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是新民主主义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还是什么性质的二月革命的性质是

已解决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中第一次概括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报告》中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操作了完整的概括。这两个时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概括相同的是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中第一次概括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报告》中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操作了完整的概括。这两个时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概括相同的是:A 都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B都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C只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人民大众的革命D都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革命。麻烦老师讲解下这道题,还有就是这两个时期的总路线有什么异同呢?
提问时间: 11:15:48提问者:
同学你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和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和前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经验的结晶。&&&&&&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其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从这三个词&第一次提出&&完整论述&&系统论述&中体会异同就可以了。&感谢您对新东方在线的支持和信任,如您的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或您遇其他问题请访问:或联系售后客服400 676 2300
回答时间: 00:02:26
[知识堂达人]
考研直通车
英语四六级
商务英语/BEC
口语风暴课程
青春期问题
娱乐八卦吐槽
旗下成员公司 全国客服专线:400-676-3300 上海客服专线:021- 购卡咨询(上海):021-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东方在线 版权所有
京公安备110-1081940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系统化而达到成熟;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是建立一个新中国,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一步得到发展;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民主专政;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没有两次国;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路线是对一定历史阶段的战略目标、主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系统化而达到成熟。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发展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是建立一个新中国,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样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战略抉择,中国应向何处去?围绕着在中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代表中国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同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的共产党展开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战略决战,从政治、军事、思想和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激烈的较量。这场较量最终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而告结束。
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一步得到发展。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书面报告中,总结党领导的几次革命战争特别是解放战争以来的经验,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和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1948年3月,毛泽东在《关于情况的通报》一文中,提出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思想;毛泽东指出:“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规,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
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日,《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土地改革总路线,指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这些思想丰富和完善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系统阐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他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党在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从而解决了夺取全国胜利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为实现这一转变做了重要准备。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集中论述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必然性,明确指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行不通的,中国的唯一出路是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
民主专政。”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没有领导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中建设无产阶级政党使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的理论。总之,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是对一定历史阶段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的途径、手段等内容的集中概括,具有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重大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毛泽东为我们党制定的
第一条总路线,其目的是要回答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提出过程:早在大革命时期,
党就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经过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对中国革命规律的探讨,毛泽东1939年12月提出:“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47页),这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最初表述。解放战争时期,针对蒋介石集团作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代理人镇压人民革命、顽固地把中国拖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毛泽东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表述中增加了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内容,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的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页)。他深刻清楚地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决被束缚的生产力。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在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新民主主义总路线包括: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性质和前途等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所作的口头政治报告中指出:
“这条路线里面有一个队伍问题,有一个敌人问题,还有一个队伍的领导者、指挥官问题。这个队伍就是人民大众,这个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这个领导者、指挥官就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什么呢?领导人民大众。领导人民大众干什么呢?干反帝反封建。”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04页)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明确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成效甚少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去攻击真正的敌人。”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第一,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为什么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因为帝国主义直接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进步。近代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最大压迫,是来自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帝国主义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战祸和灾难,使近代中国沦为半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5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等内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姓:名学:号班: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学习方案一、学习名称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政治理论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三章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 近代中国国情(易出选择题)(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案 ) 一、教学理念与目标 1.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总体教学理念,注重主导性和主...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 1....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 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  教专题三 累计第 3 教案顺 序 1 教学 内容 案第 周 时间备注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毛泽东思想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使学生...  考研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习题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近代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 A.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认 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操作成功!
操作失败!
高考历史知识点
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绩优堂高考知识点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共计19道相关试题精选知识点题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切入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国民党屠杀政策的武装起义。依据“李立三”“起义两周年”“在广大群众没有出路的时候,全国树立出新的革命中心”分析,它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故正确答案选C项。
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淮海战役结束&&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本题必须抓住地图信息——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刘邓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A项为最佳答案。B项战略决战开始于辽沈战役,C项淮海战役的战场以徐州为中心,D项以解放军占领南京为标志。
【正确答案】
答案&&&&(2)途径:实践三民主义;弘扬民族文化;发展近代科学。(任意两点给2分)原因:日本全面侵华,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危机严重;中国人民对民族与国家出路的长期思考;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学说和建国方略中阐发的民族复兴思想,奠定了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潮的重要思想基础;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政治思想舞台上各种党派对“民族复兴”这一主题一致的认同。(任意两点给4分)贡献:捍卫了民族尊严,取得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壮大了中国革命力量,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中国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任意两点给4分)(3)贡献: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民族独立重任,为民族复兴扫除道路上的障碍;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民族复兴铺设了康庄大道。(4分)
【答案详解】
解析&&&&(2)从材料信息看,民主党派认为实现民族复兴要“谨守中山先生的遗教”,要发扬中国文化,要发展科学,据此回答“途径”。联系日本侵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的探索等知识回答原因。从抗战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贡献及国际地位提高等角度回答“贡献”。(3)可以从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角度进行分析。
A.机动灵活的运动战
B.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
C.工农武装割据的策略
D.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正确答案】
【答案详解】
从材料中的“红军”可知当时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尚未完全实现。从材料信息可知,毛泽东认为,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军队虽然不能在“决战”上起决定作用,但可以凭借在十年对峙时期积累的作战经验,用自己的“拿手好戏”对付日本侵略者并起到决定作用。十年对峙时期积累的作战经验即是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故选D。A与中共在抗战时期的作战方针不符,B、C与材料信息不符。
A.建立新中国后必须与社会主义苏联结盟
B.首次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
C.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提供理论准备
D.打消民主人士中尚存的走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正确答案】
【答案详解】
从材料信息看,毛泽东认为,西方资产阶级文明不适合中国,第三条道路行不通,因此D项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B项属于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成就,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A.在巴黎和会上不顾中国主权出卖中国利益
B.在一战期间加紧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
C.在九一八事变后,纵容日本对华侵略
D.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扩大对华经济侵略
【正确答案】
【答案详解】
从材料信息看,此时的中国,无论是“共产党与自由主义者”,还是“一般的银行家和商人”,都对美国对华的两面干涉政策不满。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A、B两项与题目中的时间信息不符;九一八事变后,英法操纵的国联纵容日本对华侵略,美国在当时并未实行“对华的两面干涉政策”,排除C项。材料信息反映了美国对华的经济渗透,故D项正确。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正确答案】
【答案详解】
从材料信息看,该战役使国民政府在长江以北遭遇重大失败,并且使国民政府在华南也无法取得“必要的支持”以重建军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故选B。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正确答案】
【命题立意】
全民族抗战
【解题思路】
“北方山岭……长江原野……华南的稻田……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统一的指挥”勾画出全民族抗战的壮丽画卷可知选C。
【正确答案】
(1)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2)示例1:公元1400年之前,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贸易以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为主;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这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关系密切。年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他们通过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20世纪,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的交通手段和贸易路线出现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印度和中国等地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革命使得世界联系有了突破性发展,网购让洲际贸易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贸易中保持了领先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壮大。示例2:从发展程度看,世界贸易经历了从局部、间断、缓慢逐渐向全局、密切、快速的发展过程。古代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贸易以地方物产交换为主,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这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等因素密不可分。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全球化趁势。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成为更先进的联系方式。从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看,古代贸易借助人力和自然力,近代则以工业文明成果为主,如轮船、火车等。20世纪90年代后,网购成为更便捷的贸易方式。从贸易中心的变化看,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贸易中心。年间,中国和印度是白银流向的中心,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以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后来美国又取而代之,如今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3)答案要点: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④③②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正确答案】
【命题立意】
读图能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解题思路】
①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中的淮海战役,关键信息:陈官庄、华东解放军;②是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千里跃进大别山,关键信息:大别山;③是抗日战争时期,图例中有“抗日根据地”字样;④是渡江战役。所以B正确。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
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正确答案】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旨在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
题干所说的“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是指民族资产阶级,他们要求和平民主,由支持国民党到后来支持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正确答案为A。《国内和平协议》是1949年国共北平谈判达成的协议,因国民党拒绝签字而作废;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是1949年初三大战役的胜利。根据1948年这一时间可排除B,D。C在材料中体现不出。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正确答案】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
从材料中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不难看出,解放军下一步的重大行动和战略意图是挺进大别山,实施战略反攻,正确答案为A。B,C项是指淮海战役,参战部队是中原和华东两大野战军,属于战略决战阶段,排除。D项是渡江战役,参战部队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排除。
【知识拓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及经验。①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理论指导”是灵魂);②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革命“道路”是方向);③有广大群众的支持(“群众支持”是基础);④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革命军队”是中坚),⑤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统一战线”是保障)。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正确答案】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处理并运用材料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了城市。”由此可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B项符合题意;1947年在老解放区进行土地革命,年底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农村土地革命宣告完成,消灭了地主阶级,由此判断A项不符合题意;中共成立以来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农民阶级是天然同盟军,所以谈不上重新认识,排除C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D项明显与史实不符。
【正确答案】
(1)主张:教育救国。意义: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是进步的爱国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此类救国主张无法实现。(2)背景: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内涵:解放全中国;开展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建设。(3)变化:总体上是增长的。20世纪50年代持续增长;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下降;20世纪60年代中期恢复。主要原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一五”计划完成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等;制定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原因: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建设经验;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4)关系:在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各种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保障。
A.游击战&&&&&&&&&&&&&&&&&&&&
C.阵地战&&&&&&&&&&&&&&&&&&&&
【正确答案】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人民解放战争初期人民军队的作战方法,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由题干中的“1946年7月”可知,当时正处于人民解放战争初期,人民军队采取运动战的方法,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故D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主要采用游击战,A项错误。B,C两项是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和决战阶段的作战方法,可排除。
解题关键在于题干时间:1946年7月。关键词“主要作战方法”。
1/2转到2?2:Number(this.value.replace(/\D/g,'')))" onafterpaste="this.value=(this.value.replace(/\D/g,''))==''?'':(Number(this.value.replace(/\D/g,''))>2?2:Number(this.value.replace(/\D/g,'')))"> 页
相关知识点解放和抗日战争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吗
我觉得属于,从最开始的改革到最后的战争 都是中国走向新世界的过程,我个人认为算的。
是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卢沟桥事变-日本投降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既有正确的成果,也有失误的教训,但是都是后人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对此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不能以偏...
历史的中国,在古代农业社会有着5000年的文明业绩,并曾以世界上的头号富强大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但是当世界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这个庞然...
查泌乳素是在什么时期查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