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最先推行冷战政策的冷战时期美国总统统是谁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2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2答案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 政策的条件是什么?“冷战 改革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条件是什么?“冷战”改革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案:解析:
(1)条件:①二战后,德意日战败,英法实力严重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②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陆海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③经济上,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压倒性的优势。(2)表现:①政治方面:提出杜鲁门主义,干涉别国内政。②军事方面: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③经济方面:推行马歇尔计划。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和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此题要求对“冷战”政策的条件和表现进行归纳概括,回答时主要从政治、军事、经济三个方面去总结,只答要点,不必展开论述。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历史课外练习 第4册 八年级下学期用 北京课改版
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  )。
A.杜鲁门主义
B.北约组织建立
C.马歇尔计划
D.“欧洲共同体”成立
科目:初中历史
“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条件是
A.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
B.手中拥有核武器
C.防止战争带来更大损失
D.拥有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7.14冷战中的对峙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压倒的优势,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材料二&美国总统曾公然声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材料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了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这种那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材料四&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的全体之进攻。——《北大西洋公约》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2)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压倒的优势,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材料二 美国总统曾公然声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材料三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了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这种那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材料四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的全体之进攻。
——《北大西洋公约》 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2015年广州二模历史试题解析
12.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强化&&&&&&&&&&&&&&&
&&&&&B.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C.社会政局动荡&&&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解析:15人错选AC。
春秋战国的骨牌:铁犁牛耕——小农经济的形成发展——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宗法制瓦解≒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百家争鸣。题干材料涉及的是宗法制的瓦解,故B项正确。C项也是B项结果,且C项与宗法制的瓦解是相互影响关系。
13.619年唐高祖下诏:释典微妙,净业始予慈悲;道教冲虚,至德去其残暴……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凡关屠宰、杀戮、网捕、畋猎,并宜禁止。据此可知当时
A.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B.儒学正统地位丧失
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统治者尊道礼佛
解析:为宣扬“君权神授”,唐代皇帝以道教声称的创始人“太上老君”(即老子李耳)的后代自居,并尊崇道教,同时,魏晋南北朝以来盛行的佛教也得到唐朝统治者的重视,题干“释典微妙,净业始予慈悲”是礼佛,“道教冲虚,至德去其残暴”是尊道,故D项正确。
14.科举时代流传着“家贫、亲老,不能不望科举”的说法,到明代更是出现了考取功名者“强半寒素之家”的现象。由此可见科举制
A.禁锢了人们思想&&&&&&&&&&&&&&&&&
&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强化了君主专制&&&&&&&&&&&&&&&&&&
D.重视由下而上推荐人才
解析:题干材料显示,很多贫穷子弟通过科举考取功名,从而进入上流统治阶层,故B&&&&&
15.它“虽宣言变法,却专事练兵购械等项,不知本源,只变事不变法”。“它”是指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解析:“专事练兵购械等项,不知本源”,即批评洋务运动只是从经济科技方面学习西方,不知道从政治制度这一根源上学习西方,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都涉及到了学习西方“本源”。
16.1912年《申报》刊文描写当时的公务员:头戴外国帽,脚踏软皮鞋,吃西菜,住洋房,点电灯,卧铜床,以至台灯、面盒、手巾、痰盂、便桶,无一非外国货,处处仿效外国人。这反映了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民族工业日渐萎缩
C.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解析:“无一非外国货,处处仿效外国人”现象说明D项正确。其他三项没有涉及。
17.晚清不少课本以“二十四孝”故事作为教学素材,民国之后逐渐减少,那些愚忠愚孝之举不再成为儿童效仿的榜样,无条件服从不再成为儿童应具备的品质。这主要是因为
&& &A.理学开始遭到批判&&&&&&&&&&&&&&&&
B.中国近代教育起步
C.民权和人权意识增强&&&&&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解析:13人错选BA。
中华民国建立、《临时约法》颁布,中国民权和人权意识增强,而“二十四孝”则宣扬愚忠愚孝,强调尊卑等级观念,与人权平等意识矛盾,如“郭巨埋儿”(“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故C项正确。A项“理学开始遭到批判”是明清之际的李贽黄宗羲等人。B项的“中国近代教育起步”是洋务运动。
18.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
&B.社会主义制度尚未确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的首次提出
解析:1949年的《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临时宪法,确定了新中国的方针政策纲领,1949年——1956年的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如政治上的各革命阶级联合政府,经济上的多种所有制并存,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是在三大改造结束的1956年,故B项正确。
19.有学者认为,专制王权“为现代化的开端创设了一个方便的虽说是专制的契机”。能说明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启蒙运动&&&&&&
C.代议制的确立& &D.工业革命
解析:19人错选CD。
新航路开辟(即“现代化(近代化)的开端”)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西班牙、葡萄牙的专制王权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支持(“方便”、“契机”),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与“开端”不符,且专制王权是这三项的阻碍因素,而非“方便”、“契机”,。
20.这个新国家采用了一套新的立国原则,“即平等、自由、民主、法制、权力平衡”,从而否定王权,建立了共和国。体现该国立国原则的法律文献是
A.《民法大全》&&&&&&&&
&&&&&&&&&&&&&B.《权利法案》
C.美国1787年宪法&&&&&&
&&&&&&&&&&&D.《和平法令》
解析:从题干的“权力平衡”、“否定王权,建立了共和国”可见,C项正确。
21.“一切公职人员,都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并且毫无例外地可以随时撤换。”材料所描述的措施出自于
A.巴黎公社&&&&&&&&&
&&&&&&&&&&&&&&&B.人民公社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D.德意志帝国
解析:题干材料是巴黎公社的规定。见教材。
22.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欧洲经济复兴,并向西欧提供了大量贷款。但1948年以后,世界银行的贷款重点转向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它们提供长期开发资金。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因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解析:42人错选BCA。
1944年成立的世界银行在二战后就开始支援欧洲的经济复兴,但1947年开始的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的援助对象也是欧洲,这样,世界银行就开始抽身转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故D项正确。A项时间是1944年,且世界银行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此项错误。B项关贸总协定是关于国际贸易和关税问题的协定,与“长期贷款”无关,C项“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主的国际经济组织。
23.右图,作品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具创意的部分是三个披挂在枯树、平台、动物尸骸上软趴趴、看似会流动的钟表。该作品
A.创作于19世纪中期
B.真实再现了社会现实
C.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D.反映了工业化快节奏下人们的紧张感加剧
解析:13人错选BA。
题干绘画和材料介绍可见,这是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和工业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其特征是荒诞、变形、反理性、反传统等,故D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
38.(26分)对于罗斯福新政,中国政论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是:如果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等),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
&&&&&&&&&&&&&&&&&&&&&&&&&&&&&&&&&&&&&&&&&&&&&&&&&——《东方杂志》(1933年)
“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东方杂志》(1934年)
材料二& 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逝世,重庆各界举行各种悼念活动。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也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一一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指出“他(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历史概念被写入高中历史教科书。此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的学习主题之一。
&&&&&&&&&&&&&&&&&&&&&&&&&&&&&&&&&&&——据杨梅《“时空”坐标中的罗斯福新政》
(1)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多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简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8分)
(1)国际: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20世纪30年代前期罗斯福新政效果不明显;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国内:中国内忧外患;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共的影响或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问题:角度单一,要点不全,导致失分。
(2)有学者认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更为客观、全面。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逐渐摆脱危机;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国共合作抗日;二战期间美苏成为反法西斯盟友;美国对中国抗日的支持。(8分,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
问题:角度单一,要点不全,导致失分。
(此题前两问说明罗斯福新政,开始实施时是“两面不讨好”,但随着其作用的显现,逐渐被接受,列宁、邓小平也是如此。)
(3)阅读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为什么?1982年以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学习主题的原因有哪些?(10分)
原因:二战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
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和包围政策;
中国奉行“一边倒”政策。(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双百”方针恢复;
实行改革开放,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新时期中国史学界研究水平的提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罗斯福新政可以提供借鉴。(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A.两个“原因”,有的对其中一个回答过于简单。
B.很多答题很不规范,没有段落化、层次化。两个原因放到一起回答。
39.(26分)制度创新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创造前所未有的新制度,为未来指引方向;二是使原有制度不断更新,不断保持活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学者认为,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古代中国政府为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有哪些政治制度的创新?(4分)
(1)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
汉代实行“推恩令”;
宋代将地方兵权、财权收归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元代在地方实行行省制;
明代在地方设“三司”。(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堆砌知识。
混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加强皇权的措施。大部分回答了加强皇权的措施,如三省六部、中外朝、二府三司等。
有些造成中央集权削弱的史实混淆:如分封制、郡国并行制、节度使等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开辟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新型的工业化模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对苏联发展的影响。(8分)
(2)特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单一的公有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平均主义。(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影响: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这一模式也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此题完全是基础知识。反映出部分同学基础知识薄弱。
漏答,部分同学没有看到特点。仅回答影响。
审题有误,个别同学回答了“新经济政策”(虽然是20世纪20年代,但不是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3)二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不断地调整。简述其表现,并指出其实质。(8分)
(3)表现: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美英等国逐渐发展“混合经济”;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调整福利国家制度;
美国等国家制定计划,鼓励“新经济”发展。
普遍实行国家干预;
建立福利国家;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70年代后,减少国家干预(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其他具体措施,如建立国有化、采用经济计划、减少福利开支等1分
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分)
时序混乱,写到罗斯福新政;
调整没有分阶段;
将“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等企业调整答出来没给分。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6分)
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0年代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从“改革”入手,(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教兴国;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 经济是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从“开放”入手,90年代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筹备建立亚投行,“一路一带”
本题,改革最多只给4分,开放也最多只给4分。但很多只是就其中的一点阐述,答案不完整、全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冷战开始、形成、结束的标志各是什么?
kefhoeu000AC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美苏冷战1.开始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2.结束标志:1991年底苏联解体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至此,世界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对峙.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时期美国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