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标示了中国道路标示牌图解大全的实践主体性对吗

文化自信与精神自立
日06:58&来源:文艺报&白&烨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七一”的重要讲话中,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提并论,并特别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种对于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和突出强调是前所少有的,也是恰逢其时的,更是发人深省的。
对于文化的自我反思和理论建构,是哲学社会科学界和思想文化界一直在努力寻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成果,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他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费孝通先生在他80岁生日的一次谈话中,进而把这种文化自觉的运行历程描述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从某种意义上说,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理论既是一个饱有文化底蕴和卓具文人情怀的文化学者对于文化自信的深层思索和着力建构,其自身也正是中国学者践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典型体现。
文化自信中,文化与自信紧密连接,文化和自信不可分离,文化和自信也同等重要。
我们借以立身、引以为荣的文化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里也以凝练的语言进行了精要地概括,那就是“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三个元素的融汇与总合,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样悠久而深厚的文化精神、文化血脉,滋养了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而生生不息,这样丰盈而独特的文化宝库、文明源流也必将支撑着中华民族克难攻坚,奔向富国强民的既定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有文化,还得有自信。自信,首先是“自”字。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自信,是从我立足,以我为本,把自我的主体性凸现出来,把民族的主体性确立起来,而不是人云亦云地跟从他人,泾渭不分地盲从西方,使自我迷离倘恍,使主体随波逐流。在这里,需要以自知促进自省,以自省带动自修,以自修获得自尊,以自尊实现自立。由清醒的自我认知,充分的自我肯定,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赢得坚强的精神定力。由此也可以说,既要葆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气概,又要有自己的梦自己圆、自己的路自己走的信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志与气概,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给世界文明增添卓尔不群的中华文明的独特色彩。
提出文化自信、认识文化自信、把握文化自信、高扬文化自信,还在于要超越狭义的文化范畴,从广义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的文化是历史地形成的,是在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它化合了道路、制度与理论,串结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因而具有一种整合性与总体性。正因为它积淀着民族的基因与血脉,连接着国家的历史与现实,寄寓着人民的选择与意愿,所以,这样的文化自信才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客观地说,我们在文化自信的认识与理解上,目前还比较多地囿于口号性的宣传,限于理论性的研讨,还没有做到面向社会和大众,有计划、有部署、有措施的学习、宣传与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重视起来、警觉起来、学习起来、行动起来。我们有许多的学习和教育活动,但这个最重要也最需要的学习和宣教的工作却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这是一个不应有的缺环。
说到文化自信,我联想到前不久有关报道中披露的两则消息,这从相反的角度告诉我们,建立文化自信、建构文化精神,对于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是何等的重要,何等的迫切。一则是已故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一次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道:“你们根本不用担心中国,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中国不会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因为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即使中国快速的经济崛起,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个物质生产大国,但是在精神文化生产和创新乃至输出上仍然是个无需重视的小国。”一则是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列举了中国人重物质、轻精神,贪奢华、缺信仰等六条所谓的族群性的弊端,由此得出的结论是:“20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穷的国家。”唱衰中国,甚至蔑视中国,是一些西方政治家和西方主流媒体的惯用把戏。这不好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至少是人各有志,所规不同的典型例证。
来自西方的这样一些不怀好意的论调及其自以为是的姿态,其实也是一种文化,那就是由“上帝的选民”的自我认知衍生而来的西方中心论、西方价值优越论、西方话语霸权论,这种霸权主义文化横行无忌之后,至他们都认为自己就是主宰世界的上帝了。在他们那里,既没有世无常贵、事无常师的意识,更无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心怀。但撒切尔夫人、希拉里女士两位西方上层人士却从另外的角度给我们敲了警钟,上了一课:那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依托,没有自己的精神创造,既不会持续的繁荣和发展,也会让人藐视和小看。
因此,文化自信,事关重大。它关乎到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与内在竞争力的提升,更关乎到民族精神的建构、文化教育的深化、自觉意识的启蒙、自立精神的确立。而这需要长期的努力与艰苦的奋斗,因而更需要抓紧、抓好、抓实。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光明日报:文化自信有赖人民主体性发挥
日08:43&&来源:
原标题:文化自信有赖人民主体性发挥
  文化是人民实践的创造物,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这种自信的获得取决于人民主体性的发挥,这种自信的彰显也要通过人民来实现。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表明了新时期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化是人民实践的创造物,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这种自信的获得取决于人民主体性的发挥,这种自信的彰显也要通过人民来实现。
  第一,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自信的承担者和表现者。
  文化本身并无自卑、自信或自负等情感体验,而是人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它进行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评估,并通过人自身的表现赋予它某种主观感知与情感感受。所以,文化自信是人民的自信,既表现为人民对自身所具备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文化建设能力的优越感、自豪感,又表现为人民对创造出来的文化结果的坚定信念,核心是对价值观的相信与坚持。
  文化自信也是人民表现于外的良好精神状态。在当代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坚持与发展,对理论创新的热情与自觉,对文化创造力的重视与应用;于外则表现为“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体现在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上。可见,文化自信归根结底要通过人民来呈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
  第二,文化自信是基于人民主体性的发挥不断获得的。
  文化自信基于人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发生断裂并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大有可为的潜力。我们正是在传承和弘扬“讲仁爱,重民本”的底蕴、“守诚信,崇正义”的品质、“尚和合,求大同”的视野中,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也依赖于人民对世界优秀文化的接纳与融合,得益于良好的文化建设,得益于对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当然,文化自信更取决于人民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当代人民实践活动的产物,又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同时汲取了世界优秀文化中的有利因素。由此观之,不论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对世界文化的借鉴,抑或是对当代先进文化的认同,都是人民自觉选择的结果,彰显了人民主体性。
  第三,增强文化自信需要依靠人民,让文化建设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
  人民是文化创作的源头活水,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增强文化自信,要求党和政府紧紧依靠广大文化创造主体,尊重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继续给予政策支持,尤其是对文化领域的中小微企业“扶上马、送一程”,鼓励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走得稳,“在国际竞争中强筋健骨、发展壮大”。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骨干文化企业等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提升人民的文化自信,要求这些关键力量虚心向人民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积极释放创造力,提出更多具有原创性和时代性的概念、理论,生产和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让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
日 18:01:28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冯鹏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
“四个自信”重要论述,从历史创造的厚度上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这就表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的选择,也是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懈进行文化建设、文化创造、文化选择和文化超越的总体性成果。展开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一种奠基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之上的文化创造与意义建构,是我们党和人民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革命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坚韧不拔而又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建设、文化创造、文化积累、文化提升的历史性成果,是中华文化的历史连续性、空间广延性和价值普遍性在当代中国充满生机活力的现实展现与意义拓展。
“四个自信”重要论述的提出,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中国为主体并注重从总体性这一内在属性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造,也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提出了必须要在更为广阔的历史时空中去坚守并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使命、文化权利和文化责任的历史要求,本质上是在贯通历史、当下与未来的文化创造的长时段历史尺度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依据的深刻呈现。
在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推动中国先后跨过了“落后就要挨打”和“贫穷就要挨饿”这两道巨大的历史沟坎,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然而,面对当今世界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历史趋势,面对当代中国成功实现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能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现经济崛起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文化崛起,能否成功跨过“失语就要挨骂”的新的历史沟坎,进而为21世纪和人类世界对美好精神家园及其意义秩序的探索和造就贡献中国力量,无疑也在深刻地考验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眼光、文化胸怀、文化想象和文化本领。
人类历史的演进和经验反复告诉我们,物质成就的创造是具有基础性、前提性的实践和创造,而意义世界的创造则是更具超越性、稳定性和深刻性的实践和创造。因此,“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的提出,不仅意味着我们必须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去回溯并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更提示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还必须在努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展开当代中国伟大的文化创造与意义建构,从而在当今世界的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自觉地、牢牢地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使命、文化权利和文化责任。
“四个自信”重要论述,从意义诠释的深度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就表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展开物质的、经济社会形态的建设实践,以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然—历史本质,而且还必须同步展开能够体现“以中国为主体”的文化建设和价值观建设实践,并以之作为我们判断、把握、认同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依据和价值观标准。正是这一意义上,“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的提出,正是从意义诠释的深度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本质。
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性、主体性和总体性,无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又一重要理论创新。这一理论创新的意义就在于:只有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本质,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才能获得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之源。而之所以说它更基础,就在于文化本质的把握与阐明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前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在人们的精神实践领域获得信念扎根与牢固认同;之所以说它更广泛,就在于文化本质的把握与阐明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坚实地走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并获得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成为担当并兑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庄严承诺的历史进程;之所以说它更深厚,就在于文化本质的把握与阐明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具有延续并讲清楚中华文明的历史连续性、实践主体性和价值普遍性的文化能量和意义功能。
就此而论可以看到,首先,“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总体,是以文化这一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为支撑的具有中国主体性的伟大事业。这样的一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性把握与意义建构,正是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制高点。
其次,“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创造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过程中和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坚持以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强国实践为基础和本体,不断追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进行文化表达、价值创造和意义建构的历史成果。
其三,“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不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自觉地把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文化自觉与文化借鉴结合起来,不断开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卓越的文化高度的历史成果。
其四,“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还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内涵就在于,它始终坚持以中华文明5000多年发展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源头和根脉,始终坚持以我们党和人民开展结束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社会变革的伟大斗争孕育的革命文化为基础和依托,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孕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和主线,推动了中华文明、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不断焕发出新的蓬勃的文化生机与活力。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本质,就在于它内涵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了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开启了中华民族最广阔的精神创造。
“四个自信”重要论述,从理想建构的高度上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这就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有理想和追求的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理想和文化魅力的伟大事业。“四个自信”重要论述的提出,由于把文化自信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维度和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源泉,实际上也就从理想建构的高度上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恒的文化魅力。
首先,“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大同社会、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等古老理想的合理继承。中华文明能够延续5000多年而不中断,以天人合一等为代表的理想境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文明一系列古老而维新的理想追求把每一个中国人都紧密地连接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和而不同”的社会意义与伦理网络之中,形成了超强的凝聚力、包容力和转化力,成就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个人理想和人文精神。因此,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首先就是对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理想的继承与自信。
其次,“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更是对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承诺和现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实现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昭示,确立了人类解放的永恒精神灯塔;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奠定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文化理想包括“翻身求解放”“建设新中国”“为人民服务”等,培育了亿万群众参加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政治激情、牺牲精神和道德追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的文化理想的自觉与倡导,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成就、雄浑力量和辉煌前景。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丰满内核和连续谱系。
其三,“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还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把握和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心诚意。进入21世纪以来,时代变化和中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事业的新发展和遭遇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仅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而且也需要我们在文化理想上实现新的充实和高瞻远瞩,通过面向并指向未来的“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当代西方文化霸权的现实性和不合理性都视为“当下的东西”而收摄并涵化在中华民族和我们党的文化理想的视野和把握之中,从而牢牢占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就表明,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远而务实的文化理想,并坚持以这一文化理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的、具体的文化创造与意义建构,坚持文化自信,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把握世界潮流,坚定地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始终不渝地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不仅将全面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永恒魅力,而且也必将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美好、更为广阔的进步前景。
从“三个自信”迈向“四个自信”,是我们党总结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进行不懈奋斗的实践历程和历史经验的战略抉择,是立足当下并面向未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含的总体性、主体性和普遍性的科学诠释与意义把握,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达到了一种更新、更高的整体自信水平。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构,正在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等一系列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一道,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迈向一种新的、具有总体性的话语表达和理论建构。
( 网站编辑:刘小畅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认识
2012年第3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中指出,要“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主要包含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省和文化自强四个方面。建构民族文化主体性,就要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省和文化自强。 中国论文网 /7/view-2306599.htm  [关键词]文化 民族文化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72-0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在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中提到“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本文着力从四个方面谈谈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认识。   一、相关概念   (一)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颇具争议的概念,学界尚未对其达成一致意见。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单指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产品。本文中的文化指广义的文化,即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创造和发展的独特的生存方式,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华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   (二)民族文化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和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的活动的地位和特征。所谓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有学者认为“是在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中确立并更新的,并由民族的各个成员所共同认可、共同维护的。”[1]楼宇烈先生认为“所谓文化的主体意识就是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包括对它的尊重、保护、继承、鉴别和发展等。”[2]台湾学者朱高正对“文化主体意识”作了更深刻具体的阐述,他指出“所谓文化主体意识是指一个民族自觉到其拥有的历史传统为其所独有,并对此历史传统不断做有意识的省察,优越之处发扬光大,不足之处奋力加强,缺失之处则力求改进。也就是对自己的民族文化重新予以认识,从而接受传统,承认传统为我们所自有、独有、固有,进而批判传统、超越传统,从而创新传统。惟有确立文化主体意识,立大根本于传统,才有真正的文化自由可言。另一方面,一旦具有文化主体意识,我们才能够以一独立自主的文化体系,与西方文明展开平等而积极的互动与对话。对于古代和近代以来的传统,我们既不轻忽,也不夸大;对于西方,我们既不盲从,也不漠视。一切都应透过具体的了解和理性的分析,如实地评估西方的各种思想和制度,进而有方向、有步骤、有重点地吸纳,而非囫囵吞枣、人云亦云地跟进。”[3]朱高正先生对文化主体意识的剖析可以说涵盖了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全部内容,本文并不试图给民族文化主体性下一个明确定义,只从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省和文化自强四个方面谈一下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认识。   二、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认识   (一)文化自觉   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先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4]云杉先生在红旗文稿发表的文章《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中认为“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5]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文化自觉的含义包括两点:一是对中华文化的自知之明和对西方文化的知人之明。文化自觉首先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和理解中西方文化,掌握中西方文化的来龙去脉、主要内容和特点等。二是深刻认识文化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云杉先生认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新的目标迈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其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具体来说就是做到三个高度自觉,即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规律把握上高度自觉、责任担当上高度自觉。”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并且,文化的社会作用日益凸显,这都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并把握。   (二)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中华民族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中华文化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中华文化持久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不自轻自贱、妄自菲薄,我们才能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保持镇定从容、不卑不亢,才能以包容的气度对待西方文化,理性批判并学习借鉴西方文化,才能不断创新中华文化并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就已产生的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其真知灼见影响至今。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蕴藏了无数的珍品。例如,强调仁爱,强调民贵君轻,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闪光点,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只有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以开放包容、不卑不亢的心态对待西方文化,不盲目崇拜,也不照搬照抄,而是理性批判和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文化自省   文化自省是指中华民族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中华文化的自我省察、反思和理性批判。文化自省强调自我反思、自我批判,是一种文化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免疫。没有自我批判精神,就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不足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差距,就无法创新、进步。只有对自己文化的理性反思和批判,才能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永葆生命力。近年来,文化热、国学热盛行,传统文化受到重视自然是好事,但我们也需认识到传统文化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方,并不能解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本原则,对待传统文化,应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要理性反思和批判,分清精华和糟粕。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境遇,不需再为中国的落后而自卑自怜,但我们绝不能舍弃对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尤其是在国学热、文化热的浪潮中,我们更需要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清醒的批判性的态度。文化自省,就要充分反思、理性批判我们的文化。文化自省要求我们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也就是朱高正先生所说的“对此历史传统不断做有意识的省察,优越之处发扬光大,不足之处奋力加强,缺失之处则力求改进。”   (四)文化自强   文化自强是指中华民族在文化自觉、自信、自省的基础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吸收西方有益文化,不断创造和创新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自信和自省的最终目的。自强是中华文化的使命所在,如果说文化自觉是认识文化的视角,文化自信和文化自省是对待文化的态度,那么文化自强就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道路,也是文化兴国的必然选择。文化自强要求我们绝不因循守旧、保守残缺,而是与时俱进、主动搏击。“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必须传承并创新;对于西方文化,则要“礼之、师之、纳之、化之”,重点在“化之”,使其中国化,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文化自强的关键在于创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决不能生吞活剥、照搬照抄,继承、借鉴是为了创新,唯有创新,才能使中华文化永葆生命活力。文化自强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弘扬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题中之义。   建构民族文化主体性,就要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省和文化自强。文化自觉是我们认识文化的视角,文化自信和文化自省是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文化自强则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建构并弘扬民族文化主体性,才能不断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使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江宁康.略论建构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J].兰州学刊,2004(3).   [2]楼宇烈.中国的品格[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01.   [3]朱高正.康德批判哲学的启蒙意义――谈文化主题意识的重建[J].哲学研究,1999(7).   [4]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J].文艺研究,1999   (1).   [5]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J].红旗文稿,2010   (15).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路施工标示牌尺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