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奠茶词茶酒文

徐燕_甜梦文库
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知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汉字与导游语言 1. 一汉字文化导游知识(一)汉字与旅游的关系 1 汉字的历史是()的发展史 答:中华民族 2 人类经历了用实物()契刻,最后发展用()记录和传递信息。 答:结绳;图画 3 文字一般源于()。 答:图画有形状、有语音、有意思)的都比较固定的()。 答:象形文字 4 这种图画式的表达方式,发展成( 5 我们目前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 答:甲骨文 6 甲骨文已有( )历史,说明汉字是世界上()的文字之一 答:三千多年;最古老 7 从造字方法上看,甲骨文具有的()方法 答: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8 汉字萌芽在()晚期。距今()年。 答:新石器;五六千 9 西安半坡村陶器, 上面有仰韶文化时期的符号 () 个。 是目前发现最原始文字。 郭沫若称: 中国原始文字的()。 答 100;孑遗 10 汉字最初的载体是各种() 答:生活器具 11 汉字形体变化的次序:()()()()()()() 答:甲骨文、金文、篆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12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上的文字 答:龟甲、兽骨 13 甲骨文出土于河南(),此地为()都城的遗址 答:安阳小屯村,殷王朝 14 甲骨文又叫()()()() 答:殷虚文字、契文、贞卜、卜辞 15 出土的甲骨文有()片以上,整理出的文字有()多个,已识别的()多个 答:15 万; 16 殷商统治者占卜问凶吉,把要问的()和()都刻在龟骨和牛骨上 答:事情结果 17 甲骨文文字内容涉及()()()()()()等社会生活 答:祭祀、战争、游猎、出行、疾病、生育 18()的字形特点:外形参差、大小不等、拐弯方笔、用力不均 答:甲骨文 19 金文指铸或刻在()上的文字 答:青铜器 20 金文盛行于(), ()()()()都有这种文字 答西周;商周秦汉 21 金文又叫()()()() 答:钟鼎文、吉金文字、铜器铭文、彝器款识 22 古人称阳字为()阴字为() 答:识;款 23 篆文就是()使用的文字 答:官府 24 篆文流行于()和() 答:春秋战国;秦代 25 广义的大篆是指所有的古文字,包括:()()()() 答: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 26 狭义的大篆的代表字有()和() 答:籀文;石鼓文 27 石鼓文是()秦人作品 答:战国中期 28 石鼓文是周代金文到()的过渡 答秦代小篆 29 我国文字史上首次出现的规范性字体是() 答:小篆 30 我们所说的篆体一般指() 答:小篆 31 小篆的代表字体有()()()() 答:琅e刻石、泰山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 32 隶书由( )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 答:篆书 33 隶之胥吏,官府中办文书的(),出现在() 答:小吏;秦代 34 隶书是秦始皇时期的()总结的 答:程邈 35 楷书指()()的意思 答:整齐、楷模 36 楷书又叫()()() 答:正书、真书、今楷 37 楷书产生于()盛行于() 答:汉末,魏晋 38 我国历史上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时() 答:楷体 39()的字形特点:字形方正,横平竖直,书写方便,笔画布局精密细致,笔道形态丰满。 答:楷体 40 行书是()末年随楷书而产生的 答:汉代 41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 答:《兰亭序》 42 行书比较典型的有的( )《伯远帖》 答:王 43 草书出现于() 答:汉代 43 解散的楷体是指() 答:草书 44 草书的草有()()之意 答:草率、潦草 45 带有隶书笔意的是( ) 答:章草 46 带有楷书、行书体势的是() 答:今草 47()和()作为交际工具意义很小,但书法的艺术价值很高 答:今草;狂草 48 章草盛行于东汉( )时期 答:章帝 49 著名的章草碑帖有( ) 答:《皇象本。急就篇》 41() 特点:字体独立、大小均匀、字体之间绝无连笔 答:章草 42 今草产生于()末年 答:东汉 43()特点:字字相连,大小相间,粗细不一,正斜相依 答:今草 44 狂草()书法家张旭创造的字体 答:唐代 45 狂草的代表作有张旭的( )和怀素的( )答:《残千字文》,《自叙帖》 46 甲骨文的字形特点:()()()() 答:外形参差、大小不等、拐弯方笔、用力不均 47 金文的字形特点:()()()() 答:雍容厚重,字形均衡,韵调统一,笔画圆润。 48 石鼓文的字形特点:()()()() 答:豪放大度、雄浑古朴、结构严谨端庄、笔道长短有序 49 小篆的字形特点:()()()() 答:字形丰满充盈,结构环抱紧密,章法横竖划一、排列平整 50 隶书的字形特点:()()()()() 答:字形扁方、整齐划一、波磔雄健 、体势挺秀、笔画竖短横长、结构严谨讲究 51 楷书的字形特点: 答:字体方正、笔画布局精密细致、笔道形态饱满、横平竖直、书写方便 52 汉字的造字方法依据东汉许慎的《 》划分为六种 答:说文解字 53()用简练的线条描摹事物的形状的一种造字方法 答:象形 54()用象征性符号表示意义的方法 答:指事 55 指事又叫()() 答:像事、处事 56()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 答:会意 57()用表意的形符合表音的声符拼合新字的方法 答:形声 58 1956 年国务院公布了《》 答:汉字简化方案 59 1964 年国务院公布了《》 答:简化字总表(共三表) 60 共简化汉字()个 答:2235 61 常用汉字()个,平均笔画为()画 答: 通用汉字()个,平均笔画为()画 答: 导游工作者本着()的原则使用繁体字 答:识繁用简 64 汉字特点产生的修辞技巧()() 答:1 汉字形状产生的形容词语: 如丁字尺、国字脸 2 汉字结构产生的猜谜民俗: 读新字双木林、鸟口鸣;区分同音词立早章、口天吴;拆字猜谜:哥的大半不是口(奇); 一只狗咬两口,人被咬得泪水流(哭);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董卓) 2 汉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 65 汉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 答:1 汉字是旅游景观的重要内容 旅游景观中汉字景观很多, 从汉字发展的历史和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 著名的有泰山刻石、 曲阜碑林、西安碑林。 2 汉字对景观的装饰、评点功能 汉字的景观评点,是旅游景观的灵魂,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价值体现。 66 旅游景观中汉字景观很多,从汉字发展的历史和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著名的有() () () 答:泰山刻石、曲阜碑林、西安碑林。 67 泰山以()()()()()各种字体的书法名垂千史。 答:篆、隶、楷、行、草书 68 李斯所写的《泰山刻石》是汉字史上第一次使用() 答:小篆 69 泰山最大的刻石:()()封泰山时所写《纪泰山铭》, 答:唐玄宗李隆基 70 曲阜碑林:以收藏()碑刻闻名 答:汉朝 71“汉隶八大名碑”的前四碑()()()()收藏于曲阜碑林。 答:《史晨碑》《乙瑛碑》《礼器碑》《孔彪碑》 73()收藏碑刻最早、最多而位居中华之冠。 答西安碑林 74。最早的碑刻是李斯的《》 答:峄山石刻 75 西安碑林中最多的是()碑刻, 答:唐代 76 西安碑林有帝王()()() 答:唐太宗、武则天、李隆基 77 西安碑林有书法家()()()()() 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 78 西安碑林文学家诗人()()()() 答:李白、韩愈、杜牧、贺知章。 79 青岛崂山的蟠桃峰上有两个字据说是国内诸山中面积最大的刻石,这两个字是() 答:瑶池 80 云南昆明大观楼的对联被誉为() 答:古今第一长联 81 云南昆明滇池大观楼的对联共()字 答:180 82 海南三亚天涯海角,天涯是清朝雍正时涯州知州()所提,海角是清末文人续刻 答:程哲 83 汉字可以说明文物的(),可以让历史遗迹恢复生命,是旅游景观中最有文化价值的内 容。答:价值 84 北京颐和园东门牌楼,正反两面分别写着( )( ),概括了园林精髓。 答:涵虚、罨秀 85 汉字的种类形体划分 7 种:()()()()()()() 答: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86 汉字的种类从造字方法上划分六种:()()()()()() 答: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又称解字、用字方法)。 87 汉字的种类从笔画多少划分为()和()。 答:繁体字;简体字 88( )字形特点:笔画拐弯为方笔,笔画参差不齐,字大小不均;字为细瘦形状。 答:甲骨文 89( )字形特点,比甲骨文字形工整一些,笔画趋向圆润,已有书法美感。 答:金文 90( )文字特点:字体方正微长,形款整齐,笔画匀称,偏旁结构有定。 答:籀文 91( )字形特征:笔画遒劲有度,圆润奔放,无小篆拘谨笔法,古朴凝重,刚柔相济。 答:石鼓文 92( )字体特点:长圆方正,字形整齐,大小匀称 答:小篆 93()的字形特点:字形扁方、整齐划一、波磔雄健 、体势挺秀、笔画竖短横长、结构严 谨讲究 答:隶书 94( )特点:点画结构相互照应,合体字笔画的位置和比例有严格规定,字形方正,书写 方便,笔画无波磔。 答:楷书 95( )特点:有楷书的形体、点画,又有草书的简易流畅,笔画连绵,字字独立,是楷书 疾书的一种形式行书特点:有楷书的形体、点画,又有草书的简易流畅,笔画连绵,字字 独立,是楷书疾书的一种形式 答:行书 96( )特点:字字相连,大小相间,粗细不一,正斜相依。 答:草书 97:()用简练的线条,描摹事物形状的造字方法。和图画的区别:它有读音和寓意。 答:象形 98:()用象征性符号表示意义的方法。即用约定俗成的符号表达意思。表现的是抽象概 念;使文字向单纯的表意方向发展,又叫“像事、处事”。 答:指事 99:()用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从而大大扩大了文字 记录的和表达的范围。 答:会意 100:()用表意的形符,表音的声符,拼合新字的方法。 答:形声 101:()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答:转注 102:()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答:假借 (二)汉字在导游中的作用 103 汉字形体的艺术变化?(简答题) 答:1 汉字形体的艺术变化有历史发展形成的,如篆体字、隶书、行书、草书,它们在现代 社会中的主要作用是艺术欣赏,这些成为历史的字形,在旅游景观中起到装饰、点缀作用, 体现历史文化含量。如颐和园的铜牛,乾隆写的篆书铜牛铭。 2 汉字形体的艺术变化有利用汉字结构进行夸张,把汉字的意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桂林龙 隐岩的草书“佛”字,形似一位老婆婆敬香拜佛。 3 汉字形体的艺术变化还表现人为地改变汉字的笔画或结构,增加原字句的文化含义。如山 西悬空寺李白写的“壮观”,士下多一点,表现李白的喜爱。 104 据传李白曾在“壮观”的壮字中多加了一点以表示自己对景观的感受,这两个字刻在() 答:山西悬空寺 105 清代人王静山把“佛”字加以夸张,形似一个老婆婆烧香拜佛并香烟缭绕,这个字在() 答:桂林龙隐岩 106()为了追求书法美把避暑山庄的“避”字多写了一横 答:康熙 107 乾隆写在北京颐和园铜牛上的铜牛铭字体是() 答:篆书 108 很多汉字由独体字组合而成,通过(),()可增加汉字的附带文化意义。 答:增减汉字笔画;拆解结构 109“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是()大门上的对联 答:山东曲阜孔府 110 曲阜孔府大门上的对联,其中富字的宝盖去掉点,表示() 答:富贵无头 111 曲阜孔府大门上的对联,其中章字中早的竖,一直通到头,表示() 答:文章通天 112 古人用繁体字“L月”去掉外部成虫二两字表示(),在()红门宫万仙楼北的石壁上 答:风月无边;泰山 9 导游中常见的难读汉字? 113 下列徵( )祀( )讦( ),刖( )矗( )埙( ),i( ),羌( 校 )厝( )珩( )汉字中注音正确的是() ),缶( ),答:zheng 祀(si)讦(jie),刖(yue)矗(chu)埙(xun),i(jue),羌(qiang), 缶(fou),校jia)厝(cuo)珩(heng)二导游语言 114 导游语言从使用功能上分为两大类()() 答:交际用语、导游讲解 115 导游对()()()的讲解使游客感受语言表达的服务 答:景点、景观、景物 (一)导游词概述 116 导游词是导游引导游客游览,而对游览对象的()()词。 答说明、讲解 117 导游是语言表达的(),游客是(),旅游景观是() 答:主体;受众;内容 118 导游词要有别于()()()等其他社会行业对旅游客体的论述。 答:教师;学者;作家 119 下列属于口语语体的是()()()() 答:演讲、谈话、讨论、聊天 120 下列属于书面语语体的是()()()() 答:科技、事务、政论、文艺、 121 导游要根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答:对象、目的、背景、场合 122 在口语导游中,要慎用()的语气,它有时会破坏旅游景观的严肃和完美 答:日常聊天式 123 白水河犀牛潭上被誉为亚洲第一大瀑布是() 答:黄果树瀑布 124 导游词的内容是对旅游景观进行说明介绍、讲解,让游客首先(),然后才是增长知识 答:由感官体会 二导游词的分类 125 导游词可以从()和()上划分 答:内容,语言形式 126 游览景观一般可分为()和() 答: 自然景色;人文景观 127 自然风光分为()()()()()五类 答:名山峻岭;江海湖泊;崖窟洞穴;花草林木;鸟兽鱼虫 128 下列全部为人文景观的是()()()()()()()()八类 答宫殿建筑、亭台楼榭、碑林墓塔、寺庙祠堂、洞窟磨牙、风土民俗,都市风貌、实物展 品 129 它们的根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是 ()景点的描述 答:黄山 130 漫漫路途证明它的庞大,如云的顶峰说明它的高峻,垂直的天梯显示着它的险要() 答:泰山 131 山上色彩斑斓,红黄赭绿纵横交错,如织如锦,好似一幅壮锦,是()景点 答:桂林漓江山水 132 仰望上端,一线开天,俯视脚下,如临深渊,是()景点 答:华山 133 自然景色讲解常用()描写,让人产生联想 答:形容词 134 人文景观介绍常用(),介绍景观的特色和含义。 答:严谨的修饰 135 对变换万千的风景描述要用词()()() 答:丰富、华丽、精当 136 对形态雷同、形状相近的景观要找出不同的(),用()方式讲出特色、新奇 答:讲解角度;纵横比较 137 我国著名的五岳是:()山如坐,雄伟高大;()山如立,险要峻峭;()山如飞,旖 旎秀丽;()山如行,盘桓逶迤;()山如卧,起伏巍峨 答:泰;华;衡;恒;嵩 138 我国著名四大佛山: 答: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139()群山峻岭变化多姿。()苍翠秀美独占天下;()即五岳景象于一体。 答:张家界,庐山,黄山, 140 中国五大淡水湖:()()()()() 答: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141 江海湖泊要用不同的()和()来描写。 答:形容词比喻 142 江海湖泊要从()不同角度写。 答:色彩、姿态、声音、形状、气势 143 水资源的各种形态有:()()()()等 答:江河湖海、泉水、溪流、瀑布 144 湖有举世闻名的碧绿澄清的()()()()() 答:千岛湖、镜泊湖、五大连池、滇池、洱海 145 在阳光下,它一会儿像柔软的细缎,一会儿像万条银鱼,欢腾跳跃, 夕阳西下,湖面由翡翠色变成玛瑙色,神秘壮观。这是()景点 答:天池 146 宽阔的水面,水势浩大,水面泛起的浪花如梅花盛开,气象万千。 晴天淡泊宁静,雨天烟波浩渺,风气黛浪奔腾,云涌轻烟曼舞。这是()景点 答:太湖 147 湖水在熔岩床面上翻滚,以千军万马之势向深潭泻来;浪花四溅,如浮云堆雪,又似银 河倒泻;水泻声有如雷鸣,声闻数十里。这是()景点 答:镜泊湖吊水楼瀑布 148 洞穴钟乳石讲解,比较容易雷同,要怎样运用纵横比较法来讲?(简答题) 答:1 纵向说明本洞在溶洞形成中的地位和价值,2 横向讲出本洞与同类溶洞的不同特点。 3 通过纵横讲解,让游客既全面了解溶洞知识,4 又记住所参观景点的特色,避免雷同。 149 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洞穴是的()腾龙洞;洞中瀑流落差 30 米,被誉为(“ 答:湖北利川;卧龙通江 ”) 150 湖北神农架被称为天下奇洞的有()()()() 答:燕子洞、冰洞、水帘洞、风雨雷雾洞 151 洞中有许多可以演奏的石头的是湖北武陵源中()景区的黄龙洞,洞中有二十万年的石 笋被誉为(“ ”) 答:索溪峪;定海神针 152 有人赞它“聚古今中外于一洞,汇天上人间于一堂”是指贵州黄果树瀑布东的(),穿越 ()山头串联()多个洞穴 答:龙洞;20;90 153 () 内有 40 多种岩溶堆积物包括全世界主要的堆积形态和类型, 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答:贵州织金洞 154 为什么花草树木是组成旅游景观的重要内容?(简答题) 答:1 树木在有生命的自然形态中地位高(泰山五大夫) 2 花草树木的寿命和形状,使他们成为超越其他自然景观的看点。(嵩阳书院 4000 年的柏 树) 3 奇花异木成为人们普遍观赏、赞叹的对象(雪莲、榕树) 155 替秦始皇遮蔽风雨的五颗松树被封为()爵位 答:五大夫 156 被称为高山玫瑰的天山奇花是() 答:雪莲 157 被称为“独木成林”的是() 答:老榕树 158 青海湖鸟岛上的鸟分为()()() 答:候鸟、留鸟、旅鸟 159 名叫骆驼过江的是()边的大山 答:漓江 160 上海豫园的主体建筑()前有一组湖石假山 答:静观大厅 161 神化传说类的动物有()()()()()()()()() 答:龙、凤、P粒♀ァf端、獬豸,螭首、麒麟、辏 161 人文景观:宫殿建筑、亭台楼阁、碑林墓塔、寺庙祠堂、()()()() 答:洞窟摩崖、风土民俗、都市风貌、实物展品。 162 人文景观的讲解说明中要注意什么? 答:第一描述性形容词语要与说明性专业术语结合(如建筑、文物) 第二有些专用词汇必须统一,不能自行编造。(如佛教观念、造型) 163 普陀山的普济禅寺有(“ 答:多宝塔 ”)用太湖石砌成 164 释迦牟尼左手托钵,右手五指并拢,放在右膝上并直指台面,这种手势叫“触地印”又叫 “降魔印”,这是()佛 答:竖三世2 语言形式分类 165 导游语言从表达形式上分为:( )和( ) 答:口语、书面语 166 口语:有声语言的表达形式,有()()()()。 答:演说型、介绍型、解说型、描写型 167 演说型,突出()式的讲解表达 答:演 168 演说型表达的特点() 答:一是语句整齐,词语对称,句式一致; 二是音节和谐,有节奏感,合辙押韵。 169 祈年殿中心地面,有一块龙凤图案的天然大理石,其表面黑色纹路,颇像一条行龙和一只 飞凤。龙纹色深,角、须、爪、尾俱全;凤纹色浅,嘴、眼、羽毛清晰可辨。此石被称为“龙 凤呈祥”石。请问此段是导游口语表达的哪种形式?(简答题) 答:是演说型。该段一是语句整齐,词语对称,句式一致;带有对仗和排比 二是音节和谐,有节奏感,合辙押韵。 170 介绍型,突出() 答:说 171 介绍型的特点() 答:1 讲述景观的外形、性能、功用;2 用于游览行程的安排或介绍, 172 解说型,突出解字,用于名称含义和专有景观的介绍。解说内容涉及()()() 答:生僻的概念和词语,特有的技能技巧、景观蕴含的文化观念 173 描写型,突出描绘描述,把看似普通平淡的景观、景色、景物,说得()()() 答:美妙无比,充满神奇,价值连城。 174 描写的手法和技巧两类: 答:一是用大量的形容词直接描写;包含着对景观的总结和概括; 二是用修辞手法间接说明。比喻。 175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修辞格和类比、对比 答:比喻、夸张、白描、比拟 176 在导游服务中书面语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 () 的文字, 旅游指南、 旅游便览、 旅游览胜。 二是(),北京的胡同、苏杭小吃。 答:指导游客游览;专题性介绍 177 旅游指南:指导游客游览的说明和线路图。一要(),形象逼真,细致具体。二是(), 简洁扼要。 答:清楚明白;词语配合图像 178 书面语的魅力:有()的韵味,又不失()的风格。 答:文雅、通俗 179 专题介绍:介绍某一类型旅游客体的讲解词。以()的形式介绍某一游览对象。 答:纵横交错 180 纵横交错的方式要求一有(),二有()形式,三有训练有素的()形式。 答:渊博的知识、严密的思维、语言表达 12 导游词的不同语体表达风格? 181 语言的表达形式:()()语。 答:口语、书面 182 口语语体中有()()()()不同风格。 答:演讲、谈话、讨论、聊天 183 书面语语体中有四种主要()()()()形式。 答:科技、事务、政论和文艺 184 导游词的介绍或讲解,要根据() () () ()等多种语境因素,选择不同的表达形式。 答:对象、目的、背景、场合 185 口语导游,应该用经加工过的通俗语言表达。慎用()语气,它会破坏景观的严肃和完 美。也不宜(),它会使游客费解,而产生距离感。 答:聊天式;用长句 186 书面语导游词,应该用经过加工过的书面语表达,不能为讲知识,忽略游客的()和接 受能力,它不同于论文、公文、教科书等文章体裁,少用专业用语,多用形象话语言,要 让游客在()()享受中,增长知识。 答:休闲目的;视觉、听觉 187 导游词不同的表达形式? 答:分为口语和书面语。口语分为:()()()()。书面语分为:()和() 答:演说型、介绍型、讲解型、描写型;旅游指南、专题介绍 188 导游词表达的特点()() 答:1 词语的特点 2 篇章结构的特点 189 词语的特点:()() 答:1 词语丰富 2 语体色彩分明 190 导游词词汇丰富表现两方面一是()、涉及范围广。二是词汇富于()。 答:词汇量大;形象变化 191 导游讲解要让游客达到以听、不听、非听的境界。 答:代看、白看、不看 192 语体有:()和()语(文言文和白话文)。 答:口语、书面 193 口语:用于现场,实物参照,说明性内容多,()少; 答:形容描绘 194 口语有意合性,()功能使不连贯句子带有连贯性。 答: 语境 195 书面语:用于阅读,有图片参照,()多,解释要详细。书面语以严密的条理表达让人 明白景观的内容。 答:描写语句 2 篇章结构的特点 196 导游词的讲解结构三种形式:以()为序,以()为序,以()为序 答:空间即游览顺序;事件的时间发展;事件的逻辑 197 空间顺序:即游程的顺序,这是导游词最独到的结构特点,()就是段落安排的结构。 答:行程经过 198 有些特殊的文化功能的景观,要遵从()编排游览顺序,并安排讲解内容。 答;文化含义 199 时间顺序:( )的历程,如自然形成的时间、建造的年代、历史的沿革、社会的变迁 等;( )的过程,如礼仪过程、史料记载或民间传说的顺序 答:1 景观形成;2 事件发展 200 逻辑顺序:按照人们共同的(),安排段落结构,语句顺序。 答:思维规律 201 段落的逻辑性主要表现在()。如故宫建造年代,花费,结果、面积规模,文化含义和 特点。 答:总述部分202 导游词表达的基本要求(简答题)?()()()()() 答:1 内容清楚 2 资料翔实 3 表达生动 4 引用正确 5 数字准确 203 内容清楚指讲解()和主旨突出,()详略安排得当,表达清楚;话语简明易懂。 答:中心;材料 204 导游词内容清楚是多种因素的表现:一要筛选();二要理清()表述条理,三()准 确精炼。 答:材料;文章;语句 205 建筑按()背景、()功用、()规模的顺序安排。 答:历史、建筑、风格 206 资料翔实指与旅游景观有联系的,()()()()()等,须逐一说清楚。(简答题) 答:历史背景、人物生平、景观概况、景观规模、景观特点 207 历史背景:景观形成的()、(),史料记载,掌故传说;景观建造的年代和过程,人 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变迁。 答:年代;原因;历史 208 人物生平:名人的()、()、评点,对景观的使用和作用。 答:逸闻趣事;墨迹 209 景色概况:()由来,景观风貌,在旅游中的()和作用。 答:名称;地位 210 景观规模:有关的(),景观的()划分或结构。 答:数量;区域 211 景观特点:()描述景点的主要特色。 答:分别 212 表达生动是指导游词能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旅游客体的 () , 严谨细致地介绍出旅游 () , 使游客感受导游语言表达的()。 答:状态;价值;美感 213 中级导游的讲解要做到生动传神,不仅要能() 景观,还要()景观,让游客受到感染, 产生()。 答:说明介绍;描绘分析;形象感 214 引用是为了讲解说明,而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答:史料典故、民间传说、文学词语、名人评点 215 引用它有助于介绍景观的历史背景、风格特色、文化蕴含,是()()()的的导游词 讲解。 答:高于、浓缩、提炼 216 引用的三点要求:一引用要正确准确,引用内容与景观有直接或内含的(),二引用的 内容要浅显(),生动形象。三引用后的点评或说明要()一致。 答: 联系;易懂;准确 217 数字是旅游景观中一项直观性介绍的内容,它涉及旅游客体的()()()() 答:历史背景、生成年代、面积规模,尺寸规格 218 导游词所用数字一般分为两种:()和()。 答:自然数字;文化数字 219 自然数字:客观现实中计算数量的数字。包括(),()。 答:历史年代;数量数字 220 文化数字:带有文化意义的数字。有用自然数字赋予的,也有中国传统()。他们都是 阐述()的数字。 答:文化内容,计数的方法;文化含义 221 九楹相当于()米,五间相当于()米 答:62;27 第二篇旅游文学知识 222 旅游文学的含义:以社会旅游现象为题材,以文学艺术的手法,反映社会的旅游生活, 表达作者意趣的语言艺术。其名称有人称为“ ”“ ”。 答:山水文学、山水旅游文学 223 旅游文学的渊源:旅游活动是旅游文学产生的(),旅游文学作品是与人们的旅游活动 同步出现的。 答:基础 224 旅游文学是以社会的旅游现象为题材,反映社会旅游生活和表达作者意趣的“ ” 答:语言艺术 225 从时间上讲,可分为()文学和()文学 答:古代旅游;现代旅游 226 古代旅游文学包括记叙山川景物、吟咏大自然、以及旅游活动的()()()()() ()()()() 答:诗词、歌赋、游记、楹联、碑铭、摩亚、神话、传说、故事 227 现代旅游文学除了游记和记游诗词之外,还有()()文学性较强的()和()等 答:旅游小说、旅游小品文、导游词;旅游景点介绍 228 旅游文学的典籍有()()() 答:诗经、山海经、论语 229 中国碑刻的鼻祖是先秦的 答:石鼓文 230 秦始皇东巡在()()()()()()()等刻石石碑铭真正的滥觞 答:泰山、碣石、峄山、琅崖、会稽、芝罘(fu)、东观 231“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是最早的()联 答:园林 232“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是最早的()联 答:游览 234 旅游文学的特征: 答:1 旅游文学所追求的是旅游中的人性美、人情美、旅游资源的自然美与人文美。 2 旅游的本质是对美的探索与追求,所以旅游文学以反映旅游之美为特征。 235 旅游文学所追求的是旅游中的()()旅游资源的()与() 答:人性美、人情美;自然美;人文美 236 旅游文学的作用?(简答题) 答:一是旅游文学的社会功能,主要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广告作用。 二是旅游文学对旅游的反作用。 237 通过感知自然美和人文美的一个综合审美活动是旅游的()。 答:核心 238 旅游文学的社会功能?(简答题) 答:1 美感作用。文学艺术创造的形象美和诗情画意美,具有审美作用; 2 认识作用。蕴含哲理美的旅游文学,有寓教于乐的作用; 3 教育作用。蕴含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旅游文学,能丰富人的知识。 4 广告作用。精美的旅游文学可以为山川增辉添彩,是旅游景观最好的广告 239 旅游文学的社会功能()()()() 答:美感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广告作用 240 旅游文学对旅游的反作用。 答:1 旅游文学美化了旅游资源,丰富了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升了人的审美意识,推动 了旅游业的发展。 2 精美的旅游文学作品,挥毫当得江山助,一经问世,又构成了景观的一部分,提升了旅游 景观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知名度。旅游景观一经文人捧之,便名扬天下。 241 构成旅游现象的为()主体,()为客体,为媒介,从而形成旅游的全过程为旅游现象 答:人(旅游者与服务者);旅游资源;旅游活动 242 被钱谦益称为“世界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古今纪游第一”的是() 答:徐霞客 243 旅游文学就是一种()()()的综合性的艺术体现 答: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 18 导游人员应有的旅游文学知识244 旅游文学在导游工作中的重要性 答:1 旅游活动主要是涉及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各领域,旅游文学就是自然美、社 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综合性的艺术体现,所以旅游文学在旅游事业中极为重要。 2 旅游文学给人以美感,旅游文学的内容又成为游览中的有机部分。 245 旅游文学对于导游人员具有双重意义?(简答题) 答:一是丰富导游的旅游文学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精神境界。丰富导游 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是让导游用老师的身份,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学艺术的手法,向游客传授旅游文 学知识,并指导旅游者欣赏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激发游兴,增加旅游的情趣。一至八章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解词 了解篇目: 1、 颐和园铜牛铭(爱新觉罗? 弘历)清代,颐和园 2、 盘山道中(朱之蕃)明代,盘山 3、 孟姜女庙联(文天祥)宋代,孟姜女庙 4、 题云冈石窟寺(宋昱)唐代,云冈石窟 5、 游悬空寺(邓克劭)清代,恒山悬空寺 6、 青冢(王循)清代,昭君墓 7、 内蒙古呼和浩特长白书院联(薛慰农)_____ ,长白书院 8、 长相思(鲁歌)当代诗人,镜泊湖 9、 题太阳岛、松花江联(门奎)_____,太阳岛 10、 寒山寺联(邹福保)_______,寒山寺 11、 泰山刻石(李斯)秦代,泰山 12、 望庐山瀑布(李白)唐代,庐山 13、 少林寺寺外门石柱联(佚名)______,少林寺 14、 黄山狮子林联(毛大周)__________,黄山 15、 庐山五老峰联(佚名)____________,庐山 16、 庐山简寂观联(李渔)清代,庐山 17、 游肇庆七星岩(叶剑英)近代,七星岩 18、 广州陶陶居酒家联(佚名)______,陶陶居酒家 19、 桂林独秀峰联(廖鸿熙)________,独秀峰 20、 郑成功纪念馆联(郭沫若)近代,鼓浪屿日光岩 21、 武夷山-览台联(佚名)_______,武夷山一览台 22、 人月圆、泛大理海子(杨慎)明代,云南大理洱海 23、 甲秀楼(江东之)明代人,贵阳甲秀楼 24、 贵阳甲秀楼联(刘蕴泉)_________,贵阳甲秀楼 25、 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李白)唐朝,巫山 26、 华山(寇准)北宋,华山 27、 天水麦积山石窟联(叶昌炽)_______,麦积山石窟 28、 青海湖拟日月山石碑联(佚名)_______青海湖日月山 29、 说园联(王树楠)_________,乌鲁木齐说园 30、 波密穷多宗衙门联(裕纲)________,西藏拉萨,波密穷多宗衙门 熟悉篇目: 1、深夜冷溶溶,圜丘露气浓。月明时绕鹊,松老欲成龙。古殿浮空翠,晴山落远钟。当年 祀地,短草乱遗踪。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溶溶()圜丘()古殿()祀() 答:文章的作者(戴梓)朝代(清代)篇名(天坛松月)景点(天坛) 解词溶溶(盛广的样子)圜丘(皇帝祭天的地方)古殿(祈年殿)祀(祭天仪式)月明(曹 操诗句) 2、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迄元明、上下两千年。有多少将帅元戎,戍卒吏丞,百工黔 首,费尽移山心力,修筑起伟大工程。聪明智慧、坚强毅力、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丰碑 国宝。 跨峻岭、横大漠、穿草原、经绝壁,纵横十万余里。望不断长龙雉堞、雄关隘口、亭障墩 堠,有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绣锦。飞舞腾翔、起伏盘旋、月宫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 奇观。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黔首()雉堞()墩堠()堞() 答:文章的作者(罗哲文)朝代()篇名(题写长城联)景点(长城) 解词黔首(平民)雉堞(城墙)堞(女墙)墩堠(烽火台) 3、枚枚青琐与银铺,一例都京制度符。 体从帝王御宫殿,心惟黎庶奠寰区。 斟酌奢俭临中国,环卫旗民壮远图。敬仰戎衣未解际,依然有暇视规模。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青琐()银铺()奠寰区()旗民()戎衣() 答:文章的作者(爱新觉罗? 弘历)朝代(清代)篇名(盛京旧宫再依皇祖原韵)景点(沈 阳故宫) 解词青琐(宫门青色图纹)银铺(门环银饰)奠寰区(统一天下)旗民(满族,八旗民众) 戎衣(明王朝战事)4、 千朵莲花山滴翠,二宫,六观,红墙绿瓦清幽地,风光无限; 万株古柏树生岚,五寺、七庵,暮鼓晨钟世外天,仙客有缘。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答:文章的作者(尚文化)朝代()篇名(题千山景物联)景点(吉林千山)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商女()后庭花() 答:文章的作者杜牧()朝代(唐代)篇名(泊秦淮)景点(秦淮河夫子庙) 解词商女(卖唱的歌女,侍从他人)后庭花(陈后主作《玉树后庭花》,被后人视为亡国之 音) 6、胜地足流传,直博得一代芳名,千秋艳说; 赏心多乐事,且看此半湖烟水,十顷荷花。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胜地()艳说()莫愁() 答:文章的作者(彭玉麟)朝代(清代)篇名(莫愁湖联)景点(莫愁湖) 解词胜地(莫愁湖,先属卢家,后徐达)艳说(美丽的传说)莫愁(最早见于南朝乐府《莫 愁乐》梁武帝《河中之水歌》) 7、一线流中国,越三峡,带五湖,波连九派,名冠四河。过六朝胜地,虎踞龙盘,倍觉涛 声雄万里; 半天亘彩虹,通百衢,惠七省货畅双原,车弛八闽。壮十亿声威,鹰扬鹏举,长留功业著 千秋。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六朝胜地()一线()虎踞龙盘()八闽() 答:文章的作者(窦天语)朝代(当代)篇名(题南京长江大桥联)景点(南京长江大桥) 解词六朝胜地(南京市,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一线(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搂》诗 句)虎踞龙盘(地势雄壮险要)八闽(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 8、鹫岭郁 ,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鹫岭()龙宫()刳木()夙龄()搜()对()烦嚣() 答:文章的作者(宋之问)朝代(唐代初)篇名(灵隐寺)景点(灵隐寺) 解词鹫岭(飞来峰,原指印度灵鹫山)龙宫(灵隐寺)刳木(挖空树木成瓢为容器)夙龄(指 年轻时)搜(寻幽访胜)对(面对佳景)烦嚣(尘世的烦恼)9、 钱塘观潮(施闰章)清代初 10、 大明湖(曾巩)北宋,大明湖 11、 孔府大门联(纪昀)______,曲阜孔府 12、 嵩山(顾炎武)明清之际,登封嵩山 13、 龙门山色(吕维祺)明代,洛阳龙门石窟 14、 山行(杜牧)唐代,爱晚亭 15、 衡山南天门牌坊联(佚名)_______,湖南衡山 16、 题武陵源联(刘新明)_________,湖南武陵源风景区 17、 海角天涯胜迹联(李求真)________,三亚天涯海角旅游胜地 18、 滇海曲(其一)(杨慎)明代,昆明市滇池,昆明湖 19、 滇池大观楼联(孙髯)________,昆明市大观园公园的大观楼 20、 都江堰联(佚名)_______,四川都江堰 21、 题九寨沟联(侯正荣)______,四川九寨沟 22、 夜入瞿塘峡(白居易)唐代,重庆瞿塘峡 23、 题长江三峡联(魏建国)________,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 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193 公里。 24、 华山玉泉院联(严长明)__________,陕西华山玉泉院 25、 月牙泉联(佚名)__________,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26、 题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联(宗学义)__________,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27、 苏幕遮? 青海湖(时乐鸣)当代,青海西宁青海湖 28、 青山禅院联(佚名)__________,香港新界屯门区西青山,青山禅院,又名青山寺 29、 新界长山古寺联(佚名)__________,香港新界长山古寺 30、 妈祖阁联(佚名)___________,澳门马祖阁 31、 松山风雨亭联(佚名)___________,澳门松山市政公园,松山风雨亭 32、 台北市武圣庙联(佚名)_________,台北市武圣庙 33、 郑成功庙联(王凯泰)___________,台南市郑成功庙 掌握篇目: 1、堆秀山前景物芳,更逢晴日霭烟光。负冰锦鬣游文沼,试暖文禽绕鱼堂。 彩燕缤纷先社日,青笠∫芬匮簟D踊ㄊ鲁僮飞停笥χ罕冻ぁ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霭烟光()锦鬣()文沼()文禽()社日()螅ǎ┥匮簦ǎ┗ㄊ拢ǎ┩ㄈ颍ǎ 答:御花园花朝(爱新觉罗? 弘历)清代,北京故宫御花园,宫后苑 霭烟光:云气聚集。锦鬣:由花纹的鱼。文沼:美丽的池塘。文禽:有彩色羽毛的水禽。社 日:祭祀土神的节日;这里指春社。螅赫さ钠熳印I匮簦好览龅拇汗狻;ㄊ拢荷突ㄖ 事。通闰:即闰月 2、一园竹树绕泉石,四季冬春夏复秋。放棹只疑天上坐,凭栏真个画中游。 岚光叠翠巍云塔,湖影回廊漾梵楼。合璧大圆横玉带,斜阳无语卧铜牛。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放棹()岚光()云塔()梵楼()璧() 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我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全场()间数()画廊 彩画()幅 万寿山又叫()() 昆明湖又叫()()() 清代三山()()()五园()()()()()指 答:颐和园(爱新觉罗? 溥杰)清代,北京颐和园。金山、瓮山。金海、瓮山泊、西湖。香 山玉泉山万寿山;畅春园(北大),圆明园(清华),静明园(玉泉),静宜园(香山), 清漪园(万寿)。 放棹:划船。岚光:山里的雾气。云塔:玉泉山华藏塔。梵楼:佛香阁。璧:玉器。 3、 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日暮长河盘大漠,天晴外部数疆封。 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作势雄。百万控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第一峰()长河()清时()堡堠()传烽静()控弦() 长城全长()东起()西至() 答:登万里长城(康有为)清代,北京八达岭长城。12700 多里。鸭绿江;甘肃嘉峪关 第一峰(八达岭)长河(黄河)清时(没有战争的年代)堡堠(烽火台)传烽静(没战争, 传烽:烽火报警)控弦(手持武器的士兵,开弓) 4、聚五千年浩气,凝四亿众深情,化万仞泰山,而成烈魄 超八百里湖光,挟(jia)七十二峰岳色,壮微躯姊米,来仰丰碑。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姊米() 答: 题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联(陈谦)近代,北京天安门广场 姊米:数目。十亿为兆,十兆为京,十京为垓,十垓为姊 5、日丽丹山,云绕旌旗辉凤羽 祥开紫禁,人从阊阖觐龙光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丹山()阊阖()觐() 答:故宫太和门联(佚名)_________,北京故宫 丹山:皇宫。阊阖:太和门。原指天门。觐:朝见皇帝 6、星朗紫宸,明辉腾北斗 日临黄道,暖景测南荣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紫宸()南荣() 答:颐和园仁寿殿联(爱新觉罗? 弘历) 清代,北京颐和园 紫宸:皇帝居所。南荣:南面的屋翼 7、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辽海() 答: 长城居庸关联(萧诗)_________,北京居庸关 辽海:渤海 8、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 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历次斗争()()()()()()三十年指() 答: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毛泽东)当代,北京天安门广场 解词历次斗争:1、1840 年鸦片战争 21851 年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战争 3、1911 年武昌起义的 辛亥革命 4、1927 年南昌起义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 5、1937 年的抗日战争 6、1945 年的 解放争 三十年指:1919 年五四运动。 9、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song)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之哉,歌以咏志。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澹澹()竦()峙() 此诗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诗 答: 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曹操)东汉,河北昌黎县碣石山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竦:高起。峙:挺立 山水 10、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幽燕()魏武() 11、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两京()锁钥()第一关() 答:长城山海关联(佚名)________,河北秦皇岛长城山海关 两京:(北京沈阳);锁钥:(要塞):第一关:(山海关) 12、夫居此山庄,日凛敬天法祖,勤政惠民,柔远宁迩诸大端,。。。。。。设谏而不从, 或且罪之者,则是天不佑我国家,朕亦无知之何也已矣。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柔远宁迩()诘戎绥遐() 碑文的主旨() 答:避暑山庄后序 (第二自然段)(爱新觉罗? 弘历)清代,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柔远宁迩(采用怀柔政策,安抚边远,安宁内地)诘戎绥遐(责难首领,安定远方) 勿忘家法 13、巍巍冠盖日纵横,景其美兮,景其淑兮,景其灵兮,晋阳j耀无双地; 混混源泉时潋滟,清且涟猗,清且直猗,清且沦猗,山右声名第一区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冠盖()晋阳()山右() 混混语出自() 清且涟猗语出自() 晋祠的门匾为截取()的字放大制成。 答:晋祠门联(刘大鹏) ,山西太原晋祠冠盖(悬翁山)晋阳(太原)山右(晋祠) 混混语出自(孟子) 清且涟猗语出自(诗经) 晋祠的门匾为截取(唐太宗李世民)的字放大制成。 14、俯瞩桑干,滚滚波涛萦似带;遥临恒岳,苍苍岫嶂屹如屏。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桑干()岫()嶂() 答: 应县木塔联(佚名) ,山西应县佛宫寺桑干(桑干河)岫(右洞穴的山)嶂(屹立如屏) 15、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迥临沧海曙,独峙大荒秋。 白雪横千嶂,青天泻二流。登封如可作,应待翠华游。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迥()临;二流();登封()翠华() 答:长白山(吴兆骞)清代,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和中朝边境,长白山。 迥(远)临;二流(白头山天池两道瀑布);登封(封禅之事)翠华(皇帝,原礼仪) 16、 水能性澹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澹()解()心虚() 答:沈阳故宫衍庆宫联(阮元) ,沈阳故宫澹(淡泊)解(解开)心虚(排除成见) 17、绝妙朋游,有明月一杯,好山四座; 是何意态,看大江东去,秋色西来 。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背此联 答:吉林北山玉皇阁联(成多禄) 18、听飞瀑雄声,声声振耳; 挹众山彩色,色色娱人。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挹() 答:镜泊湖望湖亭联(佚名) ,黑龙江宁安市牡丹江上游 ,吉林市北山玉皇阁挹(会集) 19、十里洋场一翠螺,豫园新境足吟哦。画家笔底林泉小,巨匠胸中丘壑多。 清曲笛声和鸟语,衣香鬓影映春波。粉墙权作凡尘隔,留得闲情赋薛萝。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十里洋场() 上海唯一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典园林() 答:豫园新咏(陈诏)今人,上海南市, 十里洋场(指上海;洋场:洋人较多的地方) 豫园 20、邻碧上层楼,疏帘卷雨,幽槛临风,乐于良朋数晨夕; 送青仰灵岫,曲涧闻莺,闲亭放鹤,莫教佳日负春秋。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邻碧上层楼()送青仰灵岫() 答: 豫园卷雨楼联(佚名) ,上海南市豫园仰山堂内 邻碧上层楼(登上与碧水为临的卷雨楼)送青仰灵岫(仰望灵秀的山送来的青翠之色) 21、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衣冠()浮云()日() 答: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唐代,南京西南凤凰山上 解词衣冠(指贵族人物)浮云(奸佞小人)日(君王) 22、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玉人() 答: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唐代,扬州,瘦西湖 玉人(指韩绰 chuo)古代玉人、美人可用来指男性 2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渔火 贯穿全诗() 全市的眼、魂是() 答:枫桥夜泊(张继)唐代,苏州寒山寺 渔火:打鱼的灯火。 愁眠。钟声。 24、废两千载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 积四十年经验,遗言启迪后继人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首义() 积四十年经验出自()遗言 答: 中山陵联(汪尔驹) 首义(首举武昌起义) 积四十年经验出自(孙中山)遗言 25、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湖()蒲()勾留() 答:春题湖上(白居易)唐代,杭州西湖 ,南京市钟山中山陵 湖(西湖)蒲(蒲草)勾留(停留,流连) 26、天赐湖上名园,绿野初开,十亩荷花三径竹; 人在瀛洲仙境,红尘不到,四围潭水一山房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瀛洲()红尘()山房() 答: 西湖三潭印月联(程云) ,杭州西湖瀛洲(指三潭印月;原址东海上仙岛)红尘(佛家称人世间)山房(小瀛洲上的房舍) 27、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岩桂月映湖光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云敛()桂月() 答:杭州灵隐寺联(赵孟\)元代,杭州灵隐寺 云敛(云气消散)桂月(桂树) 28、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夫()造化()阴阳()割()决眦()会当()凌()众山小() 答:望岳(杜甫)唐代,山东泰山 夫(指代词)造化(指大自然)钟(聚集)阴阳(山北为阴、昏,山南为阳晓)割(分割) 决眦(睁大眼睛)会当(一定要)凌(登山)众山小(语出孟子) 29、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文章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解词一城山()半城湖() 刘鹗,在()称赞此联“尽画了大明湖的绝景” 答: 大明湖小沧浪园联(刘凤诰) 一城山(历山)半城湖(大明湖) 老残游记 ,济南大明湖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 2005 年的考题(共 9 分) ?单选题 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为主体的文化。 CA.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B.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 C.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D.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 2、我国京剧脸谱表示“忠勇”、“奸诈”的象征颜色分别是()。 A. 黄色、黑色 B. 红色、白色 C. 赭色、银色 D. 黑色、白色 C B3、构成中国书法视觉形象美的基础是()。 A. 汉字的笔墨 B. 汉字的笔韵 C. 汉字的体势 D. 汉字的意蕴 4、从今文字的书体演变来看,行书是由()变化而来的。 A. 楷书 B. 草书 C. 隶书 D. 篆书 5、20 世纪我国画坛“中西融合派”的代表人物是()。 A. 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 C. 黄宾虹、齐白石、程十发 ?多选题 51、下列选项中,属于儒家创始人孔子经典言论的有()。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以德行仁 B. 仁者,爱人 B. 程十发、唐云、齐白石 D. 傅抱石、刘海粟、唐云AABDE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E. 有教无类 BD52、 下列选项中, 依次为黄梅戏、 豫剧、 越剧、 粤剧著名表演艺术家的有 ( ) 。 A.成兆才、马金凤、尹桂芳、千里驹 B.严凤英、常香玉、袁雪芬、红线女 C.黄新德、常香玉、傅全香、俞振飞 D.韩再芬、马金凤、茅威涛、马师曾 E.千里驹、马金凤、戚雅仙、红线女 ?判断题 71、传统京剧中常见角色有生、旦、净、丑四种类型,其中“生”是京剧表演中惟一的扮演 女性人物的行当。 72、诗、书、画、印结合,既是中国绘画的一个基本技法,又是欣赏中国绘画应掌握的重 要特色,也是中国绘画区别于西方绘画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中国传统文化简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了解] ? 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 文化内容[熟悉] 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种文化形式的具体表现)(二) 中国传统文化六大特色[熟悉] p.4-P.9 ?1、时间视角:历史悠久、传承连续而完整; ?2、空间视角:地域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多元性; ?3、主体:儒家、道家、佛家文化的融合; ?4、范围和深度:内容广泛、内涵精深; ?5、开放性:胸怀广阔、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6、世界地位:世界古代东方文化的代表。 二、中国古代思想流派 (一)简述[了解] ?夏以前:尧舜 “禅让” 公天下 ?“三易”:夏代“连山易”、殷代“归藏易”、西周“周易” ? “儒易”:春秋时儒家学派继承的易学;“道易”:道教产生后以太极八卦图为其标记。 ?研究流派:“学理易” 探究易理 “术数易” 发展占筮(shi)之术?夏、商、西周“三代”产生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思想体系;(p.11-12)【掌握】 ? 其一: 八卦易学体系 八 卦(传伏羲创): 乾、坤、坎、离、艮、兑、震、巽 自然事物和现象: 天、地、水、火、山、泽、雷、风 ? 其二:阴阳五行体系 一阴一阳谓之道,平衡则顺,平衡打破则反常; 相克:金 相生:金木 水土 木水 火火 土金 金?墨家[熟悉]:春秋时 墨翟创 “天志”观基础上的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等,代表了以手工业者为主的下 层百姓利益。 ?兵家[熟悉] :春秋时 孙武; 战国时 孙膑 孙武 “孙子兵法”十三篇 孙膑 “孙膑兵法” ?法家[熟悉] :战国中期形成,集大成者韩非子 法与国家治理的理论 ?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学术思想流派[了解]: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杨朱学派 等 (二) 儒家思想流派(2000 多年来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 1、孔子学说(春秋末期) [熟悉] 有关典籍:《论语》、《易传》、《仪礼》、《礼记》、《春秋左传》 (1) “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仁人”是最高尚的人格;“仁政”是最 理想的统治。 (2) “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功用是“整民”,“政之舆”。 (3 )认知观:“学而知之”,“学而时习之”; 教育观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修身观 :“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儒家流派的发展演变[了解] (1) [熟悉]战国 孟子 ?“仁政” 把孔子这一学说发展为系统的理论,“以德行仁” [掌握] ?“民本”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掌握] ?“性善” 人之初,性本善;“仁、义、礼、智” [掌握] ? [掌握]修身名言“三不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苦劳饿空乱”(天 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 [熟悉]汉代 董仲舒 “谶纬说” 将谶语与经学说结合,天人感应;神化; ?[掌握]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宋明理(心)学[掌握] ?两宋 周敦颐、程颐与程颢、张载、朱熹(理或道学) 周、程、朱主张宇宙本原是天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 认识论;提出“存天理、灭人 欲”的封建礼教。 张主张 气为宇宙本源(唯物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 ? 明代 王阳明(心学) “心即理”、“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 是格物) ? 宋明理学融儒、释、道为一体 (4)[熟悉]现代新儒学[掌握] 20 世纪 20 年代 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 ? 以儒家学说为主干,吸收道家、佛家心性之学,尤其借助西方科学思想和方法所构建 (三)道家思想流派 道家[掌握] 春秋时期 创始人 老子 战国时期 魏晋时期 “玄学” 以庄子为代表 “贵无”派: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 “贵有”派:P22(道教与道家不同,道教借《老子》为《道德经》,把道家学术思想改变为宗教神学) 1、老子思想 核心存在于《老子》一书中,关键在于“道”。 P19:“道”的主要内容:“道”是宇宙本源,又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发展变化运行的规律。哲 学上主静、 取弱、 居柔, 因条件改变而制动胜强而克刚, 体现了正与反斗争转化的辨证思想。 [熟悉] 治理国家应“无为而治”。 2、庄子思想[熟悉] “自恣适己”,“无用之用”之道,“庄生梦蝶” “超世”、“顺世”、“游世” (四)佛教思想流派 中原佛教的八大宗派: 天台宗《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三论宗《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唯识宗,华严宗《华严经》,律 宗《四分律》,密 宗《大日经》《金刚顶经》》,净土宗 南无 阿弥陀佛,禅 宗 2、净土宗和禅宗的要义[掌握] 净土宗:认为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可借助佛力与念佛所行之业力结合, 往生净土。 禅宗:主张以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主张“不立文字, 直指心性, 见性成佛”的“顿 悟”观。 3、魏晋时儒、道、佛三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格局 P22[掌握] 三、中国戏剧 (一)中国戏剧的产生、发展[了解] ●起源于上古原始社会的民间舞蹈 ●奴隶社会:祭祀性歌舞,“优孟衣冠” ●封建社会:汉代“百戏” 盛唐:“参军戏”、“歌舞戏”、训练艺人的组织―梨园 宋金:多种形式歌舞杂戏融合产生“宋杂剧”,中国戏剧基本形成。 元代: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元杂剧也称“元曲”。 明代:南戏发展成为传奇。 清代: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京剧。[熟悉] (二)京剧(P29) 1、形成[了解]: 清乾隆五十五年,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进京。徽班以唱徽调(以二黄调 为主腔调)为主。 清嘉庆道光年间,以唱西皮腔为主的湖北汉调艺人进京,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出现 徽汉合流。 道光十四年前后,皮黄腔即京剧形成。 2、虚拟性的程式化特点(P30) [熟悉] 规律性;规范性 3、流派、名家(P32)[熟悉] ●咸丰同治年间:“老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 ●光绪年间:“后三鼎甲”: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等 ●民国初年:“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海派:王鸿寿、汪笑侬、盖叫天、周信芳等 4、京剧的角色、脸谱等(P31)[掌握] (1)角色: 生――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 旦――表演女性人物的行当 净――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花脸) 丑――在鼻梁上抹以小块白粉,扮演人物种类繁多 (2)脸谱 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主要用于净角,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的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 特征,为剧情服务。 (3)“四功五法” 四功――唱(唱功)、念(道白)、做(表演)、打(武打) 五法――手(手势)、眼(眼神)、身(身段)、步(台步)、法(上述四种技艺的规 格和方法) (4)四大名旦(P32)[掌握] 梅兰芳:嗓音圆润,唱腔流畅大方扮相典雅,世称“梅派”,《贵妃醉酒》 程砚秋:唱腔幽咽婉转、回肠荡气,世称“程派”,《琐麟囊》。 荀慧生:扮相俏丽娇媚,做派活泼洒脱,世称“荀派”,《红娘》。 尚小云:嗓音宽亮,行腔刚健峭拔,吐字清晰爽利,世称“尚派”,《梁红玉》。 剧种 产生时代 流行地区 《十五贯》 代表剧目 俞振飞 著名演员昆剧 明初 昆山 黄梅 戏清乾隆末期安徽和湖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严 凤英黄新德韩再芬 豫剧 明代 河南及邻近各省的部分地区《穆桂英挂帅》、《朝阳沟》常香玉马金凤越剧 清道光末年 浙江、 上海以及许多省区的大城市 《梁山伯与祝英台》 《红楼梦》 《祥 林嫂》袁雪芬尹桂芳傅全香茅威涛 粤剧清初 女 广东、广西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 《关汉卿》《搜书院》千里驹马师曾红线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血泪仇》《赵氏孤儿》《三滴血》 四川和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柳荫记》《夫妻桥》秦腔明中叶以前 川剧清乾隆末期汉剧 清 湖北及河南、湖南、陕西、四川都分地区《宇宙锋》 晋剧 清咸丰、同治山西、内蒙古和冀北、陕北等地 《打金枝》《三上桃峰》 湖南花鼓戏 清末 湖南、湖北、安徽、陕西、广东等省 江西采茶戏清末 江西和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部分地区藏戏 14 世纪末、15 世纪初西藏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区《朗莎雯波》、《文 成公主》、《诺桑王子》 评剧 9 世纪末河北《马寡妇开店》、 《老妈开纭贰 《黑猫告状》、 《杨三姐告状》月明珠、 金开芳 (四)话剧[熟悉] 舶来的西方戏剧品种,“五四”之后,欧阳予倩等人将西方现代戏剧经验引入国内,为中国 话剧奠定基础。 田汉: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获虎之夜》、《名优之死》 曹禺:中国现代杰出戏剧家,《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四、中国书法 ?汉字书体及其演变?中国书法的特色?中国书法流派、代表人物及著名书法作品?怎样欣赏中 国书法 (一)汉字书体及其演变(P42) 1、汉字的起源[了解]:图画与契刻 2、古文字和今文字的涵盖范围:[了解] 甲骨文金文篆书 古文字 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春秋战国时代)所有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以石鼓文为代 表)[熟悉] 狭义的大篆指籀文,以石鼓文为代表。石鼓文作为大篆之典范,被称为“书家第一法则”。[熟 悉] ?小篆:秦代李斯在秦大篆的基础吸收各国文字整理而成,是中国文字史上首次出现的全国 统一的规范文字。代表作: 《峄山碑》 《泰山刻石》、 《琅邪台刻石》。清代篆书异军突起, 金石文字学家兼篆书大家邓石如。[掌握] 今文字[掌握]?秦隶在西汉转化为汉隶(今隶),隶书在汉代得到广泛应用。 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 ?豪放类:《石门颂》《孔宙碑》 ?工整类:《礼器碑》 ?秀丽类:《乙瑛碑》 《曹全碑》 ?楷书:从隶书发展而来,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成熟于唐代。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是隶 书向楷书过渡时期,钟繇――楷法之祖,与王羲之合称钟王。王羲之,早年从卫夫人学书, 对楷、行、草均有贡献。 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楷书高峰,初唐有欧、虞、褚、薛四大家。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笔力遒劲,法度森严 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 外柔内刚,点画圆润?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碑》俊逸秀美 薛稷《信行禅师碑》 ?唐代后期最重要的书法大家是颜真卿,突破了二王至初唐四大家的秀雅,以“雄”代“秀”。 ?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由楷书变化而来,盛行于晋。有行楷、行草之分。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王羲之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颜真卿 ?宋行书代表者:苏、黄、米、蔡。 蔡襄书法米芾书法元代赵孟\书法 清代郑板桥书法 ?草书 ?隶书的草写体,起源于西汉称为“隶草”, 东汉盛行时称为“章草”。 ?东晋以后,楷书的草体称“今草”。?唐代草书书家代表:张旭、怀素。 (二)书法特色与欣赏(44 页)[熟悉] 1 、直观的视觉形象与抽象意蕴结合形成的汉字体势是构成书法视觉形象美的基础。 2、笔墨、笔韵是运笔、用墨产生的力感和韵律感,是含蓄抽象的写意性造型艺术,是书法 视觉形象美的重要因素。 3、作品的情感和个性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能品:达到视觉形象美。 妙品:在想象美基础上具有巧妙之趣。 神品:表现出自我精神、个性。 欣赏书法作品应把握三“性”五“美” [了解]p50 欣赏书法作品应把握三“性” F 书法作品的抒情性 F 欣赏进入的同步性 F 书法感受的双重性 欣赏中国书法应把握五“美” F 书法作品的线条美 F 书法作品的结体美 F 书法的章法美 F 书法的墨法美 F 书法作品的神 韵美 五、中国绘画 ?中国绘画的特点 ?中国绘画的分类 ?中国绘画的主要流派 ?怎样欣赏中国画 ?中西绘画的比较 (一)中国绘画的特点(P59) 1、中国绘画的艺术形式: 一般以卷轴式展现,现存卷轴画多为魏晋南北朝以后的作品。 2、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和基本技法[熟悉] (1)艺术特征: Y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 生动; Y 书画同源,绘画同书法、篆刻、诗文相互影响,使诗、书、画、印相彰相益 (2)基本技法(p60) ?运用线条点簇和墨色的变化等描绘对象,抒发情怀。 ?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构图方法。 ?高度概括,突出主题的表现手法。 ?不断吸收外来艺术的精华,经过汲取、净化丰富自己。 ?中国绘画与诗、书、印的有机结合。 3、中国绘画的题诗画 4、中国绘画的画款书 5、书画同源 6、对中国绘画“诗情画意”的欣赏[掌握] 诗情画意是人们在读诗赏画时,欣赏到的一种诗意如画,画境如诗的美。画家借写生、 游历而“ 师法自然” ,诗人借行万里路而赞美山川,面对同一对象用诗或画来抒发感情,虽 艺术形式不同,但心境相通。 (二)中国绘画分类 1、中国绘画的基本画科[掌握] (P64~66) ?按照绘画题材分类: 人物、山水、花鸟、界画 ?按照绘画的基本技法分类: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 2、文人画的主要特征[掌握] (P66) ?作者具有多方面文化修养,目的用于抒发情趣; ?题材多花鸟、竹石、烟云,以物寓意; ?作画方式随意而至; ?强调神韵忽视形态; ?强调诗、书、画、印多方结合。3、院体画:即院画或宫廷画,一般有很高的绘画技巧,无鲜明画家个性,满足帝王好恶。 [掌握] 4、水墨画: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基本要素: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掌握] 5、壁画:制作者多为民间画工,制作在壁面上的图画,可分为殿堂、墓室、寺观、石窟壁 画等。[掌握] 6、年画: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主要产地有:杨柳青、桃花坞、潍坊、朱仙镇、凤翔、绵竹、 佛山、泉州。[掌握] 7、风俗画:以社会生活习俗为题材的人物画。[掌握] 8、画像石与画像砖 在祠堂、墓室及石阙上的石刻和砖刻。始于西汉,风行于东汉。技法有两种:“平面浅浮雕”“线刻法” [掌握] (三)中国绘画的主要流派[了解] 1、历史上的著名画派 p70 ?元四家[掌握] :黄公望、王蒙、倪瓒和吴镇 以冷落、荒寒、超然逸世的意境为主?吴门画派(明四家):文徵明、沈周、仇英、唐寅[掌握] p71 清代“四僧”和“四王” [掌握] ?“四僧”(创新一派):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 ?“四王”(摹古一派):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掌握] ?扬州八怪:金农、黄慎、郑燮、李W、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等十五位画家,强调 笔墨个性。[掌握] ?海上画派:赵之谦、任熊、任颐、虚谷、蒲华、吴昌硕、吴友如、钱慧安[掌握] 传统基础 上创新 ?岭南画派: 肇始:居巢、居廉 吾 完善:高剑父、高奇峰 陈树人 传人:关山月、黄幻继承传统,借鉴外来,南国特色[掌握] 2、20 世纪中国画坛上的流派[掌握] ?传统派: 常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 晋唐宋元的传统派:吴湖帆、谢稚柳、于非、陆俨少、溥儒 明清的写意派: 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唐云、程十发 ?中西融合派(科班出身) 写实派:徐悲鸿 现代派:林风眠刘海粟 3、20 世纪 50~60 年代的两个画派[掌握] ?江苏画派:傅抱石(钱松 、亚明、魏紫熙、宋文治)等 ?代表作:《井冈山黄洋界》、《烟雨莽苍苍》、《千峰送雨图》 ?长安画派:赵望云、石鲁、(方济众、康师尧)?代表作:《转战南北》 (四)怎样欣赏中国画(P74) 1、如何评价中国绘画[熟悉] ?评价绘画的基本功(造型、用墨、构图、技法) ?评价绘画的画面语言(选题、气韵、意境、格调) ?评价画家的档次(人品、学识、才情、思想) 2、如何欣赏中国绘画[熟悉]p74 ? 气韵(超越神貌的神气、韵味) ? 意境(意趣、境界) ? 笔墨(与情感结合,线条凭借其活力,赋形象以生命) ? 画法(正规画法形神兼备;写意画法不求形似,以无法为法;商品画法无雅可言) ? 诗、书、画、印(画中题诗,以书入画,画印同辉) ? 留虚(计白当黑,是绘画语言) 四、中国古代绘画的名品杰作[掌握] (P77) 西汉《a侯墓主生活图》 东汉《 乐舞百戏图》?东晋顾恺之 《女史箴图卷》(局部)《洛神赋图卷》(局部) 隋展子虔《游春图卷》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卷》唐吴道子《释迦降生图卷》 唐王维《雪溪图》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 五代董源《溪山行旅图轴》宋范宽《雪山萧寺图轴》宋赵佶 《听琴图轴》 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卷》(前有)?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局部) ?宋黄公望《天池 石壁图轴》 (五)中西绘画的比较 p78 ?西画产生于公元 15 世纪前后,又分为古典油画、近代油画和现代油画三个阶段。受当时社 会环境的影响,其绘画题材各有侧重:古典油画题材多为宗教、神话故事,或者现实生活。 [了解] ?西方油画与中国画的区别[熟悉] ?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写意与写实?“点线结构”与“块面结 合” ?墨分五色与色彩世界?西方重视光影与透视?构图:留空与全部着色?诗、书、画、印结合与 签名、留日期 ?中国画形式多样,西式画多镜框式;题材也不同?中国注重笔墨功夫 ,西方油画无 专题二、宗教文化专题二 2005 年的考题(共 13 分) 单选题 6、下列道教信士中对中医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 A.邱处机 B.孙思邈 C.王重阳 D.郝大通 7、藏传佛教中的萨迦派、宁玛派、噶举派和格鲁派依次被称为( )。 A.红、花、白、黄教 C.白、黄、红、花教 B.花、红、白、黄教 D.黄、白、花、红教8、“重己贵生”是道教的人生观。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著名道教人物是( )。 A.葛洪 B.王重阳 C.葛玄 D.寇谦之9、佛教对中国建筑影响颇深,其中在装饰点缀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 )。 A.石狮子 B.莲花纹 C.宫殿式建筑 D.塔 10、基督教从犹太教经典继承而来的经卷是( )。 A.《旧约全书》 B.《新约全书》 C.《圣经》 D.《古兰经》 多选题 53、佛教阐释人生宇宙三个基本原理的“三法印”,是指( )。 A.有漏皆苦 B.诸行无常 C.诸法无我 D.众善奉行 E.涅寂静 54、下列均为古代中国所取得的世界级科技成就,其中道教有关的有( )。 A.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B.火药的发明 C.《革象新书》记载的光学实验 E.印刷术的发明 判断题 73、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最早年代,学术界有“隋开皇年间”、“唐武德年”、“唐贞观初年”和 “唐永徽二年”等说法,其中“唐永徽二年”说为史学界众多学者接受。 简述题 88、简述隋唐时佛教中国化的状况。 D.水法炼铜技术专题二、宗教文化 一、中国宗教文化概况简述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社会现象:人类社会所特有。 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消亡。 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对导游人员来讲,在学习宗教文化有关内容时,一定要正确认识宗教的性质、功用, 产生、存在、消亡的原因、条件,尤其重要的是,要借助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 识和理性,正确对待宗教,克服、消除宗教心理,超越宗教偏见和宗教价值体系的束缚,正 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宗教政策,熟悉和了解、尊重国外游客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在导游工作 中争取当一名优秀的“文化使者”。 二、中国的佛教 J 佛教在中国传播简况 J 佛教基本教义 J 佛教宗派(宗派佛教的出现标志着佛教已经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 J 佛教经典与制度 J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汉地佛教 经克什米尔, 越葱岭, 沿天山山脉南北两路到达阳关和玉门关而传入我国的, 故又称“北 传佛教”。 2、藏传佛教 从古印度和中国内地传入中国的西藏地区,与西藏地区的本教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 藏地方色彩的佛教,俗称喇嘛教。 3、上座部佛教 由印度恒河一带传入斯里兰卡,再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进 而传入我国云南地区,史称“南传佛教”。 佛教传播路线 1、四圣谛 (1) 苦谛: 众生经常被看到或者没有看到的一切事物或现象所患累, 所逼恼, 是谓“苦”。 (2)集谛:解释形成所有痛苦和烦恼的原因。 (3)灭谛:灭尽了贪、嗔、痴等烦恼的理想境界。 (4)道谛:即解脱痛苦的方法。 2、十二因缘 亦称十二缘起支,它们互相为因果,一个因造成一个果生起,此果又为后果 之因,生生不断。 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3、三法印 Q “诸行无常” :即事物不是永恒不变,永远存在的. Q “诸法无我”:即事物本身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存在. Q “涅寂静”:即达到最安乐的境界. (三)佛教宗派 中原佛教八大宗派 宗派 创始人 祖庭 浙江天台山国清寺 江苏南京栖霞寺 陕西西安大慈恩寺 法藏 道宣 陕西西安华严寺 陕西西安净业寺 陕西西安大兴善寺天台宗 智 yi 大师 三论宗 唯识宗 华严宗 律宗 密宗 净土宗 禅宗善无畏、金刚智、不空 善导 菩提达摩山西太原玄中寺 河南少林寺藏传佛教重要宗派 n 宁玛派:又称“红教”.宁玛意为“古旧”,该派以传承弘扬旧密宗为主,称为旧派,故名 宁玛瓦。 n n n 萨迦派:又称“花教”.因地处西藏萨迦而得名。 噶举派:又称“白教”.噶举意为“教传”,师徒相承,口语传授。 格鲁派:又称“黄教”.格鲁意为“善规者”,以严守佛教戒律而著称。云南上座部佛教宗派(西双版纳地区) 摆坝派:主张在山野修行,静心忏悔、戒荤、不求他人施舍。 摆孙派:主张僧侣不必戒荤,不必在山中修行,可以接受他人施舍。 (四)佛教经典与制度 1、大藏经(三藏经):是汇集佛教一切经典成为一部全书的总称,由经、律、论三部分 组成。 2、佛门制度: 戒律: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受戒。? 度牒 僧服制度寺院制度 饮食制度 云南上座部佛教出家制度 活佛转世制度? (五)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佛教学术对汉语语言学的影响 2、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3、佛教对中国其他艺术的影响 1、佛教学术对汉语语言学的影响 (1)表现在词汇学方面 a.一些中国固有的词语,用来表达佛教义理,如:心、空、真、关、定 b.为译佛典而创造的词,如:四谛、五蕴、缘起、法界、真如。 c.根据佛教观念创新的词,如:万劫难复、狂禅、回光返照。 (2)佛典输入了许多新句法并发展了汉语固有的一些修饰形式。如颠倒词序、颠倒语序、排 比句法等。 (3)语音学方面 切韵的发明,四声的发明 2、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诗歌方面:盛唐后禅宗发达,文人多兼容儒释,在诗文中平添一份脱俗逸趣。 (2)小说方面:佛教为古代志怪小说和神魔小说或直接提供了故事来源,或启发了作者 的艺术构思。 (3)说唱文学方面:僧徒传教使用读、唱结合,导致通俗文学中说唱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3、佛教对中国其它艺术的影响 (1)建筑:寺院采取宫殿式建筑,其间有宗教性的装饰点缀。 (2)雕塑:佛像塑造逐渐与中国传统的圆雕艺术融为一体。 (3)绘画:中国传统的线与墨与外来的面与色不断交流,不断出新,改变了中国绘画的面 貌。 (4)音乐:佛曲与民间乐曲、宫廷乐曲交融互采,渐渐形成了具有“远、虚、淡、静”风格 的中国佛曲。 三、道 教 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简况道教教义 简介道教的经典―― 《道藏》 道教的修炼和服食 道教对 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道教的产生与发展简况 1、道教的渊源: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2、道教的产生和确立――东汉至魏晋南 北朝 3、道教的鼎盛时期――隋唐和北宋4、道教的变革时期――南宋金元5、道教的停滞僵化 时期――明清 各道教创始人或著名人物 天师道(五斗米道):张陵(东汉)太平道:张角(东汉末年)新天师道:寇谦之(北魏) 茅山上清派:司马承祯、吴筠(北宋)太一道:萧抱珍(金代)全真道:王重阳(金代) (二)道教教义简介 1、道教神学的创世论思想2、道教的重己贵生论3、重玄学派的有无双谴论 (三)道教的经典―《道藏 》 《道藏》的价值 1、是研究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 2、是历史上医疗卫生、养生经验的总结 3、是研究我国古代化学、冶金技术的重要史料 (四)道教的修炼与服食 1、内丹道派的性命双修论2、全真道的识心见性说3、道教的服食:以服气为主 (五)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在中医医学方面的道教人物: 华佗:麻沸散、五禽戏 葛洪: 《肘后备急方》、 《抱朴子? 内篇》 陶弘景: 《肘后一百方》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 孙思邈:药王2、 在天文学方面取得的世界级成就: 道教以浑天说解释宇宙结构 郝大通精通历算 赵友钦: 《革象新书》 3、在四大发明中,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均与道教相关 4、有关道教内容的著名小说:《三言》、《两拍》、《封神演义》、《四游记》、《吕仙 飞剑记》、《韩湘子全传》 5、道教诗人:王勃、王绩、张九龄、李白、李贺、李商隐 6、词牌名称:瑶池宴、解佩令、华胥引、献仙音 7、永乐宫绘画 8、晋祠雕塑 9、民俗活动:寻龙辨脉、立向、察砂、观水、点穴 四、中国的伊斯兰教 1、伊斯兰教的传入及其发展简况 2、伊斯兰教的教义 3、《古兰经》和《圣训》 (一)伊斯兰教的传入及其发展简况 1、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入与传播 唐高宗永徽二年传入中国,传播路线分为陆路和海路。 目前主要为回族、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东乡、撒拉、保安、柯尔 克孜等少数民族所信仰。 2、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教派 1)三大教派:格迪目、伊赫瓦尼、西道堂。 2)四大名宦:哲赫林耶、库不林耶、虎非耶、戛底林耶。 3)从总体上说,我国大多数信徒为逊尼派、少数为沙斐尔派和苏非派 1、宗教信仰――六大信仰 信安拉、信天使、信使者、信仰经典、信仰后世、信前定。 2、宗教义务――“五功”念功、礼功、斋功、课功、朝功 3、善行 三)伊斯兰教的经典 1、《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徒的宗教指导思想 2、《圣训》即《穆罕默德言行录》,每部完整的圣训都包括了传述的线索与传述本文这两 部分内容 3、《圣训》可以理解为《古兰经》的补充与解释 五、中国的基督教 1、基督教的传入及其传播简况2、基督教的教义3、《圣经》 (一)基督教的传入及其传播简况 先后四次大规模传入中国: 第一次:唐贞观九年(635 年)第二次:公元 13 世纪末至 14 世纪中叶的元代 第三次:16 世纪的明清之际 第四次:1840 年鸦片战争后 解放后,中国基督教会发起了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会 的本土化 (二)基督教的教义 1、“三位一体”是它最基本的信条。 2、基督教相信教会是由基督建立起来的,是“基督的身体”。 3、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 (三)《圣经》 1、《圣经》也称《新旧约全书》,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组成。 2、《旧约全书》是犹太教的圣书,包括的经卷是基督教从犹太教经典继承而来的。 3、《新约全书》是基督教本身的经典,包括 “福音书”、 “使徒行传”、“书信”、“启示录” 四个部分。 专题三:建筑文化讲座 建筑文化概述 宫殿建筑 园林建筑 宗教建筑 陵墓建筑 工程建筑 居住建筑 城市 ?专题三中 2005 年的考题(共 13 分) ?单选题 11、中国土木结构的建筑分为雏形期、发展期、成熟期与总结期,其中成熟期的时段是 ()。 C A.秦-汉 B. 汉-魏 C.隋-宋 D. 元-清 A12、河南登封嵩岳塔属于下列类型塔中的( )。 A. 密檐塔 B. 单层塔 C. 楼阁式塔 D. 小乘佛教佛塔 B D. 圃13、中国园林的最初形式是()。 A. 园 B. 囿 C. 苑14、我国现存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郑白渠 C. 古灌渠 D. 永济渠 15、 近代中国城市建筑民族形式建筑和中西结合式建筑类型外, 还有 ( ) 类型。 A. 古典式建筑 B. 浪漫主义式建筑 C. 西式建筑 ?多选题 55、下列选项中,( )属于中国园林造园手法。 A. 印景 B. 添景 C. 抑景 D. 夹景 E. 对景 56、下列选项中,( )属于梁式桥。 A. 泉州洛阳桥 桥 ?判断题 B.河北赵州桥 C. 北京卢沟桥 AD D. 折中式建筑ACBCDED.泉州平安桥 E. 贵州风雨74、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弓形短木叫拱,方形木块叫昂,斜置长木叫斗,总 称斗拱。 ?简答题 87、简述中国建筑文化艺术的精神特征的具体表现。 一、建筑文化概述 ?中国建筑文化 地位:三大建筑体系之一 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的文化 形式:“土木的史 书” (一)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 1、雏形期(夏-春秋)2、发展期(战国-南北朝) 3、成熟期(隋-宋) 4、总结期(元 -清) 见下表(p135-137) 四个阶段[了解] 文历背景[熟悉] 建筑风格[掌握] 建筑类型[掌握] 主要技术[掌握] 雏形期(夏-春秋)古代建筑艺术萌生、发展 新石器时代:北方穴居等、南方干阑式 商代:出现较具规模的城池和宫殿 周代:开始用瓦盖屋顶 周代用瓦盖屋顶,以版筑法为主,已具一定法则 发展期(战国-南北朝) 中国文化的骨干和基调基本形成。秦汉统一,魏晋佛道普及 秦汉:豪放朴拙 魏晋:规模缩小,但形制得到完善 秦汉:都城、宫殿、祭祀建筑、陵墓 魏晋:园林、寺观建筑 木结构趋向完善 成熟期(隋-宋) 治安稳定,经济繁荣 雄浑壮丽 都城、宫殿、佛寺、陵墓,园林 宋代官方颁布《营造法式》 总结期(元-清) 建筑文化充实总结,后期外国文化涌入 精细富缛,民族风格,中西交汇 宫殿、佛寺、园林,民间建筑 (二)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1、多样性特征与主流体系(了解) 多样性:各地建筑风格差异大 主流体系:木构架 2、文化艺术的精神特征 [掌握] 伦理观:皇权至上的思想 布局观:群体和院落组合 官方建筑完全定型,近代建筑技术出现自然观:高度协同,尊重自然(风水) 审美观:中和含蓄而深沉的美 3、实体空间的物质特征 (1)木构架体系为主的实体建筑 ?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广泛应用的原因及其优点:[掌握] 取材方便、适应性强、抗震性好、施工快捷、便于修缮,适宜中国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特征 ?主要结构体系[掌握] 由梁、柱、檩、枋等构件采用榫卯结合形成框架承重。主要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结构体 系。 (2)结合环境布置的空间序列 ?空间处理方式[掌握] 坛庙以十字轴线展开;民居和宫殿建筑以纵轴为主、横轴为辅;园林 建筑以曲折轴线展开。强调有前序、高潮、尾声的空间变化 ?“天人合一”的风水论影响[熟悉] 通过对地形、地质、植被、水文、环境容量进行勘察,究其利弊,善择基址,适当布置建筑 与村落城镇。 (3)多样化的院落组合 p139 ?布局手法[熟悉] 院落组合 ?形成背景[熟悉] 古代易受自然灾害、社会不安定因素侵害;满足采光、通风、排水需要; 美化生活 (三)中国建筑的基本要素 (1)台基: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起承托、防潮、防腐,美化等作用 (2)柱:承重构件,排布形成“柱网”,不同柱网造成不同的空间格局 (3)开间:四根木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面阔”,纵深间数 称为“进深” (4)大梁: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木头,用以形成屋脊 (5)枋:柱子之间起联系和稳定作用的水平向的穿插构件,椽、垫、枋三者形成一种固定 的构建组合方式 (6)檩:架在梁头位置的沿建筑面阔方向的水平构件,作用为直接固定椽子,并把屋顶荷 载通过梁向下传递 (7)斗拱:由头、拱、昂三部分组成,一般置于柱头和额枋、屋面之间,用于支撑荷载梁 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 (8)屋顶(屋盖):六种主要形式 (9)山墙:房子两侧上部呈尖形的墙面 (10)藻井:传统建筑天花板的一种装饰,也有预防火灾之义 斗拱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单体样式 2、装饰装修 ?古代建筑装饰的美学特征[了解]: 1、显示建筑社会价值; 2、大多数都有实用价值,并与结构紧密结合; 3、规格化、定型化; 4、艺术风格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 ?五大装饰类型:[掌握] (1)大木作装饰:柱、梁、枋、斗拱、椽子等端部的艺术处理 (2)小木作装饰:门窗、廊檐、天花、室内分隔构件等的艺术处理 (3)砖瓦作装饰:屋顶、墙面、地面、台座等取材和加工艺术 (4)石作装饰:台基、石柱础、栏杆、踏步、建筑小品等的石雕艺术 (5)油漆彩画作装饰:木结构表面的艺术处理,分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三个等 级 砖瓦作装饰――正脊上的鸱吻 故宫太和殿上的仙人走兽 石作装饰:台基――须弥座 油漆彩画作装饰: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 (四)中国建筑的主要类型 1、建筑的十大功能性类型[熟悉] (1)宫廷府第建筑 (2)防御守卫建筑(3)纪念性和点景性建筑 (4)陵墓建筑 (5)园囿建筑 (7)桥梁及水利建筑 (9)宗教建筑 (6)祭祀性建筑 (8)民居建筑 (10)娱乐性建筑2、单体建筑类型与功能[掌握] (1)楼、阁:控制全园,楼有居住、读书、宴客、观赏等功 能,阁形似于楼,四面开窗 (2)厅、堂:主要活动场所,主体建筑 (3)亭、廊:亭为观赏性小建筑,廊围成院落、组织观景路线 (4)轩:开敞的出廊;榭:水边观赏小筑;斋:书屋;舫:游玩用假船; 馆:属厅堂类, 观赏小建筑 (5)门:防御、显示等级; 阙:t望警戒;华表:标志;牌坊:大门、纪念;照壁:“建 筑群的脸面”; 戏台:演戏;钟鼓楼:报时 二、宫殿(坛庙、祠堂、书院、会馆)建筑 1、形制演变[了解]: 规模逐渐缩小,密度逐渐增大。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增多;后寝居 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2、布局特征[掌握] (1)严格的中轴对称: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 (2)左祖右社(左庙右社):体现崇敬祖先、提供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的传统,古 代以左为上 (3)前朝后寝:体现“前堂后室”的布局传统 3、宫殿内外陈设[熟悉] ?内部:斗拱、琉璃瓦铺顶、彩画、盘龙金柱、天花藻井、汉白玉台基、栏板、梁柱及各种 建筑小品等 ?外部:华表、石狮、日晷、嘉量、吉祥缸、鼎式香炉、铜龟、铜鹤等 (1)北京故宫 (2)沈阳故宫 (二)坛庙 1、功能[掌握]:用于祭典诸神、祖先及先贤,是寄托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地方。祭拜对象中 最受重视的是天地、社稷和祖先。 2、实例介绍[掌握] (1)天坛:自元代起的祭天场所 (2)岱庙: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时居住和举行大典的场所 (3)孔庙:纪念孔子,官方建庙崇祀 (三)祠堂 1、功能[掌握]: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庙堂,分为先贤祠、宗祠、神祠 2、实例介绍[掌握] (1)晋祠 (2)陈家祠 (四)书院 1、特征[掌握]: 源于唐,盛于宋。 私人或官府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场所;由讲学、藏书和供礼三部分建筑组成;讲究 风景环境的选址 2、实例介绍[掌握] (1)白鹿洞书院 (2)岳麓书院 (五)会馆 1、特征[掌握]: 古代公共建筑的一种,具有办公和居住建筑等综合功能,大多建于首都、省会和商业、手 工业发达的城市。 (1)同乡会馆:馆内有祠堂供奉乡贤 (2)行业会馆:馆内供有行业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间道教文疏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