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铺张浪费的近义词是怎样定义的

灵佛网客户端,
随时随地,上香礼佛
从国庆“瘦身”浅谈中国佛教节俭惜福培福之道
来源:菩萨在线
发布时间:日 00:30
国庆渐至,将令市民耳目一新的是,花卉布置整体“瘦身”,树立全社会的节约之风。中国佛教提倡心灵环保、礼仪环保、生活环保,用“因果报应”来监督和警醒世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佛教大师和居士大都注重以身作则,厉行勤俭节约之风。倡导惜福节约来修福就是佛教徒的生活原则。中国佛教提倡节俭惜福培福 惜福,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戒律,是中国佛教的题中之义佛教徒的生活原则:简单、朴素、整齐、清洁、卫生、健康
菩萨在线佛讯
国庆渐至,用鲜花烘托节日气氛,营造祥和气质,可谓由来已久。在花团锦簇中感受喜庆景象,不少人习以为常。而今年国庆,将令市民耳目一新的是,花卉布置整体“瘦身”。从9月1日起,一年一度的国庆摆花活动开始进入安装阶段。据了解,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两侧的摆花量均有所缩减,市属政府机门口原则上不再摆大型花坛。
摆花“瘦身”,也许淡化了节日气氛,却回归了节日本义,看似小细节,但细微处更能彰显政府机关厉行节约的决心和行动,更好地带动全社会的节约之风。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戒律,这也是中国佛教的题中之义。
宗教大都蕴涵了深厚而深刻的“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认知。在宗教的教义中,衣食住行虽然是人们维系生命的必要条件,但应做到使用有度。在教规上则严格执行戒律,厉行勤俭节约。中国佛教就提倡节俭来惜福。
中国佛教“因果报应”来监督和警醒世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佛陀教导比丘将食物视为“药”,只是以食物治疗饥病,滋养色身,长养慧命,不可恣意贪食。明朝所著的《沙弥律仪要略》提到“必也知违佛制,生大惭愧,念饿鬼苦,常行悲济,不多食、不美食、不安意食”,说明了僧人用“药”时须心存警惕,具足惭愧和慈悲。
佛教大师和居士大都注重以身作则,厉行勤俭节约之风。虚云大师曾说:“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意思是修慧参禅一定要明白道理,道理就是路头。如果想参禅用功,但是路头摸不清楚,对参禅的道理未能领会,那么工夫便很难用得上了。所以古人说:“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头;路头识得了,生死一齐休。”至于惜福,出家人在情理上那里有钱来培福呢。其实“造福莫如惜福”,那就是要自己珍惜生活上的一切福德因缘。先生一生就非常注重勤俭节约,节俭办一切事业的思想表现在他的方方面面。他常常和大家说:“要注意节约用纸,平日写材料或会里相互间写的东西,信封或办公纸可两面用,能节约的尽量节约。”
佛教提倡心灵环保、礼仪环保、生活环保,环保的原则就是佛教徒的生活原则,也就是简单、朴素、整齐、清洁、卫生、健康。有福不享不是傻瓜吗?很多人希望享福,实际上享福的人却是没有福的人。
佛教思想认为:从生到死,真正凭自己的智慧、知识、体能、技能而培的福并不多,但从环境中得到的各种恩惠却多不胜数。付出的少,而得到的多,也就是享福的机会多而培福的机会少。所以人不可不惜福,福报不可享尽,务必珍惜。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越是文明进步,越要崇尚节约。勤俭节约是一种生活理念指导下的生活方式。 再联系到近20天来,中央连续四次强调刹住“两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公款送礼之风,更可知,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绝不只是一阵风。简约,不等于简单;朴素,不等于寒酸。厉行节约,政府不丢人,而是更有面子,更有公信力。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佛教与世俗社会的企业形态有着不同的经济运行方式,那就是僧人必须以自己区别于世俗人完全不同的以修持为唯一要务的生活方式存在着,并以此感化、摄收信众,接受供养,以维持其基本生活。(图:菩萨在线 文:妙雅)【编后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节约,既是物质文明,又是精神文明,它蕴涵一种新的哲学思维,倡导一种适度、节用、合理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状态。佛教思想启迪:付出的少,而得到的多,也就是享福的机会多而培福的机会少。人不可不惜福,福报不可享尽,务必珍惜。
什么是助梦? “助梦十八”夏令营是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助学部下
(C)2016 灵佛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西藏灵功宝汇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藏 ICP备号 -1佛教对民俗病态的疗法 | 智悲佛网 手机版
佛教对民俗病态的疗法作者:星云法师
今天要讲的题目是:“佛教对民俗病态的疗法”。佛法人间化、生活化,大家欢喜奉献、慈悲结缘,就是对治民俗病态的无上妙方。
社会生病了,我们应该提出治疗的方法;心理有病态,要提出疏导的方法;与我们生活最密切的民间风俗、习惯也出现病态了,我们应该怎样给它一个治疗方法呢?
比方说:像民间烧金银冥纸的风俗习惯,究竟合理不合理呢?
有人说:中国被三把火烧穷了--第一把火,就是煮饭吃的炉火、灶火,天天烧啊煮的,宴客拜拜,一年吃掉一条高速公路;第二把火是鸦片烟毒,现在连儿童、少年都染上了吸烟的恶习;第三把火是金银冥纸,形成奢侈浪费。
现在社会上也认为烧冥纸太浪费,不应该。但是,批评归批评,烧冥纸的还是照烧不误。我的意思,烧金银冥纸不是不可以,只是不要太铺张。西洋人习惯到亡者灵前献花,表达生者的追念;我们中国人烧冥纸来表达心意,本无可厚非,不过,一定要铺张扬厉,就值得商榷了。
烧很多金银冥纸给死者,假如阴间的鬼魂真的能受用,它一下子成了暴发户,又不能存入银行,又不能喝酒吃肉,钱多得没法子用,怎么办?现在不但是烧冥纸,还要烧洋房别墅,烧摩天大楼给亡者,有没有考虑:那么多洋房大楼烧给他,他没有土地,这些房子放在哪里里呢?不但烧房子,现在的人还要烧汽车、摩托车,人间的车祸制造了很多亡魂,假如阴间鬼魂坐了你给他的汽车、摩托车又出车祸,叫他到哪里去?现在又流行烧美金,烧了很多给鬼魂,他一下子有了很多美金,要不要换成台币或港元、法郎、英镑?万一因套汇而犯罪,不是反而害了他吗?
我们的民俗习惯有很多病态,像:对于数字的迷信,对于婚丧的迷信,对于时空的迷信,对于信仰的迷信……这些都是病态,我今天提出一些佛教的治疗药方,贡献给大家一起来对症下药。
一、民俗数字的病态与疗法 
我们中国有许多数字迷信的病态,给这些数字吓得心惊胆战,甚至连西洋数字的迷信也全盘接收,无稽到了愚昧的地步。
像:四与死谐音,就不吉利;九有一个钩,钩就翘了,翘就死了,也不吉利。结果房屋没有四楼九楼,车子没有四号九号,我请问大家:儿童节是四月四日,是不是小孩子到那一天也会大死特死?西洋迷信什么黑色的星期五、十三日,都不吉利,谁碰上了就是触霉头,奇怪的是:有名的音乐作曲家华格纳却与十三特别有缘,他的名字有十三个字母,生于一八一三年,于一八八三年二月十三日去逝,写了十三部作品……可是他却长寿得活到七十岁。
在节令上,也有数字的迷信,如:正月不可娶亲,腊月不能订婚,五月多差误,六月不到尾,七月娶的是鬼妻,九月狗头重,死某(妻)又死尪(夫),吓死人了!又有“善正月,恶五月”的说法,什么元旦要说吉利话,不能口角,不能打破东西;什么五月不修屋,不能晒床蓆。如果是因为节气的关系,期望人们“一年之计慎于始”,或不在天湿雨淋季节修屋晒被,作为一种民俗教化,还说得过去;但是因此心怀鬼胎,甚至疑神疑鬼自寻烦恼,就没有必要了。
我们有用数字骂人的习惯,在台湾,常用“三八”来骂人,骂不正经的女人“十三点”,这和大陆家乡骂人“八折货”没价值,“二百五”是一样的。运用数字来表达意念,本无可厚非,但是被数字蛊惑束缚,这个不好,那个不好,造成心理上的不调适和生活上的不方便,反而不美。比方说:现在出租车车后的牌号,有人不喜欢“四八”,因为“四八”谐音“死吧!”四八四八,死吧死吧,太不吉利;可是有些人却很喜欢“四八”这个数字,因为那一辆出租车如果有“四八”的号码,去赌钱的时候“四八四八”,就可以通吃、通吃啦!一霉一吉,实在没什么道理。
在婚嫁习俗上,一般人相信差六岁是大冲,差三岁是小冲,差四岁最好,更无意义。男女白头相守,重要的是双方感情个性的亲爱体谅,同心同义的患难与共,年龄上差三岁、六岁,就能决定终生的吉凶祸福吗?
数字本身没有什么吉利不吉利。好与坏,福与祸,还是在我们本身。大家不要被数字病态传染,造成心理上的忌讳,要相信每一个数字都好,都无妨。如同利刃在手,医生用以救人,工匠削切成器,盗贼恃以犯罪一样,刀刃本身没有意义,好坏只看什么人如何使用。我现在举一些例子给各位参考:
一很好,像:一元复始,一鸣惊人,一劳永逸,一心不二,一真法界……一不是很精粹吗?
二也很好:两姓好合,二人同心,二为双对,二谛圆融,二重中道……都有不偏不离的意思,二不是很相合吗?
三也很好:三阳开泰,三贞九烈,三生有幸,三贤十圣,三学增上……都有特别殊胜的因缘。
四好:四通八达,四季平安,四海为家,四大调和,四恩总报……四有什么不如意?
五更好:五福临门,五子登科,五谷丰收,五戒均持……物物都有意义了。
六六大顺,六度万行,六方礼赞……六好啊!
七,行事七平八稳,家庭七子八婿,情人七夕相会,信徒七财俱足,七很好。
八,俗话说:八面玲珑,八面威风,八仙上寿,八道共修,八功德水,都是八的善好。
九更好:皇帝是九五之尊,宇宙是九天十地,凡事九九归一,甚至崇高到九品莲花、九品上生的境界。
十更高:十全十美,十拿九稳,十方善信,十愿圆满……都很有崇隆的味道。
现在民俗对数字的病态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各位在日常生活里面,不要认为这个数字不好,那个数字不好。在佛教里面,没有一个数字不好,任何一个数字都是好的。我们对于数字,自己要有正确的观念,要寻找一个正义、真理的药方,来治疗对数字畏惧的迷信病态。
二、民俗婚丧的病态与疗法 
中国民间的风俗习惯,病态最多的就是婚丧喜庆。比方说:台湾社会现在还有冥婚的劣俗,一个女孩死去多年,身化枯骨肉成灰,把牌位娶回来,不能持家,不能养育,有什么用?算命先生断言某人命里要娶两个老婆,好!谁肯嫁给他呢?嗯!不要紧,他就娶一个神主牌位回来,以为可以从此无灾无病长生不老,假如神主牌位真的有灵,今天生气,明天吃醋,这家人还会安宁吗?
在佛教里,一个人过世了,会在七七四十九天中转世,另外去投胎受生,木板神位能拘留神魂不受生吗?这种风俗下,一个男孩子生病了,以“冲喜”为名,把未婚妻快快娶回门,让活泼健康的人陪着半死不活的病者,万一男方有个三长两短,年轻轻的女孩就要守寡守一辈子,忍受五、六十年的孤苦、寂寞,这种冥婚公平吗?
民间习惯,嫁女儿都要向男方大索聘金聘礼。女儿出嫁,应该选人才,选身家,让她终身有托才是,何必在聘礼上斤斤计较?藉着嫁女儿的机会,敲榨聘金、聘礼,大捞油水,我觉得好像是农村里养小猪,拍卖的时候,一头小猪三千元、四千元的讨价还价,女儿出门像货物清仓,这是什么民俗?
男女婚姻,做父母的常常要看八字撮合,使得多少有情人不能成眷属,以天干地支配合人的生年月日推算祸福,竟比男女本身好坏还重要,未免太岂有此理了。不晓得谁把十二生肖想出那么多相克的名堂,比方说:
“白马怕青牛,鼠羊一旦休”,就是属马的人不可嫁给属牛的,属羊的和属鼠的在一起是会两败俱伤一旦休的。
“蛇虎如刀错,兔龙泪交流”,属蛇的和属虎的在一起,就如同刀刃交割一般;属兔的和属龙的在一起,只有相看流泪,哀老一生。
“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属鸡的不可以嫁给属狗的,属猪的和属猴的在一起,就没有善终。
一个人先天属什么生肖,对他后天的发展应该没什么影响。有的人属蛇,不一定像毒蛇那么可怕;属老鼠的不见得就鼠头鼠脑,相貌可能反而堂堂巍巍、尊贵大方呢!生肖对一个人的人格、品德都没有什么影响,为什么我们要迷信于生肖相克呢?
有人要讨老婆,问对方属什么?属虎!什么?母老虎啊!女方属羊男方属虎,羊入虎口,不能嫁,这一来,大好姻缘就拆散了。一对恋人倾心相爱了多年,就因为这原因而双双投井自杀,是什么道理?婚姻看生辰八字、生肖这种病态,不应该左右我们的人生,也不可能支配我们的祸福。在佛法里,这是迷信!
还有什么“女儿出嫁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财产”、“新妇忌用二块布缝,以防再婚”、“结婚日下雨,大丈夫为酒徒”、“第一次归宁遇生火煮炊,即占翁姑不和”……这些民俗,就更流于病态迷信了。
民俗丧葬方面,也有很多病态。比方说:有些幸福家庭里,如果有老人家过世,就赶快把佛像盖起来,怕死人的晦气触犯佛祖神明,这是错误的作法。人死了,更需要佛祖接引,你盖起来做什么?还有人认为妇女怀孕时,不能念《金刚经》,噢!《金刚经》很强很厉害呢!一念,胎儿就会不保,会小产啦!这也是错误的想法。《金刚经》是吉祥,让智能、光明照耀我们,怀孕时更要多念《金刚经》才对。另外像家里的老人家去世了,儿女为他送葬,捧个牌位,还打一把伞,其实现在不必要了。这个风俗是有典故的:过去满清时代,有些明朝遗民不喜欢做满清臣民,发愿“脚不踏满清之地,头不顶满清之天”,身死之后,要儿孙为他打伞,不愿顶满清之天。现在什么时代了?还要打这把伞吗?
需要改良的丧葬民俗太多了!像我们常见到孝子戴孝,孝帽上有两个梅花球,这是古礼。过去做儿女的,遇到父母过世,衷心伤悲,没有心情问事,就把耳朵塞起来,表示我什么事都不要听;后世的子女哀恸渐减,就象征性的挂个梅花球示意,略表孝思。现代人生活步调繁忙,不可能像古人守丧三年,这种虚文俗节,也该改良了。
哭丧棒也不合时宜。古时山川险阻,交通不便,丧家的孝子四处报丧,披星戴月来回跋涉,走不动路,用棍子支撑,所以有“哭丧棒”的流传,也是表示哀伤。现代人物质丰厚,传讯方便,难道没有更好的示哀方式吗?
婚丧的礼仪,出自真心诚意的表现,有时候不必拘泥死守仪式,否则倒果为因,反而造作恶业。有名的庄子看到一位妇人用扇子搧新坟,觉得奇怪,就问缘故,那妇人说:
“先生,您有所不知,本地风俗,寡妇要等坟土干了以后才能改嫁,所以我用扇子搧坟,希望它快点干,我就可以再嫁了!”
庄子料不到有这么一段因缘,冷冷回答:“不必了!心里干就可以嫁了,不必等坟干。”
没有真心诚意的婚丧礼仪,要来有什么意思?
我曾经为信徒诵经送丧,见过民俗对丧家的纷扰:一家有丧事,亲友邻居纷纷献策,七嘴八舌,提出种种风俗习惯,弄得丧家无所适从。我也见过几个了不起的丧主,面对一团混乱的局面,他快刀斩乱麻的大喝一声:
“请不要讲了!去世的是我的父(母)亲,请你们让我依照他们最后的希望去做,好不好?”
很多丧家都要看地理风水,看日期时辰,实在是不必要的风俗习惯。新官上任,改大门方向,换办公桌角度……先后三任官就改了三次门,换三次桌,还是倒霉下台,有什么意思?入土时间定在晚上七点半,噢!七点半,太阳都下山了,大地一片黑暗,在阴森凄惨的坟场把亲人下葬,那种黑暗凄凉的情境,一生一世不能从心里拔除,死者不甘,生者不安,何必呢?
我开始建设佛光山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佛光山风水不好,劝我:“师父,务必要找个地理师来看一看!”
有的信徒自己去找地理师,偷偷来帮我看。为什么佛光山的地理不好?地理师说:“你看山前有个高屏溪,水一直向外面流,主漏财,钱财都会随水流去呀!”
信徒来告诉我,我说:“这个水不一定代表财,水是佛法,水往外流,表示佛法往外流,法水长流啊!”
从这个角度看,各位就可以知道——地理是建在各人的心中。现在有很多人到佛光山来看,又说佛光山地理很好啊!不但有地理,还有地气啊、地运啊,什么山走龙势,什么阴阳和会,用罗盘去量,这里怎么对得好,那里怎么样相称,这一块地是兰花瓣的地,你看!一瓣一瓣的跟山头的形势一样……怎么说怎么好。其实,依我看,不要说兰花瓣的地,就是枯草地也没关系,我一样可以建出佛光山!所以化腐朽为神奇,一切在于人为。
对于民间婚姻的病态,我提出一个根本上的治疗方法给大家:青年男女的婚姻,只要真正互相相爱,只要彼此心甘情愿相守一生,这就够结婚的条件了。
对于丧葬的礼仪,我也提出几点给大家参考:
1.不要虚荣:应尊重死者心愿。
2.不要执着:诚意比虚节重要。
3.不要铺张:庄严、哀伤、肃穆胜于吹吹打打。
4.不要迷信:治丧,无非求死者安,生者孝,一尽哀心悼念而已,不必刻意造作。
5.不要让死者和活人争地:现代的丧葬,动不动要买多大的土地,建多大的墓园,我认为没有必要。生前与人争地,死后还要与活人争地,这不是棺材里伸尺--死要地?我们佛教里有一位东初法师曾经说:“人真是贪心,在生的时候要地要地,死了以后还是要地要地。”他说:“我死了以后,你们不要把我土葬啊!最好把我烧化以后,骨灰放进海里喂鱼、喂虾,让无用的身体再和鱼虾结缘!”
6.火葬最好:父母死后,再用火烧化,有的儿女总觉得舍不得,实在不忍心。可是,不用火化,让父母尸骸深埋土里腐烂发臭,任由虫蚁啃啮,难道就忍心吗?土葬要捡骨,从土里挖出来的骨骸,再良善的孝子贤孙都觉得腐臭,不敢接近;火化后的骨灰,你就是把它摆在床头跟你一起睡觉,都没有什么不好。怎么样脏的东西,水可以洗净;怎么样的破铜烂铁,火炼一下又成为新器皿;家中供的佛像,诵的经书,不用了,就用火烧化,表示尊敬;同样的,腐朽死亡的身躯火化以后,成为更清洁的灰骸,岂不更好?
三、民俗时空的病态与疗法
人,生活在时间、空间里,生活在几十年的岁月、土地上,有很多迷信的病态。祖先制定风俗的原意,也许是为了消灾吉祥,代代死守下来,不知随环境提升变通,就成了桎梏和束缚,反而失去祖先的德意了。
比方说:有人生病了,如果正好是在三十九岁、四十九岁、五十九岁,那糟了!过不了九。这种“一生最怕逢九”的风俗,简直岂有此九!难道除了三十九、四十九、五十九岁之外,其它的年岁就无灾无病,不会死亡吗?
过年迎春,也有乏理的民俗:初一不出门,啊!大年初一是诸天神下界,不能出门冲撞天神,这真是笑话!诸天下界,与人无干,难道天神们都坐着马车汽车,怕人挡路呀?正月初一大家都不出门,街道车辆都空着,岂不可惜?初二要归宁,噢!初二可以出门了,女儿要归宁,大家全在这一天赶路,到处拥挤,塞车如蜗牛,挤车像沙丁鱼,岂不难受?噢!初三赤狗日,初四开张日,初五接财神,又通通挤在一起办;到初六挹肥日,大家一起倒垃圾,我们的清洁大队真辛苦!为了求吉利而行事,自然无可厚非,硬把时日套成规范来束缚自己,使自己在时空中不得自由,又是何苦?我们应该斟酌取舍,无论何日何时都是吉日良辰,好好利用时空才对。
另外一种习俗就好得多:“初一早,初二巧,初三睡个饱,初四神下降,初五开张大吉祥,初六大清扫,初七面线吃个饱,初八恢复原来生活,初九天公生,初十勤劳工作好”,这就是“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了。
有些信徒要初一、十五才到庙里礼佛,到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时,才上寺庙拈香拜菩萨,像这样,一生礼佛、拜菩萨变成空洞的仪式,一年五次行礼如仪,有什么意义?又能得什么福报?我们应该要日日佛,做一个日日观世音,每一天都是佛菩萨的初一、十五,日日都是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甚至早晚时辰,心心念念都是佛,都是观音菩萨才对!
民以食为天,我们中国民间习俗讲究吃:二月二日吃头牙,食头牙捻嘴须;十二月十六日吃尾牙,食尾牙面忧忧,怕老板炒鱿鱼。结果全国上下又挤成一堆吃喝,碰头撞脸的,徒然劳民伤财,失去节庆民俗的实质意义。过去民间有“送灶王爷上天”的习俗,每年十二月廿九日在灶头供食,也是感恩祈福的好事,那时贫穷人家供不起食物,就流行一首上供歌:
“灶王爷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今年小子混得苦,明年再请甜糕糖。”
难道我们今天上供,也要唱这首上供歌吗?可见得民俗是活的,时空是变的,古早时代古早人,有他们祈安求福的方式,我们可以师其意,效其法,却不必一成不变的死守。民国有一位丰子恺居士,在他《新年怀旧》的文章里说:吃过年夜饭后,母亲拿起毛草纸擦孩子嘴,表示孩子说出不吉利的话,如同放屁,童言无忌。我们今天谁还用毛草纸?恐怕买都买不到了,怎么擦?
佛教对于民俗时空病态的疗法,就是不迷信,不执着,虚空没有方位,时间没有分际,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譬如各位现在坐在我的东方,我站在西面,可是我身后的信徒却认定我站在东方;我向各位讲说的时候,我面向东;跟他们说话,又是面向西,我究竟站在哪里里?没有方位呀!所以过去有人拜方位、方向,佛陀就说不要拜,方位不是在虚空中,而是在我们心中,我们要礼拜六方:
父母为东方, 师长为南方,
夫妻为西方, 亲朋为北方,
僮仆为下方, 沙门为上方。
虚空没有死板的方位,时间没有前后的分别,在无边的空间、无涯的时间里,我们的真实生命无所不在,你能够觉悟体证到自己本来面目的时候,你的本心就遍满虚空,充塞法界,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与无限的时间、空间是一样、一体的。
我们常说“福地福人居”,各人的业力形成各自的因缘,善人睡茅房也能自在,猪住地毯也住不惯,地有因缘,时也有因缘,人人方便的时空就好。晚上八时下葬,早晨五点结婚,谁不闹得人仰马翻?冬天在基隆比赛游泳,夏天在高雄表演球赛,气候悬殊,冷热不调,很难有好成绩。所以说:时间有合乎时间的因缘,就是好时间;空间有合乎空间的因缘,就是好空间。适合的时空,就是好时好日。
四、民俗信仰的病态与疗法
在我们的民俗信仰里面,也有很多历代传承的迷信,或是僵化了的教条,都需要革新破除。
像占卜:现在很多人迷信卜卦、占梦、求签、看相、掷筊杯、钱仙碟仙、扶乩、关亡、婴灵……等种种事相,甚至奉为神明,这些究竟是真是假?常常引起人们的迷惑,有人趋之若骛,有人不屑一顾。比方说:看相、算命,到底灵不灵?相和命,可以改变,有的人就希望求神通,想知道过去和未来。各位,千万不要迷信神通!像我,我没有神通,如果明天会死,今天我还是活得很高兴,很开心,假如我有神通,能预知生死,噢!哪里一天有灾厄,哪里一年有劫难我都知道,可是逢灾不易化解,在劫无法逃避,日夜忧心,岂不痛苦?如果我知道世寿只余十年,哎哟!糟糕了!从今天起我就寝食不安,忧心忡忡,日子就很难过了。看相、算命也一样。不必看相,不必算命,看自己的心,就可以知道一切。很多人对身外不可知的事,总希望能早一点知道,其实,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于有些事情不知道,谜底不要揭开,明天又明天,生活很好过;牵强附会去迷信,反而自寻烦恼。
打喷嚏,德国人视为健康象征,中国人视为身怀恶兆;鸦啼不止,中国人认为大不吉利,美国人却当作报喜之声;蚂蚁上树必有水灾,黄昏天红则将有台风,说者言之凿凿,听者心中惴惧,民俗信仰不是不好,要有是非真假。现代人流行斩鸡头发誓,表明自己无欺神明,动不动一刀见血,有必要吗?誓愿不应虚发,何必将自己利益建在众生痛苦上?有些人又流行为小孩子收惊,不去认真探索幼儿受惊的肇因,对症下药,反而强迫孩子吃香灰、喝符水、带符咒,甚至作法增加孩子的惊恐,有必要吗?
我出家,受我外婆的影响很大。我在三四岁的时候,就跟外婆念《般若心经》,她半夜诵经的时候,肚子里会发出声音,深夜里听起来,像翻江倒海一般,我常因此被吵醒,就问:
“外婆!外婆!你在做什么?”
“这是功夫!”她说。
我出家以后,参学五岳,云游四海,见过很多有修行的大和尚,他们打坐诵经时,都没有这个声音,我想:难道他们没有功夫吗?过了几年,我回乡和外婆相见,我就问她:“外婆!你诵经时肚子里还响不响啊?”
外婆点点头:“当然响!这功夫怎么会丢了啊!”
当时正好有一架老式螺旋桨飞机从空中飞过去,门外还有汽车驶过,我就说:“外婆!你肚子里的响声有比天上飞机引擎声大吗?有比汽车引擎声大吗?肚子里响叫有什么用?你能了生脱死吗?你能去除烦恼吗?你能增广智能吗?如果不能,光是肚子里响叫有什么用呢?”
外婆给我这样一问,她茫然了。我那时候很年轻,又洋洋得意的追问:“你看,你修行五十多年了,我修行才几年,就把你问倒了!”
自从三十几年前和外婆分别后,三十多年来,我心里一直觉得对不起她,因为外婆仅有这么一点宗教的体验,我不应该年轻气盛的伤害她,一定要说她不对。
我们的信仰不是神奇怪异,不是跳童扶乩,不是那许多妖魔古怪,我们的信仰是要有道德的,要能消除烦恼,使自己能安心立命。宗教的信仰要能使我们的生活有安定力,增加做人的智能、道德、勇气,这才是正当的宗教。有些民间宗教,没有崇高的智能,不能接触到真正的信仰,我有时不忍心去揭发。为什么?因为在这五浊恶世里,迷信也有迷信的力量。
有些迷信,只是基于行业的规矩,尊崇那个行业里最有成就、最崇高圣洁的一个人物,把他神化成为人格神,成为自己的榜样,这种精神崇拜意在提升自己,而非装神弄鬼,自然有它可取的价值和力量。例如:
医界崇奉华陀,药师崇祀神农;
缝衣者祀嫘祖,造纸业奉蔡伦;
建筑尊有巢氏,印刷祖师仓颉;
丹青奉吴道子,旅馆业尊刘备;
银行一尊财神,便是赵玄坛也;
饭馆祀灶王爷,豆腐店祭刘安;
皮鞋香敬孙膑,爆竹祖师马钧;
商人只奉关公,木匠都崇鲁班。
对于信仰,最坏的是邪信。不信比邪信好,迷信比不信好,正信比迷信好。所谓迷信,是不懂道理,要拜拜他就拜拜,要请神他就出钱,虽然被神棍牵着鼻子走,但是,他那纯洁至诚的心灵是很珍贵的,比没有信仰好。我们中国的民俗信仰有了病态,就是迷信,它变成建筑在贪心、贪求上的邪信。台湾的社会上,有很多什么大帝、二妈、三妈的神明,普遍受到膜拜,主要就是信徒可以向那些神明多索要求,他们向这些神明求索:大帝啊!四妈啊!狐仙啊!八公啊!求您给我富贵,给我发财,给我升官,给我好运……这样七祷八拜,拜到了没有且不说,反正他心里获得满足了。但是到了佛教里,佛菩萨总是劝你要布施,要慈悲,要待人好,要自我牺牲……有人觉得这也要给人,那也要布施,什么都拿出去结缘,自己都没有,太不划算了。只重财利,不重精神,这是台湾很多人不信佛菩萨的原因。没有正信,就得不到精神上的祥和安宁。
台湾一般民俗信仰拜祭的神明,组织起来,好像人间的政府制度:信徒拜文昌帝君,想要“让我儿子聪明呀!保佑我儿子考试好……”,文昌帝君像教育部长了;拜妈祖,拜天上圣母的人,大多靠海捕鱼维生,用现在的说法,妈祖圣母等于交通部长;东岳大帝主持阴阳审判,主持刑罚,岂不和现在的司法部长一样?其它还有:
玉皇大帝,是皇帝总统;
三官大帝,天官管赐福,地官管赦罪,水官管解厄,像福利部长;
玄天上帝,北斗星君,专司人寿保险,像保险公司董事长;
中华元帅等于国防部长;
关帝圣君主财,属财政部长;
中坛元帅太子爷,类似警备总司令;
法主公等于情报局长;
城隍爷掌理一县安危,像县长,又像警察局长;
土地公是派出所巡官;
拜瘟神,好像拜卫生署的署长;
神农大帝,似粮食局局长;
有人拜巧圣先师,如同建设局局长一样;
保生大帝,像中医师公会的理事长,消百病的;
求月下老人,如求婚姻介绍所主任;
注生娘娘,等于是家庭计划中心的总干事;
五雷元帅,好象是台湾电力公司的总经理;
拜聚宝尊王,如同银行董事长一般;
人是很可悲悯的,遇到一点点委曲,一点点打击,就会彷徨失措、恐慌害怕,自己无力化解,就向外求助。有时求人,有时求权贵,有时求神道,有时在宗教的信仰中寻求一条出路。虽然这许多神明好像政治上的长官一样,偶尔也会帮助我们,但是毕竟不是正本清源的正理,如同靠山山倒,靠水水流,靠人人倒;有了灾厄,不去逢凶化吉,自求多福,反而靠吃香灰、带符咒化解,这就变成信仰的疾病了。
真正的信仰,要有信仰的条件。对于民俗信仰的病态,我现在提出三个简单的条件给大家印证:
第一,要信仰有道德的。
第二,要信仰有能力的。
第三,要信仰实在的,要有历史可考。
用这三种方法去克治,我们信仰的病态就可以治疗好了。
感谢各位的踊跃听讲,愿佛法如良医,带给大家一些平安健康;愿佛法如良药,带给大家一些清心顺意。我祝福大家吉祥如意,谢谢各位!
||||微信 zhibeifw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铺张浪费的近义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