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29岁研究生毕业找工作对以后找工作真的会有帮助吗

研究生就业问题最突出 读了7年什么都不会_网易教育
研究生就业问题最突出 读了7年什么都不会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一篇名为《财大七年,读研了还是一无是处,我们只能做客户经理?》的帖子在网络上热传。帖子的作者哀叹面试失败及读书七年后的一无所获;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家庭背景和学校的不自信。
企业需要的是能做事,能创造价值财富的人。新华社发
研究生学历比本科生高,但是就业压力却盖过本科生。新华社发
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在2013年显得尤为突出,曾经公认的“学历就是敲门砖”,再次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眼下有人已经经历了 考研失败,垂头丧气地在招聘会上打转;也有人以为考研才是“正道”,再次扑入考研中。“考研”与“工作”,到底选哪个?读了研为何还是找不到工作?到底考研对于找工作有没有帮助?面对大家的诸多困惑,职场专家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职业规划,如果一开始就做好了职业规划,无论是什么学历都好找工作。
读了7年书原来什么都不会
帖子的作者讲述了她去一家大型外企在中国的分公司的面试经历。
“一见面直接
开场,之前有准备英语自我介绍,说了不到3句,犀利的HR大姐直接打断,问我是不是在背诵?后来直接问英语面试题,刚开始还能接得住,后来开始用英语面试对他们企业文化的了解,以及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我的分析理解,瞬间就发现自己词单力薄,完全跟不上趟,我只能够要求用中文面试。
之后HR开始问很专业的问题,后控的过程以及相应的数据异动怎样判定,可以用哪些方法?……我自问对这个方面有所了解,本科的论文也写的是相关内容,但是发现面对真正的专业人士,我居然一问三不知。当时就慌了,答得乱七八糟。
面试官看到我实在答不下去了,就换了一个话题,问关于个人职业规划和之后安排的事情,对这个问题,由于上一回合弄得逻辑混乱,就答得很一般。半个多小时后,我出来了。人家让等下一次面试的通知。我出来了,本来事情就告一段落了。但是偏偏过了一会,我不知哪根神经搭错,又倒回去想问问今天的面试表现。结果当时正是吃饭时间,前台没人。就朝那个HR的房间走,结果还没走到,就听见里面很大声地讨论:‘什么这个奖,那样奖,啥子也不懂,一问三不知,什么重点大学,都白学了……’当时听到就想哭,没有理论的冲动,头也不回地就走了。7年了,原来真的什么都不会,英语让我们学了2年,结果现在依旧是高中水平,只能蹦几个单词,过了六级,过了BEC,但是离流利的口语交流还是有差距;数学学了2年,结果发现一点用也没有,没有单位笔试考数学;学了2年经济,原来还不如别人面试前晚上看几个小时的新闻有用;学了1年会计,发现我连个报表异动都看不出来;学了一年计算机,还不如对面专科学校学生Excel用得溜。原来我真的是一无所有,难怪人家HR要骂我。”
专家观点:考研前明确职业目标
研究生学历比本科生高,但是就业压力却盖过本科生,这正是当下就业市场的现状。麦可思近日发布了2013届毕业生求职压力分析,调查显示,硕士毕业生求职压力大的比例要超过本专科生。尽管如此,每年考研的人数仍屡创新高,对此,中国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导师洪向阳认为,一是“学位观念”的影响还在,还是有很多家庭认为学位越高越好找工作;二是就业问题解决不了,以继续读书来缓解自身的就业压力;三是趋众的心理,就像一种潮流,大家都跟随。其中不排除有一小部分人确实是因为想做研究工作而考研。
洪向阳认为,其实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一直都有,但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学位的人,更希望高学位的人能真正地“学以致用”,用他的知识和技能为公司创造效益,如果只是空有一个学位,肯定难以受到企业的青睐。
针对有的大学生把考研作为逃避就业的避风港,洪向阳认为,很多大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就没有提前为就业做准备的意识,对职业规划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临近毕业,就业压力慢慢显现出来,因为之前没有做好准备,考研、留在学校读书好像是最容易的选择。但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一点,不管读到什么学位,90%的人要回归职场(只有小部分专门从事科研工作)。从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每个年龄段都有其要完成的任务,把读研当成避风港是在回避和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但并不能最终解决问题。
洪向阳建议大学生在考研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好相关职业规划,衡量清楚是否有必要去读研究生,如果你的职业发展方向并非高学历不可,其实大可不必考研,进入职场工作同样也可以获得成长和进步。曾经也有一位研究生在网上发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大意是:“读研前先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如果学校毕业出去只能做销售,我能够决定的只是做什么行业的销售,为什么样的企业做销售。”后来此人在大学期间努力参加各种活动,获得很多奖项,学习成绩不挂科就好,扩展了很多人脉,所以最后也很成功。
史上最惨签约季
职业规划师教你“就业应急方案”
本报讯 (记者李琼)目前正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时期,“史上最难就业季”来袭,受经济大环境不佳的影响,今年企业的岗位需求量与前两年相比明显下降,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据媒体报道,截至4月15日,广东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47.61%,低于去年同期。作为高校集中地的北京地区,大学生毕业签约率也创了新低,截至4月中旬,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尚不足三成。距离高校毕业生离校还剩两个月左右时间,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该如何高效找到工作呢?请参考向阳生涯专家给大家提供的“就业应急方案”吧。
第一步:锁定目标公司和岗位
能找到适合的目标,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经济低迷时,工作机会不多,如不能尽早锁定合适的目标,待业时间会成倍增长。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去到一些处于成长阶段的小企业,比去到成熟的大企业更能得到锻炼,而能成功入职的几率也会高些。
第二步:了解用人单位和岗位最需解决的问题
要摸准招聘单位的需要,这样才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优势展示。前期需要锁定好目标公司和目标岗位,多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该公司的企业文化、过往发展和近期动态等。另外,通过和面试官的谈话,提出恰当的问题,如“你希望我能在这个岗位上做些什么?”不仅能从对方的回答中了解到用人单位确切的要求和信息,也能帮助你增加对目标岗位工作的理解。
第三步:精雕细琢你的简历
做好简历,求职就成功了一半。要做好简历,掌握以下几个要点即可:明确主题,围绕职业定位做简历;围绕投递岗位,重点突出与之相关的工作经历与技能;工作经历非“工作任务”罗列,数字化过去的工作成果;简历不要啰嗦,排版重在体现技能和工作成果上。
第四步:面试中完美呈现自己
面试,生死决定在面试官手中,同样也决定于你手中。你得在这个最后关头,在了解到公司需求和要求后,将个人发展与工作需求尽量结合起来谈,同时在行为举止、言语表达和形象装束上,表现出积极、主动、专业、有担当,这样,“狩猎”成功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广州日报 李琼)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李琼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为啥差劲的硕士生往往能找到好工作?|硕士生|求职_新浪新闻
为啥差劲的硕士生往往能找到好工作?
为啥差劲的硕士生往往能找到好工作?
  文/迟菲
  我这篇博文标题中的“差劲的硕士生”不是泛指所有差生,而是特指这样一类硕士生:很聪明,又很有能力,但心思没用在科研上,在硕士期间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去大公司实习,或者参加各种活动,交友广泛。而因为这样的硕士生没有花太多心思科研,所以可能导师布置的事情不愿意做或者做得不好,所以导师会对其不满意。
  而这样导师眼里差劲的硕士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很容易找到大部分学生们梦寐以求的好工作:大外企、大国企或者其他薪水很高的工作。
  为何会如此?这是因为,这些好单位在招硕士应届生的时候,选择标准最看重的是以下两点:
  1.看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尤其看本科时哪个学校的。
  很多公司非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应届生不招,此外,很多公司比较喜欢有海龟背景的应届生。如果学校不好的话,那么往往连筛简历关都过不了。
  2.看是否有大公司的工作经历或者实习经验。
  大公司喜欢要有工作经验的人,那怕是实习经验也行。但并不是随便去一个小公司实习都能够获得这些用人单位的青睐,往往他们更热衷于之前在一些大公司实习的学生。
  至于你学习成绩如何,在学校期间发表过多少论文,参加过哪些学生会或者社团活动,大公司在招人的时候关心得很少。
  以上选择标准不是我自己随意捏造出来的,我以前找工作的时候,在网上看到有一个中华英才网内部人员写的找工作秘籍,大概就是这样说的,是中华英才网在帮用人单位筛简历的时候的评分依据。有兴趣的人可以从网上找来看看。
  现实就是如此,怎么办?
  比较聪明的硕士生就会在在校期间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来给自己增加找工作的筹码。而因为很多精力用于实习等事情,所以做科研的心思就会降低一些。而往往这样的硕士生也不在乎在导师面前表现得多么优秀,因为这个对于找工作毫无帮助,他们对科研的态度只是60分万岁,只要能够达到毕业标准就行。
  而导师呢?
  对于硕士生的培养往往是学术思路,希望硕士生能够多发表一些文章,能够多帮自己做点项目,帮自己写书等等。
  而硕士生发表再多的论文,写再多的书,做再多的项目,对去公司找工作几乎没有帮助,除非是硕士生本身一心只想做科研。但因为科研的待遇与外面公司的待遇比起来,相差不少,并且做科研还挺累的。在这种情况下,真正一心想做科研的硕士生没几个,很多都是没有更好的选择,就继续做科研了。大家心中真正向往的好工作仍然是那些大外企、大国企,而不是某个很好的科研院所。
  这就形成了导师和硕士生在培养目标方面的差距。导师对硕士生培养的目标是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科研人员,而硕士生对自己的培养目标是成为一个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的综合型人才。这到底是谁的错?
  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的时候用这样的评价准则也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我是用人单位,我也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来了之后就能立刻干活的人,而不是一个还需要手把手教的人,所以倾向于有实习经验的;或者,即使要手把手教(例如很多公司招管理培训生),也要挑素质好的,那如何来挑?能够进入大公司实习的话,素质肯定不会差,所以可以凭借这个来挑人。
  而现在硕士生的培养模式,往往按照学术“人才”(人才加引号是有特殊含义的,后面会有解释的)的模式培养,这样就跟社会需求有了区别。作为导师来说,按照学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没有错。对于硕士生来说,希望能够博得一份好的前程,也是没错的。
  我觉得问题在于用人单位对现在导师培养的研究生的能力并不认可,觉得科研院校容易培养出很多书呆子,而不是一个综合人才。
  也的确如此。而现在科研体制就逼得导师把研究生培养成写论文、做项目、赚钱的机器,而不是真正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而这样培养的人才,说白了其实也不是真正的学术人才,而只是学术“工具”。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既不是社会需求的人,也不是能拿得了诺贝尔奖的人。
  此外,可能有的人会认为,既然一个人未来不想做学术研究,那么就别读硕士了,浪费青春。而我认为,读硕士,如果导师的培养模式是正确的,其实对于一个人能力的提高作用还是很大的,会对以后人生发展有很大好处的。因为硕士期间会通过研究某一课题,提高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本科却并不会接触这些,所以读硕士会比本科在能力方面有很大提高。
  写到这里,我觉得导师和硕士生的这个矛盾,现在这个体制和现状下是无解的,也只能导师和硕士生们互相体谅一些了。
  (本文经新闻传播学研编辑节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三年的研究生你们后悔吗?
如果让你们在选择一次你会选择读研吗?纯粹交流,给那些盲目考研的人一些提供下参考
握爪,我也想进研究所。就是看了看现在招硕士的研究生越来越少了。
要是不高不白读了。。。。。。
女孩子,伤害了一个忠诚的男孩子
前辈现在在哪学校?我今年电气工程专硕考研,等初试成绩中,忘分享经验哈
我本科是本三,研究生第一志愿没考上,然后参加了调剂(调上了),7月份混进电厂工作的,参与了电厂主要管路的建设(比较有运气),当时担任的是工程师助理,办公室里有个重点大学的哥们,我们俩一起工作了近2个月,期间我经历了。。。。9月份我毅然离职去读研了,当时总经理在我工资基础之上又加了1000元奖金,并且项目组给我开了一次欢送会,表示公司大门永远为我敞开,随时欢迎我回去。。。说这些不是炫耀自己,就是想告诉曾经那个自卑的我:遇到事情,我必须有 提枪上马干她娘的勇气。
&&我在一个不知名的大学读研。。。
和当兵的一个口号
怎样可以进研究所呢??请问
你 只能对你自身做对比
所以说,不后悔啊
何来此观点?请问你是因为读研才穷了三代吗
这个说到点子上了。
一般研究所不都是要求研究生起步吗?
就是参加招聘会进的呗,不然还能怎么进的。呵呵
不知道你是哪个行业的。一般研究所主要还是招研究生吧。大量招博士的那得很有实力才行啊,一般研究所整那么多博士也养不起啊
江苏好地方啊 我就江苏的读研在四川
告诉我,哪里强了
哈哈哈。我是博士。还是稍微强那么一丝丝的。
观点来自老师& &读了研感觉自己更穷了
这个也有招聘会?竞争力应该很大啊。请问,学的生物医用材料的话哪个研究所好点?
我不清楚生物这块,我学的机械设计这块。研究所当然也都是招聘会进去的,不然怎么招人,熟人介绍啊?呵呵。一般都会去211以上的学校招聘。
一流的研究所竞争当然很大,但是研究所太多啦,良莠不齐,特别是一些地方比较偏的,都招不够人。说白了和企业一样,没啥特别
一流的研究所竞争当然很大,但是研究所太多啦,良莠不齐,特别是一些地方比较偏的,都招不够人。说白了和企业一样,没啥特别
原来如此啊感谢你😊
怎么才能找到合适的导师?
有那么恐怖吗?我还正在焦虑的等着考研结果呢!我也纠结啊,化工女读研真的好吗?
我觉得还是读研好,后悔没读研
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甲18号中鼎大厦A座1层102室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研究生找工作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