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中国idg资本本

我的图书馆
IDG资本系“CEO”说 | 上千亿的红海市场,如何逆袭出一个新品牌?
来源: IDG资本“品牌加速会”活动的现场演讲
寡头垄断、竞品上千,上千亿的红海市场,预算近零。如何逆袭出一个食品品牌?
本期的分享人“乐纯酸奶”CEO Denny将会和我们分享,在红海市场中打造出一个突围的品牌的个人经验。
本文内容选自IDG资本“品牌加速会”活动的现场演讲,IDG资本“品牌加速会”是IDG资本为被投企业提供的围绕品牌相关的系列活动。
我们是一家做酸奶的创业公司,叫乐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做品牌方面的一些实战经验和案例。
我们在的这个领域首先是一个上千亿的市场,但是它的大背景是寡头垄断,同时你在北京的每个大超市里面都可以找到超过200个竞品
上次有一个在某知名汽车公司做品牌的朋友跟我讲,他接到总部一个很严苛的任务,去某个真人秀节目把冠名拿下来。他去了以后,整个竞标连手都没敢举,因为现场全都是酸奶和凉茶这些品牌在那儿几个亿、几个亿地砸。
所以我们处在品类的品牌竞争非常激烈,品牌投入非常大。这个时候一个没有预算的创业公司可以做什么?这是今天想分享的。
首先,我们做的产品非常很简单,五个字:“零添加酸奶”。
作为一个非常喜欢做市场的一个人,我想讲的第一点是,所谓的市场是由80%的产品加上20%的运营组成的,产品是最核心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设计出一个具有强烈差异化的产品。
这个差异化是什么概念?对于零添加酸奶,我们有一个标准,就是“让用户第一口就能吃出来区别”。创业者对待自己的产品,一定要做到这一点。在做品牌之前,更是必须做到这一点,否则你后面的20%的运营是完全没有用的。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做了很多的事情,比如我们推出的前三款产品:青黄柠檬酸奶、椰子玫瑰酸奶、香草栗子酸奶,是国内市场上之前几乎没有的风味凝固型酸奶。无论是口感还是口味,和普通酸奶都有很大的差异化。再比如这三款酸奶都有一层很明显的奶皮,这也是之前国内酸奶里找不到的。
无论你做什么产品,重要的是让用户感知到这个产品的差异化。用户第一口会吃出来区别,然后他会问为什么这么好吃,这时候我们才告诉他,因为我们零添加、因为我们用真材实料而不是香精、因为我们比普通酸奶还多添加了三种专利益生菌等等。但是你一上来跟他说这些,他是听不进去的。
之前跟大家强调所谓市场80%是由产品组成的,接下来就讲我们是怎么做产品的这个过程。其实乐纯整个品牌都是围绕“产品”和“运营”这两个词。
首先是做产品研发的方式。
传统食品公司的研发周期基本上是以一年为单位,时间非常长,也会做用户访谈、焦点小组,但更像是一个封闭式的研发环境,非常像上个时代很多软件公司瀑布式开发做客户端游戏的感觉,一年出一次。
在乐纯,我们在研发阶段就直接跟消费者接触,在我们的社会化平台上面接触。
在我们的筹备期,也就是我们产品都还没有的时候,我们先通过告诉大家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吸引了三千个粉丝。然后我们就开始MVP(最小化可行性产品),连续三个月做了三千盒实验产品,每天做一百盒,做完之后,立即邀请一部分粉丝们到来吃,吃了之后马上根据他们的反馈数据改进第二天的那一百盒。
然后我们还拿着MVP连续做了四次售卖,周五晚上八点钟开抢,关注我们的微博就会在八点钟私信给你一个抢购的入口。每次限量就是一百盒。
我们做第一次的时候,发现不到30分钟就抢完了。第二次又抢完了,不到30分钟。就这样连续做了四次,虽然基数比较小,但是我们了解到你这个产品本身是有吸引力。然后我们通过这种不断的开发测试,通过消费者粉丝给我们的反馈,再迭代,连续做了三个月的时间。这是关于做产品研发的案例。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产品生产的。我们刚刚拿到了天使轮的投资时,没有太多钱。作为一个新品牌,如何真的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这里面,传统企业有它的一个套路,就是代言人加广告。很多大的乳品企业的广告,当牛奶或者酸奶出现的时候,就是茫茫的草原上,奶牛在奔跑,小孩在后面追着,欢声笑语。这个其实是非常不真实的场景,因为国内没有奶厂是这样挤奶和养牛的。
我们想着,一定要让用户可以在接触到乐纯的时候,可以全透明地看到乐纯的整个生产流程:酸奶是如何从一步一步被制作出来的。所以在我们三里屯的概念店里,我们相当于把大的乳品企业几千平米的流水线压缩到了三十平的空间里,全透明地给每个顾客看。
在筹备的两三个月里面,我们将整个运营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开放出来,包括前面说的研发、生产,还包括包装设计、招募团队成员、原材料选购等等。
然后我们给这些“乐纯贡献者”做了这样的一块块牌子,包括他们的网络ID、他们具体做了什么贡献、以及相应的截屏。她们可以获得终身永久的特权优惠。
筹备期这样的运营是有效果的。乐纯今年1月份上线的时候,我们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只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产品,第二件事是价格。本质上这就是一篇硬广,文章第一句话就是讲我们的产品终于开始接受订购了。
这篇硬广我当时印象非常深刻,我们1月5号开始在三里屯试营业,1月6日在店内挂了个二维码牌,二维码扫一扫就是这篇硬广。我们店员说:“我们试营业,你扫这个二维码,把这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就送你一盒酸奶。”那天早上有十几个进店的客人分享了,有些是路过的,有些是微博上慕名而来的。那天下午的时候,这十几个人的分享,就变成了两千多的阅读。到了第二天也就是1月7日上午的时候,这篇硬广的阅读就已经破10万了。我们自己都被吓到了,因为硬广是直接转化成订单量的,但我们那个时候的产能远远不够那个量。
这篇硬广文章我们后来自己在微信上都没有推送。为什么一篇硬广能由十几个人分享到朋友圈,24小时不到就破10万?我们事后回顾这个案例时,唯一能给出的解释就是之前的3000个粉丝在这篇文章的传播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篇文章最后有将近100万的浏览量。推过引爆点之后,传播才是病毒式的。但是在到达那个引爆点之前,要有很多人帮你推过去。一批对品牌有极其强烈归属感的粉丝,帮助我们推过了这个点。
筹备期过去了,我们还是围绕着产品,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个是口碑,我们用各种方式激励大家传播或者分享他们吃乐纯酸奶的体验。同时基于这些口碑传播,持续优化我的产品,并且保证这些优化是让消费者一步一步可以感知到的。这里有一些乐纯的粉丝截图给我们的口碑传播的截屏。
第二个是持续地创新。比如我们一直在做一个东西叫包装杂志,在我们卖到20万盒酸奶的时候,我们把酸奶包装壳的背面做成了一个人人可以投稿的杂志。大概一共有两千多人参与投稿,然后我们当中选出来25个,放到我们的微信里面,让大家投票,这些内容成为我们新一期的包装,推动着我们产品的持续更新。
前面讲了几个我们的案例,时间不多了,最后做一个总结。
一个品牌的底层驱动力是创新。这个创新是由1%的人带来的,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叫“内容”的创造者;有了创新以后,你需要有人和你互动、帮你扩散,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叫“社群”,这个在你的受众中最多占到9%;而剩下的90%,也就是是所谓的潜水者,才是品牌真正要服务的消费人群。
所以每一个品牌都可以把受众分为1%、9%、90%的三个人群。
这个1%、9%、90%是一个铁律。在上个时代,承担1%作用的就是品牌自己,承担9%作用的是传统媒体。现在1%、9%、90%的角色变了,变成了有更多用户参与,但是它不会因为互联网突然就变成了30%,30%,30%。
做品牌最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做了很多创新的活动、试图和消费者互动,因为它很具有诱惑力。刚才我提到了“内容”、“社群”这些很热门的词汇,但是离开这个房间,真正走到消费大众里去,你会发现全中国90%的人不知道社群是个什么东西,很多人不知道众筹是个什么东西,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平台是个什么,很多人以为平台就是一个唱歌的舞台。
所以在做乐纯的时候,我们非常重视1%和9%,但我们同时承认并且意识到,无论我们做什么,一定是90%的人不会与你互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时刻牢记,我们做的创新和互动,都是为了让这90%的人对你的品牌有印象。
所以在做内容、做社群之前,在服务1%和9%的人之前,品牌需要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一切对于90%的用户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最后分享的这张图是乐纯开始全国范围预订以后的数据。每一个品牌希望看到自己有这样的数据,每天上万或者是几万的后台的增长。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你之前的筹备和积累。做品牌和做流量有非常本质的区别。它就是一件急不得的事,需要积累。
世上有很多速成的品牌经,但是做品牌必须踏踏实实的,围绕你那90%的核心人群,好的结果自然就会来的。
& & 乐纯酸奶CEO Denny在IDG资本“品牌加速会”上演讲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IDG资本:消费升级浪潮下 投资人看好啥领域
作者: 亿邦动力网来源: 亿邦动力网 17:50:48
【亿邦动力网讯】6月28日消息,今日由主办的“新消费时代峰会”在北京举行。峰会聚焦“、新品牌、新服务、”四大主题,邀请到27位行业重磅嘉宾,共同探讨消费行业最新发展趋势。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首先做了开场致辞。他表示,围绕吃、穿、住、行的刚需消费以及文化娱乐、旅游等方面的柔性需求呈现井喷式地增长,市场上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创业团队。IDG资本认为,消费产业大有可为,将迎来颠覆性的大机会。(图:IDG资本“新消费时代峰会”现场)据悉,对于在消费行业的前瞻性布局,IDG资本合伙人闫怡勝在现场回顾了IDG资本在大消费行业的投资历程。她表示,IDG资本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投资机构之一,在大消费领域深耕十余年,积累下很多经验与教训。如今IDG资本已布局近百家优秀消费企业,其中成功上市十余家,投出独角兽企业超过二十家,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小米、、搜房、物美、周黑鸭、Moncler、千女鞋、天创时尚鞋业、时代手袋sitoy、科沃斯、我买网、Farfetch、Wish、寺库、雷蛇Razer、蘑菇街(现“美丽联合集团”)、、、拼多多等。她同时指出,从政治、经济、人群结构和技术四个方面可以看到,在这个时间节点发生的“消费升级”不是伪命题。随着上层中产及富裕阶层的扩大与人口结构的变迁,这场中国消费市场的变革将是前所未有、摧枯拉朽的。亿邦动力网了解到,IDG资本于1992年开始在中国进行风险投资,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投资机构。IDG资本重点关注互联网与高科技、新型消费与服务、医疗健康、工业技术等领域,全面覆盖初创期(VC)、成长期(Growth)、期(M&A)等阶段,并深度布局产业平台。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电商服务推荐
电子商务ERP软件
社交账号登录
手机号/邮箱
手机号(邮箱)已注册
验证码错误
昵称已存在
密码(不少于6位的字母和数字组合)走向自己的内心是通往他人最快的路径。
Gentle Monster 创始人首度公开分享品牌秘籍。
本次峰会干货速递的第一期,来自 IDG资本合伙人闫怡勝的现场分享。
商场如战场。
一位并不让人舒服的CEO,却在危急时刻让人见识到他惊人的领导力。
诚意满满的干货分享,端午节小假期休息好。
管理并不等于让人做事。
中国最好的公司也应该是全球化的,否则中国就不是全球的中国。
关于未来的思考方法,越早知道越好。
在金融科技领域,投资人最青睐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创业者与投资人如何在煎熬、忍耐、等待的路上相濡以沫?
为什么和创业者初次见面最好不要吃饭?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明确价值、提供价值在前,传播价值在后。
且看硅谷历史学家 Leslie Berlin 在 Medium 上的长文如何对硅谷进行深入剖析。
是TA太高冷?
清醒地知道自己每天推巨石上山毫无意义,是一种酷刑。
关注IDG资本
投递商业计划书
Copyright(C)2015 IDG Capital.All rights reserved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是全世界最大的出版、研究、发展与。IDG公司2005年全球营业总收入达到26.8亿美元。IDG集团公司创建于1964年,总部设在美国。
IDG高层管理
日,IDG进行了新一届董事会换届,董事长先生将出任IDG新一任董事长。[1]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创始人
公司每年发表 9 万余篇市场研究报告和预测报告,用 25 种语言出版 300 种有关杂志;每年举办近 600 场各种国际性和地区性的学术报告会、市场分析会和产品展示展览会;提供各种命题和定向的资讯服务。 IDG 公司在世界界的舆论影响力是独一无二的。
IDG 公司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美国技术信息服务公司。自 1980 年在北京创办了中美合资《》周刊以来,至今 IDG 公司在中国合资与合作出版的与计算机、电子、通讯有关的报纸与杂志达 30 种,每年举办 18 场以上的计算机、电子、通讯的展览会,并为国外信息产业界主要生产商举办近 60 场专题研讨与演示会。 IDG 所属市场研究与预测公司(IDC)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立了自己的服务中心,每年向业界客户提供近 200 份专题研究报告及咨询服务。[2]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中国总裁及CEO
1998年,IDG与美国最大的消费类杂志出版公司 HEARST 建立合资战略联盟,向亚太地区具有实力的同类杂志转让版权并提供国外市场、广告销售、业务培训等服务。成功地将《》( Cosmopolitan )的版权转让给中国的《》杂志。在此项合作成功的基础上, IDG 又与美国其他著名的杂志出版公司 PRIMEDIA, CONDE NAST,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RODALE,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等建立了类似的关系。
IDG周全(合伙人)
现为IDG资本合伙人,他1993年加入IDG资本,1995年开始主持
IDG资本在中国的投资工作。周全曾主持参与多项美国航天局的光纤器件研究。周全1981年毕业于,1984年获科学院硕士学位,1989年获美国Rutgers大学光纤专业博士学位。他曾获多项NASA奖,并持有美国光纤器件专利。[3]
董叶顺于2011年加入IDG资本,致力于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董叶顺
有着汽车、电子产业近20多年的管理经验及7年的投资行业经历。在汽车行业曾任上海申雅密封件系统、中联汽车电子、联合汽车电子系统、延锋伟世通汽车内饰系统等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职务。在投资领域曾任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副总,上海联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MSN(中国)有限公司、南通联亚药业有限公司等公司董事长以及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董叶顺获中欧商学院EMBA学位及上海机械学院机械工程学士学位。
IDG投资基金
IDG 所属的 IDG 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原太平洋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于 1989 年 11 月在北京进行了第一个试验项目的风险投资。在此基础上, 1993 年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先后在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深圳等地设立了自己的公司。 IDG 于 1998 年 10 月 27 日与中国科学技术部签署了在今后七年内向中国的中小型 10 亿美元的合作备忘录。 10 月 28 日,江泽民主席在亲切会见了集团董事长麦戈文先生,对 IDG 在中国发展高技术风险投资的举措表示赞赏与支持。至 2004 年 6 月, 高新技术企业,共创造了 13,500 余个就业机会。
IDG资本是专注于中国市场的专业投资基金,管理的基金总规模为25亿美元。在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硅谷、波士顿等地设有办事处。
IDG资本重点关注消费品、连锁服务、互联网及无线应用、新媒体、教育、医疗健康、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拥有一流品牌的领先企业,覆盖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各个阶段,投资规模从上百万美元到上千万美元不等。
IDG投资对象
IDG存在以下投资特点和喜好:第一,大多投资集中在项目初期,股东结构简单的公司,大多投资比较小。第二,喜欢投资创新领先项目。第三,IDG投资上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一开始投资介入的时候,不大去考虑盈利模式。第四,IDG不是天使投资。第五,中期介入项目投资较喜欢占大头。
IDG中国市场
IDG投资资金的来源,基本上取之于其在中国IT媒体投资产生的赢利。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网络投资界享有极高声誉,投资的网站数量和投资总额也名列前茅的IDG,在美国本土却是一家专事投资纸介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公司,几乎没有人知道它是做风险投资的。
IDG不俗表现
当然,IDG在中国媒体领域的投资同样表现不俗——国内知名的IT媒体中,几乎一小半都与其有关,众所周知的如《》、《》、《》、《》。但IDG在中国投资业务的主体却是风险投资,其投资企业包括、8848、、、、天极、、、、、、、四海商舟、索易、鲨威体坛网等80多个项目。
在正式成立IDG技术创投基金之前,IDG已在中国IT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投资。较早和较成功的例子是投资金蝶软件。1998年5月,IDG旗下的PTV- China向金蝶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这是当时继四通利方之后,国内IT业接受数额最高的一笔风险投资,也是IDG在中国投入大型项目的初试牛刀之作。从那时以来IDG投资的项目先后涉及互联网网站、软件、系统集成、电信增值服务、宽带、无线互联等多个IT领域。
IDG投资的项目中,已经上市的搜狐当算是较为成功的例子。尽管现在搜狐的股价很低,但由于介入时间早,即使按现在的价位抛出,仍有的可赚。当然,相信 IDG不会傻到在这样一个价位上套现,不管搜狐过没过禁售期。鲨威体坛的结局也不错——鲨威被收购后,IDG以股权置换的形式获得了后者的若干股权。
一度炒得很热但至今仍未能实现IPO计划的是8848和金蝶软件。不过据香港媒体报道,截止到日,金蝶到香港的筹备工作已近尾声。金蝶此次计划融资额为1.086亿港元,为此将发行8,750万股新股,定价为0.89-1.08港元,2月8日决定最后价格,2月15日在创业板上市交易。据预计,该公司2001年利润为人民币3100万元。法国巴黎百富勤为该公司股票发行的保荐人。
至于8848,继2000年12月拆分其B2C和B2B业务之后,新成立的时代珠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接手了全部B2C业务,由国内资本控股,并将上市目标“降格以求”定在内地创业板;而B2B业务则继续由原8848运作,仍是初衷不改,要到NASDAQ上市。这一切自是出于风险资本的安排。
当然,风险资金的退出通道不止上市一途,盈利与否也不一定非要等到套现后来判断。“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在互联网方面的平均回报达到35%,而美国互联网的投资平均前期回报为19%,” IDG技术创投基金副总裁说,“这说明中国的发展是很喜人的。”有鉴于此,IDG表示今后7年内在中国将投资10亿美元。
IDG资金来源
IDG投资中国大陆的资金的来源,基本上取之于其在中国IT媒体投资产生的赢利。据信,由于外汇管制及其它原因,这些盈利是拿不走的,只能再投入到项目中去。这也是IDG与其他大型的不同所在——后者大多采取私人合伙制,资金主要靠私募得来。
IDG投资原则
IDG的投资原则是这样的:一般在第一轮融资时就会进入,而不大会选择中、后期,除非是由IDG自己早期所投的项目。IDG对目标公司正常的经营管理一般也不太过问,这可能与其所投资金量不大有关。不过尽管如此,由于介入时间较早,IDG还是经常以风险投资牵头人的角色出现,并在业内名于一时。
IDG投资案例
是国内会议资源在线预订平台。会小二提供中国海量酒店场地精准数据查询,多家深度合作酒店在线提供实时档期与价格。[4]
日,视频云服务提供商CC视频今日宣布,已经完成B轮融资2000万美元。该轮融资由思伟投资,IDG资本、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投资。
CC视频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视频技术的研发。是中国领先的视频云服务提供商之一,2005年创办于北京科技大学园,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以来,为超过12万家网站提供稳定可信赖的在线视频服务。
CC视频CEO张远表示,该轮融资2000万美元将重点用于引进优秀人才,加速产品研发和市场方面的投入。
日晚间消息,B2C品牌折扣网站聚尚网日晚间宣布已在今年4月获得3000万美元的B轮投资。首轮投资者IDG资本本轮继续追投。
IDG速达软件
2010年7月,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商IDG斥资2亿元增持速达软件公司股份。
有着12年历史的速达软件是国内中小企业管理市场的领军者,凭借国际化的技术优势和超过116万用户的服务经验,速达多年来一直引领着中小企业管理市场的产业潮流。2007年,速达确立了向互联网应用转型的企业战略。速达总裁曾经表示:“基于网络应用的SaaS模式对传统软件具有颠覆性的生命力。厂商无视这一事实等于在软件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中坐以待毙!”长远战略的确立使得公司资源在SaaS项目有效集中。两年来,速达投入大量的研发力量探索SaaS模式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厚积薄发,是2010年以来速达在SaaS应用上更是率先取得巨大突破。
成立之初的8848注册资本为120万人民币,其中连邦软件占80%,另外20%股权由个人投资者持有。5个月后,以IDG为首的风险投资群参股进来,同时参股的还有、张明正(台湾趋势科技)、金融投资家、软银等。到此时,以IDG和软银为首的投资团队成为理所当然的大股东,占55%;连邦的股份被稀释到了30%左右。根据现已公布的8848股权结构来看,IDG应该已经赚回了足够的股权。当然,要是上不了市,这些股权能变现与否还是个问题。 8848的上市计划至今没有下文,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件怪事。因为在国内网站中,8848一向是上市呼声最高的,不光与同类电子商务站点比是如此,与门户网站比起来,其电子商务概念之新颖之务实,也毫不逊色。自1999年3月推出B2C模式以来,公司销售额增速每个月都不低于10%。用王峻涛的话说,“里面利润最高的、最有前途的就是BtoC这一块。”然而,到2000年4月份,8848却突然从B2C转向了流行的B2B。至当年底,8848更将自己硬生生地“挥刀自宫”,一分为二。这样一来,本来上市希望最大的B2C这一块只好彻底与Nasdaq绝缘。8848的转型是风险资本的一次失策,还是一个明智的抉择?我们不妨边走边瞧。
的前身是电脑报网站(CPCW)。靠着原来《电脑报》的资源,也靠着投资方IDG的雄厚实力,截止到2000年5月底,天极网日访问流量已达到320万,电子商务月销售额500万人民币,广告签约额达到600万人民币。 天极网很早就意识到了内容加广告的盈利模式的不足——从1999年11月始,为了拓展业务空间,公司开始考虑以IT资讯带动电子商务。他们先是把该报的软件邮购部端到网上,继而又于2000年3月收购了国内第二大的新四方软件连锁销售组织,获得了200多个分销点。这为其进一步扩展到C2C领域夯实了基础。如今天极网业务除网络广告和电子商务外,已经扩展到网上培训、商业调查、网络营销、网上展览、电子出版、企业ASP等多个领域。据预计,该公司将先于其他同类网站达到收支平衡,并进而实现盈利。
易趣可算是典型的“海龟”网站。这个以60万美元起步的公司,在1999年11月第一轮融资中,获、IDG、万通以及第一波士顿的部分个人投资者共 650万美元风险资金。2000年10月初,易趣宣布成功完成2050万美元二期融资,投资者包括全球知名的Group Arnault公司。在这个被称为“资本市场寒冬”的节骨眼上能获得如此之巨的注资,堪称奇迹。 作为eBay模式的中国版,称得上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中文物品竞标站。以网上活跃竞标数计算,其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高达50%以上。但鉴于在线支付不成熟,特别是社会信用体制不健全的生态,易趣网上交易的绝对值并不大,相反倒是网下交易更来得多一点。
由于其收入模型眼下还不能产生足够利润,从去年底以来,一直声称“我们只做C2C”的也改弦易辙了——从收购5291和虎嘉求购等网站开始,直到宣布向个人电子商务网站过渡。不知这是出于构建完整的业务链和价值链的需要,还是仅仅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所致。我们只希望易趣不要迷失流行模式的丛林里,多从自身的资源优势出发来制定发展战略。
1999年6月,国风因特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推出了网站。目前,3721网站已经成功融到了第二轮风险投资,3721中文网址软件下载量已突破150万,注册用户超过100万个。 在基本完成创业目标后,周鸿祎让贤给了职业经理人文来做公司总裁兼CEO。周宗文一上来就全面改组3721,并涉足到数据库服务等多项互联网应用领域。但是由于错误的经营方式以及错误的软件宣传模式3721在后期成为国内最大的.[2]
1999年5月,经营索易的索信公司获得美国IDG投资基金注资。索易电子邮件的运作是从1997年底正式开始的,据说直到获风险资金介入前一直都没有超过15人。获得风险资金投入后,索易电子邮件的用户很快就达到了40多万,产品也从一个“综合信息”频道发展到40多个频道,拓展成了一个以电子邮件和为中心的全功能网络公司。 作为上海本地民营网络公司中第一家获得海外风险投资的企业,索易长期致力于网络杂志和,在业内向来口碑不错。但盈利模式的单一能否使其顺利度过这个互联网的冬天,始终还是个疑问。
IDG中国万网
1999年,凭他的万网计划赢得了的IDG风险投资支持。与当时国内其他的ISP和ICP大多赔本赚吆喝不同,通过较早推出的出租虚拟主机等多项服务,创联是实实在在地挣了钱的。如今,以每年400%以上的成长速度,中国万网正迅速成为中国e网络体系的缔造者和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第一平台。2000 年10月,万网成功并购了该行业排名前5位的迈至科网络公司,从而一举囊括了25%的市场份额。万网目前已开始向第二代ISP企业迈进,向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增值服务。这种跳出网络做网络的经营模式应该说是一次可贵的尝试。
从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CCID )正式推出赛迪网,到中华网、IDG参与其首期融资,再到后来赛迪网与中华网重组为一家从事B2B平台和应用服务的合资公司,以及在国内率先为IT企业提供网上调查、B2B 、e-CRM系统及ASP服务,赛迪网做为IT服务集成商的定位日渐清晰。不可否认,在中小型IT类内容站点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赛迪网确实保持了一定的先行者优势。
1998年第三季,IDG向美商网注资。此后美商网还从日本三菱、美国Stanley Works和Ayala公司融资3000万美元。美商网第一期投资为250万美元,总投资据悉将达到1亿美元。其中文部分设在中国电子行业信息网的主站中,英文部分设在美国硅谷。美商网原本计划于2000年9月到Nasdaq上市[2]
,但由于科技股下跌的市况,IPO计划受阻并可能会无限期地推迟下去。 与阿里巴巴一样,美商网也定位在做网上国际商务市场。为了利用现有用户资源,进一步延伸价值链,美商网还通过出售IBM的解决方案,将业务扩展到了ASP领域。在B2B还很难赢利的高下,这种先求生存后求发展的经营之道值得借鉴。
1998年5月,生产的金蝶软件公司获IDG旗下的PTV-China注资2000万元人民币。在国外股东的参与下,公司所有的都按国际标准重新作了组合。例如客户部就是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和运作的,从售前到售后的全过程都要由客户部来管理。 1997年金蝶开始酝酿上市时,最早瞄准的是国内的。到2000年2月,开始将上市目标转向,但鉴于香港资本市场不景气,上市日期一拖再拖,直到日[3]
,金蝶到香港创业板上市的计划才算有了眉目——2月15日金蝶在创业板上市交易已成定局。金蝶是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268)
金蝶于日在财务软件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8.4%,与在财务软件市场排名第一的用友已相差无几。于是资本市场上的角逐就不可避免了。
日,第三次融资顺利完成,获得了IDG、LCHG和软银注资。在IDG对中国内地80余家公司的投资中,对当当的这次投资是最大的一笔。当当前两次融资分别是1997年和1999年先后完成的。 当当现有的可供图书为20万种,占中国可供书的90%,其出售图书的毛利率达35%,高于美国网上书店的毛利率。如果除去技术部和市场部的花费,当当在2000年已经实现了自负盈亏。不过当当的上市计划目前尚无进展。
IDG东方通科技
在去年底召开的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与东方通科技正式签署风险投资协议,向东方通科技注入2000万元的风险投资。东方通科技成立于1992年,是国内唯一的中间件软件专业生产商。截止到2000年10月[2]
,其产品已成功应用于银行、电信等行业的400多个大中型应用系统。根据 IDC的预计,到2002年,全球中间市场的营业额将超过70亿美元。IDG的风险投资,不仅为东方通科技注入了后续发展资金,也使之从纯层面进一步提升到了产权经营、资本经营层面。
日,电商导购网站米折网正式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IDG资本,融资金额在在千万元以上。米折网创始人兼CEO张良伦表示,此次IDG投资在年中已经敲定,目前资金已全部到位。
.人民网[引用日期]
.it168[引用日期]
.新浪[引用日期]
.凤凰网.日 [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dg资本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