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民间刀剑英雄求雨祈福任务的过程

民间祈福保健康 医王药王常混淆
而很多名医都被奉为药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东汉的邳彤,唐代的孙思邈、韦慈藏、韦善俊、韦古道(韦老师)等。如果说韦善俊和韦古道被奉为药王使人觉得无稽的话,那么,东汉名将邳彤被人奉为药王就更加令人莫名其妙了。
神农氏画像
铜鎏金孙思邈坐像
文/图 钟葵
中国古代既有医王,也有药王,但清以后常把医王和药王混淆起来,使人误以为伏羲、神农、黄帝也是药王。实际上,他们是医王,在古代医药神中的地位比药王高。
“医王”和“药王”所指历史人物各不同
在中国人心目中,健康长寿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一,最早提出“五福”的古老经典《尚书》,就把“寿”和“康宁”摆在重要位置。因此,保健康、保长寿的医药之神,一直都是人们供奉和崇拜的偶像。
医药之神其实都是人,民间更喜欢称他们为“医王”或“药王”。很多人以为,医王和药王没什么区别,医王就是药王。其实,这两个名称虽然含义上没多大区别,但所指的人却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上,被奉为医王的只有三个人,即伏羲、神农和黄帝。而很多名医都被奉为药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东汉的邳彤,唐代的孙思邈、韦慈藏、韦善俊、韦古道(韦老师)等。
此外,道教还奉铁拐李为药王,佛教奉星宿光为药王菩萨,奉电光明为药上菩萨。
三皇被尊“医王” 民间祭祀隆重
医学界通常称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因他们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圣王,即远古时期部落联盟的伟大首领。他们被奉为医王,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医学界认为他们是我国医药文化的开创者,伏羲画卦而分阴阳,是《易经》的原创人;神农尝百草,辨药性;黄帝召集臣下,探讨各种养生医药问题。古人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为《三坟》,并视之为可以保障人民健康的中医宝典。如唐代王冰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原序》中说:“夫释缚脱艰,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所谓“三圣道”,就是指三皇遗文。
作为先医的三皇,自古即被医家奉为至高无上的医王,其地位高于后世所出现的药王。他们很早就已被神化,从元代开始,从官方到民间均祭祀三皇。据《文献通考·群庙》记载,元成宗贞元初(公元1295年),朝廷下诏命各地通祀三皇,由当时的名医主祭,其礼仪如祭祀孔庙,非常隆重。虽然明洪武年间曾一度停止,但至永乐年间又重建三皇庙,“十医从祀,以医官主之,以为万世医药之祖,遂与历代帝王并祀不废矣”。明世宗嘉靖十五年,又在紫禁城内建圣济殿,专门供奉先医之神(即三皇),岁时致祭。
清顺治元年,朝廷重新制定祭祀先医之神之礼。清初,称三皇庙为医王庙,后又称为药王庙,遂将医王和药王混淆。《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畿辅通志》称:“顺天府药王庙,祀伏羲、神农、黄帝,而秦汉来名医侍。”又称药王庙在天坛北面,庙内塑三皇像,下首左为孙思邈,右为韦慈藏,侧立十名医,包括三皇时的岐伯、雷公,春秋战国的扁鹊,汉代的淳于意、张仲景,三国魏的华佗,晋代的王叔和、皇甫谧、葛洪等。可见扁鹊、孙思邈、韦慈藏等人虽有药王之称,其地位均不及三皇。但近代以来三皇庙多被拆毁,导致人们只知药王,不知医王。
药王庙会在明清前已成药材集市
清代之前,药王以扁鹊、孙思邈、韦慈藏名气最大。近代以来,韦慈藏的名气不及扁鹊和孙思邈。扁鹊姓秦,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因医术精湛,在世时已名扬天下,被誉为神医。秦太医令李醯自知技不如扁鹊,使人刺杀之。扁鹊死后,葬在老家鄚州(今河北沧州任丘市西北部),后人便在鄚州建药王庙纪念他。据高士奇《扈从西巡日录》记载:“鄚州城东北有药王庄,为扁鹊故里。药王庙专祀扁鹊,香火最盛。每年四月,河淮以北,秦晋以东,各方商贾,辇运珍奇之属,入城为市。妙伎杂乐,无不毕陈,云贺药王生日。幕帟遍野,声乐震天。每日搭盖席蓬,尺寸地非数千钱不能得。贸易游览,阅两旬方散。明万历间,慈圣太后出内帑增建神农轩辕三皇之殿,以古今名医配食,自是药王之会弥加辐凑。”这段记载表明,药王庙会在明清以前已演变成药材集市,这种习俗至今仍盛行,药王庙已成为很多地方招徕四方客商的医药品牌。
对药王孙思邈的生平事迹和行医逸事,人们也耳熟能详。在孙思邈的故里陕西耀县城东,有一座由五峰连聚而成的大山,唐时名磬玉山,又称五台山。据传孙思邈曾隐居此山上,故人称此山为药王山。宋元以来,人们屡次在山上为孙思邈建庙立碑,初名“静应庙”,尊称孙思邈为“妙应真人”。明代在山中建药王庙,正殿内塑三米高的孙思邈像,像后有一山洞,人称“药王洞”。此庙建成后,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全国各地医师和药商便云集于此,祭祀药王孙思邈。在民间,孙思邈是最著名的药王,近代以来,坐堂的医生和药商大部分都奉孙思邈为祖师爷。
东汉名将邳彤
莫名其妙被奉药王
唐代名医韦慈藏在古代知名度颇高,其事迹在正史中有记载。他官至光禄卿,与张文仲、李虔纵号称三大名医,在武则天、唐中宗时名重一时,后被医界奉为药王。但后来道教书籍又称唐代有两个姓韦的道士也是药王,一个叫韦善俊,一个叫韦古道(又称韦老师),这两个人名字不同,生地不同,但其事迹年代皆相仿甚至雷同。《列仙传》等书称他们常携一名叫乌龙的黑犬,往来城野,为人治病,受到朝野崇敬,连当时的皇帝和皇后也把他们的画像挂在宫中,朝夕供奉,称为药王菩萨。这两个人,有可能是同一个人,也有可能是道教虚构出来的药王。在民间传说中,韦慈藏、韦善俊、韦古道并称“三韦”。
如果说韦善俊和韦古道被奉为药王使人觉得无稽的话,那么,东汉名将邳彤被人奉为药王就更加令人莫名其妙了。在河北保定安国市,有一座药王庙,古称祈州药王庙,庙中祭祀的是东汉开国将领邳彤,他是光武帝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是汉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他协助刘秀打天下,战功赫赫,东汉建国后先后被封为武义侯和灵寿侯。但正史中没有一字说过他生前曾行过医,而死后却被当地民间传说称为药王。
此说源于宋代所建的药王庙。宋代流行皮场大王信仰,皮场大王,是土地神的名称。相传皮场大王治病最为灵验,被附会为神农的化身,民间把他视为药王。
据说宋秦王有一次得了重病,皮场大王“显灵”,治好了他的病。宋秦王问他是哪里人,他说自己是“祈州南门外人”,祈州就是现在的安国。于是,朝廷派使者到安国,建了一座药王庙。因“皮”与“邳”谐音,人们便把皮场大王附会为邳彤,加上邳彤死后葬在安国南关,药王庙便与邳彤墓合而为一。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人们仿照宋代临安(今杭州)的药王庙,以邳彤墓为中心扩建药王庙,最终使邳彤多了个药王的身份。
《吉祥艺术》版平时逢周日见报。
来信可寄:广州市人民中路同乐路10号广州日报副刊部 钟志荣
邮编:510121
[责任编辑:
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华龙网官方微信
华龙网新闻微信号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
var cnzz_url=window.location.
if(cnzz_url.indexOf("referer=baofeng")!=-1){
document.write("中国民间那些神:求财祈福 找五路财神(图)
文化中国-中国网 .cn  时间:
  责任编辑: 老北
求财祈富是人们的绵绵不已的心愿,所以财神宁可其多,唯恐其少。于是,文武财神之外,又有了五路财神。
五路财神是从古代的五路神发展而来的。古代的五路神又叫路头、行神,指五祀中所祭的行神;所谓五路,则指东南西北中。后来,五路神被人格化,附会为元代末年御寇而死的何五路。到清代,五路神就被当成了财神,姚福钧《铸鼎余闻》就说:“五路神俗称财神,其实即五祀中门、行中霤之行神,出门五路皆得财也。”不仅如此,后来人们更把五路神扩展成了五位,脱离了五路神的原型,而成为众多财神的集合,这些财神包括赵公元帅、招宝、纳珍、招财、利市。这五位神祇,赵公元帅是姜子牙封神时所封的正一玄坛真君,是后世最主要的财神(武财神),而其他四位则是他的部下。
相传五路神的生日是正月初五,因此旧时有祭祀之举。届期,民间燃爆竹,设供品,争先早起,迎接五路神,以求利市。
“人多力量大”,神多大概也如此,因此五路财神颇受人们的青睐。旧时民间的吉庆年画中,常可以见到五路财神的形象。诸如《赐福财神》、《开市大吉》、《招财进宝》等,都有五路财神出现,而且有时还绘上文财神、和合二仙,总不外求个五路进财、财源滚滚的吉利。(大乔)
文章来源: 郑州日报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版权与免责声明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并不完全等同于年画。广义的年画是一种岁时的绘画,而狭义的用木版印刷的年画则是一种年俗艺术。只有大众过年时对年画有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即民俗需求,木版年画这一画种才会真正地确立起来。  木版年画的雏形有辟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汪洋恣肆了。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活富足、庄稼丰收、老人长寿等等,都展现在年画上。其中,金钱的形象是民间年画中最常见的形象。杨家埠、武强和杨柳青的木版年画都是挂满金钱的摇钱树。但这并不能说是一种拜金主义,在物资匮乏的农业社会,它只是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罢了。就其本质而言,年画是理想主义的图画。特别是在送旧迎新的日子里,这些画面分外具有感染力和亲切感,给人们带来安慰、鼓励和希冀,充分展示了人们的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所以,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  年画中另一层民俗内容是在张贴上。民俗是经过约定俗成,最终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生活规定与文化规范。年画的张贴时间、处所及其张贴的具体部位和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在规定的时间,把特定的年画贴在规定的位置上,是一种民俗行为。  木版年画往往是在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木版年画涉及历史、宗教、神话、传说、戏曲等,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无所不包。木版年画描绘过的戏曲多不胜数,不少在年画上绘声绘色出现过的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存。至于那种无以数计的民俗风情的年画,带着不同地域与时代的气质,记录下大量的珍贵的人文信息,更是木版年画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画面都出自农民独特的视角。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原创者。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直接反映着自己的爱憎、趣味、生活态度、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深刻地外化农民心灵的年画,大量深藏在年画的遗存中。然而,这些遗存却不为人知地散落在民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民初那些表现当时社会情景与重大事件的木版年画,体现出农民的政治敏感和思维视野,其价值不亚于大都市的时事画刊。它们一反传统,十分写实。 年画是消费品,没人保存,也没人将其视为历史文化。即使到了20 世纪年画走向消亡,仍不为世人重视与收藏。如今,只要在民间发现一幅老画或一块古板,竟然大多仍是不曾见过的孤品!存世于中外的年画应该数以万计,在如此浩瀚的木版年画作品中,蕴藏着的是我国农业社会民间立体的影像、广角的生活与社会,还有过往不复的精神情感以及永恒的人文价值。(1)下列关于“木版年画”,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版年画都是用木版印刷的年画,是一种年俗艺术。B.木版年画是由于民俗的需求才真正确立起来的画种。C.木版年画从思想内容上说,都是理想主义的图画。D.木版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2)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明确了木版年画的概念,阐述了它的主题、题材和功用等,并强调了它的人文价值。B.木版年画中的金钱现象并非表现拜金主义,它只是农业社会人们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C.木版年画的张贴时间、处所及具体部位是有严格规定的,已经约定俗成。D.木版年画所反映的古代人民的那种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已经过往不复。(3)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祈福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因此木版年画的传统不会改变。B.从历史上看,木版年画在当时是一种生活消费品而不是纯粹的艺术品。C.木版年画上绘声绘色出现过的许多剧目,早已绝迹不存,这些年画为研究古代戏曲提供了相关资料。D.尽管木版年画在20世纪已走向消亡,但其遗存仍大量散落于民间,发掘与抢救这份遗产有重要意义。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无锡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并不完全等同于年画。广义的年画是一种岁时的绘画,而狭义的用木版印刷的年画则是一种年俗艺术。只有大众过年时对年画有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即民俗需求,木版年画这一画种才会真正地确立起来。  木版年画的雏形有辟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汪洋恣肆了。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活富足、庄稼丰收、老人长寿等等,都展现在年画上。其中,金钱的形象是民间年画中最常见的形象。杨家埠、武强和杨柳青的木版年画都是挂满金钱的摇钱树。但这并不能说是一种拜金主义,在物资匮乏的农业社会,它只是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罢了。就其本质而言,年画是理想主义的图画。特别是在送旧迎新的日子里,这些画面分外具有感染力和亲切感,给人们带来安慰、鼓励和希冀,充分展示了人们的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所以,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  年画中另一层民俗内容是在张贴上。民俗是经过约定俗成,最终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生活规定与文化规范。年画的张贴时间、处所及其张贴的具体部位和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在规定的时间,把特定的年画贴在规定的位置上,是一种民俗行为。  木版年画往往是在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木版年画涉及历史、宗教、神话、传说、戏曲等,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无所不包。木版年画描绘过的戏曲多不胜数,不少在年画上绘声绘色出现过的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存。至于那种无以数计的民俗风情的年画,带着不同地域与时代的气质,记录下大量的珍贵的人文信息,更是木版年画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画面都出自农民独特的视角。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原创者。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直接反映着自己的爱憎、趣味、生活态度、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深刻地外化农民心灵的年画,大量深藏在年画的遗存中。然而,这些遗存却不为人知地散落在民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民初那些表现当时社会情景与重大事件的木版年画,体现出农民的政治敏感和思维视野,其价值不亚于大都市的时事画刊。它们一反传统,十分写实。 年画是消费品,没人保存,也没人将其视为历史文化。即使到了20 世纪年画走向消亡,仍不为世人重视与收藏。如今,只要在民间发现一幅老画或一块古板,竟然大多仍是不曾见过的孤品!存世于中外的年画应该数以万计,在如此浩瀚的木版年画作品中,蕴藏着的是我国农业社会民间立体的影像、广角的生活与社会,还有过往不复的精神情感以及永恒的人文价值。(1)下列关于“木版年画”,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版年画都是用木版印刷的年画,是一种年俗艺术。B.木版年画是由于民俗的需求才真正确立起来的画种。C.木版年画从思想内容上说,都是理想主义的图画。D.木版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2)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明确了木版年画的概念,阐述了它的主题、题材和功用等,并强调了它的人文价值。B.木版年画中的金钱现象并非表现拜金主义,它只是农业社会人们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C.木版年画的张贴时间、处所及具体部位是有严格规定的,已经约定俗成。D.木版年画所反映的古代人民的那种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已经过往不复。(3)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祈福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因此木版年画的传统不会改变。B.从历史上看,木版年画在当时是一种生活消费品而不是纯粹的艺术品。C.木版年画上绘声绘色出现过的许多剧目,早已绝迹不存,这些年画为研究古代戏曲提供了相关资料。D.尽管木版年画在20世纪已走向消亡,但其遗存仍大量散落于民间,发掘与抢救这份遗产有重要意义。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并不完全等同于年画。广义的年画是一种岁时的绘画,而狭义的用木版印刷的年画则是一种年俗艺术。只有大众过年时对年画有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即民俗需求,木版年画这一画种才会真正地确立起来。  木版年画的雏形有辟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汪洋恣肆了。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活富足、庄稼丰收、老人长寿等等,都展现在年画上。其中,金钱的形象是民间年画中最常见的形象。杨家埠、武强和杨柳青的木版年画都是挂满金钱的摇钱树。但这并不能说是一种拜金主义,在物资匮乏的农业社会,它只是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罢了。就其本质而言,年画是理想主义的图画。特别是在送旧迎新的日子里,这些画面分外具有感染力和亲切感,给人们带来安慰、鼓励和希冀,充分展示了人们的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所以,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  年画中另一层民俗内容是在张贴上。民俗是经过约定俗成,最终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生活规定与文化规范。年画的张贴时间、处所及其张贴的具体部位和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在规定的时间,把特定的年画贴在规定的位置上,是一种民俗行为。  木版年画往往是在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木版年画涉及历史、宗教、神话、传说、戏曲等,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无所不包。木版年画描绘过的戏曲多不胜数,不少在年画上绘声绘色出现过的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存。至于那种无以数计的民俗风情的年画,带着不同地域与时代的气质,记录下大量的珍贵的人文信息,更是木版年画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画面都出自农民独特的视角。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原创者。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直接反映着自己的爱憎、趣味、生活态度、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深刻地外化农民心灵的年画,大量深藏在年画的遗存中。然而,这些遗存却不为人知地散落在民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民初那些表现当时社会情景与重大事件的木版年画,体现出农民的政治敏感和思维视野,其价值不亚于大都市的时事画刊。它们一反传统,十分写实。 年画是消费品,没人保存,也没人将其视为历史文化。即使到了20 世纪年画走向消亡,仍不为世人重视与收藏。如今,只要在民间发现一幅老画或一块古板,竟然大多仍是不曾见过的孤品!存世于中外的年画应该数以万计,在如此浩瀚的木版年画作品中,蕴藏着的是我国农业社会民间立体的影像、广角的生活与社会,还有过往不复的精神情感以及永恒的人文价值。(1)下列关于“木版年画”,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版年画都是用木版印刷的年画,是一种年俗艺术。B.木版年画是由于民俗的需求才真正确立起来的画种。C.木版年画从思想内容上说,都是理想主义的图画。D.木版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2)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明确了木版年画的概念,阐述了它的主题、题材和功用等,并强调了它的人文价值。B.木版年画中的金钱现象并非表现拜金主义,它只是农业社会人们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C.木版年画的张贴时间、处所及具体部位是有严格规定的,已经约定俗成。D.木版年画所反映的古代人民的那种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已经过往不复。(3)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祈福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因此木版年画的传统不会改变。B.从历史上看,木版年画在当时是一种生活消费品而不是纯粹的艺术品。C.木版年画上绘声绘色出现过的许多剧目,早已绝迹不存,这些年画为研究古代戏曲提供了相关资料。D.尽管木版年画在20世纪已走向消亡,但其遗存仍大量散落于民间,发掘与抢救这份遗产有重要意义。 科目:最佳答案(1)C(2)D(3)A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从“头香”与“祈福”看民间宗教信仰
日 11:07来源:
2月3日农历大年初一凌晨,上海名刹玉佛寺内聚集着许多烧头香的市民。据了解,新春祈福烧头香风气在上海盛行,许多古刹名寺的头香券供不应求。(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摄影:潘索菲)
2月9日,辛卯兔年新春,中国民众涌入各地数以万计的寺院,参与敲钟、普佛、供佛等祈福活动。吉庆年节里,中国民众的宗教信仰状况还引起外国驻华记者的兴趣。
以北京知名的藏传佛教寺庙雍和宫为例,今年2月3日(农历大年初一)凌晨的寒气中,数百名香客已在雍和宫门前路灯下排起长队。6时40分大门开启,香客们一路小跑进入各大殿进香、祈福。截至当晚5时,据雍和宫的统计,共计6万6千余人到寺进香祈福。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电视台TV3驻北京记者Sergi Vicente对中国人春节期间涌入寺院的变化很感兴趣。他专程访问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说,每年春节期间,中国几乎所有寺院都是人山人海。
他告诉这位西方记者,人是要有信仰的,佛教在中国流传已两千多年,影响到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融入到了中国人的血液里,所以越来越多人到寺庙过年、烧香、祈福,也就不无原因。
据北京、湖北、江苏等各地媒体报道,到寺庙进香祈福的香客游客都以除夕夜到年初一最多。而这项&烧头香&的习俗可以上溯至宋代,如《东京梦华录》就有记载。&烧头香&寄托着祈求新年好运的心愿,真正烧到第一炉香的人则被视为尤其幸运,新的一年将会福星高照,吉庆相随。
但近年香客中出现烧粗香、烧高香的攀比现象,知名寺院年初一就烟尘萦绕,让古刹和出家人承受防火、维持秩序的巨大压力。2011年,许多寺院希望信徒能理性对待这项习俗,呼吁&烧头香不要攀比,更不必争抢。&
苏州西园寺云乡法师说,人们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赶在别人之前烧的香才是&头香&,其实&头香&指的是自己心中的第一炷香。&佛教在线&也援引台湾《人间福报》向信徒所做阐释:佛门寺院并没有初一&抢头香&的概念,而是&烧头香&;这样的概念,能够让信徒大众从容上香,静心的礼佛,乃至好好地跟佛菩萨诉说过去一年应忏悔检讨、以及来年发心想做的事。
对于未见改善的&抢头香&状况,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1月底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访问时关于&年文化&的一番呼吁或许从另一角度解析其原因。在这篇题为《年味回归,期待百姓智慧》的访谈中,冯骥才说,在中国农耕时代,新旧更替时,人们总是对未知的生活充满了期盼,形成了过年的两个主题&&辟邪与祈福。
&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缺少新的过年的载体,对年的盛情没有地方安放&,他说。
今年春节,湖北武汉归元寺因安全考虑,除夕夜不再开放进香,同时首次开启网上电子祈福,方丈隆印法师将为所有电子祈福的信众举办回向仪式。当地《长江日报》采访市民发现,多数人能理解这项决定,有市民担心过于拥挤现场易引发踩踏或火灾。同期,归元寺收到祈福电子信息10万余条,受市民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此外,广东佛教协会举办佛教音乐会,上海佛教福慧基金拨善款为200余户困难家庭送慰问金。
善加引导与鼓励,相信中国百姓的智慧将更多地出现在宗教活动中。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邢彦玲]
标签:&&&&&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佛教名博: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雨祈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