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石油中石化中石油能混加吗工作的人工资福利是有多高

揭秘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用工制度薪资待遇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家大型油气央企的内部工资制度和用工制度,很多行业内部人应该都知道一二,但未必了解得很详细。“三桶油”内部员工的待遇等级如何划分,待遇差别到底有多大,特别是在油价大跌的背景下,待遇和福利是否会锐减?记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并采访了一些油气行业的人士,并整理成文与读者分享。
整体而言,三桶油员工的薪资待遇和福利在过去的一年中确实是“缩水”了。去年中石油全员降薪15%—20%,取消福利和各种购物卡等;中海油去年上半年经营惨淡,员工业绩奖金落空;中石化则表示不存在降薪问题,只是根据员工表现来调整绩效。
有自称在三桶油工作的网友A,表示曾经很羡慕在斯伦贝谢、贝克休斯国际油服公司工作的同行:“在国际公司月入五千是羞辱,月入一万叫丢人。”但现在他不再羡慕这些同行,因为今年裁员最厉害的就是这些国际公司。
网友B是一名一线的石油工人,从国字号的石油大学毕业后到祖国大西北工作,前年他在一线出勤335天,算上各种各样的补助,一年拿了13W,“但是受的罪远远不能用13W衡量”。
自称是业内人士的网友D透露,同样是科、处级干部,业内公认中海油职员薪水最高,其次是中石油,然后是中石化。
1.中石油:4种用工制度,待遇千差万别
一位“油二代”在“知乎”上并不把中石油称为“企业”,而是“系统”:内部的都喜欢用系统这个词,我觉得系统这个词真的太贴切了,他是如此立体,你的生老病死,结婚生子,交友断交都可以在这个系统里完成了。
这位“油二代”透露,中石油目前用工分这几种:一种是合同化用工、市场化用工、属地化用工和劳务派遣工。
记者梳理发现,合同化用工和市场化工的一大区别在于学历。合同化用工就是指有编制的,是与中石油直接签订用工合同的员工,他们的名字会被录入集团公司总部花名册,也就是说可以在中石油集团内部调动。
合同化和市场化两种用工形式都属于公司统一招聘,合同也都是和公司签,但二者一大区别是学历。目前中石油合同化最低学历为本科,没有关系的二本基本没戏;市场化为本科或专科,属地化一般要求有一定技能水平。
具体到待遇,据上述“油二代”在知乎上透露:
合同化用工待遇相当好:工资+餐补800—1000+交通费800—1000+月安全奖,普通技术员最低5000以上,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更高,高级工程师8000以上。
科员等同于助理工程师,一月5000以上。
过了是主管,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及以上:正科一月8000以上,等同于高级工程师,除此之外还有过节费、季度奖及其他钱。
普通合同化员工:一年目前10万左右,正科16万左右,据说处级最少20万以上,看部门,“好的部门60万也可能”。
市场化员工:由于整体学历低一些,所以起始工资也低。入职时,市场化员工没有岗位补贴,工作一段时间后会有。其他福利都是一样的,但到年底分红时可能会稍有差别。
属地化用工:是指公司开在哪里,就在哪里招人,工人的户籍在企业所在地。有业内人士透露,属地化员工和市场化员工的工资待遇差别不是很大,和属地化用工,工资差不多,说白了就是零时工,工资并不高,初级工每月所有钱算完不到2500,中级不到3000,高级工3000左右。“一般合同化员工的工资上面是要求保密的,所以说工资高的一般指合同化员工”。
劳务派遣:其实很多业内外人都了解,待遇相对是比较差的,主要是做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和集团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据了解,合同化制度的引进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受聘者,以往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想跳槽,如果领导卡着不放就哪儿也去不了。而根据新的合同化方式,专业技术人员对中石油待遇不满,在合同到期后可以炒中石油的鱿鱼,出国或进入外企。而且在受聘者无重大过错的前提下,中石油是无权不予续签的。说白了,就是你能炒中石油,但它炒不了你。
2.中海油:工资最高等级是最低等级的7.8到9.5倍
中海油是业内公认的“三桶油”种整体待遇最好的企业。这可能源于这家企业从早期就开始做企业化的管理运营,并在原董事长傅成玉的带领下对标国际化公司的拓展运营。在三桶油中,中海油的员工总数也是最少的。
一、综合公开资料,中海油的人员聘用制度分为5种:
类似于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是等级最高,福利待遇最高的用工制度,员工直接与所在分/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签约。
B、新劳动合同制
员工一般为石油院校或985高校等应届毕业生,大四10月-1月上学年经过校园招聘会,统招进入中海油体系;工作满3年后,可转为终身雇员。
C、社聘改新合同制
非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进入中海油体系,往往是非985和石油院校学子或中海油老员工,经考试/考评合格后专制。
一般为其他船厂、国企等体制内企业倒闭或裁员,所转聘的员工。
社会公开招聘。
二、工资最高等级是最低等级的7.8到9.5倍
曾有媒体对中海油的工资级别划分情况做了详细的说明:从高至低,一共分成A、B、C、D、E、F、G七档次,其中各档再划分不同级别,一共是13个等级。
最高的A2级,其每月工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17000元和29500元;最低的G1级,每月工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2200元和3100元。
据其内部员工透露:C级为处级干部的工资水平,大概可以算是公司的中层员工。G级别最低,一般是新入职的大学生工资水平。这是企聘的工资水平,如果是社聘,工资水平还要低一些。
举例:一位F2级的员工,当月岗位工资2800元,岗位奖1680元,加上福利补贴、车改补贴等,应发工资为7100元,在缴纳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后,实际到手工资为5100元左右。据此计算,该名员工包括福利、补贴等一年实际到手年薪为8.52万元。
内部人员透露,去年年底,中海油宣布停发奖金,2016年又宣布减产,在此之前普通员工的奖金每年在几千到几万元不等。
三、社招员工月薪两千很正常
据网友称,从社会招聘进去的合同工,在中海油一个月拿两千多块是很正常的事,这些社招员工一般都是干最底层的活,最苦最累拿钱最少。
那些不出海的社招员工,比如一些女孩子,坐在办公室干一些活,一个月也就一千多块,没有什么福利,就是落个稳定。
有网友表示犹豫:刚来的时候一个月2000,熬了四年好不容易上了3000,今年又给打回原形了!到底要不要辞职啊?
如果是专业对口大学招聘过来的属于统招,统招的稍微好点,因为可以被定向培养。如果是中海油子弟的话,还可以往领导岗位培训一下。
也有内部人士透露,中海油不同工种待遇相差很大,基本上一个企劳制的年薪可以养10个社聘制员工。而现在大部分年轻员工都属于社聘制员工,多劳少得是中海油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有时员工心中不平衡,只能走人。
3.中石化:处级以上干部收入相对稳定
众所周知,中石化曾不止一次想在用工制度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囿于历史包袱,结果和其他两桶油一样,改革很难彻底推下去。
去年,一则《中石化2015(85号)关于离岗人员分流安置工作的指导意见》在网络上流传,意见里边有不少字眼格外引人关注,比如“内部竞争上岗、单位外部上岗、提前退休、内部退养、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停岗留薪等六种渠道妥善分流安置离岗人员”。
后来的诸多迹象证明,这份《意见》的计划,基本没有在企业内部执行下去,中石化内一些员工也可以放松一下紧张的心绪。员工具体的薪资待遇方面,中石化也未传出减薪的消息,只是表示要更加侧重绩效考核。
据了解,在中石化,处级以上干部的收入相对而言比较稳定,特别是总部机关的员工,应该会超过社会平均水平。该人士透露,2009年,绝大多数普通一线工人的月收入也就在元之间(税前);科级以下干部大约在元左右;处级以上大约元左右。局级干部由总部直接发薪,有的年薪15万,也有多的可以拿到几十万。
据报道,中石化销售公司一线员工多为加油站加油员,他们多为劳务工。2011年曾有调查称,北京加油站的加油员月收入在1300元左右。岳阳石化工作10年的大学毕业生,最高工资3200元,一般工资在2600元左右。这一工资水平直到2015年也没有太大变化。北京地区位置较好的加油站员工月薪会在3000元左右。
网友A,想去中石化的炼油分析岗,询问待遇如何,得到的回复之一是:
如果是研究生毕业,年薪在7W左右(华中地区),各地补贴和福利都不一样,想挣大钱别进来,最多温饱而已。
网友B,二线城市炼油厂工人:在中石化工作刚半年。四班两倒,实习期每月拿到手3000多点,转正后工资基本不变,但每月能多拿2000左右奖金,每月到手5000左右,六险二金。年终奖大概能拿15000.之前面过同城的几家私企,给出的待遇基本都是实习2000左右,转正3000左右吧,有五险没一金,单休。
网友C,中石化下属单位机关:研究生,科员,地标东北,每月工资税前2700,每月绩效1200。年底要看油气产量达标了没,达标了前年科员每人发了1w,去年破天荒的发了个半年的绩效3000。补充——我们去年还有小劳保,就是洗衣液啊,肥皂,抹布,手套就这些,结果不知为何今年除了野外同志发,我们是啥也不发了,什么过年过节的购物卡啊,福利啊,早就没有了。
网友D,中石化某油田下属二级单位:科员,2014年工资表账面应发数年收入59600,扣调五险一金发4万出头,福利:发点超市购物券(一年也就几百)、劳保(洗发水、洗衣液、工鞋、毛巾等,牌子都不好)、年终奖1万左右。
网友E,自称“油二代”:本人入职一年,单位在天津。我了解的是没有转正之前没有绩效工资,起步工资本科2200,研究生2700,交通费、误餐补助什么的很少,没有加班费。我不知道从哪里听说的福利很好,只想说一句“光看狼吃肉,没见狼挨打了”。待遇真的很一般,本人同学留在北京的月薪4k、5k的也一大批。
此外补充一下,据记者求证得知:
1、胜利油田已经三四年不再招工了,即使是职工子弟也进不去,今年开始不仅降低了正式职工的工资,而且通过到期自动解除合同的形式裁撤临时工。
2、拥有一万名职工的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三年内要盘活(分流)5000人的人力资源;巴陵石化到2017年员工减少三分之一。
3、茂名石化自2014年底开始减员分流深化改革,计划到2015年、2020年正式工分别减至8000人、6000人以内,劳务用工减至800人和200人以内为目标,制定了中长期用工规划,把减员指标分解到各单位和机关各部门。
4、有消息称洛阳石化也将缩减一半人员,从4000多减到2000名员工。
5、江汉油田也制定了子女劳务工仅发820元(三金缴完后)基本生活费等措施。
(本文内容主要参考公众号“化工707”,同时综合了知乎、《财经国家周刊》、滨海100论坛、第一财经日报等内容。由于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文中数据、观点可能会有不准不全之处,欢迎读者指正并提供更详实的内容)
关键词阅读:
24小时论坛热帖
3月26日上午,全市政法工作暨社会治安防控体...
城区积水点疏通改造是南昌市2016年百项惠民 ...
南昌新闻网版权所有中石化服比中石油待遇高,“孙子”比“爷爷”混的好?
时事财经评论
中石化服与中石油的区别是啥呢?甲方是出钱的,乙方是出产品/技术/服务/的。石油公司是甲方,石油服务公司是乙方。甲方有油田/油井/开采权,乙方没有。形象的说,就比如你家找装修队装修房子,这时候你就是甲方,也就是石油公司,而装修队就是乙方,也就是石油服务公司。简单点说,一个是爷爷,一个是孙子。(笔者紫云V信:ZYXJ028)曾经有个老乡,是一个石油高校的研究生,曾经在贝克休斯实习过。斯伦贝谢(最牛逼的油服),然后贝克休斯,哈利伯顿,威德福,还有国内的安东等等小的服务公司。他们都是乙方,属于服务公司,主要提供技术服务,没有自己的区块;优势在于技术创新,虽然工作在乙方很累,地位不高但是工资可能比甲方还高哟(老乡在斯伦贝谢入职第一年20W,贝克月薪第一年也是1W左右)。而中石油也不全是甲方,据我所知,中石油有部分比如说川庆钻探,渤海钻探,长城钻探,也都是乙方公司,提过钻井,录井,固井,压裂酸化等服务,还有中石油测井,东方物探等等均属于乙方;这是国企改革后的大趋势,内部也分甲乙方引入竞争。中石化,中海油也有类似情况。比如说某某油田分公司就是甲方,且是中石油上市部分(上市部分叫PetroChina,未上市部分叫CNPC),它们有区块,也掌握着产量,也比较有钱,例如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等。改革开放后,为了引进先进技术,国内的油公司(甲方)采用中外合资的机制建立与国外油公司的合资企业共同开发某些难开发的的区块(比如康菲在渤海湾,壳牌在四川的页岩气等等),纯粹的外企油公司难以在国内获得区块。乙方公司也会采用中外合资的形式(例如贝克就和中海油服合资,中海油为了掌握贝克的技术,贝克为了依靠中海油获得市场。改革开放最早的一批外资企业哟)。对于大学生来说,进乙方会学到很多知识;进甲方相对安逸,看个人规划吧。当然,说乙方是孙子也没有那么夸张,至少在国内,很多技术中国的油服公司没有,还是有求于外国人的。比如说我老乡实习期间,981平台的某项作业只有外国公司能做,开价巨贵。也听说斯伦贝谢的工程师在海上一天的补助就是1K,国外的还是1K刀(听说,未证实),而且很傲娇的,因为人家有技术。聚焦时事,为了更多的把握经济动脉。看中博弈利润的这种过程,更看重技巧上的超脱,我是紫云老师(专注原油,沥青,现货铜等投资),整理好心境,与君同行!紫云投资交流微信:ZYXJ028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中石油正式员工待遇_今日头条
当前位置: >
> 中石油加油员待遇2016
中石油加油员待遇2016
16:36:32 来源:经典网()
摘要:2015中石油中石化员工工资 中石化员工月收入多少?月薪2300元。奖金一个季度发一次,每次2000元左右.再无其它收入。
2015中石油中石化员工工资 中石化员工月收入多少
  去年下半年以来,油价断崖式下跌,给油气公司经营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2015年一季度,中国石化(5.03, 0.14, 2.86%)(600028.SH)净利润为16.9亿元,同比下降87.5%。
 为了度过“寒冬”,三大石油公司取消了效益工资、奖金,施行更加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中石化胜利油田一位员工曾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月收入仅800元。这为中石化集团节省了用工成本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这点收入,根本留不住人。”中石化某销售企业内部人士表示。
  要留住一线员工,恢复劳务工转正制度成为选择。“在石油公司经营处于低潮的情况下,这样的举措很重要。”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认为,上述《意见》中的“转正”门槛不低,“但是对于广大的劳务派遣工而言,有了努力的希望和目标。”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要求用工单位劳务派遣用工数量比例不得超过用工总量的10%,并表示可以在《暂行规定》施行之日起两年内逐步降至规定比例。2016年1月将是最后期限。
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大家喜欢看推荐到广播
39571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招人啦~~~)
(招人啦~~~)
(链家地产陈杰)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石化中石油能混加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