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系统错误修复大师破解中大师所犯的系统错误修复大师破解意义何在

儒家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在如何对待儒学问题上,国学大师汤一介则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开新”中重振辉煌。对“反本开新”的正确理解是①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反本”是“开新”的基础②“反本开新”是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③“反本”就是否定过去,“开新”就是肯定现在④“反本开新”的实质是“扬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C吉林省白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答案郑州哪里有算命大师? 要很牛逼的那种。最好可以让我前途辉煌的_郑州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17,656贴子:
郑州哪里有算命大师? 要很牛逼的那种。最好可以让我前途辉煌的收藏
我发现我最近几年,或者最近几个月的运气差到了极点。 求大师指点迷津。 万分感谢
前两个月去过城隍庙,那里有算命的。 可是都要钱。 和朋友去了一次,坑了我们不少钱。 还把我们身上的半盒烟给坑走。 目测那算命的不怎么牛逼。
我QQ上有一个,算的比较准,能算你的过去
还有父母的概况
楼主 看了没??准不?
早上的帖子
还没有遇见算命大师,
我运气也一直差到极点
物极必反呢?
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算前世,过今朝,预测未来……我乃大师也
子曰:你印堂发黑、双目无神、头昏脚软、、、、、此乃大胸之罩哇
可以去抢银行
贴吧里有一个算的挺准的,昨天我算了一下和前几年我母亲给我算的那个大师说的差不多。
我就是干这行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1.我们把微信做成了“搜索引擎”,回复关键字即可阅读相应文章。现已开通品种系列、金融系列、人物系列、生意业务系列、周末系列。赶快回复“目录”索取吧~2.您还可以回复01―― 10 共十个快捷数字,查询期货网站最新行业新闻、研究报告、操作建议和生意业务心得等内容。来源: 摘自《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要想爬上梯子,你得从第一级入手下手。―英国谚语想在一年内变成富翁的人会在一年内上吊。―达?芬奇只有在字典中,成功才会排在工作前面。―维达?沙宣(VidalSassoon)”投资大师随着经验的积累,他的回报也愈来愈多……目下当今他似乎能用更少的时间赚更多的钱。因为他已经“交了学费”。失败的投资者不知道“交学费”是必要的。很少能在实践中学习……容易重复同样的错误,直到输个精光。在人们的脑海中,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这两个名字容易同他们的惊人投资回报记录联系在一起―分别是每一年24.7%和28.6%,就好像他们的投资才能是与生俱来的。这绝对不是事实。当巴菲特在1956年开办他的巴菲特合伙公司时,他已经从20年的储蓄、投资和研究企业及资金的经历中学到了很多。类似的,当索罗斯在1969年创办双鹰基金时,他已经花了17年的时间锤炼他的技能。没有长时间的学习,他们刚一踏入基金管理领域就取得辉煌的成就是不可能的。在这方面,巴菲特和索罗斯同刚会走路就入手下手学打高尔夫球的“老虎”伍兹并没有区别。如果你认为伍兹是在21岁时突然登场亮相就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职业冠军头衔,那么你错了。那时候,他已经是一个有19年经验的熟手在行了。&&巴菲特的良好开端与“老虎”伍兹相比,巴菲特起步还算晚的。直到11岁,他才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只股票。5岁时,他做了自己的第一笔生意―在家门口摆了一个小摊,向过往行人出售Chiclets口香糖。后来他又摆了一个卖柠檬水的小摊,只不过这一次没有摆在自家门口,而是摆在了一个朋友家的门口,因为他发现这里的行人要多得多,顾客当然也就多了许多。6岁的时候,他从杂货店那里以25美分的价格购买了6瓶装的成箱可乐,然后挨家挨户以每瓶5美分的价格卖掉这些可乐。许多孩子送报纸或打其他零工是为了挣点零花钱,巴菲特不是。在14岁的时候,巴菲特有好几条送报路线,而且把它们组合成了一项业务。他每天要送500份报纸,但由于组织有方,他只需1小时15分钟就可以完成任务。为了提高收入,他还利用与顾客接触的机会“怂恿”他们订杂志。单从送报上,他每个月就可以挣175美元,这对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他赚钱是为了存起它们,不是花掉它们。他还有其他一些生意。他收集并出售旧高尔夫球―不是几个,而是一次数百个。他和一个伙伴在一些理发店里放置了弹子球机,这让他每星期入账50美元(相当于今天的365美元),17岁时,他以1200美元的价格卖掉了这项业务。他甚至有一辆劳斯莱斯汽车的一半拥有权,这辆车以每天35美元的价格出租。这些生意比起今天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小的收购目标来说也是微乎其微的,但少年时期的做生意体验使巴菲特对商业有了一种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仅凭读书或听课是得不到的。事实上,在沃顿商学院(巴菲特在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之前就读的学校)时,19岁的巴菲特曾“恬不知耻地说他比教授们懂得多”。根据他的一位同班同学所说,“沃伦得出结论说,他在沃顿什么也学不到,他是对的”。巴菲特还迷上了股票,经常去父亲的经纪行,有时候还帮着往黑板上抄股价。他还入手下手画股价走势图,试图破译它们的规律。11岁时,他第一次进入股市,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了3股城市服务公司的股票。该股很快就跌到了27美元。巴菲特贯彻始终,最后每股赚了5美元。此后,这只股票一路飙升到了200美元。其他孩子在课余喜欢打球或阅读报纸的体育版,但放学后的巴菲特喜欢琢磨股价表或阅读《华尔街日报》。他的高中老师甚至从他那里寻求投资建议。尽管他花了很多时间研究股市,他的投资业绩却其实不理想。他竭尽所能―“我收集图表,读所有的技术资料,还探询探望小道消息。”他后来回忆说。但所有方法都不怎么管用。他既没有计划也没有系统……直到碰上了本杰明?格雷厄姆。当他于195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去听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课时,只有20岁。但他已经是个老练的投资者了。他已经犯过很多错误,有过很多经验教训,经历了大多数人直到三四十岁才会经历的事情……他已经阅读了所有他能找到的商业和投资著作―总共超过100本。他已经测验考试(并抛弃)了林林总总的投资方法,包括看图表和听“热点消息”。作为一个20岁的小伙子,他已经积累了非同寻常的丰富的商业经验,而且已经展示出了他的商业才能。时至今日,复利的魔力和他的这种非凡的良好开端不知道已经给他带来了多少亿美元。& 巴菲特的导师在接下来的6年中,巴菲特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了他能学到的所有东西。首先,他在读书期间获得了格雷厄姆到那时为止所给过的唯逐个个“A+”成绩;然后,他在年间效力于格雷厄姆的基金管理公司格雷厄姆C纽曼公司,接受了进一步锻炼。但巴菲特颇有后来居上而胜于蓝的势头……巴菲特做任何事情都比格雷厄姆快。格雷厄姆能在快速浏览列着一栏栏数据的一页文件后挑出一个错误,这令职员们吃惊。然而,巴菲特比他还要快。杰里?纽曼(JerryNewman)的儿子霍华德?纽曼(HowardNewman,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合伙人)也在这家公司工作,他说:“沃伦才华横溢,而且狂妄自大。他是格雷厄姆的学生,但比格雷厄姆更出色。”巴菲特很快就运用了他所学到的东西。当他在195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时,他手头有在少年做生意实践中积攒下来的9800美元。当他于1956年离开纽约前往奥马哈入手下手管理他自己的基金时,他已经把这些钱变成了14万美元(几乎相当于今天的100万美元!)―也就是说他的投资年复利超过50%。他已经确定了他的投资哲学,发展了他的投资系统,并成功地检验了这个系统。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失败的哲学家在乔治?索罗斯于1953年春季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时,他本希望做一位学者。但他的成绩不够好。于是,他在毕业后先后做了一些临时性的工作,直到在房租的压力下无意偶尔发现金融市场上有赚钱的机会。索罗斯给伦敦每一家商业银行的总经理都写了一封信。那寥寥可数的面试机会之一是拉扎德兄弟银行的总经理给他的,他约索罗斯见面只是为了告诉他,试图在伦敦找一份工作是走错了标的目的。他对索罗斯说:在这座城市,我们奉行的是所谓的“才智裙带”作风。也就是说,每一个总经理都有许多侄子或外甥,其中某个有才能的,他会成为下一任总经理。如果你和他来自同一个学院,你可能有机会在他的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如果你和他来自同一所大学,你可能也有机会。但你呢,你甚至跟他不是同一个国家的人!最终,索罗斯在伦敦的辛格C弗里德兰德(Singer&Friedlander)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像索罗斯一样是匈牙利人。在这里,索罗斯的业绩谈不上出众,但他在实践中所学到的东西(比如黄金股套利生意业务)让他更喜欢金融工作了。他在这里的经历也谈不上失败。一个亲戚曾给他1000英镑(当时相当于4800美元)让他代办署理投资。当他于1956年前往纽约加盟F?M?迈耶公司时,他带走了5000美元,这正是那1000英镑的投资利润分成。他显然是一个投资高手。在纽约,索罗斯入手下手做石油股套利生意业务,也就是在不同的国际市场上买卖同样的证券,靠微小的价差赚钱。他是作为一位欧洲股分析家在华尔街闯出名气的。他在这一领域大获成功,直到约翰?肯尼迪入主白宫。肯尼迪在1961年就任总统后的最早行动之一,就是征收利息平等税以“确保”国际收支平衡。这15%的境外投资税使索罗斯正如日方升的欧洲股业务彻底停滞了。无事可做的索罗斯转向了哲学。在1961年和1962年,他利用周末和晚间继续创作他在伦敦经济学院读书时就入手下手写的《意识的负担》一书。他确实完成了这本书,但对它其实不满意。有一天,我把前一天写的东西读了一遍,却完全读不懂……目下当今我知道我当时只不过是在重复卡尔?波普尔的思想,但我仍在幻想我有些重要的新道理要说。就是在那时候,在32岁的时候,索罗斯下决心要把全部精力放在投资上。1963年,他一生中倒数第二次改换门庭,来到了ASBA(Arnhold&S.Bleichroeder)公司,入手下手在市场中检验他的哲学观念。正是在这里,他构思并最终创建了量子基金。1967年,ASBA公司创办了第一雄鹰基金,索罗斯出任基金经理。第二个基金,双鹰基金设立建设于1969年―此时距索罗斯在伦敦从事第一份工作已经17年。索罗斯今天的数十亿美元净资产就源自于他自己投入该基金的25万美元。次年,《投资骑士》的作者吉姆?罗杰斯成为索罗斯的合伙人。他们于1973年掌握了双鹰基金,开办了一家独立基金管理公司―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几年之后,基金更名为量子基金,此后的事情便是一段辉煌的历史了。&& &钱来得容易吗?如果你认为你可以随便找一家高尔夫球俱乐部,不经任何特殊训练就能够与“老虎”伍兹较量一番,每一个人都会嘲笑你的设法主意。只有疯子才会相信一个从没打过网球的人能在温布尔登大赛中击败安德烈?阿加西。哪个脑子正常的人会向迈克?泰森发起挑战,指望自己熬过15秒钟?那么,人们为何会认为他们只要开个经纪人账户,投入5000美元,就可以获得像巴菲特和索罗斯那样高的回报呢?因为他们认为投资是致富的捷径,不需要特殊的训练和学习。七种致命投资理念中的每一种都暗含着这种错误的设法主意。而某些十足的业余投资者幸运地在网络繁荣这样的狂热期中捞了一把,又支持了这样的设法主意。即便是像沃伦?巴菲特和彼得?林奇这样的投资大师也曾(无意中)助长过这种设法主意,因为他们曾说过:你要做的所有事情就是找到几家你能以适当的价格买下来的好公司,并坚持投资它们。市场确实没有进入障碍。你不需要拥有任何肢体技能,不需要像顶尖运动员和音乐会上的钢琴家那样从进入幼儿园就入手下手训练。而且每一本投资书籍和CNBC上的每个发言者都把投资说得无比简单。投资确实简单―如果你已经拥有了无意识能力的话。但要想达到这种境界,你必须先“交学费”。巴菲特和索罗斯最初都没想“交学费”。但当他们在实践中犯了错误,然后分析错误,从错误中学习时,他们正是在“交学费”。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所遭受的损失是他们对长时间成功的“投资”。经受赔钱的痛苦是经验积累的重要环节。对这样的损失做何回响反映是决定一个投资者最终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为了成功,巴菲特和索罗斯都已不遗余力。他们愿意为了实现他们的目标而“多努力一些”。一个错误或一笔损失不会动摇他们对自己的决定信念。他们不会感情用事。用巴菲特的话说,“一只股票其实不知道谁拥有它。在它起起落落的过程当中,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但股票没有这样的感觉”。经由过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感觉控制了自己的命运。他们从不责备市场或经纪人。他们赔钱是因为他们做错了某些事情―所以补救措施也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不克不及像巴菲特和索罗斯这样对自己的错误做出回响反映的投资者,不会有足够的耐心去“交学费”。& &&付出代价即便是一些曾一度大获成功的投资者也因不愿交学费而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就像长时间资本管理基金一样。长时间资本管理基金由所罗门兄弟公司套利部门的前领导人约翰?梅里韦瑟(John Meriwether)创立于1994年,该基金的其他大多数生意业务者也来自这个部门。该基金以12.5亿美元起步,这些资金主要是在两位合伙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默顿(Robert C.Merton)和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Scholes)的帮助下筹集的。在所罗门兄弟公司,这些生意业务者在债券生意业务中所获得的5亿美元的年均利润是公司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入手下手的几年内,他们凭借与过去完全相同的投资策略让长时间资本管理基金获得了同样高的利润。他们知道他们在做些什么,而且做得特别很是出色。过于出色了。在1997年,合伙人们有一个难题要解决:他们的钱太多了,即便在将大量资金返还投资者后仍是如此。与此同时,他们赖以发家致富的债券生意业务的油水已经萎缩了,因为华尔街的每个人都在抢夺这块蛋糕。除梅里韦瑟,大多数合伙人都是“数字人”:有经济学或金融学博士学位,曾与默顿、斯科尔斯或他们的某个追随者一起学习过的人。他们的方法以一条根本信念为根蒂根基:“市场是有效的。”在所罗门兄弟公司,他们已经设立建设了用于甄别和利用债券市场无效的地方的电脑化模型。债券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在这方面,他们已经交了学费。但他们被成功冲昏了头脑。当碰到把新赚的钱投向何处的问题时,他们把他们的债券模型直接应用到了像收购套利这样一些他们没有竞争优势的市场中。这些模型从未在债券之外的领域得到检验和证明,而且“教授们”(人们对众合伙人的称谓)也不觉得有检验的必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斗胆勇敢投出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事实证明,他们在债券市场之外的第一次行动就获得了成功,这对他们来说是很不幸的。在尝到甜头之后,他们将业务扩展到了货币生意业务以及俄罗斯、巴西和其他一些新兴市场的债券和股票期权上。他们甚至大量做空包括伯克希尔?哈撒韦在内的一些股票,最终遭受了1.5亿美元的损失。斯科尔斯是少有的几个对这些生意业务感到不安的合伙人之一。“他认为长时间资本管理基金应该坚持它自己的模型;它在其他领域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有任何‘信息优势’。”但他的观点被完全忽视了。其他合伙人做起事来就好像他们无所事事。对他们来说,他们过去的成功证明他们是不会犯错的。他们没有制定不利情况下的“B计划”。相反,他们用精确的数学方法较量争论得出,能在同一时刻影响他们的所有头寸的市场爆炸只是“10西格玛”事件,也就是在宇宙生命期内可能只会发生一次的事件。当然,他们的第一个错误就是走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但如果你愿意经由过程学习和检验其他方法来扩展你的能力范围,这其实不一定会成为错误。第一天就带着10亿美元冲进陌生的领域,相当于闭着眼睛与迈克?泰森走上拳台。灾难是不可避免的。1998年8月,当俄罗斯拖欠债务,市场变得混乱不堪时,长时间资本管理基金被摧毁了。它曾将投资者的资金从12.5亿美元翻到50亿美元,但目下当今只剩下了4亿美元―最初的1美元投资变成了40美分。显然,没有交学费是“教授们”所犯的唯一错误。事实上,他们几乎违背了全部23条制胜投资习惯。但如果不是相信自己能直接跳过学习阶段,他们不会一蹶不振。如果你还没有交学费,你早晚会失败。这是必然的。&“这简单得令人震惊”就像任何一名某方面的专家一样,投资大师已经交了学费,练就了一种非凡技能,有些人把这种技能看作“一种第六感,他们知道一只股票就要变化……那是一种本能。他们只凭感觉”。这就像索罗斯一背痛就知道投资组合有问题,而巴菲特能预见一家企业10年或20年以后的样子一样。或者投资大师的内心深处会有一种声音:“这是谷底!”不论是什么,这样的感觉是多年来储存在投资大师潜意识中的丰富经验的精神表达。这就是大师级人物做任何事情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的缘故原由。在达到无意识能力境界之前,巴菲特不可能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决定购买一家价值10亿美元的公司,索罗斯也不可能像在1992年做空英镑那样在一种货币上持有如此庞大的头寸。事实上,在1985年《广场协议》问世之前,索罗斯的外汇生意业务是赔钱的。但在某种程度上,索罗斯和巴菲特愈来愈崇高高贵的技能被他们所投出的巨额资金掩盖了。由于两人手头掌握着数十亿而不是数百万美元,只有真实的投资“大象”才能对他们的净资产产生一点有意义的影响。尽管预期利润率极高的“大象级”投资机会对他们来说寥寥可数,但对较小的投资者来说,这样的机会是数之不尽的。在20世纪70年代末,与妻子分居后手头拮据的巴菲特就证清楚明了这一点。尽管他当时有1.4亿美元的财产,但那全是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他拒绝卖掉他的“艺术品”的哪怕一股股票,当然也不会为了支付房租而颁布发表分红。于是他入手下手用他的私人账户购买股票:“那简单得几乎令人震惊,”伯克希尔的一位职员说,“他分析了他要寻找的目标。突然之间,他就有钱了……”根据经纪人阿特?罗塞尔(ArtRowsell)所说,“沃伦就像玩宾果游戏一样赚了300万美元”。如果一个投资者认为他要做的只是寻找“圣杯”、正确的公式、看图表的秘诀或某个能告诉他做什么和什么时候做的大师,那么他永远也不会拥有像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这样的技能。交学费多是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巴菲特和索罗斯都用了几乎20年才完成这个过程,但他们是以一种非系统化的体式格局走过这段路的。与他们不同的是,你目下当今知道你必须从头入手下手学习。因此,相比经由过程反复试错才掌握了专家技能的投资大师来说,你有一种不可估量的巨大优势。版权声明:和讯期货除发布期货市场行情评述、行业要点解读等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儒家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对待儒学问题上,国学大师汤一介则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开新”中重振辉煌。对“反本开新”的正确理解是①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反本”是“开新”的基础②“反本开新”是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③“反本开新”的实质是“扬弃”③“反本”就是否定过去,“开新”就是肯定现在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A河南省濮阳市学年高二下学期升级考试试题(A卷)政治答案第6章 索罗斯的投资忠告忠告 - 向索罗斯学投资 - 诺哈网
·· · · · · · · · ·
第6章 索罗斯的投资忠告忠告
1:不要过度迷信分析工具
分析,对投资者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投资基金、股票、期货的分析工具有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两个类别。即使是睿智、果断的金融大师索罗斯也不敢完全漠视投资分析工具的作用和价值。
基础分析工具对投资者选择股票十分有利,通过对企业潜力和盈利状况的研究分析,投资者能够判断出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索罗斯十分清楚分析工具的作用,为了指导自己的投资,他会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几乎所有的行业和领域广泛收集资料,然后进行详细的分析。
至于技术分析,也是一种很普遍的分析工具,技术分析的优点是,投资者不必理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因素对股市的影响,可以直接从价格的升降趋势入手。索罗斯也欣赏技术分析的作用,他会把每段时间内股票价格的升降情况记录下来,然后制成图表,并观察图表的走势,从而推断出股市的变化,以此作为自己投资的参考资料。
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相信分析工具,并使用这些工具,但并不是说就要完全信任分析工具在投资中的作用。索罗斯习惯于使用分析工具,但他也是适度的。例如,他认为技术分析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把市场走势当作一种机械化的规律,从而忽视了市场走势是由人的意识推动的这一道理,因而他只是把技术分析工具作为一种参考。
事实上正是这样,没有任何分析工具可以绝对准确地推测股市的走向。任何一种分析工具都有它的缺陷和不足,因为股市行情根本不可能完全依赖推测。
但是生活中,仍然有很多投资者十分迷信分析工具所分析判断出来的结果。很多投资者都希望图表研究或相对强度等指标能够帮助自己预测市场的动向,或是寻找普遍适用的万能公式。但是市场本身就是没有规律可循的(相对小一点的方面来说,至少是很难把握的),它不会按照既定规则出牌。很多投资者运用这些指标多数情况下得不到预期后果,导致他们损失惨重。索罗斯警告投资者说依赖一些并非完美的工具推测去向不定、难以捉摸的股市,将会是徒劳无功的。因此,索罗斯建议投资者别迷信技术分析,切勿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思考空间,要放弃所有主观的分析工具。投资者如果希望在市场中生存下去,就要学会适应市场形势。
作为全球著名的投资大师,索罗斯也有犯错的时候。投资者可以相信分析工具的作用,但千万不能迷信投资工具,而这正是索罗斯从自己的失败经历中得出的惨痛教训。
索罗斯认为自己能获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他吸取了失败的教训,相比于从前,他更相信自己的头脑,他凭借自己对产业和经济趋势的分析,及个人独立思考做出的决策,而不是靠技术分析决定买进或卖出。市场之所以让许多的人赔钱甚至倾家荡产,原因就在于这个市场风险太大,且又充斥着许多不正确的观念和误导决策的信息。
索罗斯最后建议投资者说,如何养成判断正确信息和不同于他人的思考方式,远比学会技术分析要重要得多。
忠告2: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
索罗斯进入国际金融领域至今,他所取得的骄人业绩,几乎无人能与之相比。他虽然也曾经历过痛苦和失败,但他总能跨越失败,从跌倒的地方再站起来,而且会变得更加强大。他就像金融市场上的“常青树”,吸引着众多渴望成功的投资者。所以,索罗斯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头号投资大师。
索罗斯又是一位金融理论家,他总是静若止水,心气平和,既不纵情狂笑,也不愁眉紧锁,他拥有参与投资游戏的独特方法,拥有认识金融市场所必需的特殊风格,具有独特的洞察市场的能力。
也有人将索罗斯称为“金融杀手”和“金融魔鬼”。他所率领的投资团队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翻江倒海,刮去了许多国家的财富,掏空了成千上万人的腰包,使他们一夜之间变得一贫如洗。
索罗斯从不隐瞒他作为投资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他投资货币只是为了赚钱。在交易中,有些人获利,有些人损失,这是非常正常的事,他并不是在损害谁。同时,他对在交易中遭受损失的任何人都不存在负罪感。
但同时,索罗斯还是一个十分慷慨的慈善家。在1999年到2003年之间,乔治·所罗斯的捐款总额为24亿美元,占其资产的68%,他不仅致力于解决全球最紧迫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困,疾病和教育。而且还把追求最高效率的作风带入慈善事业——要求捐款能够达到可测评的效果,提高了善款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他尤其强调真正让受捐对象得到帮助。
可以说索罗斯扮演了多重角色,虽然说有些角色在他身上不是很协调。在实际的金融操作中,具体到基金投资里,要学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借鉴,有所观察,这也是索罗斯所强调的。
索罗斯认为在挑选基金时,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基金公司是最先需要考虑的步骤,这也是他早期投资所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以长期的眼光来看,基金的诚信与经理人素质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基金的短期绩效。索罗斯认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基金公司要符合诚信和投研能力等因素。
公司的诚信是首先要考虑的。以客户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是挑选基金公司最基本的条件,同时要挑选严格遵守基金合同且内控制度健全的基金公司。
投研实力也很重要。投资者首先要看基金经理人和研究人员的素质,特别是投研团队关键人员的个人能力、投资思路、操作风格和历史业绩等尤为重要。团队的稳定性也很重要,变动不断的人员很难传承具有高质量的企业文化,同时对于基金操作的稳定性也有负面影响;同时,还要注意投资流程和投资团队的合作。另外,基金产品业绩表现能持久稳定要靠投资流程来保障,切实贯彻和执行公司的投研制度和流程比设计本身更重要。
在索罗斯看来,挑选基金,不仅要看绩效、风险以及费率,由于每只基金的投资定位不同,投资者要了解自己的情况,并对自己的理财目标、资金规划、风险承受度等作出判断,从而结合基金的投资定位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基金。
当投资者面对很多基金的时候,他们通常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基金或进行基金产品的组合配置。索罗斯建议投资者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困惑,他们可以充分利用好独立的专业机构的基金评价体系,来帮助自己筛选合适的基金。
同时,索罗斯还说股市的魅力在于创新,如果投资者希望适应这个时刻都在变化的股市,就要学会观察并研究新思路、新特点、新理论,积极挖掘未知区域。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不能简单地重复已有的结论,模仿已有的方法,而要在原有的结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特色,因为只有求变创新才能适应这个市场。投资者也不能只停留在道氏理论、波浪理论、还是江恩理论等诸多的分析方式的辉煌之中。投资者需要对这些理论进行创新,需要运用软件工具增加自己的知识。
无论哪种分析方式和操作手法,都没有绝对的正确或错误。重要的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还有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素质等,挑选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基金。
最后,索罗斯警告投资者,市场热点是不断变化的,基金业绩也会呈现出波动性,每只基金都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业绩领先。索罗斯在比较两只基金业绩时,总是尽可能拿长期的业绩来比较,因而他总能避免被基金某一阶段的突出表现所误导。
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基金由于操作时间、净值等不同,会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即使是同类型的基金,由于成立时间、正式进场操作时间不同,净值高低的不同等,也会有着很大的差别。而且索罗斯也从来不把“便宜”与否作为选择基金的标准,他认为投资收益率来自基金的管理能力,单位净值高低和投资收益率没有多大关系。
忠告3:保本生存是投资者的第一需要
索罗斯一向主张先求生存再求财富,只有先保住了资本,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获得回报。即使是索罗斯这位极具冒险精神的投资家,在投资威胁到本金安全的情况下也会选择止损。索罗斯警告投资者说,无论选择哪种基金,最先考虑的还是本金的安全。
索罗斯还建议投资者,完成一笔交易,首先要计算好自己的成本,这样才能衡量自己的收益与付出的比例。索罗斯很清楚:对于一个明智的投资者来说,保本才是他的第一需要。他自己总是很清楚自己的投入,从而根据自己独特的哲学思维在投资领域大放异彩,他的成功有目共睹。
第一要保本,只要有本钱,你就有机会再翻身。如果操作过量,即使对市场判断正确,仍会一败涂地;如果我必须就我的实务技巧做个总评,我会选择一个词:存活。保本投资,就是首先保证投资的本金不因为行情和利率的下跌而导致其受到损失,到期后至少能保证收回资本的一种投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保本投资的“本”并不代表投资者投资的总金额,而是指不容许亏蚀净尽的数额。不容许亏蚀净尽的数额则是指投资者主观认识中在最坏的情况下不愿被损失的那一部分,即所谓损失点的基本金额。
由于每个投资者的现金都是有限度的,一方面,投资者必须制定出自己心目中的“本金”,即不容许亏损净尽的那一部分。另一方面,投资者必须确定获利卖出点,最后必须确定停止损失点。停止损失点是指当行情下跌到达股票投资者的心目中的“本”时,立即卖出,以保住其最起码的“本”的那一点。保本投资可以看成是一种相对安全保守的投资策略。保本产品能够保本的关键就在于其对资产的配置,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将资产分为两部分,分别投资在保本资产和风险资产上,从而达到保本和增值的目的。
索罗斯当初创立量子基金的时候就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当然,他需要以为投资者服务的同时才能为自己赚得利益。索罗斯说:“投资基金就是让基金投资专家为你赚钱,那么势必就会有相关费用,这些都是需要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支付的。这些费用构成了基金经理人、托管人、销售机构以及其他当事人的收入来源。”投资费用一般可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直接费用包括交易时产生的认购费、申购费和赎回费,这部分费用由投资者直接承担;间接费用是从基金净值中扣除的法律法规及基金契约所规定的费用,包括管理费、托管费和运作费等。
当索罗斯管理自己的基金公司的时候,他会十分精细地了解清楚自己的投资公司所需要的费用。索罗斯说:“如果你经营状况欠佳,那么,第一步你要减少投入,但不要收回资金。当你重新投入的时候,一开始投入数量要小。另外,你应当时刻掌握你自己的资金以及你需要为别人付出的资金。”
索罗斯的这种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思想来自于少年时代他的父亲对他的影响。童年时期的索罗斯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痛苦的洗礼,他的父亲——一位战争逃兵让索罗斯永生难忘,索罗斯说:“我很庆幸我有那么一个深谙生存艺术的父亲。”事实上,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父亲,索罗斯以后的生活很难想象。二战末期的1944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占领了匈牙利之后就开始了主要针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行为。索罗斯的父亲似乎看到了一切,他积极地把自己的财产和家人转移到了别处。索罗斯以及他的家人因为父亲的周到考虑而生存了下来,尽管日子过得非常拮据,但至少他们已无生命之忧了。
索罗斯在回忆他的父亲的时候,脸上总是显露着由衷的赞叹、钦佩和自豪,他说:“那是我父亲最灿烂的一段时光……这对我的一生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因为我从一位大师身上学到了生存的艺术。”
索罗斯所说的生存的艺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以至于未来都是十分适用的。因为市场是一个十分残酷的战场,即使一点细微的错误都有可能引发不可想象的矛盾。而在投资中,生存是第一位的,生存是万业之根本。在父亲的影响下,即使在拥有上百亿美元资产的时候,索罗斯仍然把保本生存放在首位。
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生存就是保住资本,你可以暂时不赚钱,但不能赔钱。但是生活中,很多投资者为了赚钱,往往会变得头昏脑胀,很是冲动,这也是他们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他们往往把赚钱作为投资的惟一目标,因此他们相信一些所谓的专家预测的市场走势,他们迷信技术分析,迷信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于是他们敢于冒险,并认为只有冒大险才能赚大钱。而这些投资者投资的最终结果往往是连本钱都没有保住。
忠告4: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说,许多人在犯了错时,心里总是不知所措,盘算着应否把事实隐瞒。其实,犯错也是工作经验,勇于承认,更是鞭策自己的方法之一。而这句话用在投资大师索罗斯身上同样合适。虽然说,索罗斯在国际金融领域翻江倒海无所不能——狙击墨西哥比索和英国英镑,掌控东南亚经济命运,无不显示出他作为投资家的卓越天才。但是,他也会犯错,而且很多时候他的错误对他来说,即使算不上致命,但是也会使他损失惨重。但索罗斯比一般投资者聪明的是,他总是能够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1987年,日本股市一路升市,因此被很多投资者看好。而索罗斯在对其进行分析后坚持认为物极必反,日本股市即将崩溃,他认为股票价格超出了内在的价值,便一定会大跌。索罗斯还认为从1982年以来持续5年的牛市很快就要结束了,而日本股市的泡沫最严重,股市的崩溃必将从日本股市开始,而美国股市虽然也存在泡沫,但市场机制和企业财务状况整体要好于日本。于是,索罗斯对美国股市保持乐观。虽然那时候的美国股市也很狂热,他认为市场会用比较温和的方式进行调节。因此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在日本投入了大量资金,大举做空日本股市,而在美国股市上增加投资,他准备利用这一天赐良机在股市上大赚一把。
到10月16日时,道·琼斯工业指数连续第三天下挫,跌幅超过108点,成交量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3800亿股。包括索罗斯在内的很多股票分析师都认为,未来盘势将有机会出现较佳的表现。
但让索罗斯大感意外的是,美国财政部长贝克发表评论指责德国政府任由马克利率走高的谈话,扰乱了整个市场。
日,索罗斯对美国股市仍然十分乐观,他认为东京股市必然在美国股市崩溃以前崩溃。但事实上,当天股市开盘不久,市场便立即陷入了疯狂的状态。道·琼斯工业指数在15分钟内就下挫了150点,30分钟后更是下跌了200点以上。最终,当天的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了508点,跌幅也达226%,这个记录是以前所没有过的;同时,标准普尔指数跌幅超过20%,下跌了6786点。
当美国股市暴跌了50832点的时候,东京的股市却并没有明显变化,这非常出乎索罗斯的预料。让索罗斯失算的是,由于日本政府不希望股市崩盘,因此大举进场托市,并招集日本最大的4个证券公司进行人为托市,才导致日经指数当日收盘仅仅微跌了235%。索罗斯对于股市的错误估计,使得他的量子基金在两个星期里,损失了高达32%的净资产,使得他的损失高达8亿美元,总资产也从原来的26亿美减少到了18亿美元,而且他本人损失也有1亿美元。
正是索罗斯对日本和华尔街股市的错误判断,才导致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败北。
在美国和日本股市的惨败让索罗斯意识到,虽然自己料事如神,提前预计到日本股市即将崩盘,股市会以“崩盘”的方式大幅调整,但他没有想到日本政府会以政治手段来干涉经济,暗地里进行托市。虽然说日本政府的做法有违金融规则,但是索罗斯总结时认为,自己没有意识到这点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同样,他也意识到,自己没有正确认识到美国财政部长贝克的评论对美国股市的影响,这也是造成严重损失的重要因素。索罗斯这时候才真正认识到了分析全面性的重要因素。
我的超人之处在于我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这便是我成功的秘密。索罗斯从这次的惨痛教训中进行了深刻的总结,而正是因为他能够在逆境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使得他在日后的国际金融界的表现日益突出,并很快名扬天下——1992年成功狙击英镑,击垮了英国国家银行英格兰银行,索罗斯在这场狙击大战中获利超过10亿美元,而他的基金也因此在本年度增长了超过675%。而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索罗斯更是一举刮去了东南亚国家数百亿美元的财富,使得这些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化为灰烬。索罗斯也让所有的亚洲人都记住了这个这个可怕的人。
犯错误不要紧,关键是能够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踏上征程。很少有人能像索罗斯这样,在巨大的挫折面前,能够心若止水,平静面对,这也正是他的成功和过人之处。
忠告5:把握时机就是把握金钱
基金投资是长期行为,要保证组合与投资目标长期契合,需要定期调整组合中的资产比例以适应原有的投资目标。在合适的投资时机到来时不做投资或是投资的方式不当,都有可能错过投资的良好时机。
学会把握和抓住适当投资机会,无论在股票投资、商品投资还是房产投资中都将受益匪浅。索罗斯就是这样一个善于抓住时机,并勇敢出击的人。索罗斯就像华尔街上一头活蹦乱跳的狮子,行动敏捷、动作灵巧,善于捕捉投资良机。一旦时机成熟,他将有备而战,反应神速并果断出击。1992年,索罗斯抓住时机,成功地狙击英镑。这一石破天惊之举,使得惯于隐于幕后的他突然聚焦于世界公众面前,成为世界闻名的投资大师。他也因此被称为“国际狙击手”。
大多数人都对市场失去信心的时候,则是进入市场的好时机。狙击英镑这场战争让索罗斯和他的量子基金获得了超过10亿美元的利润。他让英伦三岛无数人为此倾家荡产。他个人也因净赚65亿美元而荣登《金融世界》杂志的华尔街收入排名表的榜首。
每个投资者在投资时都希望能够低买高卖,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投资者由于工作忙碌没有时间,或是忘记检查自己的投资状况,或是因为上涨时希望再涨一些、下跌时能够得到反弹,因此他们很少有人能够准确地抓到最佳的投资买卖点,最后导致他们遭受损失或是错过大赚一笔的机会,所以,很多投资者都觉得对投资时机的把握非常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索罗斯认为投资者投资时可以先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设定止损点,当遇到价格大幅波动时可以通过止损点来规避价格波动导致的投资风险。
设定止损点就是要投资者自认为能够忍受的投资亏损额的多少。例如,某投资者投资10万元,如果他认为自己最低能够承受1万元的损失时,那么他的止损点就是10%,也就是说最多能亏损总投资额的10%。
获利点的设定和止损点一样,一般来说如果1年的投资回报率能够达到同期银行的2倍时,就可以称为成功的投资了。索罗斯忠告说,投资者要经常对自己的投资状况进行检视、分析,从而避免自己在投资中遭受较大的损失。
索罗斯认为,投资理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行为和过程,由于市场无时无刻都在变化,这就需要投资者在长期投资的过程中积累经验,灵活掌握。这样才能抓住机会,从而获得投资回报。忠告6:要想投资成功,必须要有充足的自由时间
在股票市场上,常常会看到一些投资者忙得不可开交,他们不是在电脑前面每时每刻地盯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就是看着其他投资者的举动,生怕别人赶上投资机会,自己一不留神错过了。他们整天把自己搞得很累,但结果却收效甚微,付出的与得到的严重失衡,却茫然不知原因何在。
索罗斯认为,在投资市场获得成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越想取得成功,越要给自己留有充足的空闲时间,投资者需要在投资前对市场形势进行认真的分析和预测,阅读相关公司的年报、新闻等相关资料,有时还要做艰苦的调研工作。
纵观索罗斯每次投资取得的重大成功,都不是盲目行动的结果,而是花大量的时间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有充足的自由时间。索罗斯之所以要在决定每次重大投资之前,需要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原因基于两点。一是市场常常存在假象,这些假象往往对投资者造成误导或诱惑,只有有充分的时间对其进行分析才可能识别这种假象,不被市场所左右。有人认为以经济分析家在对市场做出分析后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做指导就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在索罗斯看来相信这些分析家的说法是非常可笑的。这也是索罗斯要花费大量时间自己分析市场的第二个原因。
市场是不容易把握的。按照索罗斯的理论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并不是规律的,而是动荡不定,混乱无序的。金融市场会受到市场参与者的观点、偏见及心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以至于出现的形势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所以如果一个不具备影响股市变化能力的投资者盲目地跟着市场走,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在后面做什么,是不能把握住市场的先机赢得较大利润的,甚至还有可能遭遇风险被套牢。
当这些投资者在市场中盲目地全力追逐某一股票、某一产业集团、某一商品时,索罗斯却在花大量的时间把握股市游戏规则、把握这种不稳定的市场状态,一如既往地沉浸在市场形势的分析中,从中预测到将会出现的投资机遇。这是索罗斯的生财之道、挣钱良方。
正是由于索罗斯愿意拿出较多的时间对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所以他往往比其他投资者看得更深、更透,别人只见树木,而他能看见森林。
在索罗斯花大量时间所做的所有工作中,在其他的投资者看来是浪费时间的事情的还有他与世界各国领导人的交往和接触。他积极活跃在云集世界各国高层人士的俱乐部里,从这里他获得了许多投资者不可能知道的对投资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同时索罗斯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这些场所,让他体会最多的是办公室之外的活动价值,他认为这也是一种特殊的工作,不仅要通过与这里的人们的周旋得知一些重大决策的制定,还要花时间去思考,从中分析出市场的发展趋势、运动轨迹和节奏,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从而抓住其中潜藏的商机。这是索罗斯舍得在这方面花时间的原因所在。
我不愿意花很多时间和股票市场的人们在一起,我觉得他们讨厌,和知识分子在一起比和商人在一起感觉要舒服得多。也许有的投资者会认为华尔街股市分析家的分析会给投资者节省大量的时间,因此没有必要花时间亲自去做市场分析,只要按照这些大师的建议去做就可以了。而索罗斯从来不认为这些所谓的分析家的分析是正确的、科学的。听信这些专家的意见不仅会浪费时间,还会使自己误入歧途,倒不如自己亲自花时间分析市场。这是索罗斯与众多的投资者的不同之处,也是他厌恶与这些不会独立分析的人在一起的原因所在。
充足的自由时间,是成功的投资者进行冷静分析、独立判断所必需的,所以索罗斯每周的工作时间都不会超过30个小时,以便给自己保留充足的自由思考时间。
忠告7:要想获利就得承担风险
在股票投资市场,高利润与高风险是同时存在的,可以说,股市中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也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回避。投资者如果期望获得利润就意味着要承担风险,这是谁都无法躲避的法则,只是不同的投资产品所要承担的相应风险不同而已。基金作为证券市场的投资产品,始终受证券市场的波动影响,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其净值增长比较快,但风险系数也非常高。投资者千万不要认为基金有专门的基金经理打理而将其当成一种无风险投资。
如果操作过量,即使对市场判断正确,仍会一败涂地。当经济出现停滞,金融出现危机,世界出现战乱或者其他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出现时,金融界必然要受到影响,基金作为投资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受到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基金是人为经营,而人为经营就很难避免出现监管漏洞以及操作风险等问题。包赚不赔的基金是不存在的,即使是索罗斯这样的国际大投资家也有失误的时候。
索罗斯1997年空袭香港的惨败就是一个极其鲜明的例子。
日是中国收回香港的日子,索罗斯觉得这是一个赚钱的绝佳时机,于是上半年便不断推升股市,当股价接近最高点时,他却分散隐蔽地开了大批6月底交割的股指期货的空单。
随着回归日的临近,索罗斯便伙同国际炒家开始有步骤地在股票处于高位时出货。6月28日,香港回归前夕,索罗斯的股票抛货就开始不断地稳步释出,压迫恒生指数持续加速下跌,这引发了无数股民担心崩盘的恐慌心理,而且争相逃命的散民无意中帮助了索罗斯压跌指数。正当索罗斯眼看胜利在望之际,却发觉有一股神秘的资金,不声不响地把无数的抛盘照单全收了,原来香港特区政府为了维持香港的稳定,而采取了行政手段干预了市场。
这时候索罗斯开始紧张起来,当他和国际炒家拿出全部股票存货狂砸时,这股神秘资金还是不动声色地收下,却绝不拉高。还不到收市,港股成交就已经创了历史记录。到收市时,港股几乎全部收复了当天上午的失地。索罗斯损失惨重,铩羽而归。
从索罗斯的这次投资可以得知,再好的基金也会存在漏洞,投资者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索罗斯建议投资者可以采取随时调整投资组合和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规避市场风险。他所讲究的风险,不是如何循序渐进地一边保住既有利益一边赚取微利,而是如何用尽手头上每一个筹码,在大赚与大蚀的极端中取得平衡。同时,索罗斯提醒投资者说,由于现阶段只能采取单一的投资方式,因此即使是分散型投资和定期定投,也无法绝对地避免投资风险。
每位投资者在期望投资能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就应该建立很强的风险意识,并尽可能地将风险降至最低。我们不能因为索罗斯一次的投资失误,而认为他是盲目冒险者、没有风险意识的投机者。索罗斯成功投资的大部分是融资,然而索罗斯并不是不加分析地、疯狂地运用融资操作,对于融资的风险他本人有着很深的了解。
索罗斯认为基金的净值必须用来支持所使用的融资,不得超过借贷的融资部分和基金净值,以避免产生举债大于资产的不良状况。
索罗斯对于风险较大的纯商品类基金,使用的融资倍数十分节制,尽量避免风险系数较高的商品基金,在没有太大把握时,他不会轻易以高杠杆方式操作。
对行情的判断要正确无误,再借融资来获利。索罗斯也是在相信自己看法正确时,才会大量地注入基金。
索罗斯认为期货、债券、股票各有不同成数的融资保证金,所以不同的投资组合,就出现不同情况及不同比例的融资成数,所以要善用各类商品及工具。
正是由于索罗斯能够认识到利润与风险同时存在,没有只存在利润而无风险的投资,所以他才会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以提高投资的成功率。
忠告8:身在市场,你就得忍受痛苦
牛市和熊市的转换令股票市场瞬息变幻,有荣有枯,有盛有衰。风险每时每刻都在无形中存在着,每一次飓风卷过,都可能导致世界经济架构的重新搭建,这是无论多么高明的投资家都无法躲避的事实。因此在金融市场的大海里才有了赚得盆满钵盈的胜利者和倾家荡产的失败者之分,也有了不少投资者在一瞬间从拥有亿万资产的富翁变成身无分文的穷者的突变。
从事股票投资就要做好冒风险的心理准备,风险意味着失败的可能,失败就要赔钱,尽管这是件谁也不想遇到的痛苦的事情,但是要想在股票市场上闲庭信步是办不到的,你要准备冒险,更要准备吃苦头。
市场就是这样无情,即使像索罗斯这样的国际金融狙击手也难逃股票市场的恶浪冲击,也经历过股票市场的风风雨雨、潮起潮落、兴衰成败。
如果你没有做好承受痛苦的准备,那就离开吧,别指望会成为常胜将军,要想成功,必须冷酷!索罗斯在1987年由于预测失误,将几十亿美元的投资从日本东京转移到了美国华尔街。结果美国股市出现了大暴跌,索罗斯成了这场灾难的最大失败者,其量子基金净资产跌落262%,远大于17%的美国股市的跌幅。
年,索罗斯在由英镑危机引起的一段股市涨跌的日子里收获颇丰。至1994年春,索罗斯基金的资产达到110亿美元。这是索罗斯的巅峰时刻,但好日子很快结束,在随后的日子里,出现了一次对索罗斯来说足以让他致命的失误。斯坦利·德鲁肯米勒是量子基金的操盘手,他在回忆当初的情景时说,1994年后,量子基金在投资上一直没有能够踏准市场的节拍。
日,索罗斯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将日元卖空,结果在一夜间给自己造成至少6亿美元的损失。损失还不止这些,在这一年的11月份,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两次,造成4~6亿美元的巨额损失。
1997年的7月初,索罗斯趁东南亚爆发的金融危机,狙击泰铢等亚洲货币大获全胜,仅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内他就赚取了20亿美元的资产,但不幸的是这些利润很快流失了。
第二年,索罗斯再度冲击亚洲金融体系,进攻中国香港,由于香港政府措施得利,索罗斯和他的联合军团铩羽而归。
接下来,索罗斯在俄罗斯的投资损失超过20亿美元。为了挽回损失,索罗斯看好美元,做空日元,结果他的预测与市场出现的情况正好相反,索罗斯的基金遭受了严重的亏损。
不仅因为投资失败导致的巨额损失使索罗斯感到非常痛苦,而且错过一次次的绝好投资机会而造成的损失也使索罗斯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索罗斯对科技网络股泡沫的错误判断。
索罗斯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初做出“互联网泡沫将会破灭”的预测,然而让索罗斯意想不到的是,1998年美国股市上,微软、英特尔、雅虎、亚马逊等“互联网概念股”不断飙升,其中龙头股微软、雅虎等更是创造了财富的神话。量子基金站在了空方一边,失去了赚钱的大好机会,损失金额高达7亿美金。直达1999年,量子基金才大量投机网络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不利局面,但是好景没多长,到2000年网络股泡沫破灭时,由于量子基金仍然看好网络股,结果其全年净收益率为-155%。
没有哪个投资者不对赔钱充满痛恨,但是与普通投资者不同的是,索罗斯能够忍受痛苦,他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失败,说明在他身上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忍受痛苦的耐力。这与索罗斯对市场和投资失败的认识有关。他认为股票市场本身就是充满风险的场所,由于股市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很难对其进行准确无误的预测。因此在投资领域几乎没有常胜将军,永远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但输的时候,要尽量少输,赢的时候,要尽量大赢。索罗斯还认为,对于事物的认识缺陷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所以,他不会因为所犯的错误而感到伤心,而是有勇气不断地纠正自己的错误,以免在曾经跌倒过的地方再度绊倒。
在股市的大潮中,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是因为索罗斯的这种认识,才使他懂得在动荡的市场中保存实力,以便在恰当的时机能够扭转危局。索罗斯有极强的止损意识,能够将损失控制在20%之内。他认为作为一个理智的投资者应该心平气和,不能求全责备。正如他经常说的:“如果你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首先要采取的行动是以退为进,而不是铤而走险。而且当你重新开始时,不妨从小处做起。”正是因为索罗斯的这一宝贵品质才成就了他。
这也是索罗斯在经历了1987年10月份的惨败之后,仍能使量子基金1987年的增长率达到141%,总额达到18亿美元的原因之一。
一位真正优秀的投资者,不在于他是否永远是市场中的大赢家,而在于他是否有勇气从每一次的失败中站起来,并且变得更加强大。只有赢得起,输得起,才不会感情用事,而只能享受成功、不能承受失败的投资者是不可能理智而冷静地对待市场变化的,他们很可能在遭受一次巨大的打击之后,永远地倒下,不能东山再起。当你投资失败后,呆在原地坐以待毙,或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是毫无意义的,你惟一要做的就是忍受痛苦,及时寻找失败的原因,尽可能减少损失,从失败中走出来。
忠告9:沉着应对市场波动期
市场的强烈波动往往会引起投资者的恐慌,使他们在价格的大起大落中不知所措。但索罗斯从未因为市场的波动而失去理智。实际上,在市场强烈起伏的时候是索罗斯最为兴奋同时也最为沉着冷静的时候。因为这正是他在投资者的混乱中,浑水摸鱼、投资获利的最佳时刻。
索罗斯在市场波动中的冷静,甚至是着迷源自于他的投资理论。在索罗斯的投资观念中,经济学家们认为的市场平衡和完美是不存在的。他坚信投资者的偏见和预期注定了市场走势的不平衡,也注定了大起大落的混乱情形永远不会在金融市场上消失。索罗斯在历次接受采访或对外演讲中都一再强调市场的不平衡性和投资者偏见对市场混乱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
总的来说,我在理解某一事物时的主要立场是注重非完美认知在事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平衡的原理上的,在平衡中,使需求和供给达到相等。但是如果你能认识到非完美认识的重要作用,你就会明白你所要对付的实际上是不平衡。索罗斯一直告诫投资者在市场的波动期要沉着应对,而且他自己就是最好的榜样。索罗斯不是个自负的人,他知道在金融市场的波动期,就算是投机老手,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即便是最聪明的投资者,也难免失误;任何自觉充分的判断理由,都不敢保证结果的符合。在这个时候投机者所能依靠的唯有沉着冷静,随机应变。
索罗斯当然知道在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中投机,就犹如火中取栗般危险。但他依然着迷于混乱的市场,因为他知道,只要能够沉着应对,无论胜败都不会将自己完全打倒,况且,在大多数人都在慌乱中时,冷静地进行投资,往往能够获得暴利。例如他1992年发起的狙击英镑行动和1997年引发的亚洲金融风暴使他的名字震惊世界,当然,他也从中获得了不菲的收益。
在一次次令许多金融精英、投资者甚至普通百姓都为之惊慌失措的金融市场波动中,索罗斯总是既兴奋又冷静。否则,他也不可能巧妙地利用局势的变化,从中赚得高额利润。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经过对股票市场的初步探索后,索罗斯就发现了一个大多数投资者都还没有意识到的秘密。那时候,一般投资者认为只有在股市上涨的时候,才能赚钱,而在股市下跌时,就只能赔钱。那时候的投资者大多都是随波逐流,跟着市场行情跑,即哪只股票上涨,就马上购入,然后,就坐等着股价上涨。但索罗斯却有他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无论市场是上涨还是下跌,只要操作得当,就有赚钱的机会。他从不盲目地跟着市场跑来跑去,也从不相信那些华尔街的所谓股评专家们提供的现成报告和数据材料,他总是自己设法收集资料,根据自己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去把握股市的走势。这往往使他能够在盲动的人群中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混乱的市场中获取高额收益。
当然,索罗斯本质上也只是一个投资者,不是真正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神人。面对风云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在市场剧烈波动期进行投机行为,索罗斯并不能保证自己永远正确,但他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永远保持理智、冷静。索罗斯从来就不否认自己会犯错误,他甚至承认自己犯的错误并不见得比普通投资者少。他一直强调和告诫投资者的是:当你出现失误时,你所能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你所损失的资产是否是最好和最少的。
索罗斯一直强调:“投机者的一窝蜂行为并不能用经济学中的价格供求去解释。”在他看来市场是无效的、没有理性的,所以在这样的市场中,即便是小心翼翼,也无法避免失误和损失。
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索罗斯总能保持冷静的头脑。索罗斯经常向投资者们发出这样的信息:市场的波动通常是不规则的,无规律可言。在市场剧烈波动时,你如果有足够的能力,那么可以尝试着紧紧抓住它;如果实在做不到这一点,最好就要懂得适时地退出市场。
忠告10: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赖的
索罗斯是个十分自信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自以为是”。他从不相信所谓股评专家的话,对那些专家嗤之以鼻;也从不相信所谓的内部信息,认为那是公司所释放的烟雾弹;也不迷信某位权威的理论系统,嘲笑那是“哄小孩子的”。索罗斯是一个在股市上有主见的人,他认为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赖的。
股市上有很多人都迷信所谓的权威,他们认为,即便自己不会预测市场,总有其他人会,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找到这样一个人。这种想法其实是大错特错的。如果所谓的专家们真的能够预见到股市的走向,他们就应该赶紧闭嘴,偷偷开一个佣金账户然后等着大发横财;而不是为了几万或几十万的年薪,坐在狭窄的办公室里面对那些枯燥的数字,然后在电视和报纸上谈论它。
正如特雷恩在《点石成金》里所说:“一个知道如何将铅字变成黄金的人是不会为每年100美元的报酬而把这个秘密告诉你的。”这就是索罗斯为什么很少谈论他们的行动,也很少预测市场的原因。
索罗斯非常讨厌那些所谓的专家们,认为他们的预测是在哗众取宠、胡说八道,根本没有丝毫的价值。他甚至讥讽他们是一群为广大民众服务的“百万富翁”或“千万富翁”,因为假使他们预测正确一次的话,他们就是家财万贯的富商了。索罗斯的讥讽一针见血,使那些所谓的股评专家们颜面扫地,但他们没有反驳的理由和勇气,因为索罗斯说的都是实话。
索罗斯也不相信那些“系统”信念,对那些被吹嘘为屡试不爽的操盘软件、分析理论、炒股秘笈也避而远之。他认为所谓的百战百胜,只不过是生产厂家推销自己生产的炒股软件的说辞。那些厂家宣称只要使用某位权威的系统,就能够和某位权威赚到的钱一样多,这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另一位华尔街投资大师巴特菲非常赞同索罗斯对此的看法,他反对人们套用他的投资理论:“人们都希望在我这里找到一个赚钱的公式,然后坐等着钱往外冒。”
人们在投资的时候,往往相信一些所谓从内部透漏出来的消息,认为这些“内部消息”是完全正确的,是赚取大钱的重要途径,也是一条捷径。但索罗斯认为只相信那些“内部消息”并不是投资成功的正确渠道,要通过对公司的年度收支状况等方面来判断该公司的经营状况,而最能反映一个公司的股票未来涨跌的“晴雨表”是公司的年报。索罗斯就像巴菲特一样对年报青睐有加,这是他判断股市走向的重要依据。
索罗斯非常推崇巴菲特所说的一句话:“就算有足够的内部消息和100万美元,你也可能在一年内破产。”他经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手下的基金经理们,别相信所谓的“内部消息”。
索罗斯认为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赖的,不能在股市上随波逐流。他在刚踏入金融界时是这样,他在取得巨大的成就以后更是这样。他从不跟在别人的后面去吃“剩饭”,在别的投资者都一窝蜂似地去追逐所谓的“牛股”的时候,他却偏偏向那些无人问津的“熊股”下手。因为根据他的“荣枯理论”,在人们都狂热地追逐那些热股的时候,这些热股也要盛极而衰了,将要暴跌;而那些无人问津的冷股,却将要否极泰来了。索罗斯从不相信股市的表面现象,也不会像那些狂热者毫无理智地把钱投到“陷阱”里,他有自己的投资原则。
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赖的,因而,如果在华尔街地区你跟曾别人赶时髦,那么,你的股票经营注定是十分惨淡的。索罗斯认为,华尔街地区的大多数股市分析家只不过是公司经营的宣传者,从公司的年度报告或其他人的报告中抄袭出自己的投资报告,而且其报告根本不能揭示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索罗斯善于独立自由地思考,从不相信股市,因而他的投资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73年和1974年,一些大机构持有的股票价格被削减了一半,因而都显得十分沮丧。而与此同时,索罗斯公司却创造了神话,1973年赢利84%,1974年赢利175%。
1977年底至1978年初,索罗斯和罗杰斯再次做出了与众不同的投资,决定再度对技术和军事工业进行投资。当时,华尔街地区大多数商人不愿涉足这一领域,他们认为这个领域的股票没有前途。
索罗斯在大多数人还没有觉察的时候,已经看到了这一类股票的巨大潜力。摩根和斯坦利家族的巴顿·比格斯说,“正如你会听到吉米·卡特总统谈人权,乔治18个月以前就在谈那些股票。”索罗斯是当时惟一购买这些股票的人。1978年,公司赢利高达551%,资产增值到103亿美元。接下来的一年,即1979年,又赢利591%,资产窜至为178亿美元。索罗斯的高科技股仍然富有旺盛的生命力,一点也没有任何衰亡的迹象。
索罗斯之所以成为索罗斯,在很大原因上归结为他是一个有主见,不相信股市的人。索罗斯认为,只有相信自己的人,才能在股市中赚到大钱。
[目录列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系统错误修复大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