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在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役初期很惨,休战几个月后为什么会翻盘

帖子主题:[血狼]从军事角度浅析辽沈战役国军败因
共&10996&个阅读者&
军号:582626 头衔:欣欣然学社门徒
工分:10397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血狼]从军事角度浅析辽沈战役国军败因
文章提交者:新六军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1948年末至1949年初,注定将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在这一时间进行的国共三次大决战,不但是各国军事专家研究的经典战例,也是众多军史爱好者们热衷讨论的话题。中以最为关键,因为这场在黑土地上争夺的成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后两次战役的进程。而辽沈战役的重中之重当然是锦州之战,在这次决定“多米诺骨牌”倒向的较量中,一方并非没有翻盘的机会,但一连串的失误和昏招,加上存在已久的自身的顽疾,使得他们最后的一线希望也付之东流。在这里,在下试着从军事的角度去分析一下锦州之战中国军诸多败因中最重要的几点。国军在锦州的失误可谓不胜累举,但简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坚守锦州的时间太短;华北傅作义集团未做有力的救援和策应;葫芦岛东进兵团的救援失败;沈阳卫立煌集团西进兵团的救援失败。当然,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个失误都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但硬要从中分清主次,也仍然有脉络可寻。下面,在下就个人看法对上述几点逐一分析。一
范汉杰集团坚守锦州的问题或许有人认为,如果锦州守军能做好充足准备,玩命死守,那怕坚持两周以上的时间,东西两路救援兵临城下,被截断补给和退路的东野的情况就会急转直下。就如同一年前的47年6月,陈明仁率3.4万余人在四平城面对民主联军三个主力纵队和若干独立师的全力进攻,顽强坚守了整整二十天,最终赢来了转机,变被动为主动,使林彪多了一个“走麦城”的经历。而范汉杰辖十万之众,从10月9日到16日,连外围作战在内仅仅七天便城破兵败,可谓无能之极。国军锦州集团有卢浚泉第6兵团,共4个军14个师15万人,其中的54军和第8军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对抗东野六个纵队(锦州攻坚战前增至十个纵队,但半数多用于阻援和作为预备队)竟然败的如此之快和彻底让人大跌眼镜。但是,1948年的东野和1947年的民主联军在火力、兵员素质、攻坚经验等方面已经完全没有可比性了。范汉杰对于城市防御的造诣也远低于陈明仁和长春的郑洞国。锦州守军在兵力配属和工事构造极不合理,加上东野在吸取了四平的教训后采取了正确的战术(如:大量的土工做业;高强度的炮火准备;大兵力的一次性投入等)。因此,要范汉杰在锦州固守两周以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便是因为他个人能力的原因使得士气低落的锦州国军过早的放弃,也不能成为辽沈战役国军失败的主要原因。但三十一个小时的防守记录,依然是东北国军前所未有的最差成绩。二
傅作义集团救援和策应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相对于其他战场,情况最好的国军华北战场傅作义集团有没有能力救援锦州。1948年中期,华北国军在兵力、装备、指挥等方面是远强于华北野战军的。虽然在1948年8月,中共华北军区发动察绥战役牵制住了傅系主力35军、暂编第4军等部10个师,但与此同时,华北野战军也被钉死在察绥地区,根本没有能力威胁平津。此时北平地区尚有蒋系李文保定绥靖公署的两个军和石觉的三个军,组成出关作战的兵团不成问题。日,东野共军攻克义县,夺取锦州的目的一目了然。如果当时傅作义从大局考虑,主动增援东北。只需让山海关守军以进攻的姿态佯动,然后以石觉的三个军零一个师为主,加入李文主力16军,出喜烽口经热河东逼义县,必定会给东野的右翼造成很大的威胁。热河共军地方武装力量弱,无法有效迟滞半机械化的国军。拥有重准备并成整兵团建制出击的此路援军,其效果应该会远远大于临时拼凑起来的葫芦岛的“东进兵团”。 只要东野抽出两个纵队以上的兵力到南面阻援,锦州守军的压力就会大大减轻。何况,以林彪细心谨慎的性格,面对三路援军是否还有勇气决战,是个不小的问题。只是这时他再想回头,只怕也是没有可能了。所以说,华北国军那怕只做出全力救援锦州的姿态,东北战场鹿死谁手,就是个未知数。然而傅作义一心想着老窝绥远,和蒋又素来有隙。所以故意夸大华北地区的安全形式,终不肯调一兵一卒救援锦州,甚至在10月,为搪塞各方,还组织了一次雷声大雨点小的“偷袭西柏坡”的行动。给蒋造成一个华北国军的兵力要用来力挽狂澜的假象。而更可笑的是,为拉拢傅作义,蒋把华北嫡系部队的指挥权的交给了傅,所以没有傅的命令,连蒋都没有办法调动李、石两部人马出关。作为把一个战区经营的井井有条,很有能力的名将,关键时刻缺乏战略眼关,没有把两个战区当做一盘棋来全盘考虑,不得不说是傅作义的一大失误。而这一重大失误,不但成就了东北国军的败局,也在不久后埋葬了他自己。三
葫芦岛东进兵团的救援问题一直以来,很多人把东进兵团止步于塔山当做东北国军最重要的败因,塔山阻击战也一再被神化,甚至国民党方面有“党国之败,败于塔山”的说法。然而,国军几大败因中,东进兵团的救援因战术上的种种制约,实际上是最不能奏效的。葫芦岛的增兵,一度曾让林彪非常担心,具体到后来的部署,也是最为看重的。除11纵和若干独立师外,还把最善于防守的四纵也摆在了塔山。总预备队一纵也是为塔山准备的。另外,最关键的一点还把炮兵旅配属给了塔山守军,加上各纵队直属炮兵,这一百多门重炮在战斗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国军东进兵团具体为九十二军二十一师、六十二军、五十四军和暂编六十二师、独立九十五师共9个师。(三十九军两个师因为风浪太大,军舰无法靠岸而没有参战)实际攻守双方兵力对比为9比8.5,进攻一方明显兵力不足。另外,该兵团由原葫芦岛守军和山东华北部队拼凑而成,缺乏协同作战的经历,组织和指挥混乱;且多为在其他战场打惯顺风战的二流部队,唯一能打的独95师又对东北共军的强大火力、战斗意志准备不足。其次,战场环境对国军也是不利的。塔山虽然离锦州很近,又没有坚固的防御干事,但它东临渤海,西靠虹螺观山,正面开阔处仅不到一公里,进攻一方无法展开兵力,也不能采用迂回和穿插的战术。在实战中,国军部队便是在无奈之下逐次投入兵力的,10月10日到10月11日,以54军、62军为主发动攻势;10月13日至10月15日,才让独95师粉墨登场。而守方可以用重炮打击敌纵深和兵力集结区域,也能从正面发起强大的反冲锋。54军和独95师的几次突破都是因为缺乏后援而被守军的反冲锋赶了回去。需要一提还有双方的火力问题。很多人认为国军有海空军炮火支援,占火力优势。实际上,除54军和独95师共四个师为半美械师外,其余的部队都是日械装备,重炮因为海远的关系基本没带来或带来后无法很快的形成战斗力。所谓的空中支援只是每天来几架战机乱扔几颗炸弹而已,聊胜于无,原因是负责支援锦州战场的国军华北空军力量很弱;海军的“重庆号”舰上根本没有爆破弹,用于海战的穿甲弹打到松软战壕上无异于隔靴搔痒,而且军舰的载弹量非常有限。因此,所谓的海空支援不过是空有其名。综上所述,东进兵团在任何方面对塔山守军都不占优势,看似危险的塔山防线实际上稳如泰山。任凭东进的国军如何努力,塔山注定是他们逾越不过的鸿沟。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东进兵团救援锦州只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家一直所公认的“东进不利的原因”,其实并不是辽沈战役的最关键点。四
沈阳廖耀湘西进兵团的救援问题在东北,拥有最强大战斗力和机动力的廖耀湘兵团无疑是东野最大的心病。即便到了48年初,东野任何一个纵队都无法抗横新六军中的一个师。因此,当六个军十七个师又三个骑兵旅的庞大的廖兵团出沈阳的时侯,无疑是一支最有可能改变战役结果的力量。这支拥有两大王牌和很多准一流野战部队的精锐如果能争分夺秒,义无返顾的杀向锦州,会是什么局面恐怕谁都难料。然而,西进兵团在时间上的一再耽搁和种种消极的举动终究成为辽沈战役中最难解的迷团。早在9月24日,蒋便急令卫立煌让廖兵团出沈阳救援锦州,被卫拒绝。如果说这时“东北剿总”的高层尚在顾忌东野意在引蛇出洞还情有可原,然而在10月1日义县丢失后,卫廖等人仍然对形式如此麻木就很难理解的了。现在有部分人认为卫立煌早以和中共暗中往来,故意破坏国民党东北战局。然直到今日,此说并没有得到任何中共官方的证实。其实,象九兵团这样嫡系中的嫡系是否出动,决定权当然还是在蒋手里,但执行与否便要看沈阳的实权派廖耀湘了,问题就出在这位蒋非常喜爱的留法学生的身上。纵观这位喝过点洋墨水,名声显赫的实权人物的军事生涯中,情形大好时总是意气风发、精神十足;而一但处于逆境时,往往毫无斗志、昏招频出。他远征缅甸时是这样,在东北仍然如此。而且其为人谨慎到了极点,过早的对东北战局失去了信心更使得他缺乏对大局的基本判断。所以,整个九月到十月初在不断的吵吵嚷嚷中不肯出沈阳的关键不在于卫而在于廖。10月2日,蒋亲临沈阳下了命令,无奈之下,在又拖延了整整两天之后,他才极不情愿地出来了。即便在这个时侯,只要廖耀湘采取破釜沉舟之势,借九兵团强大的机动力和攻击力,以新六军开路直扑锦西走廊,时间仍然绰绰有余。东野负责阻击西进兵团的三个纵队也绝对不可能挡住他们。但廖此时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一出来就准备派52军去抢占营口,摆明了先为自己留后路,只是遭到了几个军长的反对;接着更离奇的是竟然南辕北辙,挥师西北去取彰武,还美其名曰断林彪的补给线。就这样磨磨蹭蹭的在看局势的变化:如果东野久攻锦州不下,国军东进兵团又顺利的情况下便就势扑下去捡便宜;一但情形不妙马上转营口溜之大吉。于是,锦州炮声已渐渐稀落之时,这支东北平原上最强大的机械化突击力量还在彰武和新立屯附近打转。我们再看后来,廖兵团在蒋夺回锦州的严厉命令下,从彰武打到黑山一线,仅仅用了四天!由此可见,他们一开始完全有能力在很短时间从沈阳打到锦州城下。但因为廖耀湘的消极观望,整整十五天的宝贵时间浪费了。正是因为他的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不但坐视了锦州的丢失,还为自己的整个兵团挖好了坟墓,继而葬送了整个东北。可为而不为之,乃国民党东北失败的最大军事原因。整整六十年,那场在黑土地上的决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拊去掩盖在历史上的尘土,我们依然在试图寻找它的真相。从各种大相径庭,甚至是为麻痹世人眼睛而存在的史料中,想还原出真正的历史是很困难的。但欣慰的是现在用脑子看历史的高手越来越多,所以对以上个人不成熟的分析,还请有不同意见的行家们不吝赐教!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让狼性充满世界的每个角落!
一寸河山一寸血
十万青年十万兵!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血狼]从军事角度浅析辽沈战役国军败因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34835 工分:44
左箭头-小图标
82楼&美国记者早在1947年夏天,就根据东北蒋军将校的情报和观点,预测到东北蒋军会被关内打狗,只不过没想到东北蒋军居然坚持了一年多才玩完。国军真厉害,竟能支持一年多啊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38628 工分:31879
左箭头-小图标
美国记者早在1947年夏天,就根据东北蒋军将校的情报和观点,预测到东北蒋军会被关内打狗,只不过没想到东北蒋军居然坚持了一年多才玩完。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90249 工分:8460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辽沈战役,总体上可看做是一盘激烈的围棋大对杀。最终是林彪下赢了。不说别的,仅仅一个,塔山防线如果解放军守不住,对这场战役的后续发展就有致命影响。因为这棋盘上的关键点,我看就是锦州这个至关重要的点。解放军是长途奔袭,侧敌行军。一旦锦州攻不下,林彪同样脑袋要疼的。因为廖耀湘也在解放军的后方,还断了解放军的退路。你除了把锦州这块棋子尽快吃掉,已经没选择了。所以林彪说,请了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大决战》里,他也说过,我不管伤亡,我只要塔山。不管是不是虚构,但是的确不可否认,塔山防线一旦被国民党军突破,对战局的影响是不能用一般话来形容了。这可是决战,四平街已经不能比了。但结局终归是林彪先于对手一步,把围在锦州的棋子吃了个干干净净。而廖耀湘的军队一下就成了没有实地依托的棋子,前边的实地(锦州)没等够着,就眼看着变成了对手的实地;后边的实地(沈阳),也有一大段距离。再看看自己,因为悬军长孤,还没有眼位。等他想把自己这条棋子连回去的时候,林彪又先他一步把他的退路给断了;断了他还没法做出气眼。最终是廖耀湘又被屠了一条大龙。这盘棋下到这个份上,就是棋圣都得投子认输了。孟良崮战役,也好似一盘精彩围棋大对杀,解放军如果攻不下孟良崮,也不好办。因为你围了人家,人家在外线也在跟你对围。结果解放军同样是先敌人于一步,把74师这块棋子给吃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614856 工分:410
左箭头-小图标
九兵团明明是5个军12个师,怎么变成了6个军17个师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6452 工分:11067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城里国军锦州集团有卢浚泉第6兵团,共4个军14个师15万人,其中的54军和第8军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城外国军部队便是在无奈之下逐次投入兵力的,10月10日到10月11日,以54军、62军为主发动攻势;10月13日至10月15日,才让独95师粉墨登场。而守方可以用重炮打击敌纵深和兵力集结区域,也能从正面发起强大的反冲锋。54军和独95师的几次突破都是因为缺乏后援而被守军的反冲锋赶了回去。问楼主,这54军到底在城里还是在城外?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86783 工分:2565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断影残红
在第53楼的发言:主要是共军人太多了~起码得有个几百万吧~
然后是国军人太少了~估计才有个十来万~
然后共军有苏联支持和日本缴获留下的补给和装备
还有国军内部有内奸~还没得到华北部队的支援
所以失败了
共军起码有几百万?国军才十万?说这话之前先把脑袋放到冷水里泡一下,再去查一下光锦州守军就有多少人,再看看林帅攻锦州一共多少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86783 工分:2565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123aa123
在第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第五分队
在第5楼的发言:笑话贴。这种贴还能加分。
如果国民党有足够的弹药。共产党能打下哪个城市啊。
国民党的弹药靠美国供给和自己的兵工厂制造,而共产党的弹药除了缴获国民党的以外,还可以用高粱杆子代替,当然国民党打不赢共产党了。还可以用小米代替,国军当然打不赢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86783 工分:2565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傻豪
在第4楼的发言:曾有挺蒋小将曰:"如果国军有B-29有战列舰来地毯式轰炸,我就不信国军打不过塔山...."说这话的人没毛病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35317 头衔:又红又砖铁血伙头军 工分:120197
/ 排名:891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嘿嘿!也别都怪廖司令官。其实蒋先生这个人,从来都是小事情精明,大事情糊涂。守塔山的那4天(或者5天,反正中间换赵子龙师上攻势停顿了一天)里,54军我印象里强攻了2天之后自己提出来要搞个迂回。其实纵然迂回成功,4纵后面的1纵也能填的上。不够估计就对另一个小事精明的林总战役决心产生威慑了。当然这就扯远了。问题在于,明明知道部队展不开,你又大骂了那阕汉谦,你怎么就想不到,你那赵子龙师长持功自傲霸王硬上弓,白白贻误了战机。所以话说回来,战术上廖司令官是有失误,但是蒋先生那毛病也有多年了(明知南京不可守,又幻想德国调停)。整体来说,60年前的那场决战,毛很清醒,林后来清醒,蒋先生跟他的战友们,从来都不清醒!呵呵。可怜啊!可怜南京城里的10万老兵,可怜新22师打残以后抱头痛哭的生死弟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22110 工分:8017
左箭头-小图标
战争的胜败,不能简单的用兵力的数量和武器的多少来衡量,军队的素质,人心的向背都很关键,蒋介石善于制造矛盾,而毛主席最善于利用矛盾。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74304 工分:10163
左箭头-小图标
haha 有道理啊,说的太好了,只是还不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99520 工分:1234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霹雳系列
在第6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新六军
在第5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霹雳系列
在第20楼的发言:辽沈战役国民党失败的最大原因在于:
蒋介石干预一线指挥员太多,剥夺了一线指挥员的权力。
其实国民党的将领有着出色的指挥才能,但老蒋却坐着飞机瞎指挥。
再看一下老毛,不管林彪对不对,但给林彪的电报最后总要加上请其自己根据战局定夺。
这就是国民党失败的根本。
恰恰相反,在辽沈一役中,蒋并不是瞎指挥,他和毛都同时把眼光放在了东北门户锦州.并在很早前就令沈阳集体撤到锦州,可惜军令不畅,遭卫和廖抵制.
而他的东西两兵团齐头并进,决战于锦州城下,也是当时无奈之下唯一正确的死里求生之法,可惜执行的人出了问题.
他唯一的错误只在于锦州失守后还强令廖兵团夺回锦州.
你又在提老蒋庇护~不理你了!支持MM,咱以后不跟他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25931 工分:30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分析的很透彻国军的很多败战都是因为各部队战术配合相互打援比较消极说白了,就是舍不得动用自己的家底,首先想到就是个人的利益当然也离不开老蒋时不时的就亲临前线督战这样对前线将官是压力,同时也会有抵触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作为统帅,应该纵观全局,不一定要事必亲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8701 工分:3225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朱湘儿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qetuol
在第8楼的发言:"辽沈战役"大家都印象深刻,林彪用一千门重炮对锦州齐射,在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有,范汉杰能守七天已经很不容易.
另外,东进兵团掌控在侯镜汝手里,怎能有所作为
侯镜如其实也是墙头草
不是坚定的亲共侯镜如13岁毕业于永城高等小学.1919年春考入开封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英文科,1923年冬毕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并加入中国国民党,11月毕业,任教导一团排长。1925年2月侯镜如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冬,由周恩来、郭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7月参加北伐, 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十四师团参谋长。北伐军到达福州时调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第三师党代表兼师政治部主任。1927年2月侯镜如离开北伐军到上海, 在周恩来领导下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准备和指挥工作,为暴动指挥成员之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在与敌人搏斗中右胸负伤,伤愈赴汉口任国民革命政府武汉三镇保安总队长。7月,汪精卫集团公开反共。侯接受中共中央前敌军委指示,任贺龙的二十军教导团团长,在南昌参加“八.一”起义。8月30日,在会昌战斗中,左胸负重伤,转赴香港治疗。12月,回沪,在中央军委工作。1928年4月,离沪赴汴到中共河南省委负责军委工作,在接关系时被捕入狱,监押14个月。1929年7月赴沪,被党中央派往香港,在中共中央华南局工作。翌年春调往天津中共顺直省委负责军委工作,1931年回到上海,因中共中央保卫局局长顾顺章叛变,党组织遭到破坏,与党失去联系。不久,到山西晋城国民党第四十一军军长孙殿英部,出任该军驻南京办事处代表。......1947年,中共党员李介人持安子文信送侯镜如,信中转达周恩来、贺龙对侯的关怀,使他下定决心,待机起义。1948年起,侯升任第十七兵团司令官、天津塘古保安司令、长江防务预备兵团司令、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兼华东军官团总团长。在此期间,经李介人往返多次联络,侯指示九十二军等部队,相继在北平和福州起义。侯不由福州去香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继续对台工作。日,侯镜如奉周恩来总理批示回到大陆。10月任国务院参事,1954年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59年任国防委员会委员,1977年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委员会主任委员,1979年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政协全国委员会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1981年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1989年3月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同年11 月任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是政协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2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8701 工分:3225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傻豪
在第4楼的发言:曾有挺蒋小将曰:"如果国军有B-29有战列舰来地毯式轰炸,我就不信国军打不过塔山...."那就又一个吃着白菜想鲍鱼连看菜吃饭都不懂的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8701 工分:3225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朱湘儿
在第3楼的发言:如果新一军不搞残,孙立人不带走500个骨干,如果新38师不在长春憋死
结果难说……
塔山,本身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廖耀湘确实是最大的罪人,他的观望,对战局起了根本性的作用。一支所谓王牌走了些骨干就站不起来!一支王牌居然被地方独立师为主的兵团所围困,本身就已经说明问题!至于廖耀湘他为什么观望徘徊?还不是担心围点打援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15604 头衔:水虎鱼 工分:683563
/ 排名:410
左箭头-小图标
上下不同心从来都是兵家大忌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86051 工分:2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辽西战事纪实》廖耀湘:1948年5月初,......罗泽闿又提出:“万一在沈阳主力未撤退之前,共产党就打锦州,那沈阳主力应该如何行动?”我根据卫立煌的意旨,提出:“在这种情况下,应由关内迅速增兵葫芦岛,直接解锦州之围。因为那里距离近,后方安全,翼侧有依托,补给无问题。沈阳部队应待葫芦岛与锦州部队会师后,东渡大凌河出沟帮子向东推进时,才能够西进与东进的部队相会合,打通锦沈交通。”罗泽闿说:“如此,锦州可能发生意外危险。”我说:“解放军可能围城打援。沈阳主力如单独西出,背三条大河,侧敌前进,增援锦州,更有被节节截断、分别包围、各个击破的危险。”我们两个人就此争辩起来。罗泽闿当着蒋介石的面竟不客气地说:“将来东北战局,要由廖司令官负全部责任,因为全部精锐部队都掌握在他的手里。”蒋介石当时也没有来得及详细思考,所以也未作别的指示,只是再补充一句:“这问题留待以后再详细研究。”本文内容于
20:27:35 被海军信号兵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86051 工分:2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读《辽西战事纪实》发现:早在1948年5月初,在辽沈战役发起前近半年之前,国军对共军的辽沈战役作战方案就作出了非常准确的判断。国军中也是有高手的啊,罗泽闿,竟然有如此高超、准确的判断,竟然能够与毛泽东不谋而合!只可惜此准确判断,竟然未被蒋介石引起重视,未被采纳。在东野是采用围城打援作战方案,还是采用攻打锦州作战方案选择上。廖耀湘与林彪的水平是一样的;廖耀湘判断共军(林彪)是围城打援。如果没有毛泽东最终迫使林彪改变了最初制定的辽沈战役作战计划,廖耀湘的这个判断是非常正确的。罗泽闿与毛泽东的水平是一样的。罗泽闿判断出来共军(毛泽东)要攻打锦州的危险。罗泽闿甚至预计到了“锦州可能发生意外危险”失败的结果。“我们两个人就此争辩起来。罗泽闿当着蒋介石的面竟不客气地说:‘将来东北战局,要由廖司令官负全部责任,因为全部精锐部队都掌握在他的手里。’蒋介石当时也没有来得及详细思考,所以也未作别的指示,只是再补充一句:‘这问题留待以后再详加研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65436 头衔:铁十字城堡公主 工分:10510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新六军
在第5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霹雳系列
在第20楼的发言:辽沈战役国民党失败的最大原因在于:
蒋介石干预一线指挥员太多,剥夺了一线指挥员的权力。
其实国民党的将领有着出色的指挥才能,但老蒋却坐着飞机瞎指挥。
再看一下老毛,不管林彪对不对,但给林彪的电报最后总要加上请其自己根据战局定夺。
这就是国民党失败的根本。
恰恰相反,在辽沈一役中,蒋并不是瞎指挥,他和毛都同时把眼光放在了东北门户锦州.并在很早前就令沈阳集体撤到锦州,可惜军令不畅,遭卫和廖抵制.
而他的东西两兵团齐头并进,决战于锦州城下,也是当时无奈之下唯一正确的死里求生之法,可惜执行的人出了问题.
他唯一的错误只在于锦州失守后还强令廖兵团夺回锦州.
你又在提老蒋庇护~不理你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1207 工分:1608
左箭头-小图标
其实这最主要的责任应是蒋介石,一是他对一线指挥员的干预太多,二是他只重视中央军,而瞧不起并打压地方军。所以才会导致国民党派里的乱七八糟的军都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1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86051 工分:2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解放军和国军之间的实力对比相差太悬殊了。共军对国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刻已经到来了。东野围困长春国军守军,时间竟然能够长达半年之久。沈阳的国军根本就不敢去救援长春!为什么?因为双方的实力相差太悬殊了。因为东野主力就布置在沈阳长春之间,围城打援,围困长春,等着打沈阳国军的援兵呢。廖耀湘的1个兵团,10万人马?在东野已经是小菜一碟了。国军还是清醒的,害怕在从沈阳去长春的半路上,就被东野给消灭光了。卫立煌就是不派援兵去救长春,不上钩。害得林彪在几乎长达半年长的时间里面竟然无仗可打。在这种情况之下,东北国军只剩下了一条路可以选择:逃命!赶快逃命,完全弃长春的国军守军而不顾,放弃沈阳,向关内逃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86051 工分:280
左箭头-小图标
卫立煌总兵力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另有一些地方保安团共55万人,不仅数量上已处于绝对劣势,已分别被分割压缩于长春,沈阳,锦州3个孤立的地区。长春,沈阳,通向关内的路上交通已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处境十分困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86051 工分:280
左箭头-小图标
在东北战场上,人民解放军更是处于压倒优势的地位。1948年3月冬季攻势结束后,东北地区97%以上的地区和86%以上的人口已获得解放。解放区拥有铁路1万余公里。占东北铁路的95%。至8月止,野战军12个步兵纵队,36个师,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及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一个坦克团共约70万余人,另有地方武装及二线补充兵团33万人,总兵力达103万人。战防炮,步兵炮,迫击炮1600余门,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660门,高射炮116门。东野大部分位于沈阳,长春间,2个纵队位于沈阳锦州间,1个纵队位于唐山,昌黎附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12339 工分:778
左箭头-小图标
分析很精彩!当时的国军跟本不会三军协同做战,如果能做到,国军未必会输,国军为不集中全部空军,猛轰,塔山,海军也未使全力,!如果海空两军协同得力,再配上地面部队,也许会胜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26072 工分:1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第五刀
在第29楼的发言:这也是为何八路不敢打日军。打不赢美军的原因所在。
因为人家弹药非常充足。弹药非常充足的蒋该死国民党49年跑海岛当乌龟王八蛋去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92510 工分:5922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其实廖耀湘非常清楚四野确是下定决心拿下锦州的,但问题在于只要战役设想能够实现,那么四野唯一的生路就是击溃他,夺路撤退!也就是说只要他按计划行事,四野是不是真想打援都会尽全力攻击他以求生。他的西进兵团必将遭受四野的亡命一击,四野背水一战,又有现成的重炮集群可以使用(恰好就在城北),在无工事依托的情况下精锐的机械化兵团与普通步兵兵团的防御能力几无差别,这样的兵团相比真正的步兵而言土工作业水平太差,在锦州城下堵截四野就是博命。如果东进兵团和锦州集团可以及时衔尾追击倒还好,偏偏这两个集团是没这个能力及时进攻的,刚刚好就是一副摘桃子的扮相。那么局势就相当明朗了,执行命令就是为党国尽忠。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2626 头衔:欣欣然学社门徒
工分:10397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thomasronsu
在第42楼的发言:廖耀湘的西进兵团为何如此行动其实一点都不奇怪。纵观国民党的整个辽沈战役计划就很容易发现,最急难险重的任务全压在他的西进兵团身上了。国民党的计划是以锦州吸引四野主力,然后以西进兵团和东进兵团两面夹击,歼灭四野主力于锦州城下。这个计划看起来是很不错的,延续了花生米一贯的纸上谈兵风格,可惜的是真实的部队可不能当作象牙棋子来使用。
如果西进兵团迅速破击西进,且不说四野担任阻击的3个纵队不会被一举全歼,四野的独立师也会陆续出动威胁他的侧翼,就如同当他逃跑时的表现。而且四野不会傻乎乎的眼看着他西进了还继续......可能兄弟所说的正是廖的顾忌,围城是假,打援是真.可是以一个真正身经百战的高级指挥官来说,当时不可能不知道林的真正意图.几十万大军摆开了攻城的架势不可能一下又收回来打援.即便是林的眼睛真的盯着他的九兵团.以他的实力拉开了干,林不可能一下就吃掉他(锦西会战中九兵团之所以那么快完蛋是因为那是在逃跑中的乱战),而一但坚持下来,锦州和东进的兵力在外围就会发挥巨大作用.没有人愿意打腹背受敌的战,林也一样!所以,廖之短视是非常肯定的.兄弟的回帖很认真,谢谢!在此也向所以回帖的朋友表示感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2626 头衔:欣欣然学社门徒
工分:10397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霹雳系列
在第20楼的发言:辽沈战役国民党失败的最大原因在于:
蒋介石干预一线指挥员太多,剥夺了一线指挥员的权力。
其实国民党的将领有着出色的指挥才能,但老蒋却坐着飞机瞎指挥。
再看一下老毛,不管林彪对不对,但给林彪的电报最后总要加上请其自己根据战局定夺。
这就是国民党失败的根本。
恰恰相反,在辽沈一役中,蒋并不是瞎指挥,他和毛都同时把眼光放在了东北门户锦州.并在很早前就令沈阳集体撤到锦州,可惜军令不畅,遭卫和廖抵制.而他的东西两兵团齐头并进,决战于锦州城下,也是当时无奈之下唯一正确的死里求生之法,可惜执行的人出了问题.他唯一的错误只在于锦州失守后还强令廖兵团夺回锦州.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2626 头衔:欣欣然学社门徒
工分:10397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朱湘儿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qetuol
在第8楼的发言:"辽沈战役"大家都印象深刻,林彪用一千门重炮对锦州齐射,在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有,范汉杰能守七天已经很不容易.
另外,东进兵团掌控在侯镜汝手里,怎能有所作为
侯镜如其实也是墙头草
不是坚定的亲共侯镜如通共,其实也不太确定.一开始是称病迟迟不到塔山,把挑子给阙汉骞,是一种躲责任的态度.16楼的兄弟讲了很多,但忘了当时还有督战的罗奇,侯镜如再怎么也不会做得那么明显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996 工分:10036
左箭头-小图标
主要是共军人太多了~起码得有个几百万吧~然后是国军人太少了~估计才有个十来万~然后共军有苏联支持和日本缴获留下的补给和装备还有国军内部有内奸~还没得到华北部队的支援所以失败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7314 头衔:中华铁血集团军司令 工分:187345
/ 排名:492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第五刀
在第29楼的发言:这也是为何八路不敢打日军。打不赢美军的原因所在。
因为人家弹药非常充足。八路军不敢打日军,但是敢打比日军火力强若干倍的美军,呵呵,多么有力的结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7314 头衔:中华铁血集团军司令 工分:187345
/ 排名:492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第五刀
在第28楼的发言:没一个懂真相,据战史作家张正隆介绍。在林彪总攻锦州前。范汉杰就没有炮弹弹药了。
因为锦州正规军只有2个旅,其它都是由地方民团和新兵编成的暂编部队。所以,基本上基数弹药都没有配备齐整。
而廖耀湘西进时。所有的大炮最多200发炮弹。这种弹药数量。换成美军。不够一天用的。
同理。日军出兵为何难打。因为日军的弹药都是装在车上。士兵步行。
原先的打发。只要国军主力一出动。八路军立刻溃败。
所以国军没有携带大量弹药的习惯。共军有携带大量弹药的习惯,直接将国军俘虏,然后马上让原班国军人马调转炮口就开炮,连军装都穿的是国军的,多么滑稽!这些俘虏死命的效力,有个俘虏最后官做到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稀奇啊,你说国军怎么缺心眼呢?打自己人倒挺卖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7314 头衔:中华铁血集团军司令 工分:187345
/ 排名:492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当代青年18
在第22楼的发言:国共兵员素质差距也大,国军抗日打的是消耗战,老兵消耗尽了,后面都是些新兵,共军大部分是老兵油子。共军俘虏的蒋军,调转枪口就成了老兵油子了。还是人家国军的兵厉害啊,打起自己人立马就成了油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7314 头衔:中华铁血集团军司令 工分:187345
/ 排名:492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霹雳系列
在第20楼的发言:辽沈战役国民党失败的最大原因在于:
蒋介石干预一线指挥员太多,剥夺了一线指挥员的权力。
其实国民党的将领有着出色的指挥才能,但老蒋却坐着飞机瞎指挥。
再看一下老毛,不管林彪对不对,但给林彪的电报最后总要加上请其自己根据战局定夺。
这就是国民党失败的根本。
不见得吧,蒋介石让东进兵团东进,让廖耀湘西进,也没有人敢不听指挥。关键是高级军官各有所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7314 头衔:中华铁血集团军司令 工分:187345
/ 排名:492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123aa123
在第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第五分队
在第5楼的发言:笑话贴。这种贴还能加分。
如果国民党有足够的弹药。共产党能打下哪个城市啊。
国民党的弹药靠美国供给和自己的兵工厂制造,而共产党的弹药除了缴获国民党的以外,还可以用高粱杆子代替,当然国民党打不赢共产党了。蒋介石的总结也比这些蒋粉总结的好。蒋粉总是比武器,不看人民支持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7314 头衔:中华铁血集团军司令 工分:187345
/ 排名:492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etuol
在第1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朱湘儿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qetuol
在第8楼的发言:"辽沈战役"大家都印象深刻,林彪用一千门重炮对锦州齐射,在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有,范汉杰能守七天已经很不容易.
另外,东进兵团掌控在侯镜汝手里,怎能有所作为
侯镜如其实也是墙头草
不是坚定的亲共
长久以来,塔山之战成为军事史家热中的话题。国民党军集中五个师的兵力,激战五天,为什幺就攻不破解放军两个师据守的临时野战工事?这其中的奥妙何在?
林彪在10月2日曾致电毛泽东:“……(塔山)采取集团行动向锦州推进,我阻援部队不一定能堵住该敌,则该敌可能与守敌会合。”, 林彪要求调兵回头打长春,毛泽东严厉的批评了林彪。应该说,林彪的观点符合正常作战分析,他对于塔山阵地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但是毛泽东对于取得胜利的把握高过林彪,毛泽东肯定知道中共在东北还有秘密棋子,例如东进兵团总指挥侯镜如。现在纵观辽沈战役全过程,卫立煌和侯镜如都是坚决不作为的,卫立煌从上任到离开,始终坚持死守沈阳(守死),处处与蒋介石唱反调;而侯镜如则巧妙拖延,贻误战机。
那么,侯镜如是如何暗中帮助解放军的呢?
1.调兵迟缓
侯镜如在10月1日就奉命组建东进兵团,此时跨战区,跨体系的调兵才是头等大事。所有被调集的军队距离葫芦岛的车船行程都在一昼夜以内。可是10月10日下午,独立第95师才从塘沽海运到达葫芦岛,11日赶到塔山。10月11日,总指挥官侯镜如才率自己的嫡系92军21师到达葫芦岛,他还借口傅作义不给换防军队,只带一个师来。而39军则等到战役快结束才从烟台到达葫芦岛。侯没有忘带坦克,只是晚了些,战车队从北京车运塘沽港,这些野战攻坚的重型坦克经海路到葫芦岛时,锦州已经被解放军攻克了。怎么延误的?可以说,每路军队迟延责任都与侯镜如无关,这正是微妙之处。个别延误错误发生,可以追究个别人责任;而多路延误发生,正说明总指挥难辞其咎。
塔山战役中,国民党54军、62军和独立95师,都先後突破过前沿阵地。後续部队跟不上,一个反击,不是被赶出来,就是被吃掉。除去指挥不当外,兵力末占绝对优势也是个原因。
2.坚持失败的战术
10月11日,总指挥官侯镜如召集各军将领幵会商讨作战方案。会上54军参谋长提出将主攻方向改在塔山和白台山之间,突破之后可以绕到解放军阵地之后,全歼守军。而十七兵团的张伯权参谋长(侯镜如亲信)仍主张依照10、11日两天的方案,全力攻击塔山和白台山,然后沿着铁路、公路,大兵团迅速展开向锦州前进。第一个方案实际上指向了解放军防守的薄弱地段,是54军通过两天失败血的教训得出的。但侯镜如还是采纳了张参谋长的方案。使国民党军在后三天的攻势中重蹈覆辙。
国民党军战术死板、整体战斗素质低下。此次塔山之战,国民党军从始自终采取单一的战术。每次进攻以密集炮火开始,然后步兵按一梯队、二梯队、后续部队的顺序一拨拨冲锋。而且每次进攻都在凌晨四五点钟开始,中午前后会再组织一次大规模进攻,每日攻击不成会在黄昏撤退。士兵在敌火面前伤亡惨重,国民党方面却不肯改变战法。久而久之,形成了模式,解放军容易抓住机会反击。侯镜如即使受挫折也坚决不改。我们不能不考虑侯镜如的真实用意。
3.故意附和错误主张
10月10日下午,国民党战地督察组组长罗奇带独立第九十五师从塘沽海运到达葫芦岛,11日赶到塔山。独立第九十五师号称赵子龙师,战斗力极强,在华北战场上被称为是能攻能守的部队。如果此援军立即投入战斗,不给塔山守军以喘息之机,战斗的结果是不难想象的。但作为该师的前任师长,罗奇却坚持让部队休息一天,同时熟悉地形和敌情,然后一鼓作气攻破守军防线,以使独立95师抢得头功。结果给守军休整提供极其珍贵的一天时间,阵地前原本已支零破碎的鹿砦、铁丝网、地堡等障碍物也得到了修复。
那时军情紧迫,每个小时都属可贵,主张休战一天的主意肯定荒诞,而且属于越权。总指挥官侯镜如完全可以径直向蒋介石建议,但是他却附和罗奇的主张,反正将来追究责任与自己无关。
4.散布悲观情绪,动摇军心
侯镜如在对塔山阵地攻击开始后,不仅不及时到位指挥(晚二天),而且到位指挥也明确告诉他的参谋长:“按我们目前的情况,对塔山、锦州是不能打进去,若打进去也出不来,如果不打进去还可以维持几天。”他指示参谋长拟定的方案,就是稳扎稳打,进可攻,退可守,这样也能应付蒋介石。从这两个方案付诸讨论所得出的结果来看,国民党军队将领的心态也可窥见一斑。他的犹豫情绪对战局肯定是有重大影响的。
过去关于侯镜如的事迹介绍恰恰在辽沈战役留下空白。这是一段不能回避的历史,应该还历史本来面貌。
这个帖子是对东进兵团为何攻不下塔山的最准确的说明。塔山之战对攻下锦州,达到战前的目的,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塔山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此次战役的成败。所以,守住塔山是辽沈战役的最关键所在。其他的战事就显得要比塔山次要一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7314 头衔:中华铁血集团军司令 工分:187345
/ 排名:492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朱湘儿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qetuol
在第8楼的发言:"辽沈战役"大家都印象深刻,林彪用一千门重炮对锦州齐射,在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有,范汉杰能守七天已经很不容易.
另外,东进兵团掌控在侯镜汝手里,怎能有所作为
侯镜如其实也是墙头草
不是坚定的亲共侯先生后来是黄埔同学会会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7314 头衔:中华铁血集团军司令 工分:187345
/ 排名:492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八一式菜刀
在第1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AD73
在第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第五分队
在第5楼的发言:笑话贴。这种贴还能加分。
如果国民党有足够的弹药。共产党能打下哪个城市啊。
如果共产党有足够的弹药,在华东国民党别想打下苏北、在东北国民党别想越过长春。美国当时对华军事报告说:国民党军队没有一次失败是由于武器上的原因。
如果共军有足够的弹药,这世界上就没有大寒冥国了也把美军赶到大海去喂龙虾了,哈,我们就有更多海鲜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8072 工分:51369
左箭头-小图标
蒋该死的第一不详之物就是美龄号专机了吧!~没有这玩意,党国也许还能多挺几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486 工分:13124
左箭头-小图标
突然想到以前铁血著名的“瞎眼日本鬼子”--第六方面军这个 第五刀 不会就是这个家伙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92510 工分:5922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廖耀湘的西进兵团为何如此行动其实一点都不奇怪。纵观国民党的整个辽沈战役计划就很容易发现,最急难险重的任务全压在他的西进兵团身上了。国民党的计划是以锦州吸引四野主力,然后以西进兵团和东进兵团两面夹击,歼灭四野主力于锦州城下。这个计划看起来是很不错的,延续了花生米一贯的纸上谈兵风格,可惜的是真实的部队可不能当作象牙棋子来使用。如果西进兵团迅速破击西进,且不说四野担任阻击的3个纵队不会被一举全歼,四野的独立师也会陆续出动威胁他的侧翼,就如同当他逃跑时的表现。而且四野不会傻乎乎的眼看着他西进了还继续组织攻城,迅速调动预备队和抽调攻城部队回头力争把他击溃四野才有生路,东进兵团和锦州范汉杰集团一个是没携带足够重装备和粮秣油料,一个是龟缩城中未做任何进攻准备,要他们能够像疯狗一样及时衔尾追击是不用想了,四野安排两到三个纵队阻击就够他们啃的。这样西进兵团势必在毫无野战工事准备的情况下承受四野6个以上主力纵队的的猛攻,四野原本用于攻城的炮兵也必然会调动来轰击他,当真按照战役预想来打,四野主力完蛋不完蛋廖耀湘说不准,自己肯定完蛋他倒是可以预见。像张灵甫的整编74师一样甘愿牺牲的国民党部队可遇而不可求,要他带手下的东北仅存的血本死拼好为东进兵团和锦州集团争取进攻准备时间,自己牺牲末了让别人摘桃子他们还做不到。这种做好了自己反倒肯定牺牲的命令自然不会有人执行,那么对于他自己就只好为自己和手下的弟兄找好退路了。廖耀湘先是准备好营口这个首选退路,然后尽量多带弹药粮秣以保证自己在无可靠补给时能够坚持逃跑,之后磨磨蹭蹭的跑到彰武观望,无论四野是否放弃攻城都肯定要从他一侧过,那么他就可以在四野放弃后赶紧在彰武构筑工事以待,这样总比直接送到四野主力嘴里要强,而且这样一来东进兵团和锦州集团也有了时间准备追击,压力不会全在他身上。如果四野照样死拼,起码他可以依靠工事坚持,减少损失;如果四野放弃部分重装备和补给绕路撤退,他也对战局有了个交代,共军要跑他还能不让?那分明是后面追击的国军跑太慢,他个奋死阻击的当无责任。对他这个小九九最好的注解,就是他在彰武观望的时候没敢构筑工事,要是真的说要截断四野补给起码要做点防御准备呀,他这是欲盖弥彰不想让人联想到他的真实意图。如果四野攻击锦州失利,被陷在战局中,他就正好高歌猛进摘桃子,这个不用说。如果四野像历史中那样当真迅速解决了锦州,那他自然就再没了西进的道理,不管是走营口还是回沈阳都有理由,也没危险。其实从他的角度看这样做是最好的了,东北国军最后的精锐尚得保全。坏就坏在花生米严令他夺回锦州,这样他预想中的退路、时间差、地利、工事统统没了,花生米也是,一辈子揣摩人的心思,偏偏这个时候不想着给战局和部下留点希望,先是边戴高帽子边布置送死任务,后是严令部下放弃有利局面去送死,蒋的嫡系还确实很不好当。傅作义也有自己的算盘,美国顾问老早就在提放弃东北,把东北精锐撤回关内,那一撤自然一部分去山东,济南丢了那要跑自然是到他的华北来,到时面对四星上将,黄埔一期中将嫡系,包括两大王牌的数十万精锐中央军他将如何自处?锦州一打更不得了,假若他救援得力确实解围了,经过如此一战四野说不定就干脆吃掉长春,卫和跑回去的杜肯定打着跑到平津的主意,他送去解围的蒋的嫡系自然会被他们留下反过来压他自己,蒋再心狠点给他来个杯酒释兵权他一点办法都没有,除非就起义了。他一心保住自己的地盘,如何能够放任他人染指?国民党的上下、左右的人心都不齐,能完成那个图上的完美计划才真是奇怪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78695 工分:3930
左箭头-小图标
战术的成败不过是决定国民党失败的时间问题。不得民心才是关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21598 工分:4227
左箭头-小图标
"政府军没有一次失利是因为武器落后或军火缺乏造成的".______这不是我说的,这是美国军事顾问团1949年的总结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012 头衔:铁血联盟作者 工分:6358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老军士
在第3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第五刀
在第32楼的发言:所以铁血历史版没有几个真正懂历史真相的。
这是长期灌输的悲哀。
打仗能赢基本靠三条。
一个是老兵。一个是弹药。一个是战略。
第三个国民党比中共强。中共仅仅靠间谍比如郭汝瑰之类得到外围战略性情报并利用其瞎指挥。
其它国民党都不如共产党。大连的兵工厂投产。苏联却不准中国海军在海峡巡逻。
一言难尽阿。
总之在卖国技巧方面。国民党是万万不及的。
你上线告诉你的历史真相里,共军的老兵为什么比国军的多?共军的老兵都是从哪里来的?“国军”到处抓壮丁,优中选优(体质不行的全都被虐待死了),进行最严格的训练,装备最先进的武器,结果一上战场就被解放军给“征兵”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0656 头衔:专打各种WT
左箭头-小图标
花生米也懂战略?真是开了眼了,白崇禧说丫不过就是一步兵排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6809 工分:136284
/ 排名:761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第五刀
在第32楼的发言:所以铁血历史版没有几个真正懂历史真相的。
这是长期灌输的悲哀。
打仗能赢基本靠三条。
一个是老兵。一个是弹药。一个是战略。
第三个国民党比中共强。中共仅仅靠间谍比如郭汝瑰之类得到外围战略性情报并利用其瞎指挥。
其它国民党都不如共产党。大连的兵工厂投产。苏联却不准中国海军在海峡巡逻。
一言难尽阿。
总之在卖国技巧方面。国民党是万万不及的。
你上线告诉你的历史真相里,共军的老兵为什么比国军的多?共军的老兵都是从哪里来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68716 工分:3952
左箭头-小图标
国民党的体制问题。军队矛盾丛丛,很难互相支援。内战期间共产党政权越来越完善越团结,国民党政权越来越混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17634 工分:63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第五刀
在第32楼的发言:所以铁血历史版没有几个真正懂历史真相的。
这是长期灌输的悲哀。
打仗能赢基本靠三条。
一个是老兵。一个是弹药。一个是战略。
第三个国民党比中共强。中共仅仅靠间谍比如郭汝瑰之类得到外围战略性情报并利用其瞎指挥。
其它国民党都不如共产党。大连的兵工厂投产。苏联却不准中国海军在海峡巡逻。
一言难尽阿。
总之在卖国技巧方面。国民党是万万不及的。
我靠,又成第五刀了,蟑螂还是老鼠,生命力真顽强啊!不过这是中国人讨论历史的严肃话题,日本人与狗不得入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0506 工分:3220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第五刀
在第32楼的发言:所以铁血历史版没有几个真正懂历史真相的。
这是长期灌输的悲哀。
打仗能赢基本靠三条。
一个是老兵。一个是弹药。一个是战略。
第三个国民党比中共强。中共仅仅靠间谍比如郭汝瑰之类得到外围战略性情报并利用其瞎指挥。
其它国民党都不如共产党。大连的兵工厂投产。苏联却不准中国海军在海峡巡逻。
一言难尽阿。
总之在卖国技巧方面。国民党是万万不及的。
你还没回答人家的问题:共军不打仗哪来的老兵?“懂历史真相”就来个国府战略比共产党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0506 工分:3220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朱湘儿
在第3楼的发言:如果新一军不搞残,孙立人不带走500个骨干,如果新38师不在长春憋死
结果难说……
塔山,本身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廖耀湘确实是最大的罪人,他的观望,对战局起了根本性的作用。国府有位将军曾说过:在他们的军界里,手中没有军队就等于小脚媳妇——任何人都可给你小鞋穿。换你在那种环境下,你敢豁出一切后去当小媳妇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0506 工分:3220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第五刀
在第28楼的发言:没一个懂真相,据战史作家张正隆介绍。在林彪总攻锦州前。范汉杰就没有炮弹弹药了。
因为锦州正规军只有2个旅,其它都是由地方民团和新兵编成的暂编部队。所以,基本上基数弹药都没有配备齐整。
而廖耀湘西进时。所有的大炮最多200发炮弹。这种弹药数量。换成美军。不够一天用的。
同理。日军出兵为何难打。因为日军的弹药都是装在车上。士兵步行。
原先的打发。只要国军主力一出动。八路军立刻溃败。
所以国军没有携带大量弹药的习惯。简直胡扯!到辽沈决战时,东北已经丢了一大半了,还弄不清共军实力?真是糊涂到家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6809 工分:136284
/ 排名:761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当代青年18
在第22楼的发言:国共兵员素质差距也大,国军抗日打的是消耗战,老兵消耗尽了,后面都是些新兵,共军大部分是老兵油子。拜托,你动动脑子好不好!国军抗战开始时有200万多人,共军总共不过4、5万人,就算共军在抗战8年一仗没打,整天吃饭拉屎睡觉,到了抗战胜利,也不过4万老兵,而且8年不打仗,还能叫老兵油子吗?实际,共军在抗战胜利后,军队发展到120万,但这120万人中,抗战初期4、5万红军老兵肯定都当官了,剩下的115万多人都是在游而不击的情况下坐大的,怎么可能有实战经验,怎么可能是老兵油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35136 工分:2128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etuol
在第8楼的发言:"辽沈战役"大家都印象深刻,林彪用一千门重炮对锦州齐射,在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有,范汉杰能守七天已经很不容易.
另外,东进兵团掌控在侯镜汝手里,怎能有所作为要搞清重炮的概念,伙记。一千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38809 工分:122472
/ 排名:871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当代青年18
在第22楼的发言:国共兵员素质差距也大,国军抗日打的是消耗战,老兵消耗尽了,后面都是些新兵,共军大部分是老兵油子。跟兵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关键是军官。就像企业一样,只有不好的经理,没有不好的员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7542 工分:635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当代青年18
在第22楼的发言:国共兵员素质差距也大,国军抗日打的是消耗战,老兵消耗尽了,后面都是些新兵,共军大部分是老兵油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82523 工分:23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塔山的野战工事修建的好。纵深很大。战时部队只要一有时间就修复。后来国民党部队的军官在阻击部队撤出后曾经去看过。2、侯镜如后来做过政协副主席。3、攻锦州的部队已经和以前不能比较了。我曾经看见过一篇文章说。钢筋混凝土的地堡太坚固,当时的炮打不动,就把第一颗炮弹的引线卸下来,打到地堡上,造成一些损坏。再打第二炮,打到第一颗的弹着点上。这样地堡就被炸毁了。这样的打法真还没有在其他国家的战斗中听说过。在当时的条件下,不抵近射击是做不到这一点的。真正的大炮上刺刀了。从此也可以看出部队的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的程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8063 工分:227
左箭头-小图标
国共兵员素质差距也大,国军抗日打的是消耗战,老兵消耗尽了,后面都是些新兵,共军大部分是老兵油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580 工分:16190
左箭头-小图标
国民党部队军心已散,士气已沮,加上将令不一,各级指挥出现混乱……毛病和问题太多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65436 头衔:铁十字城堡公主 工分:105100
左箭头-小图标
辽沈战役国民党失败的最大原因在于:蒋介石干预一线指挥员太多,剥夺了一线指挥员的权力。其实国民党的将领有着出色的指挥才能,但老蒋却坐着飞机瞎指挥。再看一下老毛,不管林彪对不对,但给林彪的电报最后总要加上请其自己根据战局定夺。这就是国民党失败的根本。本文内容于
22:44:17 被霹雳系列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7451 工分:3716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第五分队
在第5楼的发言:笑话贴。这种贴还能加分。
如果国民党有足够的弹药。共产党能打下哪个城市啊。国民党的弹药靠美国供给和自己的兵工厂制造,而共产党的弹药除了缴获国民党的以外,还可以用高粱杆子代替,当然国民党打不赢共产党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70328 头衔:铁X里的
鹅卵石 工分:133125
/ 排名:785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ynlcyy
在第12楼的发言:分析的很好.支持楼主.
先收藏了.再搬个马扎看热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13301
左箭头-小图标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有意者请加&东林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99520 工分:1234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朱湘儿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qetuol
在第8楼的发言:"辽沈战役"大家都印象深刻,林彪用一千门重炮对锦州齐射,在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有,范汉杰能守七天已经很不容易.
另外,东进兵团掌控在侯镜汝手里,怎能有所作为
侯镜如其实也是墙头草
不是坚定的亲共长久以来,塔山之战成为军事史家热中的话题。国民党军集中五个师的兵力,激战五天,为什幺就攻不破解放军两个师据守的临时野战工事?这其中的奥妙何在?林彪在10月2日曾致电毛泽东:“……(塔山)采取集团行动向锦州推进,我阻援部队不一定能堵住该敌,则该敌可能与守敌会合。”, 林彪要求调兵回头打长春,毛泽东严厉的批评了林彪。应该说,林彪的观点符合正常作战分析,他对于塔山阵地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但是毛泽东对于取得胜利的把握高过林彪,毛泽东肯定知道中共在东北还有秘密棋子,例如东进兵团总指挥侯镜如。现在纵观辽沈战役全过程,卫立煌和侯镜如都是坚决不作为的,卫立煌从上任到离开,始终坚持死守沈阳(守死),处处与蒋介石唱反调;而侯镜如则巧妙拖延,贻误战机。那么,侯镜如是如何暗中帮助解放军的呢?1.调兵迟缓侯镜如在10月1日就奉命组建东进兵团,此时跨战区,跨体系的调兵才是头等大事。所有被调集的军队距离葫芦岛的车船行程都在一昼夜以内。可是10月10日下午,独立第95师才从塘沽海运到达葫芦岛,11日赶到塔山。10月11日,总指挥官侯镜如才率自己的嫡系92军21师到达葫芦岛,他还借口傅作义不给换防军队,只带一个师来。而39军则等到战役快结束才从烟台到达葫芦岛。侯没有忘带坦克,只是晚了些,战车队从北京车运塘沽港,这些野战攻坚的重型坦克经海路到葫芦岛时,锦州已经被解放军攻克了。怎么延误的?可以说,每路军队迟延责任都与侯镜如无关,这正是微妙之处。个别延误错误发生,可以追究个别人责任;而多路延误发生,正说明总指挥难辞其咎。塔山战役中,国民党54军、62军和独立95师,都先後突破过前沿阵地。後续部队跟不上,一个反击,不是被赶出来,就是被吃掉。除去指挥不当外,兵力末占绝对优势也是个原因。2.坚持失败的战术10月11日,总指挥官侯镜如召集各军将领幵会商讨作战方案。会上54军参谋长提出将主攻方向改在塔山和白台山之间,突破之后可以绕到解放军阵地之后,全歼守军。而十七兵团的张伯权参谋长(侯镜如亲信)仍主张依照10、11日两天的方案,全力攻击塔山和白台山,然后沿着铁路、公路,大兵团迅速展开向锦州前进。第一个方案实际上指向了解放军防守的薄弱地段,是54军通过两天失败血的教训得出的。但侯镜如还是采纳了张参谋长的方案。使国民党军在后三天的攻势中重蹈覆辙。国民党军战术死板、整体战斗素质低下。此次塔山之战,国民党军从始自终采取单一的战术。每次进攻以密集炮火开始,然后步兵按一梯队、二梯队、后续部队的顺序一拨拨冲锋。而且每次进攻都在凌晨四五点钟开始,中午前后会再组织一次大规模进攻,每日攻击不成会在黄昏撤退。士兵在敌火面前伤亡惨重,国民党方面却不肯改变战法。久而久之,形成了模式,解放军容易抓住机会反击。侯镜如即使受挫折也坚决不改。我们不能不考虑侯镜如的真实用意。3.故意附和错误主张10月10日下午,国民党战地督察组组长罗奇带独立第九十五师从塘沽海运到达葫芦岛,11日赶到塔山。独立第九十五师号称赵子龙师,战斗力极强,在华北战场上被称为是能攻能守的部队。如果此援军立即投入战斗,不给塔山守军以喘息之机,战斗的结果是不难想象的。但作为该师的前任师长,罗奇却坚持让部队休息一天,同时熟悉地形和敌情,然后一鼓作气攻破守军防线,以使独立95师抢得头功。结果给守军休整提供极其珍贵的一天时间,阵地前原本已支零破碎的鹿砦、铁丝网、地堡等障碍物也得到了修复。那时军情紧迫,每个小时都属可贵,主张休战一天的主意肯定荒诞,而且属于越权。总指挥官侯镜如完全可以径直向蒋介石建议,但是他却附和罗奇的主张,反正将来追究责任与自己无关。4.散布悲观情绪,动摇军心侯镜如在对塔山阵地攻击开始后,不仅不及时到位指挥(晚二天),而且到位指挥也明确告诉他的参谋长:“按我们目前的情况,对塔山、锦州是不能打进去,若打进去也出不来,如果不打进去还可以维持几天。”他指示参谋长拟定的方案,就是稳扎稳打,进可攻,退可守,这样也能应付蒋介石。从这两个方案付诸讨论所得出的结果来看,国民党军队将领的心态也可窥见一斑。他的犹豫情绪对战局肯定是有重大影响的。过去关于侯镜如的事迹介绍恰恰在辽沈战役留下空白。这是一段不能回避的历史,应该还历史本来面貌。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69930 头衔:铁血资深夜猫子 工分:91633
左箭头-小图标
塔山阻击战四野打得很牛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071 头衔:散人 工分:147384
/ 排名:6871
左箭头-小图标
辽沈战役时期的四野从人员素质以及武器装备部队的战斗力整合已经比四平强很多很多 所以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48858 头衔:铁血军校2期学员 工分:214859
/ 排名:4029
左箭头-小图标
怎么看不见我的贴啊.吃得厉害......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48858 头衔:铁血军校2期学员 工分:214859
/ 排名:4029
左箭头-小图标
分析的很好.支持楼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9861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etuol
在第8楼的发言:"辽沈战役"大家都印象深刻,林彪用一千门重炮对锦州齐射,在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有,范汉杰能守七天已经很不容易.
另外,东进兵团掌控在侯镜汝手里,怎能有所作为侯镜如其实也是墙头草不是坚定的亲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1984 工分:2853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AD73
在第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第五分队
在第5楼的发言:笑话贴。这种贴还能加分。
如果国民党有足够的弹药。共产党能打下哪个城市啊。
如果共产党有足够的弹药,在华东国民党别想打下苏北、在东北国民党别想越过长春。美国当时对华军事报告说:国民党军队没有一次失败是由于武器上的原因。如果共军有足够的弹药,这世界上就没有大寒冥国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9108 工分:5249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第五分队
在第5楼的发言:笑话贴。这种贴还能加分。
如果国民党有足够的弹药。共产党能打下哪个城市啊。如果共产党有足够的弹药,在华东国民党别想打下苏北、在东北国民党别想越过长春。美国当时对华军事报告说:国民党军队没有一次失败是由于武器上的原因。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99520 工分:12346
左箭头-小图标
"辽沈战役"大家都印象深刻,林彪用一千门重炮对锦州齐射,在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有,范汉杰能守七天已经很不容易.另外,东进兵团掌控在侯镜汝手里,怎能有所作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1676 头衔:无齿的狼 工分:266487
/ 排名:279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第五分队
在第5楼的发言:笑话贴。这种贴还能加分。
如果国民党有足够的弹药。共产党能打下哪个城市啊。呵呵,你是少年儿童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23683
左箭头-小图标
即便到了48年初,东野任何一个纵队都无法抗横新六军中的一个师。东野负责阻击西进兵团的三个纵队也绝对不可能挡住他们。-----------------------------------------------------这些话有什么根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38497 头衔:血岭机枪手 工分:20946
左箭头-小图标
曾有挺蒋小将曰:"如果国军有B-29有战列舰来地毯式轰炸,我就不信国军打不过塔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98619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新一军不搞残,孙立人不带走500个骨干,如果新38师不在长春憋死结果难说……塔山,本身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廖耀湘确实是最大的罪人,他的观望,对战局起了根本性的作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4793 工分:566
左箭头-小图标
蒋光头既不会将兵也不会将将。傅作义根老蒋又战略上的分歧(楼主的第二条)。这是最致命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78条记录]&分页:
&对[血狼]从军事角度浅析辽沈战役国军败因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抚顺辽沈战役景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