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意外保险放假回家出意外工地方有补尝吗

80建筑工后断代调查
广佛15个工地6600工人80后不到20%
一、二、三线城市都出现建筑工人年龄偏大现象,建筑工断代随着人口红利减少而日趋严重
建筑工人在高空作业。&&&&南都记者黄集昊 摄
建筑工又脏又累还有危险,80后择业机会多不愿干。&&&&南都记者 邱永芬 摄
珠江新城一女建筑工在运沙。 南都记者 黄集昊 摄
“又是60后?你就不能推荐两个年轻一点的吗?”在珠江新城的某大型施工项目上,包工头李生对一位老友吼道。“现在的80后年轻人,有几个能吃这工地的苦的,能找到60年代的已经算年轻了。”老友答道。“你看看我这个工地,基本上是60年代、50年代的建筑工,在国家还没有进入老龄化之前,我的工地已领先进入老龄化时代了,再不招几个年轻的,我担心工地会‘断档’。”
珠江新城此项目并不是个案。据记者了解,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的在施工项目都出现建筑工人年龄偏大的现象。据南方都市报记者抽样调查,广州、佛山包括大、中、小在内的15个在施工的项目,建筑工人总人数约为6600人,其中,80-&90年代出生的建筑工人所占比例不到20%,50-&70年代的占75%,其他年代出生的则占5%.
5万人的建筑公司80后加90后不到8%
80、90后建筑工断代情况究竟如何?南方都市报记者进行抽样调查,广州、佛山包括大、中、小在内的15个在施工的项目,建筑工人总人数约为6600人,其中,80-90年代出生的建筑工人所占比例不到20%,50-70年代的占75%,其他年代出生的则占5%.
同样,建筑公司同样面临80后建筑工人稀缺的问题。据了解,注册资金3&.08亿的电白建设集团,拥有30个分公司,遍布全国,建筑工人人数高达约5万人,其中,50后占3%,60后50%,70后40%,80后6%,90后2%左右。管理层以60后为主,约两千人。
这种建筑工人80后稀缺的现象,不仅在广州、佛山有所体现,在全国各地都比较明显。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还有二三线城市,80、90的建筑工人逐渐减少。
从单个项目来看,番禺时代外滩总占地面积92123平方米,现开发第1期,总工期14个月。建筑单位广东电白建设集团番禺时代外滩项目负责人陈先生统计了一下,时代外滩工程目前的建筑工人约有1200多人,绝大部分为60和70后。其中50后约占6%,60后约占30%,70后约占45%,80后约占15%,90后约占4%.
目前,建筑工人大多来自外地,以四川、湖南、河南、贵州、广西等地为主。有珠江新城某大型工地包工头告诉记者,现在的招工方式比较简单,不用登报纸,缺人的话就通过熟人层层去找,这样找的人也比较可靠。
从建筑工人的工种来看,80后多做水电安装及防水工程,其他比如木工、砌筑及室内装修多以70后为主,而60后更多在做外墙装饰,90后多是打杂工,比如抹灰等。
“建筑工人主要以泥瓦匠、技术工和小工为主。”在天河某大型项目施工现场,项目经理余奇告诉记者,像瓦工、抹灰工、混凝土工、电焊工等工种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小工主要做一些搬砖运土等重活,相对比较劳累。“现在,年轻人一般还没有多少生活压力,所以也难以承受这份苦和累。”
余奇坦言,目前在他的建筑工地上有100多人,从事技术工的大多是一些四十多岁的人,即便是做小工也以中年人居多,鲜有20多岁年轻人的身影。
月薪4000元比大学生高,80后还是很难招
“80后的人根本就不愿意来工地干活。”3月20日中午,在珠江新城环球广场项目施工现场,湛江粤西建筑工程公司负责工程的贺生告诉记者:“并不是因为待遇问题,目前建筑工人每天薪酬平均在200元,技术工更高达300元以上,最少的月收入也比应届大学毕业生高。”
出生在湖南的贺生从事建筑业已经有二十多年了,1992年从湖南老家调到中山,2008年又从中山调到广州,这期间一直负责项目工程。提起建筑工人断代的现象,贺生颇有感触。
“上个世纪90年代,建筑工地的工人基本以20-30岁的年轻人为主,占比超过七成以上。”贺生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建筑工人的薪酬非常低。进入21世纪,建筑工人的薪酬呈递增趋势,尤其是近几年,增幅远远超过白领。但是20-30岁的建筑工人越来越少了,即使打出高薪的筹码,也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层次的工人。
据南都记者对广、佛15家建筑工地调查了解,目前建筑工人的平均日收入为200-300元,月收入约在4000元,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种月收入甚至高达万元以上。
在番禺雅居乐锦官城工地现场,建设单位上海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项目人士也觉得待遇不低,公司有稳定的劳动合作关系,有着一班包工头,有木工、装钉工等。“架子工一天最少200元,塔吊工一个月大概3200元,粉刷工都是以平方米计件算,给到包工头大概10元一平方米”。
近几年工人的福利好很多。有的公司统一给工人买保险,平时过节还会拿出一部分钱给小包工头作为福利,夏天天气比较热时,建筑公司还会统一发放水、凉茶等。
湛江市建设工程总公司鸿洲国际轻纺品牌城项目经理林先生告诉记者,长期签合同的建筑工,底薪在元/平方米,技术能力比较高的底薪在元/平方米,如果加班就另算。
贺生说,即使薪酬和福利待遇提高,但还是很难找到80、90后的人。“工程紧张的时候,不得不涨工资,最高的会在150-200元/天的平均工资基础上上涨20%-30%左右”。
“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将来谁接我们的班?”
建筑工地难见80后的工人,不仅导致建筑工人出现“断层”的现象,还让一些传统的技术面临无人继承的困境。
“我们在本地很难招上建筑工,只能让工地上的老人利用放假时间从老家往外带。”一建筑工地负责人不无忧虑地说,以他所在的工地为例,整体工程干起来需要200多工人,而年后开工能到位的估计只有三分之二。而为了保证工程按时完工,他们往往会用奖励以老带新的老办法来增加人手。
“在工地上干活的工人中,有一多半是四五十岁以上的老技工,年轻人不愿到工地工作,从而导致建筑工人的青黄不接。”该负责人表示,建筑工人的“断层”,已使建筑市场上的劳动力短缺现象愈发显现。
“现在没有年轻人愿学砌砖了。”在白云某大型项目施工现场,从事10余年砌砖工作的丁团结告诉记者,其实现在工地的条件已经大有改善,尤其是在垂直运输方面,已经基本不用人力,用上了先进的电梯。提起技艺的传承,丁团结感叹道:“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将来谁来接我们的班?”
建筑工紧缺导致工钱节节高攀。在番禺某大型项目施工现场,负责招工的张晓告诉记者,建筑工目前的工资水平确实越来越高,整体需求大,但因为太苦,流失量还是很大。“未来建筑工这种蓝领工种,工资一定会高于白领的,就像美国的养路工工资高于白领一样”。
去年广东的统计显示,全广东的建筑工人用工缺口大约为150万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人的工资自然水涨船高。另一方面,物价涨速很快、通货膨胀很厉害,而且工业化程度在提升,所以这几年工人的工资也是水涨船高。但从根本上讲,建筑工人的工资上涨,还是由市场供求规律决定的。
目前在工地一个熟练的钢筋大工,月收入可以达到元,这样的公众占到工地10%左右,钢筋小工月工资有元。如果是从事模板的大工,月收入可以在11000元左右,因为对他们精度的要求更高。
北京建工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孔怀算了一笔帐,2011年北京建筑市场的劳务成本大幅增长,像钢筋工、混凝土工、电焊工等关键岗位和一些特殊工种,工资待遇普遍比去年增加了40%,最高的工人月收入能近万元。“截至1月10日,建工集团兑付的2011年度劳务费就已达到了37&.3亿元”。
另一方面,劳动力短缺的“用工荒”不降反增。“除了工资待遇,年轻人也注重休闲娱乐、人文关怀等软环境,根本就不愿意去脏乱的工地。”知名房产专家韩世同表示。
“现在工地上砌砖的大多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不要说90后,连80后都比较少见。形成反差的是,建筑行业可以说是一线工人中收入最高的工种之一,男性勤快一点平均每月能拿8000元左右,最低的也有6000元,工作自由度也比较大,晚上很少加班,但流的汗水多,环境脏一些,成为了年轻人不愿入行的主要原因。”老丁感慨万分。
“人口红利”减少是根源
国家一级注册工程师喻海文认为,2008年中国进入“人口红利期”后,劳动力逐渐减少,用工成本持续上涨,这种现场不仅在房地产业,汽车服务产业等都面临这种问题。“随着出生率减少及教育的普及,农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整体素质都在提高,这些人不再像其父辈们专门靠出卖劳动力来获取收入。”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计生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喻海文分析,当前人口出生率呈现幅度减少的现象,人口抚养率低,社会负担较轻,人口计生工作在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转变人口结构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带来了难得的“人口红利期”。
但是这导致从事体力和技工的劳动力迅速减少。喻海文认为,尤其是80、90后出生的人,更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从而使建筑等多个行业出现劳动力“断层”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沿海城市表现得尤其明显,内地的农民工不愿意出来,宁愿在家找份较轻松的工作。
“整天跟泥土打交道太没面子了”
“我现在回家都不好意思和亲戚说,我在建筑工地做搬运工。”在番禺某大型楼盘,刚刚过完23岁生日的韩明告诉记者,并不是因为工资待遇低,而是做搬运工在农村老家人看来,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只有没能力的人才会去做搬运工。
韩明同时告诉记者,他是第一次到广州,但一时又找不到其他工作,所以就在朋友的介绍下进了现在的这家工地。“每天差不多有100元,多劳多得,一个月最高收入有时可达4500元,养活自己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我真的不想在工地工作,在学历各方面都不如我但比我混得好的同乡人面前,我觉得非常没有面子。所以,我要找个体面的工作。”
在天河环球广场,负责工程的贺生告诉记者,现在的工地80后越来越少了,而且流动性非常大,很多来干两至三天就走了。“有一个1985年的小伙子,前不久在工地干了不到两天就走了,主要原因是女朋友嫌弃他是建筑工人想分手,后来这小伙子不得不离开工地另找工作了。”
惧怕脏苦累危险不愿进工地
“一些80后的工人技术活不会干,又想图轻松。”在珠江新城某工地负责招工的黄生告诉记者,80后不仅不爱干,而且不爱学习。即使是一些技术学校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太差,根本无法胜任他们自己应聘的技术工种。“更让人头疼的是,这部分年轻人很自我,也很有自己的想法,根本不愿意向老技术工人学习。招进来也很头大。”
在白云某大型楼盘施工现场,一位大约20岁出头的小伙子告诉记者,在工地,每天都围着砖头、水泥和沙土转,很容易弄一身,而且很累。“只要有其他还可以的工作,我是不愿意在工地上干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岗位的多渠道开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面也越来越宽。建筑工人由于本身工作强度大,对年青一代进城务工人员已经逐步失去吸引力。
在就业服务市场,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年轻的进城务工人员。面对职业选择,他们不仅关心工资待遇、劳动强度等方面,更注重企业的人文关怀、个人能力提升、自我成长、未来发展空间等。对于“建筑工”这一职业,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不愿做”。
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太高了
“我下个月就回湖南老家了,广州生活成本太高了。”在海珠某大型项目施工现场,25岁的朱伟情绪很低落地告诉记者。
其实,朱伟的工资并不低。据他自己说,每个月的工资大概在5000元左右,但是广州的生活成本太高,导致自己并没有多少存款。“我女朋友在广州一家工厂工作,每个月2000多元,为了生活方便,就在外面租房,每个月交房租800多元,水电费等100多元,还有交通费、生活费共约2000多元,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花费,我和女友每个月的存款不到1000元。”朱伟告诉记者,这样的收入还不如在家做点小生意,还不用这么辛苦。
知名房产专家韩世同认为,现在一线城市留给农民工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尤其是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物价飞涨,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城中村的逐渐消失,这部分人很难再租到那么便宜的房子,这些因素都让蓝领建筑工难以在一线城市长留。
“断层”能促建筑工业化
进程加快?
建筑工地80、90后断层是不是一件坏事情?在国家一级注册工程师喻海文看来,这并非一件坏事。
喻海文分析,如果建筑公司不愿意在施工环境、福利待遇等方面进行改进,80后始终坚持不进工地,那么多年后,现有的这批工人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这必将对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往往逆境才更能促使改变。在劳动力匮乏、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建筑方一定会采用人力相对较少的机械化。如,万科近一两年正在走的建筑工业化道路。
“建筑工业化,不仅可以节省劳动力,还可以批量生产,提高建筑效率。”喻海文认为。建筑工人的“断层”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情,间接可以促使住宅建设向工业化方向发展,万科就是典型的案例。
家门口就有工地,何必背井离乡
近几年,随着一线城市可开发住宅用地的减少,很多房企开始进军二三线城市,尤其是恒大、碧桂园、万科等知名品牌房企,住宅项目在二三线城市犹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促进房地产发展的同时,还给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知名品牌房企建筑负责人向记者坦言,进驻二三线城市后,一般把工地承包给当地的施工方,而建筑工人多是当地的人。
湛江某建筑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农村一对夫妻一般生一个孩子,最多两个,所以农村的孩子也出现娇生惯养的现象,父母一般不愿意孩子离家太远,总喜欢在自己视力能及的范围,宁愿让其在家门口附近找份工作,也不愿意将孩子送到其他城市。
同时,这些80、90后,父母都比较年轻,并且多在外面打工,所以,这些80、90后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养家压力,生活尚处于“悠闲”的阶段,赚多少钱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
也就是近几年,各路房企在二三线城市的项目遍地开花,不仅为当地的失业人口提供就业机会,还为80、90后的这部分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既能满足父母至少一周能见一面的机会,又能满足对工作的需求。
稿件统筹:南都记者徐凤
采写:南都记者&徐凤&邓恒&严艳&邱永芬&王艳玲&周晓南&路漫漫&李宏治实习生&冯大鹏&黄良谋&梁建敏
电白建筑工劳动力变迁:一个建筑之乡的悬崖式断代
▲很多一线建筑工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再做建筑工。&&&&南都记者&&&&黄集昊摄
26岁,高1.6米,体重才96斤。
番禺桥南街陈涌的一个工棚里,黄亚爵看起来好像中学生。在粤西电白县十万建筑工大军中,他是不起眼的小不点,也未必是这支队伍未来的“香火”。
23岁,高1.7米,120斤。
深圳南山一家海鲜酒家的厨房里,黄金成在深圳众多外来务工潮中,仍在寻觅适合自己的坐标。
两个一起长大的孩子,如今在择业选择上越走越远。
这不过是电白青年的一个缩影。
在“80后”择业不再专一建筑后,这个全省有名的建筑之乡,或将面临断代。
四兄弟离乡干建筑
粤西电白,一条325省道将这里的镇村分隔两半。国道以南的,近海,地少地贫,户均一亩多,光凭春种秋收,难以维生。
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一些农民为免挨饿,偷偷逃到海的另一边谋生。由于海南当地人女主外男主内,大都不会建房子,建房的工作自然被电白人承接。久而久之,电白成为重要的建筑工人输出地。
黄亚爵家在国道以南的林头镇。与他家最近的国道上是旦场镇。这是电白建筑工的起源地。旦场镇濒南海,东北是丘陵。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的青壮年外出做建筑已成潮流。
《电白县志》记载:1980年以后是全县建筑业的兴旺时期。至1987年底经资质审查的建筑企业有24个,全县估计从事建筑业、土石方的人员逾5万人。
“我家6兄妹,4男2女,全家8口人才一亩地。”1983年,初中毕业后,17岁的陈汉民花了9.8元买了到广州的车票,跟着三个哥哥外出做建筑。最初,他在花园酒店的工地做小工“5元/天”。
其时,电白县的建筑工是2.5元/天,电白县公务员的工资大约40元/月。陈汉民一个能月挣150多元,比很多公务员、银行职员都要挣得多。
“那时候,我们全村大概有40%的青壮年都外出做建筑。”到90年代,在先富起来的建筑工带领下,“全村大概有九成的青壮年都从事建筑,男性有93%,女性也有80%”。
1992年,在挣了近十万元后,陈汉民脱产到华南理工大学学了两年的建筑专业,为后来成为公司高层打下基础。
相邻的林头镇上,黄亚爵的父亲黄平芬舍不得两个年幼的儿子,是少数留在村中务农的壮年之一。
新婚七天辞别赴工地
黄亚爵上小学一年级那一年,同镇的戴土文刚念完初二。那是1993年。
“镇里很多人都出去做建筑了,很多同学也不念书了,跟着跑出去”。为减轻家里负担,戴土文辍学跟着亲戚到了东莞。东莞石龙大桥、江南大桥、九江大桥、虎门大桥等等,都曾留下他的身影。1993年,在修建江南大桥时,17岁的戴土文亲见一名工友从脚手架上摔下来,当场死亡。工友是贵州的,40多岁。还有另一名广西工友,30多岁,摔下来后伤到腰骨,“出院后一直在工地疗伤,无法干活了”。
虽然怕,但戴土文没想过改行。“那时候选择不多,除了做建筑外就只能去工厂”。戴土文近乎拼命。新婚才7天,他就辞别娇妻,返回广州的工地。“工地很忙,一般只在过年才回家”。他说,在90年代,广州的工地几乎有一半是电白二建承建的。在他看来,这也是70后和80后的不同。“如今很多80后,一旦结婚了,妻子就都不给做建筑了”。
和戴土文不一样,也有一些70后工人,会将妻子带在身边。小他两岁的蔡昌,就是在结婚后将妻子接到身边。他搬到哪个工地,妻子就到那个工地附近工厂找工。
当年的付出没有白费。戴土文现是一个大包工头,管着两百多人的施工队伍。
嫌做建筑脏苦累
往年,戴土文感觉工地缺人时,一个电话打回老家,就有很多年轻人应召而来。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80后在退出后就不愿再重返工地。
2008年,在天河太古汇赶工期时,戴土文发动身边所有亲戚帮忙,“85后”、妻子的堂侄黄金成也来到广州帮工。
“我当时和堂哥一起出来,算是打暑假工”。黄金成1989年出生,那年他在读中专。
这并非他的第一份工。
此前,黄金成曾于2005年底念初二时辍学。他曾到深圳宝安打工,“930元包住不包吃”。后又改行做保安。在2007年,他又辞工回家读中专。
“我做过那么多份工,就建筑最辛苦,想想都怕”。黄金成说,有时一不小心就被钉子弄伤,锤子拿了几小时手就会起泡。那时恰是夏天,广州的太阳很猛,每天两大支矿泉水,黄金成还不够喝。
“实在太辛苦啦,只好做三两日就睡一日”。熬完暑假回到家,面对父亲责骂,他很不服气回敬,“你说不辛苦,那你去试试看”。黄金成经过那年暑假尝试,就再也没有去做过建筑。
2009年中专毕业后,他仍是到深圳打工。“我现在轻松是轻松,但是没前途”。黄金成坦承,他不是不喜欢做建筑,只是“顶不顺,又晒又辛苦又要早起床!”他拿不准什么时侯换工作,也拿不准会不会去做建筑“总之要看心情”。
与黄金成不一样,黄亚爵是林头镇少数仍在坚守做建筑的80后之一。
“同村同龄孩子有五六十人,最终做建筑的只有不到20%.”他们一部分开发廊,一部分读书,一部分在家玩,一部分进厂打工,唯有少量做建筑。
黄亚爵2002年小学毕业后在家玩了两年。2004年起辗转东莞、深圳、广州等地打工,直到2009年6月,和父亲黄平芬一块被戴土文招到麾下。目前,他的母亲和弟弟也都在工地。
其实,黄亚爵中途也曾想过离开。
2010年春节过后,他去了东莞的塘厦镇打工。但在做了三四个月后,嫌工厂工资低,又主动找回老板戴土文。
“工厂虽然不辛苦,但是没自由,上班时间又长,钱也少”。黄亚爵说,做建筑最大的好处是,自己觉得辛苦了可以休息,“无论多忙,跟老板说要休息,他们拦不了”。在戴土文看来,这也是80后建筑工与其他年龄建筑工的不同之处。
加班3小时按4小时算加班费,每小时20元。这样的条件很多60、70后都喜欢,但80后却不在乎。
黄亚爵如今是家里的顶梁柱。他是木工,工资180元/天,父亲黄平芬的工资130元至150元/天,母亲110元/天。生于1990年的弟弟黄爵仁本也是木工,但自春节来到工地后总吵嚷着“辛苦”,在3月初已回老家。
对于这份工作,黄亚爵也显得较为随意。他一直在暗中寻找合适的岗位。有时下班,他会到陈涌工业区闲逛,但那些工人的工资都比做建筑低。
“除非有比做建筑更高的工资要我,不然我不会离开。”在很多同龄人相继创业、撤退或者外工打工谋生时,黄亚爵的坚守理论显得不那么坚决,“做一天算一天”。
建筑之乡或断代
作为全省建筑工输出大省,电白近几年几乎每年输出近十万青壮年,是省内有名的“建筑之乡”。但在50后渐次退隐后,目前主要从事建筑的都是60后、70后,80后的身影较为鲜见,90后更是寥寥无几。
“80后都怕辛苦不愿做建筑,再过10年,恐怕更没人做”。电白建设局负责分管建筑的梁科长十分担心,电白的建筑之乡称号或在10年后不保。
林头镇委书记刘国全说,林头镇建筑工队伍经过这几年壮大,建筑工数量和旦场镇不相上下,全镇大概有15%的村民从事建筑行业。这个数字六年来基本没太大变化,“只是现在80后比例相对少一点了,整体输出比例应该微降的”。
电白建设集团广州负责人廖先生表示,目前其公司80后工人顶多占20%,90后大概仅占3%.而由于本地人逐渐减少从事建筑,目前公司将近六成的工人从外省聘用。
“上下五千年,三行佬就包括泥水佬、斗木佬、搭棚佬”。陈汉民认为,虽然建筑工资有所提升,但很多建筑工骨子里仍然有着自卑。
“以前自己辛苦就算了,子女就尽量不要让他们那么辛苦了”。他的孩子都上了大学,也有学建筑系的,“估计他们将来不会再做一线工作”。
采写:南都记者邱永芬
电白三大工种“绝种”
据了解,在电白,一些即便不富裕的农村家庭中,现在家长也少有干涉子女就业的。更多的85后往往毕业后不急于找工作,从事建筑也多为“权宜之计”。在钢筋工、架子工等高危工种中,电白人身影越来越少见。
“那些(高危)工作我们大多让给外省人去做了。”由于相关规定超过45岁不宜从事高空作业,而电白本地80后又不愿意冒“险”,一些工种目前几乎已后继无人。
此外,包括室内技术工,由于“肥水不流外人田”,大多夫妻档揽承这项业务,在后代不愿意学,又没人愿传授的情况下,这门技术在80后中近乎失传。
因为做建筑,我把老婆弄丢了
姓名:陈东
年龄:30岁
工种:电工
籍贯: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
因为老婆,我开始从事建筑。因为做建筑,我把老婆弄丢了。
2002年,我20岁,职中毕业后,进了海安县城服装厂。老家那时消费不高,工资七八百元一个月,我认为还不错。
工作两年左右,朋友给我介绍女朋友,一个比我小6岁的云南女孩。我们很快就相爱了。她的年龄未到法定婚龄,家人就托村妇女主任帮忙,用她姐姐的身份证和我登记结婚。那一年,我24岁。
婚后一年,女儿出生了,开销大了很多。她姐姐嫁在海安县,姐夫做建筑的,工资比我高。她劝我跟她姐夫一起去做建筑工。拧不过,我同意了。
那时侯,我们很相爱。
海安的建筑行业和建筑公司在江苏甚至全国都比较有名。跟着公司,我去过很多个省份,比如安徽、上海,一直都是做电工,钉线管。不论去到哪里,只要有空,每隔两三天,就往家里打电话。我们常有说不完的话。
2007年刚开始做这行时,只有五六十元一天。第二年涨到80元,第三年涨到100元,今年我到了北京耿庄,170元一天左右。但工地通常一个月只发500元生活费,其余的都在年底发放,工地包住,伙食费在年底一起扣。
我没什么嗜好,一个月大概休息两天,除了上网花点钱,省下的都寄给她。年底领了几万块现金,除了给爸妈外,也大都给她。
可是,后来有一次她找我要钱,当时我身上没钱就没有给她。因为这个,我们吵架了。三年前,她丢下我和女儿跑了。她走的时侯没有告诉家里人,到现在是什么原因离开,我也不清楚。做建筑这行,一年一般只在春节才回一次家,平时家里发生什么事没人告知我也不知道,有时我问他们也不说。
她姐姐跟我说,她不想回海安了。她太狠心了,既然她的心不在了,我想我也就没必要去云南找她。后来,我跟她姐姐去办了离婚。直到今天,我还是独身一人。
我其实并不想做建筑,背井离乡的,有时想到女儿,就会心酸。父母都老了,我是家里独生子,父亲在县城工地工作,120元一天;母亲种田,有时也养养蚕,兼带女儿。如果我回家,进厂大约2700元月薪,做建筑也比在外面收入少。我想再坚持几年。
我一直想再找一个老婆,可是,很难。工地里不仅比较少见我这样年龄的人,还几乎见不到女人,有的也是年龄大的,而且是跟着老公出来的。我身边的同龄人中,大部分已经成家立业。有的出国在电子厂上班,有的在老家工厂,也有的做得很好,像我这样做建筑的,只是个别。
我也不打算长久做了。等再过两三年,手上有点积蓄,我就老家做点其它生意。总之,不会再做建筑。
采写:南都记者邱永芬
图片:受访对象提供
从早上五点干到晚上八点
姓名:陈垦
年龄:38岁
籍贯:四川广安
工种:瓦工(涂墙面)
我以前在工厂做过,不过时间不长,转到这一行很早了,去过工作的地方也多,福州、昆明、深圳、新疆都去过。
1998年到广州,在广州一建、中建三局的工地做过,都是和村里的朋友结伴出来的,很少有人自己出来做工的。我们这种工种在工地特别缺人,都是30到40岁的人多,后面进来的年轻人很少。我平时主要是负责粉墙,哎,累啊,从早上5点起来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一周歇两天左右,不歇的话受不了,太累。
不过,现在的待遇还不错,200块一天,不过所有的工资基本到年底才会发,平时一个月老板就给1000元左右的生活费用,并且都是我们自己开口要的,一般年底才会给你工资。木板工的工资比我们高,他们是这里工资最高的。我现在基本满意我的工作,我们村里的这一代人基本都这样,不是去工地就是工厂,所以没什么满意不满意的。我这个礼拜干完这个工程就走,叫包工头结账然后转去别的工地做,会继续做这一行吧,只会这个了,也这么大岁数了,就这样吧。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严艳&实习生黄良谋
赚够十万八万做生意
姓名:蔡润基
年龄:21岁
工种:木工
籍贯:广东省茂名电白县林头镇红袍岭村
16岁出来社会后,我换过很多工作。现在看来,最辛苦最脏的是做建筑,但最赚钱最自由的也是做建筑。
我不喜欢读书。2006年,我没念完初中就出来了。最开始跟着亲戚到深圳的酒店厨房里打杂工,工资1000多元。抽烟喝酒上网,这些钱三两下就花没了。
父亲是做建筑的,他半路开始,做这一行也不久。2010年,他把我带到广州,从此开始做建筑。我选择做木工,简单说就是钉模板,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好辛苦。
每天早上6点20分就必须起床,去饭堂吃完早餐,7点钟开工,一直做到11点半。下午两点多又继续开始,做到晚上下班。
刚开始那几天,我只能钉两三百个钉子。拿锤子一天,手都磨破起泡了,好痛。回到宿舍,简直连澡都不想洗了,全身骨头散架。到第二天早上起床,浑身还会痛。
硬撑过一段时间,发现还可以承受,到现在我一天能钉一千多个钉子了,收入也高了些。刚开始,大概130元一天,后来逐渐加工资。加班三小时按四小时算,但我不大喜欢加班。我做了两年,多时月入5000多元,一般情况都有3000多元。
钱虽多了些,但这个活脏苦累,每天上工地穿胶鞋、牛仔裤,手经常会受伤,吃得也不好。早餐只有白粥咸菜,中午晚上就只有一肉一菜。我的同学一听说,都不想做这一行。在我们生产队,与我年龄相仿的男生有二三十人,他们有的还在读书,有的不读书了在家玩,有的去工厂打工,就我一个做建筑这行的。有时候跟他们聊起,他们的眼神都有些怪。
工地也少见我这年龄层的,大多都是跟我父亲一样年纪。我不必像他们那样天天上班,不开心、不想做的时候可以玩几天再做。我赚的钱够自己花,还略有积蓄,一个月开支起码两千元。到现在我还没有女朋友,我认识的女生大都还在学校读书,读大专或技校。做这行,会有谁嫁呢?我不知道。
做建筑两年,我积攒了3万多元。我想再捱一两年,等赚够十万八万元,就去做生意,比如饮食或者什么的也好,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邱永芬
我想再回学校读书
姓名:黄一飞
年龄:21岁
工种:水电工
籍贯:广东
“我想回学校读书,读了书再回来赚大钱。”广铁盛德国际公寓的施工工地上,21岁的黄一飞(化名)很认真地告诉记者。
黄一飞是这个工地上的水电工,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拉着一个斗子车,在清理水管旁的建筑垃圾。
“我是去年下半年到这个工地上来的,一干就是大半年。”黄一飞说话时似乎没有我们印象中农民工的沉重,身上还有没褪去学生时代的青涩,嘴角不时地抿着笑意。
黄一飞家住广东茂名的一个小乡村,是家里的独子,父亲在外边的建筑工地打工,母亲在家务农。“我小时候学习不太好,高二就想出去打工,但爸妈执意要我读书。我坚持到了高三,下学期没毕业就离开了学校。”
2008年初,黄一飞到了佛山的一个零件厂工作,2000块钱一个月,干了半年后他离开了。“我觉得作为一个男人,在厂子里做没什么出息。”他是在一个亲戚的介绍下进入水电工这个行当的,“还算有一些技术含量,工资也比其他的高一点儿”。现在,黄一飞每天140元,一个月算下来有4000多元,工资发得还比较及时。
黄一飞除了每天在工地的食堂吃饭花费一二十元外,其他的开销就是晚上去网吧上一会儿网,有时候给女朋友买个小礼品,陪女朋友逛街。
“那年我高三,她高一,我离开学校之前和她好的。”黄一飞告诉记者。女友徐文丽(化名)现在在广州的一所职业学校学会计,二人现在相处得很好。徐文丽说:“一飞在工地干活很辛苦,挣的钱给我买东西,每个月给他父母寄回去一两千元。他还很爱学习,只要有机会就去看水电施工图纸,虽然看不太懂。”
“但我准备干完这个地方的活儿,就回学校读书去,做个有知识的水电工。”黄一飞停了手中的活儿,转身对记者说。
“回学校学什么?出来后做什么呢?”面对记者的问题,黄一飞沉默了一会儿。“我想还是去学水电方面的知识吧。”黄一飞迟疑地看了一下记者。“我一个姐夫的同学就是学水电造价的,在一个职业学校教书,我准备去打听下。”
“如果学习后拿到水电造价证书的话,在任何一个地方工作,每个月都有元的收入。出来后如果技术过关的话,自己就可以做老板。”
今年暑假干完这里的水电工程,黄一飞要向老板辞职了,带着他的梦想走回学堂。
采写:南都记者徐凤&实习生冯大鹏
西塔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部执行总经理刘巍:
表面上是80后不够吃苦深层
看是城乡二元化下的时代变迁
珠江新城西塔,建设高峰时建筑工人达四五千人。如今西塔傲然矗立,这些建设者们已经星流云散。南都记者黄集昊摄
听说记者要采访建筑公司,越秀地产第一个就推荐了刘巍,他是广州西塔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部的执行总经理,这个项目部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成,刘巍来自中建,北京人,不仅是明星建筑公司的负责人,也造就了很多明星施工队。在电话约访中,他对记者有关“建筑工80后为何断代”的话题很有兴趣,他告诉记者,80后断代的原因是深层次的,并不是表面上看来80后吃不了苦嫌工资低、嫌脏、嫌累那么简单。为此,他很乐意地接受记者现场采访,并叫了目前负责西塔的东、西两翼公寓精装工程的张总和任总,一起深入挖掘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
日均工资约200元,远超政府指导下的各项费用和福利
南都:请问你们建筑公司规模有多大?
刘巍:这个行业的管理层和劳动层是剥离的,我们公司属于管理层,人员是固定的,而劳动层是流动的,取决于我们项目的规模,西塔主楼建好后,我们目前负责东、西两翼公寓的精装部分,西塔建设高峰时,我们最多用了四五千工人,少的也要三四百。
南都:工人工资最高的是多少?
刘巍:分大工和小工,大工是技术工也分等级,小工是纯体力劳动,搬沙子、水泥等。他们工资全部按天算,每天10个小时,平均工资约200元,大工是平均工资的1&.3倍约260元,小工约160-180元。
南都:这些建筑工主要来自哪里?这些年有变化吗?
张总:变化很大。现在出来的基本都靠近华南区域。五年前最脏、最累的来自四川,技术工来自浙江、福建、江苏,粗工来自湖南。现在湖南和江西出细工(装修类的),浙江等地的技术工不来了,以前不出来的云南、贵州现在都出技术工,最脏最累的大量被湖南、江西替代了。
任副总:四川明显减少,尤其重庆变直辖市,汶川地震,分流了大量的本地建筑工。
南都:除了工资,他们还有其他福利待遇吗?
刘巍:因为他们不停变动工作,所以做不到劳动保障,也不用交税,不过他们拿的这些钱,远远超过了政府指导下的各项费用和福利。如一吨钢筋,弄到上面定额10个员工,地方政府每个人的定额工资是每天70元,2010年提高到90元,但现在钢筋工的市场价却是250元,这么大的差价,全部由我们和业主谈判,商量着补差价。
南都:他们有没有技能培训这一块?
刘巍:都是在本地。比如说在用工量很大的四川宜农、甘肃,我们在那建基地,由当地政府提供场地,我们企业则保证一年5000人的用工量,并负责培训,培训完就到我们工地干活,这些人就如我们的嫡系部队,打硬战时就要用。
60后不多,10%不到;70后占到70%-80%,80后10%多一点
南都:这些人跟你们签长期合同吗?
任总:他们不会签长期合约的。硬仗打完如西塔建好后,他们知名度就提高了,成了明星工程队,很多人都会主动去找他们干活。
刘巍:中国是讲人情世故的,大家关系好互相信任的,一个烟盒上写好价钱费用就可以了。所以只要我们有活,他们都会过来做。
南都:请问你们是怎么和这些工人签约的,直接和包工头吗?
张总:确切地说,我们是和劳务公司签订合同。因为劳务公司有营业执照具备签合同资格,包工头则挂靠在劳务公司里,给点管理费之类的。一个大包工头,下面可能有十几个小包工头,小包工头下面又管几十甚至百十号工人。
南都:这些大包工头是怎么形成的?
刘巍:内地很多地方有好的传统手艺,为了养家糊口,青壮年就跟着当地有威望的人出来打工,这个人就管他们的吃住还有不要闹事,慢慢越做越大,就从小包工头变成大包工头,和我们也熟了,大家建立互信关系,有活就做,做完就走。
南都:农民工的工资是发给劳务公司还是发给包工头或者个人?
刘巍:劳务公司的出现其实就是让合同合法化,实质上是我们与包工头的。与包工头谈好价格,然后把每个人的卡号给我们,每天计好件,每个月15号晚上把账算清,16、17、18号三天内将钱打进个人卡号。
南都:就你们的建筑队伍而言,60后、70后、80后的比例分层如何?
刘巍:60后不多,10%不到;70后为主,占到70%到80%,80后10%多一点。
一个80后大工每月最高拿7000多元却仍然月月光
南都:80后每个月最多可拿到多少钱?
刘巍:80后现在有30多岁,好的都做到大工了,一个月最多可拿到7000多元;就是小工也有近5000元,这个工资水平不像外界传言的很低。
南都:是一个月分两次将钱打进他们个人卡里吗?
刘巍:对,这种打钱方式下拖欠工资很少发生,但却产生另外一个问题:月月光。很多人拿到钱后就胡折腾,旷工上班,喝酒闹事被抓到派出所。
南都:这个情况很普遍吗?
张总:还是分年龄阶段的,70后还好,60后基本没有,两公婆的也不会发生。主要集中在80后,还有少数90后更夸张,基本上没存过一分钱,用时下最流行的手机,穿名牌衣服,染黄头发,进工地时穿的耐克鞋都是500到1000元的,我们提供的劳保手套也不要而去买更高档的,我们早餐有时吃方便面,他们吃麦当劳,吃穿用上都向城里人看齐。
南都:这种发到个人卡里是哪一年开始的?以前是这样发工资的吗?
刘巍:年吧,就是怕包工头走佬。以前都是年终结账,中间给个生活费,每个月就100元,抽个烟、买个牙膏牙刷之类的,大头到年底最后一把发给包工头,由包工头带钱回家,年三十那天带老婆孩子来取,钱交给老婆,然后签字画押。这样好呀,否则月月光,哪有钱带回家,既然带不了钱,那就不用出来了,这也是80后越来越少的一个原因。
恶劣的市场竞争,不合理的低价竞标造成大量合同纠纷
南都:难道是因为“月月光”才导致80后开始断代?
刘巍:80后出来得少直接导致断代是一个深层次问题。首先,经济发展他们工资也涨,一个80后最高每月可拿到7000多元,但C&PI更涨,珠江新城现在连小饭馆都少了很多,他们租房、吃饭等生活成本急剧升高;其次,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他们是农村户口,广州的教育、医疗他们都享受不到,再多钱也没有归属感,并且还有低人一等的感觉。第三,农村情况在改善,国家扶持三农,又搞城乡医疗保险,家里负担少了。最后,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等也在吸引本地人就近就业。
当然,还有一些行业内的根源问题。现在的市场非常恶劣,实行的是低价中标,谁出的价格最低就给谁,为了中标开始恶意低价,先进来占着窝再说,进来后想让我走就没那么容易了,为你的活我建了基地(几千人的吃住),现在不让我干你业主得赔钱哪,业主一看这架势,算了还是你干吧,于是双方坐下来又慢慢谈。就这个情况,导致扯皮、纠纷特别多,从而让整个行业都很混乱。加上之前说的那几点原因,你说80后怎么不断代呢?
南都:根据您这么多年的经验,你认为哪种形式才是合适的呢?
刘巍:既然是市场经济,就让市场来做主,政府最后把好质量关,目前国外比较成熟的做法是用“保函”来制约施工单位,有投标、预付款、履约、工程款等各种保函,全部以保函的形式出现。
采写:南都记者邓恒 实习生梁健敏
中国蓝领收入将效仿欧美赶超白领
后断代调查
很早就有人预言,咱们国家的蓝领工人将来有一天,也会像国外蓝领那样,领一份令普通白领都羡慕的工资,成为一个体面的、被社会尊重的群体。这一天现在还没到来,但似乎已曙光在望:在一些紧俏行业,如抢手的月嫂、热门企业的快递员、制衣厂的熟手缝纫工们的月薪已经飙升至5000元以上。专家们预测,基础服务业和蓝领工人收入普遍赶超一般白领只是迟早的事,这一天或许就在三年、五年之后。
中国蓝领收入开始超白领?
去年底,一条曝光蓝领工人收入的微博引起疯狂转载,微博网友“杂碎江湖”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刚才顺丰的快递员在我司发飙了。‘我一个月工资15000元,会为了你这2000元的礼品丢这个饭碗么!’整个公司,一片寂静。”此微博一出,快递员月收入成为社会热门话题,更有很多白领心生感慨,自己收入比不上快递员。
记者采访发现,最近几年蓝领工人收入见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一些紧缺行业,蓝领工人的收入已经开始超过普通白领。如广州很多企业的技术工人月薪已经超过4000元,制衣厂的缝纫工月薪在6000元以上,月嫂月收入飙升至7000元……令很多坐办公室的普通白领自叹不如。
中国社科院去年底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近两年,中国蓝领岗位的薪资水平上涨了50%左右。而一般白领岗位,由于大量应届毕业生的涌入,导致薪资水平“原地踏步”,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使得许多城市出现了蓝领收入赶上或超越白领的情况。
不过,广东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商业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田兴指出,尽管蓝领工人的待遇在最近三五年里有明显提高,但总体而言,国内蓝领工人的收入与白领收入仍有很大差距,“目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刚工作时每个月的收入也就2000元左右,即使是高级技工也只有3000元,除非是一些特别热门、紧缺或者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才能达到和白领相近的收入水平。”
国外清洁工年薪78.8万
然而,在国外,蓝领工人高薪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加拿大,清洁工有着极高的待遇,清洁工和图书管理员、市政府服务人员同属“市政工人协会”,待遇丰厚。一个普通清洁工的时薪在30加元上下,年薪约12万加元(1加元约合人民币6.57元,折合人民币78.8万)。体力劳动者的高薪,导致一些在中国看来司空见惯的小服务,在加拿大成为“高贵享受”,请人通一次下水道花费数百加元是平常水平。
在美国,采矿是高收入职业,甚至超过了警察。据媒体报道,美国一名普通警察的年薪约3万美元,而矿工年薪约4万美元。
据介绍,在欧美等国家,目前技术工人就业稳定、失业率低,蓝领和白领的薪酬差距正在缩小,高级蓝领的收入已经达到低级白领的两倍左右。
专家分析指出,发达国家的部分体力劳动者高于普通白领的主要原因,是其所从事的往往是高风险或很多人不愿意干的工种,如矿工、石油工、清洁工等,均是如此。在欧美有很多高学历者也成为体力劳动者。以制造业闻名的德国,就有不少大学生离开校园后,还要再到专业技校“回炉”,最后成为专业技术工人。
劳动力短缺蓝领将翻身
“目前中国蓝领工人的收入与国外蓝领工人还差得很远,而且短时间内还很难达到国外的水平,国内蓝领工人总体而言工作时间长、工作条件差。”但田兴认为,国内蓝领工人收入赶超白领只是迟早的事,“这将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可见的一条是,如果蓝领的工作没人做,会倒逼企业提高蓝领工人的待遇,提高人们从事蓝领工作的积极性。”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中国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应已接近枯竭,而蓝领工人“翻身”也就指日可待了。这组数据显示,1980年-2009年这29年间,总人口增加35600万人,但18-60岁劳动力人口却增加38400万人,这是资本家的黄金时间。但这13年间,总人口增加1亿,但18-60岁劳动力人口却减少1000万人,这时,工人开始有讨价权利。以后,劳动力人口每年要减少1000万人,持续20-30年。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博士预测,全球有限就业岗位的国际化竞争将主要是一场蓝领竞争,发展蓝领就业是中国工业化的迫切之需。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中国制造”正在带来广阔的蓝领需求,供需市场严重失衡,使得蓝领工人成了“香饽饽”,蓝领工资普遍超越普通白领将成职场新趋势。
拐点或在2015年到来?
英格玛人力资源集团日前在其发布的《2011年中国蓝领供应白皮书》中指出,2001年至2011年,中国职业技术学校在校人数逐年减少,2004年至2011年中国蓝领“蓄水池”总量持续下降。2012年,全国新增蓝领总数将在400万人左右,到2015年将出现负增长。也就是说,2015年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真正的“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仲文认为,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未来蓝领与白领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不明显,智慧蓝领(即高技术工人)的收入将有望赶超白领。“要实现这样的转变,离不开两方面因素的推动。”俞仲文指出,首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把两系的工资标准重新划分,即以学历指向和以技术等级指向的两类人群在相同年限工资待遇要大体相当,“在澳洲,熟练技术工的待遇可以相当于副教授。”其次,企业要调整用人观念。劳动力成本在整个企业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一份,要按技术分配,如果企业这个观念不转变,劳工荒的问题就没办法解决。
美国哪些蓝领工种最赚钱?
据美国劳工部下属劳动数据局公布,2011年全美就业者平均年薪是37128美元。另据调查,在美国,最赚钱的五大蓝领工种分别如下:
1.电梯安装和修理工:平均年薪67950美元,最高超98190美元。
2.变电站和继电器检修工:平均年薪61700美元,最高超81560美元。
3&.运输检查员:平均年薪61110美元,最高超104940美元。
4.石油和天然气钻井工人:平均年薪59560美元,最高超89100美元。
5&.商业潜水员:平均年薪58060美元,最高超94130美元。
提高建筑工职业荣誉感
中原地产项目总经理黄韬认为,要想吸引更多的80后、90后,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一,房地产的健康发展;二,工地的规范管理,安全保障,政府监管,让工人不再认为“房地产老板开发商都是黑心的,都是暴利的”。三,制定工人激励机制,提高建筑工职业荣誉感,比如采取不同工种等级的评定,发放执业证书,评选劳动模范等。
知名房产专家韩世同表示,建筑行业应该改变这种粗犷的人才队伍的建设方法:第一,吸引一些城镇的有技术有素质的劳动力,比如香港,有很多建筑工都是城市人口;第二:提高建筑行业的机械化水平,进行工艺革新,减少对人力的依赖,减少劳动强度,不要过度依靠农民工以及农二代。
南京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系教授朱必祥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工地“年轻人荒”在未来几年内会更加突显。要想吸引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就必须努力提高这个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
也有专家表示,只有将建筑工人的地位提到与城市建设的生力军相对等的地位,才能吸引青年工人的加入。同时,必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除了强制缴纳工伤保险外,建筑工地同样应该考虑为工人上养老、医疗保险。有关部门还应加大对农民工权益维护力度,确保建筑工人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施工,工资能及时拿到手,没有后顾之忧。
据媒体报道,中建八局三公司总经理助理冒光元今年来也一直为用工短缺头疼,他们目前正在探寻一条应对用工荒的办法,“实行建筑用工的产业化,将他们变成产业工人,摒弃之前干完一个项目就更换一批工人的流动性做法,实行工作时间的固化,增强企业的归宿感,这样有望增强这个工种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采写:南都记者严艳&徐凤&实习生黄良谋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网易房产48小时评论排行
16000元/㎡
45000元/㎡
33000元/㎡
20000元/㎡
14000元/㎡
房产精彩图片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筑工人意外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