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辽沈战役完整版之后,国军的独立95师去了哪里

  独立95师的历史沿革  首先要提到宁夏军阀马鸿逵。
  马鸿逵的私家军队“安宁军”,本源于其祖父。马千龄在同治年间先参加反清起义,后率部降清当官,私家军队也变成了国家的正规军。由于马家军都是西北健儿,身体强壮,勇敢善战,枪术刀术骑术娴熟,加上家族势力和宗教信仰的影响,特别是战斗的锻炼,很快成为战斗力极其顽强的马家子弟兵。1900年,马鸿逵的父亲马福祥曾率部队在北京参加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因作战勇敢并担任护送慈禧太后等西行的任务,受到清室嘉奖。民国时期,马鸿逵承继了这支军队,纵横捭阖于各派势力之间,牢牢控制着自己的“世袭领地”。
  1926年  国内形势巨变。7月9日,广东革命政府挥师北伐;9月17日,冯玉祥誓师五原,自绥远西部向宁夏陕西推进,准备解围西安后东出潼关。马鸿逵归顺冯玉祥,任第4路军总司令兼第4军军长,并率子弟兵离开宁夏,出潼关一路东进,攻入山东。
  马鸿逵部先驻守泰安,后又移防徐州。1929年,马鸿逵在韩复榘、石友三的拉拢下一同叛冯投蒋,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5路军总指挥兼第11军军长。
  1930年  中原大战爆发,马鸿逵站在蒋方率部与冯作战,其部队表现出的顽强战斗力受到了蒋的嘉许。战后,马鸿逵仍任第15路军总指挥,其部队缩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5师。该师系甲种师,辖三旅九团,兵员2万人,驻守信阳。
  1933年  为奖励对冯作战有功,蒋介石任命马鸿逵为宁夏省主席,同时下令马鸿逵率35师的5个团返宁上任,师长率其余4个团仍驻信阳。
  不久,马腾蛟也奉调宁夏,驻守信阳的宁马4个团交由河南省主席兼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指挥,改番号为河南剿匪军第1纵队,由保定军校二期毕业生、湖南石门人唐俊德任纵队司令,担任平汉铁路安阳至武胜关之间的护路任务。南京政府又将35师的番号全部划归宁夏,由马鸿逵自行补编,恢复甲种师的员额。这样,驻信阳的宁马4个团从此脱离了宁马建制。
  1934年  秋,第1纵队奉调驻开封,在开封与新编40旅合编为陆军第95师。自此,第95师的番号正式出现在国军序列中。
  原第一纵队司令唐俊德担任首任第95师师长,全师辖2旅4团(280团、283团、284团、289团),为编制。乘此整编机会,国民党向95师派出了政工人员和中央军校毕业生。在正式组建部队颁发军旗和整训后,95师奉调平汉铁路和陇海铁路交叉地区担任商丘至潼关、安阳至信阳间的护路任务。
  1935年  黄埔一期生、广东人李铁军调任95师第二任师长。其后95师开赴黄河以北的安阳驻防,该师官兵在平时训练中表现出的勇猛作风让李铁军印象颇深。
  西安事变后  95师先后调戍陕西商县、河南南阳。其间,李铁军升职军长,由罗奇接任第三任师长,任此职长达6年之久,对该师的建设和作风影响极大。(罗奇-,广西容县人,字振西,早年曾入广州政法大学法科学习,1924年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后参加国民革命军,曾任第2师第6旅旅长。1937年5月,被授予少将军衔,任陆军第95师师长,1943年任第37军军长;194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任北平警备副总司令、总统华北战地视察官。后至台湾。罗奇作为黄埔毕业生,政治上忠于蒋介石,加之有相当的文化功底,颇受蒋的信赖。罗奇接长第95师后,仿效当时的习惯,决心锻造一支自己的基本部队。他把该师当作生命一样看待,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他亲自过问部队官佐的调整配备和训练计划的制定,对该师官兵严格管理,有错必罚,使其养成绝对服从长官的习惯;对有成绩的部队,则予以金钱物质奖励、主官升职……罗奇很快成为该师说一不二的“罗千岁”。)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第95师奉调郑州,担任黄河南岸的守备任务。这时正在淞沪战场与日军浴血奋战的第1军军长李铁军,因曾任第95师师长,了解该师官兵的战斗素质,遂呈请军事委员会下令从该师调出3个整营,开赴上海补入第1军投入对日作战。后来,这3营官兵大部牺牲在淞沪战场上。
  1938年初,第95师奉令渡过黄河,进入豫北开展游击战,曾发动过对焦作等地的袭击。5月,该师参加了徐州外围作战。自徐州撤退后,至江西景德镇,鄱阳湖田家镇,参加武汉会战,开始作为国民革命军正规部队投入抗日战场。初期,第95师隶属于李仙洲任军长的中央军嫡系第92军,与侯镜如任师长的第21师并肩作战;1938年秋,改隶黄埔一期生、广东人陈沛为军长的第37军战斗序列,在瑞昌一线对日作战。
  第95师在第37军编成内,又先后参加了第一、二、三次长沙会战和长衡会战。在与日军的残酷搏杀中,部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战斗力日益提高。尤其是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第95师在洞庭湖口至横田镇一线与进犯日军展开了浴血奋战,歼灭大量日军,自己伤亡近千人。为此,湖南湘阴县国民政府曾在横田镇建立了“抗日民族英雄为国捐躯纪念碑”,以纪念第95师殉国将士。第二次长沙会战后,第95师被调至二线,防守汨罗江新市至金井防线。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罗奇率部追击作战,将撤退的日军打得,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及物资。战斗中,第284团团长黄红上校(湖南邵阳人、黄埔五期)殉国,为该师在抗战时期阵亡官兵中官阶最高者。
  因战功卓著,罗奇于1943年被提升为第37军军长,接任第95师第四任师长。此时,经过数年的战斗消耗和多次兵员补充、调补下级军官,该师已经大换模样,下层官兵已鲜有西北人,而多以湖南、湖北地区征集的青年替代,各级军官全部换成了黄埔军校、中央军校的毕业生,高级军官多是罗奇的亲信和同乡。第95师已经被完全改造成中央化的嫡系部队,只是敢于硬打死拼的老传统依旧。
  1944年夏,长衡会战正酣。第95师在第9战区湖南境内参战不久,因广西方向战况危急,统帅部令第37军军长罗奇仅率军部和第95师急赴广西,接受第4战区指挥管辖,与日军作战。该师本拟参加柳州会战,但部队即将赶到柳州时,柳州已经沦陷,全师只好在那坡县驻防。
  1945年春,因第37军的其他两师(60师、140师)未到广西,第37军军部奉令撤消,军长罗奇调任南宁军官教导总队队长,军部直属部队则编入第95师。而第95师改归黄涛为军长的粤系第62军指挥,任该师第五任师长。数月后,该师在第62军遍成内开赴中越边界镇南关,与日军对峙。
  此时,为准备战略反攻,统帅部集中国军中战斗力较强的15个军编成4个方面军。其中第2方面军总司令是张发奎,下辖桂系的第46军,粤系的第62军、第64军,故第95师隶属于第2方面军战斗序列。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第95师奉令开赴越南受降,担任河内地区的守备任务;9月,又奉令自海防乘船赴台湾驻防,接受日军投降,后又乘船开赴华北。
  1946年初,国民政府对军队进行整编,军改为整编师、师改为整编旅。第95师遂奉令裁减一团,缩编为整编第95旅,段沄任旅长,隶属林伟俦任师长的整编62师。
  1947年,国军恢复军、师编制,整编第95旅复为第95师,下辖第283团、284团、285团。
  纵观第95师的序列沿革及其在整个抗战中各种表现,该师应属于国军嫡系二流作战部队之一。第95师既不属于战斗力最强的“五大主力”,也没能挤进准备首批换装美械的13个军的部队行列。此外,同是黄埔一期生在30年代中后期建立自己基本部队的有:杜聿明的200师扩编成第5军,进而扩充为第5集团军;宋希濂的第36师扩编成第71军,后又扩充为第11集团军;黄埔三期的王耀武,也从第51师起家,扩编成,以后升任第24集团军总司令,并担任战略反攻任务的第4方面军总司令。相比之下,罗奇和第95师就逊色多了,八年拼打下来,第95师还是第95师,罗奇任第37军军长时,也没能将其指挥下的另2个师收入囊中,反而在1944年被解除军长实权,去南宁当了军官教导总队队长。
  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也可以说罗奇的运气不佳,但最高军事当局认为罗奇不具备高级军事指挥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第95师没有王牌主力那样的战役战术水平和战场表现,是重要的原因。但第95师有罗奇作后台,也不是一般人能随意“吞掉”的,特别是该强苦战的传统作风,在抗战中转战各地的战绩,遍入担负战略反攻任务的第2方面军,赴越南受降,接收台湾,使该师官兵颇为骄傲。
  第95师进入华北以后,曾在徐水县、固城镇、胜芳镇以及保定以南的芳庄多次与解放军交手。由于当时华北局势是国强共弱,华北解放军不但数量上居劣势,既如3纵、4纵在质量上亦不敌第35军等部,所以在无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华北解放军很少强攻死守,这使第95师在作战中没有吃过大亏,于是该师才有了“在华北没有丢过一挺机枪”和“赵子龙师”的说法。
  第95师从何时被称为(或自诩为)“赵子龙师”,这不是南京政府正式表彰的称号,档案无记载。
  1948年夏,第95师脱离第62军战斗序列,改由华北剿总直接指挥,并同时改称独立95师,由曾任该师参谋长的一接任第六任师长,仍下辖283团(团长席宸炫)、284团(团长周绍福)、285团(团长詹仰强)。
  1948年9月,辽沈会战打响,独立95师奉令加入国军东进兵团,自华北开赴东北,进攻塔山,企图支援锦州范汉杰部,会同西进兵团廖耀湘部夹击解放军。此时,罗奇刚被南京政府晋升为中将,担任总统华北战地视察官,负责华北战事,随东进兵团督战指导。罗奇到达塔山前线后,立即以老师长的身份召见独立95师全体中下级军官,要他们以传统的强悍作风攻下塔山,并拿出大量金圆券组织了敢死队。日,在塔山前线,独立95师的全体官兵在战前动员后,全师连续高呼“没有95师攻不下的阵地”,就发动了整营整团的集团冲锋。
  这种战法固然强悍勇猛,但相当愚蠢的。至内战后期,国共双方主力部队的装备相当,即使不用重武器,仅靠轻步兵火力的密集封锁即足以击退纯步兵组成的集团冲锋,何况独立95师不仅兵力不占绝对优势,而对手又是东野五虎之一的第4纵队(后改编为41军,塔山防线指挥员程子华、吴克华、李天佑)。结果可想而知,独立95师虽然凭借作风强悍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多次突入解放军塔山阵地,但在解放军坚决反击之下,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只经过两天的较量,独立95师伤亡了三分之二,最后缩编成3个营撤回华北,驻防塘沽。
  平津会战开始后,独立95师残部由塘沽海路撤至上海,又恢复使用第95师番号,编入吴仲直任军长的第75军,担任上海机场的守备任务。不久又从上海撤退到宁波,最后退往台湾。■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五师简史  国民政府时期共出现过二次第九十五师的番号:
  壹、余亚农所部(1928年3月——1929年1月)(西北军系)
  贰、唐俊德所部(1934年8月——1950年7月)(中央军嫡系)
  壹、余亚农所部(1928年3月——1929年1月)(西北军系)
  贰、唐俊德所部(1934年8月——1950年7月)(中央军嫡系)
  隶属关系:
  豫鄂皖剿匪总司令部(1934年8月——1935年2月)
  河南绥靖公署(1935年2月——1935年4月)
  西安绥靖公署(1935年4月——1935年6月)
  河南绥靖公署(1935年6月——1935年12月)
  驻豫绥靖公署(1935年12月——1936年3月)
  山西剿共军第1路(1936年3月——1936年4月)
  驻豫绥靖公署(1936年4月——1936年12月)
  讨逆军(1936年12月)
  冀察绥靖公署(1936年12月——1937年4月)
  西安行营(1937年4月——1937年11月)
  第8军(1937年11月)
  军事委员会(1937年11月——1938年2月)
  第92军(1938年2月——1938年9月)
  第37军(1938年9月——1945年4月)
  第62军(1945年4月——1947年3月)
  保定绥靖公署(1947年3月——1947年11月)
  华北剿匪总司令部(1947年11月——1948年10月)
  第17兵团(1948年10月——1949年2月)
  第75军(1949年2月——1950年7月)■序列沿革  1934年8月成师时序列:
  师长唐俊德,副师长程子宜,参谋长李国盛
  第565团,团长程克平
  第567团,团长庞公璐
  第570团,团长朱吴城
  1935年5月部队改编时序列:
  师长唐俊德,副师长程子宜,参谋长李国盛
  第283旅,旅长程子宜(兼)
  第565团,团长程克平
  第567团,团长庞公璐
  第285旅,旅长
  第568团,团长廖运泽
  第570团,团长朱吴城
  1936年2月李铁军接任师长时序列:
  师长李铁军,副师长程子宜,参谋长李国盛
  第283旅,旅长程子宜(兼)/
  第565团,团长程克平/廖运泽
  第567团,团长庞公璐/冯士英
  第285旅,旅长徐中岳
  第568团,团长廖运泽/
  第570团,团长朱吴城/庞公璐
  1937年4月罗奇接任师长时序列:
  师长罗奇,副师长程子宜/、初(该职1937年4月增设),参谋长李国盛/
  第283旅,旅长冯士英
  第565团,团长×××
  第566团,团长×××
  第285旅,旅长徐中岳/朱致一(兼)
  第569团,团长徐树南/唐天文
  第570团,团长庞公璐/黄 红
  补充旅,旅长廖运泽(该旅1938年2月补充第21、95师)
  第1团,团长×××
  第2团,团长×××
  补充团(该团1939年6月新编),团长×××
  1939年11月缩编为三团制时序列:
  师长罗奇,副师长何旭初,参谋长朱致一
  第283团,团长徐树南
  第284团,团长黄 红(殉职)
  第285团,团长唐天文
  1942年9月何旭初接任师长时序列(驻湘阴):
  师长何旭初,副师长武/朱致一/段沄,参谋长朱致一/×××
  第283团,团长×××
  第284团,团长×××
  第285团,团长×××
  1944年12月段沄代理师长时序列:
  师长段沄(代),副师长段沄,参谋长×××
  第283团,团长郭 栋
  第284团,团长邓 杰
  第285团,团长×××
  1946年5月整编为第95旅时序列:
  旅长段沄,副旅长,参谋长×××
  第283团,团长郭 栋
  第284团,团长邓 杰
  第285团(该团1947年9月新建),团长×××
  1947年11月该旅恢复第95师番号、张伯权接任师长时序列:
  旅长张伯权,副旅长蔡挺起,参谋长×××
  第283团,团长郭 栋
  第284团,团长×××
  第285团,团长×××
  1948年9月朱致一接任师长时序列:
  师长朱致一,副师长郭栋,参谋长张肇安
  第283团,团长席震炫
  第284团,团长周绍福
  第285团,团长詹抑强
  1949年6月郭栋接任师长时序列:
  师长郭栋,副师长×××,参谋长×××
  第283团,团长冯肇安
  第284团,团长周绍福
  第285团,团长奇■主官简历  唐俊德[4]()湖南石门人,原名生明,以号行。保定军校第二期毕业。历任湘军第1师排长、连长、营长、第2师3旅团长、副旅长、旅长、军官教导团团长、第1军参谋长、第22师副师长、第1师2旅旅长、第3师副师长、中央军校驻豫军官教导团副团长兼教育长、军事参议院参议、追剿军第1纵队司令、第95师师长、第1战区战地警备司令、开封警备司令、天水行营军训处处长、宝鸡警备司令、暂编第4军副军长、河西警备副总司令。1946年7月退役后任湖南省政府顾问。1949年逃台。病逝。
  李铁军()广东梅县人。中央军校第一期、德国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军校教导团排长、党军第1旅连长、第1师营长、第1师1旅团长、旅长、副师长、第95师师长、第1师师长、第1军军长、第76军军长兼河西警备司令、第37集团军副总司令兼泸州警备司令、第3集团军总司令、第29集团军总司令兼新编第2军军长、河西警备总司令、第5兵团司令官、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北线兵团司令官。1950年5月逃台后任“国防部”部员。后移居美国。日病逝美国圣荷西。著有《李铁军回忆录》。
  罗奇()广西容县,字振西。中央军校第一期、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三期团排长、区队长、第18师连长、营长、团长、第24师团长、第19师参谋长、第52师154旅旅长、预备第3师副师长兼团长、宝鸡警备司令、军政部第4新兵补训处副处长、叙南师管区司令、第95师参谋长、副师长、代理师长、整编第95旅旅长、第208师师长、第87军军长兼塘沽防守司令、台湾防御副总司令。1975年在台湾病死。
  张伯权()湖北汉川人,又名。中央军校第七期、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七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第95师团附、团长、代理副师长、整编第67旅旅长、整编第95旅旅长、第95师师长、第17兵团参谋长、第21师师长。1949年1月率领所部在北平接受和平改编。建国后任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局研究员、广东省政协常委、省人大代表、省政府参事室参事、副主任、顾问、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日病逝北京。
  朱致一()江西雩都(今于都)人,号子玉。中央军校第六期、陆军大学乙级将官班第三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税警总团员参谋处科长、第8军参谋处处长、第95师参谋长、兼第285旅旅长、副师长、第45补训处处长、第6军参谋长、预备第2师副师长、代理师长、陆军总司令部第1集训处第2总队总队长、赣南师管区副司令、中央训练团办公厅副主任、国防部保安局第2处处长、第95师师长、第75军副军长、第87军副军长、军长兼舟山防守司令、澎湖防卫司令部副司令、陆军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副总司令。1963年退役后任台湾省政府顾问、代理秘书长、台湾省经济建设动员计划审议委员会及土地资源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副主任。病逝台北。
  郭栋(?—?)湖北黄陂人。中央军校第七期毕业。曾任第95师营长、团长、副师长、师长、第16师师长、第41师师长等职。■部队简史  
  该师于1934年8月由剿匪军第1纵队(司令唐俊德,由河南省保安第1团、第35师两个团、新编第21师一个团在1933年10月合编)在开封改编而成(三团制),首任师长由原第1纵队司令唐俊德担任。该师主要担负平汉铁路武胜关至安阳沿线的护路任务。曾在豫鄂边桐柏山区围剿红军第28军游击队,在信阳围剿刘桂棠匪军。
  1935年4月,该师开入陕西,于灵宝、卢氏布防。是月中旬开赴商县,并参与围剿红军第25军的军事行动。5月,新编第40旅(旅长徐中岳,原暂编第2旅,由皖西保安团队改编)并入,该师改为两旅四团制,部分宁籍官兵返回第35师。此时该师担负平汉铁路、陇海铁路交叉地带的护路任务,不久移防郑州。
  1936年2月,师长唐俊德调训,由第1师副师长李铁军继任师长。同时,部队军官大都由第2军军换。3月,该师开赴晋东南,参与围剿红军的军事行动。5月,该师移驻安阳。12月西安事变时,该师编入“讨逆军”直属序列。事变平息后移驻北平西苑。
  1937年4月,师长李铁军调任第1师师长,由第2师第6旅旅长罗奇继任师长。同时增编一个补充旅,并调驻陕西潼关,负责监视东北军部队。11月,该师编入第8军序列开赴上海参战。行至郑州时淞沪会战已告结束,乃就地待命(其中有三个营先行补充第1师在淞沪作战),担负黄河南岸守备。
  1938年2月,该师与第21师合编为第92军。3月,该师北渡黄河,开赴修武县太行山沿线,袭扰被伪军占领的修武县城,并一度攻入县城。另有一营在李屯伏击日军车队,击毁汽车70余辆。6月,调往豫北整训。7月参加武汉会战,在九江、瑞昌交界的仙女池、鲤鱼山等地布防,负责阻击由瑞昌和赛城湖方向登陆的日军。瑞昌失守后调往瑞昌西北地带布防,继续阻击日军。9月,该师后调通山整补,与第65师合编为第37军。11月开赴营田布防。
  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开始。该师负责的汨罗江营田防区由于防守疏忽,被日军偷袭得手,前哨营被歼。第95师所属283旅在旅长冯士英的率领下苦撑两天,被迫放弃阵地退往营田以南之大云山地区继续阻击日军。5天后因所部损失惨重,将阵地交由第19师接替,该师后调整补。11月,该师作为第二期整训部队,在湘阴接受战区长官部整训,部队缩编为三个团。12月,该师参与对日军的冬季反攻。攻势结束后开赴新市驻防。
  在整训过程中,师长罗奇亲自督导,以“带兵之要领,必须身先劳之,始克有济”为准则,致力于提高部队的素质和战斗力。该师在1941年的战区大校阅中成绩名列榜首,倍受赞誉,被称之为“当阳部队”(意为赵子龙之勇)。战区长官部为嘉奖,特提升罗奇为第37军副军长兼师长职。
  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时,该师负责在新市附近的汨罗江畔阻击日军。由于部队配置错误,该师在新市、金井地区被日军包围,再次遭受重创,几失战力。部队突围后退往渌水南岸收容整补(10月,该师所失阵地为第60师收复)。在12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该师仍在汨罗江畔阻击日军,五天后将日军往预定作战地区吸引,在成功包围了日军联队部。激战中,第284团团长黄红阵亡。战后共击毙日军三百余人,此战为第95师在抗战期间极为成功的一次伏击战。当日军开始溃退后,该师追击日军至福临铺。
  1942年3月,该师移驻陕、晋边区休整。9月,第37军副军长兼师长罗奇专任第37军副军长,以副师长何旭初继任师长。
  1943年5月,该师调回汨罗江畔驻防。
  1944年5月,长衡会战开始,该师仍在汨罗江畔阻击日军。在弃守湘阴后,节节抵抗日军,历时四个月后由道县调赴广西参加桂柳会战。该师在平南、柳州外围、北牙等处与日军交战。由于连续半年在湘、桂两地作战,未经休整,所部损失多半,再次遭受重创。11月,该师突出日军包围圈后于东兰集结整补。12月,师长何旭初升任第37军副军长兼师管区司令,以副师长段沄代理师长职务。
  1945年5月,第37军军部并入该师后,拨隶第62军。8月,奉命进入越南海防接受日军投降。11月,该师作为62军的第三梯队在海防涂山登舰,开赴台湾高雄、台中、台东三市接受日军投降,后担负台南、嘉义防务。
  1946年5月,该师整编为第95旅,旅长段沄。9月,该旅海运天津参加国共内战。该旅以正面佯攻、侧翼迂回的奇袭方式攻克固安、胜芳两地,此后驻防保定。
  1947年2月,徐水驻军(自新第2纵队)被围,该旅奉命解围。旅长段沄当即命令部队紧急出发,出其不意的对包围徐水的八路军发起猛烈攻击,最终迫使八路军撤围。5月,该旅参加青沧战役,进至静海后回驻保定。10月,该旅由保定绥靖公署直辖,奉命增援徐水友军。与解放军激战四天受阻,由攻势改为对峙。9月,国共双方在昝岗发生激战,当解放军阵地被友军第16、94军逐步突破后,该旅奉命出击,猛攻解放军后侧。激战三天,在解放军撤围后继续尾随追击,使解放军受到惨重损失。战后,时任绥署长官的孙连仲在新闻发布会上特别表扬了第95师。他说“论军纪,六十二军最好;论战功,应属段沄将军领导下的九十五师……”。11月,该旅恢复第95师番号,由华北“剿总”直辖。同时,原旅长段沄调任第208师师长,以整编第67旅旅长张伯权继任师长。
  1948年6月参加第二次保北战役,由通县开赴唐山、涿县等地与解放军交战。7月退回保定。9月,师长张伯权调任第17兵团参谋长,由国防部保安局第2处处长朱致一继任师长。10月,该师海运葫芦岛后由第17兵团指挥准备援锦,被阻于塔山,该师在海空军的火力支援下数度组织兵力,对当面之解放军以波浪式冲锋,均告失败,营以下官兵损失甚重。最后整编为三个营后撤整补,改为兵团预备队使用。塔山争夺失败后,该师回驻塘沽,负责塘沽以北地区的防御。
  1949年1月,解放军在发动天津战役的同时,也对塘沽守军发起进攻,该师仓促登船南下撤到上海。2月,编入第75军序列,师长朱致一升任副军长兼师长。5月,该师参加上海战役,先是驻防虹桥,后调浦东高桥增援,向当面之解放军发动反冲锋。所部激战8天,重创解放军第30军90师268团,其后又担负起掩护友军撤出上海的重任,最后以只剩残部千余人的情况下撤往舟山整补。6月,兼师长朱致一升任第87军军长,以副师长郭栋继任师长。
  1950年5月,该师撤往台湾。7月,并入第16师,原师长郭栋改任第16师师长。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01:28:38
贡献光荣榜国民革命军独立九十五师
我的图书馆
国民革命军独立九十五师
国民革命军独立九十五师国民革命军独立九十五师是军阀的马鸿逵私家军队改编的,战斗力强,护送过西太后慈禧西行,后经过多次改编,编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撤到台湾。独立95师的历史沿革首先要提到宁夏军阀马鸿逵。马鸿逵的私家军队“安宁军”,本源于其祖父马千龄。马千龄在同治年间先参加反清起义,后率部降清当官,私家军队也变成了国家的正规军。由于马家军都是西北健儿,身体强壮,勇敢善战,枪术刀术骑术娴熟,加上家族势力和宗教信仰的影响,特别是战斗的锻炼,很快成为战斗力极其顽强的马家子弟兵。1900年,马鸿逵的父亲马福祥曾率部队在北京参加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因作战勇敢并担任护送慈禧太后等西行的任务,受到清室嘉奖。民国时期,马鸿逵承继了这支军队,纵横捭阖于各派势力之间,牢牢控制着自己的“世袭领地”。  1926年国内形势巨变。7月9日,广东革命政府挥师北伐;9月17日,冯玉祥誓师五原,自绥远西部向宁夏陕西推进,准备解围西安后东出潼关。马鸿逵归顺冯玉祥,任第4路军总司令兼第4军军长,并率子弟兵离开宁夏,出潼关一路东进,攻入山东。马鸿逵部先驻守泰安,后又移防徐州。1929年,马鸿逵在韩复榘、石友三的拉拢下一同叛冯投蒋,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5路军总指挥兼第11军军长。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马鸿逵站在蒋方率部与冯作战,其部队表现出的顽强战斗力受到了蒋的嘉许。战后,马鸿逵仍任第15路军总指挥,其部队缩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5师。该师系甲种师,辖三旅九团,兵员2万人,驻守信阳。  1933年为奖励对冯作战有功,蒋介石任命马鸿逵为宁夏省主席,同时下令马鸿逵率35师的5个团返宁上任,师长马腾蛟率其余4个团仍驻信阳。不久,马腾蛟也奉调宁夏,驻守信阳的宁马4个团交由河南省主席兼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指挥,改番号为河南剿匪军第1纵队,由保定军校二期毕业生、湖南石门人唐俊德任纵队司令,担任平汉铁路安阳至武胜关之间的护路任务。南京政府又将35师的番号全部划归宁夏,由马鸿逵自行补编,恢复甲种师的员额。这样,驻信阳的宁马4个团从此脱离了宁马建制。  1934年秋,第1纵队奉调驻开封,在开封与新编40旅合编为陆军第95师。自此,第95师的番号正式出现在国军序列中。原第一纵队司令唐俊德担任首任第95师师长,全师辖2旅4团(280团、283团、284团、289团),为乙种师编制。乘此整编机会,国民党向95师派出了政工人员和中央军校毕业生。在正式组建部队颁发军旗和整训后,95师奉调平汉铁路和陇海铁路交叉地区担任商丘至潼关、安阳至信阳间的护路任务。  1935年黄埔一期生、广东人李铁军调任95师第二任师长。其后95师开赴黄河以北的安阳驻防,该师官兵在平时训练中表现出的勇猛作风让李铁军印象颇深。  西安事变后95师先后调戍陕西商县、河南南阳。其间,李铁军升职军长,由罗奇接任第三任师长,任此职长达6年之久,对该师的建设和作风影响极大。(罗奇-,广西容县人,字振西,早年曾入广州政法大学法科学习,1924年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后参加国民革命军,曾任第2师第6旅旅长。1937年5月,被授予少将军衔,任陆军第95师师长,1943年任第37军军长;194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任北平警备副总司令、总统华北战地视察官。后至台湾。罗奇作为黄埔毕业生,政治上忠于蒋介石,加之有相当的文化功底,颇受蒋的信赖。罗奇接长第95师后,仿效当时黄埔军人的习惯,决心锻造一支自己的基本部队。他把该师当作生命一样看待,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他亲自过问部队官佐的调整配备和训练计划的制定,对该师官兵严格管理,有错必罚,使其养成绝对服从长官的习惯;对有成绩的部队,则予以金钱物质奖励、主官升职……罗奇很快成为该师说一不二的“罗千岁”。)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第95师奉调郑州,担任黄河南岸的守备任务。这时正在淞沪战场与日军浴血奋战的第1军军长李铁军,因曾任第95师师长,了解该师官兵的战斗素质,遂呈请军事委员会下令从该师调出3个整营,开赴上海补入第1军投入对日作战。后来,这3营官兵大部牺牲在淞沪战场上。1938年初,第95师奉令渡过黄河,进入豫北开展游击战,曾发动过对焦作等地的袭击。5月,该师参加了徐州外围作战。自徐州撤退后,至江西景德镇,鄱阳湖田家镇,参加武汉会战,开始作为国民革命军正规部队投入抗日战场。初期,第95师隶属于李仙洲任军长的中央军嫡系第92军,与侯镜如任师长的第21师并肩作战;1938年秋,改隶黄埔一期生、广东人陈沛为军长的第37军战斗序列,在瑞昌一线对日作战。第95师在第37军编成内,又先后参加了第一、二、三次长沙会战和长衡会战。在与日军的残酷搏杀中,部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战斗力日益提高。尤其是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第95师在洞庭湖口至横田镇一线与进犯日军展开了浴血奋战,歼灭大量日军,自己伤亡近千人。为此,湖南湘阴县国民政府曾在横田镇建立了“抗日民族英雄为国捐躯纪念碑”,以纪念第95师殉国将士。第二次长沙会战后,第95师被调至二线,防守汨罗江新市至金井防线。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罗奇率部追击作战,将撤退的日军打得丢盔卸甲,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及物资。战斗中,第284团团长黄红上校(湖南邵阳人、黄埔五期)殉国,为该师在抗战时期阵亡官兵中官阶最高者。因战功卓著,罗奇于1943年被提升为第37军军长,何旭初接任第95师第四任师长。此时,经过数年的战斗消耗和多次兵员补充、调补下级军官,该师已经大换模样,下层官兵已鲜有西北人,而多以湖南、湖北地区征集的青年替代,各级军官全部换成了黄埔军校、中央军校的毕业生,高级军官多是罗奇的亲信和同乡。第95师已经被完全改造成中央化的嫡系部队,只是敢于硬打死拼的老传统依旧。1944年夏,长衡会战正酣。第95师在第9战区湖南境内参战不久,因广西方向战况危急,统帅部令第37军军长罗奇仅率军部和第95师急赴广西,接受第4战区指挥管辖,与日军作战。该师本拟参加柳州会战,但部队即将赶到柳州时,柳州已经沦陷,全师只好在那坡县驻防。1945年春,因第37军的其他两师(60师、140师)未到广西,第37军军部奉令撤消,军长罗奇调任南宁军官教导总队队长,军部直属部队则编入第95师。而第95师改归黄涛为军长的粤系第62军指挥,段沄任该师第五任师长。数月后,该师在第62军遍成内开赴中越边界镇南关,与日军对峙。此时,为准备战略反攻,统帅部集中国军中战斗力较强的15个军编成4个方面军。其中第2方面军总司令是张发奎,下辖桂系的第46军,粤系的第62军、第64军,故第95师隶属于第2方面军战斗序列。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第95师奉令开赴越南受降,担任河内地区的守备任务;9月,又奉令自海防乘船赴台湾驻防,接受日军投降,后又乘船开赴华北。1946年初,国民政府对军队进行整编,军改为整编师、师改为整编旅。第95师遂奉令裁减一团,缩编为整编第95旅,段沄任旅长,隶属林伟俦任师长的整编62师。1947年,国军恢复军、师编制,整编第95旅复为第95师,下辖第283团、284团、285团。纵观第95师的序列沿革及其在整个抗战中各种表现,该师应属于国军嫡系二流作战部队之一。第95师既不属于战斗力最强的“五大主力”,也没能挤进准备首批换装美械的13个军的部队行列。此外,同是黄埔一期生在30年代中后期建立自己基本部队的有:杜聿明的200师扩编成第5军,进而扩充为第5集团军;宋希濂的第36师扩编成第71军,后又扩充为第11集团军;黄埔三期的王耀武,也从第51师起家,扩编成第74军,以后升任第24集团军总司令,并担任战略反攻任务的第4方面军总司令。相比之下,罗奇和第95师就逊色多了,八年拼打下来,第95师还是第95师,罗奇任第37军军长时,也没能将其指挥下的另2个师收入囊中,反而在1944年被解除军长实权,去南宁当了军官教导总队队长。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也可以说罗奇的运气不佳,但最高军事当局认为罗奇不具备高级军事指挥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第95师没有王牌主力那样的战役战术水平和战场表现,是重要的原因。但第95师有罗奇作后台,也不是一般人能随意“吞掉”的,特别是该师顽强苦战的传统作风,在抗战中转战各地的战绩,遍入担负战略反攻任务的第2方面军,赴越南受降,接收台湾,使该师官兵颇为骄傲。第95师进入华北以后,曾在徐水县、固城镇、胜芳镇以及保定以南的芳庄多次与解放军交手。由于当时华北局势是国强共弱,华北解放军不但数量上居劣势,既如3纵、4纵在质量上亦不敌第35军等部,所以在无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华北解放军很少强攻死守,这使第95师在作战中没有吃过大亏,于是该师才有了“在华北没有丢过一挺机枪”和“赵子龙师”的说法。&  第95师从何时被称为(或自诩为)“赵子龙师”,这不是南京政府正式表彰的称号,档案无记载。1948年夏,第95师脱离第62军战斗序列,改由华北剿总直接指挥,并同时改称独立95师,由曾任该师参谋长的朱致一接任第六任师长,仍下辖283团(团长席宸炫)、284团(团长周绍福)、285团(团长詹仰强)。1948年9月,辽沈会战打响,独立95师奉令加入国军东进兵团,自华北开赴东北,进攻塔山,企图支援锦州范汉杰部,会同西进兵团廖耀湘部夹击解放军。此时,罗奇刚被南京政府晋升为中将,担任总统华北战地视察官,负责华北战事,随东进兵团督战指导。罗奇到达塔山前线后,立即以老师长的身份召见独立95师全体中下级军官,要他们以传统的强悍作风攻下塔山,并拿出大量金圆券组织了敢死队。日,在塔山前线,独立95师的全体官兵在战前动员后,全师连续高呼“没有95师攻不下的阵地”,就发动了整营整团的集团冲锋。这种战法固然强悍勇猛,但相当愚蠢的。至内战后期,国共双方主力部队的装备相当,即使不用重武器,仅靠轻步兵火力的密集封锁即足以击退纯步兵组成的集团冲锋,何况独立95师不仅兵力不占绝对优势,而对手又是东野五虎之一的第4纵队(后改编为41军,塔山防线指挥员程子华、吴克华、李天佑)。结果可想而知,独立95师虽然凭借作风强悍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多次突入解放军塔山阵地,但在解放军坚决反击之下,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只经过两天的较量,独立95师伤亡了三分之二,最后缩编成3个营撤回华北,驻防塘沽。平津会战开始后,独立95师残部由塘沽海路撤至上海,又恢复使用第95师番号,编入吴仲直任军长的第75军,担任上海机场的守备任务。不久又从上海撤退到宁波,最后退往台湾。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五师简史国民政府时期共出现过二次第九十五师的番号:壹、余亚农所部(1928年3月——1929年1月)(西北军系)贰、唐俊德所部(1934年8月——1950年7月)(中央军嫡系)壹、余亚农所部(1928年3月——1929年1月)(西北军系)略贰、唐俊德所部(1934年8月——1950年7月)(中央军嫡系)隶属关系:豫鄂皖剿匪总司令部(1934年8月——1935年2月)河南绥靖公署(1935年2月——1935年4月)西安绥靖公署(1935年4月——1935年6月)河南绥靖公署(1935年6月——1935年12月)驻豫绥靖公署(1935年12月——1936年3月)山西剿共军第1路(1936年3月——1936年4月)驻豫绥靖公署(1936年4月——1936年12月)讨逆军(1936年12月)冀察绥靖公署(1936年12月——1937年4月)西安行营(1937年4月——1937年11月)第8军(1937年11月)军事委员会(1937年11月——1938年2月)第92军(1938年2月——1938年9月)第37军(1938年9月——1945年4月)第62军(1945年4月——1947年3月)保定绥靖公署(1947年3月——1947年11月)华北剿匪总司令部(1947年11月——1948年10月)第17兵团(1948年10月——1949年2月)第75军(1949年2月——1950年7月)序列沿革1934年8月成师时序列:师长唐俊德,副师长程子宜,参谋长李国盛第565团,团长程克平第567团,团长庞公璐第570团,团长朱吴城1935年5月部队改编时序列:师长唐俊德,副师长程子宜,参谋长李国盛第283旅,旅长程子宜(兼)第565团,团长程克平第567团,团长庞公璐第285旅,旅长徐中岳第568团,团长廖运泽第570团,团长朱吴城1936年2月李铁军接任师长时序列:师长李铁军,副师长程子宜,参谋长李国盛第283旅,旅长程子宜(兼)/冯士英第565团,团长程克平/廖运泽第567团,团长庞公璐/冯士英第285旅,旅长徐中岳第568团,团长廖运泽/徐树南第570团,团长朱吴城/庞公璐1937年4月罗奇接任师长时序列:师长罗奇,副师长程子宜/李绳武、何旭初(该职1937年4月增设),参谋长李国盛/朱致一第283旅,旅长冯士英第565团,团长×××第566团,团长×××第285旅,旅长徐中岳/朱致一(兼)第569团,团长徐树南/唐天文第570团,团长庞公璐/黄 红补充旅,旅长廖运泽(该旅1938年2月补充第21、95师)第1团,团长×××第2团,团长×××补充团(该团1939年6月新编),团长×××1939年11月缩编为三团制时序列:师长罗奇,副师长何旭初,参谋长朱致一第283团,团长徐树南第284团,团长黄 红(殉职)第285团,团长唐天文1942年9月何旭初接任师长时序列(驻湘阴):师长何旭初,副师长李绳武/朱致一/段沄,参谋长朱致一/×××第283团,团长×××第284团,团长×××第285团,团长×××1944年12月段沄代理师长时序列:师长段沄(代),副师长段沄,参谋长×××第283团,团长郭 栋第284团,团长邓 杰第285团,团长×××1946年5月整编为第95旅时序列:旅长段沄,副旅长张伯权,参谋长×××第283团,团长郭 栋第284团,团长邓 杰第285团(该团1947年9月新建),团长×××1947年11月该旅恢复第95师番号、张伯权接任师长时序列:旅长张伯权,副旅长蔡挺起,参谋长×××第283团,团长郭 栋第284团,团长×××第285团,团长×××1948年9月朱致一接任师长时序列:师长朱致一,副师长郭栋,参谋长张肇安第283团,团长席震炫第284团,团长周绍福第285团,团长詹抑强1949年6月郭栋接任师长时序列:师长郭栋,副师长×××,参谋长×××第283团,团长冯肇安第284团,团长周绍福第285团,团长姜浩奇主官简历唐俊德()湖南石门人,原名生明,以号行。保定军校第二期毕业。历任湘军第1师排长、连长、营长、第2师3旅团长、副旅长、旅长、国民革命军第10军军官教导团团长、第1军参谋长、第22师副师长、第1师2旅旅长、第3师副师长、中央军校驻豫军官教导团副团长兼教育长、军事参议院参议、追剿军第1纵队司令、第95师师长、第1战区战地警备司令、开封警备司令、天水行营军训处处长、宝鸡警备司令、暂编第4军副军长、河西警备副总司令。1946年7月退役后任湖南省政府顾问。1949年逃台。日病逝。李铁军()广东梅县人。中央军校第一期、德国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军校教导团排长、党军第1旅连长、第1师营长、第1师1旅团长、旅长、副师长、第95师师长、第1师师长、第1军军长、第76军军长兼河西警备司令、第37集团军副总司令兼泸州警备司令、第3集团军总司令、第29集团军总司令兼新编第2军军长、河西警备总司令、第5兵团司令官、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北线兵团司令官。1950年5月逃台后任“国防部”部员。后移居美国。日病逝美国圣荷西。著有《李铁军回忆录》。罗奇()广西容县,字振西。中央军校第一期、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三期团排长、区队长、第18师连长、营长、团长、第24师团长、第19师参谋长、第52师154旅旅长、预备第3师副师长兼团长、宝鸡警备司令、军政部第4新兵补训处副处长、叙南师管区司令、第95师参谋长、副师长、代理师长、整编第95旅旅长、第208师师长、第87军军长兼塘沽防守司令、台湾防御副总司令。1975年在台湾病死。张伯权()湖北汉川人,又名张维和。中央军校第七期、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七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第95师团附、团长、代理副师长、整编第67旅旅长、整编第95旅旅长、第95师师长、第17兵团参谋长、第21师师长。1949年1月率领所部在北平接受和平改编。建国后任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局研究员、广东省政协常委、省人大代表、省政府参事室参事、副主任、顾问、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日病逝北京。朱致一()江西雩都(今于都)人,号子玉。中央军校第六期、陆军大学乙级将官班第三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税警总团员参谋处科长、第8军参谋处处长、第95师参谋长、兼第285旅旅长、副师长、第45补训处处长、第6军参谋长、预备第2师副师长、代理师长、陆军总司令部第1集训处第2总队总队长、赣南师管区副司令、中央训练团办公厅副主任、国防部保安局第2处处长、第95师师长、第75军副军长、第87军副军长、军长兼舟山防守司令、澎湖防卫司令部副司令、陆军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副总司令。1963年退役后任台湾省政府顾问、代理秘书长、台湾省经济建设动员计划审议委员会及土地资源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副主任。日病逝台北。郭栋(?—?)湖北黄陂人。中央军校第七期毕业。曾任第95师营长、团长、副师长、师长、第16师师长、第41师师长等职。部队简史  该师于1934年8月由剿匪军第1纵队(司令唐俊德,由河南省保安第1团、第35师两个团、新编第21师一个团在1933年10月合编)在开封改编而成(三团制),首任师长由原第1纵队司令唐俊德担任。该师主要担负平汉铁路武胜关至安阳沿线的护路任务。曾在豫鄂边桐柏山区围剿红军第28军游击队,在信阳围剿刘桂棠匪军。1935年4月,该师开入陕西,于灵宝、卢氏布防。是月中旬开赴商县,并参与围剿红军第25军的军事行动。5月,新编第40旅(旅长徐中岳,原暂编第2旅,由皖西保安团队改编)并入,该师改为两旅四团制,部分宁籍官兵返回第35师。此时该师担负平汉铁路、陇海铁路交叉地带的护路任务,不久移防郑州。1936年2月,师长唐俊德调陆大受训,由第1师副师长李铁军继任师长。同时,部队军官大都由第2军军官替换。3月,该师开赴晋东南,参与围剿红军的军事行动。5月,该师移驻安阳。12月西安事变时,该师编入“讨逆军”直属序列。事变平息后移驻北平西苑。1937年4月,师长李铁军调任第1师师长,由第2师第6旅旅长罗奇继任师长。同时增编一个补充旅,并调驻陕西潼关,负责监视东北军部队。11月,该师编入第8军序列开赴上海参战。行至郑州时淞沪会战已告结束,乃就地待命(其中有三个营先行补充第1师在淞沪作战),担负黄河南岸守备。1938年2月,该师与第21师合编为第92军。3月,该师北渡黄河,开赴修武县太行山沿线,袭扰被伪军占领的修武县城,并一度攻入县城。另有一营在李屯伏击日军车队,击毁汽车70余辆。6月,调往豫北整训。7月参加武汉会战,在九江、瑞昌交界的仙女池、鲤鱼山等地布防,负责阻击由瑞昌和赛城湖方向登陆的日军。瑞昌失守后调往瑞昌西北地带布防,继续阻击日军。9月,该师后调通山整补,与第65师合编为第37军。11月开赴营田布防。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开始。该师负责的汨罗江营田防区由于防守疏忽,被日军偷袭得手,前哨营被歼。第95师所属283旅在旅长冯士英的率领下苦撑两天,被迫放弃阵地退往营田以南之大云山地区继续阻击日军。5天后因所部损失惨重,将阵地交由第19师接替,该师后调整补。11月,该师作为第二期整训部队,在湘阴接受战区长官部整训,部队缩编为三个团。12月,该师参与对日军的冬季反攻。攻势结束后开赴新市驻防。在整训过程中,师长罗奇亲自督导,以“带兵之要领,必须身先劳之,始克有济”为准则,致力于提高部队的素质和战斗力。该师在1941年的战区大校阅中成绩名列榜首,倍受赞誉,被称之为“当阳部队”(意为赵子龙之勇)。战区长官部为嘉奖,特提升罗奇为第37军副军长兼师长职。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时,该师负责在新市附近的汨罗江畔阻击日军。由于部队配置错误,该师在新市、金井地区被日军包围,再次遭受重创,几失战力。部队突围后退往渌水南岸收容整补(10月,该师所失阵地为第60师收复)。在12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该师仍在汨罗江畔阻击日军,五天后将日军往预定作战地区吸引,在飘峰山成功包围了日军联队部。激战中,第284团团长黄红阵亡。战后共击毙日军三百余人,此战为第95师在抗战期间极为成功的一次伏击战。当日军开始溃退后,该师追击日军至福临铺。1942年3月,该师移驻陕、晋边区休整。9月,第37军副军长兼师长罗奇专任第37军副军长,以副师长何旭初继任师长。1943年5月,该师调回汨罗江畔驻防。1944年5月,长衡会战开始,该师仍在汨罗江畔阻击日军。在弃守湘阴后,节节抵抗日军,历时四个月后由道县调赴广西参加桂柳会战。该师在平南、柳州外围、北牙等处与日军交战。由于连续半年在湘、桂两地作战,未经休整,所部损失多半,再次遭受重创。11月,该师突出日军包围圈后于东兰集结整补。12月,师长何旭初升任第37军副军长兼师管区司令,以副师长段沄代理师长职务。1945年5月,第37军军部并入该师后,拨隶第62军。8月,奉命进入越南海防接受日军投降。11月,该师作为62军的第三梯队在海防涂山登舰,开赴台湾高雄、台中、台东三市接受日军投降,后担负台南、嘉义防务。1946年5月,该师整编为第95旅,旅长段沄。9月,该旅海运天津参加国共内战。该旅以正面佯攻、侧翼迂回的奇袭方式攻克固安、胜芳两地,此后驻防保定。1947年2月,徐水驻军(自新第2纵队)被围,该旅奉命解围。旅长段沄当即命令部队紧急出发,出其不意的对包围徐水的八路军发起猛烈攻击,最终迫使八路军撤围。5月,该旅参加青沧战役,进至静海后回驻保定。10月,该旅由保定绥靖公署直辖,奉命增援徐水友军。与解放军激战四天受阻,由攻势改为对峙。9月,国共双方在昝岗发生激战,当解放军阵地被友军第16、94军逐步突破后,该旅奉命出击,猛攻解放军后侧。激战三天,在解放军撤围后继续尾随追击,使解放军受到惨重损失。战后,时任绥署长官的孙连仲在新闻发布会上特别表扬了第95师。他说“论军纪,六十二军最好;论战功,应属段沄将军领导下的九十五师……”。11月,该旅恢复第95师番号,由华北“剿总”直辖。同时,原旅长段沄调任第208师师长,以整编第67旅旅长张伯权继任师长。1948年6月参加第二次保北战役,由通县开赴唐山、涿县等地与解放军交战。7月退回保定。9月,师长张伯权调任第17兵团参谋长,由国防部保安局第2处处长朱致一继任师长。10月,该师海运葫芦岛后由第17兵团指挥准备援锦,被阻于塔山,该师在海空军的火力支援下数度组织兵力,对当面之解放军以波浪式冲锋,均告失败,营以下官兵损失甚重。最后整编为三个营后撤整补,改为兵团预备队使用。塔山争夺失败后,该师回驻塘沽,负责塘沽以北地区的防御。1949年1月,解放军在发动天津战役的同时,也对塘沽守军发起进攻,该师仓促登船南下撤到上海。2月,编入第75军序列,师长朱致一升任副军长兼师长。5月,该师参加上海战役,先是驻防虹桥,后调浦东高桥增援,向当面之解放军发动反冲锋。所部激战8天,重创解放军第30军90师268团,其后又担负起掩护友军撤出上海的重任,最后以只剩残部千余人的情况下撤往舟山整补。6月,兼师长朱致一升任第87军军长,以副师长郭栋继任师长。1950年5月,该师撤往台湾。7月,并入第16师,原师长郭栋改任第16师师长。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抚顺辽沈战役景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