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强个人道德修养道德治理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您的位置:>>>正文
道德问题:从怎么看到怎么办
《时事报告》
  最近,中央召开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座谈会,这在新中国社会管理史上是头一次。在社会管理的概念中,道德通常被看作是公民的私人问题,却又被赋予体现社会价值风尚和导向的极端重要性。中华文明的持久坚韧与巴比伦文明的短命悲剧,让人类懂得道德之于个人、家庭、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意义。  道德之所以到了需治理的地步,是因为道德文化病已带来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假、大、空”为主要症候的诚信缺失;因城乡、区域、群体和人际差距持续增大为主要症候的社会不公;以腐败、无为、权力滥用为主要症候的权力机构公信力危机;以及奢侈虚荣之风、“三俗”之风、急功逐利和个人主义……  把脉社会肌体发现,中国正经历一场类似“火车拐弯加速”式的社会转型,用30多年的时间跑过西方国家三到五百年才走完的现代化转型之路,这是惊人的奇迹!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采取这种方式既是迫不得已,也合乎情理,否则难以改变落后的差距。可是,因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在快速转型中整体协调不足,导致道德文化建设没能及时跟进,引发道德综合症。  道德治理要对症下药、切中要害。首先要健全社会制度建设,尤其社会诚信制度的建设。法制的健全关乎社会道德的根基是否牢靠。其次是政德和官德的治理。夫子云:“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政府和官员必须承担超乎普通公民的社会道德建设责任。再次是发挥社会优秀道德群体、特别是道德模范群体的公共示范作用。“君子德风”正而劲,草必偃焉。如此,道德治理方可治而合理,才能把当务之急变成长远之计。(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万俊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我也来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进入发展型新阶段,尤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李克强]居民收入和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
作者:迟福林&主编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02月
主办单位: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对付道德绑架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