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保转社保后,失地农民社保待遇还变不

农保转社保-基础知识-金投保险网-金投网
7x24小时客服热线
400-664-4881
农保转社保
摘要:农保转社保怎么办理?金投保险网小编答:已按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领取养老金人员,在已领取的养老金基础上,增加基础养老金部分。
农保是指由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农村经济组织、集体事业单位和各业劳动者共同承担费缴纳义务,劳动者在年老时按照养老保险费缴纳状况享受待遇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那么,农保转?
办理从业人员关系在城保、镇保、农保之间转移
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或区县事业管理中心。
参保单位应到单位所在地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办理转出申报。
其中,外资企业、乡镇劳务型公司应到单位所在地区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办理转出申报。
办事依据 《关于本市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有关问题的通知》(沪劳保农发[2004]1号)
申办条件:
社会保险关系转出农保:本市从业人员参加城保、镇保。
社会保险关系转入农保:符合农保养老金领取条件的&农业户籍&人员,可申请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入农保手续。
农保转社保相关问题:
1、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制度如何衔接?
金投保险网小编答:已按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领取养老金人员,在已领取的养老金基础上,增加基础养老金部分;已参加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且未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人员,应按照新办法继续参保缴费,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账户资金并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已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可同时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后,养老金合并计发。
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如何衔接?
金投保险网小编答: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员,因就业、户籍迁移等原因转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资金可以转移,终止关系。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本市农村返乡人员,可将其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到其户口所在地农保经办机构,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累计销售:
累计销售:
累计销售:
累计销售:
138,899 份
交强险不再是固定950元了,这个大家也听说了...
好消息!有着良好驾驶习惯和安全记录的“金...
不知不觉,2017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而悄...青岛新农保转社保,手续怎么办
[导读]:缴费基数根据转移年度新农保月缴费金额与城镇养老保险自由职业者身份参保的最低月缴费金额的比转换确定,转换后的缴费基数若低于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本人可申请按城镇养老保险有关规定补缴缴费基数差额部分的养老保险费及利息。
  近日,市民孙女士通过党报热线读者接待室咨询:我父亲是崂山区农村户口,在村里交了8年的新农保,去年一年个人总共缴纳了2800元的农保。她想了解,要将这8年的农保转,总共需要补缴多少钱?
  调查反馈:市事业局一位负责人解释说,根据我市出台的《关于城乡居民和向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有关事项的通知》(青人社字〔号)号文件精神,孙女士父亲若申请将缴纳的新农保转到城镇基本养老保险。
  相同年度参加新农保的缴费月数可以对应转换为城镇养老保险缴费月数,缴费基数根据转移年度新农保月缴费金额与城镇养老保险自由职业者身份参保的最低月缴费金额的比转换确定,转换后的缴费基数若低于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本人可申请按城镇养老保险有关规定补缴缴费基数差额部分的养老保险费及利息。
更多精彩尽在社会保险频道
的更多内容
本周精彩推荐
·健康险投保诀窍
·怎么正确买医疗保险?
·搭配好健康险少花冤枉钱
·小孩的医疗保险如何购买?
·女性健康险怎么买?
·购买母婴健康险降低怀孕风险
·怎么购买境外医疗保险?
·老年人商业医疗保险怎么样购买?
·女性保险首选健康意外险
·怎样挑一份合适的健康险理财?
·什么是健康保险?
·什么是补充医疗保险?
·消费型健康险究竟好不好?
·30岁买什么样的保险好?
·如何买医疗保险最好?
·新农保转社保,手续怎么办?
·金凤区黄河东路魏家桥村为55位村民“新农保”转社保
·新农保转社保,手续怎么办?
·新农保转社保,手续怎么办?
·新农保转社保问题
·新农保转社保问题
·新农保与社保不矛盾 可同时享受养老金待遇
·青岛新农保转社保,手续怎么办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旧农保转新农保的问题&&& “从1999年全国农村养老保险停止算起,到现在整整10年啦。”某农村保障研究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各地都有试点,但全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制度框架。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是重新启动新的农村养老保险计划的时候了。”&  据赵殿国介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上把握的原则是:既要明确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又要建立引导机制,使政府投入能够调动农民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在民政部1992年出台的“旧农保”方案中,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实行“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同时,此后建立的农保经办机构,作为民政系统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经费来源也要从当年收取的保费中提取。
  “很多地方集体经济名存实亡,由于没有财政投入,实际上旧农保是农民自己养活自己啊。”上述农村保障研究专家感慨道,“同时,为了支撑一个规模庞大的农保管理体系,农保基金还须扣除3%的管理费,并且农保基金只能存银行、购买基金,收益渠道单一,造成了很多地方经营困难。”
  1999年中国政府决定对农保实行“清理整顿”,并把农保管理经办机构由民政部转至新成立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由于中央政策不明,基金底数不清,移交并不顺利。此后至今,中国农保一直处于“民政不管、社保不接”的状态。
  “清理整顿工作很多地方做得也不到位,使得农民对农保丧失信心。”该农村保障研究专家称,“在清理整顿过程中存在简单退保等诸多问题,直到现在还纠缠不清,甚至还滋生出许多社会不安定因素。”
  日,当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审计署、民政部三部门联合发文,明确提出,要在2007年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进行全面审计,摸清底数;对农保工作进行清理,理顺管理体制,并研究提出开展新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指导性意见。
  根据部分披露的审计结果,可以看到目前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脆弱性。
  对30个省(区、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审计结果表明,1992年以来,有2113个县(市、区)开展了农保工作。在国务院1999年要求对农保进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后,已有166个县停办了农保业务,其余1947个县仍保留了农保业务。
  截至2006年底,全国农保基金累计收入512.78亿元,支出171.39亿元,结余341.39亿元。
  审计发现,2006年,1947个县中,有1484个县的参保农民人均领取的养老金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领取农保养老金的331万农民中,领取额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占88%,有120万人月领取额在10元以下,占36%。
  “这基本就是农保的现状,即使参加了农保,大部分参保者领取农保养老金也往往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述农村保障研究专家称,“三分之一的人一个月领取额还不到10元,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自然不会很高。”
  三种农保新模式
  1999年中国政府决定对农保实行“清理整顿”后,大多数的县保留了农保业务,并且在2003年以后很多地方也展开了“新农保”的试点工作。
  “事实已经证明,政府财政不投入是不行的。”上述农村保障研究专家介绍,“所以新试点工作中,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一些经济比较好的地方政府比较积极。”
  据了解,在各地试点的“新农保”主要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个人账户的模式,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直接纳入个人账户,最后按个人账户积累总额和平均余命来计算养老金。
  第二种模式则是仿照城镇保险做法。筹资方式仍然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但是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计入个人账户,政府补贴则纳入社会统筹,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
  第三种模式是实行“个人账户”和“政府直接提供的基础养老金”相结合。个人缴费、集体补贴、基层政府补贴全部纳入个人账户。在老年农民领取养老金时,由政府直接提供“基础养老金”。
  “各个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推出新农保模式是个好事情,但长期看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制度安排是不合理的。”该农村保障研究专家认为,“一是制度的‘碎片化’问题,即各地制度各行其是、地区分割、无法衔接;二是路径依赖问题,如果制度推倒重来,将会产生大量的沉淀成本。”
  9月9日,同样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研讨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强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之“新”在于:一是明确政府责任,对这项社保制度给予必要的财政投入;二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的模式,不同于以往纯个人账户模式,这既可体现公平,又在总体上有利于实现城乡养老制度的衔接与转换。
  从目前的消息来分析,第三种新农保模式有可能是这次全国性新农保的设计蓝本。
  “新农保计划将覆盖全体有收入的农村居民。”知情人士透露,“筹资方式上,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同时考虑建立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相结合的模式。”
  对于即将启动的农保计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相关人员介绍:“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别,决定农村养老保险的操作细节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在统一体系和法律规范下,尊重现阶段城乡发展的特殊规律,给地方实施政策以一定的弹性和空间。”
  据了解,由于涉及中央和地方财政要长期、持续增加投入,《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还需与财政部等中央部门会商,并在协商一致后上报国务院方能出台。
领不到钱的养老保险    黄晓诸是长沙市开福区捞刀河镇捞刀河村村民。1996年,他参加了镇里组织的农村养老保险。“当时每个月只有200多元的工资,镇干部多次做工作,才一次性交了3000元养老保险金,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按照这份养老保险协议,黄晓诸年满60岁后每个月将可以领取170多元的养老金。“钱虽然不多,但是生活开支精细点还可以凑合。”今年6月7日,黄晓诸怀着轻松的心情来到捞刀河镇社保办,却被告知无法办理领取保金手续。    “你们没搞错吧?”黄晓诸急忙拿出盖着政府公章的《参保手册》。社保办的工作人员看完说,长沙市2010年10月已经推行新的农村社保,原有的农保险,除了已经开始享受保金的参保者外,将统一按照国家利率标准清退,不能享受原有的保险待遇。    “交了十多年的社保,怎么说退就退呢?”黄晓诸不知所措,与他有相同遭遇的居民不在少数。他表示,如果不是到了年限过来领保金,大部分人仍然不知道自己的养老保险已经发生“变故”。    “老农保”收不付支    捞刀河镇是在1996年开始推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6月28日,该镇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办公室,一位姓赵的副主任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这是一种农民储蓄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各级财政不负担一分钱,集体补助部分由于乡、村财力微弱,乡镇企业发展较差,难以兑现。”赵主任表示,原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所以不能如期付保,是由于农保制度设计模式本身存在缺陷造成的。    随后,记者在开福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看到了一份2008年转发的《湖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整改方案》。该方案提到,为维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市县两级相关管理部门要按照政策,计准本息,筹足保费,稳妥清退过去收缴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    “算来算去还是自己交的那点钱,没人给贴补,农村养老保险金增值幅度与银行利率大致相当,这注定会导致保险基金收不付支。”该局相关负责人说。    清退措施引发质疑    黄晓诸等部分参保人员对长沙市农村养老保险的清退措施表示质疑。    “如果按照国家利率,1996年交纳的3000元保费,到现在最多不过4000多元,当时的人均工资不足300元,而现在是2500多元。”黄晓诸认为考虑到目前的消费水平,保费清退后参保人损失很大。    他表示,现存农村养老保险确有问题,应当逐步解决而不应简单废止。第一,农民缴纳了养老保险费,就是与保险部门形成了协议,保险部门不能因为保险金的多与少单方面废止保险协议。第二,政策法规要有连续性,不能“朝令夕改”,现存农村养老保险确有问题,比如农村养老金过低的问题,应用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接轨等方式解决。    黄晓诸告诉记者,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回应    长沙部分人群将实现新旧农保对接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长沙市出台了新的《长沙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办法》规定,参保人员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或在本办法实行之日年满45周岁人员按年缴纳保险费,自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按月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谈及新农保与旧农保的区别,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一位相关负责人认为,主要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是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    “长沙市正在完善新农保政策,今后部分人群将实现新旧农保对接。”该负责人表示,新农保制度对原农保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建立了老年补贴制度,并制定了详细的新老农保过渡办法,不愿过渡的,仍享受老农保待遇。    政策规定    新《社保法》确保新农保居民按月领待遇    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和构成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二条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    ■据 新华社    释疑    “新农保”和“老农保”的区别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多个省份试点实行老农保,湖南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全国开始实施新农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近日表示,新农保和以前一些地方实行的老农保有区别:    首先,筹资的结构不同。过去的老农保主要都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是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是直接补贴到农民头上的。    第二,老农保主要是建立农民的账户,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而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的。换句话说,就是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当然,新农保政策是要通过试点完善之后逐步推开,并不是说从明天开始大家就可以领钱了。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武汉市出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三项旧保障制度的衔接方案。三项旧保障制度包括:“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费制度”、“重度残疾人保障制度”、“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推荐 2011楚宝贝年终季生肖宝宝秀
新农保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费制度的衔接:
对已纳入国家或武汉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区和乡镇(街),凡年满60周岁的被征地农民,将不再享受武政办[号文件规定的被征地农民“5560”人员待遇,即每人每年800元的基本生活保障费;
已享受被征地农民“5560”人员基本生活保障费待遇的未满60周岁的女性,可继续享受该项待遇,待其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终止其享受该项待遇资格,将其纳入武政规 [2009]12号和武政办[号文件规定的保障范围。
未纳入国家或武汉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区和乡镇(街),已享受武政办[号文件规定的基本生活保障费待遇的被征地农民“5560”人员,可继续享受该项待遇,直至其所在区或乡镇(街),纳入国家或武汉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的当月为止;
纳入试点范围后,凡年满60周岁的被征地农民,终止其享受被征地农民“5560”人员基本生活保障费待遇,转入新农保,享受领取养老金待遇。
新农保与重度残疾人保障制度的衔接:
对于农村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员,凭区残联颁发的《重度残疾人证》,由区财政部门按新农保最低缴费标准,为其全额代缴养老保险费用。今年上半年,各试点区人民政府已为6500名肢残、智残等重度残疾人,代缴了养老保险费130万元。
新农保与老农保制度的衔接:
一是对已参加老农保的人员,未达到待遇领取年龄的,其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以日为限,结算积累总额,与新农保个人账户合并,按新农保标准折算缴费年限,不足一年按一年计算,并继续按新农保档次标准参保缴费。
二是参加老农保已办理领取手续、但不足60周岁的,在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同时,自愿选择档次参加新农保,待年满60周岁后,再将老农保养老金、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国家基础养老金三者合并享受。
三是也可以不缴费,继续享受老农保养老金,待年满60周岁时,再增发国家基础养老金;参加老农保已办理领取手续、且年满60周岁的,直接增发国家基础养老金。
农村养老保险 &
农保管理体系
“旧农保转新农保的问题”图片新闻
如果这条信息您不满意,您可以:
1、查看最新的相关信息.
2、查看新农保政策信息.
对“旧农保转新农保的问题”的评论:
信息打分:
最新以下值得您关注的社保信息
新农保政策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民社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