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聘分开开前职称工资如何兑现1,国家是从什么时候实行

&&& 请问2015年评聘的中高级职称工资待遇什么时候兑现,从几月份开始计算。谢谢。
回复编号:部门:延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您所提供的情况,现答复如下:
2015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待遇将根据省州相关文件要求执行,聘用通知已下发至教育局。
答复人:沈权铭&&&& 电话:2368147
&&&&&&&& 分管领导:崔香淑&&&电话:2366161延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时间: 10:17:55回复人:yjlaodongju职称制度与岗位工资相结合,为全国教师带来一道曙光
职称制度、工资制度、专业发展......这些关乎教师教育改革制度的未来走向是什么?
“将教师职称与岗位工资制度相衔接,切实克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如是说。除了判断走向,他更是揭露了一些现状,比如不少中小学十年二十年内都没有新教师晋升中高级教师职称的机会……
教师职称制度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制度1986年建立,经过30年改革探索逐步完善,特别是新一轮改革之后,统一了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完善了评价标准,淡化了对论文、外语等要求,更加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
但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对职称制度仍怨言不断,更有极端者要求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
问题症结到底在哪里?笔者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
一是相对于高级中学而言,小学、初中教师高级、中级岗位数量设置比例过低,尤其是小学教师,不少省份小学高级设置比例仅为3.5%。
二是职称改革从评聘分开到评聘合一,不少中小学每年有限的职数仅用于消化评聘分开时获得中高级教师称号者就需要若干年,甚至十年二十年。
换言之,这些学校十年二十年内都没有新教师晋升中高级教师职称的机会,这自然会极大地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三是由于实行评聘合一,事实上职务晋升成了终身制,中小学教师一旦评上高级教师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缺少相应的约束机制。
四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与工资待遇挂钩密切,一位教师有无中高级职称在岗和退休待遇差距过大。
中高级职务成为广大教师奋斗的主要目标,职称评审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其评审办法越来越细,有的实行所谓“千分积分制”,以至于在一些地方,这套职称积分体系成了绑架教师职业生活的枷锁,甚至成为学校人际关系的“晴雨表”。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改革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我国教师职称制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功利性导向太强,应该淡化功利化导向,转向专业自身的激励。
一是借鉴国外重视学历在职称晋升中重要作用的做法,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水平作为教师晋升工资的重要因素;
二是扩大教龄津贴在薪酬制度中的权重,重视教师年功;
三是将教师职称与岗位工资制度相衔接,切实克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
四是完善职称评审办法,将教师职称评审权还给广大教师。
教师薪酬工资制度
在所有顶级学校体系(除一个例外)中,教师起薪以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参照,都达到了或高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情况。
有趣的是,顶级学校体系的教师起薪情况差异微小:大多数都在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95-99%的范围内。
当然,一份好薪水不一定就是从教有主要或唯一动机。然而,调查也显示,除非学校体系提供的起薪与其他行业毕业生处于相等水准,否则人们将选择其他工作,而非从教。
上述研究表明,一个国家能否吸引优秀人才做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起薪报酬,即收入水平至少要达到与其他行业毕业生处于相等水准。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教育系统平均工资要居于社会行业中等偏上水平。
同年,《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年间,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比较发现,1995年之后,教育行业平均工资水平居16个行业的第13位次;
2009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后,教师收入水平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排名有所上升,2010年在19个行业中居第10位,依然在中偏下。
改革完善我国中小学教师薪酬工资制度,一方面,要继续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切实落实《教师法》确定的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要求;
另一方面,要尽快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以岗位工资为核心的绩效工资制度,要突出学历、岗位、年功在教师工资中的权重。
教师专业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日益重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下一步,关键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
一是要推动师范教育转型,通过地市教育行政部门与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共同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载体,建立教师教育科学创新与教师教育科学实践新机制;
二是继续大力整合县级教师教育机构,推进教研、科研、师训、干训、电教机构一体化,建立县级教师专业发展与学习资源中心,促进县级教研机构职能转型,实现从“考研室”、向“教研室”的职能回归;
三是完善以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为载体的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让骨干教师、名师、名校长成为中小学教师、校长专业发展最可靠、最有效的力量。
麦肯锡研究表明:所有顶级学校体系,包括快速获得提升的,都认识到如你想拥有未来的好教师,就必须用优秀的教师来培训他们,并且重点是在教室里一对一指导;
四是建立同伴互助、团队成长的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文化。在顶级学校体系里,教师们是一起工作的,他们共同规划准备,互相观摩课程,并彼此帮助提高。
在这些学校体系中,已创造出一种文化,即集体备课、共同反思教学、同行相互指导。一旦这些成为正常和持续的学校生活特征,教师们就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其实,后两点恰恰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优秀传统,今天尤其需要发扬光大。
对于职称制度、工资制度、专业发展的未来走向您有何看法呢?欢迎在留言中与我们一起交流~~
“教师帮”公众号,由三好网()发起并独立运营,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教师交流社区,70万教师的学习、成长之家。小磊哥每天会为各位老师推送最新教育政策、教学经验、教师资讯及成长干货!
声明:本文来源于校长派,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两会专题:
教师有望纳入公务员体系,工资提高、职称按年限或成现实| 为教师松绑:减少评比考核、放权职称评定| 政协一号提案: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政府工作报告给教育“划重点”
教师感悟:
我为什么拒绝当老师| 把老师逼去卖烧饼,是中国教育最大的悲哀| 有多少教案是无用的| 不尊重老师,哪里来的好教育?
教育政策:
延迟退休是对教师健康权的漠视| 教师子女拒读师范的真相| 工资改革&各地教师工资一览
全国近70万教师的学习、交流之家
扫瞄二维码,进入教师帮
请您按照需求添加以下QQ群与全国教师交流学习
高中教师交流1群;初中教师交流4群;小学教师交流3群 ;咨询、交流请加小磊哥微信:sanhaolyg;投稿请发送至: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查看:11741|回复:75
论坛上有好多午饭讨论职称和聘任的关系。我也结合自己的认识谈一下(只讨论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私企不在此列)。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一、软考通过了,你就有相应的职称了。比如你过了网工,你就是工程师了。不需要单位评了,这才叫“以考代评”考了还要评,那考还有意义吗?
二、职称和工资待遇无关,工资待遇取决于聘任。如果聘任您为工程师了则兑现工程师工资待遇。虽然我们现在都多是聘任相应的职称,但是理论上低职可以高聘(例如,你是助理工程师职称,但你表现突出,能力强,可以聘任为工程师),高职可以低聘(例如,你是高级工程师,但你能力不行,可以低聘为工程师),聘任了您就可以兑现工资待遇了。如果不聘任你就是高级工程师也是白费,也是废纸一张。
三、是否能聘任取决于单位。1、看你单位有没有相应的指数(例如,单位有3个高级名额,但现在聘任了三个高级工程师,也就是没有指数,那你只有等。如果聘任的高级工程师小于3个,那恭喜你,你有可能被聘任。私企就无所谓了)2、看你的能力了(这个既包括技术能力,还包括人际关系)。这个我不说你懂的。
初级工程师
大家都说没多大用,通过考试学了点东西
热议话题啊。
版主,并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坚持 ...
软考通过了,你就有相应的职称了,单位是否聘,这也是一个评审过程,因此职称仍然是要评的(当然评之前需要具备相应的资格)
使命的召唤-全能IT艺术家 ...
关于第三点,没有异议。
关于第一点,证书是评定的基础,这是很多单位的评定办法。比如2个人学历,岗位年限都差不多,如果有证书的,当然要先评。所谓以考代评只是不再通过笔试进行考核这个手续,而不是代替了评定整个手续。就如你说的,即使有证书了,单位不评定,照样不是。怎么算不是,最起码待遇不给你。
关于第二点,职称和工资是有关系的。但是和收入不是正比的。比如工程师的岗位工资肯定要比助理工程师多。但是最后收入一定比助理工程师高吗?不一定,因为整体收入除了包括岗位的基本工资,可能还有效益工资或者奖金。比如这个助理工程师所在部门是一个热门,而工程师所在部门是冷门。那么助理工程师可能得到奖金就比工程师的多。也许整个算下两者的收入又差不多了。
一剑舞动惊四方,IT本是我所长 (R)丁胖胖
金吾卫大将军
软考本身定位就是事业单位人员的,所以学生考过了不要抱太大的期望。
引用:原帖由 xingmieyang 于
10:41 发表
软考本身定位就是事业单位人员的,所以学生考过了不要抱太大的期望。 这句话说的有道理
引用:原帖由 z00w00 于
10:32 发表
关于第三点,没有异议。
关于第一点,证书是评定的基础,这是很多单位的评定办法。比如2个人学历,岗位年限都差不多,如果有证书的,当然要先评。所谓以考代评只是不再通过笔试进行考核这个手续,而不是代替了评定整个手续。就如你 ... 您还没有看明白我的意思,也可能是我说的不清楚。这个讨论可能学生和私企人员看不太明白。:lol
第一、评聘分离。
1、评职称是评职称程序。现在以考代评,考试通过了就是有职称了。(理论上讲计算机职称是考出来的不是评出来的)。要从脑袋中吧计算机评职称忘掉,自从文件公布后计算机专业就不评职称了。不要动不动就说评。没有评了。(但也不排除个别地区评职称,因为中国太大了。)
2、聘任是聘任程序。你说的是聘任程序。“比如2个人学历,岗位年限都差不多,如果有证书的,当然要先评。”这里应是先聘任。
现在我们很多任还把工资兑现了理解为聘职称,那是错误的了。工资兑现了完成了两个程序,第一、占有职称(或考或评)第二聘任职称。现在我国的国企、机关事业单位是没有聘任名额就不启动评职称程序,启动了评职称程序,评定上了就聘任,所以很多人理解为是一个过程。
第二、关于工资比较。跨行业、跨部门的实发工资是没有可比性的。我指的工资是指2006年工资套改表中的工资。这各表网上可一查询。
我愿意在讨论中研究出事情的真相。 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本帖最后由 liwenxian 于
11:11 编辑
中级工程师
欢迎多多交流思想,说的很对啊:handshake
社会让我变得不得不淡定---
版主,并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坚持 ...
[quote]原帖由 liwenxian 于
11:09 发表
您还没有看明白我的意思,也可能是我说的不清楚。这个讨论可能学生和私企人员看不太明白。:lol
第一、评聘分离。
1、评职称是评职称程序。现在以考代评,考试通过了就是有职称了。(理论上讲计算机职称是考出来的不是评 ... [/quote
看了楼主的观点,其实就是不懂装懂,理解不透彻,应该不是公职人员!
引用:原帖由 liwenxian 于
11:09 发表
您还没有看明白我的意思,也可能是我说的不清楚。这个讨论可能学生和私企人员看不太明白。:lol
第一、评聘分离。
1、评职称是评职称程序。现在以考代评,考试通过了就是有职称了。(理论上讲计算机职称是考出来的不是评 ... 没错!
评职称或考职称是一个相同环节,聘用是另一个环节。软考通过以后就不用评了,只是看单位是否聘用而已。目前我们国内获得职称的方式大概有三种:1,评审 2考试(软考)3,考评结合(会计,统计等专业),现在主流是采取考评结合的方式来取得职称资格,造成有些人感觉职称考试以后还要评审,他们是要参加专业试,通过考试以后还要再参加评审,通过评审以后才有资格聘用。软考就直接代替了考专业试和评审这个环节,这也可以算是计算机专业的一种福利吧。
全国政协主席
这个话题,比较实在,关于现在网络上热议说什么软考过的工程师没用,或者说现在企业里需要这个东西,但是个人认为软考还是有一定价值的,首先是对你辛苦学习的一种奖励
一切为了钱途....
引用:原帖由 hunter1984 于
13:26 发表
评职称或考职称是一个相同环节,聘用是另一个环节。软考通过以后就不用评了,只是看单位是否聘用而已。目前我们国内获得职称的方式大概有三种:1,评审 2考试(软考)3,考评结合(会计,统计等专业),现在主流是采取考评结合的 ... 这个观点我赞同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不要提软考&&那只是公务员用得上的东西&&在外面没用
初级工程师
人外有人吧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上的观点我同意
大家的讨论越来越有气氛了,也越来越接近真相了。
我们继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称兑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