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39集团军副军长李志忠长

我军新组建13个集团军为何全用新番号 背后有三玄机_军事_天阅网
&& 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我军新组建13个集团军为何全用新番号 背后有三玄机
&&发布时间: 11:21&&来源:新浪军事
  日,国防部公布了本次军改的重头戏,中国陆军集团军的改革内容。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原有的18个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13个全新的集团军,启用新番号,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和八十三集团军。此次调整组建新的集团军,是中国军队对陆军机动作战部队的整体性重塑,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迈出的关键一步,对于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集团军是中国陆军的机动作战部队,是基本战役军团,由若干个师和旅编成的军级作战单位,一般隶属于战区,设有领导机关,编有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陆军航空兵等兵种或专业兵组成的战斗部队和勤务保障部队。
  此次集团军的改革,人们不禁会问,为何新组建13个集团军的番号从71至83,为何没有1至70军,以前的18个集团军番号为何没有沿用?
  要了解这些,我们需要先从解放军陆军的70个步兵军谈起。
  我们的人民军队成立于1927年的南昌起义时期,那时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由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部队为第1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军,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尽管是三个军八个师,但起义军全军只有2万余人。
  在红军时期,我军诞生了几个主力方面军,例如中央苏区的红一方面军,湘鄂的红二方面军,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长征胜利后,为了国共合作抗日,工农红军被改编为第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下辖第115师(由红一方面军改编),第120师(红二方面军改编),第129师(红四方面军改编)。
  抗战胜利后,人民军队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一百万。解放战争时期,为了适应大规模作战的需要,按地域划分为五大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西北野战军。
  到了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重点研究军事问题。毛主席提出人民解放军要有计划地走向正规化,现有的武装力量,共计51个步兵纵队,168个旅,应扩大编制到70个步兵纵队。同月出台《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方针及部队编制问题的决定》,决定我军的正规军须发展至210个步兵师,共计70个步兵军。
  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相继胜利,我各野战军的作战范围已经突破地域的界限,先前以地域命名的野战军番号已不合时宜。1948年11月发布《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1949年1月又发出《各野战军番号按序数排列的指示》,将西北、中原、华东、东北野战军依次改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所属各野战纵队按全军统一顺序排列。
  从1948年11月中旬到1949年3月上旬,各野战军、军区相继对部队进行了整编,实行了统一的编制体制,将部队整编为4个野战军、12个兵团、57个军。兵团以下各级一般按&三三制&编组,步兵军下辖3个步兵师9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及军直侦察、通信、工兵、警卫营等分队。
  到1949年10月,解放军已出现67个军的番号,只有56、57、59军的番号未使用。通过整编,人民解放军的编制体制更加统一合理,向正规化建设迈进了一大步。此为解放军陆军历史上70个步兵军的来历。
  到1949年,经过22年浴血奋战,这支人民军队已经显露出遮挡不住的霸气和锐利,此时的这支军队已经具备了某种使命感,他们就是为恢复中华民族所有历史荣光而出现的。一年后他们跨出国门,迎战世界第一军事强国,从此一举遏制并扭转了百年来不断下坠的国运。
  建国后,解放军的70个步兵军开始陆续裁撤,番号逐次减少,保留的步兵军也经过多次整编和裁减,1950年5月解放军陆军规模下降为60个步兵军,9月降为57个军,11月已经是53个军了。其后在历次裁军中,我军的军一级番号不断减少。
  1982年开始进行陆军集团军改编试点,将大军区直属的预备炮兵师、坦克师、高炮师及工兵团、舟桥团等兵种部队划归陆军军建制,此时的陆军步兵军下辖有3个陆军师和3个独立兵种师以及军属炮兵团、坦克团、高炮团,规模高达7万人,试点证明这样规模的集团军未达到精简合成的要求,还是太臃肿。
  日,中国政府宣布裁减军队员额一百万,同时将35个陆军步兵军整编为24个合成化的集团军,编制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将全军大部分属于兵种总部直属的独立炮兵师,坦克师,工程兵团,防化兵团,高炮师、通信团等专业部队下放到集团军管理,使集团军成为真正的合成军。
  解放军后来又在1997年和2003年两次宣布裁军,全军集团军数量减至21个,首次出现了旅团制的集团军,有20多个步兵师改编为摩托化步兵旅,2个坦克师缩编为装甲旅,另有一批步兵师转隶省军区,改为预备役师。在保留的步兵师当中,首次将原来的三个步兵团缩减为二个步兵团,组建了&五团制&步兵师,即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装甲团和一个高炮团。集团军坦克师(旅)也全部改为合成化的装甲师(旅),撤消了原坦克师下属的装甲步兵团。部分集团军高炮旅改建为配备地空导弹的防空旅。
  2003年10月,陆军集团军再次精简,撤消了3个集团军,分别是沈阳军区第23集团军、北京军区第24、第63集团军,至此我军集团军的数量保留为18个。集团军建制内的机械化部队得到扩大,出现了轻型机械化步兵师、两栖机械化步兵师和机械化步兵旅。全旅团制集团军的数量得到增加。原来由军区指挥的陆航团、电子对抗团、特种大队等高科技部队也转隶给集团军,使集团军的合成程度进一步增强,综合作战能力明显提高。
  日,中国政府发表国防白皮书介绍:陆军集团军番号不再保密,不再以&某&替代,可以对外公开使用。我军是18个集团军隶属于七个军区,分别是沈阳军区下辖第16、39、40集团军,北京军区下辖第27、38、65集团军,兰州军区下辖第21、47集团军,济南军区下辖第20、26、54集团军,南京军区下辖第1、12、31集团军,广州军区下辖第41、42集团军,成都军区下辖第13、14集团军。再加上新疆军区和西藏军区的几个陆军师旅(实际上相当于2个集团军),以及空降军第15军和海军陆战队,中国军队机动作战部队的规模为85万人。
  当七大军区成为历史之后,集团军转隶至五大战区陆军麾下,&换了领导&、&搬了家&,东部战区下辖第1、12、31集团军,南部战区下辖第14、 41、42集团军,西部战区下辖第13、 21、47集团军,北部战区下辖第16、39、40、26集团军,中部战区下辖第20、54、27、38、65集团军。
  在《解放军报》刊发的全军新调整组建84个军级单位系列文章中,提到这次调整是在结构上优化作战力量编成,在效能上对接实战需求,是作战体系的一次重塑。既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模式可供参考,许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下一步,中国陆军还会继续深化军事变革,例如组建全旅化的模块化编制的集团军,裁减旅团机关,合成营建设常态化,将旅作为基本作战单位,将合成营作为基本作战单元。增加新型作战力量,加强作战支援模块等等。
  重新赋予新集团军番号,外界分析有三点寓意,一是从71开始的番号,寓意着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是从71军开始既可回避保留哪个番号的问题,消除各集团军争相保留自己番号的想法。三是此前的18个集团军番号,是建军以来经过历次战争洗礼,战功赫赫的雄狮劲旅,如果重新组建,新番号只能从数字71以上开始排起,这就避免了与过去老番号的重叠。
  当老番号走进记忆,陆军集团军伴随着新番号的启用,已经开始了新的征程。革故鼎新,承载着新的使命与希望。那些曾经的番号,作为一个时代印记,写入厚重悠长的军史,同时也化为坚固的基石,为中国陆军振翅高飞提供着恒久的支撑。
  尽管许多战争年代威名赫赫的番号陆续走入历史,尽管番号在改变,但精神永不磨灭&&
  深入骨髓的荣誉感,对敌人无比的蔑视,一往无前的战斗作风,是解放军精神核心。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式上,许多人最关心新式坦克大炮导弹,其实最令人最激动的应该是10个英模部队方队,这些英雄连队才是解放军的真正灵魂。这支威震天下的军队向全世界自豪地展示了,那些永不磨灭的番号,10个徒步方队全部由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的现役英模部队组成,这些荣誉旗帜与光荣称号见证了战争年代的艰辛与磨难,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彪炳史册的璀璨功勋,从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后来的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抗法援越,对印自卫反击战、抗美援越,珍宝岛作战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们的军队愈战愈强、越打越壮大,以忠诚与鲜血续写了军事史上的壮美篇章。
责任编辑: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解放军 集团军 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揭曾蹂躏五千女子的马步芳乱伦秘史
揭曾蹂躏五千女子的马步芳乱伦秘史
核心提示:马步芳为人荒淫无耻,在国民党上层中少见。在大陆时,他曾公开说:“生我、我生者外无不奸。”部属的妻女,自己家族的胞妹、侄女、兄嫂、弟媳,都难逃他的魔爪。
民国军阀中勇武善战者不多,但荒淫贪色之徒却不少。这些乱世枭雄们恨不得人人信奉“离散天下人之妻女,供我一人之淫乐”的流氓主义,干出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但究竟谁是军阀中的第一荒淫之徒?
这个问题提出来,大伙的答案一定是五花八门。肯定有答袁世凯(妻妾10房)的;有答张宗昌(妻妾不知数,可考者24名。人称“三不知”将军,即“兵不知有多少,钱不知有多少,姨太太不知有多少”)的;也有答杨森(公开的妻妾12人)的;有答范绍增(妻妾达三四十位之多)的……
但与极度荒淫、令人发指的“青海王”马步芳比起来,这些贪色的军阀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马步芳生于1903年,甘肃临夏人,回族,字子香。早年依靠西北军冯玉祥,后弃冯投蒋,逐步奠定了在青海的统治地位。马步芳曾任青海省主席、第四十集团军总司令等职,有“青海王”之称。马步芳素有虎狼之性,曾残酷镇压西路红军,盘剥青海人民,犯下了种种罪行。
民国时期,在我国西北的甘、宁、青地区,存在着数股强大的回军武装力量。由于其首领皆为甘肃河州回族马姓,故称“马家军”,俗称“西北群马”。因割据范围不同,又分成“宁(夏)马”、“青(海)马”、“甘(肃)马”等,其势力还曾扩张到新疆。
“马家军”原为家族武装势力,它们参与了当时中国政坛的纷争,先后依附清政府、北洋军阀、冯玉祥、蒋介石等,统治西北地区数十年,产生了一批显赫一时的马姓军阀。他们以“甘、河、回、马”(即甘肃人、河州人、回族、马姓)这四条为用人标准,核心权力采取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封建继承方式,经数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左右西北局势的军阀武装。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群马”中以马鸿宾、马鸿逵、马步芳三个集团最具实力,人称“西北三马”。抗日战争期间马步芳任第四十集团军总司令兼陆军第八十二军军长,派兵参加抗日战争。1945年当选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1948年9月兼任西北军政副长官。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40年,尤以马步芳最为残忍凶狠、荒淫横暴,人称“土皇帝”。
1949年5月,华北、华东地区的战争形势一日千里,西北地区也解放在际。李宗仁一面在作仓皇南逃的准备,一面还强打精神与马鸿逵共商改组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的计划。
马步芳大力开展“黄金外交”,走上层路线,给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等国民党大员送礼。白崇禧几经考虑,认为马步芳是匹“野马”,虽难驾驭,但还可以拿出来拼一拼,容易利用,而马鸿逵则是一匹“滑马”,常以“保境安民”为由保存实力,有些靠不住。当然,马步芳的实力还是在马鸿逵之上的,这也是他最后竞得军政长官一职的主要原因。
尔后,马步芳大刀阔斧,对西北长官公署的原有高级人员,作了大规模调整,凡行政、财经、建设等“肥缺”,一律由“马家将”充当,只留下属桂系的副长官兼参谋长刘任等人。
另外,马步芳故意留下甘肃省政府主席郭寄峤,以抵制马鸿逵,等时机成熟再逼他让位。马步芳还发动各地大肆献马献旗,派代表来兰州祝贺,为自己大造声势。兰州挤满了前来献礼的代表,连日大摆宴席,跳舞作乐。马步芳任命的兰州城防警备司令赵珑大肆搜捕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马步芳指示他们要“宁可错杀一千,不让走脱一人”,凡发现对马步芳黑暗统治有不满言行的,便施以拷打或者枪杀,之后更是颁布了《紧急治罪法》,实施法西斯统治,把死刑扩大到了无所不包的范围。
但马步芳的迷梦很快破灭。8月20日,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起了兰州战役。就在解放军对兰州发起总攻的前一日,马步芳悄悄溜回了老巢西宁,留儿子马继援督促部下作拼死一战。马步芳花重金雇陈纳德“飞虎队”9架飞机,将历年搜刮来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运往国外,先运往香港,后运往中东。
8月27日,兰州解放。国民党国防部长徐永昌受阎锡山委派,飞抵西宁,一面要追究马步芳的责任,一面指示他以西宁为基地作困兽之斗。马步芳不服气,同徐永昌大吵一通。
最后,马步芳借口要向国民党中央求援,带着一大群姨太太乘上陈纳德的民航大队飞机,背着徐永昌飞往重庆,永远离开了自己残暴统治了40年的青海。
在此期间,10月上旬,蒋介石电召马步芳去台湾。马步芳无奈,不得不遵命到了台湾。他把西北战场失败的全部责任完全推到了马鸿逵的身上,而蒋介石却命他重返西北,收拾残部,继续同解放军对抗。西北战局已无法挽回,这实际上是叫马步芳去送死,马步芳不寒而栗,遂萌生去意。
自1950年起,马步芳迁居埃及首都开罗。他在开罗住宅区马尔地33号购买公寓一院,作为自己的私宅,其内部的装修陈设超过王宫。他另外购买13层楼房一幢,作为其余人员的住所。为了不坐吃山空,马步芳开了一个舞厅和三家酒店。
马步芳为人荒淫无耻,在国民党上层中少见。在大陆时,他曾公开说:“生我、我生者外无不奸。”部属的妻女,自己家族的胞妹、侄女、兄嫂、弟媳,都难逃他的魔爪。
在埃及,马步芳仍然难改其风流本性,酒店的女侍、舞厅的舞女、随他到开罗谋生的部属的家眷,都被他奸淫。甚至连他的外孙女,也遭其强奸,后生下一个儿子。为了掩人耳目,马步芳亲手将这个婴儿杀死。
据后来旅居中东的回族侨民向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控拆,包括汉、回、满、蒙、藏、哈(萨克)、撒(拉)等各族女性在内,被马步芳蹂躏过的,不下5000人。
与此同时,马步芳还大做走私生意。过去国民党政权拨给他的大批军费,都被他兑换成黄金后私吞了,听说黄金在印度黑市上值钱,便组织偷运倒卖的勾当。
1957年,因埃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受欢迎的马步芳又迁居沙特阿拉伯居住。马步芳从权力顶峰一下子跌落到漂泊海外过着寓公生活的普通老百姓,每天无所事事,就聘请了中、阿文家庭教师,坚持同全家大人小孩一起学习阿拉伯语和文字,还请人给他读《古兰经》,似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从表面上看心态还较平和的他,常对身边人说:“打天下,坐江山,谁胜谁坐,还不是那么一台戏!”“到哪个山里砍哪个柴,这有什么不行的。”
50年代末时,台湾当局曾积极行动,想邀沙特国王去访问台湾,以扩大台湾当局在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可是马步芳一想到自己要“陪同”回台湾,便态度消极,一拖再拖,直到最后不了了之。马步芳在任4年中,没履行过一回去台湾“述职”的义务。
马步芳压迫当地侨胞的手段相当毒辣。沙特的华侨多以缝衣制帽为生,马步芳把所有的缝纫机都买下,迫使侨胞用高价向其转购。各国的华侨来麦加朝圣,也遭其盘剥,否则就诬以“通匪”等“罪名”,让沙特方面不予签证。而原先就在沙的侨民,护照大多被其扣押在手,更使其颐指自如。
马步芳刚到沙特时,也常带着一群姨太太去麦加朝觐。阿匐见了大起诧异,认为一个男人不可能有这么多妻妾,必定是他拐了别人的老婆。因此当面骂他道:“你这人带别人的太太来朝觐天房,把天房亵渎了。我要打你的耳光,赶你出去,还要报告政府,驱逐你出境!”吓得马步芳赶快把太太们就近送人,别人说养不起,他又贴上一点钱。等到朝觐结束后,又去硬讨回来,被人传为笑料。
1961年春,马步芳为台湾当局的“外交事业”制造了一起大的性丑闻。起因是五姨太马月兰的反戈。马月兰是马步芳的堂弟马步隆的女儿,马步芳去开罗时,她和家人随行。马步芳看上了侄女的美貌,要纳她为妾,还威胁马步隆夫妇说:“你们不把她给我,我要你全家都活不成!”就这样,马月兰成了伯父马步芳的玩物。
马步芳来沙特当“大使”后,马月兰被关在吉达海滨的住宅里,不准与任何男人接触,还常遭到马步芳的殴打,而其父母和弟妹,则远远避开。不料后来,马步芳又瞄上了马月兰的母亲和她的两个妹妹,要她写信召她们来马公馆“一同生活”。马月兰无法忍受这种母女姊妹同受蹂躏的耻辱,断然拒绝,于是马步芳更竭力折磨她。
刚巧,这时台湾当局又给自己驻沙特“大使馆”派来一个“参赞”宋选铨。宋的妻子是外国人,思想开明,很同情马月兰的处境,于是帮助她逃出虎口,藏身于自己的住宅。接着,马月兰不断向台湾“外交部”、“监察院”、“立法院”等处发出控告信,要求他们责成马步芳速将她被扣押的护照发还,好让自己去台湾控诉这位伯父兼丈夫的“大使”的罪行。
马步芳知道后,下令在“大使馆”内挖了个坑,准备活埋宋选铨,又亲自带领数人去砸宋的家门。宋选铨和马月兰跑到阳台上向外大声呼救。沙特警方立即派来警察,当场将马步芳一行人拿下。但是马步芳是“外交使节”,享有豁免权,而其余的人则被送往警局关押。
不久,马月兰逃到台湾,出现在台湾“监察院”的控诉席上。继而,沙特华侨的联名控告信似雪片飞来。台湾报纸上尽是“踏花归来马蹄香,风流大使太荒唐”、“后宫多佳丽,侄女充下陈”等标题。“监察委员”们亦纷纷以“败坏邦交,贻误国是”、“乱伦逼婚,迫害侨胞”等罪名,提出劾马案,直至要追究“外交部”、“行政院”的责任。
马步芳自然不会送上门来受审,台湾当局更是想尽可能遮盖乱伦丑闻,最后,由马步芳“自请辞职”了事。马步芳在沙特弄得声名狼藉,中东各国也不欢迎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丑类。从此他就一直躲在公馆里消磨时光。
1975年7月31日,恶贯满盈的马步芳暴死在沙特,终年73岁。
我的更多文章:
( 09:00:34)( 08:37:07)( 08:35:29)( 08:33:26)( 14:30:2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颂歌献给党---原28军南京干休所纪念建党96军直防化连建连五十五周年临汾战友聚会圆满【原创】 “喝”100#航空汽油的CY-76祝天下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
28集团军概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8集团军,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党领导的一支抗日劲旅。解放战争时期,是华东野战军能攻善守的主力之一,以打阻击战闻名华东、中原战场战功卓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先后转战鲁、冀、苏、豫、皖、鄂、沪、浙、赣、闽等九省一市,历经战役战斗数百次,取得了歼敌二十四万余人的重大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功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传承光荣,再铸辉煌,为祖国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亲爱的战友们:根据广大战友们的建议和要求,把28军(集团军)战友网从原来设立在二级网站的“论坛”中独立出来,重新改版设计、全面升级创新了《陆军28集团军战友网》。新网站由首页引导页、战友论坛、趣味圈子、战友社区(战友博客、战友相册、战友活动、一句话博客……)等四大部分组成。新的网站运行以后,望战友们一如既往的关爱呵护我们的网站,我们的家,坚持网站的宗旨,遵守网站的管理规定,把战友网真正建设成为健康、和谐、温馨的战友之家。
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官兵友爱歌(宋祖英)&&
3.我是一个兵&&
5.一二三四歌(闫维文)&&
6.告别军营(刘和刚) &&
7.小白杨&&
8.我的老班长&&
9.打靶归来 &&
10.当兵的人&&
11.为了谁&&
12.说句心里话&&
13.相逢是首歌&&
14.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40个集团军及历任长官
我的图书馆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40个集团军及历任长官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40个集团军及历任长官&&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场是同盟国在亚洲地面作战的主要战场,中国抗日军队在八年对日作战中,歼灭、消耗及牵制了日本法西斯的绝大部分陆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陆军先后编成40个番号的集团军参加对日作战,由于国军是军阀组成的,各军军装、装备等都不一样,比如桂系的军装是黄色的,有钢盔,中央军也有钢盔,中央军的战斗力最强,川军比较贫寒穿的是草鞋戴的布军帽,战斗力也差等等,蒋介石是一个可以协调各路军阀抗日的大军阀。图:【抗战时期各军阀分布图,国民政府为蒋介石的中央军】&& & & &八年抗日各军阀投入军力都非常之大比如川军投入350万、伤亡64万,但是川军的作战能力非常差,装备也不好,穿的都是草鞋戴的布军帽,连国民党是大军阀最小的军阀之一滇军也投入40万、伤亡10万。西北军阀早在中原大战后就瓦解了,分裂很多小军阀,但是蒋介石以抗战为重,重新邀请已经被开除党籍的冯玉祥继续来国民政府任职担任战区司令长官,西北军是一个非常不听话的军阀,但是贡献也是非常大。东北军在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之后也被瓦解了,东北军只有军部首领没有最高首领,在抗战上他们也非常积极,中央军是蒋介石的黄埔系也是实力最强的派系,在八年抗日中贡献最大,打出了很多漂亮的战役,规模也是第一,装备也算是最好的,而且八年抗日中央军没有一名将军背叛,其中中央军军官牺牲就多达3万多名,其中就有1万多名黄埔军校毕业军官,蒋介石的中央军德械师也全部被打光了。桂系也是一个战斗力非常强的军阀,打了很多战役,士兵都戴着钢盔,穿着黄色的军装,与其他国军军装不一样,阎锡山的晋绥军也不错,比如傅作义的部队,在抗日中立下了赫赫功劳,粤系军阀过去一直也是一个不听话的军阀,不过抗日的时候都很主动投入战争,可以说国军在抗日从中央军到地方军都非常的积极,其他军阀都相继付出了很多牺牲,至于八路军,我就不多说了,号称抗日打死的日伪军是国军的两倍,抗日初期国共军力比例60:1,国军在正面战场,共军在敌后战场,国军是正规军,共军在中后期大部分都是打游击的民兵,我觉得八路军是40个集团军中抗战最不积极的一个集团军,也算是功劳最小的一个集团军,毕竟敌后战场的集团军就是八路军一个,其他军阀的集团军,蒋介石不说,他们也会主动上战场抗日,滇军的龙云一直都是自居一方,但是抗战的时候他立马就接受编军力一大半都投入抗日。是总体上中国的装备比日军差多了,比较日本是机械化部队,国军与日军平均伤亡比例高达5:1,但是相比二战中法国、苏联等众多被法西斯入侵的国家,国军是一个非常团结非常勇敢的部队,离不开蒋介石对各军阀的协调,没有像苏联那样那么多红军投降德军,更没有像法国那样直接亡国。&第一集团军(西北军阀) &1937年8月上旬由原驻守在平津冀察地区的第二十九军扩编而成,集团军总司令为宋哲元,下辖初由宋哲元兼军长后由张自忠任军长的第五十九军、冯治安任军长的第七十七军和刘汝明任军长的第六十八军,属第一战区指挥管辖。在卢沟桥抗战中驻守宛平的第三十七师第一一〇旅吉星文的第二一九团及抗战爆发后最早为国捐躯的佟麟阁、赵登禹将军都属于这支部队。将第二十九军扩编为第一集团军,据说是为了表彰这支率先参加对日作战的部队,授予该集团军3个军的番号也别具匠心,即一个明“七七”,即第七十七军,两个暗“ 七七”,即第五十九军和第六十八军,以纪念七七抗战。后刘汝明的第六十八军加入平绥路一线作战的第七集团军的战斗序列。1937年10月下旬,第五十三军、骑三军、第九十二军、第六十七军等部也曾归属第一集团军指挥。该集团军参加过津浦路北段和平汉路北段对日作战行动,在菏泽保卫战中,配属第一集团军作战的湖南部队第二十三师作战失利,师长李必蕃受重伤后自戕殉国。1938年,第一集团军自河北退入河南,后调归第五战区指挥管辖,驻守湖北北部。同年10 月,第一集团军奉令整建制改称第三十三集团军,集团军总司令为张自忠,一直驻守在第五战区、第六战区的湖北北部地区。尔后,由滇军卢汉将军任军长的第六十军奉令扩编为第一集团军。抗战爆发后,云南实力派首领龙云接受南京国民政府国防会议的命令,将其训练多年、由全部法式武器装备的6个旅的滇军编为陆军第六十军,1937年10月,第六十军在卢汉率领下出滇抗日。1938年4 月下旬到达徐州战场,奉令归第五战区指挥,随即参加徐州外围禹王山战斗,首次对日作战即以极其顽强的战斗作风及时扼制住日军的攻势,坚守预定防线20余天,以伤亡官兵近两万人的代价胜利完成统帅部及战区赋予的战斗任务,该军第一八三师第五四二旅旅长陈钟书在与日军的激战中阵亡殉国。由第六十军扩编成的第一集团军下辖先为卢汉、后为安恩溥为军长的第六十军、孙渡为军长的第五十八军和张冲为军长的新编第三军,集团军总司令初为龙云,继任为卢汉。后该集团军调归第九战区指挥管辖,驻守江西、滇西,曾参加过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和长衡会战。1940年后,第一集团军司令部及总司令卢汉率第六十军奉令调回云南,接受昆明行营指挥管辖,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部及副总司令高荫槐、孙渡率第五十八军、新三军仍留湖南、江西接受第九战区指挥管辖。1944年秋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中央军嫡系第九十三军在广西全州作战中失利,军长陈牧农被逮捕枪决,该部番号也被取消。1945年初,在云南的第一集团军下辖的部队一部奉令扩编为第九十三军。不久,在云南的第一集团军的第六十军和第九十三军奉令加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直辖、专门用于担任战略反攻任务的四个方面军中的第一方面军,在湖南第九战区的第一集团军番号直至抗战胜利才撤销。后第一方面军的部队曾赴越南参加接受日军投降的工作。后期第一集团军为滇系军阀。&第二集团军(西北军阀)&&1937年8月上旬由原西北军一部组成的第二十六路军为主编组而成,集团军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孙连仲,第二十七师、第三十师、第三十一师是该集团军的基本部队,属第一战区指挥管辖,第五十二军、第三十二军、第三军都曾加入过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该集团军是七七事变后最早进军华北增援第二十九军的中国军队,曾在琉璃河、良乡等地区抗击日军。后奉令调归第二战区指挥,参加扼守冀晋要隘娘子关的战役。1938年初,该集团军调归第五战区指挥管辖,孙连仲继任集团军总司令,其基本部队编组为第三十军和第四十二军,该集团军在台儿庄战役中是担任坚守任务的主力作战部队,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后韩复榘旧部曹福林的第五十五军、宋哲元旧部刘汝明的第六十八军也加入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日,该集团军第四十二军军长冯安邦在大别山战役结束后转进襄樊途中遭敌机轰炸而牺牲。1939年初,该集团军调归第一战区指挥。1940年又划回第五战区,长期驻守豫西南鄂北地区,曾参加过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策应作战。1943年孙连仲调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其基本部队随其调至第六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由刘汝明代理,下辖第六十八军、第五十五军及石友三旧部米文和的第六十九军,参加过常德会战及豫西鄂北会战。&第三集团军(西北军阀)&&1937年8月中旬由驻扎在山东省的中国军队奉令编组而成,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韩复榘、副总司令为于学忠和沈鸿烈,下辖第十二军、第五十五军、第五十六军和第五十一军,属第五战区指挥管辖,其中孙桐萱为军长的第十二军、谷良民为军长的第五十六军和曹福林为军长的第五十五军是其基本部队。1938年初,韩复榘因对日作战不利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处决,于学忠继任该集团军总司令。该集团军曾参加台儿庄会战外围作战,第五十一军第一一四师师长方叔洪、第一〇 二师第三〇六旅旅长扈先梅均在作战中阵亡殉国。1938年夏,第三集团军调归第九战区指挥管辖,集团军总司令为孙桐萱,但因第五十六军番号撤销(其第二十二师编入第十二军,第七十四师编入第五十五军),而第五十五军加入第二集团军,第五十一军加入第三十一集团军,仅辖第十二军,后该集团军在江西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初,第三集团军调归第一战区指挥管辖,自此长期驻守河南。由于国民党政府对韩复榘旧部采取极不信任和限制、分化的政策,至1943年夏,第三集团军只辖有第十二军的第二十师、第二十二师、第八十一师。不久,孙桐萱被国民党政府借故撤职扣压,第十二军被编入中央嫡系汤恩伯的第三十一集团军,至此,原由韩复榘部队为主组成的第三集团军消失。随后,第三集团军的番号被转给中央嫡系胡宗南所控制的第八战区的部队,集团军总部设在甘肃武威,总司令为李铁军,下辖第九十一军的暂五十八师、骑十师、新编第四师等部,李铁军调任第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后,集团军总司令名义上由第四集团军第三十八军军长赵寿山将军继任,但实权控制在副总司令于达手中。赵原系杨虎城旧部,此次被蒋介石以升官名义调离原部队,剥夺了兵权。&第四集团军(中央军)&&1937年8月中旬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蒋鼎文,下辖第二军的第三师、第八十师及独立旅等部,属第四战区指挥管辖。淞沪会战后期,该集团军的第二军曾赴上海参战。1938年7月,该集团军管辖第八十军的第七十五师和第八十师,驻守福建,后该地防务及部队改归陈仪为主任的闽绥靖区和第二十五集团军指挥。第四集团军的番号转而划归第二战区,由原杨虎城将军第十七路军出陕抗日并在著名的娘子关战役和坚守中条山诸战中屡立战功的部队为主扩编而成,集团军总司令为孙蔚如、副总司令为李家钰,下辖第三十八军、第九十六军、第四十七军,驻防山西南部。1940年,李家钰率第四十七军脱离第四集团军,另行组建第三十六集团军。1941年起第四集团军转归第一战区指挥管辖。中条山战役后,第四集团军退过黄河,驻守河南。1943年夏,国民党中央嫡系第十四军加入第四集团军战斗序列。尔后,国民党中央以明升暗降手法将第四集团军主力第三十八军军长赵寿山调任其嫡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任命黄埔生张耀明为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三十八军军长。1944 年中原会战时期,第四集团军在登封、汜水一线战斗中曾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日,又以提升孙蔚如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为由,将其调离第四集团军,旨在控制和分化杨虎城的旧部。&第五集团军(中央军)&&1937年8月中旬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顾祝同、副总司令为上官云相,下辖第八军、第一军、第二十六军、第五十七军等部,属第五战区指挥管辖,淞沪会战爆发后,第八军、第一军等分别编入其他集团军战斗序列,顾祝同也调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直接指挥淞沪会战。1938年夏,于学忠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下辖其基本部队第五十一军和宋希濂的第七十一军。1938年底,于学忠奉令率部组建鲁苏战区。后第五集团军番号调归第二战区,由驻守山西南部中条山的中国军队编组而成,集团军总司令为曾万钟、副总司令刘茂恩,下辖北伐时就存在的朱培德系统滇军第三军、刘茂恩的河南土著部队第十五军、高桂滋的陕北土著部队第十七军,其基本部队为第三军。1941年初,第五集团军及中条山战区部队划归第一战区指挥。此时,第五集团军仅指挥第三军和第九十八军。1941年夏中条山战役中,第五集团军总部及其主力第三军遭到惨重失败,第三军军长唐淮源、该军主力师第十二师师长寸性奇及大量官佐阵亡,1941年夏末,第九十八军在与日军作战中失利,9月29日,军长武士敏阵亡。后该集团军番号被撤销。1943年4月后,第五集团军番号在昆明行营恢复,集团军总司令为杜聿明,下辖第五军、第八军等部,其基本部队为第五军,该军是中国陆军第一支机械化部队,是军事委员会直辖的机动主力作战部队,1939年底曾在广西昆仑关用苏式装备全歼日军主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击毙旅团长中村正雄。后参加第一次入缅远征军,著名的抗日殉国将领戴安澜就是第五军第二○○师师长。&第六集团军(晋系军阀)&&1937年8月上旬由晋绥军部队编组而成,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杨爱源,副总司令为孙楚,下辖第三十三军、第三十四军等部,该集团军在整个抗战时期始终归第二战区指挥管辖,在山西境内作战,曾参加过平型关会战、忻口会战等。其第三十三军第二○三旅旅长梁镜斋、第一九六旅旅长姜玉贞分别在茹越口战斗、原平保卫战中阵亡殉国。1939年,第六集团军总司令为陈长捷,下辖第六十一军和第八十三军等部,曾发动过反gong的“晋西事变 ”。1940年后,杨爱源又接任该集团军总司令,后该集团军一直辖有第十九军和第二十三军。&第七集团军(晋系军阀)&&1937年8月中旬由驻扎在晋北及察哈尔的中国军队编组而成,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傅作义、副总司令为刘汝明,下辖第三十五军、第六十一军、第六十八军、第十七军和第十三军,属第二战区指挥管辖。曾参加平绥路南口保卫战、雁北作战和忻口保卫战等。在张家口保卫战中,第六十八军保安第二旅旅长马玉田阵亡殉国。 1938年初,傅作义率其基本部队第三十五军赴绥远组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第六十八军、第十三军、第十七军也奉令脱离该集团军指挥。但第七集团军番号仍留在第二战区,后赵承绶继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八十三军、骑一军等部。1941年以后,赵承绶的第七集团军一直指挥管辖第三十三军和第三十四军。 1942年6月,其第三十四军暂编第四十五师师长王凤山在晋西南与日军作战中阵亡。&第八集团军(粤系军阀)&&1937年8月中旬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张发奎,下辖第六十九军的第五十五师、第五十七师、第六十一师、第六十二师等部,属第三战区指挥管辖,该集团军曾参加淞沪会战,担任右翼作战任务。1938年初,第八集团军转为军事委员会直辖兵团,张发奎仍任司令,下辖第三十六师、第五十师、第九十二师、第九十三师及第一六七师。后该集团军建制撤销,其番号给予在山西的第二战区的晋绥军部队,新任第八集团军总司令为孙楚,初期指挥管辖第六十六师、第二十一师等部,后指挥管辖第三十四军、暂编第一军。自1943年起,该集团军总司令为孙楚,副总司令为楚溪春,一直指挥管辖第四十三军和第六十一军等部队。&第九集团军(中央军)&&1937年8月中旬在上海地区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张治中,下辖第三十六师、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均系原国民政府警卫军,由德国顾问训练的精锐之师,是最早投入淞沪战场的部队,属第三战区指挥管辖。日,在淞沪战场最早阵亡殉国的黄梅兴将军就是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四旅旅长。9月中旬,朱绍良接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第十八师、第六十一师加入该集团军战斗序列,这时该集团军担任淞沪战场中央地段防守任务。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就是由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二旅第五二四团的官兵组成。10 月25日,该集团军第十八师师长朱耀华因所扼守的大场防线被突破,官兵伤亡惨重,无力恢复而自戕殉国,成为抗战爆发后首位自杀殉国的中国将军。后在南京保卫战中,该集团军第八十七师第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四旅旅长高致嵩、第二六二旅旅长朱赤均阵亡殉国。1938年夏,第九集团军番号调归第九战区指挥管辖,集团军总司令为吴奇伟,下辖第六十四军、第七十军、第二十五军、第四军、第八军和第六十六军等部,驻扎江西,曾参加武汉会战,是万家岭大捷的主力参战部队,该战全歼日军四个联队。到1939年春,第九集团军只辖第四军、第四十九军,参加过南昌战役。1940年,第九集团军番号转归第四战区,集团军总司令为关麟徵,下辖第五十四军、第六军。1943年,第九集团军又调归昆明行营指挥管辖,关麟徵仍任集团军总司令,其起家部队第五十二军加入该集团军战斗序列。后第五十四军、第六军调离该集团军。1945年春,第九集团军及第五十二军奉令编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直辖的、专门用于战略反攻任务的四个方面军中的第一方面军,关麟徵任第一方面军副总司令。&第十集团军(湘系军阀)&&1937年8月下旬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刘建绪,下辖陶广的第二十八军和李觉的第七十军等湖南部队,属第三战区指挥管辖,该集团军曾参加淞沪会战右翼战线作战,后驻守浙江一线。1938年夏,第七十军调离,第十集团军只辖第二十八军的第六十三师、第一九二师、第一九四师、第一○七师和预十师等部。 1939年,第九十一军加入该集团军战斗序列.1940年后,王敬久任第十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王铁汉的第四十九军,何绍周的第八十八军和冯圣法的暂九军, 1942年,该集团军曾参加浙赣会战。1943年后,第十集团军番号转归第六战区,集团军总司令仍为王敬久,但其下辖部队改为陈诚“土木系”的3个军,即第十八军、第六十六军、第七十九军,驻守湖北,曾参加过鄂西会战、常德会战等。19 45年起,该集团军指挥管辖第六十六军和侯镜如的第九十二军,曾参加过湘西会战的策应作战。&第十一集团军(桂系军阀)&&1937年底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下辖韦云淞的第三十一军桂系部队,属第五战区指挥管辖,曾参加徐州会战,在明光、滁县一线顽强抗击日军。后该集团军改辖覃联芳的第八十四军、张义纯的第四十八军、何知重的第八十六军等部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该集团军指挥第八十四军和刘和鼎的第三十九军。10月,李品仙调任豫鄂皖边区游击总司令兼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夏威、黄琪翔先后接任集团军总司令,并参加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1940年5月,第八十四军第一七三师师长钟毅将军在唐河战役中殉国。后第三十九军转归第三十三集团军指挥,第八十四军转归第二十一集团军指挥,9月,第十一集团军在第五战区撤销。1941年末,第十一集团军番号调归昆明行营使用,宋希濂任总司令,张轸任副总司令,下辖第七十一军及预二师、新三十九师和新二十九师等部,曾在云南怒江一线抗击进犯日军。1944年春,第十一集团军调归中国滇西远征军司令部指挥,下辖王凌云的第二军、黄杰的第六军、钟彬的第七十一军等部。5月中旬,该集团军参加滇西反攻战役,经过极其惨烈的8个月激战后攻克龙陵、松山、畹町等地,与滇西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及中国驻印军反攻部队共同打通滇缅路,在芒友胜利会师,歼灭日军第二、第十八、第五十六师团等部,创造了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对日作战单一战场战绩最重大的一次胜利。同年9月,黄杰继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后该集团军的第七十一军编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用于担任战略反攻任务的四个方面军中的第三方面军,第二军编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直辖部队,第十一集团军番号撤销。&第十二集团军(粤系军阀)&&1937年8月中旬由粤系军队奉令组建,集团军总司令为余汉谋,下辖第六十二军、第六十三军、第六十四军、第六十五军和第六十六军,属第四战区指挥管辖,驻守广东省。第六十六军曾赴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的战场,其第一五九师参谋长姚中英、第一六○师参谋长司徒非均在战斗中阵亡。1938年夏,第六十四军调至江西参加武汉会战。10月中旬,第十二集团军在大亚湾及广东沿海与登陆日军展开战斗。在抗击日军向广东内地推进的战斗中,第六十二军第一五二师副师长林英灿、第六十三军第一五三师第四五九旅旅长钟芳峻均阵亡。1941年,第十二集团军划归当时的第七战区指挥管辖,仍驻守广东,下辖第六十二军、第六十三军、第六十五军,余汉谋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第十二集团军司令官。1944年夏,该集团军曾参加豫湘桂战役中广东战区的作战。1945年初,第十二集团军的第六十二军奉令编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直辖的、用于担任战略反攻任务的四个方面军中的第二方面军。从此,该集团军只辖第六十三军和第六十五军。&第十三集团军(晋系军阀)&&1939年2月由晋绥军部队奉令组建,该集团军始终属第二战区指挥管辖,在山西境内驻防。集团军总司令为王靖国、副总司令为陈长捷,下辖第十九军的第六十八师、第七十师及第二○一旅等部,后陈长捷调任第六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该集团军指挥管辖第十九军、第三十三军。其第十九军第七十师师长石作衡、第七十师第二一五旅旅长赵锡章、第七十师第二○五旅旅长徐积章先后在对日作战中阵亡。1941年该集团军总司令仍为王靖国、副总司令为刘奉滨,自1943年起,一直指挥管辖第八十三军、骑一军等部。&第十四集团军(中央军)&&1937年8月上旬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卫立煌,其基本部队第十四军为中央军嫡系,下辖第十师、第八十三师、第八十五师,该集团军是抗战爆发后首支开进华北作战的国民党中央嫡系部队,曾在平西地区对日作战,属第一战区管辖。9月,该集团军为增强山西对日作战力量,经石太路进入山西,调归第二战区指挥,不久,第九军加入该集团军战斗序列。该集团军参加了著名的忻口会战,担任中央集团的主力作战任务,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均在与日军的激战中阵亡。此次战役后,该集团军退至晋东南,第九十三军、第九十八军都曾加入过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1939年10月,刘茂恩任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下辖其基本部队第十五军、高桂滋的第十七军、裴昌会的第九军和范汉杰的第二十七军,仍驻守晋南中条山区,属第二战区指挥管辖。 1941年初,晋南中条山战区部队全部划归第一战区指挥。1941年春末中条山战役后,该集团军退过黄河,驻守河南。至1944年夏,该集团军总司令仍为刘茂恩,仅辖第十五军和谢辅三的暂编第四军。1944年春,日军发动豫湘桂会战,第十四集团军的部队在洛阳保卫战中曾顽强抵抗日军的进攻。到1944年底,第十四集团军番号被撤销,其所属各部队由第一战区商南指挥所指挥管辖。&第十五集团军(中央军)&&1937年8月中旬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陈诚、副总司令为罗卓英,下辖罗卓英的第十八军、刘和鼎的第三十九军和俞济时的第七十四军,属第三战区指挥管辖,是参加淞沪会战中国军队的主力作战兵团之一,担任左翼战线作战任务,曾在罗店地区顽强抗击日军,胡宗南的第一军和霍揆彰的第五十四军也加入过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担任宝山县城防守任务的第五十四军第九十八师第二九二旅第五八三团姚子青营在与日军的激战中全营阵亡。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第一一○旅旅长蔡炳炎、第九十师第二○七旅旅长宫惠民均在淞沪战场阵亡殉国。1937年10月,罗卓英继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仍属第三战区指挥管辖,下辖吴奇伟的第四军、罗卓英的第十八军、夏楚中的第七十九军、万耀煌的第二十五军和王东原的第七十三军。1938年夏,陈诚就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其基本部队第十八军随其调至第九战区,第四军、第二十五军也分别调入第九战区其他集团军战斗序列,参加武汉会战,第十五集团军番号撤销。1939年后,第十五集团军番号在第九战区恢复,关麟徵任集团军总司令,下辖其基本部队张耀明的第五十二军、陈沛的第三十七军和夏楚中的第七十九军,曾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后关麟徵率第五十二军组建第九集团军,第十五集团军番号撤销。1941年春,第十五集团军番号在第一战区恢复使用,集团军总司令为何柱国,副总司令为李仙洲,下辖李仙洲的第九十二军和廖运泽的骑二军。该集团军曾参加中原会战,其骑二军骑八师副师长卢广伟在阜阳战斗中阵亡殉国。1945年初,第十五集团军划归第十战区指挥管辖,何柱国任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集团军副总司令为陈又新、徐梁,下辖骑二军和周毓英的第五十一军。&第十六集团军(粤系军阀)&&1939年2月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夏威、副总司令为蔡廷锴,下辖夏威兼任军长的第四十六军和邓龙光的第六十四军,属第四战区指挥管辖,驻防两广地区。11 月,第六十四军调归第二十五集团军,韦云淞的第三十一军加入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1939 年底,该集团军参加桂南会战诸战役。1942年后,韦云淞任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该集团军仍指挥贺维珍的第三十一军和周祖晃的第四十六军两支桂系军队。 1944年夏中央军嫡系陈牧农的第九十三军加入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1944年9月至12月的桂柳会战中,该集团军作为第四战区主力部队参加对日作战,在坚守桂林的战斗中,该集团军第三十一军参谋长吕旃蒙、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陈济垣、第一三一师师长阚维雍、第一七○师副师长胡厚基均阵亡殉国。1945年 4月,该集团军第四十六军奉令加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直辖的,用于担任战略反攻任务的四个方面军中的第二方面军,第九十三军番号给予在云南的第一集团军后则编入第一方面军。第十六集团军番号撤销。&第十七集团军(西北军阀)&&1937年8月中旬,由驻扎在宁夏、青海地区的中国军队奉令编组而成,集团军总司令为马鸿逵,下辖马鸿逵兼任师长的第一六八师、马步芳的第一〇〇师和马步青的骑兵第五师,驻防宁夏、青海地区。1938年起,该集团军指挥管辖马鸿宾的第八十一军、孔令恂的第八十军、马步芳的第八十二军和马步青的骑兵第五军,属第八战区指挥管辖。1938 年底,马步芳奉令率第八十二军和骑兵第五军准备另行组建第四十集团军,脱离第十七集团军战斗序列,第八十军也奉令他调,故自1939年4月起,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马鸿逵只指挥管辖其兼任军长的第十一军和马鸿宾的第八十一军,受驻陕坝的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的指挥管辖,驻防宁夏及绥远西部,第八十一军马腾蛟的第三十五师曾参加绥西抗战,并在包头以南黄河一线担任河防任务。&第十八集团军(共产党)&&即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国民政府对日作战战斗序列中的正式番号。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为团结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举行多次协商谈判。根据同国民党政府达成的协议,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于日发布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11日,又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叶剑英任参谋长,下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〇师、第一二九师,共45000人,属第二战区指挥管辖,同时朱德兼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担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的战略任务。&第十九集团军(中央军)&&1937年9月上旬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薛岳,下辖阮肇昌的第六十九军、叶肇的第六十六军、周的第七十五军和吴奇伟的第四军,属第三战区指挥管辖,曾参加淞沪会战,担任左翼作战任务,李延年的第二军和杨森的第二十军也曾加入过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后第十九集团军番号调归第九战区,集团军总司令为罗卓英,下辖夏楚中的第七十九军、刘多荃的第四十九军、李觉的第七十军和宋肯堂的第三十二军,曾参加南昌保卫战。1939年后,第十九集团军曾指挥过俞济时的第七十四军、甘丽初的第六军、孙渡的第五十八军和安恩溥的第六十军及第七十九军、第三十二军等部,参加过第一、二、三次长沙会战。1943年后,第十九集团军番号调归第一战区,集团军总司令为汤恩伯,陈大庆为代总司令,下辖霍守义的暂九军、王毓文的暂一军和顾锡九的第八十九军。1944年夏,该集团军曾参加豫中会战。1945年初,该集团军改归第十战区指挥管辖,集团军总司令为陈大庆,下辖暂一军、第十二军等部。&第二十集团军(晋系军阀)&&1937年8月下旬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商震,下辖其兼任军长的基本部队第三十二军和万福麟的第五十三军,属第一战区指挥管辖,在平汉路北段参加抵抗日军的战斗,曾参加正定保卫战。1938年春,该集团军调归第九战区指挥,下辖第三十二军、黄维的第十八军、陈安宝的第二十九军和俞济时的第七十四军。后奉令参加武汉会战,曾在著名的万家岭战斗中歼灭日军4个联队。后商震辞去其起家部队第三十二军军长职,第三十二军副军长宋肯堂继任,尔后第三十二军脱离第二十集团军,编入第一集团军。商震仍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下辖霍揆章的第五十四军、周福成的第五十三军、周祥初的第三十七军和李延年的第二军。该集团军曾参加过第一、二次长沙会战。1940年2月,商震调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第二十集团军番号也随之调至第六战区,商震仍任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五十三军和第八十七军,担任湘江以西至湖北公安沿洞庭湖一线的防务。5月,商震调任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霍揆章代理集团军总司令。 1944年初,第二十集团军番号调归中国滇西远征军司令部指挥,霍揆章为集团军总司令,下辖方天的第五十四军和周福成的第五十三军。1944年5月,该集团军渡过怒江,开展滇西反攻作战,经过极其惨烈的8个月的激战后攻克腾冲等地,与滇西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及中国驻印军反攻部队共同打通滇缅路,在芒友胜利会师,歼灭日军第二、第十八、第五十六师团等部,创造了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军队对日作战单一战场战绩最重大的一次胜利。1945年春,该集团军的第五十三军和第五十四军均编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的直辖部队中,第二十集团军番号撤销。&&第二十一集团军(桂系军阀)&&1937年10月在广西由桂系军队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廖磊,下辖周祖晃的第七军和韦云淞的第四十八军。1937年10月,该集团军率其第四十八军奉令开赴淞沪战场参加对日作战,属第三战区指挥管辖,曾担任中央地段防守任务,胡宗南的第一军和刘和鼎的第三十九军也曾加入过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在淞沪对日作战中,该集团军第四十八军第一七四师五二二旅旅长夏国璋、第一七○师五一○旅旅长庞汉祯、第一七一师第五一一旅旅长秦霖均阵亡殉国。1938年初,第二十一集团军调归第五战区指挥管辖,第七军正式加入该集团军战斗序列,廖磊兼任第四十八军军长,驻扎安徽河南一线,曾参加徐州会战,其第四十八军第一七一师副师长周元在蒙城保卫战中阵亡殉国。不久,该集团军参加武汉会战江北作战。1939年10月,该集团军总司令廖磊因病去世,李品仙接任该集团军总司令,该集团军司令部还兼属豫皖鄂边区游击总司令部,李品仙兼任游击总司令。该集团军曾参加随枣会战、枣宜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因该集团军长期驻守大别山区,又称“大别山兵团”。1943年4月,莫树杰的第八十四军加入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1945年初,第二十一集团军划归第十战区指挥管辖,李品仙任第十战区司令长官兼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第二十二集团军(四川军阀)&&1937年9月由川军邓锡侯部编组而成。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邓锡侯,下辖其兼任军长的第四十五军和孙震为军长的第四十一军。该集团军编组完毕后,徒步自四川至陕西宝鸡,后车运河南,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属第二战区指挥管辖,曾参加娘子关保卫战。1938年初,第二十二集团军奉令开赴山东,调归第五战区指挥管辖,徐州会战初期,在著名的滕县保卫战中,该集团军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师参谋长赵渭滨、第一二四师参谋长邹慕陶及第一二二师数千名官兵用窳败的武器抵抗进攻的日军,最后大部阵亡殉国,为尔后台儿庄大捷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后邓锡侯奉令调回西康,任川康绥靖主任,孙震继任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董守珩、陈鼎勋任副总司令。该集团军曾参加随枣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豫西鄂北会战等战役,池峰城的第三十军、米文和的第六十九军都曾加入过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1945年起,原属第一战区的川军李家钰部第三十六集团军在豫中会战中损失惨重,李家钰阵亡后该部被取消集团军番号,其基本部队第四十七军经恢复补充后,在军长李宗率领下加入第二十二集团军战斗序列。自此,第二十二集团军一直指挥管辖陈鼎勋的第四十五军、曾元的第四十一军和李宗的第四十七军。&第二十三集团军(四川军阀)&&1937年11月由川军唐式遵部奉令编组而成。该集团军总司令初期为刘湘,刘湘死后为唐式遵,初归刘湘第七战区指挥,刘湘死后第七战区撤销,改属第三战区指挥管辖。初期,该集团军只辖唐式遵兼任军长的第二十一军和郭勋祺的第五十军。该集团军组建后即出川抗日。于1937年底到达浙江的宜兴、长兴,安徽的泗安、广德一线,与进犯日军展开激战,在泗安、广德战役中,该集团军第二十一军第一四五师师长饶国华率部奋勇抵抗日军,兵败后自戕殉国。此后,该集团军担任长江南岸铜陵至湖口的江防任务。陈万仞的第二十三军、张文清的第二十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叶挺的新四军都曾加入过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1938年后,唐式遵就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1941年1月,该集团军曾派出两个师又一个团的部队参加围攻新四军的“皖南事变”。该集团军还参加过浙赣路会战等战役。至1945年夏,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为唐式遵,副总司令为陶广、陈万仞、佟毅,下辖陶柳的第二十八军、田钟毅的第五十军和刘雨卿的第二十一军。&第二十四集团军(东北军阀)&&1938年初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顾祝同,下辖东北军系统的缪流的第五十七军。1938年7月,韩德勤任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下辖五十七军和其自兼军长的第八十九军,属第五战区指挥管辖,在苏北活动。1939年1月,鲁苏战区成立,韩德勤任鲁苏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二十四集团军番号撤销,其所属各部队均归鲁苏战区指挥管辖。1940年夏,该集团军番号在冀察战区恢复,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为庞炳勋,下辖其兼任军长的第四十军和孙殿英任军长的新编第五军,在豫北山区一线驻扎。1943年夏,第二十四集团军在河南林县一带与日伪军作战中失利,孙殿英首先率部投降,第四十军经激战后被击溃,庞炳勋被日军俘虏后也叛变投敌,该集团军番号被军事委员会撤销。1944年2月,第二十四集团军番号恢复,王耀武任集团军总司令,下辖彭位仁的第七十三军、施中诚的第七十四军、李天霞的第一○○军和胡琏的第十八军。其基本部队是王耀武的起家部队第七十四军,该军正式成立于1936年,在抗战中进步迅速,很快以军事主官头脑敏捷、战术意识好、勇猛善战著称,后被中国统帅部指定为战略总预备队,在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几乎无役不从,曾转战大江南北,是当时唯一一支曾在第一、三、六、九等5个战区作过战的机动部队,系国民党部队“五大主力”中的头等主力“王牌”部队,被日军内部文件中称为“虎”部队,在1941年江西上高战役中,该部队在其他中国抗日军队的配合下,完成对日军第三十三、三十四师团的合围,予敌以沉重的打击,创造当时中国抗日战场上罕见的以劣势装备,数量不占明显优势的中国军队将装备精良的日军大兵团引入预设战场,几乎全歼敌人的战例,此战后,该部队被誉为“抗日铁军”。第二次长沙会战时期,第七十四军的五十七师步兵指挥官李汉卿在激战中阵亡殉国。1943年常德会战中,该军第五十七师13万人在师长余程万率领下浴血奋战,以伤亡12万的代价,坚守常德20 余天,顶住日军3个师团的进攻,歼敌万余人。1944年长衡会战中,第七十九军加入第二十四集团军的战斗序列,后在湖南东安冷水滩一线,第七十九军军长王甲本在与日军遭遇战中阵亡殉国。1945年4月,第二十四集团军被编组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直辖的,担任战略反攻任务的四个方面军中的第四方面军,王耀武任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第二十四集团军番号撤销。后第四方面军奉令参加湘西雪峰山会战,取得了重大战绩。&第二十五集团军(混合系)&&1939年3月奉令组建,该集团军司令部兼闽属绥靖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由闽绥靖区主任陈仪兼任,下辖陈琪的第一〇〇军、陈仪兼任司令的福建保安司令部和李世甲为司令的海军马尾要塞司令部,属第三战区指挥管辖,担任福建沿海等地对日作战任务,曾参加过抗击日军入侵厦门、福州的战斗。1943年初,负责闽海防务的部队取消集团军番号,第二十五集团军番号转给第三战区在浙江的部队,李觉任第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下辖丁治磐的第二十六军和王铁汉的第四十九军。后该集团军的部队参加了衢州等地的作战。&第二十六集团军(东北军阀)&&1938年1月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徐源泉,下辖其兼任军长的第十军和刘膺古为军长的第八十七军,属军事委员会直辖。1938年3月,该集团军调归第五战区指挥管辖,曾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40年,第二十六集团军番号调归第六战区,周为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下辖其兼任军长的第七十五军、李仙洲的第九十二军、李及兰的第九十四军、夏楚中的第七十九军和李延年的第二军,参加过第二次长沙会战策应作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等战役。1942年后,该集团军下辖宋肯堂的第三十二军和施北衡的第七十五军。后该集团军总司令为周、宋肯堂并列,其所辖的第三十二军军长改为唐永良、第七十五军军长改为柳际明。&第二十七集团军(四川军阀)&&1938年1月由川军杨森部奉令编组而成,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杨森,下辖其兼任军长的基本部队第二十军等部,属第五战区指挥管辖。曾参加徐州会。其第二十军是杨森的起家部队,1937年秋曾参加过淞沪会战,在第十九集团军的战斗序列中曾参加战场左翼作战。后第二十七集团军奉令调往湖南,隶属第九战区指挥,曾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 6月,第二十七集团军的部队奉蒋介石密令,派兵包围了新四军设在平江嘉义的通讯处,挑起反gong摩擦,制造了“平江惨案”。后李觉的第七十军、张德能的第四军、方先觉的第十军等部都曾加入过第二十七集团军的战斗序列,第二十七集团军参加过第一、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及长衡会战,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该集团军第十军第一九○师副师长赖传湘阵亡殉国。在常德会战中该集团军第十军预十师师长孙明瑾阵亡殉国。1944年9月,该集团军还调赴广西,接受第四战区的指挥,参加桂柳会战,此时,第二十七集团军下辖杨汉域的第二十军、丁治磐的第二十六军和罗奇的第三十七军。1945年初,李玉堂就任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二十军和第二十六军。1945年4月,第二十七集团军的部队编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直辖的、担任战略反攻任务的四个方面军中的第三方面军,后该集团军的部队参加了桂柳反攻作战。&第二十八集团军(四川军阀)&&1938年1月由川军潘文华部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潘文华,下辖其兼任军长的第二十三军等部,属第三战区指挥管辖。1938年春,因在安徽宣城一线与日军作战中失利,第二十八集团军番号被撤销,第二十三军加入第二十三集团军的战斗序列,集团军总司令潘文华奉令调任川陕鄂边区绥靖主任。1944年4 月,第二十八集团军番号在第一战区恢复使用,集团军总司令为李仙洲、副总司令为孙元良、唐星,下辖吴绍周的第八十五军、刘昌义的暂编第十五军、顾锡九的第八十九军。1944年春,该集团军参加豫中会战,其暂编第十五军新编第二十九师师长吕公良在防守许昌的战斗中阵亡殉国。1945年1月,该集团军下辖第八十九军和赵锡田的第十军。同年3月,第二十八集团军调归汉中行营指挥管辖。&第二十九集团军(四川军阀)&&1938年1月由川军王瓒绪部奉令组建。下辖王缵绪兼任军长的第四十四军和许绍宗任军长的第六十七军。属第九战区指挥管辖,曾参加武汉会战的江北作战、随枣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后第二十九集团军调归第六战区指挥管辖,下辖王泽浚的第四十四军和余念慈的第六十七军。曾参加鄂西会战、常德会战等战役,第四十四军第一五○师师长许国璋在战斗中负伤后自戕殉国,暂编第五师师长彭士量也在激战中阵亡殉国,1944年初第二十九集团军番号被撤销,王瓒绪升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王泽浚的第四十四军编入第九战区直属部队,第六十七军随之撤销。1944年4 月,第二十九集团军番号调归第八战区使用,李铁军任集团军总司令,下辖其兼任军长的新编第二军和杨德亮任军长的第四十二军。1944年春,该集团军开入新疆,驻守在南疆一线,集团军总部设在迪化。&第三十集团军(四川军阀)&&1938年4月由川军王陵基部奉令组建。该集团军总司令始终为王陵基,下辖其兼任军长的第七十二军和夏首勋的第七十八军。该集团军组建后即自四川船运至湖北沙市,后至岳阳,接受第九战区指挥管辖。曾奉令参加武汉会战中的马回岭、武宁、修水及万家岭战役。后李仙洲的第九十二军也曾加入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该集团军自始至终在第九战区作战,后参加过第一、二、三次长沙会战、江西上高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等重大战役。1942年夏,第三十集团军第七十八军番号撤销,该军新编第十三师归第七十二军指挥,该军的新编第十六师受集团军总部直辖。自此,第三十集团军一直只指挥傅翼为军长的第七十二军,共管辖指挥祝顺锟的第三十四师、唐寅伯的新编第十二师、江涛的新编第十四师和吴守权的新编第十六师.&第三十一集团军(中央军)&&日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汤恩伯,下辖张轸的第十三军、张刚的第九十八军、关麟徵的第五十二军及李仙洲的第九十二军,其中第十三军为该集团军的基本部队。抗日战争爆发时,汤恩伯率其基本部队第十三军赴北平南口布防,在南口保卫战中顽强抵抗日军,坚守南口20余天,其第八十九师罗芳的第五二九团在战斗中几乎全部阵亡,其第四师第十二旅副旅长张本禹亦阵亡殉国。后第十三军的部队自北平、河北至山东,日扩编为第二十军团,汤恩伯任军团长,下辖第十三军、第九十八军和第八十五军。隶属第五战区,曾参加台儿庄会战。日又扩编为第三十一集团军,调归第九战区指挥管辖,并参加武汉会战。由于该集团军系国民党中央嫡系部队,曾作为机动部队,辗转于第五、第九战区作战,参加过随枣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战役,被日军内部文件称为“精锐的中核兵团”。1940年初,该集团军调归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管辖,下辖张雪中的第十三军、陈大庆的第二十九军和李楚瀛的第八十五军。1941年后,第三十一集团军调至河南,属第一战区指挥管辖,汤恩伯升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集团军下辖部队未变。后王仲廉任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下辖贺粹之的第十二军、石觉的第十三军和马励武的第二十九军。19 44年夏的中原会战中,该集团军部队在与日军作战中损失惨重,汤恩伯被撤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职务,调往贵州任黔桂湘边区总司令,第十三军及第二十九军随其前往贵州前线。自1945年起,第三十一集团军王仲廉在第一战区指挥下只管辖吴绍周的第八十五军和赖汝雄的第七十八军。&第三十二集团军(混合系)&& 日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由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上官云相兼任,下辖夏楚中的第七十九军、刘多荃的第四十九军和王东原的第七十三军,属第三战区指挥管辖,驻防安徽、江西、浙江一线。1939年4月,该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指挥陈安宝的第二十九军参加第九战区反攻南昌的战斗,第二十九军军长陈安宝在战斗中阵亡殉国。1940年后,该集团军下辖第四十九军、李觉的第七十军和莫与硕的第八十六军。1941年初,该集团军下辖陶广的第二十八军和张文清的第二十五军,后在上官云相的指挥下,该集团军4个师的部队参加了围攻新四军的“皖南事变”,挑起反gong摩擦。1942年8月,李默庵任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后指挥刘雨卿的第二十九军、第二十五军和余念慈的第六十七军及相当于一个军编制的突击总队游击武装,负责浙东一带防务。1944年初,该集团军总部移至闽北蒲城。1945年夏,该集团军的突击总队下辖的三个突击队缩编为预三师和预四师,后这两个师组成段茂霖为军长的第九十八军。&第三十三集团军(西北军阀)&&日由原平津抗战的第二十九军所改编的第一集团军的大部分部队奉令编组而成,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张自忠,下辖其兼任军长的第五十九军、冯治安的第七十七军和曹福林的第五十五军,驻防鄂北地区,属第五战区指挥管辖,该集团军作为第五战区的主力兵团之一参加过著名的随枣战役和枣宜战役, 日,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率部参加枣宜会战时被日军包围于湖北省宜城县南瓜店,后在激战中阵亡殉国。他是亲临前线参加对日作战而阵亡的军阶最高的将军,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上将军衔。张自忠阵亡后,冯治安继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后刘和鼎的第三十九军曾加入过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 1941年第三十三集团军参加过第二次长沙会战策应作战。1941年后,第三十三集团军奉令调归第六战区指挥管辖,后参加过鄂西会战、常德会战外围作战、豫西鄂北会战等战役。自1944年起,冯治安的第三十三集团军在第六战区的指挥下一直管辖刘振三的第五十九军和何基沣的第七十七军。&第三十四集团军(中央军)&&日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第十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兼任,副总司令为胡宗南。下辖李文的第九十军、范汉杰的第二十七军等部,驻防陕西,属第十战区指挥管辖。1940年初,第三十四集团军调归第一战区指挥管辖,胡宗南继任该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陶峙岳任集团军副总司令,下辖丁德隆的第一军、董钊的第十六军,李铁军的第七十六军、赵锡光的第三十六军和孔令恂的第八十军,驻防豫陕交界地区。其中第一军为该集团军的基本部队和胡宗南的起家部队,并且源于黄埔军较的“党军”,故被视为嫡系中的“嫡系”。日军也将其视为第八战区的“核心部队”。第一军曾在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取得相当战绩,后在河南武胜关一线对日作战不利,随即退回陕西。1941年初,该集团军第八十军奉令渡过黄河,增援中条山区中国抗日部队。1941年5月初,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第八十军新编第二十七师遭到惨重失败,师长王竣、副师长梁希贤、参谋长陈文杞均阵亡殉国。1942年后,第三十四集团军又调归第八战区指挥管辖。1944年初,李延年任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下辖张卓的第一军、李正先的第十六军和李文的第九十军。1944年春中原会战爆发后,该集团军第一军、第十六军及其他部队曾自陕西开进豫西抵抗日军。第八师副师长王剑岳在战斗中阵亡殉国。后该集团军又调归第一战区指挥管辖,胡宗南代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李文任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李明灏、周体仁为副总司令,下辖罗列的第一军、李正先的第十六军和严明的第九十军。&第三十五集团军(粤系军阀)&&日由粤军一部奉令组建,该集团军总司令、副总司令初为李汉魂、邓龙光,后为邓龙光、朱晖日,曾长期驻防两广地区。刚组建时下辖陈公侠的第六十四军的邓鄂的第一五五师、王德全的第一五六师和官的第一五九师。属当时负责两广地区的第四战区指挥管辖。同年底,该集团军奉令参加桂南会战,担任广西宾阳一线对日作战任务。1942年后,第三十五集团军又划归负责广东的第七战区指挥管辖,下辖第六十四军、邹洪为军长的暂编第二军和彭林佳为指挥官的广阳守备区的两个保安团。1944年秋桂柳会战期间,第三十五集团军又划归负责广西的第四战区指挥,奉令参加对日作战,在桂林、柳州一线与日军作战,此时,该集团军辖黄涛的第六十二军和张弛的第六十四军。后第三十七军也曾奉令加入过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1945年4月,张弛的第六十四军和黄涛的第六十二军均编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直辖的,用于担负战略反攻任务的四个方面军中的第二方面军,第三十五集团军番号撤销,后第二方面军参加了桂柳地区反攻作战。&&第三十六集团军(四川军阀)&&日由出川抗日,驻扎在晋东南的川军李家钰的第四十七军奉令扩编而成,集团军总司令为李家钰,该集团军仅辖李家钰兼任军长的基本起家部队第四十七军,下辖李青廷的第一○四师和李宗的第一七八师。1937年秋,第四十七军奉令出川抗日,在第二十二集团军编成内自西昌徒步至宝鸡,后乘火车至陕西、河南,渡过黄河,开入山西抗日前线。后第二十二集团军的主力自娘子关战役后赴河南、山东,接受第五战区指挥。第四十七军奉令留驻长治,接受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的指挥,曾在第四集团军的编成内在晋东南一线作战,参加过保卫长治的战斗。后奉调转入中条山区,驻守平陆一线,多次粉碎日军攻占中条山的企图。日奉令扩编为第三十六集团军。1941年中条山战役后,第三十六集团军退过黄河,驻守河南新安一线。后张际鹏的第十四军曾加入第三十六集团军的战斗序列。1944年5月第三十六集团军参加中原抗战。5月21日第三十六集团军总部转移至陕县秦家坡时,遭日军伏击,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当场阵亡,其他官佐也损失惨重,后刘戡、李玉堂曾任该集团军司令。其基本部队第四十七军经补充后在军长李宗昉率领下复归第五战区的第二十二集团军序列。第三十六集团军番号被撤销。日,第三十六集团军在第一战区恢复,新的第三十六集团军由李玉堂、俞济时任总司令,文朝籍、韩汉英任副总司令,下辖谢辅三的第二十七军、李汉章的暂编第五军和刘茂恩的第十五军。后该集团军的部分部队曾奉令参加过豫西、鄂北会战。&第三十七集团军(粤系军阀)&& 日由粤军一部奉令组建,集团军总司令为叶肇,下辖其兼任军长的基本部队第六十六军,包括官的第一五九师和宋士台的第一六○师,组建后即奉令赴广西参加桂南会战,受第四战区的指挥管辖,曾在反攻南宁和宾阳地区的战斗中参加对日作战。此次会战结束后,该集团军总司令叶肇因作战不利被扣押,交军法审判。第三十七集团军番号撤销。1944年初,第三十七集团军番号在胡宗南的第八战区恢复使用。丁德隆为集团军总司令,韩锡侯、王文彦为副总司令,下辖罗历戎的第三十六军、袁朴的第八十军和彭杰如的新编第七军。1944年中原会战爆发后,第一战区部队损失惨重,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副司令长官汤恩伯被撤职,后胡宗南代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故第三十七集团军改归第一战区指挥管辖。&第三十八集团军(混合系)&&日奉令组建,集团军总司令系号称国民党军“机械化部队之父 ”的徐庭瑶,下辖李延年的第二军、杜聿明的第五军、甘丽初的第六军、姚纯的第三十六军和傅仲芳的第九十九军。组建后即奉令参加桂南会战,属第四战区指挥管辖,该集团军是桂南会战的主力兵团,其第五军首次以机械化装甲部队,步炮坦协同作战,经浴血奋战,全歼日军统帅部的战役总预备队,号称“钢军”的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取得了著名的昆仑关大捷。其第二军副军长郑作民也在该战役侧翼阻击战斗中阵亡殉国。桂南会战结束后,第三十七集团军番号奉令撤销,其所辖部队返回各自战场。1944年4月,第三十七集团军番号在胡宗南的第八战区恢复使用,集团军总司令为范汉杰、副总司令为赵锡光、高桂滋,下辖李世龙的第三军、刘安祺的第五十七军、周士冕的第二十七军、高桂滋的第十七军和贺光谦的骑三军。1944年中原会战爆发后,因第一战区作战不利,该集团军部队曾赴豫西参加对日作战。1944年底,因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副司令长官汤恩伯被撤职,胡宗南代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故第三十八集团军调归第一战区指挥管辖,此时集团军总司令为董钊,下辖罗历戎的第三军和贺光谦的骑三军。&第三十九集团军(西北军阀)&&日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石友三,下辖其兼任军长的基本部队第六十九军和高树勋的新编第八军,属冀察战区指挥管辖,驻防冀南一线。石友三兼任冀察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察哈尔省主席。后因石友三经常伪装抗日,与日伪军勾结。1940 年12月1日,新八军军长高树勋奉重庆军事当局密令,将石友三扣压后处决。后卫立煌兼任该集团军总司令,高树勋就任第三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下辖其基本部队新编第八军和米文和任军长的第六十九军。1942年,高树勋升任该集团军总司令。后第三十九集团军退至河南豫陕边境,属第一战区指挥管辖,胡伯翰接任新八军军长。1944年中原会战时,第十四军也加入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战斗序列,该集团军作为第一战区直辖部队,曾在豫西与日军作战。1945 年初,第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高树勋升任冀察战区总司令,其新编第八军划归冀察战区直接指挥,第三十九集团军番号撤销,后冀察战区的新八军参加了豫西鄂北会战。&第四十集团军(西北军阀)&&日由驻扎在青海的中国军队奉令编组而成,集团军总司令为马步芳,副总司令为马步青,下辖马继援为军长的第八十二军和马呈祥为军长的骑兵第五军,属第八战区指挥管辖。抗日战争爆发后,青海马步芳在全国抗日高潮影响下,组建暂编骑兵第一师出省抗日,属第一战区指挥管辖,驻防河南安徽一线, 1939年6月,暂编骑兵第一师第二旅旅长马秉忠在淮阳一线与日军的战斗中阵亡。由于这支骑兵部队对日作战勇猛,尤其是马上骑乘劈刀技术娴熟,屡次给日军骑兵以重创。后被升格为骑兵第八师,由马步康担任师长,曾在1944年中原会战阜阳保卫战中顽强抵抗日军的进攻。1944年夏,第四十集团军的骑五军奉命开入新疆驻防。至1945年春,第四十集团军总司令为马步芳,副总司令为马步青,下辖第八十二军的第一○○师、暂编第六十一师、新编骑八师和骑五军的骑五师、暂编骑一师、暂编骑二师。&第四十二集团军以上文中所介绍的各个集团军的情况只是梗概,因战争时期及各次具体战斗,各部队隶属关系变化频繁,不可能在此一一详尽叙述。另外,也有一些中国抗日军队在对日作战中,并未冠以集团军的番号,但他们所处战区的范围、部队的规模、对日作战的战绩都足以与各个集团军相媲美的,如中国第一次入缅远征军、中国驻印军及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将军指挥下的绥西抗日部队等,都是集团军级的作战单位,但都未以集团军的名义出现,故文中没有介绍。
馆藏&3023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9集团军副军长李志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