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贴:宋代州府的州,军,府,监有什么区别

宋代府州郡军对应表
我的图书馆
宋代府州郡军对应表
宋代府,州,郡,军对应表宋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官方定郡名的朝代,郡名的最后状态是怎样的呢?路名府名州名郡名军名备注京畿路开封府汴州陈留郡京东东路青州北海郡密州高密郡济南府齐州济南郡沂州琅琊郡登州东牟郡莱州东莱郡潍州原属青州淄州淄川郡邳州下邳郡淮阳军京东西路应天府宋州雎阳郡袭庆府兖州鲁郡徐州彭城郡兴仁府曹州济阴郡东平府郓州东平郡济州济阳郡单州砀郡濮州濮阳郡广济军原属曹州京西南路襄阳府襄州襄阳郡邓州南阳郡随州汉东郡金州安康郡房州房陵郡均州武当郡郢州富水郡唐州淮安郡光化军原属襄州京西北路河南府豫州洛阳郡颍昌府许州许昌郡郑州荥阳郡滑州灵河郡孟州济源郡蔡州汝南郡淮宁府陈州淮阳郡顺昌府颍州汝阴郡汝州临汝郡申州义阳郡信阳军河北东路大名府魏州魏郡开德府澶州澶渊郡沧州景城郡冀州信都郡河间府瀛州河间郡博州博平郡棣州乐安郡莫州文安郡雄州易阳郡霸州永清郡德州平原郡滨州渤海郡恩州清河郡景州永静军清州乾宁郡信安军原属霸州保定军原属涿州河北西路真定府镇州常山郡相州邺郡中山府定州博陵郡信德府邢州巨鹿郡濬州安利军原属滑州怀州河内郡卫州汲郡洺州广平郡深州饶阳郡磁州滏阳郡祁州蒲阴郡庆源府赵州赵郡保州清苑郡安肃军原属易州永宁军原属定州广信军原属易州顺安军原属瀛洲河东路太原府并州太原郡隆德府潞州上党郡平阳府晋州平阳郡绛州绛郡泽州高平郡代州雁门郡忻州定襄郡汾州西河郡辽州乐平郡岚州楼烦郡石州昌化郡隰州大宁郡一作宪州慈州文成郡麟州新秦郡府州荣河郡丰州宁丰郡威胜军原属潞州平定军原属镇州岢岚军原属岚州宁化军原属岚州火山军原属岚州保德军原属岚州晋宁军永兴军路京兆府雍州京兆郡河中府蒲州河东郡解州解郡陕州陕郡商州上洛郡虢州虢郡同州冯翊郡华州华阴郡耀州华源郡延安府延州延安郡鄜州洛交郡坊州中部郡保安军原属延州绥德军原属延州银州银川郡西夏占庆阳府庆州安化郡环州邠州新平郡宁州彭原郡醴州原属京兆府定边军秦凤路秦州天水郡凤翔府扶风郡陇州汧阳郡成州同谷郡凤州河池郡阶州武都郡渭州陇西郡泾州安定郡原州平凉郡顺德军原属渭州镇戎军原属原州会州怀德军西安州熙州临洮郡河州安乡郡巩州通远军岷州和政郡兰州金城郡洮州郭州西宁州西平郡积石军两浙路临安府杭州余杭郡绍兴府越州会稽郡平江府苏州吴郡镇江府润州丹阳郡湖州吴兴郡婺州东阳郡庆远府明州奉化郡常州毗陵郡江阴军原属常州瑞安府温州永嘉郡台州临海郡处州缙云郡衢州信安郡建德府延州新定郡睦州嘉兴府秀州嘉禾郡淮南东路扬州广陵郡亳州谯郡宿州符离郡楚州山阳郡海州东海郡泰州海陵郡泗州临淮郡滁州永阳郡真州建安军原属扬州通州静海郡高沙郡高邮军原属扬州安东州涟水军原属楚州淮南西路寿春府寿州寿春郡六安军庐州庐江郡蕲州蕲春郡和州历阳郡安庆府舒州同安郡濠州钟离郡光州戈阳郡黄州齐安郡无为军原属庐州江南东路江宁府升州江宁郡宁国府宣州宣城郡徽州新安郡池州池阳郡饶州鄱阳郡信州上饶郡太平州南平军南康军原属江州广德军原属宣州江南西路隆兴府洪州豫章郡江州浔阳郡赣州南康郡吉州庐陵郡袁州宜春郡抚州临川郡瑞州高安郡兴国军原属鄂州南安军原属虔州临江军原属筠州建昌军荆湖南路江陵府荆州江陵郡鄂州江夏郡德安府安州安陆郡复州景灵郡常德府鼎州武陵郡澧州澧阳郡峡州夷陵郡岳州巴陵郡归州巴东郡辰州泸溪郡沅州潭阳郡靖州原属沅州荆门军原属江陵府汉阳军原属鄂州荆湖南路潭州长沙郡衡州衡阳郡道州江华郡永州零陵郡郴州桂阳郡宝庆府邵州邵阳郡全州清湘郡桂阳军武冈军原属邵州福建路福州长乐郡建宁府建州建安郡泉州清源郡南剑州剑浦郡漳州漳浦郡汀州临汀郡邵武军原属建州兴化军原属泉州成都府路成都府益州蜀郡眉州通义郡崇庆府蜀州唐安郡彭州濛阳郡绵州巴西郡汉州德阳郡嘉定府嘉州键为郡邛州临邛郡简州阳安郡黎州汉源郡雅州卢山郡茂州通化郡威州潍川郡永康军原属彭州陵州仙井监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推荐阅读:宋代的路与军、监和羁縻州县-中国地名史话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宋代的路与军、监和羁縻州县【点击数:】
  北宋统一了中原地区,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但其北面  却有辽的兴起,西北方面有西夏的建国,又形成了三方鼎立的局面。宋王朝鉴于唐王朝的衰亡在于地方上拥有过大的军权财权,尾大不掉,所以在立国后即采用“强干弱枝”的办法,先是“杯酒释兵权”,把主要武装力量控制在皇室手中,后来又在政区的调整与改革方面,下了一番功夫。  宋立国初期曾因袭唐制,分全国为10道,太宗又改为15路,到神宗时又增为23路。“路这个区划介于监察区与行政区之间,它比监察区的权力要大一些,但也不等于完全一级行政区。宋朝时代,路的长官的权力不等于魏晋南北朝时的州的长官,也不等于唐代安史之乱之后道的长官;但是要比汉代的刺史、比唐初的采访使的权要大一些。宋朝的路至少有三个长官(有的还不止),一个长官管财政、行政,叫转运使;一个长官管军事,叫安抚使;一个管司法、监察,叫提点刑狱。所以每一个路有三个机构,三个长官,每一个长官的权就不很大了。宋朝时候的州,有很多事务还是可以直达中央的,所以宋朝时候的制度,可以说是介于三级、二级之间的制度”。  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的23路是京东东路与西路,京西南路与北路,河北东路与西路、河东路、永兴军路、秦凤路、两浙路、淮南东路与西路、江南东路与西路、荆湖北路与南路、福建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广南东路与西路。这些路即是就转运使所辖而言。“若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fu夫〕延四路。八年(公元1048年)河北置大名、高阳关、真定、定州四路。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陕西又置熙河路,此特为军事而设,每路设安抚使,兼马步军都部署(后避英宗讳改称都总管)。其民事仍领于转运司,故不在十八路、二十三路之数。初陕西只有一转运司,及熙宁时收熙河路,乃分转运司为二,一治永兴军,曰永兴军路;一治秦州,曰秦凤路。”(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后来到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复置京畿路,成为24路。  北宋都城仍依五代旧制为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今洛阳)名称也未改变。此时升宋州(今商丘市)为南京应天府。因为这里曾是宋太祖任归德军节度使时的驻地,被看成是龙飞处所,因而立国之后,不仅用作国名,并且升宋州为南京。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则为捍卫京畿与经略北方的重要据点。需要说明的,当时府与州同级,府是特殊的州。唐代除了上一章介绍的各类府外,内地只在各京都置府,例如成都与江陵都曾先后作为五京之一,故分别称为成都府、江陵府,但罢都以后,却又改称益州与荆州。可是到北宋时,江宁(今南京)、兴元(今汉中)、真定(今正定)等一些与都无关的城市也都成为府了。  在北宋政区中还增添了军、监等新的设置。军在唐代为驻守边地的部队名称,大的叫军,小的叫守提。五代时军列为政区,但不辖县而隶属于府、州。到宋代则正式列为政区名称。有辖县与不辖县二种,辖县的隶于路,不辖县的则属于州。例如在今河北省保定市东北有北宋时所设的安肃军及其所领的安肃县,原为五代时北周的梁门口,其西偏北为北宋时的广信军及其所领的遂城县,这两个军都有辖县,故属于州级,一向有“铜梁门,铁遂城”之称,因其险固难攻,可以阻止辽兵的南下而得名。  监则是设立在有各类产业的地区。这里有矿冶、铸钱、煮盐、制茶以及牧马等产业。有的监名在宋前早已出现,不过到宋时才明确列为政区,和军一样也有与州同级和与县同级二类。与州同级的如属于荆湖南路的桂阳监,辖有平阳、蓝山二县,境内有著名的白竹和毛寿、九鼎等银坑。又如成都府路的陵井监,后改名为仙井监,以出产井盐著名,辖有仁寿、井研二县,这是比较著名的两处。与县同级的则有设于铸钱、铁冶、养马、煎盐等一类地区的监,这也反映出当时生产发展与经济繁荣的盛况。  宋代承袭唐代对边远民族地区实行“以故俗治”的民族政策,主要是在西南地区设立羁縻州县,仅广西西南部即设羁縻州54个,州下设县、峒。并以土酋任知州、知县、知峒等职,子孙世袭,贡赋不入户部。这种制度又称土官制。这一政策的推行加速了民族融合。
上一篇资料:
下一篇资料:
【古诗文翻译网】
――传播经典文化,浸染心灵之德,绽放美丽人生 【文言新视界,经典大舞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府州军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