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世界到底什么样:看净宗初祖慧远大师十一祖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更多佛教文章,请关注善缘网官方微信公众账号:shanyuanwang010分享给朋友:通用代码: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复 制flash地址: 复 制html代码: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复 制分享视频到站外获取收益&&手机扫码分享视频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大安法师讲记(7讲)第5讲下载至电脑扫码用手机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大安法师讲记(7讲)第5讲扫码用手机继续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扫码后可分享给好友没有优酷APP?立即下载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优酷、、Copyright(C)2017 优酷
版权所有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佛法讲座专区
      
佛教导航子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省庵大师专页
       
发布时间:日
来源:佛教导航&& 作者:人关注&&&&&&
省庵大师():净土宗十一祖
省庵大师简介
  清朝杭州梵天禅寺实贤大师 (Shi Xian) 江苏常熟人,号省庵,字思齐。十五岁出家, 修行用功, 广学多 闻。 禅、教、性、相,无不精通。曾于阿育王寺佛陀舍利塔前, 先后五次燃指供养,发四十八大愿,感得舍利放光。晚年居杭州梵天寺,结社念佛,专修净土,著有《往生传》、《劝发菩提心文》等行世。
-----------------------------------------------------------------------------------------------------------------
省庵大师佛学内容推荐
-----------------------------------------------------------------------------------------------------------------
省庵大师相关链接
-----------------------------------------------------------------------------------------------------------------
省庵大师生平
  省庵大师(公元年),清代僧,讳实贤,字思齐,号省庵。省庵大师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省庵大师自小就不吃荤腥,少年时便有出尘的志向。省庵大师父亲早亡,母亲张氏知儿子宿具善根,便命其出家修道。七岁时,省庵大师礼清凉庵僧容选为师。省庵大师聪慧俊彦,经典过目不忘。省庵大师十五岁剃度受戒,兼通世典,吟诗书法俱精,然并未顷刻忘怀生死大事。
  有一天,省庵大师到普仁寺,见一僧人仆地而死,省庵大师瞿然悟世无常,修持益加精进,严持戒律,不离衣钵,日止一食,肋不贴席,终生不懈。后云游参学,庚寅年(公元1710年)二十四岁时依渠成法师与绍昙法师听教,昼夜研穷方等经典。越三年,三观十乘之旨,性相之学,无不通贯。绍昙法师传省庵大师灵峰四世天台正宗。
  甲午年(公元1714年)省庵大师二十八岁,叩灵鹫和尚于崇福,参&念佛是谁&话头,功夫绵密,凡历四月,恍然契悟,说:&我梦醒矣!&自那以后,应机无碍,才辩纵横。灵鹫和尚欲付以衣拂,省庵大师不受,辞去。
  省庵大师后于真寂寺闭关,日阅三藏梵筴,夜夕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三年期满,寺众恭请省庵大师讲《法华经》,省庵大师升座开演,辞义犹如河悬泉涌,沛然莫御。自此,化缘日盛。
  己亥春(公元1719年),省庵大师诣四明阿育王山瞻礼舍利,先后五次燃指香供佛。每年佛涅槃日,省庵大师讲演《遗教经》与《佛说阿弥陀经》,开示是心是佛的奥旨。三根普摄,法化洋溢。江浙一带的四众弟子,倾心归仰,历有十年。法筵之盛况,胜过诸方。
  省庵大师洞悉末法众生,根机钝劣,略有二类:一愚二狂。愚者茫然无解,固不待论;狂者妄意高远,轻视念佛法门,不肯自修。不知末法之世靠自力出离生死,罕闻有人。省庵大师痛斥狂禅,指归净土。对于一些发愿来生生到中国,童真出家修道广度众生的行人,省庵大师斥之为愚执。阐明求生西方,总摄一切菩提誓愿,应专精念佛,先求自度,然后圆成菩提大愿。
  省庵大师于末法世,建精进幢,以身作则,广行道化。谨遵莲池大师持戒念佛之遗风,一生以&行在梵网,志在西方&自励。净业堂规约,每日课堂,十时念佛,九时作观,一时礼拜,且规定黑、白半月诵菩萨戒本。省庵大师受请住持诸寺院,每进院规模范一新,清规肃穆,日讲《法华经》、《首楞严经》诸部,执经请益者云集。省庵大师后退隐杭城仙林寺,不出户庭,力修净业。省庵大师继而受众弟子请,住持凤山梵天讲寺,于是屏绝诸缘,纯提净土,结长期念佛会,严立规约,昼夜六时,互相策励,人咸称是永明大师再来。先后住持古剎禅院十余载,得度弟子甚众。
  至癸丑(公元1733年)佛成道日,省庵大师对弟子说:&我于明年四月十四日长往矣。&自此,掩关寸香斋,规定昼夜持念十万声佛号。次年甲寅(公元1744年)四月二日出关,十二日,告知大众说:&吾十日前见西方三圣降临虚空,今再见矣,吾其生净土乎。&随即交待寺院事务,遍辞城中诸护法居士。侍者请省庵大师书偈,省庵大师书云:&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书讫,说:&我十四日定往生矣,你们准备为我集众念佛。&十三日,断饮食,敛目危坐,五更时沐浴更衣,面西趺坐。至巳时,远近道俗弟子集聚,涕泪膜拜说:&愿师住世度人。&大师复启目说:&我去即来,生死事大,各自净心念佛。&言讫,省庵大师合掌称佛名而圆寂。一会儿,鼻筋下垂,面容颜色明润,到封龛时,容色不变。世寿四十九。
-----------------------------------------------------------------------------------------------------------------
&省庵大师思想
&& 省庵大师的净土思想大多从真实修持处开发,其论文与开示,语语结归心地,不蹈空疏之谈。兹将大师思想概述如次。
&& (1)发菩提心,圆成净业。
&&& 大师将菩提心视为修行佛道,圆成净业的根本条件。其《劝发菩提心文》,不仅理事圆融,知见透辟,而且至诚恳切,感人至深。文中首陈发菩提心的功用。云: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 由于十种因缘,菩提心得以发起。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死生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 在诠释第九种因缘时,大师开示发心与求生净土的内在关系:云何求生净土?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末世修行,无越于此。然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似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
&&& 大师有见于发菩提心的重要性,故而苦口婆心劝勉净业行人同发菩提心,未发者令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念念相续。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大师的见解与恳劝,深契净宗修持之心要。
&&& (2)痛斥狂禅,指归净土。
&&& 大师洞悉末法众生,根机钝劣,略有二类:一愚二狂。愚者茫然无解,固不待论;狂者妄意高远,尝欲踖等。视此念佛法门不啻草芥,不肯自修。不知末法之世靠自力出离生死,罕闻有人。
即若禅宗开悟之士,亦应往生净土。悟达之士,虽有见地,不断惑业,若生三界,一入胞胎,便有隔阴之迷,从前所悟,寻复忘失;毕世功夫,一朝唐丧。若生西方净土,亲近阿弥陀佛,一入圣阶,便登佛地。故知不悟则已,悟则求生西方净土,当更急切。如人得宝,须觅善地藏之,方得受用。否则,终致散失,悟达之士求生净土,亦复如是。
&& 大师圆融禅净,指归净土。《示禅者念佛偈》云:&一句弥陀,头则公案;无别商量,直下便判。如大火聚,触之则烧;如太阿剑,撄之则烂。八万四千法藏,六字全收;一千七百公案,一刀斩断。任他佛不喜闻,我自心心忆念。请君不必多言,只要一心不乱。&剀切指陈,自行化他。
&& (3)欣厌心切,拔除爱桩。
&& 大师深知娑婆众生净业难成的原因,主要是爱根难断,故而,著文开示,多在激发行人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处下手,其《劝修净土诗》、《八苦诗》等,多有指陈。兹录一首:&尽说厌欣为障道,谁知净业善资成;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何处安居能徙宅,谁人无事肯登程,铁围山外莲华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 三界无安,不宜久住,大师劝人急求往生,唯此唯大。大师对那些汲汲于世间善事而淡漠往生的行人,指陈利弊得失。苟不以生死大事为急,而孳孳为善,所作善事如须弥山,皆生死业缘,有何了日。善事弥多,生死弥广,一念爱心,万劫缠缚,可不惧哉。念佛心不专,何也?或是名根未断,或是爱念牵缠,于此二者宜加审察,苟不把家缘世事一刀斩断,六字洪名尽力提起,欲望出离娑婆世界,生到极乐净土,难矣!不生净土而欲脱生死,不脱生死而欲免堕落,抑又难矣!纵一生两生不失人身,济得什么事?!不以念佛为急,而以世间小善为急;不以生死大事为先,而以人天福报为先,是不知先后也。大抵西方佛国,非悠悠散善所能致;万劫生死,非因循怠情所能脱,无常迅速,旦暮即至,安得不为之早办耶?大师披肝沥胆,救焚拯溺的血诚,从字里行间跃然而生。
&& (4)精进修持,先求自度。
&& 大师于末法世,建精进幢,以身作则,广行道化。大师遵莲池大师持戒念佛之遗风,一生以&行在梵网,志在西方&自励。净业堂规约,每日课堂,十时念佛,九时作观,一时礼拜,且规定黑、白半月诵菩萨戒本。
&& 大师自修精进,如救头然。闭关梵天寺西院,其室名曰寸香斋。尊客相见,略叙道话数语,寸香之外念佛而已。大师绵密用功,端在知见正确。兹录大师念佛偈二首:&念弥陀佛贵专精,念到功深念自纯,念念圆明真性体,声声唤醒本来人。婴儿堕水频呼母,荡子还家始见亲,却话从前离别事,翻令呜咽泪沾巾。&&欲得工夫无间断,直须精进始相应,暂时失念云霾日,瞥尔生心蛾掩灯。小水长流终贯石,沸汤停火亦成冰,往生作佛浑闲事,只在当人念力能。&遇有学诗文的弟子,大师痛诫说:&人命在呼吸间,哪有闲工夫学世谛文字,稍一错过这个良机,便成隔世,再想出头来,难呀!&
&&& 大师专精念佛,先求往生,然后圆成菩提大愿。对于一些发愿来生,生到中国,童真出家修道,广度众生的行人,大师斥之为愚执。阐明求生西方,总摄一切菩提誓愿,及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无有遗余。
&& 大师以此化他,亦以此自勉。大师《偶成》诗云:&无能只合住深山,一室萧然独掩关;寄语世人休见召,此生终不到人间。&&移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等得篙师登陆后,更移新棹入中流。&
&& 以上从四个方面,略述省庵大师的净土思想,深感字字从真实心中流出,不谈玄说妙,不堆砌名相,娓娓道来,全是家常平实话,亦是净土明珠,值得吾人奉为圭臬。
&省庵大师著作
  省庵大师撰有《净土诗》、《西方发愿文注》、《劝发菩提心文》、《续往生传》等流布于世。
-----------------------------------------------------------------------------------------------------------------
标签:||||
欢迎投稿:
QQ: &  &&&&&&&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下一篇:
佛教导航@1999-
|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净土祖师 十一祖省庵法师年谱_佛眼导航
净土祖师 十一祖省庵法师年谱
省庵法师年谱 张景岗居士 敬撰 清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公元1686年) 一岁 是年八月初八日,大师生。俗姓时,江苏常熟人,世代习儒,为书
省庵法师年谱张景岗居士 敬撰清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公元1686年) 一岁  是年八月初八日,大师生。俗姓时,江苏常熟人,世代习儒,为书香之家。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公元1692年) 七岁  大师生来即不茹荤,幼年时便有出尘之志。大师出生后不久,父亲即早逝。母亲张氏知道大师夙具善根,命为释氏子。  是年,大师礼清凉庵僧人容选为师。聪慧异常,经典过目不忘。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公元1700年) 十五岁  是年剃度出家,法名实贤,字思齐,号省庵。  由于大师兼通儒家典籍,诗文和书法都很出色,当时的前辈名流钱玉友、许旸谷都执礼与他相交,但大师从未忘怀生死大事。一次到普仁寺,亲见一僧仆地而死。师瞿然悟世无常,益加鞭策。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公元1709年) 二十四岁  是年于昭庆寺受比丘戒。  大师严持戒律,不离衣钵,日止一食,胁不至席,终生不懈。  大师天性笃孝,母亲去世时,在佛前跪诵《报恩经》四十九日。以后每年忌日,大师都要设像修供。  按:其母亡故年份不详。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公元1710年) 二十五岁  依渠成法师,听讲法华圆义。  谒绍昙法师,听《唯识》、《楞严》、《止观》诸部经义,昼夜研穷。康熙五十年.辛卯(公元1711年) 二十六岁  依绍昙法师研教。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公元1712年) 二十七岁  依绍昙法师研教。  夏,至阿育王山,顶礼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宝塔。遇官府按旧例杀豕致祭金沙井灵鳗龙王,师亲睹宰杀之事,作《祷灵鳗菩萨文》,陈述不断杀业的十种过失。于六月十七日,备香烛之仪,投书潭中,劝灵鳗以神力致梦朝廷,从此戒杀。此文是师现存最早的文字著述,文中所陈不断杀业之第九种过失为“难生净土”,其言云:“如经中说,娑竭龙王告金翅鸟曰:‘我自生此海中,未尝触害水性众生。舍此身后,当生西方极乐世界。’大士今为杀业,云何当得往生?”是知大师其时已归心净土法门。  按:《佛祖统纪》记钱武肃王迎请阿育王舍利塔至钱唐,梦见一位菩萨,首戴结缦华冠,两掖挟蟹,云:“是育王圣井灵鳗,来护塔耳。”赞宁有《护塔灵鳗菩萨传》一卷记其事。康熙五十二年.癸巳(公元1713年) 二十八岁  依绍昙法师深研经教,已近三年,于三观十乘之旨、性相之学,无不通贯。绍昙法师为授记莂,传灵峰四世天台正宗。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公元1714年) 二十九岁  叩灵鹫和尚于崇福寺,参“念佛是谁”话头。禅修精进,操持严密,历四月,恍然契悟,说:“我梦觉矣。”自此之后,应机无碍,才辩纵横。灵鹫和尚欲传法嗣,付以衣拂。大师未受,不久便告辞而去。  参禅开悟后,随即于真寂寺禁足,闭关三年,白天阅藏,晚上专持阿弥陀佛名号。  按:师有诗《赠东阿居士二首》,写作日期不详,谨录于此,以见大师闭关清修之襟怀。其一:“城南静者居,高枕一床书,世事吾何有,斋心只宴如。折腰休乞米,弹铗不求鱼,日夕相过从,秋风满敝庐。”其二:“高蹈谢时辈,翛然远市阛,分泉聊灌菊,补画当看山。有爱皆成癖,无求始自闲,不须随物转,当处悟无还。”  大师作有《念佛偈》,可以见其悟后对禅、净二门的基本态度:“念佛一声,漱口三日;一句弥陀,众罪消灭。两家公案,是同是别?拟议思量,八万亿劫。”又有《念佛述怀》:“六字中间无剩法,等闲觑破祖师关。赵州不喜吾偏喜,公案从今要再翻。”所言“六字”,即“南无阿弥陀佛”。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公元1715年) 三十岁  在真寂寺闭关。  秋,作净土诗三十首,付工刊版。  按:师于《劝修净土诗.序》,言此年诗作云:“一时草草付工刊版,惜乎理未周圆,事多疏漏。”知师时专研净土一法,而尚未圆彻。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公元1716年) 三十一岁  在真寂寺闭关。  六月十九日为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大士在南郭顾善人家的竹帘上现像,仪容庄严,清晰可辨,观者如堵。作《示现观音像赞》。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公元1717年) 三十二岁  在真寂寺闭关三年期满。寺众请讲《法华经》,师升座开演,河悬泉涌,沛然莫御。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公元1718年) 三十三岁  春,至杭州隆兴寺。绍昙法师在寺中开设讲席,命师代讲经律,对师所作讲解十分赞叹,常为之击节称善。  夏,于隆兴寺学律安居,听经坐腊。安居结束后,同学摄兄看到大师在真寂寺闭关期间所作的净土诗,踊跃赞叹,怂恿大师继续补充完善。大师对于自己在真寂寺闭关时所作的净土诗三十首,一直不太满意,认为诗中理未周圆,事多疏漏,总想重加添削修订,却没有机会。此次因同修劝请,便着手修订。  秋,着手重订净土诗作,删繁补缺,不觉信笔任心,盈编成册。新旧共得一百零八首,总名《劝修净土诗》,刊版流通。集中描写西方净土依正庄严,广破群疑,指示工夫,结劝往生。诗中带有自注,阐释净土事理颇为详明。诗后有《发愿偈》一首,有云:“我今承佛力,阐扬净土教。诗成百八章,章各有八句。为顺此方机,故以诗演说。”  按:《劝修净土诗》的增订完成,是省庵法师净土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其后如启建涅槃会期间所作《劝发菩提心文》、《涅槃会发愿文》、《回向偈》等,均以西方净土为指归。而《西方发愿文注》、《东海若解》等净土专著中,关于禅与净、自力与他力、持名与观想等的重要阐释,均已见于诗中。  《劝修净土诗》流传甚广,民国印光法师重订《净土十要》,即将全诗收入第五册“附本”《莲华世界诗》后。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公元1719年) 三十四岁  春三月,大师从西泠渡江,再次前往四明阿育王山瞻礼舍利塔。当时有一位德见师正在阿育王寺礼塔,发心要拜满八万四千之数,他和省庵大师一见投缘,便恳切挽留大师一起礼塔。大师欣然同意,便在德见师的居处度夏安居,一起礼拜佛舍利塔。过了一个多月,闻兹大师也到山上礼塔。三人同时礼塔,于课诵之余谈论佛法,相得甚欢,恨相见之晚。  三个月的安居结束后,大师在舍利塔前燃一指供佛,并作《礼塔纪事》诗八首纪其事。其一述其礼塔期间感得舍利放光之瑞:“迦文灭度二千年,舍利于今尚灿然。自庆宿生何善利,得瞻光相塔门前。”其八述其燃指供佛事:“夏终供佛为何事,一指持将当烛烧。犹有无明烧未得,不随残焰一时消。”大师一生共先后五次燃指、燃香供佛,并作有《燃指问辩》一文以释疑。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净土祖师 九祖蕅益大师年谱
净土祖师 八祖云栖本师行略
净土祖师 八祖莲池大师塔铭
净土宗祖师 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转载]极乐世界到底什么样:看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劝修净土诗
(清)省庵大师
 我教原开无量门,
就中念佛最为尊。
都融妄念归真念,
总摄诸根在一根。
不用三祇修福慧,
但将六字出乾坤。
如来金口无虚语,
历历明文尚具存。
  一入西方境自融,
双眸顿觉翳销熔。
无边刹土光中现,
遍界真身象外逢。
华衬玉栏红隐隐,
树含金殿碧重重。
色空泯合浑无寄,
镜像分明绝点踪。
  境胜由来道易修,
多生习气一朝休。
盘中甘露珠圆转,
树上摩尼水倒流。
碧玉莲台承足稳,
真金华瓣衬身柔。
三车已息驰求念,
露地安然坐白牛。
  琉璃地上绝尘埃,
宴坐经行亦快哉。
锦绣织成行树叶,
丹青画出众楼台。
漫空华雨诸天下,
遍界香云大士来。
何处忽生新佛子,
芙蓉又见一枝开。
  土净能令心自空,
无边妙色现其中。
千灯互照身光映,
十镜交辉佛土融。
珠网重重悬宝树,
天童历历在华宫。
龟龄鹤算浑闲事,
直得虚空寿量同。
  称性庄严非外得,
天然果报自无穷。
一尘遍入诸尘里,
万法全收一法中。
华映玉池人倒影,
身游佛国地俱空。
色心依正原无碍,
但得情忘境自融。
  琼枝瑶草色长新,
别有乾坤世外春。
红蕅华藏金砌鸭,
绿珠帘映玉楼人。
尘沙莫计声闻辈,
海水难量大士伦。
博地亦能容入会,
何时得与圣贤亲。
  寂静身心自偶谐,
寻常历览兴无涯。
金幢倒映琉璃地,
玉砌平铺玛瑙阶。
自有好华堪供佛,
更无尘事可干怀。
何时得遂平生志,
坐对鸳鸯水上排。
  我佛慈悲相好身,
随机应现不同伦。
尽虚空界元同体,
极一微尘总是真。
叠叠髻螺山顶绿,
弯弯眉相月钩新。
七重树下金莲上,
处处追陪二大人。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无碍异常伦。
直将果用为吾用,
不改凡身作佛身。
周顾十方同指掌,
遍游诸国似比邻。
回观此土修行者,
龌龊生涯太苦人。
  彼方殊胜事无穷,
依正由来总不同。
铲尽青山铺碧玉,
收干沧海出虚空。
法音自演风柯里,
妙义频宣水鸟中。
诸佛众生同一体,
互相周遍尽圆融。
  净土因何独指西,
要令心念有归栖。
一门入后门门入,
初步迷时步步迷。
直就下凡阶上圣,
不离烦恼证菩提。
莲华胜友应相待,
何日归来手共携。
  如来本愿非虚诳,
称我名皆到此中。
莫患棘墙(三界)无客住,
只愁枷锁几时空。
百川归海水宁溢,
万国朝王地岂穷。
易往无人真可惜,
不知何事恋樊笼。
  人传天竺是西方,
天竺支那在足傍。
莫向泥途分净秽,
休从火宅辨炎凉。
三千世界非吾土,
万亿乾坤是故乡。
去去莫愁途路远,
不劳弹指见空王。
  莫说西方为譬喻,
须知名与实相应。
譬甜似蜜非无蜜,
喻冷如冰却有冰。
槐国阿谁招客去,
蜃楼何处劝人登。
如来大圣成虚妄,
谤法愆尤忏未曾。
  都言念佛是愚夫,
得作愚夫亦已夫。
龙树辩才还拙否,
文殊智慧是虚无。
主人底事凭居易,
公据何人问大苏。
寄语聪明宜佛念,
阎君应不爱之乎。
   六字真经堪读诵,
谁言名字假非因。
即名显体方称妙,
托境观心易入真。
蜾蠃祝儿终肖父,
蛣蜣丸粪亦遗尘。
劝君早发西归愿,
臭秽何容恋此身。
   娑婆魔外事纵横,
寂灭无如安养城。
苦乐双忘名极乐,
死生俱尽说无生。
佛无彼此皆同体,
地有东西是假名。
何事劝人生彼国,
只缘此土道难成。
   若执往生为妄想,
岂言住此便成真。
东西不著尤非理,
净秽双忘亦是尘。
生本无生生四土,
见犹离见见三身。
须知真妄原同体,
迷悟由来总在人。
   才劝往生言著相,
尽思贪恋却迷蒙。
无生毕竟有生在,
离相依然住相中。
念与佛融方是即,
心将境异不知空。
会须心佛双忘后,
日照山川处处通。
   都言净土唯心是,
十万余程是外求。
但执妄心居在内,
不知真性体全收。
弥陀诸佛镜中影,
极乐娑婆水上沤。
取舍厌欣无挂碍,
自家屋里任优游。
   尽说厌欣为障道,
谁知净业善资成。
厌离未切终难去,
欣爱非深岂易生。
何处安居能徙宅,
谁人无事肯登程。
铁围山外莲华国,
掣断情缰始放行。
   人疑念佛恐成魔,
魔佛相争不较多。
了境唯心无挂碍,
将心取境便淆讹。
国君愦愦民方扰,
室主惺惺盗敢过。
须信佛心常护念,
波旬束手更谁何。
   都言处处是西方,
平地高山总不妨。
入厕岂宜还塞鼻,
冲泥何事尚褰裳。
病来那得心无苦,
梦里焉知身在床。
莫话空言违实行,
好凭落日望还乡。
   尽说西方是小乘,
小乘原自不相应。
须知念佛还成佛,
大胜为僧又作僧。
白社远公咸愿往,
华严大士亦求登。
攀龙附凤知何限,
底事吾侪不愿升。
   余教修行歧路曲,
此门直入坦途平。
三祇行远终难就,
十念功成便往生。
大石载舟还不没,
苍蝇附骥始堪行。
扬帆顺水因风便,
何惮迢迢十万程。
   休言极乐苦难生,
才说难生是障门。
佛力自能除业力,
信根端可拔疑根。
深逃私债藏王府,
现受官刑遇圣恩。
早晚相从裹粮去,
此生终不负慈尊。
   莫执坛经排净土,
祖机佛语并圆融。
因言荐理彰吾教,
得意忘言显本宗。
十善齐修焉造罪,
群贤共会岂还蒙。
他方此土何来去,
法界明明在眼中。
   念佛若言真漱口,
诵经应不用开唇。
药能医病还成病,
火本温身反炙身。
佛见未生除甚么,
凡情尚在断何因。
劝君莫漫闲言语,
只要今生出苦轮。
   念佛圆通摄六根,
耳根谁谓独超伦。
音闻既是圆常体,
名字元非生灭因。
以念念名名固切,
将闻闻佛佛还亲。
由来二圣皆昆仲,
同作弥陀辅弼臣。
   不信西方不愿生,
都由执计未能清。
持冰唤水须融水,
指木为楹岂是楹。
己佛还从他佛显,
正因须藉了因明。
殷勤苦口缘何事,
只为娑婆是火坑。
   悟后莫言休见佛,
应知悟后正求生。
童蒙未可离师学,
稚子犹宜傍母行。
喆老后身休更蹈,(宋喆老,住京师大刹,四十年不睡,坐禅精苦。坐化后,纸袄亦烧出舍利。后生大富贵处,一生多受忧苦。)
青公覆辙岂堪成。(宋青草堂,后身作曾鲁公。)
会须亲证无生后,
回入娑婆度有情。
  借问往生何计策,
须凭信行愿俱全。
信根先向心田种,
行足还加愿力坚。
路乏资粮终不到,
马无缰御孰能前。
但将三事为符契,
携手同登九品莲。
  念佛休嫌妄想多,
试观妄想起于何。
无心收摄固成病,
著意遣除亦是魔。
救火抱薪添烈焰,
开堤引水作长河。
直须字字分明念,
念极情忘有甚么。
  佛声易可除昏散,
出口还收入耳来。
蓦地乱茅随火尽,
蔽天浓雾逐风开。
通身是佛谁为念,
遍界生莲不用栽。
何待临终生极乐,
即今端坐玉楼台。
  弥陀四字绝商量,
只贵专持不暂忘。
若厌平常终隔断,
才求玄妙便乖张。
粗尝橄榄宁知味,
细嚼盐齑始见香。
念到身心空寂处,
不劳开口问西方。
  念弥陀佛贵专精,
念到功深念自纯。
念念圆明真性体,
声声唤醒本来人。
婴儿堕水频呼母,
荡子还家始见亲。
却话从前离别事,
翻令呜咽泪沾巾。
  欲得工夫无间断,
直须精进始相应。
暂时失念云霾日,
瞥尔生心蛾掩灯。
小水长流终贯石,
沸汤停火亦成冰。
往生作佛浑闲事,
只在当人念力能。
  念佛欲知端的处,
个中殊不计功程。
尘消古镜光逾远,
风定寒潭水自平。
四性本空心历历,
三身叵得佛明明。
一门具足诸方便,
止观匪从渐次成。
  行时正好念弥陀,
一步还随一佛过。
足下时时游净土,
心头念念绝娑婆。
傍华随柳须回顾。
临水登山勿放他。
等得阿侬生极乐,
十方来去任如何。
  住时念佛好观身,
四大之中那一真。
我与弥陀非两个,
影兼明月恰三人。
空房渐朽应难住,
腐栋将颓岂易蹲。
何日如蝉新脱壳,
莲华胎里独栖神。
  坐时观佛足跏趺,
身在莲台华正敷。
毫相分明随念见,
金容映现与心符。
事如梦幻元空寂,
理到圆融非有无。
何日池头捧双足,
亲蒙顶上灌醍醐。
  卧时念佛莫开声,
鼻息之中好系名。
一枕清风秋万里,
半床明月夜三更。
更无尘累心难断,
唯有莲华梦易成。
睡眼朦胧诸佛现,
觉来追记尚分明。
  僧宜念佛痛加鞭,
得预莲池清净缘。
亲听法非徒对本,
顿明心不用参禅。
明师岂若弥陀好,
善友谁居补处前。
一念遍游诸佛国,
笑他行脚困山川。
  此方正教在儒宗,
但尽今形后世空。
仁义躬行虽切实,
死生才话却朦胧。
好寻归路思安养,
莫认邮亭作故宫。
净土原从忠孝得,
金台上品奏元功。
   道家炼运为延龄,
用力偏多功少成。
要识神仙非不死,
须知净土始长生。
持金作钏终无变,
弄泡成珠但有名。
寄语学仙宜念佛,
莲池端的胜蓬瀛。
  求官常恨做官卑,
官愈高时势愈危。
太璞不完惭美玉,
泥途曳尾羡灵龟。
已知仕宦空无味,
试看弥陀念是谁。
案牍虽忙姑少置,
朝朝十念不宜亏。(仕)
  处士逃名远市阛,
此身清隐翠微间。
平分岭上半边月,
高枕床头一片山。
白屋安贫终暂计,
夕阳归路岂知还。
莲华佛国深深处,
出世芳踪不可攀。(隐)
  百工居肆易成功,
业有专门各不同。
旋转化工归手内,
挽回造物在胸中。
从来命不由人做,
只有心堪自己攻。
随分妻孥且安乐,
团圝头念佛丛丛。(工)
  商客经年道路行,
舟车迅速每兼程。
利深不觉风涛险,
物重翻将性命轻。
长恨货多难长价,
焉知身死不重生。
劝君念佛归西去,
利比娑婆万倍赢。(商)
  渔人活计在扁舟,
南北东西任去留。
劈破月华沉棹底,
移来山色上船头。
常教妻子张罗网,
谁识阎翁下钓钩。
苦海无边休陷溺,
早凭佛力忏深尤。(渔)
  樵夫家住碧山垠,
斤斧声中倒乱薪。
斫断云根穿地脉,
凿开石齿露峰唇。
但看旧冢埋枯骨,
不见新坟起死人。
及早回头寻出路,
莲华胎里好藏身。(樵)
  农人念佛好殷勤,
旋种新秧手自分。
片笠冲开杨柳雨,
一犁耕破杏华云。
曲肱饱饭欣秋熟,
回首思乡望夕曛。
一片琉璃田地美,
天然殊不用耕耘。(耕)
  世间万事总浮尘,
只有诗书差可人。
千卷西窗残月夜,
数编东阁乱山春。
吟声未若佛声好,
书味何如道味真。
识得自心清净土,
文章糟粕不堪陈。(读)
  一等世人修福业,
希图来世作公卿。
假饶位极五侯贵,
何似身居下品生。
施水但滋贪种子,
善芽翻长业根茎。
愿回有漏成无漏,
早注华间第一名。(&#9651;营福)
  一心差处路歧逢,
自造经书立本宗。
两扇门边传秘诀,
三家村里聚群蒙。
乐邦有路元平直,
佛法无私本至公。
奉劝回头归正教,
弥陀念念见真空。(外道)
  尼师念佛好随缘,
莫向深闺处处穿。
自守清贫为服药,
休营痴福更招愆。
情根断似枯丝蕅,
戒体芬如出水莲。
他日神栖安养国,
七珍池上礼金仙。(尼师)
  贫人念佛莫踌躇,
寒饿肠中爱易除。
灶脚日斜烟未起,
屋头露落被还虚。
深知此界为囚槛,
极厌残骸是溃疽。
无限天衣诸化食,
他年极乐任安居。(贫)
  家道休夸堪敌国,
从来贵德贱金铜。
无双富莫如原宪,
第一贫唯是石崇。
徒有千箱遗子息,
难将一物见阎翁。
何如念佛生安养,
自性财源用不穷。(富)
  贵人虽贵未为欣,
死后还他一个坟。
三谢园亭空燕子,
五侯门户但寒云。
身登上品方为贵,
心悟真如始立勋。
却到莲池更回首,
世间蝼蚁尽纷纷。(贵)
  宿业今招下贱身,
从来眉眼未曾伸。
频年辛苦恒随主,
毕世勤劳敢怨人。
好向己躬勤念佛,
偏宜净土独栖神。
他时得预莲池会,
入圣超凡贵绝伦。(贱)
  智人业识每弯环,
好把从前念尽删。
六个字中无计较,
一声佛外绝机关。
物情料破宁知死,
世事多能只欠闲。
毕竟往生为上策,
早寻归路自知还。(智)
  慧业文人道易成,
休夸才思负聪明。
数篇未足充饥饿,
半字何曾敌死生。
绮语化为真实语,
吟声翻作苦空声。
乐邦大有佳章在,
水鸟风枝尽会赓。(慧)
  愚夫造罪恣贪瞋,
肯信从来果与因。
只道现生无后世,
可知今日有明晨。
新移宅舍犹迷向,
才换衣裳不识人。
生死关头真痛切,
劝君念佛莫辞频。(愚)
  痴人垂老不知休,
唤杀朦胧未转头。
毒病偏将医作恶,
沉疴翻与药为仇。
爱绳易缚禽投槛,
欲饵能牵鱼上钩。
奉劝世缘宜早悟,
莲池种子尚堪投。(痴)
  世间唯有苦人多,
自造新殃可奈何。
满地蓬蒿春不到,
一身枷锁夜难过。
称怨莫更呼天地,
叫痛应须念佛陀。
三界从来是牢狱,
劝君及早出娑婆。(苦)
  莫道人间乐事稠,
由来乐极转生忧。
满城华柳携佳客,
彻夜笙歌醉画楼。
但觉酒来人面上,
那知死在脚跟头。
西方净土真为乐,
但念弥陀便往游。(乐)
  闲人念佛正优游,
莫把光阴空里投。
老有音书头渐白,
死无官贴命难留。
身前预把资粮办,
眼底休为儿女愁。
家在乐邦归去好,
自然衣食不须谋。(闲)
  劝君念佛未能闲,
等得闲来病现前。
心到乱时须著眼,
念从忙处要加鞭。
千军队里单刀入,
百沸汤中勺水传。
佛不碍忙忙自碍,
便从今日奉金仙。(忙)
  少年念佛正精神,
莫待衰迟始问津。
青草半埋红粉骨,
黄泉多见黑头人。
献珠龙女疾成佛,
访道善财还证真。
一旦无常音信至,
此时追悔欲何因。(少)
  暮年光景苦无多,
电影沤华一刹那。
黄叶渐凋真老矣,
秋风将至奈愁何。
无心不用贪浮世,
有口唯应念佛陀。
珍重临行须努力,
莫教万劫自蹉跎。(老)
  疾病由来即药方,
深知生死是无常。
重刑受过悲牢狱,
剧苦尝来厌革囊。
念念弥陀休背觉,
心心极乐愿还乡。
何时得受清虚体,
寿极河沙不可量。(病)
  死时莫漫自惊惶,
系念殷勤向彼方。
脓血渐抛皮袋子,
腥臊将脱垢衣裳。
多生烦恼真疴瘵,
一句弥陀是药王。
苦海深沉但求出,
莫愁佛不驾慈航。(死)
  平旦寅时天气清,
东方晓色已初生。
法身未显仍居暗,
慧眼才开始见明。
安得乐邦今日去,
都将妄习一时平。
遥思供佛诸贤辈,
衣咽⒒肿郧妗#ㄒ保
  卯时日出气苍茫,
万象明明不覆藏。
香雾丛中华影乱,
红尘队里马蹄忙。
想成处处青莲萼,
念熟时时大觉王。
直待无生生净土,
遍周沙界是毫光。(卯时)
  食时万户起炊烟,
贫富由来事太悬。
茅屋糟糠犹不继,
朱门酒肉尚憎嫌。
梦中苦乐原无实,
觉后身心始不迁。
安养此时应坐食,
遥知百味现其前。(辰时)
  巳时日影在禺中,
恰恰还差分寸工。
正念觉来犹有觉,
妄心空处未忘空。
边邪那个非中正,
偏曲何人不至公。
摄受三根归净土,
直教万派尽朝宗。(巳时)
  日轮当午正中天,
普见高低物像全。
阿鼻狱中真净土,
蛣蜣身里紫金仙。
迷家荡子殊堪愍,
背父痴儿信可怜。
今日始知归故里,
劫初田地尚依然。(午时)
  未时窗外日初斜,
华影阑珊上碧纱。
三分光阴还过二,
百年身世岂无涯。
暂居此地非吾土,
遥忆西方是我家。
极乐人民无量寿,
不将日月计年华。(未时)
  晡时薄晚正逢申,
业识茫茫丧本真。
赡部洲中多苦事,
娑婆界内少闲人。
食中置毒焉知避,
痒后搔疮岂厌频。
日暮飘零不归去,
空劳望断倚门亲。(申时)
  酉时忆佛甚悬悬,
独倚楼头耸两肩。
眼逐浮云凝碧落,
心随白日下青天。
更无人去乾坤外,
那有书来鸿雁边。
坐久不知天已暮,
却疑身在玉池莲。(酉时)
  戌时万事且休论,
要把无常念念存。
大限忽来真黑夜,
幽关不晓是黄昏。
持珠易念生前佛,
剪纸难招死后魂。
预办资粮早归去,
莫教前路悔无门。(戌时)
  亥时人定绝喧嚣,
痛策身心莫漫憍。
斩断妄心青草死,
推开昏暗黑山高。
泪因忆佛浑难制,
愁为思乡不易消。
遥想白莲华萼上,
定知名字已曾标。(亥时)
  夜半子时群动息,
阴阳往复互回旋。
一轮孤月千家梦,
几点残星万里天。
土自想成宁有外,
佛从心现本无边。
何时永灭迁流苦,
华里藏身出盖缠。(子时)
  丑时后夜晓鸡鸣,
起坐披衣忆想清。
一念未生真佛现,
万缘才动假名成。
知缘不实名何碍,
达妄无依念自平。
安得身心归极乐,
真空幻有总无生。(丑时)
  春王正月是新年,
贺岁家家设酒筵。
万户笙歌行乐地,
满街华月上灯天。
目前景物难长好,
劫外风光自不迁。
安养故乡无蜡烛,
枝枝相照玉池莲。(正月)
  时当二月景堪夸,
好念弥陀玩物华。
浅白梨花初破朵,
淡黄杨柳乍抽芽。
轻烟薄雾莺儿店,
细雨微风燕子家。
争似故乡佳丽地,
七重行树语频伽。(二月)
  三月清明瞥眼过,
伤心无那是愁何。
满城风雨歌声少,
十里山坟哭响多。
早趁在生修净业,
莫教临死怨阎罗。
故乡春色还长在,
想见芙蓉出绿波。(三月)
  山林四月少尘埃,
自念弥陀不用陪。
新脱素衣摧粉箨,
乱抛金弹落黄梅。
穷途作客真为苦,
荡子思乡最可哀。
料得慈尊应念我,
朝朝垂手望归来。(四月)
  五月端阳景物偏,
龙舟竞渡古今传。
数茎蒲叶剑刻砺,
一树榴花火欲燃。
苦海无边何日出,
乐邦有路几时还。
玉池流水洄漩处,
阵阵香风泛白莲。(五月)
  六月人间暑气高,
炎炎火宅被焚烧。
一林树影藏高阁,
十里荷华映画桥。
念佛声悲频有泪,
思乡心切更无聊。
清凉池上何时返,
涤尽烦襟水自饶。(六月)
  新秋七月气初凉,
溽暑将收夜渐长。
四壁暗风鸣蟋蟀,
一池衰草语寒螀。
深宵倚槛窥残月,
薄暮推窗望夕阳。
客路竛竮久漂泊,
苦求佛力早还乡。(七月)
  中秋八月有微寒,
零露瀼瀼被草菅。
一树桂华香漏泄,
万家明月影团圝。
长思故国无音信,
几欲高飞少羽翰。
行树重重含佛土,
何时亲倚玉栏看。(八月)
  重阳九日景偏赊,
自采茱萸且泛茶。
红锦妆成千树叶,
黄金开尽一篱华。
每登山顶瞻乡国,
却上楼头望故家。
想见七珍池沼内,
枝枝菡萏大如车。(九月)
  十月由来是小春,
桃红初破一枝新。
长看旧冢添新冢,
每见新人送旧人。
万劫死生谁动念,
百年身世独伤神。
回头便是西方路,
只要当人愿力真。(十月)
  天涯又见一阳生,
六管飞灰气乍更。
粒粒寒椒梅渐破,
尖尖嫩玉柳将萌。
夜长易得还乡梦,
岁暮难为作客情。
十万余程安养国,
寸心耿耿挂长庚。(十一月)
  岁尽时穷最可愁,
阴云惨惨日悠悠。
风[?]万木皆枯骨,
雪覆千山尽白头。
但见过年忙似箭,
有谁离苦急如仇。
那堪尚滞娑婆国,
梦里光阴又一周。(十二月)
  一自娑婆系业因,
多生流转实酸辛。
须臾出屋又投屋,
迅速舍身还受身。
曾作王侯争国邑,
几为蝼蚁丧埃尘。
这回若不思归去,
依旧从前受苦轮。
  弥陀慈父愿门开,
摄受群生等一孩。
脓血团中离臭秽,
莲华香里受胞胎。
但凭净愿为良导,
只有狐疑是弃材。
浊恶娑婆难久住,
早同善友赋归来。
  业风吹识入胞胎,
狱户深藏实可哀。
每遇饥虚倒悬下,
频惊粗食压山来。
声闻到此心犹昧,
菩萨于中慧未开。
誓割爱缘生极乐,
华中产取玉婴孩。(生苦)
  万事输人已退藏,
形骸自愧少康庄。
朱颜一去杳无迹,
华发新来渐有霜。
流泪暗思童稚乐,
见人空话壮年强。
宁知净土春长在,
不使身心昼夜忙。(老苦)
  四大因时偶暂乖,
此身无计可安排。
残灯留影不成梦,
夜雨滴愁空满街。
自昔欢娱何处去,
只今苦痛有谁怀。
岂知极乐清虚体,
自在游行白玉阶。(病苦)
  识神将尽忽无常,
四大分离难主张。
脱壳生龟真痛绝,
落汤螃蟹漫慞惶。
甘心狱户为囚侣,
束手幽关事鬼王。
何似华开亲见佛,
无生无灭寿难量。(死苦)
  生离死别最堪伤,
每话令人欲断肠。
虞氏帐中辞项羽,
明妃马上谢君王。
泪深江海犹嫌浅,
恨远乾坤未是长。
诸上善人俱会处,
愿教旷劫莫分张。(爱别离苦)
  苦事人情皆欲避,
谁知夙业自相招。
有钱难买阎翁赦,
无计能求狱卒饶。
兵败张巡思作鬼,
身亡萧氏愿为猫。
何时得预莲池会,
积劫怨仇好共消。(怨憎会苦)
  穷达由来有夙因,
转生希望转因循。
扬帆屡见沉舟客,
挂榜偏伤落第人。
毕世耕耘难果腹,
频年纺织尚悬鹑。
乐邦衣食天然好,
不用区区更苦辛。(求不得苦)
  逼迫身心苦事多,
哀声无地可号呼。
肝肠断处情难断,
血泪枯时恨未枯。
临海廿年持使节,
过关一夜白头颅。
何当净土修禅观,
寂照同时离有无。(五阴炽盛苦)
   稽首释迦文,
娑婆说法主。
皈依无量寿,
净土之导师。
我今承佛力,
阐扬净土教。
诗成百八章,
章各有八句。
为顺此方机,
故以诗演说。
若我所说语,
违背于诸佛。
欺罔世人者,
应受地狱苦。
百千万亿劫,
犹故不能尽。
如其不然者,
幸各生谛信。
慎勿怀疑惑,
而生增上慢,
及以卑劣慢。
由斯二种心,
自致失善利。
伏愿见闻者,
展转递相劝。
若有劝一人,
乃至于多人,
功德不思议,
譬喻莫能尽。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同生极乐国。(发愿偈)
莲华世界诗   净土十要附本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宗初祖慧远大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