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学人类文化学

黔西县搭载学习平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中国文明网
黔西县搭载学习平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黔西县花溪乡围绕“学在农家”长智慧,以强化阵地建设、队伍建设为抓手,营造勤学上进、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转变群众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升广大群众学习意识、发展意识、文明意识,为实现花溪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搭载群众学习平台。加大以文化广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一事一议项目工程”,以挖陇村、兴民社区为重点,建设有乡村文化韵味的文化广场,提供群众文化活动空间。进一步改造农村文化场所,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把10个村(社区)农家书屋建设得更加舒适、便捷,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适时增加一些科学、法律、农业技术等农村实用性书籍,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在有条件的组设立图书借阅点,及时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深入推进“五大工程”建设,提高群众就业创业能力。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巩固提高扫盲成果,让新一代农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依托“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活动,深入开展农村农业技术培训,利用远程教育工程,把外地有益、实用的技术引进来,利用村文化广场等基础条件,借助学校等重要教育基地,每年组织5次以上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创业就业能力,着力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群众社会文明程度。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价值取向,实现农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保障群众知晓率,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制环境,建设法制政府、法制村居。
  加大乡土文化传承力度,提高群众乡土文化认可度。一是建立整理传承本土文化的实施方案和规划,建立专门的农村文化收集小组,对本乡本土文化深入探索和搜集,并编辑成册;二是发掘乡土文化人才,组建乡土文化队伍,积极开展本土文化活动,以农村山歌、花灯、广场舞等项目为重点,开展本土文化娱乐项目活动10余次,让农民重温“遗失的美好”;三是加大重要历史文物基地开发力度,重点挖掘和打造抗美援朝英雄易才学的光辉事迹以及重要文化和文物基地潜在的价值,提高农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李建)
来源:毕节文明网&&&&责任编辑:赵洋学生应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广州市一中校长吴海洋(左一)日前参加了赴英培训总结会。(资料图片)□信息时报记者 梁健敏 通讯员 梁恺之“一个赴英学习的中国孩子跟我说,在中国学习是‘要我学’,但是在英国却是‘我要学’,英国教育本身可以燃点学生的激情与动力,这也启发了我思考,怎样才能让孩子主动、积极、快乐地学习。”广州市一中校长吴海洋如是说。日前,广东省中学校长赴英培训总结会在广州一中举行,来自全省22所中学一把手畅谈赴英培训心得。在英国学生学习有激情“英国将‘每个孩子都重要’写入法律,特别是有需要帮助的残疾孩子,一个都不放弃!”作为培训班班长,一中校长吴海洋说,赴英直接感受到中英教育差异明显。据了解,英国将“每个孩子都重要”写入法律,按法律规定,政府部门必须有一位政务委员负责儿童事物,保障孩子健康安全成长、快乐成功、做出贡献并获得经济保障。不少校长感觉,我国在教改中也提出了“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的教育目标,两国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但英国关注得更早也落实得更到位。此外,学生们的学习激情也是中国校长们始料不及的。“一个在英国读书的学生跟我讲,在中国,是要我学,在英国,是我要学”。这样的表达让吴海洋印象深刻,“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孩子主动、积极、快乐地学习,中国教育任重道远。”“教育需要人本、需要激情、需要创新。” 谈到赴英感受,吴海洋说,教育的本能——不在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讲究教育的艺术性,讲究师生间平等对话。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高科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知识更新和老化的速度加快,学校一次性教育出来的学生只能算“人才毛坯”,要适应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回国后,校长们结合本校实际为所在学校做好愿景规划。“一中要在广州市智慧校园建设和荔湾区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背景下,做好智慧校园试点建设的工作,以智慧校园应用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吴海洋说。不同教育文化带来冲击据了解,广东优秀中学校长到基础教育先进国家英国培训已是多年传统。去年,省教育厅、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便组织全省22所中学的校长赴英接受为期21天的培训。培训包括赴伦敦大学聆听教授讲座,了解英国基础教育前沿动态;到英国四所不同类型的学校考察,感受英国教育理念以及学校的生存状态。最让学员们难忘的要数跟岗深度考察,中方校长跟着英方校长近距离体验学习,通过亲身经历有效对比反思。“不同教育文化和社会制度对校长们冲击很大,也让校长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产生改变,推动教育发展,让孩子受益,培训取得很好的效果。” 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王小棉教授说。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浙江频道--人民网
复旦书院通过自主管理引导学生转变观念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来源:&&&&&
新学期开学了,复旦大学希德书院的“生态治理工作室”终于初具雏形,这将成为书院通识教育与院系专业教育的结合点;任重书院的TECC社团也没闲着,寒假里他们为盲童录制的有声书,陪伴着那些渴望看见这个世界的孩子们;克卿书院参加临床实习的学生,在全国各地的医院里,和医务人员在一线岗位上共同度过了春节……
在复旦大学,书院已经成为学生参与各种校园活动的重要平台。创始于2005年的书院是复旦大学推行本科通识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建立之初就将文化建设作为立院之本与育人之基础,现在更是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形的物理空间和无形的精神价值融为一体。
今年是复旦大学书院建设的第十10个年头,已建成的志德、腾飞、克卿、任重、希德五大书院,分别以复旦历史上5位德高望重的老校长的名或字命名。在复旦,书院正成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无缝衔接的关键通道,成为探索德育生活化路径的重要平台,也日益成为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建设管理的组织单位。
将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
在西方不少综合性高校,书院是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复旦大学,五大书院既借鉴西方大学住宿学院的模式,又兼顾中国传统书院文化的传承,致力于让学生在接受通识教育之余,感受到大学文化气息和生活魅力,实现学生的“全人发展”。
中国古代书院中师生关系和睦,通过师生之间的辩论和质疑,启发学生的独立思维,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老师更可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德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复旦学院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书院的重要内容,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精神传承是书院最重要的功能,也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的关键支撑。
各书院成立以来,除了住楼辅导员以外,各个院系的教授、副教授们也都入驻书院,担任学生的导师,定期到书院与学生交流。学生入学后,平时生活中,不再只能和辅导员打交道,而可以与大牌教授们经常在一起,充分交流从学习到生活的各种话题。
各个书院也逐渐建起了各具特色的师生交流渠道,志德书院“明德沙龙”、腾飞书院“腾飞论坛”、克卿书院“明道讲堂”、任重书院“任重沙龙”、希德书院“导师论坛”都成为在师生中非常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每学期定期举行的师生共膳、院长午茶会等活动,成了各书院学生的期待。此外,志德书院、希德书院还开设了零学分的书院课程,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和各行业杰出人士为学生授课,带领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感受学科魅力。导师们还积极参与到书院社团、社会实践活动中,担任指导教师,在人格和学识上引领学生,在生活中熏陶学生,达到重建师生关系的目的。
成为“朋辈教育”的平台
相关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遇到困扰和难题时,最先向身边的同伴或朋友倾诉。而书院的公共空间常常被认为是学生交流的平台,尤其是志趣相投的同学朋友之间的交流,对学生起到重要影响。这被称为“朋辈教育”。
中国高校内学生住宿的公共空间历来都是只承担了生活功能,很少有交流功能。中国古代书院就非常注重建筑的选址和内部设施的营建,一般都设有讲堂、斋舍、书楼、祠堂,体现出书院的学术理想和道德追求。而海外大学的书院也是如此,除了承担学生的学习、生活功能以外,也是学生亲密交流的载体。
近年来,复旦大学的五大书院开始重新规划、设计公共空间,搭建起“朋辈教育”平台。
现在的五大书院借鉴古代书院的精华,在学生住宿园区重新规划各书院的整体布局,精心研究和设计书院的建筑结构和功能,在每个书院都建有公共活动空间,内设藏书阁、阅览室、研修室、导师谈心室、国际文化交流室、健身房、咖啡吧等功能房。精心规划的公共空间,把大学校园中师生间传递知识、传递学养、传递人格魅力与传递人文关怀的关系连接得更为紧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入交流、学习的元素,促进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学习的融合。
2014年,“朋辈沙龙”先后邀请大学生年度人物赵政、大学生年度人物“5023寝室”、复旦“龙王”气象达人王天珑等优秀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故事。“周末时光”则定期邀请学生中在个性化发展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做交流分享和成果展示,为学生开拓视野、交流兴趣、展示潜能提供平台,同时也有助于相互启发、相互碰撞,许多新的观点也借此跳跃出来。
2010年,腾飞书院5023寝室获得“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截至2014年,“经典读书计划”共收到师生推荐书目1000余本,其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书籍300余本,每年组建读书小组近100个,累计参与学生达8000多人次;“启航科创计划”共开设项目250余个,参与学生达1000多人次。2013级技术科学实验班贾子剑同学谈到参加书院活动的感受时表示,“通过每次活动,我们去汲取历史沉淀的营养,吸收先贤冥想后的精华,品味岁月洗涤的智慧,在阅读中成长,在交往中进步。”
书院还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委员会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教育的动力,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在学习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师生交流中变“被动”为“主动”,在校园管理中变“发牢骚”为“提建议”,在社区公共事务中变“事不关己”为“积极参与”。
(责编:赵倩、翁迪凯)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您当前所在位置: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文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不明白的事情,你是否想要弄清楚,精品学习网小编收集整理了很多稀奇古怪的资料,希望满足有很多疑问的你!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文化?
林语堂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但它是一个以诗歌为宗教的国家。那些璀璨夺目的诗歌留存千年,构筑起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情感。如今,身处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也许人们再也不能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此时,古典诗词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和作用?本期&岭南大讲堂&文化论坛&上,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大兴通过生动的例子解读古典诗词的现代魅力。
一切真的古典文学都是现代的文学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讨论的话题是古典诗词的现代魅力,可能有朋友会问,古典诗词是传统的文学,传统的文学跟现代人有关系吗?有作用吗?有魅力吗?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个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的话&一切真的历史都是现代的历史&,我现在把他这句话稍微做一点延伸,我觉得&一切真的古典文学都是现代的文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古代文学家所面临、所描写、所表达的许多问题,今天仍然存在,仍然是我们今天所要面临的问题,这也是古典诗词的普世价值之所在。古人的精神世界和我们是相通的,古典诗词的现代魅力有两重含义,一个从客观上来讲,古典诗词当中确实有许多和我们现代相通的地方。第二,从主观上来讲,我们读古典诗词应该具备一副现代的眼光。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我认为最普遍的,或者说最严峻的问题应该是两点:第一,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第二,道德水平严重下降。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现在,我们天天都在讲和谐,其实和谐有两个基本的含义,第一,要建立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第二,要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恰好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两个最基本的主题。
请客吃饭中看出古今不同
孟浩然的好作品很多,我们今天选的是一首和自然、和人的关系比较和谐的作品《过故人庄》,我先给大家读一遍: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诗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比较平淡,他不用什么典故,也不去雕琢字句。但意蕴是很深厚的,所谓语淡意不薄。
第一句讲请客的食物。吃的是鸡和黍,那个时候的鸡是走地鸡,黍也是自己家种的。故人等鸡长大了,黍成熟了,就请好朋友孟浩然过来,用的都是健康食品、放心食品。而且我们在座的朋友,应该说多少人在广州的郊区都有熟人吧,都有朋友吧,都有故人吧,等他们家的桂圆熟了,等他们家的鸡长大了,有没有邀请你去?没有吧。这就说明你们的关系还没有像孟浩然和他的朋友之间的关系。用自己养的鸡,用自己种的黍来招待自己的好朋友,这一点不一定是我们现代的人能够比得上的。现在大城市的人有几个人是把朋友请到自己家里来吃?一般都是在餐馆里面吃,在餐馆里面吃大概有几个意义,第一个是懒得做,第二个是显摆一下。第三,不是贴心的朋友我不想把你带到家里,不想让你知道得太多。所以,这个关系就隔得很远。古代人是在家里吃的,而且是面对打谷场和菜园子吃,这就是没有把他当外人。
再一个,吃饭的时候说什么?&把酒话桑麻&,乡亲们在一起没有别的话,杂言就是乱七八糟的话,他说&把酒话桑麻&,也不谈国家大事,因为国家大事的话题太重大了,一个农民承受不了。不像我们现在一个人到了农村去了喜欢跟人家谈国家大事,喜欢谈奥巴马,这些就不是很恰当。最后,吃完了之后下一次还来不来?这个很重要,如果这次宴会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话他就不会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次的宴会纯粹是朋友之间的叙旧,没有任何功利目的,这也是我们很难做到的。为什么我们研究请客没有古代人那样爽快呢?因为我们现在请客吃饭难免有功利目的。我们可能会说我的儿子今年大四了,您不是认识王维、认识朝宗吗?您能不能给他在荆州找一个位置?所以说,他们没有这么多世俗的考虑。
古典诗词帮助人们回归&原生态&
中国人认为文学是与天地并生的,刘勰的《文心雕龙》讲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人有七情六欲,由于受到自然界这种物的感动,他才开始写作,这种过程十分自然。所以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里面的&物&就是自然,诗歌就是人和自然的有机融合,人的情感的有机融合。所以叫&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古代的这些作品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在现代工业社会就不一样。现代工业剥夺了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体验,使人们远离了自然的原生态。现在自然环境已大多为人工所取代,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诸多角度来看,我们所体验和理解的世界已经被人类加工处理过了,再也不是直接或者本源的了,而是间接的。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水泥地覆盖了一切原本可以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生物,建筑物遮住了自然美景,我们的饮用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的,而不是来自溪流或蓝天,植被也被人类的思维所局限,被人类按其品味改变。这就是美国的学者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现状的描述。
古人描写的是原生态的自然,而且古人用的语言是一种不经过雕琢、野生的语言。现在有些语言就不是这样子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说,最好的语言是一种&野生&的语言,普通的好文章就像一座花园,在那里,经过锄草和精心栽培,其生长的正是你所想要的。然而真正的好文章却不受花园篱笆的约束,它也许是一排豆角,但是也可能是几株花、野豌豆、大百合,美洲茶。更不可预测,也包含了更深广得多的智力活动,所以我们说古典诗词描写的是自然的原生态,用的语言是野性的语言,自然的语言,没有经过雕琢的语言。
中国古典诗歌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对原生态大自然的记忆,帮助我们恢复对于单纯的、真诚的、厚道的人际关系的记忆。由于古典诗歌首先是一种感性的存在,是一个美的存在,是一种艺术的存在,所以这种恢复首先是一种感性的过程,一个审美的过程,一个艺术欣赏的过程。古典诗歌的现代魅力不仅仅体现在精神上,同时也体现在审美上。
提问:我们要怎么去通过诗句来解脱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我们怎么去通过诗性的思维方式来化解这种矛盾?
曾大兴:古人把诗的作用看得很重,我们现在对诗的作用不像古人看得那么重。你说诗歌能够拯救我们什么,我觉得这对于诗歌来讲是一个不可承受之重,诗歌只能唤起我们的记忆,唤醒我们曾经有过和大自然的美好关系,唤起人类曾经有过的单纯的、厚道的、真诚的记忆。我们知道曾经拥有很美好的自然环境,现在再来保护大自然,就有一个参照性;我们知道人的道德水平的下降不是历来就有的,曾经有过很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艺术的唤起,是一种感动、感染。这种东西能有多大的作用呢?不可能很快就见成效,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要活得简单点,虽然现实生活很复杂。比如说今天在座的这么多位,冒着寒风赶过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单纯的追求,我们来体验诗,我们来学诗,我们把其他的社会交往暂时放一边,我觉得这就够了。诗的作用只是提升一下自己的境界,不可能有大的作用。
本文标签:
频道相关推荐
作文频道交流QQ群:
精品学习网作文频道新浪微博
@精品学习网作文频道
更多精彩~手机扫描二码
小学生:jpxxs633
初中生:zk51edu
高中生:gk51edu
精品学习网()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作文快搜索
十万个为什么最新更新
学习在线查询工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言文化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