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口地在修乡村道路时在担任村干部时成长路没有认何告知的情况下给占用了,

理直气壮的乡村道路_国内_时政_中华泰山网
理直气壮的乡村道路
汽车创造了郊区,也创造了孤独。
芝加哥大学认知和社会神经学中心负责人约翰&卡乔波说这句话的时候,汽车已经彻底改变了城市的速度和节奏,并且,汽车也涌入了乡村。它不再是新鲜的事物,汽车像三十年前的电灯电话一样成为中国乡村的日常工具。尽管人们一直用代步工具定位汽车在家庭里的出现,可是汽车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具备满足虚荣心的功能。直到近些年,汽车占用了大量的生活空间,它的代步功能才完整体现。
没有汽车,乡村就会寸步难行。有了汽车,城市依然寸步难行。
在我的家乡山东,发达的公路系统令人生羡,却正在被新型城镇化一定程度破坏,尤其对乡村来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修筑的乡村柏油路在风剥雨蚀之间日渐碎裂,其中力量最大的破坏者就是汽车。
与城市里道路的维护不同,乡村的道路几乎没有维护系统,随着市场经济的过度干预、乡村集体结构意识的松散,在&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下铺就的道路率先成为富裕的牺牲品,对很多乡村而言,再也无力集众人之力重铺柏油路或修复破裂。
一个月前,一位与我同岁同宗同辈的同乡遭遇了一起交通事故,他在汽车沉重的撞击中勉强生还。我去医院探望他的时候,他已经从重症监护室到了普通病房,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却仍然插满了不同功效的输液管,有的用来消炎,有的保证营养吸收,有的降低呕吐的程度&&
我看着他,喜极而泣,倒不是因为他需要用很长一段时间来承受痛苦,而是揪心于他开着汽车在公路上险象环生的惊险,以及我们各自被乡村的道路、被城市改变的时间。创造郊区和协助城市化推进的同时,汽车也直接让乡村的风险增加。与城市不同,乡村的街道、公路没有全然为汽车让路,同时也没有考虑人行道和车行道的区分。
人行道和车行道共用是乡村街道、公路的最大特点,它暗合乡村的包容性和排他性,由于不必像城市那样考虑特定时段的交通状况,乡村的街道和公路相对平稳、井井有条。所以,在乡村,车的唯一性愈发强烈,它既是乡村人的代步工具,也成为乡村结构中人物关系的代称。
当然,我们不能把罪责全都归咎于汽车。的确,汽车对乡村道路的毁坏有目共睹,不过,汽车在让乡村获得与城市更多接触的可能之外,还让中国乡村千百年来男性主外女性主内的社会分工发生了变化,汽车成为了一个家庭全职就业的正当理由,虽然这种全职就业的短视早就被美国社区证明可能导致毁灭性。
简&雅各布斯在《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中分析了汽车对于人的生活甚至世界观的影响&&&对于有能力拥有汽车的人来说,汽车充满了对美国先民生命目标的浪漫联想:独立、自由、成功。&作为城市的支持者,雅各布斯早就观察到了汽车和公路的关联,1956年美国国会通过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的预算法案旨在保证就业,而21世纪前后十年发生在中国城乡大地上的&要想富先修路&的公路建设究其根本也是为了就业,&选中汽车工业作为达到增加就业的手段是那么地恰当,几乎变成像是无可避免的。&
不可避免的,上文所述的与我同岁同宗同辈的同乡就是汽车促进乡村就业的受益者,汽车改变了他之前的生活,乡村道路的建设提升了汽车的速度,汽车速度的提升继而节省了时间,而时间成本的降低又弥补甚至消除了空间的障碍。
以乡村道路为依托,人们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漂来漂去。
这种情形之下,城镇化变得理直气壮了。乡村把城镇化当成理所当然的生活改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习惯经由乡村道路延伸的多种类型的就业方式灵活改变,同时,乡村对汽车的依赖和需求也逐日旺盛,乘数效应的体现再明显不过。
实际上,乡村道路的需求量并非如想象的那么多,但是,新建或拓宽的连接乡村与乡村、乡村与乡镇的公路仍然持续着,人们宁愿倾向&有些驾驶人一定是选择较不麻烦的路走&这类模糊的说法,也不愿意面对社会因素在支配中的作用。
不论城市还是乡村,道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城市中,道路是绝对的主导元素。因为在城市的坐标体系里,人们(尤其是初来乍到者)往往通过网状结构的道路区分不同的区域甚至以此了解一座城市。不同的是,道路在乡村是另一种风景,它的意象特征更浓,在过去的大多数时候,它核心的承担并不是交通功能;到了现在,除了交通运输功能以外,乡村道路的意象又被过分渲染。(王帅 本文作者系新华房产记者)
责任编辑:杜茜
扫一扫,城市走进移动终端 全新的城市生活现在开启
微信“扫一扫”有保护性限制,建议使用其他扫码程序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转发朋友圈
楼主绝对没说实情,现在的人也没有这么坏了,修路时不交钱吧
公路公路.就是公家大众的路,不管修路者是私人还是大众筹建.一旦形成了公路.认何人都有通行权.你可提起民事诉讼.在这上面诉沒多大效力.
站起说话不怕闪腰啊,你自己有本事给你村修一条路看看。现在有部分人,该尽义务的时候千般理由推脱,想享受的时候理所当然,问一句,你哪里来的底气。&
这些人呀,要我怎么说呢,我非常了解这个路,这个路就是张培刚带头修的,这个路是站的张培刚娘家的山林,没有他这路是修不成的,钱也出了,力也出了,山林也给毁了,最后还不要他过路,如果他也这样不讲理,恐怕这路都过不成。
我觉得有以下几种可能:
& && &&&1、楼主可能在修路的时候没出钱
& && &&&2、在修路的时候可能有所阻挡
& && &&&3、也可能在修路时占用了你家的土地或者山林,你已经要求其他村民与你调换了土地或山林
在前些年,政府没有太大的资金投入乡村道路的建设,但是部分老百姓很积极,迫切的需要建设村道路,但也有些人认为自己常年在外打工,修不修路给自己没多大关系,就造成了当时的情况:谁享受,谁拿钱,谁修路;&&就这样,拿了钱的不让没拿钱的过路;;;不知楼主是否是这种情况?若是,楼主就没有必要在里来发牢骚,不是的话,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
如果当初没出钱,现在应该协商解决。
现在这个社会是要管逼民反了,那些拿着国家的工资打着为老百姓办事的口号,想着各种办法往自己私包里捞钱的那些杂种干部,应该要处死他们的全家,就算是一只老鼠也不应该放过,所谓的地方父母管,一群装逼的杂碎,吃的是中华,喝的是五粮液,帮忙办事情不给红包和送礼还不理!
向相关部门反映
我觉得有以下几种可能:& && && &1、楼主可能在修路的时候没出钱& && && &2、在修路的时候可能有所阻挡& && && &3、也可能在修路时占用了你家的土地或者山林,你已经要求其他村民与你调换了土地或山林 在前些年,政府没有太大的资金投入乡村道路的建设,但是部分老百姓很积极,迫切的需要建设村道路,但也有些人认为自己常年在外打工,修不修路给自己没多大关系,就造成了当时的情况:谁享受,谁拿钱,谁修路;&&就这样,拿了钱的不让没拿钱的过路;;;不知楼主是否是这种情况?若是,楼主就没有必要在里来发牢骚,不是的话,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
1,我出钱了。
2这路是张培刚带的头,站的全是他娘家的土地。
长赤镇人民政府
关于笔架村张培刚反映“集体修的公路成了私家路”一事处理结果的回复张培刚及各位网友:
& && &首先感谢你们对长赤镇工作的监督和支持,张培刚网友所反应的“集体修的公路成了私家路”一事发生后,长赤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已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调查处理。现将调查处理结果回复如下:
& &&&一、经调查,该道路为笔架村一社20多户村民自筹资金投劳所修建,受益户包括张培刚在内,在修建该公路时受益村民除张培刚外全部投劳投资,公路建成后张培刚在该村建养鸡场需使用该道路,村民因他未投资投劳拒绝其使用该公路,镇调解办、信访办多次调解,因张培刚拒绝投劳投资调解未果。
& &&&二、长赤镇将安排信访办、调解办、交通办、笔架村两委等相关部门及时进行调解,解决张培刚的公路通行难题。
& &&&特此回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长赤镇人民政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
长赤镇人民政府
关于笔架村张培刚反映“集体修的公路成了私家路”一事处理结果的回复
张培刚及各位网友:
首先感谢你们对长赤镇工作的监督和支持,张培刚网友所反应的“集体修的公路成了私家路”一事发生后,长赤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已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调查处理。现将调查处理结果回复如下:
一、经调查,该道路为笔架村一社20多户村民自筹资金投劳所修建,受益户包括张培刚在内,在修建该公路时受益村民除张培刚外全部投劳投资,公路建成后张培刚在该村建养鸡场需使用该道路,村民因他未投资投劳拒绝其使用该公路,镇调解办、信访办多次调解,因张培刚拒绝投劳投资调解未果。
二、长赤镇将安排信访办、调解办、交通办、笔架村两委等相关部门及时进行调解,解决张培刚的公路通行难题。
& &&&特此回复
& && && && && && && && && && && && &长赤镇人民政府
& && && && && && && && && && && && &日
请问长赤镇人民政府能解决这事不?&
1.2017年是巴中扶贫攻坚的关口年,为顺利脱贫摘帽,吸引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促进当地脱贫增收是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的重要
举措。张培刚这样发财不忘乡亲的回乡创业人士是党委政府大力欢迎和扶持的产业发展典型,是绝对不允许非法势力和手段对其进
行扼杀的。
2.村社干部也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干部,不是黑社会的地痞流氓。要坚决打击和清除危害群众利益、有黑恶行为的“苍蝇”“老鼠屎
3.长赤镇的回复太过于“外交化”,避重就轻,模棱两可,不讲原则,没有意识到这是一起严重挫败“脱贫攻坚”积极性和破坏“
脱贫攻坚”局面,割裂干群关系的恶劣行为。还回避了核心的问题:凭什么交5万块。一些年份,某些村社修村道路集资投劳成了
村级腐败的重灾区。
“红军路”说的非常好,长赤镇人民政府一句话就把责任推给了老百姓,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希望政府好好给老百姓解决,老百姓的养鸡场就这样荒废了一年,总得有个说法,钱别人出了,力也出了,路是张培刚带头修的,为啥不要他过,如果都成了不讲理的话,我估计路都是过不了的。
最终是要化解的,没有化解不了的事情,首先要和谐公正协商,如果真有黑势力从中作梗那就慢慢调查吗,实在解决不了就破釜沉舟。应该问题没有想象的那么黑暗。
镇政府回复好官方
既然都不管,我出个招,就当玩笑,各位大侠勿笑哈
1、既然是大家一起集资,该你修的部分为什么没留出来?
2、该你修的地方,为什么人家修了,你可以索赔,破坏了你的责任区
3、问他们要你的责任区,划出来后你也去整个杆杆挡起
4、大家一起好好协商,你没出资出力,该给就给点,不然大家说不过去,都回家办企业了,做大事不拘小节!
拫据回复.人家都投资投劳,你确沒有.现在补也应该.不过可以象征性少补一点让大家顺个气
注册后积极发帖的会员
2016年优秀网友
|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 四川麻辣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老家东阳农村奶奶在住,村干部在没签补偿协议的情况下要强拆_东阳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1,045贴子:
老家东阳农村奶奶在住,村干部在没签补偿协议的情况下要强拆收藏
还威胁要停水停电违法吗
韩语培训找邦杰,量身定制课程小班授课
而且没有市有关部门颁发的拆迁许可证的拆迁,只是村里的印章
新的地基说先签协议老房拆了在规划
每个村都这样,我家也拆了,爷爷祝我家了
都这样,东阳都在拆老屋
天天跟着那个村干部!
20年老品牌,一级代理,专注肯尼亚海运空运,报关一站式服务
老旧危房最近都在拆
我家巍山的,奶奶家的老房子也拆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批地基呢
任务啊,d级危房
问问他家wufen要不要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股票/基金&
新疆住村干部:拍拍身上的尘土 乡村们我们到了
作者:何超 苏衍宽
阿巴拜克力?米吉提左一于闻讯赶来的村民在村委会院子里聊天。  亚心网讯(记者何超 苏衍宽 李瑞摄影报道)“桌上的那盏台灯,村民来帮忙时额头上细密的汗水,都让我深受触动,我想这就是我们扎根在这里,为当地村民带来改变的动力。”3月5日,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住村干部闫永旺说。  当天是交通运输厅住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铁热木乡干部开展工作的第一天,在这里,首批住村的52名干部分派到7个村,进行第一阶段为期一年的住村工作。  “这一年咱们加油”  从县城到乡里再到村里,一路多是平坦的柏油路,只有快到乡里的一段路,路面损毁严重,颠簸不已。住村干部雷志仁赶紧问随行的当地干部这是怎么回事,“附近在修高速公路,大车把这段路轧坏了,施工方承诺2014年开春后就给我们修好。”得到这样的答复,住村干部放心了。  当地白天的气温都已到零上,农田里,一些村民开始播种茴香种子。“每年最早一批播种的就是茴香,到了3月底,才开始播种棉花、玉米”。  库台克力克村距离岳普湖县城30公里,有8个居民小组,426户2280人。  因为沙尘天气,干部们身上都有点“灰蒙蒙”,拍拍身上的尘土,“兄弟们,我们到了,这一年咱们加油!”雷志仁的这一声招呼,住村干部相互勉励。  村委会备好生活用具  领取完办公和生活用品,记者跟随第五小组来到住地,新疆库台克力克村的村委会干部和村民一早便在村委会等候着,“来了,来了!”村干部们显得有点兴奋,“我们村里的工作人员知识和能力有限,他们这次来,我们村肯定会有大的变化。”  住村第一件事,自然是先解决吃住问题,而这些问题,当地早已考虑周全。取暖的炉子、冰柜、煤气灶、锅碗瓢盆、床铺、洗漱用品一应俱全,“吃住问题解决了,下一步我们就甩开膀子干了。”卡哈尔说。  村民费心让我们感动  在住村干部居住地的一旁,村干部带着村民正忙着给他们搭建旱厕。“条件艰苦,我们都很理解,看到他们这么费心地为我们考虑,很感动。”卡哈尔说。  村委会干部买买江有些不好意思地跟住村干部说,这里暂时还不能洗澡。“我们没有那么多讲究,只要能把工作干好就行,洗澡可以去乡上解决,没关系。”住村干部杨洪星说。  为了尽快掌握库台克力克村的道路情况,刚刚收拾停当的闫永旺便开始在村子里四处转悠,“我们单位的专业是道路交通,所以尽早了解当地的道路情况,我们也可以尽早出力。”闫永旺说。  以后我们都是亲人  初春的胡木旦村微冷,土褐色的巷子、灰色的房子和刚刚探出头的嫩绿麦苗融会在一起,格外美丽。 3月5日是新疆医科大学住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扎瓦镇胡木旦村干部正式工作的第一天。  刚下车,住村干部的衣着和气温有些不协调,从新疆乌鲁木齐赶来,还穿着厚衣服。“昨天夜里刚到,今天还没来得及换衣服。”住村干部说。  见到住村干部赶到,胡木旦村村民立即从四面八方赶来,拥入该村的道路两旁和篮球场内,向住村干部挥着双手,喊着“阿达西,亚克西!”  胡木旦村村委会会计阿卜都力克木?吾加阿卜杜拉紧紧握住医科大学领队强的手,深深地晃了几下,“你们终于来了,可以帮助我们一起工作了,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也是亲人了。”  篮球场外,一些儿童站在墙头观看,更多的人站在路两边,想见一见住村干部。  11时40分,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刚强和村领导进行了对接,“我要在这里待一年,会经常去你们家,但是不要把我们当客人,我们都是一家人。”张刚强用维吾尔语打招呼说。  “新疆医科大学对我们村的帮扶力度越来越大,村民生产生活有了转变,我们可是盼着你们来。”阿卜都力克木说。  据了解,自2005年以来,新疆扎瓦镇就是新疆医科大学的重点帮扶镇,而胡木旦村也是医科大学的定点帮扶村,目前已经先后有近百人在这里定点住村帮扶。  “我的家就挨着你们工作的地方,我们以后是邻居了,常去我家啊。”64岁的村民艾比布拉?巴拉提对张刚强说。  据了解,呼木旦村位于扎瓦镇西部,距镇中心约8公里。全村5个小队、356户,总人口1508人。人均耕地面积0.8亩。村民多以畜牧业、农业、核桃产业、手工业为生,外出打工的人数很多。  责任到人统一指挥  3月5日中午,在新疆胡木旦村临时腾出的不到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新疆医科大学的14名干部立即召开会议,紧急分工,责任到人,并成立党支部,统一指挥。 这14名干部将分成两组,分别入住胡木旦村和另外一个村。张刚强说,在来南疆之前,医科大学就将每一项工作具体细化,实行包责任到人,一人一份责任,谁出问题谁负责,谁赢荣誉表扬谁。  按照责任到人的要求,医科大学的14名干部分别入住两个村,张刚强负责全面工作,而队员们则分管宣传、卫生、联络、动员等各项工作。  “这些住村的干部分工明确,配合当地镇政府、村党支部工作,入住的干部就像当地的小部门。”扎瓦镇一位副镇长说。  新疆墨玉县党委外宣办主任唐娟说,这次入村工作,自治区单位都严格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分别承包了具体的村。这次入村的干部除自治区机关、自治区级单位,还有地区级机关和单位,当然县级单位也要入村。经自治区统一安排,这些单位分别包村,对村里的具体情况负责,配合当地政府工作。  和田地区党委负责这次“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工作人员说,这次工作比以前的住村工作更加具体,包干到户,便于量化处理。  我应该感谢妻子  42岁的阿巴拜克力?米吉提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3月5日,他一边收拾床铺一边和记者交谈。“妻子为了让我来住村,专门从外地赶回乌鲁木齐照顾孩子,我应该谢谢她。”他说。 阿巴拜克力是新疆医科大学纪检委副书记,妻子在新疆财经大学任教,15岁的大女儿上高中,11岁的小女儿上初中。  近几年,妻子在外地带着学生实习,家里的活儿都是阿巴拜克力干,不仅做家务还要辅导孩子的学习。  上月底,阿巴拜克力接到通知,医科大的干部要带队下乡。“我当时就犯了难,妻子不在家,孩子又要照顾,又没其他人帮忙,这事儿让我犯了愁。”他说。  作为纪检委副书记,阿巴拜克力认为自己要起到带头作用,可一想到家里的情况,他夜不能寐。  正在无奈之际,在库尔勒带学生实习的妻子古丽给娜知道了情况。  前几天,正在家中做饭的阿巴拜克力突然听到敲门声,妻子回来了。“你怎么这么快回来了,怎么回事?”阿巴拜克力问。  “你要住村,我就回来照顾孩子!”妻子回答。  “我给学校打了报告,今年暂时回来给学生上课,顺便照顾孩子,明年再带队去库尔勒,今年必须支持丈夫的工作。”古丽给娜说。  得知爸爸要去南疆,两个女儿抓着爸爸的胳膊不让走。“你走了,谁给我们辅导功课,很多题我不会了怎么办?”女儿的嗔怪让阿巴拜克力心疼。  为了不让女儿伤心,这位老爸在出发当天,趁孩子还没有起床悄悄走了。  “我有点担心两个女儿的学习,但我更希望圆满地完成单位交给我的住村任务。”阿巴拜克力说。阿巴拜克力?米吉提(左一)于闻讯赶来的村民在村委会院子里聊天。  亚心网讯(记者何超 苏衍宽 李瑞摄影报道)“桌上的那盏台灯,村民来帮忙时额头上细密的汗水,都让我深受触动,我想这就是我们扎根在这里,为当地村民带来改变的动力。”3月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住村干部闫永旺说。  当天是交通运输厅住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铁热木乡干部开展工作的第一天,在这里,首批住村的52名干部分派到7个村,进行第一阶段为期一年的住村工作。  “这一年咱们加油”  从县城到乡里再到村里,一路多是平坦的柏油路,只有快到乡里的一段路,路面损毁严重,颠簸不已。住村干部雷志仁赶紧问随行的当地干部这是怎么回事,“附近在修高速公路,大车把这段路轧坏了,施工方承诺2014年开春后就给我们修好。”得到这样的答复,住村干部放心了。  当地白天的气温都已到零上,农田里,一些村民开始播种茴香种子。“每年最早一批播种的就是茴香,到了3月底,才开始播种棉花、玉米”。  库台克力克村距离岳普湖县城30公里,有8个居民小组,426户2280人。  因为沙尘天气,干部们身上都有点“灰蒙蒙”,拍拍身上的尘土,“兄弟们,我们到了,这一年咱们加油!”雷志仁的这一声招呼,住村干部相互勉励。  村委会备好生活用具  领取完办公和生活用品,记者跟随第五小组来到住地,新疆库台克力克村的村委会干部和村民一早便在村委会等候着,“来了,来了!”村干部们显得有点兴奋,“我们村里的工作人员知识和能力有限,他们这次来,我们村肯定会有大的变化。”  住村第一件事,自然是先解决吃住问题,而这些问题,当地早已考虑周全。取暖的炉子、冰柜、煤气灶、锅碗瓢盆、床铺、洗漱用品一应俱全,“吃住问题解决了,下一步我们就甩开膀子干了。”卡哈尔说。  村民费心让我们感动  在住村干部居住地的一旁,村干部带着村民正忙着给他们搭建旱厕。“条件艰苦,我们都很理解,看到他们这么费心地为我们考虑,很感动。”卡哈尔说。  村委会干部买买江有些不好意思地跟住村干部说,这里暂时还不能洗澡。“我们没有那么多讲究,只要能把工作干好就行,洗澡可以去乡上解决,没关系。”住村干部杨洪星说。  为了尽快掌握库台克力克村的道路情况,刚刚收拾停当的闫永旺便开始在村子里四处转悠,“我们单位的专业是道路交通,所以尽早了解当地的道路情况,我们也可以尽早出力。”闫永旺说。  以后我们都是亲人  初春的胡木旦村微冷,土褐色的巷子、灰色的房子和刚刚探出头的嫩绿麦苗融会在一起,格外美丽。 3月5日是新疆医科大学住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扎瓦镇胡木旦村干部正式工作的第一天。  刚下车,住村干部的衣着和气温有些不协调,从新疆乌鲁木齐赶来,还穿着厚衣服。“昨天夜里刚到,今天还没来得及换衣服。”住村干部说。  见到住村干部赶到,胡木旦村村民立即从四面八方赶来,拥入该村的道路两旁和篮球场内,向住村干部挥着双手,喊着“阿达西,亚克西!”  胡木旦村村委会会计阿卜都力克木?吾加阿卜杜拉紧紧握住医科大学领队张刚强的手,深深地晃了几下,“你们终于来了,可以帮助我们一起工作了,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也是亲人了。”  篮球场外,一些儿童站在墙头观看,更多的人站在路两边,想见一见住村干部。  11时40分,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刚强和村领导进行了对接,“我要在这里待一年,会经常去你们家,但是不要把我们当客人,我们都是一家人。”张刚强用维吾尔语打招呼说。  “新疆医科大学对我们村的帮扶力度越来越大,村民生产生活有了转变,我们可是盼着你们来。”阿卜都力克木说。  据了解,自2005年以来,新疆扎瓦镇就是新疆医科大学的重点帮扶镇,而胡木旦村也是医科大学的定点帮扶村,目前已经先后有近百人在这里定点住村帮扶。  “我的家就挨着你们工作的地方,我们以后是邻居了,常去我家啊。”64岁的村民艾比布拉?巴拉提对张刚强说。  据了解,呼木旦村位于扎瓦镇西部,距镇中心约8公里。全村5个小队、356户,总人口1508人。人均耕地面积0.8亩。村民多以畜牧业、农业、核桃产业、手工业为生,外出打工的人数很多。  责任到人统一指挥  3月5日中午,在新疆胡木旦村临时腾出的不到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新疆医科大学的14名干部立即召开会议,紧急分工,责任到人,并成立党支部,统一指挥。 这14名干部将分成两组,分别入住胡木旦村和另外一个村。张刚强说,在来南疆之前,医科大学就将每一项工作具体细化,实行包责任到人,一人一份责任,谁出问题谁负责,谁赢荣誉表扬谁。  按照责任到人的要求,医科大学的14名干部分别入住两个村,张刚强负责全面工作,而队员们则分管宣传、卫生、联络、动员等各项工作。  “这些住村的干部分工明确,配合当地镇政府、村党支部工作,入住的干部就像当地的小部门。”扎瓦镇一位副镇长说。  新疆墨玉县党委外宣办主任唐娟说,这次入村工作,自治区单位都严格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分别承包了具体的村。这次入村的干部除自治区机关、自治区级单位,还有地区级机关和单位,当然县级单位也要入村。经自治区统一安排,这些单位分别包村,对村里的具体情况负责,配合当地政府工作。  和田地区党委负责这次“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工作人员说,这次工作比以前的住村工作更加具体,包干到户,便于量化处理。  我应该感谢妻子  42岁的阿巴拜克力?米吉提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3月5日,他一边收拾床铺一边和记者交谈。“妻子为了让我来住村,专门从外地赶回乌鲁木齐照顾孩子,我应该谢谢她。”他说。 阿巴拜克力是新疆医科大学纪检委副书记,妻子在新疆财经大学任教,15岁的大女儿上高中,11岁的小女儿上初中。  近几年,妻子在外地带着学生实习,家里的活儿都是阿巴拜克力干,不仅做家务还要辅导孩子的学习。  上月底,阿巴拜克力接到通知,医科大的干部要带队下乡。“我当时就犯了难,妻子不在家,孩子又要照顾,又没其他人帮忙,这事儿让我犯了愁。”他说。  作为纪检委副书记,阿巴拜克力认为自己要起到带头作用,可一想到家里的情况,他夜不能寐。  正在无奈之际,在库尔勒带学生实习的妻子古丽给娜知道了情况。  前几天,正在家中做饭的阿巴拜克力突然听到敲门声,妻子回来了。“你怎么这么快回来了,怎么回事?”阿巴拜克力问。  “你要住村,我就回来照顾孩子!”妻子回答。  “我给学校打了报告,今年暂时回来给学生上课,顺便照顾孩子,明年再带队去库尔勒,今年必须支持丈夫的工作。”古丽给娜说。  得知爸爸要去南疆,两个女儿抓着爸爸的胳膊不让走。“你走了,谁给我们辅导功课,很多题我不会了怎么办?”女儿的嗔怪让阿巴拜克力心疼。  为了不让女儿伤心,这位老爸在出发当天,趁孩子还没有起床悄悄走了。  “我有点担心两个女儿的学习,但我更希望圆满地完成单位交给我的住村任务。”阿巴拜克力说。阿巴拜克力?米吉提(左一)于闻讯赶来的村民在村委会院子里聊天。  亚心网讯(记者何超 苏衍宽 李瑞摄影报道)“桌上的那盏台灯,村民来帮忙时额头上细密的汗水,都让我深受触动,我想这就是我们扎根在这里,为当地村民带来改变的动力。”3月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住村干部闫永旺说。  当天是交通运输厅住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铁热木乡干部开展工作的第一天,在这里,首批住村的52名干部分派到7个村,进行第一阶段为期一年的住村工作。  “这一年咱们加油”  从县城到乡里再到村里,一路多是平坦的柏油路,只有快到乡里的一段路,路面损毁严重,颠簸不已。住村干部雷志仁赶紧问随行的当地干部这是怎么回事,“附近在修高速公路,大车把这段路轧坏了,施工方承诺2014年开春后就给我们修好。”得到这样的答复,住村干部放心了。  当地白天的气温都已到零上,农田里,一些村民开始播种茴香种子。“每年最早一批播种的就是茴香,到了3月底,才开始播种棉花、玉米”。  库台克力克村距离岳普湖县城30公里,有8个居民小组,426户2280人。  因为沙尘天气,干部们身上都有点“灰蒙蒙”,拍拍身上的尘土,“兄弟们,我们到了,这一年咱们加油!”雷志仁的这一声招呼,住村干部相互勉励。  村委会备好生活用具  领取完办公和生活用品,记者跟随第五小组来到住地,新疆库台克力克村的村委会干部和村民一早便在村委会等候着,“来了,来了!”村干部们显得有点兴奋,“我们村里的工作人员知识和能力有限,他们这次来,我们村肯定会有大的变化。”  住村第一件事,自然是先解决吃住问题,而这些问题,当地早已考虑周全。取暖的炉子、冰柜、煤气灶、锅碗瓢盆、床铺、洗漱用品一应俱全,“吃住问题解决了,下一步我们就甩开膀子干了。”卡哈尔说。  村民费心让我们感动  在住村干部居住地的一旁,村干部带着村民正忙着给他们搭建旱厕。“条件艰苦,我们都很理解,看到他们这么费心地为我们考虑,很感动。”卡哈尔说。  村委会干部买买江有些不好意思地跟住村干部说,这里暂时还不能洗澡。“我们没有那么多讲究,只要能把工作干好就行,洗澡可以去乡上解决,没关系。”住村干部杨洪星说。  为了尽快掌握库台克力克村的道路情况,刚刚收拾停当的闫永旺便开始在村子里四处转悠,“我们单位的专业是道路交通,所以尽早了解当地的道路情况,我们也可以尽早出力。”闫永旺说。  以后我们都是亲人  初春的胡木旦村微冷,土褐色的巷子、灰色的房子和刚刚探出头的嫩绿麦苗融会在一起,格外美丽。 3月5日是新疆医科大学住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扎瓦镇胡木旦村干部正式工作的第一天。  刚下车,住村干部的衣着和气温有些不协调,从新疆乌鲁木齐赶来,还穿着厚衣服。“昨天夜里刚到,今天还没来得及换衣服。”住村干部说。  见到住村干部赶到,胡木旦村村民立即从四面八方赶来,拥入该村的道路两旁和篮球场内,向住村干部挥着双手,喊着“阿达西,亚克西!”  胡木旦村村委会会计阿卜都力克木?吾加阿卜杜拉紧紧握住医科大学领队张刚强的手,深深地晃了几下,“你们终于来了,可以帮助我们一起工作了,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也是亲人了。”  篮球场外,一些儿童站在墙头观看,更多的人站在路两边,想见一见住村干部。  11时40分,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刚强和村领导进行了对接,“我要在这里待一年,会经常去你们家,但是不要把我们当客人,我们都是一家人。”张刚强用维吾尔语打招呼说。  “新疆医科大学对我们村的帮扶力度越来越大,村民生产生活有了转变,我们可是盼着你们来。”阿卜都力克木说。  据了解,自2005年以来,新疆扎瓦镇就是新疆医科大学的重点帮扶镇,而胡木旦村也是医科大学的定点帮扶村,目前已经先后有近百人在这里定点住村帮扶。  “我的家就挨着你们工作的地方,我们以后是邻居了,常去我家啊。”64岁的村民艾比布拉?巴拉提对张刚强说。  据了解,呼木旦村位于扎瓦镇西部,距镇中心约8公里。全村5个小队、356户,总人口1508人。人均耕地面积0.8亩。村民多以畜牧业、农业、核桃产业、手工业为生,外出打工的人数很多。  责任到人统一指挥  3月5日中午,在新疆胡木旦村临时腾出的不到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新疆医科大学的14名干部立即召开会议,紧急分工,责任到人,并成立党支部,统一指挥。 这14名干部将分成两组,分别入住胡木旦村和另外一个村。张刚强说,在来南疆之前,医科大学就将每一项工作具体细化,实行包责任到人,一人一份责任,谁出问题谁负责,谁赢荣誉表扬谁。  按照责任到人的要求,医科大学的14名干部分别入住两个村,张刚强负责全面工作,而队员们则分管宣传、卫生、联络、动员等各项工作。  “这些住村的干部分工明确,配合当地镇政府、村党支部工作,入住的干部就像当地的小部门。”扎瓦镇一位副镇长说。  新疆墨玉县党委外宣办主任唐娟说,这次入村工作,自治区单位都严格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分别承包了具体的村。这次入村的干部除自治区机关、自治区级单位,还有地区级机关和单位,当然县级单位也要入村。经自治区统一安排,这些单位分别包村,对村里的具体情况负责,配合当地政府工作。  和田地区党委负责这次“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工作人员说,这次工作比以前的住村工作更加具体,包干到户,便于量化处理。  我应该感谢妻子  42岁的阿巴拜克力?米吉提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3月5日,他一边收拾床铺一边和记者交谈。“妻子为了让我来住村,专门从外地赶回乌鲁木齐照顾孩子,我应该谢谢她。”他说。 阿巴拜克力是新疆医科大学纪检委副书记,妻子在新疆财经大学任教,15岁的大女儿上高中,11岁的小女儿上初中。  近几年,妻子在外地带着学生实习,家里的活儿都是阿巴拜克力干,不仅做家务还要辅导孩子的学习。  上月底,阿巴拜克力接到通知,医科大的干部要带队下乡。“我当时就犯了难,妻子不在家,孩子又要照顾,又没其他人帮忙,这事儿让我犯了愁。”他说。  作为纪检委副书记,阿巴拜克力认为自己要起到带头作用,可一想到家里的情况,他夜不能寐。  正在无奈之际,在库尔勒带学生实习的妻子古丽给娜知道了情况。  前几天,正在家中做饭的阿巴拜克力突然听到敲门声,妻子回来了。“你怎么这么快回来了,怎么回事?”阿巴拜克力问。  “你要住村,我就回来照顾孩子!”妻子回答。  “我给学校打了报告,今年暂时回来给学生上课,顺便照顾孩子,明年再带队去库尔勒,今年必须支持丈夫的工作。”古丽给娜说。  得知爸爸要去南疆,两个女儿抓着爸爸的胳膊不让走。“你走了,谁给我们辅导功课,很多题我不会了怎么办?”女儿的嗔怪让阿巴拜克力心疼。  为了不让女儿伤心,这位老爸在出发当天,趁孩子还没有起床悄悄走了。  “我有点担心两个女儿的学习,但我更希望圆满地完成单位交给我的住村任务。”阿巴拜克力说。阿巴拜克力?米吉提(左一)于闻讯赶来的村民在村委会院子里聊天。  亚心网讯(记者何超 苏衍宽 李瑞摄影报道)“桌上的那盏台灯,村民来帮忙时额头上细密的汗水,都让我深受触动,我想这就是我们扎根在这里,为当地村民带来改变的动力。”3月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住村干部闫永旺说。  当天是交通运输厅住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铁热木乡干部开展工作的第一天,在这里,首批住村的52名干部分派到7个村,进行第一阶段为期一年的住村工作。  “这一年咱们加油”  从县城到乡里再到村里,一路多是平坦的柏油路,只有快到乡里的一段路,路面损毁严重,颠簸不已。住村干部雷志仁赶紧问随行的当地干部这是怎么回事,“附近在修高速公路,大车把这段路轧坏了,施工方承诺2014年开春后就给我们修好。”得到这样的答复,住村干部放心了。  当地白天的气温都已到零上,农田里,一些村民开始播种茴香种子。“每年最早一批播种的就是茴香,到了3月底,才开始播种棉花、玉米”。  库台克力克村距离岳普湖县城30公里,有8个居民小组,426户2280人。  因为沙尘天气,干部们身上都有点“灰蒙蒙”,拍拍身上的尘土,“兄弟们,我们到了,这一年咱们加油!”雷志仁的这一声招呼,住村干部相互勉励。  村委会备好生活用具  领取完办公和生活用品,记者跟随第五小组来到住地,新疆库台克力克村的村委会干部和村民一早便在村委会等候着,“来了,来了!”村干部们显得有点兴奋,“我们村里的工作人员知识和能力有限,他们这次来,我们村肯定会有大的变化。”  住村第一件事,自然是先解决吃住问题,而这些问题,当地早已考虑周全。取暖的炉子、冰柜、煤气灶、锅碗瓢盆、床铺、洗漱用品一应俱全,“吃住问题解决了,下一步我们就甩开膀子干了。”卡哈尔说。  村民费心让我们感动  在住村干部居住地的一旁,村干部带着村民正忙着给他们搭建旱厕。“条件艰苦,我们都很理解,看到他们这么费心地为我们考虑,很感动。”卡哈尔说。  村委会干部买买江有些不好意思地跟住村干部说,这里暂时还不能洗澡。“我们没有那么多讲究,只要能把工作干好就行,洗澡可以去乡上解决,没关系。”住村干部杨洪星说。  为了尽快掌握库台克力克村的道路情况,刚刚收拾停当的闫永旺便开始在村子里四处转悠,“我们单位的专业是道路交通,所以尽早了解当地的道路情况,我们也可以尽早出力。”闫永旺说。  以后我们都是亲人  初春的胡木旦村微冷,土褐色的巷子、灰色的房子和刚刚探出头的嫩绿麦苗融会在一起,格外美丽。 3月5日是新疆医科大学住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扎瓦镇胡木旦村干部正式工作的第一天。  刚下车,住村干部的衣着和气温有些不协调,从新疆乌鲁木齐赶来,还穿着厚衣服。“昨天夜里刚到,今天还没来得及换衣服。”住村干部说。  见到住村干部赶到,胡木旦村村民立即从四面八方赶来,拥入该村的道路两旁和篮球场内,向住村干部挥着双手,喊着“阿达西,亚克西!”  胡木旦村村委会会计阿卜都力克木?吾加阿卜杜拉紧紧握住医科大学领队张刚强的手,深深地晃了几下,“你们终于来了,可以帮助我们一起工作了,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也是亲人了。”  篮球场外,一些儿童站在墙头观看,更多的人站在路两边,想见一见住村干部。  11时40分,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刚强和村领导进行了对接,“我要在这里待一年,会经常去你们家,但是不要把我们当客人,我们都是一家人。”张刚强用维吾尔语打招呼说。  “新疆医科大学对我们村的帮扶力度越来越大,村民生产生活有了转变,我们可是盼着你们来。”阿卜都力克木说。  据了解,自2005年以来,新疆扎瓦镇就是新疆医科大学的重点帮扶镇,而胡木旦村也是医科大学的定点帮扶村,目前已经先后有近百人在这里定点住村帮扶。  “我的家就挨着你们工作的地方,我们以后是邻居了,常去我家啊。”64岁的村民艾比布拉?巴拉提对张刚强说。  据了解,呼木旦村位于扎瓦镇西部,距镇中心约8公里。全村5个小队、356户,总人口1508人。人均耕地面积0.8亩。村民多以畜牧业、农业、核桃产业、手工业为生,外出打工的人数很多。  责任到人统一指挥  3月5日中午,在新疆胡木旦村临时腾出的不到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新疆医科大学的14名干部立即召开会议,紧急分工,责任到人,并成立党支部,统一指挥。 这14名干部将分成两组,分别入住胡木旦村和另外一个村。张刚强说,在来南疆之前,医科大学就将每一项工作具体细化,实行包责任到人,一人一份责任,谁出问题谁负责,谁赢荣誉表扬谁。  按照责任到人的要求,医科大学的14名干部分别入住两个村,张刚强负责全面工作,而队员们则分管宣传、卫生、联络、动员等各项工作。  “这些住村的干部分工明确,配合当地镇政府、村党支部工作,入住的干部就像当地的小部门。”扎瓦镇一位副镇长说。  新疆墨玉县党委外宣办主任唐娟说,这次入村工作,自治区单位都严格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分别承包了具体的村。这次入村的干部除自治区机关、自治区级单位,还有地区级机关和单位,当然县级单位也要入村。经自治区统一安排,这些单位分别包村,对村里的具体情况负责,配合当地政府工作。  和田地区党委负责这次“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工作人员说,这次工作比以前的住村工作更加具体,包干到户,便于量化处理。  我应该感谢妻子  42岁的阿巴拜克力?米吉提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3月5日,他一边收拾床铺一边和记者交谈。“妻子为了让我来住村,专门从外地赶回乌鲁木齐照顾孩子,我应该谢谢她。”他说。 阿巴拜克力是新疆医科大学纪检委副书记,妻子在新疆财经大学任教,15岁的大女儿上高中,11岁的小女儿上初中。  近几年,妻子在外地带着学生实习,家里的活儿都是阿巴拜克力干,不仅做家务还要辅导孩子的学习。  上月底,阿巴拜克力接到通知,医科大的干部要带队下乡。“我当时就犯了难,妻子不在家,孩子又要照顾,又没其他人帮忙,这事儿让我犯了愁。”他说。  作为纪检委副书记,阿巴拜克力认为自己要起到带头作用,可一想到家里的情况,他夜不能寐。  正在无奈之际,在库尔勒带学生实习的妻子古丽给娜知道了情况。  前几天,正在家中做饭的阿巴拜克力突然听到敲门声,妻子回来了。“你怎么这么快回来了,怎么回事?”阿巴拜克力问。  “你要住村,我就回来照顾孩子!”妻子回答。  “我给学校打了报告,今年暂时回来给学生上课,顺便照顾孩子,明年再带队去库尔勒,今年必须支持丈夫的工作。”古丽给娜说。  得知爸爸要去南疆,两个女儿抓着爸爸的胳膊不让走。“你走了,谁给我们辅导功课,很多题我不会了怎么办?”女儿的嗔怪让阿巴拜克力心疼。  为了不让女儿伤心,这位老爸在出发当天,趁孩子还没有起床悄悄走了。  “我有点担心两个女儿的学习,但我更希望圆满地完成单位交给我的住村任务。”阿巴拜克力说。阿巴拜克力?米吉提(左一)于闻讯赶来的村民在村委会院子里聊天。  亚心网讯(记者何超 苏衍宽 李瑞摄影报道)“桌上的那盏台灯,村民来帮忙时额头上细密的汗水,都让我深受触动,我想这就是我们扎根在这里,为当地村民带来改变的动力。”3月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住村干部闫永旺说。  当天是交通运输厅住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铁热木乡干部开展工作的第一天,在这里,首批住村的52名干部分派到7个村,进行第一阶段为期一年的住村工作。  “这一年咱们加油”  从县城到乡里再到村里,一路多是平坦的柏油路,只有快到乡里的一段路,路面损毁严重,颠簸不已。住村干部雷志仁赶紧问随行的当地干部这是怎么回事,“附近在修高速公路,大车把这段路轧坏了,施工方承诺2014年开春后就给我们修好。”得到这样的答复,住村干部放心了。  当地白天的气温都已到零上,农田里,一些村民开始播种茴香种子。“每年最早一批播种的就是茴香,到了3月底,才开始播种棉花、玉米”。  库台克力克村距离岳普湖县城30公里,有8个居民小组,426户2280人。  因为沙尘天气,干部们身上都有点“灰蒙蒙”,拍拍身上的尘土,“兄弟们,我们到了,这一年咱们加油!”雷志仁的这一声招呼,住村干部相互勉励。  村委会备好生活用具  领取完办公和生活用品,记者跟随第五小组来到住地,新疆库台克力克村的村委会干部和村民一早便在村委会等候着,“来了,来了!”村干部们显得有点兴奋,“我们村里的工作人员知识和能力有限,他们这次来,我们村肯定会有大的变化。”  住村第一件事,自然是先解决吃住问题,而这些问题,当地早已考虑周全。取暖的炉子、冰柜、煤气灶、锅碗瓢盆、床铺、洗漱用品一应俱全,“吃住问题解决了,下一步我们就甩开膀子干了。”卡哈尔说。  村民费心让我们感动  在住村干部居住地的一旁,村干部带着村民正忙着给他们搭建旱厕。“条件艰苦,我们都很理解,看到他们这么费心地为我们考虑,很感动。”卡哈尔说。  村委会干部买买江有些不好意思地跟住村干部说,这里暂时还不能洗澡。“我们没有那么多讲究,只要能把工作干好就行,洗澡可以去乡上解决,没关系。”住村干部杨洪星说。  为了尽快掌握库台克力克村的道路情况,刚刚收拾停当的闫永旺便开始在村子里四处转悠,“我们单位的专业是道路交通,所以尽早了解当地的道路情况,我们也可以尽早出力。”闫永旺说。  以后我们都是亲人  初春的胡木旦村微冷,土褐色的巷子、灰色的房子和刚刚探出头的嫩绿麦苗融会在一起,格外美丽。 3月5日是新疆医科大学住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扎瓦镇胡木旦村干部正式工作的第一天。  刚下车,住村干部的衣着和气温有些不协调,从新疆乌鲁木齐赶来,还穿着厚衣服。“昨天夜里刚到,今天还没来得及换衣服。”住村干部说。  见到住村干部赶到,胡木旦村村民立即从四面八方赶来,拥入该村的道路两旁和篮球场内,向住村干部挥着双手,喊着“阿达西,亚克西!”  胡木旦村村委会会计阿卜都力克木?吾加阿卜杜拉紧紧握住医科大学领队张刚强的手,深深地晃了几下,“你们终于来了,可以帮助我们一起工作了,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也是亲人了。”  篮球场外,一些儿童站在墙头观看,更多的人站在路两边,想见一见住村干部。  11时40分,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刚强和村领导进行了对接,“我要在这里待一年,会经常去你们家,但是不要把我们当客人,我们都是一家人。”张刚强用维吾尔语打招呼说。  “新疆医科大学对我们村的帮扶力度越来越大,村民生产生活有了转变,我们可是盼着你们来。”阿卜都力克木说。  据了解,自2005年以来,新疆扎瓦镇就是新疆医科大学的重点帮扶镇,而胡木旦村也是医科大学的定点帮扶村,目前已经先后有近百人在这里定点住村帮扶。  “我的家就挨着你们工作的地方,我们以后是邻居了,常去我家啊。”64岁的村民艾比布拉?巴拉提对张刚强说。  据了解,呼木旦村位于扎瓦镇西部,距镇中心约8公里。全村5个小队、356户,总人口1508人。人均耕地面积0.8亩。村民多以畜牧业、农业、核桃产业、手工业为生,外出打工的人数很多。  责任到人统一指挥  3月5日中午,在新疆胡木旦村临时腾出的不到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新疆医科大学的14名干部立即召开会议,紧急分工,责任到人,并成立党支部,统一指挥。 这14名干部将分成两组,分别入住胡木旦村和另外一个村。张刚强说,在来南疆之前,医科大学就将每一项工作具体细化,实行包责任到人,一人一份责任,谁出问题谁负责,谁赢荣誉表扬谁。  按照责任到人的要求,医科大学的14名干部分别入住两个村,张刚强负责全面工作,而队员们则分管宣传、卫生、联络、动员等各项工作。  “这些住村的干部分工明确,配合当地镇政府、村党支部工作,入住的干部就像当地的小部门。”扎瓦镇一位副镇长说。  新疆墨玉县党委外宣办主任唐娟说,这次入村工作,自治区单位都严格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分别承包了具体的村。这次入村的干部除自治区机关、自治区级单位,还有地区级机关和单位,当然县级单位也要入村。经自治区统一安排,这些单位分别包村,对村里的具体情况负责,配合当地政府工作。  和田地区党委负责这次“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工作人员说,这次工作比以前的住村工作更加具体,包干到户,便于量化处理。  我应该感谢妻子  42岁的阿巴拜克力?米吉提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3月5日,他一边收拾床铺一边和记者交谈。“妻子为了让我来住村,专门从外地赶回乌鲁木齐照顾孩子,我应该谢谢她。”他说。 阿巴拜克力是新疆医科大学纪检委副书记,妻子在新疆财经大学任教,15岁的大女儿上高中,11岁的小女儿上初中。  近几年,妻子在外地带着学生实习,家里的活儿都是阿巴拜克力干,不仅做家务还要辅导孩子的学习。  上月底,阿巴拜克力接到通知,医科大的干部要带队下乡。“我当时就犯了难,妻子不在家,孩子又要照顾,又没其他人帮忙,这事儿让我犯了愁。”他说。  作为纪检委副书记,阿巴拜克力认为自己要起到带头作用,可一想到家里的情况,他夜不能寐。  正在无奈之际,在库尔勒带学生实习的妻子古丽给娜知道了情况。  前几天,正在家中做饭的阿巴拜克力突然听到敲门声,妻子回来了。“你怎么这么快回来了,怎么回事?”阿巴拜克力问。  “你要住村,我就回来照顾孩子!”妻子回答。  “我给学校打了报告,今年暂时回来给学生上课,顺便照顾孩子,明年再带队去库尔勒,今年必须支持丈夫的工作。”古丽给娜说。  得知爸爸要去南疆,两个女儿抓着爸爸的胳膊不让走。“你走了,谁给我们辅导功课,很多题我不会了怎么办?”女儿的嗔怪让阿巴拜克力心疼。  为了不让女儿伤心,这位老爸在出发当天,趁孩子还没有起床悄悄走了。  “我有点担心两个女儿的学习,但我更希望圆满地完成单位交给我的住村任务。”阿巴拜克力说。
03/04 13:2503/02 22:0703/02 07:3302/24 08:4902/20 15:0202/16 20:5802/15 21:5802/15 18:13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什么时候查村干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