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日本鬼子炸的南开还是天大南开合并

远征军老兵:把日本鬼子炸上天真解恨
我的图书馆
远征军老兵:把日本鬼子炸上天真解恨
远征军老兵:把日本鬼子炸上天真解恨
杨徐  正在不少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从一个侧面再现了60多年前滇缅抗战的历史,也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滇西这片土地--  怒江东岸保山城,四周群山环抱,云雾缭绕。这里曾是1944年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的大本营。 出保山向西,穿横断山支脉,跨怒江往南,有当年血战之地松山和龙陵,再翻高黎贡山,就是抗战名城腾冲。继续向西南走,经芒市,到达中缅边境城镇畹町,沿途已是一马平川。这就是当年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的进军路线。   血火硝烟已淡入历史,但其间的艰苦卓绝与气吞山河,却无法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近日,记者来到滇西的保山等地,探访健在的中国远征军老战士,仿佛又回到了浴血蹈火的年代。  桥梁破坏处参谋赵癸:  "几乎每次炸桥都会有人回不来"  "炸桥!炸,决不能让日本人过江!"今年84岁的赵癸老人,一见面就向记者说起60多年前总说的一句话:"这话我当年一天不知要说多少遍,是在激励士兵,也是在给自己打气。"  "我17岁就被提升为第6军桥梁破坏处参谋,当年为了阻隔怒江对岸的日军进入保山城,专门负责炸桥,先后炸毁过大小桥梁73座,算得上是一个‘破坏王'。"  73座,赵癸老人提起这个刻骨铭心的数字时,心情很是沉重,因为"几乎每次炸桥都会有人回不来"!  "我第一次参与爆破的是离惠通桥20多公里的牛木桥。当时为了避免被日军发现,我们决定在天黑时行动,每个人背着70多斤的炸药,小心翼翼地来到牛木桥边,然后采取匍匐的方式,一点一点爬到牛木桥上。可是,就在准备安装炸药时,一个小战士不小心摔到了山下......什么是心贴到了嗓子眼,那时我是真正体会到了,现在想起来还后怕。因为一旦被敌人发现,炸桥任务完不成不说,我们都不可能活着回来。"  安放好炸药后,大家都争着要点引信,最后采取抽签的方式留下了一个战士,赵癸和其他人往东岸撤。"出发前已经明确,如果炸桥后被日军发现就自杀,没有就继续往后撤,但最后那名战士没能回来。"赵癸擦着泪说。  说起爆破惠通桥,赵癸显得很激动:"为了尽快安装好炸药,我们每个人就像是发了疯的狼,抱着炸药拼命往桥上冲。一些战友在我身边倒下,血溅到了我的脸上,但我仍旧不顾一切往前冲。前后共有170人往桥上送炸药,到惠通桥被炸毁时,只剩下了40个人......"  运输兵达才亭:  "攻打松山我挑断两根扁担"  "我不知道自己当时的选择是不是对的,但我真的想打日本人!"今年82岁的达才亭说,当年看到侵华日军见人就杀,见房就烧,坏事干尽,便主动报名到中国远征军预备2师4团9连当了一名运输兵。"别人说,你还不满16岁,嫩肩膀能挑弹药吗?我说,你们能,我也能!"  达才亭清楚地记得,入伍第二天,他就跟随部队到了怒江边。送往前线的炮弹差不多有半米长,看着不是很重,却有100多斤,肩膀压红了不说,还磨掉了好多层皮。  1944年6月,中国远征军开始攻打松山。达才亭说:"日军攻占滇西两年来,在松山构筑了坚固的工事,我军的进攻受到了严重的阻碍。送弹药的路上,到处都能看到被打伤打死的战友。开始见到战友死了还流眼泪,但日复一日伤亡很大,我们的眼泪都流干了。不知一连多少天,我们来来回回一趟趟往前线运弹药,跑了多少趟,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我只记得,攻打松山一战,我挑断了两根扁担!"  达才亭说,为了攻克松山,中国远征军决定在松山顶的日军堡垒下挖地道,用炸药炸毁日军工事。从6月下旬开始,一连挖了2个月。地道不宽,进去要弓着腰才行,他们往里面运炸药时就只能用手托着,没法再用扁担挑了。就这样,他们用手前后托进去了30多吨炸药。  "炸松山那天我们撤到了怒江东岸,没看到爆炸的场面,但是能听到‘轰隆隆'的闷响,感觉到大地在抖动。通过声音就能想象出日本鬼子被炸上天的情景,我们真解恨哪!真解恨哪!"达才亭握着两个拳头高兴地说。  排长杨徐:  "伤了两条腿我还想爬着往前冲"  "在我眼里,远征军没有孬种,打起仗来个个都有股子拼命劲!"今年92岁的杨徐回忆起第一次参加战斗,记忆犹新:"1942年5月,我们36师107团进驻保山,第二天就在惠通桥头跟日本人干上了。日军在重炮火力的掩护下强渡怒江,可最终还是被我们打退了。我们歼灭了强渡的所有日军,自己的伤亡也不小,我所在的3营9连147人,只剩下了72个人,不少人是包扎好伤口又往前冲的。"  最令杨徐难忘的,还是滇西大反攻。"1944年6月开始攻打松山时,先头部队遭遇了重大损失。尤其是我们71军的人,伤亡十分惨重,有的是整个连阵亡了......很多新兵连枪还都不大会使,却仍然勇敢地往前冲,真是前仆后继啊。"杨徐边说边不停地抹眼泪。  "后来,我们采取包抄的方式,悄悄地摸进了日军的战壕。我带着排里的几个战士,突然从后面抱住小鬼子,三下五除二就将几个家伙毙了。有名新兵第一次击毙日军后,跑去摸了摸那个鬼子的脸说:‘日本人,还真是长得很可恶。'至今,我感到最自豪的是,我带的排没有一个人后退过半步!"  "只可惜后来攻打腾冲时,子弹击中了我的两腿。当时看着弟兄们那股拼命劲,我的第一个念头是:伤了两条腿我也要爬着往前冲!但我已经动弹不得了,不得不到保山养伤!"与记者握别时,杨徐还带着几分遗憾。
张子文  卫生兵李贵先:  "冒死也要把能救的兄弟救回来"  "他们每个人都是英雄,作为卫生兵,冒死我也要把能救的兄弟救回来!"今年83岁的李贵先回忆说,尽管中国远征军和侵华日军隔怒江对峙了一年多,但双方的炮火较量始终没有停过。作为71军16卫生大队的一名卫生兵,李贵先和战友们时刻都要做好抢救伤员的准备。  1942年夏,日军准备强渡怒江,向远征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炮火攻击,中国军队伤亡惨重。"我们奉命前往一个叫花椒的地方抢救伤员。当时我趴在地上往前蠕动,地面因炮火轰击变得一片松软。突然我感觉身下有什么东西在动,我本能地侧身看了看,自己身下的地面仍然在动,于是我想肯定是有战友被埋在了下面,就急忙用手刨土,手都磨出血了。终于,我眼前出现了一个泥人一般的战士,他睁开眼睛看着我,血从他身上不断渗出。我对他说:‘兄弟,你放心,我一定把你救下去。'可还没包扎好,他就死了......"老人的泪水,伴着一个个悲壮的故事,不住往外流。  李贵先说,当年自己才十五六岁,有的人他根本就背不动,但还是努力地把他们往自己怀里拽,有的人尽管已经死了也要拼命把他们往阵地下背。"总想着救不活,也能让他们留个全尸。记得在一个叫傈柴坝的地方,虽然交战不到8个小时,但经我手抢运过的人就有20个,其中11个牺牲了。"  参谋张子文:  "我眼中的每一组数据都是悲壮的"  "滇西抗战,那是血肉之躯筑起的民族之魂。我眼中的每一组数据都是悲壮的!"今年91岁的张子文,尽管已是耄耋老翁,走起路来都困难,但腰板直挺,精神矍铄。提起当年的事,他总离不开数字:"松山海拔2690米,有日军1400余人。在这座方圆不足10平方公里的山头上,中国远征军累计投入2个军、5个步兵师及工兵部队若干,总计6万余人,共动用火炮200多门,发射炮弹数万发,战斗长达120天。中国远征军以伤亡2万人的惨烈代价,夺回了松山。松山日军除1人化装逃掉外,其余被全部歼灭!"  张子文对这些数字记忆犹新,源于他当年在远征军长官部任参谋的经历。"高黎贡山海拔4000多米,还有怒江天险阻隔,没有老百姓提供的巨大后勤保障,不可能取得胜利。"说到滇西人民对抗战做出的特殊贡献,张子文又是一连串的数字:"反攻开始前,部队确定4条支前线路。保山36个乡中没有沦陷的34个乡,每个乡都组成了一个民夫大队,一共组成了18个黄牛运输队、25个骡马运输大队。从反攻开始前一直到抗战胜利,每天都有2.5万到3万民夫一直在源源不断地为前线‘供血'......"  老人说出一连串数据后,红着眼圈感慨道:"这些悲壮的数据说明,抗战是全民族的事,尽管老百姓可能不懂得讲这些大道理,但他们却在默默无闻作奉献。那时候,民夫每人每天24两米(16两为一斤)、3钱盐巴。而那些马帮的头领,根本就不要钱粮。吃不饱,还要日夜不停地赶路,许多人是累死在路上的,还有些人一个瞌睡就跌下了几百米深的峡谷,一路都是死尸......"  抗战结束后,张子文便退伍了,后来考上云南省英语专科学校,毕业后回到保山做了一名中学老师。"我一直教育学生,我们有今天的好日子,不能忘了这些英灵啊!也请《解放军报》好好宣传一下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贡献的先烈。"张子文如是说。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老兵忆抗战细节:不上战场也得被炸死
[摘要]军长张瑞贵在给全军演讲时突然将上衣扒开,露出了满身伤痕,对将士们说:“我身上的伤疤都是日本鬼子的子弹打的,他们打不死我,大家不要怕。”这种震撼人心的讲话很管用。人物档案:陈俊光,男,现年91岁,揭西县京溪园镇员墩村人。国民革命军独立20旅3团轻机枪手。后被编进了153师457团第一营三连。不上战场也得被敌机炸死大脊岭抗日军事炮台。 资料图片陈俊光出生在泰国,抗战爆发时回到家乡揭西县京溪园镇员墩村,目睹日本侵略者用飞机轰炸揭阳各地。日本侵占汕头潮州之后,便经常派飞机到揭阳袭击轰炸。那时候,揭西是潮汕的大后方,是通往海陆丰、兴梅、江西等内地的运输线,尤其河婆,棉湖二圩,成为货运集散地,因此几乎天天挨炸。日本军出动飞机少则一架,多则三架。每次轰炸,人畜非死即伤,满目疮痍,惨不忍睹。1939年农历五月的一天(具体哪一天不记得了),他到河婆圩碰到鬼子飞机大轰炸,西门街、帝爷街、区署前等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他终于忍不住了,回家告诉母亲说:“日本鬼子天天轰炸,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会被炸死,如果不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就没有宁日了,我要去当兵,打日本仔去。”于是他报名参军了。陈俊光于日入伍,成为国军独立20旅的一名抗日士兵,他被编在三团,成为一名机枪手。从入伍那天起,他就参与了官硕大脊岭的大小阵地的守卫、争夺战役。最后一次战役是1943年的农历八月十六日,日军派一个中队进犯大脊岭阵地,被中国军队全歼,只10个人左右逃回。(日,即农历八月中秋,黎明将至,种田中队已经向大脊岭发起总攻。日军踏着晨露与微曦登上了蛇地岭,这是一个靠近大脊岭顶峰山腰上的一个小丘,在岭前和山腰架起高射炮反复向我军阵地射击。老半天山上阵地毫无动静,种田以为守军已经撤退,便命令部队前进。当到达大脊岭前的“佛脐”地段时,大脊岭阵地上突然发起冲锋号,守军从战壕里冒出来,枪林弹雨一齐射向罪恶的侵略者。打得日军措手不及,来不及撤退与还击,纷纷被歼灭,连同种田在内的210人中队,只有10名日军侥幸逃脱,余者皆亡。此役守军大获全胜,无人伤亡。种田的整个中队全军覆没,成为日本侵略者在潮汕战场上的一个奇耻大辱。同时也是潮汕抗战的一次无人伤亡的大捷。)惠城激战这一仗打完之后,独20旅三团奉命开赴惠州增援那里的战斗。独20旅三团到了惠州后被编进63军,军长张瑞贵第一次全军作战动员会上的讲话令陈俊光终生难忘。张瑞贵在给全军演讲时突然将上衣扒开,露出了满身伤痕,对将士们说:“我身上的伤疤都是日本鬼子的子弹打的,他们打不死我,大家不要怕,上了战场就勇敢地打,大胆地冲锋,你就能活着回来,就像我,还是你们的活军长。”他不无敬佩的说:“张瑞贵文化程度不高,由于打仗勇敢,从炊事员起家一直到中将军长,都是用命换来的。”这种震撼人心的讲话很管用,让他今后上战场就一心想打赢,从没有退缩过。陈俊光被编进了153师457团第一营,营长是梁日魁。陈俊光依然在第三连,连长姓张,在大脊岭打过仗,遗憾忘记了名字。因为营长梁日魁是军校生,血气方刚,一心想要收复失地,经常派兵袭击各地日军。有一次,他们三连派去袭击横沥的日军,本来大胜,打退了敌人收复了横沥,但在追击敌人后收兵途中,张连长被日军的狙击手打死了。他们营为张连长开追悼会。陈俊光感慨道:“三连在官硕大脊岭抗战时被誉为英雄连。张连长很能打仗,经常打胜,他长眠在横沥的公墓里,不知现在有没有人去看望他。”他原本很柔和的眼光里瞬间涌现诸多哀愁。部队到达惠州之后转战在惠州城、惠阳、淡水、横沥等地。当时这些城市已经被日本鬼子占领,63军多次派尖兵连袭击,日军不敢轻易出城,均属巷战,十分激烈。最惊险的一次是在惠州城东的一次激战,部队刚进城就遭到伏击,还没有来得及弄清日军的枪是从哪里打出来的,战友已经死伤一片。陈俊光这次行动中担任救护兵,他正蹲在地上给伤兵包扎伤口,一梭子弹“嗖嗖嗖”从脑门穿过,他的军帽被打落在地。老人家手指指着脑门,用客家普通话说:“差5厘米就打中我的脑袋,一枪毙命”。此时,他发现了子弹的方向来源,原来敌人全都爬在大树上向我们的部队扫射。陈俊光马上将情况报告给指挥官,指挥官命令迫击炮等武器集中火力一齐对准大树轰击,一瞬间日军应声落下,终于解除危险减少了伤亡。他在复述这次惊险经历时为自己有这样的幸运而兴奋不已。这是他经历过的一次最惊险的战斗。东江毁敌船另一次是他打得最开心的,那是一次大胜仗。驻广州的日军为了补充供给,经常到和平、龙川、河源等地方强抢掠夺物资,然后通过水路运输到广州。1945年7月中旬,日军又从上述地方抢来大批三鸟、六畜、粮食等物资,还有一些弹药,装得满满的一支船队从东江运往广州。消息被63军截获,军部派他们团马上出击,捣毁这批物资。他参与了这一次战斗,在这一次战斗中,他已经是轻机连的一名班长。他们的部队开到古竹镇以北的东江河段上,爬到了岸边的山上摆开阵势,埋伏阻击。等日军的运输船队进入埋伏圈后,指挥官一声令下,轻、重机枪,迫击炮,一起开火,与敌人的小型押运军舰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后动用了燃烧弹才击沉了敌军的炮舰和船队。看着敌人全部消灭坠入江中,他和战友们脱掉帽子站在山上欢呼雀跃,庆祝敌军全军覆没。这是陈俊光所在的部队与日军的最后一次交火。战斗结束后,他们的部队奉命移扎在古竹镇附近农村,当时还有英军的一个服务团也在那里,他们两支部队一起驻在同一个村庄。大脊岭阵亡将士墓。  资料图片受降监管日军一个月后,日,他们的部队就接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了古竹镇,古竹圩上的鞭炮、酒品、肉类等物全部被抢购一空。他们部队也收到各级政府和群众送来的劳军物资,连续加菜好多天,士兵们都疯了一样。政府发放慰问金,人人都有。还有新军装军衔等等。日本投降后,广东大部分地区由63军接受日军投降。他们的部队开进惠州城接管。陈俊光被编进侦察兵连,每天要到日军驻扎的营房去巡视,早晚一次,三人一组。陈老说:他们的精神面貌都很好,团长以上军官均住单人房,收拾得干干净净,并挂门帘。占领惠州的日军司令人称“三星”,军衔是“上将”。每次见到他们巡视,“三星上将”都会恭恭敬敬行上军礼,属下的军长、师长、团长也都跟着敬礼。陈俊光老人说:“这时候心里好自豪的”。他到另外的一个营房巡视,看到日本兵在烧香跪拜,有一个会写中文的日本兵写字告诉他:他们在拜死去的同乡战友,要把他们的骨灰带回日本,交给家属;同时祈求他们的灵魂保佑平安,不要被中国军杀掉。每次来到这个营房巡视,日本兵为了陈俊光不阻止他们烧香,就会送他东西,新军装、新皮鞋、铂金钢笔。陈俊光喜欢写字,就收下了钢笔和一双鞋,其余不要。去巡视医务营的时候,日本军医送给他一些医书,分别是药物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彩色外科手术图谱各一本。还有各种西药,如SD、SN、SG,奎宁丸、葡萄糖、生理盐水,还有战力加强铁。据说战力加强铁是日本研制的专门为战士提高体能便于作战的特殊营养品。这些都是当时部队最紧缺的药物,陈俊光也就收下了。不久,他和侦察连被派押送惠州的日军往东莞樟木头镇集中遣送回国。日军从上将到士兵都步行,惠州的日军由三星带头先行。每人的行李是:一袋米、一把柴、一个饭盒、一个水壶、一条士的棍(老人这样说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陈俊光随步兵连押送日军到樟木头后移交给当地的驻军,又回部队。随着63军转移休整到了翁源县,最后一次任务是保护蒋介石上庐山。后63军在内战中兵败,他被遣散,在韶关当了一段时间的校医,1949年终于回到家乡过起农民的生活。本文选自即将出版之《我和我的抗战:潮汕抗战老兵口述实录》一书,有删节。(文/许小鸣)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duffzh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已收藏本页面
姐龟炸天高大尚 日本鬼子大扫荡
新沂得 你说对了
新沂体育场路过
新沂的路过。
你为什么炸高大尚
不就是个刚出土的蝉么
徐州飘过。好想吃
菏泽的来了
宿州的飘过,高大上的美味
日照叫截流贵
淮北的 蝶喽猴
看起来很好吃
我们这边都抓不到这个,孕妇一枚,特馋这个
日照的路过
楼主好像就是徐州的
徐州的路过,金蝉,很好吃
高大上的美食
淮北的叫地猴,在那里吃过的,挺贵的
蝉,知了。
想吃,烦有过敏
新沂的路过
我们那叫马饥溜儿
什么东西,蜜蜂?
为什么感觉头皮发麻
后才能发表评论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大与南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