势势必被淘汰。D 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己团队内别人的工作莫不关心,也不支持配合。只狭小地局限于做自己的事情,自己有事就找别人帮忙,别人请求帮忙就推辞。E 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是做的最好的,最正确的,对比人的意见都嗤之以鼻,也总是认为自己被屈才,于是被显得格格不入,实际上,你提交的工作成果,你的领导也许频频摇头呢~~
综合说起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自己,是不是喜欢给自己找借口?是不是常常抱怨自己的领导对自己不满意?也所以,摆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在现如今,吃苦耐劳是每个用人单位都希望员工有的基本素质。
举例说明:我曾经见过一位就属于工作态度有点不认真的。加点班就挂脸色,第二天不请假就不来了,领导打电话过去,回答说,昨晚加班太累了,今天不去了。不来也罢,为什么不早早请假呢?没有公司不允许员工休假,这种随意违反公司规定的人,让他的领导很不满。后来,这个人在一起任务的分配上,推三阻四,找了很多借口推掉了领导分配给他的任务,什么与他的工作内容无关之类,导致他的领导不得不重新划分工作,以至于整个工作进展被延后。
工作态度,眼高手低,这个其实是跟每个人的基本素质有关的。你会不会在工作上认认真真,大公无私?你会不会踏实肯干,愿意做额外的工作,决定了领导和用人单位看你有没有“团队精神”的主要因素。
这个话题暂时写到这里,我今天的工作进展有些被延误了,我要抓紧去做工作了。对了,我最近被分配到很多自己工作职责内没有的工作,没有细究这些是否该自己来做,总而言之,先做!
讨论(2)毕业生的竞争力毕业生的竞争力在哪里?1、年轻,一张白纸,可塑性强。这可以是优点也可能是缺点。因为,对于愿意花点时间与精力培育有潜力人才的单位来说,他会考虑这点,而对于希望拿来即用的单位来说,不会考虑这样的优势。其实这点不能够怪完全责怪我们的教育体系与教育模式。用人单位和应聘者本身也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我经常见到一些单位很积极用毕业生,花去大量的时间培育了一批毕业生,有的合格了留下了,有的不合格走了。但是往往一、两年后,那些留下的毕业生,因为工资、待遇、职位等多方面问题,又离开了这个单位。你或许会说,要是这样用人单位就应该多花点成本留住他们。是的,从长远来看,培育人才的成本其实很大,要守住这些人才也一定要花大量成本。但是,每个人个人的期望是无法控制的。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盈利与成本。为了保证盈利或者今后更大的盈利,在工资、待遇方面不能够完全满足需求是很正常的。并且,唉,这个问题又说到了眼高手低,有时候,也有一些人是因为觉得自己大材小用才离开的。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多很多,所以我说,学校、用人单位、应聘者本身都有责任
2、有活力,有激情。我们的工作是非常需要有热情与激情的年轻人的。在团队中,他们就像一团火焰,看到那些年轻富有激情的新员工,对重新点燃团队士气,创造有活力、有激情的工作团队是有益的。一个人,能够通过他的热情、他饱满的精神面貌感染他周围的人,很经常的事情。但是,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这样的,有的年轻人可能会显得不积极、不上进,这样略带负面影响的人,不仅会影响团队成员对他的看法,也会影响其他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我们不要以为自己只是一个人,你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其实你周围很多人都能够察觉。我也经常听到一些单位的老员工这样评价一些实习生与毕业生:就是为了混点工作经验,完全不是为了把目前的工作做好!所以,目的性太强的人,往往因为过,而不及。
3、初生牛犊不怕虎呵呵,这个不用多解释。在一些适合的工作内容上,的确是适合这样有胆的人去拼杀的。不过,对于刚刚进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你面对的压力和别人不一样,因为你是从0开始,从0开始意味着压力的落差值相当大,但也同时意味着,没有牵绊与影响。我们经常喜欢听一些新员工的意见,因为他不在局中,往往能够提出很多我们这些身在局中人很多想不到的想法。
所以,新鲜的血液总能够带来新鲜的东西。作为老员工,我会比较乐于引导利用毕业生的优势。因为我相信,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拥有这样的优势。讨论(3)机会和工资哪个重要那个那个,最近太忙了,忘记更新了虽然没啥人看,但是我写东西经常都是写给自己的,也无所谓你们看不看了
说说机会和工资的问题。会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经常泡在招聘板块当中,经常给大家发招聘信息,但是经常见到的回复都是“待遇多少?”的问题。如果你有工作、不愁没机会,你可以有资本地、堂而皇之地问这个,没啥问题。但是如果你恰巧刚好是应届生、没有工作经验的同学们,这么问到底期望的是什么?前些日子和一个圈里面的朋友聊天,他说现在的小孩儿你可不要小看,来我们公司面试,直接就说:不接受加班!不接受额外工作!我听着大吃一惊,天呢,难道现在劳动力紧缺到如此稀缺的程度,以至于各大用人单位都要看应聘者的脸色了吗?
这个举例,不是说大家都这样,但是不否认,有些朋友对待遇看得过于重要。我有个朋友,曾经因为一份几乎于他两倍薪水的价格“转会”到另外一家公司,可是做了没几个月就对我说想离开这家单位,最后他去了哪里?——回了他原来的单位!!!
我们说,年轻是我们的资本。既然年轻,那么金钱总是还有机会的!但是,获得金钱的机会从何而来?自然是从机会当中而来!因此我个人的想法是,把握机会比把握一份薪水更加重要。现在也有一些年轻人,非常重视机会。我们单位就遇到很多主动找来实习的学生。他们对实习薪金没有任何要求,而是十分看重这份机会。我对他们当中的某些人也说,在ESRI这个环境下实习,你或许不会发小财、发大财、发横财。但是,你一定会学习到很多你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无论是GIS技术本身的知识,还是为人处世、如何学习的知识。这个,是你花多少钱学费也学不来的东西。
所以,要学会正确的衡量工资与机会的长远价值,万不可因为一些蝇头小利而拒绝一个重要的机会。万事开头难,如果在开头的时候,你能够把握到一份机会,谁能说5年、10年后,你会不会已经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呢?
所有你希望你拥有的东西,一定是需要你努力争取才得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就算掉了馅饼,也不会让你一口气吃成大胖子的。&讨论(4)能力、学历、履历、潜力——怎样体现出最重要的??首先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工种会看重学历和履历?什么样的工种看重能力?什么样的工种看重潜力?
我的答案是,在俺们GIS行业,技术人员可能会比较看重学历和履历(毕竟是手艺活嘛)无论啥工种都看重能力!也无论啥工种都希望员工有更大的潜力!!
一个的学历也许是无法改变的,虽然是可以不断增强的一个人的履历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变得强悍的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才是用人单位会用他最关键因素。而一个人的潜力,决定了他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中到底能够走到何等境界。
能力,什么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统统是我们看重的能力!那么衡量一下你自己,这每一项能力,尤其是在“发现、分析、解决”的能力上是否可行?是否是可以独立地,又是可以沟通的?是否是可实践的,而不是空口白话的?
什么潜力?你的学习能力和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了你的潜力!
所以,如果你能够让用人单位看到你清晰的思路、良好的逻辑、准确的分析能力和踏踏实实的动手能力,我相信大家都愿意给你机会。比如说,我们在写简历的时候多少都会写到你在学校期间做过什么事情?不要单独光说你做了什么,而是要描述,你做的这个事情,解决了什么问题,你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思考,把你最闪光的地方体现出来。&讨论(5)我认为什么样的简历容易从万花丛中脱颖而出?什么样的简历能够从万花丛中凸显出来?我认为:
第一:简洁明了的。有的人的简历有精美的封皮有长长的前言。但是说实话,封面可以考察一个人对于事物的完美要求度(虽然不一定是自己亲自设计的),但是前言这个东西实在是有些累赘。
第二:个人能力的突出体现。什么是突出体现?比如,你要应聘市场工作,那你就要突出体现你的十八般武艺,什么沟通啊、社会资源啊、艺术功底啊、策划能力啊。如果你要应聘销售,当然是要拿自己经典的客户案例来说事。如果你要应聘技术人员,自然要拿自己的技术实力来说事。不过现在很多人都爱写“精通”之类的字样,搞的招聘单位反而一扫而过。
第三:履历——你做过什么?你是怎样做的?履历,人人都写。大家在这个时候往往会犯经典主义错误,一句话写一段故事。这样整个的履历也才几句话。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地方是最应该突出的。比如前些日子,咱们有个朋友,说起他在学校的时候做过销售。后来我就建议他,不要光提你做过。而是要尽可能清晰地描述,你曾经销售过什么产品、面对什么客户。包括技术人员,我虽然不懂技术,但是我还是很推荐大家在写自己参与的项目的时候,写清楚自己在这个项目当中负责什么部分,实现什么功能,解决了什么问题。
你为你的用户提供了怎样的价值,解决了怎样的问题,是招聘公司考察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仅仅一句话,参与××项目,并不能体现你的真实能力与价值。因为这样的话千篇一律在任何一个人的简历里面都能够见到。
&讨论(6)没有工作经验的你,怎样才能获得面试机会?活活,今天鼓起勇气写最后一条了啊怎么获得面试机会?
1、充分地准备与充分的认识自己!2、主动地出击与主动争取!3、细节决定成败!
第一,充分的准备与充分的认识自己。你有哪些优点?你了解你自己吗?你的这些优点是较大多数人都一样的优点还是有别人所不具备的优点?你的这些优点会使得你适合做哪方面的工作?选择哪个工种?这些问题,你都仔细想过吗?如果你没有想过,现在开始仔细想想吧。什么是准备?比如说,你获知了一份重要的工作机会。首先肯定你自己是适合这个职位的。那么你要做的是,了解这个企业和这个职位的一些信息。企业是做什么的?创造怎样的社会价值?这个职位是做什么的?需要应聘者具备怎样的条件和能力甚至特长?在了解了这些信息以后,你需要做的,就是重新审视自己。你的特点和优点在这个职位方面是否突出?你是否适合这个工作?如果可能,我还希望你对面试官做一定的了解。然后,记住,修改你的简历,根据这个机会这个职位的需要去修改你的简历。我们说的修改,不是让你去编撰不切实际的内容,而是突出你符合这个职位的优点。弱化与职位不甚相关的内容。
第二,主动出击与主动争取。当你信心十足的递出自己的简历之后,经常会在激动中等待,由于杳无音讯而备受打击。很多人都有过吧。是的,很多人都email了自己的简历,然后就天天等着电话响。但是为什么你就不能主动给招聘单位打电话呢?有时候你们会说,对方的人力资源总是说等觉得合适了再给我回话。记住,人力资源会这样说无非是几种情况:1、收到的简历太多,确实还没有看;2、主要看简历的根本不是人力资源经理,而是相关部门的经理,比如你应聘的是技术人员,那么看你简历的一定应该是技术经理;3、已经看过你的简历,没觉得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不忍心直接拒绝你。遇到这样的回答不要灰心。我的建议是,第一,根据你收集的情报,主动找到那位部门经理,不用对他说你已经发了简历,而是简明扼要地说你希望获得这个职位,因为过去的一些经验、经历,认为自己十分适合,用最简短地语言描述你的能力经验(这就是前面我说的充分准备的必要性,否则就算你有勇气打这个电话,由于没有好好准备,还是没有头绪的表达,很容易被挂机的)。说到什么程度呢?说到对方已经开始主动发问,问你的实力和经验,这说明对方已经被你的描述吸引了。除此以外,主动上门推荐自己。前些日子有位同学想来我公司做实习生,就主动来了,技术部经理面试后,立刻决定给予面试机会。而实际上,这位同学之前简历也投过很多次,一直都没有答复。这个故事里面隐藏了他的信息掌握并不清晰、简历描述并无特色的问题。但是,仅仅是因为他的主动出击与主动争取,他还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了实习的职位。
第三,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无论你是学生、职员还是教师、经理,细节决定了很多。比如我们做市场人员的,一个很小细节的疏忽也许会导致你在将来要面对很大的困境。所以我们的原则是,经我们手的case,无论大小,一滴水也不放。任何一个小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影响我们的市场工作。比如咱们那天说小皮同学的简历,呵呵,不好意思啊,小皮,拿你的故事说事了。小皮同学投了简历,但是后来看简历的经理说,没有看到此人的联系方式。虽然事后小皮同学一再强调自己是写了联系方式的,但是这个里面还是暴漏了一个很关键的细节问题:你写了你的联系方式,但是你的联系方式是否在很容易被察觉的地方,或者是否在他应该在的地方?要知道,作为读简历的人,他可能一天要读十几封、几十封的简历,每一篇都有可能仔细看,也有可能匆匆看。关键是,他们看简历的着重点是你的能力的描述与经历的展示。因此,在他们看完简历希望能够与你联系的时候,你觉得他们有多少耐心从头到尾再翻找一遍你的简历呢?大多数经理人会去联系方式应该在的位置去瞄一眼,而也有很多经理人只会匆匆一掠,看一样认为没有就算了。所以,你认为,保险起见,联系方式这个东西应该放在哪里呢?ok,如果是我认为,我会说,第一页最上面要有,简历最后结束的地方更应该有。放在页眉页脚太不起眼!!
还有什么细节?我们想想?有的——投递简历的方式。我们知道,现在我们很多人都是通过email投递简历的。很多人很习惯用附件投递简历。但是实际上,很多hr经理由于身兼数职十分忙碌了都对附件式简历心有余悸。每天打开那么多word、pdf文档,天呢,累都累死了。相反,一份信件打开便是清晰的简历,附件上附有相同的内容,会让hr经理觉得一目了然。而随信附上word版本的简历,又让人觉得你想的很周到。如果纯文字的简历被你转成了pdf文档作为附件,也许会让某些有其他想法的人觉得你很小气哦~
再比如一个细节:打电话与挂电话。当你给用人单位打电话的时候,礼貌是一定要注意的,不要随意打断别人,这些你也一定很清楚。但是还有一点,挂电话的学问。在与对方进行了交流,无论你是否得到有价值的回复,对对方表示感谢很重要,在挂下电话的时候,先等对方挂电话。
关于细节的例子有太多可以去说明。比如,你在给用人打电话时候说的第一句话,比如,你的措辞,比如你主动上门时候的穿着与举手投足。实际上细节这个问题,贯穿着整个这些问题,如果你稍稍留神就会注意到。说到这里反而显得太多了,呵呵,不如以后咱们单说“细节决定成败”这个话题好了
ok,就到这里吧~~~~
TA的最新馆藏你的位置: >
> 你真的有实际工作经验吗?
(文/冷眉)每次离职你都是因为同一个原由,每次的升职申请,都被领导用差不多的评语婉拒,当你总是在同一个坑里跌倒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你真的有工作经验吗?或者说,你算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士吗?很多人都会反驳:当然啊,我已经工作好几年了,甚至十几年。实际上,却未必如此。
我的远方表妹,大学毕业于名牌院校,人长得也算漂亮伶俐,如今已经工作四年,换过三个公司,最近又在考虑跳槽。问及原因,她说公司人际关系太复杂,尤其是她的顶头上司,由于担忧自己的位置被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虎视,所以处处压制她的才华,而且遇到好事拼命往前跑,出了问题就往下属身上一推。表妹曾寄希望于大老板的英明神武,发现这位中层领导的小动作,进而果断地踢他出局,却不想大老板只是打了个哈哈,还拿“协作乃是企业利剑”之类的大道理谆谆教诲了表妹半天。“这样的公司再待下去还有什么前途?”表妹的痛陈电话以这样的问句结束。
表妹之前的几次跳槽,我也陆续听她说过,大体原因都是如此。搞不定上的你来我往,更看不惯人际关系中的尔虞我诈,觉得凭借自己优良的学历背景和个人能力,何须困囿于一个浑浊的是非之地?每次都是在起始点就输掉,缺乏连贯的、有序的职业成长轨迹,所以每次跳槽都是从零开始,没有什么显著进步。表妹这四年的工作经历,积累起的不是经验丰富,而是怨气冲天——这个世界上有一家不那么厚黑的公司吗?可以承放我青春之远梦!
姑且不论是否会存在一家符合中人全部理想要求的公司,只说在这个寻觅的过程中,我们最容易犯的恰是一个不自知的严重错误:你以为你有几年工作经验,其实你只是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几年;你以为你犯了几百个错误,其实你只是一个错误犯了几百次;舍近求远和原地踏步,是我们职业生涯里最容易习以为常的状态。
另一个事例来自于我的前同事。他才华不俗,而且有着相当明确的进取心,属于跟着企业共同成长起来的资深员工。三年前,老板有意擢升他为部门领导,特意私下做了一些民意调查。结果,在肯定他的才干之余,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点疑虑:他是一个善妒之人,能带领好一个团队吗?善妒,是他在工作中留给许多人的印象:不愿意跟大家分享成功经验;对别人的成绩很少表现出赞赏;非常在意个人业绩排名。这个疑虑最终让老板暂缓了对他的提升。事后,老板找他谈过一次话,或明或隐地提出了他身上存在的这个问题,最后老板说,希望他能早日做好上升一步的准备。
可惜的是,我的这位前同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经验欠缺的部分,反而认为是一些嫉妒他的同事对他故意敌对,所以在工作中仍然我行我素。接下来的一年多,他的业绩当然不错,甚至比之前更突出,但他依然没有表现出一个领导者所应有的团结能力和大局意识。在公司去年所做的一次人员调整中,他还是没能如愿升职,最后愤忿离了职。
在中,我们经常性的问这样一类问题:你有几年工作经验?反而很少听到别人问:你有多少工作经验?靠时间来累积经验固然重要,但职场不是打通关游戏,经验并不会随着你的年龄、你的工作年限而自动地累加成长。工作经验的丰富,需要你有意识地去甄别,需要进行多角度分析,还需要你有否定自我的勇气,以及汲取教训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如果当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你根本没有意识到,而是出于惯性思维,把这归结为他因,自动回避了自我作为,这样就算你吃了一堑,也未必能长一智。就像谈恋爱一样,你总是遇人不淑,需要诘问的不是命运不公,而是自己看男人的眼光。经历了三番五次的不靠谱恋爱,你还是遇到烂番茄,那只能说明,你白白浪费了那么多鲜活生动的案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错误犯了一百遍的人,远不如犯了一百种错误的人经验来得更为丰富。
转载请注明: &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需要工作经验的专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