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如果投资与金融资产偏多,金融资产市值上涨,收益相对下降,从而刺激对非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需求?

您的位置: &&&&&&&&&&&&正文
2012年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辅导:第九章(6)
11:48&来源:职业培训教育网
   第九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指标
中央银行在确定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后,就要考虑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最终实现这些目标。这既涉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问题,也与中介指标的选择有关。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一国货币当局为实现其既定的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启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作用 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并适时适度地进行微调。在这个执行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各种中间环节相互间的有机联系或因果关系,涉及货币供给变动影响名义和实际变量的途径。而货币的传导机制即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或手段影响中介指标,进而对总体经济活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过程的机能。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主要有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传导机制理论,其最初的思路为:货币政策的作用首先是改变货币市场的均衡,然后改变利率,进而改变实际资产领域的均衡。这个过程可以归纳为: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M,改变了利率r,而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舞奉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以乘数方式变化,而投资的增减则会进一步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这个过程可以直观地用符号表示为:
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关键环节是利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必须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通过利率的升降才能使投资、总支出和总收人发生变化。但上述分析是凯恩斯学派最初的分析,仅仅从局部均衡的角度,显示了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初始影响,而并没有考察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没有反映出两个市场之间循环往复的反馈作用。考虑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的相互作用,凯恩斯学派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即一般均衡分析。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假定货币供给增加,如果产出水平不变,利率会相应下降;下降的利率会刺激投资。引起总需求增加,进而推动了产出和收入的相应增加。这是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作用,也是局部分析。
第二,产出和收入的增加,必将引起货币需求的增加,这时如果没有新增加的货币供给,则货币供求中需求相对上升将导致下降的利率回升。这是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作用。
第三,利率的回升,会使总需求减少,产量下降,收入减少。收人的减少引起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则利率又会回落。这就是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之间往复不断相互作用。
第四,以上的循环往复最终会逼近一个均衡点,这个点同时满足了货币市场均衡和商品市场均衡两方面的均衡要求。在这个点上,可能是利率较原先的均衡水平低,而产出量较原先的均衡水平高。
凯恩斯学派在货币传导机制的问题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强调利率的作用,认为货币政策在增加国民收人的效果上,主要取决于投资的利率弹性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如果投资的利率弹性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则增加货币供给所能导致的收入增长就会比较大。虽然凯恩斯学派对于传导机制的分析还在不断增添一些新的内容,但都主要集中在货币供给到利率之间和利率到投资之间的更具体的传导机制以及一些约束条件。毋庸置疑,无论有何进展,凯恩斯学派传导机制理论都是仅仅抓住利率这一环节来展开分析的。
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与凯恩斯学派不同,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则强调货币供应量变动直接影响名义国民收人。用符号表示就是:
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主导作用,而是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中发挥着直接作用。货币供应量对名义收入的具体影响过程如下所述。
M&E表示的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其原理是:
第一,根据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有其内在的稳定性。
第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不包含任何的货币供给因素,因而货币供给的变动不会直接引起货币需求的变化。至于货币供给,在现代货币制度中由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主义将其视为外生变量。
第三,当作为外生变量的货币供给改变,比如增大时,由于货币需求并不改变,公众手持货币量会超过他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即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从而导致利率下降,公众支出增加。
E&I,表示的是变化了的支出用景投资的过程,货币主义者认为这是对资产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过程如下:
第一,超过意愿持有的货币即大于既有需求的货币供给,或用于购买金融资产,或用于购买非金融资产,直至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这样将改变金融市场、商品市场,乃至人力资本市场的均衡。
第二,货币持有者对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以及人力资本的投资会引起这些资产相对收益率的变动。如果投资于金融资产偏多,金融资产市值上涨,受益相对下降,从而会刺激对非金融资产的需求;如果对非金融产品投资增加,也就是说产业投资增加,那么既可能促使产出增加,也会促使产品价格上涨。
第三,上述过程的结果必然会引起资产结构的调整,而在这一调整过程中,不同资产的收益率又会趋于相对稳定状态。
最后,是名义收入y,y是价格和实际产出的乘积。由于M,作用于支出E,导致资产结构调整,并最终引起y的变动,这一变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实际产量的变化,又有多大比例反映在价格水平上呢?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供给短期内对两方面均可发生影响;但就长期来说,则只会影响物价水平。即货币是中性的。
显然,与凯恩斯学派强调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不同,货币学派强调的是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该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来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因为货币供应量超过了人们的意愿持有量,从而直接地影响到社会的支出和货币收入。
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除了以上两个学派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的理论观点。如格利和肖则强调金融机构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他们认为金融中介机构在信贷供给过程中通过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而将对整个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理性预期学派把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预期失误作为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重新注重金融结构的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各主要变量的不同看法使西方经济学家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新的不同学派。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指标
1.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含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又称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中间变量等,它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货币政策目标一经确定,中央银行必须选择相应的中介变量,编制具体贯彻货币政策的指标体系,以便具体的政策操作和检查政策的实施效果。货币政策是实现一定目标的货币供给,其直接作用对象必然是决定货币供给的主要变量。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宏观金融调控措旎来操纵货币供给,改变中央银行能够施以直接影响的中介变量值,进而指导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保证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从操纵货币供给到影响中介目标的过程则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金融的操作过程。因此,就货币政策的基本环节而言,工具变量、中介变量和目标变量的设置及相互间的关系,是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决策的基本内容。
(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设置的必要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以下三种功能:
第一,测度功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一个长期目标,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到最终目标的实现,有一个较长的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间必须设置短期的、数量化的金融变量来测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预计最终目标的实现程度。
第二,传导功能。事实上,货币当局本身并不能直接控制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只能直接操作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最终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间,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中介或桥梁来传导。
第三,缓冲功能。中介目标的设置是实现货币政策间接调控的基本条件之一。它能使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一个缓冲过程,货币当局可根据反映出来的信息,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力度,避免经济的急剧波动。
(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标准。理想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必须具有内生性,即必须是反映货币均衡状况或均衡水平的内生变量;必须具有传递的直接性,即它的构成或变动,直接对宏观经济的主要变量,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总水平等发生作用;必须具有可控性,即货币当局通过调控工具,能够对其作量的控制或调整;必须具有可测性,即它必须是可计量的因素,并且在金融部门的有关统计资料中,其数量能够及时反映出来。除内生性为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内涵要求外,一般将其概括为: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第一,可测性。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所选择的座位中间目标的金融变量的变动情况能够被迅速、准确地观测。或者说,中央银行能够迅速收集到反映这些金融变量变动情况的准确数据资料,并据以进行有关定量分析。显然,如果某一金融变量的变动情况无法被观测,那么,把它作为中间目标就没有意义。
第二,可控性。可控性是指作为中间目标的金融变量能够被中央银行所控制。也就是说,中央银行能够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这些金融变量,并能有效控制其变动。
第三,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中间目标的变动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要求中介目标与适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和希望实现的最终目标之间有密切的、稳定的合同及数量上的关系,使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之间相互作用明显,中央银行能够通过对中介目标的调节和控制实现其最终目标。
根据上述标准确定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总量目标,如货币供应量等;另一类是利率指标,如长期利率等。
2.货币政策可供选择的中介目标
通常而言,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体系一般包括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这些中介目标对货币政策工具反应的先后和作用于最终目标的过程各不完全相同,中央银行对它们的控制力度也不一样。
(1)利率。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因为中央银行能够直接影响利率的变动,而利率的变动又能直接、迅速地对经济产生影响,利率资料也容易获取。利率作为中介目标主要是指中长期利率,这是凯恩斯学派所极力推崇的,20世纪70年代以前被多数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采纳。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理由是:一是可控性强。中央银行可以直接控制再贴现率,或者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政策调节市场利率。二是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能观察到市场利率的水平及结构,可以随时进行分析和调整。三是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强。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中长期利率对投资有着显着的影响,对不动产及机器设备的投资尤其如此,因此利率与收入水平直接相关。
凯恩斯学派主张将充分就业作为最终目标,为了达到充分就业,认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应该是利率而不是货币供应量。他们认为:在利率很低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即使很大,也会被公众吸收、贮藏,成为休闲货币,掉入流动性陷阱,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微不足道。因此,在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下,美国等西方国家过去的传统都是以市场利率为主要的中间目标的。
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利率具有复杂性、易变性、利率调整的时滞性,特别是真实利率所具有不易测量的性质,这些都使得利率难以成为理想的中间目标。此外,利率兼具经济变量、政策变量特性。作为经济变量,利率变动与经济周期顺循环,即经济景气时,利率趋于上升,经济不景气时,利率趋于下降;作为政策变量,利率变动应与社会总需求的变动方向一致,即当社会总需求过高时提高利率,社会总需求不足时降低利率。但是,对中央银行来说,判断利率的变动性质就有了问题。换言之,中央银行难以知道当前的利率变动是利率作为经济变量的变动,还是作为政策变量的变动。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是作为经济变量的变动,这是很难判断的。而这也就决定了中央银行难以知道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总之,以利率作为中间目标,中央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因为其政策效果与非政策效果混淆难辨,或者是在政策尚未奏效时即误以为调控成功,或者是难以确定政策是否有效。
(2)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也称总量目标,这是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者所推崇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就是流通的货币量,广义地可分为流通中现金和银行存款,在世界银行公布的《货币概览》中被分为等。货币供应量能够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因为其符合中介目标的标准:一是可测性,它们都分别反映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内,可以随时进行量的测算和分析;二是可控性,M1和M2虽不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但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调整准备金率及其他措施间接地控制;三是相关性,在相关性方面货币供应量存在一些问题。因为货币供应量代表当期的社会有效需求总量,对最终目标的实现直接相关。但在中,主要是M1和M2中,究竟哪一个指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最强?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最大的问题就是指标口径的选择。
现代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并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中的直接效果。即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可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而不需通过利率对投资和收入的间接传导。鉴于此,现代货币主义则主要以反通货膨胀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他们提出&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将货币供应量(M2)作为货币政策主要的中间目标,主张把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保持在一个固定的比率上。在现代货币主义政策思想影响下,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也在1979年以后改为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主要的中间目标。
目前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所面临的问题是: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货币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并有超出中央银行控制的趋势;货币供应量与经济活动之间的稳定关系也在逐渐破裂,例如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会刺激人们的需求欲望,导致总需求的扩大,而这是中央银行所无法控制的。
3.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
操作指标也称近期目标,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标之间。从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全过程来看,操作指标离货币政策工具最近,是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的对象,随工具变量的改变而迅速改变。中央银行正式借助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操作指标,进而影响中介目标并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操作指标的选择同样要符合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三个标准。除此之外,操作指标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中介目标的选择。具体而言,如果以总量指标为中介目标,则操作指标也应该选取总量指标;如果以利率为中介目标,则操作指标的选择就应该以利率指标为宜。从主要工业化国家中央银行的操作实践来看,被选作操作指标的主要有短期利率、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1)短期利率。短期的市场利率即能够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变动灵活的利率。在具体操作中,主要是使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中央银行将其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是因为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水平和变动情况很容易就可以得到,因此它的可测性很好。中央银行调控短期利率的手段是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窗口,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但其作为操作指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利率对经济产生作用存在时滞,同时因为其是顺商业周期的,容易形成货币供给的周期性膨胀和紧缩。
(2)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或称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和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准备金总和。从上说,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因此基础货币的增加和减少,是货币供应量倍数伸缩的基础。基础货币是比较理想的操作指标。第一,从可测性来看,基础货币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其数量大小随时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出来,中央银行很容易获得相关数据。第二,基础货币中的现金,其数量是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总量则取决于中央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因而具有较强的可控性。第三,从相关性来看,中央银行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操纵,一方面能使商业银行及社会大众调整其资产构成,改变货币乘数;另一方面通过货币基数的变化直接影响货币供应总量,从而影响到市场利率、价格以及国民收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3)存款准备金。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是由银行体系的库存现金与其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组成的存款准备金,也可以当作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因为存款准备金的变动一般较容易为中央银度、控制,并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
第一,就可测性而言,无论是法定准备金还是超额准备金,中央银行只要翻开自己的统计报表就可以很方便地得到或者通过相应的估测得到。第二,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再贷款政策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保证准备金的可控性。第三,关于相关性,因为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准备金组成,通过调控银行准备金就可以改变基础货币,从而改变货币供应量。
尽管如此,由于准备金中超额准备部分决定着银行体系的信贷扩张能力,而超额准备金的大小取决于银行的贷款意愿,而不由中央银行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目标的控制能力是有限度的。
【】 责任编辑:糖
热点关注:
&&上一篇:&&&&下一篇:&&
辅导课程:
经济基础知识
工商管理专业
人力资理专业
财政税收专业
房地产专业
机考模拟系统
中级机考系统开设科目有《经济基础知识》、《金融专业与实务》、《财政税收专业与实务》、《工商管理专业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实务》、《运输(公路)专业知识与实务》、《商业专业知识与实务》、《房地产专业知识与实务》、《建筑专业知识与 实务》,120元/门。
点击选报课程
相关资讯:
&&&&&&&&&&
网站导航: &&&&&&&&&&&&&&&&&&&&
紧扣大纲全面讲解,超值优惠套餐
适合基础好、时间充裕、自学能力强的学员!
超值套餐 经济基础+专业课特色通关班960元/门
经济基础+专业课特色无忧班1600元/门
超值套餐 经济基础+专业课实验通关班1320元/门
经济基础+专业课实验无忧班2360元/门
超值套餐 经济基础+专业课精品通关班1760元/门
经济基础+专业课精品无忧班3160元/门
超值套餐 经济基础+专业课定制通关班2360元/门
经济基础+专业课定制无忧班4160元/门
  1、凡本网注明
“来源:职业培训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职业培训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职业培训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电话:010-(二)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掌握,尤其工具的影响途径和优缺点)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能够通过金融途径影响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经济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称为货币政策的总量调节工具。它通过调节货币和信贷的供给影响货币供应的总量,进而对于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1、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内,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改变货币乘数,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 l )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即需要提交准备金的存款的种类和数额;
( 2 )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即中央银行依据法律规定对商业银行的存款提取准备金的比例;
( 3 )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只能是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商业银行持有的其他资产不能充作存款准备金;
( 4 )规定存款准备金提取的时间。
存款准备金率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最猛烈的工具之一。其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
( l )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按存款创造原理,货币乘数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做反向变化,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货币乘数则小,银行原始存款创造的派生存款亦少;反之则相反。
( 2 )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即使基础货币和准备金总额不发生变化,也等于解冻了一部分存款准备金,转化为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的增加使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增强;反之则相反。
( 3 )宣示效果。存款准备金率上升,说明信用即将收缩,利率随之上升,公众会自动紧缩对信用的需求;反之则相反。
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点是:
( l )中央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易实施;
( 2 )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迅速,一旦确定,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必须立即执行;
( 3 )对松紧信用较公平,一旦变动,能同时影响所有的金融机构。
其缺点是:
( l )作用猛烈,缺乏弹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因此其有固定化的倾向;
( 2 )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如果商业银行有大量超额准备金,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将部分超额准备金充抵法定准备金,而不必收缩信贷。
2、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以未到期、合格的客户贴现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对中央银行而言,再贴现是买进票据,让渡资金;对商业银行而言,再贴现是卖出票据,获得资金。
再贴现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 l )调整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借贷中央银行资金的成本;
( 2 )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即对再贴现的票据种类和申请机构区别对待,或抑制或扶持,以影响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的流向。
再贴现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
( l )借款成本效果。即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从而影响基础货币投放量,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其他经济变量。
( 2 )宣示效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表示货币供应量将趋于减少,市场利率将会提高,人们为了避免因利率上升所造成的收益减少,可能会自动紧缩所需信用,减少投资和消费需求;反之则相反。
( 3 )结构调节效果。中央银行不仅可用再贴现影响货币总量,还可用区别对待的再贴现政策影响信贷结构,贯彻产业政策。一是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以支持或限制不同用途的信贷,促进经济“短线”部门发展,抑制经济“长线”部门扩张;二是按国家产业政策对不同类的再贴现票据制定差别再贴现率,以影响各类再贴现的数额,使货币供给结构符合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
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前提条件是:
( l )要求在金融领域以票据业务为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这样才能形成一定数量的再贴现票据。没有普遍的客户票据贴现,就不可能有商业银行的再贴现。
( 2 )商业银行要以再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借款。因为商业银行解决资金短缺的办法不仅是再贴现,还可以出售有价证券、收回贷款、同业拆借等。
(3 )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则商业银行比较借款成本,愿意向中央银行再贴现。
再贴现的优点主要有:
( 1 )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
( 2 )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更机动、灵活,可调节总量还可以调节结构;
( 3 )以票据融资,风险较小。
再贴现的主要缺点是:再贴现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如商业银行可通过其他途径筹资而不依赖于再贴现,则中央银行就不能用再贴现控制货币供应总量及其结构。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实卖国债或中央银行票据等有价证券,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行为。
公开市场业务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
( 1 )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经济。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形成多头市场,证券价格上升;随之,货币供应扩大,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增加,对经济产生扩张性影响。相反,则货币供应缩小,利率上升,抑制投资,对经济产生收缩性影响。
( 2 )通过影响银行存款准备金来影响经济。中央银行若买进了商业银行的证券,则直接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运用这些超额准备金则使货币供应按乘数扩张,刺激经济增长;反之则相反。中央银行若买进了一般公众的证券,则增加公众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商业银行按所增存款计提法定准备金后运用剩余部分,货币供应再按乘数扩张;反之则相反。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基础货币增加,从而扩大货币供应量,不过前者作用更大。
运用公开市场业务的条件是:
( 1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须持有相当数量的有价证券;
( 2 )要具有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
( 3 )信用制度健全。
公开市场业务由于对买卖证券的时间、地点、种类、数量及对象可以自主、灵活地选择,故具有以下优点:
( l )主动权在中央银行,不像再贴现那样被动;
( 2 )富有弹性,可对货币进行微调,也可大调,但不会像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作用猛烈;
( 3 )中央银行买卖证券可同时交叉进行,故很容易逆向修正货币政策,可以连续进行,能补充存款准备金、再贴现这两个非连续性政策工具实施前后的效果不足;
( 4 )根据证券市场供求波动,主动买卖证券,可以起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
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缺点是:
( l )从政策实施到影响最终目标,时滞较长;
( 2 )干扰其实施效果的因素比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多,往往带来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4、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 l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对于某些特殊领域实施调控所采取的措施或手段,可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补充,根据需要选择运用。这类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控制商业银行或证券交易所对交易者信用贷款或抵押贷款占证券交易额的比例,以控制流向证券市场的资金,抑制过度投机。
第二,消费者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以抑制或刺激消费需求,进而影响经济。
第三,不动产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就金融机构对客户购买房地产等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抑制房地产及其他不动产的交易投机。
第四,优惠利率。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如对农业、能源、交通和出口加工业等所采取的优惠措施。
( 2 )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
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控制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
第一,贷款限额。即中央银行可以对各商业银行规定贷款的最高限额,以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也可规定商业银行某类贷款的最高限额,以控制某些部门发展过热。
第二,利率限制。即中央银行规定存款利率的上限,规定贷款利率的下限,以限制商业银行恶性竞争,造成金融混乱、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或牟取暴利。
第三,流动性比率。即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全部资产中流动性资产所占的比重。商业银行为了达到流动性比率,必须缩减长期放款,扩大短期放款和增加应付提现的资产。这样虽然会降低收益率,但提高了安全性,也起到了限制信用扩张,保护存款人利益的作用。
第四,直接干预。即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进行合理干预。如限制放款的额度和范围,干涉吸收活期存款,对经营管理不当者拒绝再贴现或采取较高的惩罚性利率等。
( 3 )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
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利用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具体包括:
第一,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声望,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出通告、指示、劝其遵守政策,主动合作。如在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劝告金融机构减少对国外贷款;在房地产与证券市场投机盛行时要求商业银行缩减对这两个市场的信贷等。
第二,窗口指导。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季度贷款的增减额,并“指导”执行。如果商业银行不接受“指导”进行贷款,中央银行可削减对其贷款的额度,甚至采取停止提供信用等制裁措施。
以上间接信用控制的优点是比较灵活,节省费用;缺点是因缺乏法律约束力,所以要发挥作用,中央银行必须在金融体系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声望和足够的控制信用的法律权力和手段。
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指标(掌握)
中央银行在确定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后,就要考虑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最终实现这些目标。这既涉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问题,也与中介指标的选择有关。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主要有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传导机制理论,其最初的思路为:货币政策的作用首先是改变货币市场的均衡,然后改变利率,进而改变实际资产领域的均衡。这个过程可以归纳为: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m,改变了利率r,而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变化,而投资的增减则会进一步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这个过程可以直观地用符号表示为:
m→r→i→e→y
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关键环节是利率。但上述分析是凯恩斯学派最初的分析,仅仅从局部均衡的角度,显示了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初始影响。而并没有考察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没有反映出两个市场之间循环往复的反馈作用。
考虑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的相互作用,凯恩斯学派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即一般均衡分析。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假定货币供给增加,如果产出水平不变,利率会相应下降;下降的利率会刺激投资,引起总需求增加,进而推动了产出和收入的相应增加。这是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作用,也是局部分析。
第二,产出和收入的增加,必将引起货币需求的增加,这时如果没有新增加的货币供给,则货币需求相对上升将导致下降的利率回升。这是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作用。
第三,利率的回升,会使总需求减少,产量下降,收入减少。收入的减少引起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则利率又会回落。这就是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之间往复不断相互作用。
第四,以上的循环往复最终会逼近一个均衡点,这个点同时满足了货币市场均衡和商品市场均衡两方面的均衡要求。在这个点上,可能是利率较原先的均衡水平低,而产出量较原先的均衡水平高。
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与凯恩斯学派不同,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则强调货币供应量变动直接影响名义国民收入。用符号表示就是:
m→e→i→y
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主导作用,而是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中发挥着直接作用。货币供应量对名义收入的具体影响过程如下所述。
过程步骤一:m→e 表示的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其原理是:
第一,根据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有其内在的稳定性。
第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不包含任何的货币供给因素,因而货币供给的变动不会直接引起货币需求的变化;至于货币供给,在现代货币制度中由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主义将其视为外生变量。
第三,当作为外生变量的货币供给改变,比如增大时,由于货币需求并不改变,公众手持货币量会超过他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即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从而利率下降,公众支出增加。
过程步骤二:e→i 表示的是变化了的支出用于投资的过程,货币主义者认为这是对资产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过程如下:
第一,超过意愿持有的货币即大于既有需求的货币供给,或用于购买金融资产,或用于购买非金融资产,直至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这样将改变金融市场、商品市场,乃至人力资本市场的均衡。
第二,货币持有者对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以及人力资本的投资会引起这些资产相对收益率的变动。如果投资于金融资产偏多,金融资产市值上涨,受益相对下降,从而会刺激对非金融资产的需求;如果对非金融产品投资增加,也就是说产业投资增加,那么既可能促使产出增加,也会促使产品价格上涨。
第三,上述过程的结果必然会引起资产结构的调整,而在这一调整过程中,不同资产的收益率又会趋于相对稳定状态。
最后,是名义收入y , y是价格和实际产出的乘积。
由于m作用于支出e,导致资产结构调整,并最终引起y的变动,这一变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实际产量的变化,又有多大比例反映在价格水平上呢?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供给短期内对两方面均可发生影响;但就长期来说,则只会影响物价水平,即货币是中性的。
显然,与凯恩斯学派强调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不同,货币学派强调的是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该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来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因为货币供应量超过了人们的意愿持有量,从而直接地影响到社会的支出和货币收入。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指标
1、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 l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涵义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又称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中间变量等,它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
从操纵货币供给到影响中介目标的过程则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金融的操作过程。因此,就货币政策的基本环节而言,工具变量、中介变量和目标变量的设置及相互间的关系,是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决策的基本内容。
( 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设置的必要性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以下三种功能:
第一,测度功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一个长期目标,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到最终目标的实现,有一个较长的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间必须设置短期的、数量化的金融变量来测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预计最终目标的实现程度。)
第二,传导功能。(事实上,货币当局本身并不能直接控制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只能直接操作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最终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间,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中介或桥梁来传导。)
第三,缓冲功能。(中介目标的设置是实现货币政策间接调控的基本条件之一。它能使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一个缓冲过程,货币当局可根据反映出来的信息,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力度,避免经济的急剧波动。)
( 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标准
理想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必须具有内生性,即必须是反映货币均衡状况或均衡水平的内生变量;必须具有传递的直接性,即它的形成或变动,直接对宏观经济的主要变量,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总水平等发生作用;必须具有可控性,即货币当局通过调控工具,能够对其作量的控制或调整;必须具有可测性,即它必须是可计量的因素,并且在金融部门的有关统计资料中,其数量能够及时反映出来。除内生性为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内涵要求外,一般将其概括为: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根据上述标准确定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总量目标,如货币供应量等;另一类是利率指标,如长期利率等。
2、货币政策可供选择的中介目标(掌握两个中介目标,并做简单比较,其余简单了解)
通常而言,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体系一般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
( l )利率
利率作为中介目标主要是指中长期利率,这是凯恩斯学派所极力推崇的。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理由是:(理由简单了解)
一是可控性强。中央银行可以直接控制再贴现率,或者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政策调节市场利率。
二是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能观察到市场利率的水平及结构,可以随时进行分析和调整。
三是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强。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中长期利率对投资有着显著的影响,对不动产及机器设备的投资尤其如此,因此利率与收入水平直接相关。
凯恩斯学派主张将充分就业作为最终目标,为了达到充分就业,认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应该是利率而不是货币供应量。他们认为:在利率很低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即使很大,也会被公众吸收、贮藏,成为休闲货币,掉入流动性陷阱,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微不足道。因此,在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下,美国等西方国家过去的传统都是以市场利率为主要的中间目标的。
( 2 )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也称总量目标,这是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者所推崇的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能够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原因:(理由简单了解)
一是可测性,它们都分别反映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内,可以随时进行量的测算和分析;
二是可控性,m1和m2虽不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但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调整准备金率及其他措施间接地控制住;
三是相关性,在相关性方面货币供应量存在一些问题。因为货币供应量代表当期的社会有效需求总量,对最终目标的实现直接相关。
现代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并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中的直接效果。即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可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而不需通过利率对投资和收入的间接传导。鉴于此,现代货币主义则主要以反通货膨胀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他们提出“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将货币供应量(m2)作为货币政策主要的中间目标,主张把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保持在一个固定的比率上。在现代货币主义政策思想影响下,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也在1979年以后改为以货币供应量(m2)为货币政策主要的中间目标。
3、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掌握几个指标即可,其余简单了解)
操作指标也称近期目标,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标之间。
操作指标的选择同样要符合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三个标准。除此之外,操作指标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中介目标的选择。从主要工业化国家中央银行的操作实践来看,被选作操作指标的主要有短期利率、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 l )短期利率
短期的市场利率即能够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变动灵活的利率。在具体操作中,主要是使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中央银行将其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是因为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水平和变动情况很容易就可以得到,因此它的可测性很好。
中央银行调控短期利率的手段是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窗口,优点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缺点是:利率对经济产生作用存在时滞,同时因为其是顺商业周期的,容易形成货币供给的周期性膨胀和紧缩。
( 2 )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比较理想的操作指标。
第一,从可测性来看,基础货币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其数量大小随时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出来,中央银行很容易获得相关数据。
第二,基础货币中的现金,其数量是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总量则取决于中央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因而具有较强的可控性。
第三,从相关性来看,中央银行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操纵,一方面能使商业银行及社会大众调整其资产构成,改变货币乘数;另一方面通过货币基数的变化直接影响货币供应总量,从而影响到市场利率、价格以及国民收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 3 )存款准备金
也可以当作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因为存款准备金的变动一般较容易为中央银行测度、控制,并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
货币政策的实施
主要考察内容: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
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时滞的涵义及重要性,各种时滞的划分及决定因素。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选择,单一目标论、双重目标论和多重目标论。
我国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各自的内容、条件和优缺点。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选择及其变化,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近年金融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状况及背景。
一、货币政策的实施依据
宏观经济分析是货币政策实施的最重要依据。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三大基本要素构造了货币政策调控系统。
(一)总量和结构的平衡分析
1、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分析
总供给是指整个经济社会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统计量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统计量一般用投资需求i、消费需求c、净出口需求x-m三者之和表示。总供求的不平衡在市场经济中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当gdp & i + c +(x-m)时,物价下降;当gdp & i + c +(x-m)时,物价上升。
2、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平衡分析
供给、需求结构是指部门、产业的供给、需求结构,不是微观的产品供给、需求结构。实践证明,总量平衡结构不一定平衡,结构平衡总量一定平衡。
(二)货币当局概览和货币概览分析
1、货币当局概览
货币当局概览,实际上就是经过整理简化了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该概览通过基础货币(中央银行负债)的形成、使用及其结构,描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及其传导过程,反映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信贷总额、政府预算以及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2、存款银行货币概览
存款银行即通常所称的“商业银行”。存款银行货币概览:是经过整理、归并、简化的存款银行资产负债表。该概览反映存款银行资产负债的概貌及其与中央银行的信贷关系。该概览的资产方有:①国外资产;②国内信贷;③储备资产,即法定准备金存款、备付金存款及库存现金;④购买政府债券。负债方有:①活期存款;②定期存款和外汇存款及其他存款;③中央银行借款;④其他项目(净)。
3、货币概览(重点掌握货币和准货币,并能够求和计算,教材232页)
货币概览是将货币当局概览和存款银行货币概览归并,剔除中央银行与存款银行之间的信贷往来而合成的。编制货币概览可以计算货币供应量;从金融角度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其与政府预算、国际收支、国内经济部门之间的联系。它是观察、分析货币状况的基本工具。
二、货币政策的效应(掌握有两种效应,简单理解其含义)
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的实施对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绩效或有效性,分为时滞效应和数量效应。人们用时间差来衡量货币政策时滞效应,而在衡量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即货币政策效应的大小强弱时,则是着眼于货币政策实施所取得的效果与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
(一)货币政策数量效应
在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上,以评估扩张政策为例,如果通货紧缩是由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的,而货币政策正是以纠正供求失衡为目标,那么这项扩张性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效应大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 1 )如果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增加了货币供给,抑制了价格水平的过度下跌,刺激了需求的增加和产出的增长,那么可以说扩张性货币政策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 2 )如果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在刺激需求的同时,也带动了价格水平的不断上涨,那么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大小,则要视价格水平变动率与产出和收入变动率的对比而定。若产出和收入的增加大于价格水平的上涨,货币扩张政策的有效性就比较大;如果相反,货币政策的效应就比较小。
( 3 )如果货币总扩张无力刺激需求和产出,却导致了价格的不断上涨,则可以说货币扩张政策无效。
(二)货币政策时滞效应
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就是从决策采取某种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生作用,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即被称之为“货币政策的时滞”。
1、内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全过程。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中央银行认识到应当调整政策,并着手制定新政策,修正政策的实施方位或力度,再到操作政策工具的过程,每一步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部分时滞的长短,取决于中央银行对金融的调控能力的强弱。)
具体而言,内部时滞有:
( l )认识时滞,指从确有实行某种政策的需要,到货币当局认识到存在这种需要所需耗费的时间。这种时滞的存在是由于信息的搜集和形势的判断需要时间。
( 2 )决策时滞,指制定政策的时滞,即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提出一种新的政策所需耗费的时间。由于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决策过程不需要立法程序,所以这个阶段通常较短。
2、外部时滞
(外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的金融部门及企业部门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反应过程。当中央银行开始实施新政策后,金融部门对新政策的认识,金融部门对政策措施所作的反应----企业部门对金融形势变化的认识---企业部门的决策一新政策发生作用,每一步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部分时滞的长短,取决于政策的操作力度和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对政策工具的弹性大小。货币政策并不直接控制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其生效的渠道主要在于投资的反应,而投资的反应是要通过利率起作用的。)
按照美国的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对gdp的影响的最高点,一般要经过一至两年的滞后才能达到。
三、我国的货币政策
(一)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一国货币当局可选择的货币政策目标无非有这样三种配合:一是侧重于稳定物价目标,期望实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二是侧重于经济增长目标,期望实现高通货膨胀的高经济增长;三是兼顾稳定与增长,期望获得低通货膨胀的适度经济增长。前两项为政策的单一目标,后一项为政策的双重目标。
在我国金融界,关于货币政策目标选择曾存在“单一目标论”、“双重目标论”和“多元目标论”等多种观点。
第一,单一目标论。在单一目标论中,又分为两派意见:一派意见主张单一经济增长,一派意见主张单一稳定币值。
第二,双重目标论认为,货币政策应同时兼顾发展经济和稳定物价的要求,不能偏废。
第三,多重目标论认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除了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外,还应包括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在1995年颁布、2003年12月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的表述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二)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我国中央银行法规定,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l )要求金融机构按规定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2 )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3 )为在中央银行开立账户的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4 )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及外汇。因此,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与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工具等。
1、存款准备金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日起,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调整金融机构一般存款范围。将金融机构代理人民银行财政性存款中的机关团体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划为金融机构一般存款。金融机构按规定比例将一般存款的一部分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存入人民银行。第二,将现行各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账户。第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当时的13%下调到8% , 由各金融机构总部存入总部所在地的人民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法人统一考核。
2、再贴现与再贷款
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大力推广和扩大再贴现业务,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也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利用再贴现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从那时起,人民银行再贴现业务得到了较快发展。
由于我国票据市场不发达,实际上,我国中央银行的再贷款一直在其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是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吞吐的主要渠道。
3、公开市场操作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
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于1994年3月启动,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于日恢复交易,规模逐步扩大。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括40 家商业银行。这些交易商可以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工具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是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为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人民银行真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人民银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4、利率工具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
( 1 )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 2 )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 3 )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 4 )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三)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制,这标志着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关系的变革,从根本上使直接调控过渡到间接调控。
以下内容以1998年为历史分界点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一些主要要素。
1、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能力加强
过去很多年,我国中央银行的情况表现在:( l )中央银行参与市场操作时,在与各利益集团的博弈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 2 )中央银行独立性得不到保证。这些情况在近年得到了很大改善,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制定和实施适当货币政策的能力和效率都有很大提高。
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 l )货币供应量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制,这时货币供应量才名副其实地成为中介目标。
从1993年开始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长期把m1作为控制的目标。
( 2 )利率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将得到更充分的运用,逐步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
3、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选择
基础货币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金融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
此外,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也是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选择之一。
4、商业银行传导功能加强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尤其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了很大的比重,通过影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及其相关的存款货币创造能力使得政策得以贯彻。四大行改革取得成效:一是初步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增强;二是财务状况明显好转,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等指标显著改进,财务可持续能力明显增强;三是公开发行上市成功,市场约束机制显著增强;四是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稳步提高。至此,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应该越来越重要。
(四)近年我国的金融宏观调控情况(教材239页做到简单了解即可)
此小节涵盖了年我国宏观金融形势的主要特点以及宏观调控操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