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振兴实体经济 三要加快什么改革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振兴实体经济抓住了供给侧改革“牛鼻子”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将“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列为明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大重点工作之一,并用质量、创新、品牌和“工匠精神”这四个关键词明确了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攻方向,给出了实体经济振兴的着力点。
  为何中央把“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列为明年重点工作之一?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怎样的挑战?如何理解质量、创新、品牌和“工匠精神”在振兴实体经济中的作用?振兴实体经济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就以上问题进行了一一解读。
  振兴实体经济意在解决重大结构性失衡
  中国经济时报:为何中央把“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列为明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大重点工作之一?
  张占斌: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作为明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项重点任务之一,这是党中央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为解决中国经济“重大结构性失衡”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性部署。“振兴”这两个字寄托了无限希望。这种“重大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资本“脱实向虚”问题。一方面,实体经济投资意愿低迷,民间投资增速出现断崖式下滑,在今年前三季度总体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只增长了2.5%,虽然前10个月和前11个月分别增长2.9%和3.1%,较前三季度有所回升,但回升力度并不大。另一方面,大量资本“脱实向虚”,涌入金融、领域。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其中2.3万亿元投向了购房贷款,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31%,加上1.1万亿元投向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约占新增贷款的15%,上半年的新增贷款,约有46%投向了房地产市场。资本“脱实向虚”不但容易引发“资产泡沫”,还会进一步推高实体经济的成本,加大经济运行的风险。
  二是供需错配问题。近年来,从马桶盖到化妆品到电饭煲,境外购物一度火爆。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游客每年在境外消费超过万亿元,消费外流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这说明什么?说明(,)对美好的生活有向往,对好的产品和服务有追求。而国内在供给上出了问题。也就是说,老百姓需要的东西,我们有的没有,国内买不到;有的有,甚至很多,能买到,但质量不好,老百姓不情愿买。因此,不断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应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此次中央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正是抓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牛鼻子”,是促进资本流入实体经济、供需结构动态平衡的对症下药之举。
  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国际国内双重挤压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怎样的挑战?
  张占斌: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面临诸多挑战。
  从国际看,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战略,谋求在技术、产业方面继续领先优势,、、、、都宣布了新的计划,大力推动制造业复兴,抢占制造业高端,也就是抢占制高点。
  另一方面,、、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则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抢占制造业的中低端,我国制造业面临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和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前后挤压”的双重挑战。在这种进退维谷的状态下,很显然日子不好过。 从国内看,一方面,在经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后,我国制造业在劳动力、土地、能源、税费等各方面的成本优势都在降低,使主要依靠低成本获利的“中国制造”逐渐失去竞争力。也就是说,比较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了。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所处的阶段尚未有明显的改变,经济下行压力下,市场对产品质量、品牌等要求不断提高,而产品附加值尚不足以消解上升的成本,不少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有一些已经破产倒闭,有的关掉了工厂,到东南亚、非洲发展,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面临“青黄不接”的挑战。
  四个关键词明确振兴实体经济主攻方向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理解质量、创新、品牌和“工匠精神”在振兴实体经济中的作用?
  张占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质量、创新、品牌和“工匠精神”这四个关键词明确了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攻方向,给出了实体经济振兴的着力点。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质量是振兴实体经济的生命线,是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石;创新是实体经济振兴的灵魂,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品牌是树立我国实体经济良好形象的标签,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名牌产品的核心要素;“工匠精神”是振兴实体经济的精神动力,是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基本遵循。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坚持创新驱动、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系统设计,建立质量、创新、品牌和“工匠精神”协同发力的制度体系。比如,要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既需要企业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坚持严字当头,也需要全社会努力构建质量共治机制,完善国家标准体系,加快相关法规建设;要激励创新和品牌建设,培育百年老店就需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使优质高端产品得到应有的高额回报;要发扬“工匠精神”,就要强化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工匠群体真正感受到“才有所值,能有所得”,还要改革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
  振兴实体经济要处理好四个方面关系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振兴实体经济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张占斌:振兴实体经济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对振兴实体经济仍十分关键,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才能有效治理产能过剩难题;才能消除教育、医疗等服务领域的市场进入壁垒,让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发挥作用,增加高品质的民生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才能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降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实体经济的税费负担。
  二是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振兴实体经济必须坚持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并重,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在新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二者可以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传统产业可以通过注入新兴技术激发新的活力,提高成长性;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也需要传统产业诸如环境、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支撑。因此,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也需要重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三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振兴实体经济,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一方面要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加强引进外资工作,更好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将过剩但不落后的产能转移出去,给的发展留出空间,有利于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四是大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关系。振兴实体经济,优化产业组织,需要提高大企业的素质,需要大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同时也要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发挥好中小微企业机制灵活、反应迅速的长处,要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更多支持中小微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
  振兴实体经济要着重做好四方面工作
  中国经济时报:对于振兴实体经济,你有哪些好的政策建议?
  张占斌:我认为,振兴实体经济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住实体经济存量,我国以加工组装为主的中低端制造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要通过改革的举措切实为企业减负,尤其要坚决落实降成本的各项举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这些政策都是非常好的,也讲到了点子上,能够救不少企业的命,关键是要督促落实,防止空转,不能让好的政策悬在天上,要落地,要配套,要可操作,让企业真正感受到负担减轻。
  二是在稳的前提下求进,通过市场化改革激发实体经济的创新活力,催生新的增长点;通过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消除行政垄断与寻租空间,使创新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源泉,变成本优势为质量、创新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掌握品牌话语权,让中国制造真正走向中国创造。
  三是用税收等手段引导资金 “脱虚向实”,比如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对小微企业进一步降税,而对于回报率比实体经济高得多的金融、房产等领域,可考虑加税,以切实提升实体经济的回报率。
  四是切实保护产权,稳定企业家的市场信心和预期。最近中央出台了保护产权的重要文件,很受欢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加快解决一些对企业家的冤假错案的复查平反,这些都是重大的信号。切实保护产权,保护企业家的财产权,对扩大民间资本投资意义重大。这项工作,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以更加务实的精神来落实。
(责任编辑:张功成 HN092)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振兴实体经济抓住了供给侧改革“牛鼻子”》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完善体制机制 振兴实体经济
湖北日报讯
振兴实体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为振兴实体经济创造有利条件。为此,需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利契机,加快完善有利于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应当看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包括产业、产品供给的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又包括体制机制供给的结构性改革和创新,而后者更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全局性。今后一个时期,为了振兴实体经济,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体制机制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
加快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些基础性制度包括:完善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的规则体系,当务之急是着眼于公平保护产权,完善物权、合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形成正向产权激励机制,实现权利平等。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妨碍公平准入的规定和做法;破除垄断特别是行政垄断,建立健全公平交易机制;加快资源要素体制机制改革,使各类经济主体能够公平取得资源要素,实现机会平等。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实施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现规则平等。
加快要素市场改革,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进土地、人力资本、资金、科技等领域改革,消除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完善同工同酬的劳动人事制度;推进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和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引导劳动力资源有序流动;强化公益性创新平台建设,以更灵活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形成新的生产力;以打破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为重点,真正让价格机制引导要素优化配置。
加快国企改革、支持民企发展,促进公平竞争。在深化国企改革方面,重点是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企业治理结构创新;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双向进入、交叉持股;通过兼并重组,处置一批“僵尸企业”,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主要是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都应允许各类市场主体平等进入;凡是向外资开放的行业和领域,都应向民间资本开放。
加快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在财政税收方面,进一步减税降费,营造公平税负环境,优化税制、税率和税收结构,逐步实行普惠式降税和普遍性减费,尤其要实行以鼓励研发和技术改造为目标的结构性降税。在金融方面,通过增加对制造业信贷投放、增加直接融资、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等措施,引导更多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实体经济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摘自《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响“前奏”:2017年要大力振兴实体经济
字号:&&&&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如何为2017年经济工作定调是本次会议重点。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透露了部分明年工作的重大思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7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加快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稳中求进是工作基调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效益提升,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但是,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仍然突出,一些领域金融风险显现,部分地区困难较大等。
  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对指导明年经济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进关键领域工作取得突破。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依然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一年,依然要围绕“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改革来开展经济工作。考虑到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明年在推进结构行改革的同时,也要确保经济平稳增长和防范系统性风险。
  章俊认为,中央会坚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依然是最恰当的组合。综合考量明年经济的挑战和机遇,预计明年经济增长的目标区间会设定在6.0%-7.0%,区间下限下调0.5个百分点可以为改革提供更大的空间和灵活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稳中求进,一条底线就是民生要稳,不论改革还是发展,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民生。明年要继续下大力气落实精准就业、精准扶贫等保民生工作,做好社会政策托底。
  振兴实体经济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资本“脱实向虚”令实体经济发展面临更多挑战。会议提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
  章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一直是中央的政策,但过去几年由于需求疲软,产能过剩,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下降,造成经济出现脱实向虚的倾向,并引发资产价格泡沫和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明年政府推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也是希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引导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认为,在推进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制造业需要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不可以偏废,或者失衡。实体商贸受到了互联网的冲击,要勇于面对现实,变革自我,寻求新的发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做好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需要鼓励多种形式的金融创新,让老百姓有更多的稳定的投资渠道,可以引导这些资金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国企改革要加快
  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加快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姚洋认为,明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一定要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关系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要抓住这一关键突破口,其他问题才可能迎刃而解。
  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在9号的媒体通气会上表示,明年将是国企改革见效年,为了推进改革细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国资委正在积极研究和制定明年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
  章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目前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人口红利拐点,资本回报率下降,以及去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未来维持中高速增长的首要途径就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而言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改革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方面,可以有效提升中国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明年的国企改革,改革的重点有可能侧重在体制框架、机制和经济结构三个方面。框架仍以三层国资管理体系为主,机制主要是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结构则是完善国资布局、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新动能的形成等等。
  李锦表示,今年开始明显加快的央企重组将延续到明年,这一轮重组和以前最大的区别在于,此前的重组大都是在“一带一路”、参与国际竞争的外部背景下开展的,比如南车北车重组;但今年则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业结构调整的内部环境下进行的。
  张喜武在9号的媒体通气会上明确了央企重组的三大思路:瞄准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推进重组,助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推进重组;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效率推进重组。他表示,从实践情况看,这两年的央企重组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明年央企数量会继续减少到两位数。
  关键领域改革待突破
  2017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破解发展难题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助力。专家分析,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明年一些关键性的重大市场化改革绝不能放松。
  张立群表示,经济运行更加健康、平稳、可持续,关键要有体制机制保障,需要一些重点和关键领域改革坚定不移推进下去。全面深化改革已到深水区,涉及很多重大利益的调整。把握好稳和进的关系,对于顺利推进各方面改革至关重要。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此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一些涉及土地、资本和劳动要素市场的深化改革方面,市场正期待着真正的突破;在老百姓关心、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最突出的民生领域,还需要真正地攻坚克难,尽快拿出有效的方案。
  滕泰表示,以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例,不论是魏则西事件还是广东伤医案,仅仅是医疗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一个侧面,任何微小事件都可能迅速引发全社会的不满。所以这种情况下要尽快展开医疗供给侧改革,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竹篮打水;也不能搞形式主义,换汤不换药;更不能把什么问题都推到机制上或者所谓的世界性难题上,畏难推诿、无所作为。
[责任编辑:李帅]
|||||版权申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
振兴实体经济靠什么
日08:01&&&&来源:
原标题:振兴实体经济靠什么
  近日,上海浦东新区在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浦东将瞄准“中国制造2025”战略,进一步优化电子信息、汽车、成套设备和生物医药、新能源、民用航空等“三大三新”制造业格局。
  这意味着,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浦东新区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深厚基础上,正在加速补上制造业发展的短板,力争通过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带动实体经济的振兴。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发展方向,事关国民经济整体的平稳与健康发展的全局。一个国家要想长期保持经济竞争力,必须充分重视实体经济发展。
  当前,随着传统竞争优势的衰减,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稍显疲软。这一局面如果不扭转,将对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例如,作为吸纳就业的主战场,实体经济疲软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又如,实体经济与许多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息息相关,实体经济搞不好,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也会进一步扩大。
  进一步看,我国正在加快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这些新动能,有许多本身就蕴藏在实体经济发展中,需要通过改造提升实体经济,激活潜力后劲;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也需要依托实体经济,生存才有载体,发展才有空间。我国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本义也是要解决实体经济多年发展中沉积的矛盾和问题,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供给效率,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现实需要,振兴实体经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从国际竞争角度看,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土地等资源价款的攀升,有着“世界工厂”美誉的中国制造,正在加速丧失传统优势,许多传统制造业加速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而美国正在雄心勃勃地谋划重振制造业,放言要让“美国制造”重新攻占美国和全球市场。这些外部冲击也倒逼着我国必须加速推动实体经济的振兴。否则,我国不仅一些新兴制造业领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赶超,在一些传统制造业领域也将丧失竞争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7年,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这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更是极大鼓舞和坚定了企业坚守实业、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振兴实体经济,要处理好发展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生产资料、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有着竞争和替代关系。如果各种要素短期内过多流向虚拟经济,就会导致实体经济投入不足、竞争力减弱。从另一个角度看,与虚拟经济相比,发展实体经济往往成本投入更高、产出周期偏长、利润空间有限,更需要得到重视和支持。而且,如果脱离实体经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炒作资产,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也会增加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
  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要使不同行业在充分竞争中均衡获益,避免个别行业出现暴利,过度挤占其他行业的利润空间。这就需要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加快构建促进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既抑制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也要为实体经济的振兴提供增长动力。
  在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二者关系的同时,还必须从实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要解决好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存量矛盾,特别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实体经济多年积累的产能过剩、库存过多等存量矛盾和问题解决好,使实体经济轻装上阵,逐渐焕发经济增长的新活力。
  二是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努力改变实体经济面临的生产方式粗放、产品附加值低等特点,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效益,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升级需求。
  三是要倡导和培育“工匠精神”,构建弘扬工匠精神的良好体制和机制,在产业发展上形成有利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产业发展环境,最终形成尊重技工、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
  四是要树立起品牌意识,培育更多“百年老店”,使品牌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同,努力打造世界级品牌,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当然,要振兴实体经济,最根本的任务还是要落在改革创新上,特别是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制度性成本、税费成本、融资成本、流通成本等。同时要深化国企改革,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使中小微企业能够更好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升实体经济微观主体的发展能力。(记者 林火灿)
(责编:万鹏、谢磊)
习近平管党治党思想:全面从严治党层层推进
  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两个月前召开的六中全会,对加强党的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提出了全面要求,并作出了明确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全会公报和审议通过的两部党内法规,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从严治党主张,呈现出我们党管党治党新境界。
48小时新闻排行
12345678910
大家都在看
手机阅读更精彩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振兴实体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