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科学,民主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神吗

人文教育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许锡良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在这里读懂中国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人文教育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
& & & & & & & & & & & & & & & 人文教育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
&——在深圳第一期弘爱人文教育论坛暨《叩响命运之门》新书研讨会上的发言 & & & &(日下午)
& & & & &许锡良 各位教育同道:下午好! 感谢大家给我提供这个宝贵的发言机会。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许锡良,现在在高校做教育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今天听了一个上午,从我个人的经历看,我感觉到我的心跟马小平老师是相通的。我的经历也跟他类似,只不过我从边远山区的农村中学到广州的高校任教,整个过程至今已经有26年的时间了,也就是说,我从教已经有26年的时间。从我中学到大学的教育,给我这样一个感受,马小平老师确实是深圳中学,也是中国的中学老师的一个标杆,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多年来的教育研究,让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作为一个普通老师,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听了这次报告之后,我觉得马小平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答案,马小平老师就为自己作为一个普通老师找到了价值和意义。这样作为教师的一生,应该是不枉此生的。刚才有一位深圳中学来的国学诵读的老师的演讲,他的发言不紧不慢,从容不迫,显得很悠闲的样子,而我在听报告时,由于昨晚兴奋一夜没睡好,今天中午也没有休息好,现在眼皮一直是在打架的,然而,正是他那悠闲的讲话,激起了我发言的冲动,让我有一种需要发言的紧迫感。(全场大笑)我想发言的冲动的原因在哪里?大家今天讲人文教育,其实每个人内心理解的人文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刚才那位国学诵读的老师,他跟马小平老师对人文教育的理解和追求的目标就是大相径庭的。他认为他是在做补充马小平老师不足的工作,而且认为马小平老师在进行人文教育的时候,有意避开中国古典文献的选编,这是他的缺陷,然而,在我看来,这恰好是他马小平老师思想与眼光独到的地方,这正是他精神可嘉的地方。假如马小平也把很多的《韩非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里的东西塞进来人文教育来,那么,马小平老师就不是今天我们应该值得纪念的马小平老师了。原因在哪?刚才中午吃饭的时候,我跟几个同道探讨了这个问题。马小平老师从头到尾没有说到他跟自己传统文化有什么样的关系。今天上午的会议在快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女老师追问了这个问题,我觉得她有非常敏锐的问题意识,她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马小平老师从他自己的文章到他编选的东西,以及他讲课的内容都回避了这个问题,我觉得他是有意回避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他不想用自己的锋芒刺伤太多的人,因为在中国太多的人相信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蕴藏了人文精神。他太善良了。但是,他不想伤害太多人的同时,就伤了他自己,他没有善待自己。我跟马小平老师不同的是我不管这么多,我把这个问题直接呈现出来了,如果大家对我讲的话题感兴趣的话,我不惮浅陋介绍一下我自己的博客。我在凤凰网做的博客,这个博客是田国宝老师在09年的时候给我做的。那时候是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我有好几个月没有写博客,田老师说博客不能放在这么小的地方,影响力太小了,后来他就替我放在了凤凰网上,没有想到很快影响很大了。我觉得人文这个东西不是简单的东西,大家都在谈人文,人文来,人文去,大家其实“各怀鬼胎”(笑声),说出来的词虽然一样,可是每个人的理解都可能都不一样。但是“人文”究竟发源于哪里?我认为刚才国学那位老师讲的,要从源头去找,这是对的。而且我也一直在做这份工作。但是,立足点可能是不同的。我这个人喜欢提问,刚才听大家发言的时候,我就在下面提了几个问题: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究竟有没有蕴含人文?或者蕴含多少?表现在什么地方?我们经常会讲到中国儒家传统文化讲“仁爱”,说,仁者爱人,这是多么人文啊。可是我们读经典的时候,常常不是完整的地理解,“仁者爱人”,后面还有什么样的话?“亲亲为大”,亲亲为大就是说,人要分三六九等,而人一旦分三六九等,这个爱就非常勉强了,有时候甚至是可以以爱的仁爱的名义去杀人,所以挖掘下去会有很多矛盾的东西。所以,“人文”这个词,我建议大家回到逻辑上,回到人性来重新审理。首先是要在逻辑上过关。第二要回到人性的层面上来讨论。任何文化,只有回到人性层面上来才可能说清。我不太主张说中国经典就一定是怎么样的,或者全好,或者全坏。究竟是好是坏,要用人性的标准来重新评估一次。我很反对用“国学”这个词,因为人家德国有那么多的学问,英国也有那么多的学问,美国的学问更多,为什么叫他们不叫“德学”、“ 英学”和“美学”,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来一个“国学”?说传统文化其实会更准确一些。这就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如果是自信就敢拿出去,不怕人家抨击诋毁,不怕人家批评,因为好的东西总是可以立得住脚的。越是人文的东西,就越能够立得住脚。一个事实就是,你只要承认人要活着,你的文化就要维护人的存在,人的生命的存在,还有要维护每个人的生命的尊严,生活的幸福,围绕着这些东西,人类所创造的所有东西如果都围绕着这一点来的时候,那么,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人文精神,我理解的人文精神就是这样的。凡是违背人性的就不是人文教育精神。所以人文教育精神,每次提出这样的概念,都必须要搞清楚你提出这个概念是针对着什么来讲的。清华大学的秦晖教授,我跟他有过几次接触,他在涉及一个概念的时候,常常反复强调一个人提出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的对立面是什么?是用来反对什么的,你说支持什么的还远远不够,你还要看这个概念反对什么的,而且主要是看这个概念要反对什么,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显然,人文对立面就是非人文,非人文又是什么样的东西?在哪些方面有表现?这个方面有很多方面的东西值得探讨。了解中国历史与读中国儒家经典,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里人文的东西太少了。中国走向官本位社会不是偶然的,而官本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非人文,非人性的表现。传统儒家文化在如何做官这个方面有很多的论述,而且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今年,我清明节回到老家去扫墓。首先我要声明,我不是孝子,我对扫墓向来不感兴趣,我有16年清明节没有回过家。这次是同学朋友要我去会会多年不见的同学与朋友,所以我就去了。回去一看,所谓清明扫墓其实就是破坏大自然。每家每户,一扫墓就是砍与挖,把墓地的花草树木砍掉,还要把草根也挖掉,越有钱的人墓地越大,破坏力越大,那些墓地被搞得很豪华。关于家的概念,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理解也不相同。我曾经看过一个西方的灾难故事,说一个人家的家人都在这场灾难中死掉了,一个男人,作为父亲,到处找亲人,最后他找到了一个六岁的女儿,他抱起来说:“我终于找到了家”,要是中国人是不会这样讲的,因为,中国人“家”的概念常常就是那个房子。活着的时候建设豪宅,死了的时候建巨墓。所以说中国人的生活是非常物质化的,也是很世俗化,权力化的东西,我们的儒家传统追求的只是“升官发财”这四个字,这样的文化,离人文会有多远?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的东西是严重背离了人性的东西。这是从内容上来说的。还有教育层面的。像国学经典诵读,仅仅是从教育方法来讲也是不太合理的。刚才深圳中学的那位国学老师发言时说在他们学校展开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读书兴趣,对于这个,我深表怀疑。我也在中学教过语文,现在的教学有26年的时间,我发现,我们学生最讨厌的是背传统经典,那些古文很沉艰涩难懂,而且内容也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不要说中小学生,就是在大学里面,学生被要求背诵国学经典时,学生都在咒骂着。因为这样的方法已经远离了学习的心理原理,除非是批判式的阅读,否则仅仅是背诵是难有兴趣的。所以我对深圳中学国学经典诵读效果是深表怀疑的,我不知道深中的教育同仁们有什么灵丹妙药,希望有机会能够去学习一下。今天我们的主持人田国宝老师给我的一个话题就是希望我能够谈谈香港文化与教育。从香港的文化来看看人文的东西。我借这次发言的机会首先要感谢一下田国宝老师,因为我孩子的奶粉每次都是田老师不辞辛劳到香港购买奶粉。现在限购令下来,我深怕他会被当成水客被抓起来。因为所以他为我的孩子的奶粉问题经常跑香港,但是,现在每次去只能购买两罐奶粉。在奶粉问题上,我本来很爱国的,我当然希望只吃国产奶粉就可以让孩子身体健康。但是孩子第一批的奶粉是在深圳买的,结果全是假的,才吃了一罐,孩子的命都差点丢掉了,吃到脸色发青,便秘与腹泻,好好的一个孩子凭什么要遭受这个罪?这是一个血的教训,到香港购买奶粉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我从这个事情想到,1997年7月香港回归,那一年那一月也是我来到广州任教的日子,我从北方来广州,我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广州是“文化沙漠”,而香港又是“沙漠中的沙漠”,因为没有文化。现在看来,香港究竟有没有文化?文化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如果造假货骗人也算是文化的话,那么文化究竟要做什么?约四百年前,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就说过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善于骗人的民族。这是约四百年前人家讲的,今天我们仍然丝毫没有改变,请问我们的人文究竟要做什么?做成了什么?又有什么样的成效?我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在以几个国家作为范本。比如说日本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深远,结果非常贫穷落后,当年被美国人打得屁滚尿流。后来“明治维新”,他们的国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福泽谕吉先生,现在是上了日元万元钱币的,二战之后的日本把最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家抬到最高荣誉,而我们的钱币上的头像跟他们的不一样,他们把一个个老师、一个个文学家、翻译家和科学家弄到钞票上去,我们却是把杀人最多的人弄到了钱币上(全场掌声)。这里面反映了什么问题,已经是很清楚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福泽谕吉提出了“脱亚入欧”,我对日本的文化、教育做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日本是在摆脱了儒家传统文化影响之后才变得有点人性的。看一个东西有没有道理,不仅要过理论关,还要过实践关。要用现实的东西去做支撑。日本的历史文化历程就是最好的活样本。二战之前的日本虽然变革,但是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还没有彻底的根除,留下了类似“皇国皇民,忠君爱国”,“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样的儒家价值观念,二战时,日本的武士动不动自杀跟这种宣传教育是有密切关系的,而且通常的情况下,“杀身成仁”还不是杀自己,而是要去杀别人之身以成自己之仁,要舍别人之生以取自己之义。这些严重违背了真正的人文精神。这些都蕴藏了许多的逻辑线索,有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那么,香港的存在留给了我们什么?香港虽然是殖民地,是被动接受外来的影响的,跟日本不同,日本主动变革,二战之后也是主动接受美国的影响,甚至连宪法都是美国人制定,一直使用到现在都没有变过。但是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融合了东西方文化,他们广泛地吸收西方的文化精华,并且变成了新的文化,这点是完全相同的。所以香港的文化成就主要是英国人留下宪政精神。宪政精神是从制度上保障了人的自由、尊严和价值。没有制度的保障的人文是没有用的,这个是一个方面。所以人文要回到最根本的问题上来。比如说围绕着人的尊严,人怎么样才有尊严?要有自由,怎么样才有自由的保障?要把个人和社会,个人和群之间的关系,让这些问题回到原点上来来探讨。 & &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哪一种文化,基本上都是排斥市场的。然而,公平、自由、自主的交易却是人类社会的正义所在,社会的财富流转靠抢劫也不行的,靠偷窃也不行,靠掠夺更不行,只有自由贸易才是现代文明的起点。如果,我有一个东西,你有一个东西,按照公平的规则自愿、自由的交换这才是真正的王道。你有苹果,我有梨,我们交换,这个是公平的,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够真正体现人文精神。这个过程中,为了维护交易的公正性、规则,需要宪政、需要法律,需要民主与自由精神,需要对掌管公共事务的人的选举,需要有市民选票,这就回到了公民教育。所以人文教育的内涵跟公民教育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香港,大陆有很多人骂它,我想香港有什么值得骂的?我们经常骂人家,但是东西到了他那边就是可信的,在我们这边就是不可信的。田老师给我在香港买了将近上百瓶奶粉,没有一瓶是假的,我儿子吃了以后生龙活虎,身体健壮。我不是在做广告,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如果什么时候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就人文了。 & &因此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回答一个问题,我们与西方文化怎么处理?胡适先生提出来我们中国最大的问题是要充分世界化,他没有提西化,这是对的。世界化,我觉得就是要回到普世价值上,我们也不要说西化。西方也有不同的国家,但是世界化是什么?就是蕴含着普世价值,普世价值,就是人性化。这就有普遍适用性了。无论哪一个国家,要生存要发展,都要遵从人性与人权,人权应该高于政权,人的尊严首先高于政权,没有人了,政权是干什么的?政权是用来服务人的,如果你践踏人,那么这个权力就是走向了反人类的方向。我的发言就此打住。下面留点时间我们提问交流探讨。 & &谢谢。(热烈掌声) & & & 提问:前面一位马老师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我是初中部的老师,首先我非常感动今天这个会议是一个很坦诚的会议,是允许争鸣的会议。竟然马老师可以质疑过去的马小老师。许老师也可以对现在的马老师提出质疑。既然我们尊敬的马老师可以在中国大地上坚守推广西方的东西,但是我觉得我们年轻的马老师依然也可以站在另外一个山头说要尊重中国的文化,两者不是矛盾的。这个是我的想法。刚才各位的掌声有一些暧昧,但是我觉得弘扬所谓的人文精神,但是最重要的是践行,去做。如果我们做的可能不够好,随缘说法。说的是“国学”,“国学”大家都明白,这个话有不对的地方,但是这个话虽然有不对的地方,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包含在这里面,只是用大家都明白的词语,并不完全代表他一定就是这个意思。对于高深的人用高深的词,对于普通的人就用普通的话,这个是随缘说法。我站出来说这样的话平平今天的气场。就像刚才讲的日本的所谓学者进入日元万元钱币,而我们国家杀人最多的人上了人民币,日本人杀的人还不多吗? & & & &答:阅读,不是拿到一个东西去读就可以有效的,读什么,选择什么样的营养,有一些毒,有一些没有毒,就看你抗菌的能力。怎么读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学习这个概念,批评性的概念,争鸣这个概念要重新回到原点来探讨。刚才有说人民币的人杀人比较多,这只是事实,不是情绪化,如果大家觉得不是事实,可以拿事实来反驳我。我们需要回到事实与逻辑层面再做价值探讨。(后面的回答被会场激烈混乱的讨论声淹没了。) & & & &提问:我想说一下,“国学”也是可以的,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原”。中国的东西玩了五千年不倒,总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但是有价值的东西跟有毒的东西混在一起,值得思考。我们是讲人文,人文是很有道理,这个是唯一的,那这个人文恐怕也有问题,如果没有宽容之心,越复杂的森林,乱长的越安全,如果中华大地只剩下一种人文了,这个人文恐怕也很恐怕,民主是好的,但是自由民主也可以导致暴政,在法国大革命已经见到了,所以还是有各种复杂性的对冲力量。这个现场本身就有对冲,这才对,如果大家只支持一种,就有问题了。 & & & &答:罗素讲的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原,针对个性的人来说的,要尊重人的个性的多样化。当然,也指文化要多元化,要追求价值的多元,但是,价值多元的前提只能是以人性为核心。在这个核心之上可以文化多元,如果背离人性,比如说中国缠足文化就违背人性,是一定要废除的,人文多元已经违背了人性,这个层次不能变,多元一定要以层次感,穿衣服可以多元,但是你做一个东西要伤及人的性命和人的尊严,就不是多元了。我们遇到逻辑上的悖论,这是逻辑上层次的问题。记得台湾的龙应台在《中华甲申文化宣言》出台之后,给台湾的大学生出了一张试卷就问到文化多元的问题,说阿拉伯某国有一种文化传统,就是当一个少女被坏男人强奸的时候,这个少女的家族为了维护家族荣誉却反过来要处死这个被强奸的少女。而且这样的传统还在这个国家立法。龙应台的问题是,这样的文化传统是否也要作为多元中一元保留下来?显然,任何违背人性人权的多元都是要不得的。当今世界非洲与南太平洋上还保留了许多原始部落,比如食人族、大嘴吧族,都保留了残害人的身体的一些文化传统,这样的传统是否也要作为多元中的一元保留下来? & & & &提问:刚才大家讲的普世价值,在普世价值是绝对的,但是在普世价值之外,还有一个外圈,同一个东西有不同的看法,中国代表一种看法。逻辑中两种矛盾的文化也是逻辑,两种相反相成的东西都是可以并存的,主要是人太复杂了,不是一种学说可以解释的。答:所谓中国代表一种看法的说法,其实就是所谓的中国逻辑。真正的逻辑只有一种,凡人类都是要遵守的共同的思维规则。逻辑与中国逻辑已经成为国际笑话。 & & & &提问:我站在思考的问题上思考,这个问题从概念来讲,我们说要讲人文精神,怎么去讲?有不同的实现途径,是什么意思?这个人与这个人的名字是两回事,不要把名字跟人混淆了,我们讲人文,这是共识,但是实现人文这个目标的途径可以多元化,我们可以用国学里面的能够实现人文教育的那些东西作为途径来实现,也可以用全世界所有可供帮助我们去实现人文教育的,不要把人文教育实现的路径和实现的目标混淆了。 答:所谓“国学”究竟有哪些东西是有人文精神,需要具体的分析与研究,不能够笼统地说有还是无,好还是坏。我觉得中国目前要走向人文精神,需要进一步开放,与世界融合。无论什么,都要摆出来让人自由选择,不能够替人作主,而是要自主。要相信人性中的自由选择功能。中国的也好,国外的也罢,都要接受人性的挑选与淘洗。我所占用的时间已经够了。谢谢大家。(热烈掌声) (根据现场专业速记员速记整理)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华中师大德育研究所兼职教授,凤凰网十大洞察力博客,现供职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特别声明:所刊载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报刊、杂志、书籍、音像出版使用必须经过作者同意,并付稿酬,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联系方式:QQ:,电子信箱:,地址:广州市新港中路351号,邮编:510303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必须与时俱进,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精神,为了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论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内涵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必须与时俱进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从中国传统文化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01期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中国科协冷德熙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天人合一”的概念在中国古代不同思想家那里具有不同的思想内容。思孟学派从性善论出发,强调人性中善的因素与“天”的一致性,而庄子则强调人性中的因素同大自然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N031【正文快照】: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中国科协冷德熙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天人合一”的概念在中国古代不同思想家那里具有不同的思想内容。思孟学派从性善论出发,强调人性中善的因素与“天”的一致性,而庄子则强调人性中的因素同大自然的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雷雅丞;[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娟;[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尹弘飚,靳玉乐;[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童庆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宋建林;[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黄菊屏;[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霍良;[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2期
戴艳军,王卫,房宏君;[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唐松林,张平;[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古祖雪,李林芳;[J];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贾玉江,魏冰,曾丹红;[J];化学教育;2003年Z1期
程广文,陈笃彬,侯怨水;[J];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远方;;[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05期
赵骏;;[J];黄河学刊;1997年02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前;;[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年度][C];2008年
王前;;[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赵华;;[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任振球;;[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贺天平;;[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刘仲林;;[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文件[C];1996年
林凤生;;[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燕京晶;刘仲林;;[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朱春艳;;[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陈其荣;;[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叔子;[N];光明日报;2005年
董光璧;[N];光明日报;2001年
孟三界 书评人;[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刘钝(L):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方在庆(F):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N];中华读书报;2002年
肖峰;[N];光明日报;2006年
王天民;[N];光明日报;2011年
记者钟哲 实习记者张春海 通讯员杨海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童恒萍;[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乔延鹏;[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恒旭;[D];吉林大学;2008年
樊国华;[D];广西大学;2008年
刘闽;[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石华;[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何静;[D];河南大学;2007年
赵灵芝;[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郭素芳;[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李彦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官国成;[D];福州大学;2005年
叶俊;[D];广西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特点--《学习与探索》1987年05期
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特点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早熟的人文文化,它在弘扬关心集体、克己利他这些美好精神的同时,也有对人束缚与羁绊的一面。西方文化传入后,中国人民比较成功地选择了马列主义,因而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传统文化中许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冲突的部分仍然积淀在人们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中,妨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完整准确的理解。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创造了一个足以改变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构的社会环境,因而我们一定能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中的有益部分,剔除其糟粕部分,为共产主义的一代新人——完整的人的成长,奠定现实的文化条件。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伟大四甲华氏政创迫J尤祥灿灶四甲国又化,区种又化县有跟月p四人又色移,艺允俩丁对天人关系、人际关系的探讨和思索,提倡天人合一、人我和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舍己爱人、中庸平和、仁义礼让、谦恭不争等等。千百年来,中国文化的这种人文精神塑造着整个中华民族,使我们以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倪新兵;;[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周磊;;[J];文教资料;2011年26期
刘永连;;[J];东北史地;2011年04期
虞自求;;[J];绿色中国;2011年13期
王常柱;;[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刘桂梅;;[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张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8期
许启彬;;[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孙婧文;;[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王辉;;[J];理论学习;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祥林;;[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李燕;;[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张泽晖;;[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李英华;;[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魏彦彦;;[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3年
郭齐勇;;[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罗文东;;[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李存山;;[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林滨;;[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刘步青;;[A];陕西省老年学会——试论倡导新孝文化的社会意义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红;[N];学习时报;2000年
魏长宝;[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王修智;[N];联合日报;2010年
管向群;[N];光明日报;2005年
见习记者  戴志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熊丙奇;[N];文汇报;2007年
杜满仓;[N];平凉日报;2008年
李钧;[N];中国教育报;2007年
韩隽;[N];陕西日报;2007年
杨洁;[N];四川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玉柱;[D];吉林大学;2012年
赵宏志;[D];黑龙江大学;2006年
陈万球;[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刘合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冯洁;[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夏忠龙;[D];黑龙江大学;2007年
陈志勇;[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皮伟兵;[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亚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王菁;[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李刚;[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赵丽萍;[D];郑州大学;2007年
郭荣君;[D];黑龙江大学;2007年
谷树新;[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卢明霞;[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周作福;[D];山东大学;2007年
朱琴琴;[D];苏州大学;2007年
张苗苗;[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