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计划——剑网剑三霍去病墓破解机关五行机关怎么破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考研历史——中国古代史1
中国古代史考研 考研历史——中国古代史1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中国的原始社会(约200万年前~前2070年)一、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远古时代:夏前史,原始社会,石器时代。原始群(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 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氏族公社,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野蛮时代) 注:原始群指为生存以血缘关系组成的松散群体。二、氏族公社:及原始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是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1、特点:1)族外婚;2)妇女在氏族公社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母权社会;3)特定名称、固定信仰、原始共产制;4)奉行图腾崇拜2、确立依据:同祖母,特定氏族符号,族外婚为前提,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共同信仰的比较牢固的经济生活社会单位。3、产生的社会基础:定居和族外婚原始群猿人(旧早)
京谋田古人(旧中,又称早期智人)
血缘婚(同辈婚)
马丁长大新人
母系(旧晚,又称晚期智人)
族外婚(氏族内部禁婚)氏族社会(距今年)
对偶婚(主夫主妻)
山河柳 河畔羊父系 (距今年)
一夫一妻制
家住纹龙注:京谋田:北京、元谋和蓝田。马丁长大:马坝、丁村、长阳和大荔。山河柳(新人):山顶洞、河套和柳江。河畔(半)羊(仰)(母系):河姆渡、半坡和仰韶。家渚(住)纹(汶)龙:齐家、良渚、大汶口和龙山1)农为主,现畜牧磨石器,南稻北粟)手工制陶4)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母系)族外婚,对偶婚)定居村落(一个村落就是一个氏族))母权制(按母方来确认和计算死后财产归母方家族继承))氏族首领由公选产生,没有特权,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图腾:象征,族徽,母系盛行,需求保护。经济:1)铜器发明父系)第二次社会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组织: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禅让制父系的特征:1、男子成为社会的中心,世系由男子计算;2、婚姻又不太稳固的对偶婚变为一夫一妻制;3、出现男女不平等现象4、农业是主要和基本的经济部门,手工业畜牧业成为独立的经济部门,渔猎业仍在社会中有一定地位。 氏族制的瓦解:生产力-剩余-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国家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特点:氏族部落间的冲突与联盟中形成。三、我国远古社会的传说黄帝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炎帝阪泉之战。三皇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禅让制:民主-推举-承认-确立。第二章 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前2070~前1046年)一、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1、二里头文化:河南偃师二里头,系统发掘,夏文化。兵礼器(国家确立的重要标志),制骨,陶窑,农业工具原始,陶酒器,贝,墓葬分化,宫殿,建筑群。2、夏商周断代工程:人社自结合,科技手段,学科交叉,解决年代,96-00。日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该年表推定:①以周武王讨伐商纣王为标识的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明确了公元前841年以前西周十王的具体在位年代;②推定夏商分界年代为公元前1600年,并明确了商武王以下十二王的在位年代,对于商代前期的历史给出基本烦人年代框架;③推定夏代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提出了夏代基本的年代框架。二、夏(姒姓)朝的巩固、发展和衰亡(前2070~前1600)1、自禹始,入文明,奴制立,都阳城(河南登封),迁阳翟(河南禹州)。2、夏王朝的特征:1、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标志着国家的建立)2、具备国家的特点(按地域划分其国民;公共权力的设立)3、奴隶数量有了显著增加3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4,至此,夏王朝的统治基础确立了。1)设百官,典制,赋税制(任土作贡: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交纳贡赋) )军队,刑罚,监狱5、国家机构)地域分区)王都宫殿注:《禹刑》为中国第一部奴隶制法典,是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禹分天下为九州,四正,四隅和中央。6、太康失国:启子太康,不恤民事,东夷后羿,得拥夺权。7、少康中兴:寒浞灭羿,少康灭浞,恢复夏统。8、“孔甲乱夏,四世而陨”。注:乱夏为改变传统做法。桀时商汤率兵伐夏,大败之,桀被放逐而死,夏亡。三、夏代的经济和文化1、经济: 1)金属的冶炼已经开始,当时的铸铜工艺已有一定规模和水平。2)手工业的制作技术和内部分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世代的专业生产者(骨器、陶、玉器)。3)房屋的建设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文化: 1)《夏书》有“辰不集于房”的记载,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2)《竹书纪年》中有关于流星雨的最早记录。3)《夏小正》反映了夏代历法和农业的发展水平,保存了我国最早的天象历法资料。四、商族的起源(商朝: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商族和夏族是东西并列,同时发展起来的,契和禹是同时代的人。汤以前经济文化落后于夏,是夏的附庸。成汤任用伊尹,励精图治,鸣条之战,夏桀惨败,都于亳邑。五、从盘庚迁殷(早商与晚商的分水岭)到武丁中兴(前1250~前1192年,商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背景:1天灾:当时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比较小(工业革命以前,人类抵御自然的能力都较小)人祸:政治动乱.九世之乱:仲丁至阳甲,多次发生“诸子争相代立”。过程(公元前1300):盘庚英明,迁都求定。软硬兼施,力挫反对?评价:转折点,由衰转兴。背景:盘庚迁殷,国势上升。知人善任(人)广采民意(民)过程对外用兵(兵)改革政治(政)?评价:版图和政治影响扩大。六、商代国家机构的发展1、商朝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是内服和外服的划分: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是由邦伯所管辖的地区。2、内服官分为:1)“百僚庶尹”:旧臣、近侍、史官;2)“惟亚惟服”:军官;3)“宗工”:王室祭祀的事务官;4)“百姓里君”:地方官员。在夏代国家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奴隶制的政治制度。1)继承制(前期多是兄死弟及,后期多是父死子继))方国林立制度)文武宗(文职官、武职官和宗教官三大类))军队、刑罚和监狱1)奴隶主集团:商王(自称予一人,余一人),同姓贵族(血缘关系),异姓贵族。社会结构)奴隶(盛行人殉和人祭))平民(当兵、纳税和服徭役)七、商代社会经济和文化1、经济:1)商代的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是当时最具决定性意义的生产部门。2)青铜冶炼技术和青铜制造工艺的高度发展,初步认识并使用了铁。3)原始瓷器出现于商代中期。4)龟甲为我国最早使用的货币,贝是商代商品交易的媒介。2、文化:1)商代的文字有陶文、玉石文、金文和甲骨文,晚商的甲骨文最为丰富,是当时通用的文字。2)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新星、火星、岁星、大星等星象的观测记录。第三章 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前1046~前771年)一、周王朝的建立(我国奴隶社会发展到极盛和开始衰落的转折时期)1、起源:渭水中游,黄土高原,姬姓,始祖名弃,号曰:后稷。2、早期努力:公刘迁居于豳;古公亶父:迁于周原和开始翦商。文王:扩大西面,发展东方建立丰邑。武王建镐京。武王九年,大会诸侯于孟津举行了誓师仪式,此此为孟津之誓“诸侯所由用命”3、牧野之战:1046,商军主力远征东南,武王牧野之战,纣王兵败自焚。三监:“以殷治殷”,封纣王子武庚于殷,武王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于殷都周围建立三国以监视。后武庚乘武王子成王年幼,周公旦辅政,联合三监叛乱,三年后败。宗周、成周:镐京-宗周-西都-周族兴起的根据地洛邑-成周-东都-保卫宗周,镇抚东方(周公东征后营建,迁“殷顽民”于此,驻兵监视)二、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灭亡1)土地所有制变化。
土地国有制开始向土地私有制转化。2)社会矛盾激化。
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前841)-宣王中兴(料民于太原,引起反抗;不籍千亩,公田租民)3)周边民族矛盾尖锐。 军事冲突。平王东迁:幽王宠褒姒,欲废申后和太子宜臼,申候联合犬戎等攻破镐京,杀幽王于骊山,宜臼即位为平王,镐京残破,外有犬戎威胁,乃于前770年东迁雒邑。三、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奴隶制国家机器进一步强化)1中央权力机构:周王号称天子,设三公六卿。世禄世卿:官吏世袭,采邑世享。2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国”,四类对象(同姓贵族,异姓贵族,元老重臣和圣王后裔)。3军队和刑罚:宗周六师(驻镐京,卫京师),成周六师(驻洛邑,镇东方),殷六师(驻朝歌,镇殷民)。量刑主要有五:墨刑、劓刑、刖刑、宫刑和大辟。注:( 刑不上大夫指可以或赦或赎)。4周王与诸侯的权力与义务:权力(统治权,任命官吏,巡狩,保护,调解)义务(兼任卿士,戍守征讨,纳贡,服役))背景:夏商已存,西周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形似“井”,故名。2)具有土地国有的性质,不能随意转让买卖。具有公有和私有两重性,趋势为私有因素逐渐扩大。(生产资料所有制)5)分配方式:分公田和私田,分配方式在“野”为“助”,在“国”用“彻”。 公田收获归国家或奴隶主贵族,私田的收获归公社成员所有。4)劳动者称庶人、庶民,随土地被封赐,实为奴隶,但地位高于家庭奴隶。)血缘为基,父权家长制演变,处理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权力的制度。6宗法制)分封制为基础,本质不在区分血统关系,而在确定权力和财产的分配原则,稳定奴隶制的统治秩序。3)特征:从天子到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别子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长承别封7周礼(周公制定):调解内部关系,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等级制度。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维系社会团结,礼乐两者不可或缺,否则社会就会失衡作用)确定社会等级制度和观念,以显示贵贱、尊卑、长幼、亲疏之间的差异)由亲亲所孕育的和谐原则与由尊尊所孕育的秩序原则,两者有机统一四、西周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经济)青铜器冶炼仍然是手工业的重要部门,人工冶铁起于西周末)建筑开始用瓦)工商食官 敬天保民思想的形成:“敬天”“保民”、“明德”,反映了西周时期统治思想在重视天的前提下强调保民、德政的重要性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五行观念;物极必反文化周宣王时的毛公鼎是迄今发现铭文最长的铜器《尚书》是一部古代政治文献汇编《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音乐:一为乐器种类增多,一为音乐理论的发展音乐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确定了二十八星宿科学技术的发展)《竹书纪年》中有了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一次有确定日期的日食记录;《诗经》中有了我国现发现的最早的最早的以日月合朔为一月开端的记录)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土圭)地图的广泛应用)食医、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等我国最早的医学分科,中医的理论基础初步形成第四章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前770~前476年)一、春秋时期的特点1、诸侯争霸,战争不断,是这个时期的总体特点,为了争霸各国奋发图强,进行了改革2、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王权下移3、制度大变革时期,世卿世禄制度受到冲击,井田制逐渐瓦解4、中华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5、各阶级和阶层重新组合时期,士阶层的兴起6、思想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7、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是国家的嬗变和精神文化的探讨时期。二、春秋时期各国态状(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以扩大势力范围,掠夺人口和财富为目的)1)铁器和牛耕(生产力)背景)私田(生产关系)封建生产关系和剥削方式(经济基础)-各国变法(上层建筑变化))竞争(上层建筑)
-诸侯从事霸业的需要政治:三其国而五其鄙,四民分业(士农工商)分居(地域划分)前658,齐桓公+管仲经济:相地而衰征(赋税制度),鼓励贸易、促进生产军事:“作内政而寄军令”的政君合一制度鲁国“初税亩”(前594年),宣布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各国变法改革晋国“作爰田”(前645年),“自在其田,不复易居”(目的是为了挽回韩原之战之后的败局) 郑国“作丘赋”(前580年)此为赋税制度秦国“初租禾”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前651,齐桓公+葵丘之会前632,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践土之盟前627,秦袭郑,秦晋殽之战,秦败前606,楚庄王问鼎前546,宋大夫向戎倡议晋楚“弭兵之会”,互朝晋楚争霸战争的历史作用:1)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2)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打击削弱了奴隶主贵族,有助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发展;3)促进了民族融合,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限。田氏代齐: 1)陈(田)氏立足于齐,后代表新兴贵族;2)施惠于民“以家量贷,以公量收”;实际上是地主阶级革命在齐国的实现3)公元前476年,“齐国之政皆归田常”
4)公园前386年,田和列为诸侯,沿用齐国国号三家分晋:1)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别建了三个封建政权;2)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三、春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铁器和牛耕,(春秋晚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利事业;楚孙书敖-芍坡,吴-邗沟;桔槔(灌溉工具,“有械于此,一日浸万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封建经济开始产生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1)封建地主和农民两个新兴的阶级成长起来2)利用土地进行封建剥削,已成为当时主要的剥削方式手工商业:手工业日益趋向专业化,新兴的有煮盐、冶铁、漆器。楚国(漆器),齐国(纺织),印纹硬陶(吴越)
公元前524年,周景王铸造大钱,是我国文献中关于铸钱的最早记录。借贷、高利贷产生四、春秋时期的文化1、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和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随着周天子权力的旁落,天和它的代理人周天子一样,威信下降)1)楚 斗廉,周 史叔兴和郑申需,鲁 闵子马,郑 子产,2)残存的人殉和人祭制度遭到了舆论的谴责,八闽的地位摆在神之上的思想,是奴隶制崩溃的反映。3)晋 蔡墨提出事物是由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2、春秋时期重要思想派别)政治上:无为而治(同情人民,但鼓吹“愚民”)老子,春秋末楚国人理想社会:小国寡民,早期奴隶制社会道家学派创始人
)哲学上:道是万物之宗,也是老子思想核心,无就是道)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道德经》)礼: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人的外在束缚(外在))仁:孔子伦理思想核心,最终目的“克己复礼”(内在)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中庸:孔子思想体系的方法论基础儒家学派创始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私人讲学之风4)教育实事求是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重要特点)“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终身教育思想孙武,春秋末齐国人,《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著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书,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史及世界军事史上占有突出位置。 孙中山认为其首创中国军事哲学。3、科学技术的成就1)熟练运用数学于城市建筑、土地测量和赋役征收,2)《春秋》中记录最早的一次日全食于鲁隐公三年(前720年2月22日),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为世界上最早3)鲁班(公输班)4)名医:缓与和被誉为“良医”。认为阴、阳、风、雨、晦、明六气不调是疾病的原因第五章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建立(前475~前221年)一、战国时期特点和历史分期:特点:1、铁器普及,生产力水平提高2、封建制确立时期3、思想文化急剧变化,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4、中华民族在融合形成5、割据称雄,战争空前惨烈的时代历史分期:1、两个时期:①前期从战国的确立到商鞅变法成功为主,以列国变法图强为主,战争规模较小②后期从秦国的强大、东晋和六国被削弱直至最后灭亡为主要内容,各国一方面继续改革图强,另一方面开展军事外交活动,战争规模大2、四个阶段:①魏国独霸中原(前期)②秦齐对峙阶段③秦赵大战阶段④秦统一六国二、战国的改革与变法魏文侯+李悝政治:1)食有劳而禄有功,2)法经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地主政权逐渐经济:3)尽地力之教,4)平籴法巩固,国力逐渐强大,成为战国初年一吴起军事:5)武卒制 个强盛的封建国家 楚悼王+吴起政治:1限制封君,三世而收其爵禄2精简机构3整顿吏治(前382年)沉重打击楚国的旧贵族,加速了楚国封建化进程,齐国国力迅速强盛各国改革变法韩昭候+申不害(术):公元前355年,主要加强中央集权赵烈侯倡“仁义”,行“王道”,“选贤任能”,节俭财政。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齐威王+慎到、邹衍和孙膑:“谨修法律而督奸吏”燕昭王+乐毅:前311~前279,修法令“与百姓同其甘苦“前359,秦孝公+商鞅
县督军旅,农量井,书有鱼政治:1)推行县制,行连坐之法(县))迁都咸阳(都))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军)目的是破除奴隶制度,巩固和发展封建
)制定秦律(律)制度,本质上使一次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1)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农)革命 )废井田,开阡陌(井))统一度量衡(量)文化:1焚诗书,禁游学,行愚民评价:各国的变法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化活动。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废除奴隶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封建制的政治经济制度。三、诸侯国中央集权制政体的初步形成各国国君的名号和职权发生变化(名职变)对从封建割据走向封建大一统
2君主继承制的发展(继承展)
起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加强文武分职为特点的中央官僚体制建立(文武分)了对广大人民的控制和镇压,新的官僚管理制度确立(官制确)激化了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郡县制代替分封采邑制(郡县代)封建法制确立(法制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切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自耕农的产生(破产后为佃农和雇农)四、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
新型地主阶级的产生农奴大量出现(私属徒、宾萌、族属)公作和分地(井田和租佃)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刚刚确立,存在大量的奴隶制残余(官奴和私奴)五、从诸侯割据到秦统一(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具有统一战争的性质,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魏国最早变法,战国之初实力最强。)前354,魏攻赵,齐魏桂陵之战,魏庞涓被擒)前342,魏攻韩,齐魏马陵之战,魏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魏元气大伤1、战国七雄:齐韩赵魏燕楚秦4)前334,为抗秦,魏惠王与齐威王“徐州相王”(互尊对方为王))前284,秦韩赵魏燕联军,乐毅伐齐,田单“火牛阵”救齐,但齐无力与秦抗衡)前260,秦赵长平之战,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前230~前221,秦开始兼并战争,先后韩赵燕魏楚齐2、秦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1)春秋战国的长期民族融合(联系)背景2)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发展)3)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心所向(人民群众)4)秦国的强大决定历史使命由其承担
历史客观任务的主观组织领导者(过程)5)秦王的雄才大略(历史人物)评价:1)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对于过去的功绩2)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秦推行的消除分裂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于现在的意义4)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5)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
对于将来的影响六、战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社会大变革,各种矛盾错综复杂2)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对于当时社会变革以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背景)属于知识分子的“士”大量出现各种学术思想,成为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诸侯割据,文化无法专制各家代表人物及思想:①主张政治上实行温和的改良,“法先王”“托古改制”(巩固新兴政权)②仁政,民有恒产(巩固个体小农经济)1)孟子(亚圣)③性善论是仁政的哲学基础“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儒家④民贵君轻(奴隶社会崩溃,庶民地位提高的反映)①“重法”,以儒学为基础,自成体系的地主阶级思想家2)荀子(《荀子》②性恶论,强调后天学习、去伪存善③“制天命而用之”把唯物主义发展到新的理论高度,但“不求知天”)“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反映民众要求平等、希望安居乐业的幻想2)“尚贤”,“尚同”;反对世卿世禄制墨家,墨子)“节用”,“节葬”;反映了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要求)“三表法”;判断是非真假5)重视劳动;反映小生产者的意愿和要求6)否定天命,却尊天事鬼。)认为人可以通过修养可以得“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真人”道家,庄子)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由相对主义走向不可知论(主观唯心论和绝对相对论相结合))逃避现实,自我精神麻醉)批判儒家的守旧不变(新兴地主改革旧制度的进取精神)法家,韩非)主张君主专制,要求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先秦法家集大成者))“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主张性恶论,强调严刑峻法名家:宋国惠施(“毕同毕异”)和赵国公孙龙(“离坚白”“白马非马”),探讨“名”“实”关系。阴阳家:探讨阴阳五行关系,齐国邹衍为代表(金木水火土为五德,五德相互更替)兵家:研究军事理论和实践,齐国孙膑农家:许行,主张自食其力,反对社会分工和等级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纵横家:张仪和苏秦进行合纵、连横的游说词2、战国时期的科技、文化 扁鹊,春秋战国之际,四珍法,医学名著 《甘石星经》,战国齐人甘德和魏人石申,,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月令”的出现,测知二十四节气科技司南,战国末年《墨经》中对光的直进律的分析,小孔成像——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左传》(自鲁隐公元年止于鲁悼公四年)记载了东周王室和各主要诸侯国的盛衰兴亡,春秋时代的重要政治和军事活动。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专著《公羊传》《榖梁传》《竹书纪年》是战国时为国编年体的官史,记有上起夏代,下迄魏襄王二十年(前299)的历史“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离骚》,屈原,楚辞(采用楚国的民间诗歌形式,楚国方言写成)孟子议论语言犀利,善于辩论诸子散文庄子想象丰富“望洋兴叹“荀子文章气势磅礴,说理透彻韩非文章峻峭尖刻,锋芒毕露“守株待兔“第六章 秦帝国的建立和秦末农民起义(前221~前207年)一、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1、背景:)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生产力))各国变法,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政治)客观)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人民))华夏各族之间通过经济交流和战争,民族间、地域间联系加强(经济民族地域联系)(量变))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量变和质变))秦国商鞅变法,国富兵强,具备统一战争的条件(人民群众)主观)广泛收罗任用人才(领导组织))秦始皇雄才大略(历史人物))正确的统一全国的战略,策略(主观能动性)2、过程:统一过程:前230-前221,先后灭掉六国
结束旧事物,建立新事物立帝制)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设三九(三公九卿)巩固新事物行郡县政治)扩大军队,制定秦律3)毁城防,修驰道对内专制(1234))迁富豪,收兵器巩固统一)北征匈奴(前213年长城),南服夷越(灵渠)
对外扩张(5)经济)令黔首自实田,在全国确立土地私有)三统(文字,货币,度量衡)文化
焚书坑儒统一需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形成社会有机体,才能稳固。评价:1结束了战乱局面,符合历史潮流,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2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3、秦的官僚体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丞相
奉常(宗庙)、郎中令(警卫)、太仆(车马)、卫尉(保卫)、典客(涉外) 皇帝 →
太尉(掌握军队,未设)
→廷尉(司法)、治粟内史(财政)、宗正(皇亲)、少府(海关手工业)
御史大夫(“监察”牵制丞相)
将作少府(宫廷修建)秦王朝的国家机器充分反映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比起封建割据状态,是一种进步,但封建的国家机器是地主阶级对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专制的工具。因此,秦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意味着对劳动人民的统治的加强。二、秦末农民战争和秦的灭亡1、背景:)农民沉重的负担(田租、徭役、兵役)秦的残暴统治)统治者好大喜功暴政恶法)秦二世昏庸腐朽2、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于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历史功绩:陈胜、吴广在中国封建社会里首举义旗,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鼓舞着后来的千千万万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虽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失败了,但它沉重的打击了秦王朝,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础。3、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战争和秦王朝的灭亡1)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项羽于钜鹿大败秦军,是反秦战争中最激烈的一次,击垮了秦主力,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2)公元前208年,刘邦进军咸阳,次年十月军至霸上,子婴出降,秦亡。秦亡的历史教训:一味偏心武力和刑法的威慑作用,忽视道德教化的作用。 第七章 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前206~25年)一、楚汉战争(前206年~前202年)和西汉王朝的建立(前202年二月,先定都洛阳,五月迁长安)二、汉承秦制与“文景之制”1、背景: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加上连年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民大量逃亡。2、措施1)组织军队复员2)赐军吏卒以爵位扶植了一大批军功地主,扩大了汉朝的统治基础,封建社会秩序重新稳定3)招抚流亡使农民回到土地,占有少量土地,客观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安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恢复生产4)释放奴婢3、重建国家机器1)中央:设三公九卿(西汉后期,三公政治地位和职责也发生变化,九卿职责大致相同,只是名称略有不同) 地方:郡国并行制(分封异姓王和诸侯王,未分封地区实行郡县制)2)军事系统(中央常备军和地方预备军)3)法律(萧何据《秦律》制《汉律》)4)赋税服役制度:田赋、口赋、献费;更卒、正卒、戍卒三、文景之治倡导以农为本,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1、措施:1)入粟拜爵(文帝晁错提出,基本原则:使民以粟为赏罚。用粮食买官和用粮食赎罪);轻徭薄赋(促产粮)2)禁网疏阔;约法省禁(缓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3)修马复令(马一匹,三不役)4)开关梁,驰山泽之禁5)节俭从事2、削藩(诸王的势力日益膨胀,威胁皇位)与七国之乱:1)治安策:汉文帝时贾谊,得到重视,但未能实行2)削藩策:汉景帝时晁错,引发七国之乱3)七国之乱:景帝时,吴王刘濞为首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前154年)4)前145年景帝把王国的行政权和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评价:1)第一个治世2)本质不是对农民战争的消极让步,而是鉴于秦亡于政所做的积极有为的调整;目的是稳定和加强对农民的控制,进一步巩固封建统治。对农民有利,对地主和商人更有利。3)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物质条件四、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立中朝(尚书、中书、侍中),限丞相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设刺史,监郡县)新选官(察举制;“征召”;选用博士弟子))推恩令,附益法,左官律和酎金失侯(基本结束诸侯王割据))统一币制(收币权;铸五铢))盐铁官营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豪强、贵族的经济势力, 经济)均(均输: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解决了由于战争等平(平准:国家平抑物价) 所造成的困难,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实力)算缗和告缗董的思想适合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可成理论依据文化:弃无为,倡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董的思想集各派理论中有利于地主阶级的学说董强调法治,外儒内法军事:
1)弃和亲,击匈奴,拓疆域(前127卫青、前121霍去病和前119年卫、霍)2)侍从军(期门军,羽林军和羽林孤儿),禁卫军(又称八校尉,中国古代募兵制的开始)武帝后期社会问题的对措:1)轮台罪己诏(停止对外征伐,转向对内政的管理)2)沉命法(太守以下辖区农民起义不能及时发现镇压者处死) 五、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牛耕、铁农具更加普遍;耕作技术显著改进(犁壁)农业)治理黄河,兴建水利(漕渠、“井渠法”、白渠等))推广新技术:赵括“代田法”“耧车”;汜胜之“区种法”1)冶铁业(可锻造铁,高中碳钢,锻钢和炒钢)手工业 )丝织业:长安和临淄为其中心,织布机和提花机,汉锦)其他:漆器(马王堆);长信宫灯,金楼玉衣,铜镜商业: 1)城市的发展:长安(最大)、洛阳(水陆)、临淄(纺织)、邯郸、宛(冶铁)、成都(蜀锦)、番禺(外贸)2)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六、西汉与周边民族的关系1)前200年,汉高祖被匈奴围困于平城白登山,匈奴)文景时期,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但也开始准备对匈奴的反击)前133~前119,汉武帝连续对匈奴征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前33年,昭君出塞结束了汉匈之间的武装冲突,恢复和亲西域)前138年~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是西汉开辟西域交通的第一人(狭玉门以西,葱岭以东;
2)前119年,张倩第二次出使西域,扩大了政治影响,此后中西交通畅通 广包葱岭西,西亚和东欧)
3)前104年,李广利击败大宛,前60,设西域都护,西汉在西域的统治完全确立。 西南夷:
1)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夜郎、滇、邛都、白马)2)前109年,汉武帝降滇王,设益州郡,赐“滇王之印”)前138年,东瓯举国内迁至江淮东瓯、闽越与南越)前111年,汉武帝迁闽越人至江淮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攻番禺,灭南越,设九郡东北各族:夫余、乌桓、鲜卑、高句丽七、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1、社会危机1)统治者的暴苛征敛和地主阶级的疯狂兼并使得自耕农日益破产,阶级矛盾尖锐(根本)2)限田限奴方案破产,社会危机严重2、王莽改制(公元八年,自立为皇帝,国号为“新”):过程:1)王田私属制(天下田为王田,不得买卖,多占者分余田于他人,无田按制度授田。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2)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管(五均赊贷加上政府垄断经营的盐、铁、酒、铸钱和山泽税)3)改革币制4)统一度量衡5)改易官名、地名6)向边疆少数民族颁发新印绶,把汉朝所封王尽降为侯(王私属,行六管,革币制,统度量,易名称,更印绶。王六币量印名,王六的鼻梁上印着名字)评价: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看到根源土地和奴婢问题,但改制失败(制失时、中弃革、失用人和制有缺))不切实际,一味复古失败原因)触犯大地主,大贵族和大商人的利益,遭反对,而且未能坚持到底社会经济恶化、阶级矛盾更甚)用人不当,吏治腐败破坏民族友好关系、加重人民负4
担八、绿林、赤眉起义1、17年,王匡、王凤以绿林山(湖北大洪山)为根据地,发动起义;2、18年。,樊崇以泰山为根据地发动起义,“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3、23年,绿林军推翻王莽统治,取得反莽斗争的胜利九、西汉时期的文化1、哲学
1)汉初黄老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指导思想(陆贾《新语》)①首倡儒学独尊,孔学宗教化思想核心是从维护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2)董仲舒的儒学思想②“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立场出发,神化专制皇权,并力图把③宣扬封建等级观念,“三纲五常“伦理规范封建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结合起来④“性三品“长期被封建统治阶级所信奉。①背景:独尊儒术后,设立太学,经书因由通行的隶书写成成为“今文经“②区别:a.今认为六经皆为孔子作,系托古改制之书;古则以六经皆史;3今奉孔子,认孔子为政治家、哲学家;古奉周公,认孔子为史学家;今信纬书,讲微言大义;古斥纬书妄诞,今斥古文经为刘歆所伪造;古斥今文经为秦火残缺之余③评价:儒家内部争夺“禄利之路“的斗争,是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对学术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史学1)司马迁《史记》:①记事始于黄帝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全书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②第一部通史,创造了纪传体形式。2)刘歆《七略》是我国目录学的开端,是一部古代学术史。3、文学 汉初的骚体赋:贾谊《吊屈原》《鹏鸟赋》(散体赋的先河) 典型的宫廷文学。辞藻华丽,手法铺张,词汇1枚乘《七发》丰富,描写西汉上层社会的繁华景象。反映了 武昭宣时的散体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汉代的统一强大,是地主阶级自我赞美心情流露。2)乐府诗:《战城南》《陌上桑》,五言居多3)散文:贾谊《过秦论》《治安策》晁错《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刘向《说苑》4、艺术:1)马王堆彩绘帛画2)霍去病墓前雕刻5、科学技术1)《汉书·五行志》中对黑子的记载为世界公认首次天文历法)《五星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学原著)元光元年(前134年)的历谱,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完整历谱)武帝时作《太初历》,成帝时《三统历》为当时最精密的历法数学:1)约在公元前1世纪成书的《周髀算计》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数学著作;2)《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和比例算法,第一次记载了负数和正负加减。医学:1)《黄帝明堂经》是针灸学专著;2)马王堆辛追遗体和湖北江陵男尸证明了西汉防腐技术的巨大成就。造纸术:西汉制造的纸已经用于书写,但不是主要书写工具。十、西汉时期的中外关系1、西汉与中亚西亚:1)西汉在西边设立亭障,便利各国使节和商旅往来2)丝绸之路 ①南路:长安—敦煌、鄯善—于阗、莎车—葱岭—大月氏—安息②北路:敦煌、车师前王庭(高昌)、龟兹、疏勒—葱岭—大宛、康居、奄蔡—安息—大秦2、西汉与朝鲜、越南、印度、缅甸、印尼、日本、马来西亚都有交流联系。3、西汉的官营海外贸易,从汉武帝开始。第八章 东汉中央集权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25~220年)一、刘秀加强东汉统治的制度与措施1、政治)扩大尚书台(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权力(虽置三公,事归台阁)退功进武
①设置御史台,御史中丞为长官事归台阁)强化监察制度②置司隶校尉强监察③设置州刺史(后成为割据势力)控军权)确定州郡县地方行政机构)废除内地郡国都尉(为防止地方官员武装叛乱,但削弱了国家的军事力量)作用:东汉初年对政府机构与职能进行调整的核心是维系专制主义的皇权,通过加强尚书台的权力和强化监察机构,完成了中央政府的重建和调整工作,通过固定州刺史治所和废除郡国都尉,完成了地方政府的建制。①封侯褒扬)退功臣进文吏②奉朝请,不任吏职③征召“天下俊贤”2、巩固王权
2)以柔道治国3)倡导儒学,宣布图谶于天下 ①修太学,《白虎通义》②图谶在东汉获得了法典的意义4)削弱诸侯王势力
)释放奴隶和囚徒(解决劳动力的问题)2)安置流民-赐爵、假田、赈济、减刑戍边(解决劳动力和土地结合的问题)3)轻徭薄赋:三十税一;废除郡都试制度(减轻了人民的兵役负担)4)赋民和假民公田(解决破产农民无地耕种的问题)3、经济)选用循吏,教民耕植)度田-检核垦田户口,以失败告终等于放弃对土地的管制,是东汉土地私有化进程不再受任何限制的发展,地主田庄开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并成为古代中国从此以后封建地主管理农耕生产的主要形式)组织军队屯田和精兵简政二、东汉社会经济(一)农业和豪强地主田庄1、农业:)水利工程技术:①王景治河(水门控制法)②马臻治镜湖水利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技术:“通利壅塞”;砖井;稻田与池塘的合理配置;毕岚利(翻车,渴乌))水力运用技术: 水硾的发明(解决了粮食的加工问题);冶铁中运用水排)耕犁改进:中国传统农耕用犁的主体构件在东汉已经完备耕作技术的进步)牛耕推广:成为东汉农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形式)田间管理:推广区田法,开始使用浸种施肥法(最早)2、豪强地主田庄:1)形成:通过土地的买卖,同时又经营“货殖“,不断的财富积累发展,从西汉中期以来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正是豪强地主形成对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巨大冲击的反映。2)特点:①规模大,多种经营,自给自足②聚族而居,宾客相附(以宗族为核心),凝聚力较强③拥有私人武装3)影响: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宗族组织和宗法制度有了发展,以致控制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造成严重封建割据,形成了军阀混战、三国分立的局面。4)和周代宗法制度的对比:①前者是在封建个体家长制家庭的基础上繁衍分化发展形成的,这是最大不同②帝王和地方统治者之间、帝王与地方上的宗族长之间不存在血缘宗法关系,宗族与军统不再统一,帝王的宗庙和地方族长的祖庙互不相干③势力更加强大,成为与皇权对抗的地方分裂割据势力④忠孝节义等封建宗法思想逐渐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封建宗法思想体系(二)工商业1、手工业的发展)东汉农业生产中铁制农具普及,大型高炉出现,水排,水力鼓风冶铁业)冶铁叠铸技术:战国出现,东汉为一孔浇铸)制钢技术:铸铁脱碳成钢和“百炼钢“(最高水平)纺织业:
1)桑蚕种养的推广(新疆织花毛织品,会稽郡的越布)2)纺织机的进步:东汉末年马钧的织绫机制瓷业:有青釉瓷和黑釉瓷两种,表明东汉已能较好的控制釉料的配制方法,施釉技术已由刷釉改为浸釉,掌握胎料和釉料配制、胎釉膨胀收缩趋向一致的技术。造纸业:蔡伦改进造纸术,使得纸张迅速代替竹、木简和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2、商业的发展 1)商品种类的增加2)高利贷商业的发展)辜榷(que):商业交易中的一种包揽政府买卖的独占行为,出现于西汉末年4)民族互市:地点一般设在边郡,以“合市”为贸易形式5)海外贸易城市的繁荣:1)洛阳:全国最大商业城市,班固的《东都赋》和张衡的《东京赋》2)长安:西北贸易的集散地,手工业和商业繁荣的城市。3)地方城市:成都(纺织、竹木器、盐铜、银),邯郸、南阳。海洋贸易口岸:东冶、番禺、徐闻、合浦。经济区域的变化东汉以前:经济发展区域主要在淮河以北,特别是包括关中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司隶、豫、兖、冀、青、徐)。 东汉后期:南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地区,人口剧增。但黄河流域依然是当时政治经济的中心。三、东汉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一)民族关系1、东汉从永平十六年至永元二年(90年),前后进行了长达17年对北匈奴的战争,最终解除了匈奴在中国北边界的威胁。2、班超出使西域(东汉武力征服北匈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使命:联络西域各地的君长,脱离匈奴,亲附东汉2)91年,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最终再度将西域隶属于东汉统治之下3)历史意义:恢复了东汉朝廷对西域的统治和中西交通,使东汉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得以继续发展4)于永元九年(97年),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为打通欧亚交通做出了贡献。5)东汉对西域的管辖,采取“宽小过,总大纲”的政策。3、这一时期民族关系以地域性特征为主: 1)西南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2)西部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基本趋势是:强大的汉族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和开发,虽有战争,但友好往来和合作是主流(二)对外关系1、原因(国统经强,科技领先,张騫通西,交通无碍,国家重视))以商贸为主,相当程度具有单向性)交通以陆路为主,水路并举2)中国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传往欧洲)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中国开始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汉代文明先进,对世界影响深远。 123破坏4、黄巾大起义1)特点:①有组织有准备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③统一行动2)影响:①瓦解了东汉政权,沉重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推动了历史的发展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地主官吏和豪强加强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准备了条件。五、东汉文化和社会生活(一)汉代的社会结构1、地主阶级:汉初异姓王,诸侯王和归农官2、编户齐民(西汉的户籍制度):总的来看,西汉田赋较轻,人口税和更赋较重,不利于无地和少地的劳动人民3、奴婢和流民:阶级分化和土地兼并4、豪族势力膨胀:汉末农民起义,豪族地主称霸一方。东汉后,在政权的庇护和支持下,迅速发展(二)文化1、经今古文之争与综合(焦点仍集中在立学官上),最终推动了中国古代的学术发展。2、东汉的学校教育分为太学、郡学与私学1)178年,宦官为了对付反对自己的太学生,在洛阳创建鸿都门学,有利于突破“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2)东汉政府还创办了专门招收外戚子弟的“四姓小侯学“和对宫人教育的宫廷学校。3、哲学和宗教东汉是我国哲学发展和宗教形成的重要时期,一方面是谶纬神学的极端泛滥、道教的形成和佛教的传入,另一方面是桓谭和王充对谶纬神学、佛教灵魂不灭观念的猛烈抨击。东汉时期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论战,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1)哲学1)批判谶纬、天人感应,认为万物有生。桓谭《新论》2)反对长生不老的神仙方术)反对灵魂不灭)反对谶纬)公开反对把儒学经典当作圣经,冲淡了儒家学说的神圣性)《谈天》《自然》是其唯物哲学思想的基石,提出了“气“是世界万物根本,是客观世界最基本元素)《论死》批判长生不老的神仙方术和人死为鬼的迷信)《实知》是王充关于认识论的总述,强调实践对人的知识和技能的作用,但陷入不可知论。(2)宗教道教的形成:1)神仙说形成了战国末期,随着图谶神学的兴起,桓帝时方士变成了道士,形成了宗教2)东汉以后,道教正式成为我国流行的重要宗教之一佛教的传入:1)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2)西域安息人安世高和月氏人支娄迦谶是来到中国内地译经最早的两人3)佛经的翻译和流传标志着佛教正式在中国传播4)小乘佛教宣扬的教义:①宣扬“人死精神不灭“②”因果“报应③认为要”行善“、”修道“为来世造福④不杀生,专务清静4、史学、文学、文字学和艺术1)史学:①《汉书》,班固著,创造性的将《史记》体例运用于断代史的著述,创造了断代史体例,但缺失了对社会的大胆批判精神②《东汉观记》是我国第一部官修的纪传体本朝史书。2)文学艺术:①东汉汉赋: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②《古诗十九首》由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撰,是东汉晚期的五言古诗,标志着我国文人五言诗的成熟③《说文解字》,许慎撰,我国第一部字典,首创部首之例,第一次对中国文字进行了大分类。3)绘画石刻:张衡画骇神,蔡邕图烈女,刘旦、杨鲁图圣贤,赵岐画墓阙,刘褒画云汉图、北风图。5、科学和技术(1)天文历法1)两汉形成了天体理论的三大学说: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2)张衡: ①《浑天仪图注》全面总结和论述了浑天说的理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②132年首创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地动仪3)刘洪创立了乾象历,提高了日月蚀推算的准确性,使用较前准确的回归年和朔望月长度的新数据。(2)化学:东汉末魏伯阳《周易参同契》被认为是世界所存最早的炼金专著。(3)医学1)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标志着我国中医理论走向成熟2)华佗以精到的外科手术和麻醉术著名,“五禽之戏”,精于针灸。(4)药物学:《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根据药物的性能和使用目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这是我国药物学最早的分类法,以后历代本草著作均相沿引用此法。第九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220~581年)时代特征:1、士族兴衰(东汉始,魏晋成,东晋兴,南朝落)2、土制变迁(屯田制-占田制-均田制)3、民族融合4、思想解放(儒破玄性大发展;佛、道、诸子学说)5、经济重心南移一、三国鼎立1、背景:1)汉末军阀混战,董卓废刘辩,独揽大权,引发一些军阀、豪强不满,讨伐董卓。2)建安四年(199年)全国大的割据势力:孙策(据江东)、刘表(占荆州)、刘璋(据益州)、韩遂与马腾(占凉州)、公孙度(据江东),势力最大的是中原地区的袁绍和曹操。2、官渡之战与三国鼎立 )战前准备:①196年迎汉献帝至许昌,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②同年,募民屯田,初步解决了军粮问题 官渡之战2)战时(建安五年):曹操采取声东击西、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的战术,袁军主力在此战中消灭殆尽,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3)战后: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远征乌桓,基本统一北方。赤壁之战(208年):使曹操统一全国的希望化为泡影,从此形成了天下三分的初步格局。1)曹操:改变方针,转为对内经营,取得了关中、凉州和汉中地区。)刘备:势力迅速发展,取荆州大部,占益州,后夺汉中,势力发展到顶峰。(成为三足一极)三国鼎立)孙权:联合曹操封锁刘备(三国鼎立趋势更加明朗))220年,曹丕称帝;第二年,刘备称帝,都成都;222年,孙权称王(229年称帝),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完成形成三国鼎立原因:1)客观条件上看,在地理上,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2)在经济上,蜀占有的益州“沃野千里”,吴国占据的长江中下游,东汉以来经济有一定发展3)主观因素上看,三大集团的领袖、谋臣、武将在水平上势均力敌,形成了人才群体。评价:1)结束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2)有利于三个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符合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为结束混乱状态,实现全国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二、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1、魏国对北方地区的重建“屯田”:民屯(196)军屯(218)招徕流民,劝课农桑1)恢复社会生产颁布较轻的田租户调令(204)禁止豪强兼并土地,否认其有免役免税特权(有利于调动自耕农的生产积极性)兴修水利2)恢复手工业、商业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曹魏在三国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为后来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任天下之智力”的选拔人才方针②曹丕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垄断选举的工具)3)调整统治机构与职能③在中央设置中书监、令(为后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萌芽)④曹魏将东汉末州牧制度固定化,正式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度(助长了割据趋势) 重建吴蜀联盟(223),为蜀立国争取到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政治:严格实行法治——政治清明,社会风气内修政理好转2、诸葛亮治蜀经济:“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大力发展水利事业和戎抚夷:一方面使得蜀国能利用南中的人力物力支援北伐,减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打破了这一地区的闭塞状态,加强了其同汉族人民的交流,促进了开发。北伐中原:最终目的是“兴复汉室”,直接目的是以攻为守,争取战略上的主动。 但由于蜀魏两国的力量悬殊而失败。3、吴国对江南的进一步开发征山越与屯田
1)民屯主要集中于吴郡、会稽、丹阳地区,设典农校尉、典农都尉管理。军屯主要集中于长江南北。2)特点:①时间长,与吴国政权相始终奠定了江南农业和水利发展的基础, ②屯田与水利开发并举对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起很大作用③无论屯田还是水利建设,大多是开拓性而非恢复性1)官营手工业主要是冶铁(武昌)、制瓷(浙江;青瓷)和造船业(最发达)工商业与海上交通的发展)230年,卫温、诸葛直航海到达夷州,是大陆人民大规模到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 )226年,开始了中国同南海诸国的正式往来,推动了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进一步发展
江南世家豪族势力的发展:
1)江南大族成了东吴政权的主要支柱(顾、陆、朱、张)2)推行复客制和世袭领兵制(保障世家豪族的利益)——江南世家豪族迅速发展三、西晋的短暂统一(265~316年)及其政治经济问题)249年,司马懿把曹爽集团一网打尽,夺取朝中大权,史称“高平陵事变”1、西晋建国过程)“淮南三叛”使得司马氏的势力更加强大。260年,曹髦“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政权完全为司马氏掌握)三国归晋:263,魏灭蜀;265,司马立;280,晋灭吴,西晋一。2、“太康之治”(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期)与西晋社会隐患)对原吴国地区仍施以宽厚,尽快安定社会秩序占田制与社会经济的恢复)对军队进行整编和复员①农民的占田和课田)颁布和推行占田制②户调式③士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等特权评价:1)试图以新形式将土地同劳动力相结合,将保护和限制地主利益相结合,以保证封建政府财政收入,并对土地和田租实行有效管理;2)积极作用:①解除了屯田制下军事管制的强迫劳动,②占田数高于课田数,可以鼓励人民去占田开荒③对士族地主占田在法律上给予了一定限制④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消极作用:①自耕农的赋税负担实则加重②按官品占田,巩固和扩大了地主特权③对超额占田和土地买卖没有处置措施,暴露了占田制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本质。诸侯王权力的加强:目的是藩卫皇室,但后来随着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削弱了中央皇权的统治。1)萌生于东汉,发展于三国,初步形成于西晋时期;门阀政治的初步形成)五等爵制的制定和九品中正制的蜕变是门阀形成的政治条件)经济上士族士族依品占田、荫客、荫亲属、多占土地和劳动力也被默许)西晋建立了专门教育“国之贵游子弟”的“国子学”,士族教育特权的确立评价:门阀的形成不仅没有能够解决三国时期存在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反而在统治阶级内部制造了一系列新的矛盾:①寒门地主和门阀的矛盾和政治黑暗;②士族内部的矛盾;③皇室与士族之间的矛盾;④政治、社会风气的恶化。这些矛盾和斗争,决定和影响着以后历史的发展,形成了两晋南北朝政治演变的主要内容。291~306年):西晋皇族内部争夺政权的斗争。后果:正常生产无法进行,人民死于战乱者无数,阶级和民族矛盾迅速激化;西晋统治分崩离析。 1)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2)建兴四年(316年),刘曜围长安,愍帝出降,西晋亡四、东晋十六国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司马氏在江南重建政权,史称东晋(317~420年)。在北方,从刘渊建国到北魏统一北方(304~439年)的130多年时间内,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历史上叫做十六国时期。十六国的历史,以秦、晋淝水之战(383年)为界,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永嘉之乱(311):永嘉五年,渊死聪立,石勒歼晋,刘曜破洛,衣冠南渡。淝水之战(383):黄河域,前秦统;淝水战,南北峙。淝水之战前后,政局从分裂、战乱、民族冲撞到对峙、局部统一、民族融合,统一趋势明显加强。1、 十六国前期的少数民族政权1) 汉(304~319年,匈奴刘渊建)控制了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统治手段:①迁各族人民至平阳以加强控制;②采取胡汉分治;③效仿汉魏官制、中原礼制;④胡武汉文、重胡轻汉2) 前赵(319~329年,匈奴刘曜建),迁都长安,后为石勒所灭。3) 后赵(319~351年,羯石勒建),都襄国(河北邢台)统治手段:①政治上,以羯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组成的禁卫军为政权支柱;恢复九品中正制;②经济上,效仿魏晋租调制,重视农业生产;③文化思想上,设专官主管经学、律学和史学,宣扬佛教,作为其思想统治工具。4)350年,冉闵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魏,史称冉魏,352年灭亡。5)前凉(301~376年,汉张轨建),后为前秦所灭统治手段:招抚流民;“课农桑,拔贤才,置崇文祭酒,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以教之”。6)前燕(337~370年,鲜卑慕容皝建),迁都龙城,后迁都邺,为前秦所灭统治手段:①实行屯田制;②发展文化教育,《太上章》和《典诫》,加速汉化。7)前秦(351~394年,氐苻健建),都长安,后由苻坚和王猛主持改革:①思想上,提倡儒学,禁止老庄玄学和图谶神学;②政治上,“复魏晋士籍”,维护士族地主特权,争取汉族地主支持;③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推广区田法,发展交通事业。作用:基本上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社会经济也有了进步,为前秦统一北方准备了政治和物质条件。376年,攻灭张氏的前凉和鲜卑拓跋部在代北建立的代国,统一了北方。2、 东晋的建立与门阀制度的确立与发展317年,司马睿称晋王,第二年称帝(晋元帝),都建康,史称东晋1)东晋是西晋门阀士族统治的继续和发展,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政治不稳定。2)政治上,祭则司马,政在士族的政治格局使门阀士族政治在东晋发展到了最高峰。 门阀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经济上,东晋门阀士族的特权大大超过西晋。)进一步确立了“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的政治、法律准则。)士族内部的等级、士族与寒门的界限进一步森严。)皇权同士族的矛盾,士族之间的尖锐矛盾:王敦之乱、苏峻之乱。东晋的北伐1) 原因:①汉族人民期盼东晋挥师北伐,解除胡族统治者对北方人民残暴的统治②一些过江士族或有复兴故土的热情,或有利用北伐扩张自己势力的打算2) 过程:①313年,祖逖渡江北伐,后因王敦之乱失败②桓温北伐:354年;356年;369年三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东晋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383年,前秦——东晋,前秦败)淝水之战是前秦企图统一全国的一次战争,但是综合当时各方面的情况看,统一的条件和时机显然不成熟,苻坚对形势和双方力量的错误估计,以及指挥上的失误,造成了晋胜秦败的结局。淝水之战进一步确定了早已存在的南北对峙的局面。东晋的胜利,使南方避免了一场大的混乱和破坏,经济文化得以继续发展‘前秦的失败,使其政权迅速瓦解。3、 十六国后期(384~439年)的少数民族政权1)后燕(384~407年),鲜卑慕容垂建,都中山(河北定县);2)西燕(385~394年),鲜卑慕容冲建,都长子(山西长治)3)代国(北魏,386~534年),鲜卑拓跋珪建,都盛乐(内蒙和林格尔)关东地区4)南燕(398~410年),鲜卑慕容德建,都广固(山东益都)5)北燕(409~436年),汉人冯跋建,都龙城(辽宁朝阳)6)翟魏(388~392年),丁零翟氏建,据滑台(河南滑县)7)后秦(384~417年),羌姚苌建,都长安关中地区8)夏(407~431年),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建,都统万(陕西横山)9)西秦(385~431年),鲜卑乞伏国仁建,都苑川(甘肃榆中)10)后凉(385~403年),氐吕光建,都姑臧(甘肃武威)11)北凉(397~439年),卢水胡沮渠蒙逊建,都张掖(甘肃)12)南凉(397~414年),鲜卑秃发乌孤建,都廉川堡(青海乐都)13)西凉(400~421年),汉李暠建,都敦煌、酒泉特点:1)内部矛盾更加复杂,各种势力对其强则依附,弱则离叛,基础十分薄弱;2)后期政权除北魏外,基本没有什么突出政绩,相反,残暴性更明显;3)为争夺土地、人民和财富,各证权之间征战不休,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评价: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们开创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先例,给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增添了新的内容,其不同程度的汉化措施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其消极失败的东西,也给后来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提供了经验教训。4、东晋的衰亡1)背景:淝水之战后,东晋外部威胁解除,但没有抓住时机改革内政,收复中原,而是加紧了争权夺利和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2)孙恩、卢循起义(399~411年):开展大规模的水战是我国农民战争史的创举,虽然失败但是沉重打击了东晋门阀势力,随着东晋政权的垮台,门阀士族也走向了衰落。3)420年,刘裕废东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宋武帝),国号宋。东晋亡。五、南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南方经济的发展1、宋(420~479年,宋武帝刘裕建)1)宋文帝刘义隆在位期间,继续实行了武帝时整饬吏治、抑制豪强、奖励耕织、减轻赋税等措施,出现了。2450年),北魏太武帝——刘宋宋武帝,战后刘宋受到很大打击,国力削弱,从此南北对峙局面开始向北强南弱转化。3)文帝后宋政治日坏,阶级矛盾越发尖锐,后来萧道成(禁军将领)建立了齐朝。2、齐(479~502年,齐高帝萧道成建)1)萧齐时南北通好,基本上无战争,但由于内部骨肉相残和“检籍”的失误最终覆灭。2)所谓“检籍”主要是清检士籍,激起了起义,490年被迫停止。3)501年,萧衍攻进建康,502年称帝(梁武帝)。3、梁(502~557年,梁武帝萧衍建)1)梁武帝将治国重点放在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利益上,想方设法把皇室内部、士族与寒门关系摆平,但是由于他的纵容,梁朝的政治腐败,官吏公开贪污;为了巩固统治,萧衍还大力提倡佛教,遍造佛寺。2)对待百姓的统治相当严酷,“罔恤民之不存,而忧士之不禄“。3(548~552年)给了梁朝统治最后一击,也是南朝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南弱北强的局面正式形成。4、陈(557~589年,陈武帝陈霸先建),陈叔宝在位时被隋军灭六、南朝门阀的衰落和中央集权的逐渐强化1、中央集权的强化①尚书省,曹魏始设,但至南朝其职能渐转化为一般的办事机构 ②中书省,曹魏时设,且权日重梁武帝时的中央中枢权力机构③门下省,西晋时设,权位极重,有“宰相便坐“之称④秘书省,南朝设,掌典籍图书⑤集书省,南朝设,省阅奏书,并有驳回权。评价:①职能上有重复交叉,其设置也并无定准;②但趋势是至南朝时,国家的中枢权力机构已被划分为若干个,再无某一机构能独掌大权。这对于加强皇帝权力极端有利,也为后来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打下了基础。2、寒门势力的兴起表现:①充任掌握军权的将帅;②掌管机要;③任典签庶族地主的上升,反映了皇权的加强和门阀士族的衰落3、门阀制度的渐衰门阀地主的发展历史:东汉始,魏晋成,东晋兴,南朝落东汉始,豪族地主发展(土附展,经强大,政位升,累世卿)魏晋成,政律确(吴领兵,晋荫客,官九品),社位殊,严等级东晋兴,政经位(政势升,经力强,社位殊)三一体自身腐,经济削,失应变(内因)寒门兴(掌机要:中书舍,执兵权,任典签)(外因)4、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的发展1)经济结构:农业为主导,农、工、商一次发展的基本格局。农业——土地占有、经营方式:①国有的公田(山林川泽、无主荒地、官吏的菜田和职田、屯田等)②地主的园墅(田庄,占首要地位))③小农的耕地(居多数)手工业主要以官营为主,但私营手工业发展很快。商业:市场管理开始正规化。2)社会身份复杂化:统治阶级(皇室、士族、庶族地主以及商人);其他为劳动者阶级。①铁犁、牛耕逐渐普及,水利工程星罗棋布;3)农业的发展②作物种类增多,北方的区种法传入南方;③农民的负担仍然很重,封建政府的沉重剥削,影响了南方农业的进一步发展。①原因:人口的增加、农业的发展、战争的需要②纺织:荆、扬二州的纺织业尤为发达。益州(织锦业);4)手工业的发展③冶铸:设专官管理,使用水排鼓风,灌钢法(渗碳),上虞谢平冶炼技术最高,“中国绝手“④造船:运输、作战使用⑤制瓷:魏晋南北朝的新兴手工业。南方的青瓷(釉呈青色),在三国、西晋时期达到成熟。⑥造纸:压光和染色是这一时期造纸技术的新成就。5)商业的发展①原因: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加上江南河流纵横,水上交通方便b.士族豪强兼并土地,官府赋税徭役繁重,劳动者被迫从事商贩活动c.贵族官僚有免关津税特权而起的“还资”转贩d.农民被迫出卖农副产品以应付官府征收租调。②南方的重要城市:建康、江陵、成都、番禺(海外贸易中心)、益州。③当时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是市场④货币的衰落:此期货币的最大特点是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并行,实物货币占主要地位,使得商业畸形发展七、北朝经济的缓慢发展和民族大融合1、北魏统一北方1)386年拓跋珪(道武帝)在盛乐称王,重建代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拓跋珪正式称帝,北魏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国家,封建化的开始。439年,太武帝在位期灭北凉,统一北方。2)前期封建化:
①迁都平城; 政治②参照汉制立官职、制礼仪、定律令、考天象;③令朝野人士皆束发加帽④命令州县大量收集儒家经典,置五经博士,设太学。经济:开始定居农业化。在京畿地区建立北魏历史上第一个大型农业区,弛禁罢苑、改牧为农、检括人口、计口授田;北魏的农业经济初具规模。3)太武帝拓跋焘时,在北方士族崔浩、道士寇谦之的支持下,加快了封建化、汉化的进程,为孝文帝汉化改革做了基础。 改革失败原因:民族矛盾还没有基本消除,政治:大量任用汉人,相对提高汉人地位而反对派力量过于强大,参与改革的力量经济:与民休息,不断减轻农民负担比较弱小,改革策略激进,依赖皇帝。
文化:下诏以道教为国教;提倡儒学,建太学祭孔子;446年全国范围灭佛。2、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矛盾(民族歧视和阶级压迫政策))阶级矛盾豪强地主与拓拔贵族矛盾(宗主都护制:任豪强,督百姓)背景拓跋贵内部矛盾(开明与保守))政令不举(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经济落后(畜牧生产在经济生活中仍占较大比重)过程:魏改制,分两期:冯太后,变政经;孝文帝,革习俗;传统束,旧势阻。第一期政治:整顿吏治(任期依绩;俸禄制度,反贪);实行三长制(废宗主督护制,基层统治机构更趋完善) (484~486)经济:制定和推行均田制(485)和新户调制(486年)评价:把更多的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保证政府的租调收入和力役征发,吏治改善,政治财政状况好转。
巩固了农民的定居农业生活,对进一步封建化也有积极作用。第二期:494年迁都洛阳后,着重改变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迁都洛阳的原因:1)经济上,平城寒瘠,交通运输不便,粮食供给常发生困难。2)军事上,平城地处边境,北有敌族,距南悬远。3)政治上,北魏统治者迫切要求同汉族地主进一步合作。汉化措施:1)改官职;2)禁胡服;3)断北语;规定汉语为“正音”4)改姓氏(拓跋—元;独孤—刘;步六孤—陆;丘穆陵—穆)5)定族姓:仿汉族门阀制度定鲜卑族姓。“以贵承贵,以贱袭贱”的门阀制度确立了,“胡”汉贵族进一步合流,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上升。评价:1)顺应了北魏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2)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野蛮的征服者,按照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本身被他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马克思)3)大大提高了拓跋鲜卑族的文明程度,促进了北魏政权建设4)加速了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使胡族游牧或半农半牧经济变为以农业经济为主5)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6)但将已经腐朽的门阀制度引入北朝,并加以强化,带来了以后北魏统治者的腐败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注:均田制(485),李安世;民奴牛,露桑麻;明均田,实有限;抑兼并,调积性;租调制(486),克赋随。3、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原因:1)北魏后期战争较少,为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2)孝文帝改革,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1)原因②吏治的改善,负担的调整,使农民有了一定的生产积极性;③农民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区种法)。农业
④农民的辛勤劳动2)表现②水利灌溉事业在后期发展最快 )结束了官商制度,工商业者地位的提高;)纺织业是手工业中最发达的一个部门,主要有丝织业和毛纺织业。河北、山东是丝绸之乡。工商业)冶铸业包括冶铁、冶银、冶铜,冶铁业最为发达。)制盐业发达,最著名的是安邑(山西运城)的盐池。)平城、洛阳、邺城、长安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北魏的商业,显示出低水平的货币流通,以及官商的逐渐衰落与民间商业的兴起的特点。4、北魏的分裂和北齐北周的对峙①统治阶级生活日益腐化,政治日趋腐败1)北魏后期的腐朽统治②佛教迅速发展,并大放高利贷③拓跋族内部阶级矛盾激化2)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北方边镇起义(523);河北起义(525);山东起义(528);关陇起义(524)评价:起义军有力的打击了北魏的统治,各族人民在共同战斗中增进了彼此的联系和了解,对民族融合也有积极影响。3)北魏的分裂①河阴之变:尔朱荣在河阴之陶洙围杀北魏王公大臣两千余人,汉化的鲜卑代北士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②高欢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史称东魏(534~550年);宇文泰立元宝矩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535~557年) ③高洋废掉东魏,建立北齐(550~577年);宇文觉废掉西魏,建立北周(557~581),形成了周、齐对峙的局面 ①统治集团:六镇鲜卑和河北汉族地主组成4)东魏北齐②“胡”汉矛盾未解决,上层分子的斗争一直持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③土地兼并一直严重,均田制收效甚微政权越来越虚弱④政治昏暗,贪污风气极盛①统治集团:以宇文氏为首的武川军人集团和关陇汉族地主组成②改革措施: a.改革内政,建立计帐(租赋预算)和户籍制度,以保证政府收入,对门阀势力限制5)西魏北周b.改革北魏均田制,并得以推行(门阀弱,吏清明)c.建立府兵制度d.灭佛(周武帝于574年)和释放奴婢③577年,灭北齐,统一北方。周武帝的措施为灭陈并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6(550年宇文泰所创)①制度:a.仿鲜卑八部大人之制,全国设八个驻国大将军(实为六个),合周礼六军之制。b.六个驻国总督→两个开府→一军(共24军),战时临时命将配兵。c.府兵不入民籍,另立军籍。有向兵农合一发展的趋势。②意义:府兵制的建立,是北周军制上的重大改革,它使中央集权在军事上有了大的进展,同时使政府在编户外又控制了一些农民,这是自东汉以来的两个重大变化,对北周实力的加强及以后的统一有重大作用,也对隋唐的府兵制有直接影响。5、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民族斗争:大分裂,族冲突(牧对农(来),奴对封)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背景:固统治,求融合(蜀汉中,吴山越;十六国,纷汉化;南北朝,孝文总。)过程:族杂居,胡汉化(从胡族看),汉扩大(从汉族看)。评价:整体观,迂曲缓;局部看,有融合。魏孝文帝改制,总结和肯定了以前的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也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看,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各族人民在与汉族融合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夷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一)哲学和宗教1、玄学的兴起及其影响1)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把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易》称为“三玄“,实际上同政治联系紧密。2)最早的代表:曹魏正始年间(240~249年)的何晏和王弼主要活动:①何晏著《论语集解》和《道德论》;王弼注《易》和《老子》②主张虚无的“道“或”无“是产生万物的”宗主“,自然是本,名教是末,名教出于自然。③把道家和儒家糅合在一起,为名教的存在找到了新的理论根据④二人的理论,实质上是为曹爽一党垄断政权服务。3)嵇康和阮籍的主要活动:①谈说玄虚,用猛烈抨击名教和蔑视礼法的行为,对司马氏假奉名教表示抗议②阮籍说名教是“乱危死亡之术“,嵇康公开”非汤武而薄周孔“,进一步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主张”崇简易之教,御无为之治“。4)西晋时期的代表人物:向秀和郭象主要活动:①向秀注有《庄子注》②认为万物不待“无“而生,”有“(万物)是由本身的”独化“而成,唯一不变的是”所以迹“③政治上主张“无为”,完成是维护门阀士族统治秩序的理论。5)东晋以后,玄学开始同佛教结合。6)历史影响:对魏晋南北朝的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玄学在提倡人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上有进步的方面。但它的虚无浮夸和其提倡的放荡生活作风,造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7)玄学家一面宣扬“贵无”,一面又肯定礼教,对专制统治从未提出异议。两晋之际的鲍敬言发表《无君论》,主张不要国君,不要国家,幻想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他对自然和社会的观点,既是对玄学的批判,也是对门阀士族的黑暗统治的抗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2、儒学传统地位的继续儒学在此时期已经远不如两汉时期强盛,但是,官方正统统治思想仍然是儒学。原因:1)东晋十六国以来,胡族统治者为争正统,提出“儒本道末”思想;2)玄学向儒学的靠拢,使儒学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受到统治者的重视;3)南北政权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儒学,高峰南方在梁武帝时期,北方在孝文帝改制以后。南学和北学:1)南学指东晋南朝的儒学,更着重从综合、抽象义理上去探求儒学精神2)北学指北朝的儒学,注重兼通博考。3、佛教的流行与神灭论思想1) 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期战乱,各族统治者的有意识提倡;佛教与玄学、儒学的结合,使佛教成为最有影响的宗教。(梁武帝时一度成为“国教”)2)人物:印度高僧菩提流支、昙摩流支、佛陀扇多、勒那摩提等在永宁寺、白马寺翻译佛经,为中西文化交流留下了宝贵的经籍。3)宗派:①学派:般若学派的“六家七宗”、成实学派、三论宗。②宗门:南朝陈时智
创建的天台宗,东魏昙鸾创建的净土宗。③主要分两派:一为般若学,重修持而成佛,为渐悟学派,主要流行于南方;一为禅宗学,重“顿悟”,并主张“一阐提”皆可成佛(首创于东晋竺道生,实赖其盛)4)社会危害:①统治者大修寺塔,施舍钱财,所耗的都是人民血汗; ②寺院侵夺百姓大量土地、房产;百姓受骗施舍至倾家荡产,被迫出家。社会生产力遭破坏③寺院地主又剥削下层僧尼和寺户,放高利贷。①齐梁之际,王公贵族大力提倡佛教,范缜开始了反佛斗争,504年,写成《神灭论》5②提出了“形神相即”的观点,指出形体和精神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③精神是活人的“质”所特有的,“死者如木,而无异木之知”。4、道教的改革和官方化(为了使原始道教获得官方承认)①著有《抱朴子》一书,有道教理论和政论性著作,历代统治者奉其为道教的经典1)葛洪(南方,两晋时人)②内篇:认为晚去是由神秘的“玄”(道)产生的;外篇:强调君臣和官职身份的不可变性③主张严刑峻法①擅长炼丹,撰成《真诰》、《登真隐诀》,将炼丹、养生、成仙理论发展了一大步2)陶弘景(南方,齐梁时人②以道教阴阳相生的宇宙生成模式和生死二元对立观念,建立了道教史上第一个成熟的“道家之尼父”)神仙系统(神仙谱系向哲理化发展一大步,并使道教具备了维护世俗秩序的功能) ③将儒、佛中的一些思想充实进道教,形成了“三教并重”“三教合一”的新道教理论④这样,道教不但可以吧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伦理的基本规范全部囊括,也能满足上层统治着的精神需要。3)寇谦之(北方,北魏):道教满足了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和企图长生不老的两方面需要。北魏太武帝是,道教成为“国教”,同时,道官制度和道教斋律、斋仪制度也被确立。4)评价:①在政治上,原始道教中的一点朴素平等思想已被抽掉,道教开始真正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②在理论,神仙谱系、斋仪上,道教也开始脱下了粗鄙破敝的外衣,逐渐演进成了一个具有哲理、神谱、仪式方法等完整体系、影响中国文化至深的宗教。(二)史学、地理学、文学和艺术1、史学
1)宋 范晔 《后汉书》:①主要记载了东汉自光武帝到献帝近两百年的历史,志的作者为晋司马彪②纪、传史书专门记载妇女事迹,是他的首创。2)晋 陈寿 《三国志》:①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②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3)其他:①南齐 沈约《宋书》;②梁 萧子显《南齐书》;③北齐 魏收《魏书》;(“二十四史”其三)④南齐 臧荣绪《晋书》;⑤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后亡佚)4)人物传记:梁 释慧皎《高僧传》是研究佛教史的重要史料。地方志:晋 常璩的《华阳国志》是研究汉中和川、云、贵地方史的重要材料。2、地理学(成就:重要专著的出现和地图绘制的改进)1)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不仅注录了水道,而且把水道经过的山陵、城邑的地理沿革、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都做了生动详细的记录,因此文学和史学的价值也很高。2)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是一部城市地理专著,以记录北魏末年洛阳的一些寺观庙塔建筑为主。3)西晋裴秀创制《禹贡地域图》(历代地理沿革图),提出了制图六体,把制图技术提高了一大步。3、文学 ①儒家独尊地位的动摇,思想有了新的解放; 1)文学大发展的原因②社会大变动,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实基础;③魏晋南朝的统治阶级多崇尚文学,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④北方各族进入中原,为文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血液。①建安时的三曹父子和“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刘祯、阮瑀、徐干、陈琳、应玚);蔡琰(文姬)2②晋宋之际 陶潜③现存最早的七言诗:曹丕《燕歌行》;宋 鲍照变逐句用韵为隔句用韵,并可自由换韵3①南方民歌以《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流行于太湖流域)和《西曲歌》(流行于江汉地区)为主,为情歌。②北朝民歌以《鼓角横吹曲》为主,《敕勒歌》《木兰辞》是代表。4)骈文:从汉赋发展而来,经晋末宋初 颜延之等人提倡,强调对偶和用典。但其后骈文造成了南朝一代靡丽的文风。5)神话和志怪小说:①东晋葛洪《神仙传》、干宝《搜神记》;②梁 吴均《续齐谐记》;③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6)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和文学选集专著:①曹丕《典论·论文》,首开文学批评之风;②梁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专著;③齐梁时钟嵘的《诗品》是一部诗歌批评专著;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先秦到梁);徐陵《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4、艺术①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昙曜五洞,有明显的犍陀罗艺术特征1)雕塑②龙门石窟:十分之三属北朝,古阳洞和宾阳洞是北魏后期代表作品③莫高窟——千佛洞:多为大型壁画和塑像①三国时 曹不兴 佛像和龙,其弟子卫协在西晋时与张墨并称画圣②宋
山水2)绘画③齐
人物写真 著《古画品录》,提出绘画六法,为绘画理论做出了贡献④梁
运用晕染法⑤东晋
顾恺之 人物、山水 《女史箴图卷》,点睛传神。①书法从东汉起成为一门专门艺术3)书法②汉末,刘德升首创行书体(草书兼真书)③曹魏时,钟繇创立真书(楷书)④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兼善隶、草、真、行,被称为书圣;“飘若如云,矫若惊龙”;使真书成为完全独立的书体;其子王献之与之合称“二王”。(三)科学技术的新成就1)数学:①魏晋之际,刘徽注《九章算术》,并著有《海岛算经》,首创割圆求周的科学方法,得到圆周率3.14。②宋、齐时的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2)天文历法:①东晋虞喜发现了“岁差“(最大成就);祖冲之证实了岁差的存在,并把它应用到《大明历》中。②《大明历》对闰法做了新的调整,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3)机械制造:①三国时马钧是一位“巧思绝世“的发明家,改进了织绫机、翻车;制造了指南车。②晋时有人发明了计里鼓车。③祖冲之创造了以机械发动的“千里船“,改造了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④西晋刘景宜创造了牛转连磨,杜预发明连机碓和水转连磨,祖冲之进一步创造了水转连対磨⑤鸭型玻璃水注表现了当时人对重心原理的认识和运用,是十六国时期科学实验成就之一4)农学:北魏末年 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性著作。5)医学:①王叔和:晋太医令,精通脉理,著《脉经》,奠定了脉学的理论基础。②皇甫谧:长于针灸,著《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③葛洪:著《肘后卒救方》④陶弘景:著《肘后百一方》,增补《神农本草经》,整理成《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和医疗属性的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成为我国古代药物的标准分类法。 第十章 隋朝:统一帝国的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581~618年)一、隋朝的统一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一)隋朝的统一1、过程:1)大象二年(580年)宣帝崩,北周国家的最高权力落入杨坚之手。(杨坚不仅是关、陇贵族集团上层的军事统帅,而且又是皇亲国戚,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2)581年二月,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建元开皇,都长安。后迁大兴城。3)统一南北:开皇七年(587年)十月,文帝下令伐陈;589年韩擒虎破金陵灭陈;次年,杨素平豪强,击残余,打击了南朝的士族势力。
)结束了将近三个世纪的混乱局面 )使社会发展步入正轨,2、评价)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4)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5)奠定了唐的强大和发展6)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二)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军事措施为了巩固统一,加强集权,文帝、炀帝父子在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1、改革背景:1)隋王朝的统治基础是以关陇士族集团为核心的南北士族地主阶级,但此时期士族门阀已经走向衰落。2)士族的残余势力阻碍着中央集权,而庶族地主的经济力量增长要求相应的政治地位。3)为了吸收庶族地主参政,限制士族地主特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政治上的改革是必要的2、采取措施①中央:五省(尚书、内史、门下、秘书、内侍)中前三负责国家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上政务,职同秦时丞相(三省相互牵制,内史为决策机构,的重大改革,将相权一分为门下是审议机关,尚书为行政机构)三,把决策与执行机构分开,五省之外,设有御史台掌监察,炀帝时又设谒者台和司隶防止权臣篡位,稳定政局。1)改革官制 台,合成三台(加强对内外官员的控制和纠察)②地方:开皇三年(583年),由于原本郡县的设置冗繁,罢去郡一1)降低了官品,节省了政府级,改为州县两级大业三年(607年),炀帝改州为郡,并郡开支,提高行政效率。③官吏任用方面:地方大小之官,悉有吏部任命,县佐须用别郡人;
2)有利于整顿吏治和加强地方官每年年终到中央“上考课”,称为“朝集”。
中央集权的统治。④科举制的确立西魏时苏绰“周氏以降,选无清浊” 开皇十八年(598年),文帝下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过程(德)、清平干济(才)二科举人。”炀帝时,“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开始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史上选举制度的重大变革,改变了以往门阀士族把持选举的弊端,削弱了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权;b.重才学而轻门第,从而扩大了招揽人才的门路,使一批中小地主士人得以参加统治政权,适应了评价庶族地主在政治上的要求;c.科举制的创立显示了封建皇权的上升和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士族势力的削弱,是庶族地主势力发展的表现。d.有利于选拔封建统治人才,提高政治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①背景:北周刑法繁杂苛酷2)改定刑律②581年,隋文帝在北魏、北齐旧律的基础上改定新律。③开皇三年,之称《开皇律》④评价:a.法行宽平的原则适应了新王朝建立之初世望宽平、人心思稳的政治需要;b.制定《开皇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和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官僚贵族在法律上享有特权;c.继承了中国封建法制的基本精神,所以为之后历代封建法典所沿袭。①西魏、北周建立府兵制后,逐渐趋向于“兵农合一”化,到了隋朝完成了这个趋势(590年)3)府兵制的发展②府兵统率:设置十二卫,每卫置大将军,总隶于皇帝③评价:使府兵制进一步与均田制结合起来,从而巩固了府兵制,同时将府兵统率权集中于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三)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1、整顿发展经济的措施1)行均田(北魏至唐前期)
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2)租庸役(租、庸、力役)
隋初轻徭薄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3既有利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又打击了豪强士族的势力,从而加强了中4)输籍定样(定户等,确税标,与豪争)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5)整顿钱币和度量衡
(有利于商品交换,为隋朝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2、社会经济的短暂繁荣隋朝在政治、经济上的整顿和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封建国家对人力物力的控制,给予隋朝经济发展以有利条件。南北统一,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也促进了当时封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人多殷富”的短暂繁荣景象。1)农业的发展:农业人口的增长、垦田面积的扩大和水利工程的兴修。2)仓储的丰实:黎阳仓(卫州)、河阳仓(洛阳)、常平仓(陕西)、广通仓(华州)、含嘉仓(宫城东)、子罗仓(宫城内右掖门)、洛口仓(巩东南原)、回洛仓(洛阳北七里)
①纺织业:河北、山东是纺织业中心;蜀郡(织锦);豫章郡(麻布)3)手工业的进步
②造船业:五牙大战船;④造桥技术:安济桥(又名赵州桥,李春,石桥典范)③瓷器业:青瓷(胶体增加、胎体薄);白瓷(提炼和控制胎料和釉料中铁的成分,色调稳定) ①原因:政治统一、市场扩大、农业手工业发展4)商业的繁荣②东西两京是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城市③四川的蜀郡,江南的宣城、毗陵、吴郡、会稽、余杭、东阳等郡,南海、豫章、荆州、蔡州、岐州④对外贸易:西北陆上(尤为发达)和东南海上两路。北道和中道到达拂菻、波斯等国(丝绸之路)南海是海上贸易的重要城市,是进出南海诸国的最大口岸,通往西亚、欧洲。3、营建东都和开通大运河1)原因:为了加强对地方以及边疆少数民族的控制,进一步巩固封建统治政权。2)营建东都(605年):洛阳地势险要,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在政治上便于对关东和江南地区的控制;在经济上,当时关中物资不足以供应统一后隋中央政府机构的需求,洛阳位置适中,便于转运物资。洛阳成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和隋炀帝时期全国的政治中心。3)开通大运河(始于文帝时期):①政治: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加强东都洛阳和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原因②经济:江南地区已成富庶之地,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政府需要,必须转运南方的物资。③军事:对高丽的战争需要运输大量的军队和物资④炀帝个人喜好过程及河段:运河开于文帝时期,名广通渠,转运关中物资。炀帝时,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永济渠、山阳渎、通济渠、江南河)评价:工程伟,智劳结;促联系(南北),固统一;促交流,苦百姓。“弊在当时,功在千秋”二、隋朝的文化隋朝经历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冲突和交融的过程,形成了大一统的多元文化体系。(一)宗教文化1)实行崇佛政策,大力扶植和提倡佛教)591年,杨广在大厅寺举行隆重的接受天台宗创始人高僧智
的授戒仪式,标志着“以天台宗为代表的南1、佛教 方佛教界与新朝合作的开端”。)将中央僧管纳入俗官系统,成为中央政府机构中的一个部门。)佛教逐渐演化成为更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宗教文化。2、道教:隋朝恢复了道教的合法地位,对学有专长的道士,加以重用(张宾订隋历)(二)科学文化 1)隋朝继承北朝的学风,知名学者:牛弘(隋初)、刘焯、刘炫(二刘)、王通“文中子”1、经学2)牛弘《五礼》,刘焯《五经述义》,刘炫《五经正名》,王通《中说》)王通提出“三教归一”的口号,主张以儒为主,援引佛、道入儒,预言了三教融合和相互吸收的发展趋势。2、音韵学:开皇初年,颜之推、萧该、长孙纳言等八人和陆法言讨论音韵学,认为四方声调分歧很大。陆法言于601年写成《切韵》,统一了书面的声韵,为音韵学奠定了基础。3、音乐
隋朝的音乐家牛弘、郑译、万宝常最为著名,他写成《乐谱》,“具论八音旋相为宫之法”1)著名画家:展子虔、董伯仁、郑法士、田僧亮、杨契丹(宗教画家,“三绝”)、孙尚子、尉迟跋质那4、绘画2)绘画内容一道释人物故事为中心,但山水画已逐渐发展成独立的画科。)于阗画家尉迟跋质那人称“大尉迟”,善于运用“凹凸法”。5、天文历法、数学和医学1)604年,刘焯在制定《皇极历》时,最早提出了“等间距二次内插法”的公式;2)丹元子,把周天各星的步位,编成一篇七子长歌《步天歌》,在天文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3)耿询所造的浑天仪观察天象相当准确,水力转动。“做马上刻漏,世称其妙”。4)隋政府设有医务行政机构太医署。5)医学家有许智藏、许澄、甄权(擅针灸)、巢元方(最为著名)撰有《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详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剑网3五行石合成攻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