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县到五明佛学院丽枫到佛学院怎么去

新闻动态News当前位置:& > 动态新闻 > 大佛教B
色达佛学院的世界级规模令人吃惊
作者:龙绪明
  色达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县,和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班玛两县接壤,是以藏民族为主的纯牧业县。色达古为西羌、唐为吐蕃,宋元亦为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领地,明为马斯据藏。清时康区改土归流,清庭多次札谕色达输诚未遂,故被清朝视为“野蕃”之地。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和具体的现有条件,色达还是四川省甘孜州17个县中至今唯一没有对外开放的县。
  1998年,为了促进色达的发展,由四川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和色达县人民政府联合组织了建县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采访活动――“’98色达金马草原摄影周”。由《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深圳特区报》、香港《中国旅游》等二十余家报刊的64位记者和摄影家涉水翻山,进入色达,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多角度、层次的“立体考察”。
  结果,这片藏在深山的金马草原让采访者都大吃了一惊。其一,那由班禅副委员长亲题校名,四川省宗教局批准建立的“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就让人感到特别的震憾人心。面对这堪称“世界第一”规模的庞大佛学院,看看那漫山遍野居住着来自藏、汉、蒙等民族五千男女僧众的大小僧舍,有几位常驻西藏的国家级报刊记者都异口同声地说:“建在远乡僻壤的佛学院竟有这样‘世界级’的规模,真不可思议!”
  佛学院分长期和短期进修两种,长期学制为六年,特殊学位却需要十三年,学员通过各学科的单科考试,立宗论和口头辩论及格的,学院可以授于堪布(法师)的学位。课程设置为共同文化系、显教系、密宗系和汉僧部;其中共同文化系即有文史部和小五明部。文史部又分藏文文法、藏族史、英语、翻译等类。而小五明部则下设历算、工巧、医学、戏剧、诗学等课。
  其二是“五色海”。五色海,藏语意为“碉堡沟顶上的湖泊,“亦名众错,“五色海”由三座雄伟高大的山,五彩缤纷,颜色各异的七个湖泊组成,位于县城外33公里的霍西乡境内。由于湖边岩石植被随季节,时辰,光线变化而变化,且又色彩斑澜,故以“五色”命名。当地人为形容地貌壮观,又称为“打仁山”。“打仁”,虎豹的意思。相传300年前僧人喇嘛亚拉白马邓登、亚马所加二人在湖中曾取金质佛像等宝物而使其声名远播。当然,此传说并非“纯属虚构”,色达本身盛产金矿,眼下色达金矿仍为该县的支柱产业。
  其三,在广袤纵深,芳草如甸的金马草原上,竟有一个实力很强的色达县业余藏戏团。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就是省城附近的一些县级剧团也举步维艰,而这个业余的藏戏团演出时场场爆满,同时获得“两个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藏戏分南派和北派,色达藏戏属于北派。经过十年的努力、色达藏戏团不断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其它兄弟民族的艺术养分,精简藏戏中一些冗长的对白和过程,到目前除了演出八大传统藏戏外,正辛先把旧时只有极少数寺、院演出的《格萨尔王》,用藏戏的形式搬上了舞台。这在当时整个藏区,都算是首屈一指的。1992年,色达藏戏团还赴青海、甘肃、西藏等地,自带帐蓬和炊具,进行了一次上万里,观众达十万人次的“西行演出”。青海有人在评价这次演出时说“色达藏戏有三个特点,剧本有创意,道具有特色,演员有精神。这种自带口粮的万里演出,在藏区是罕见的”。由于色达藏戏团自身的实力,眼下已在省内外带出了十六个藏戏团。
  在这次“’98色达金马草原摄影周”上,色达藏戏就让采访者们“忙”得换不过胶卷来。
  总之,至今尚未正式对外开放,通讯条件还非常滞后的色达金马草原,大概正是因为上述的原因,实实在在让采访团大吃了一惊。
  建在城边山顶的洞嘎寺,据说要花数千万元才最后完工的吉祥藏经院,歌乐沱乡的勒穷寺甲学乡的拉则寺、纳折贡巴寺以及打隆寺、色拉寺、和3000多年前的石棺墓、塘亚沟、哈青沟古建筑遗迹等等,都让人赞叹不已。人们常说,现在正在逐步升温的“西藏旅游”是一种高山上的宗教文化旅游,那规模宏大、且又相对集中的色达寺院,不正是草原上宗教文化旅游的一个极好去处么?难怪“’98色达金马草原摄影周”组委会主任,中共色达县委书记刘华同志在提出富民强县的整体构思时,指出还要“旅游热县”!
  色达的婚俗和丧葬都具有鲜明特色,藏族丧葬仪式又分天葬、火葬、水葬、土葬、塔葬五种,天葬,一般适用于8岁以上的俗人和僧侣。出宾日,将尸体运至天葬台。升火,以烟招唤群鹰,随即天葬师用快刀剖尸,吹海螺,让头鹰食死者眼睛,再将尸骨和肉捣碎,引群鹰啄食。第一次食毕后,哄走群鹰,用三次块石头卡住尸身,捣之成泥,食鹰第三次飞降。若将其食完,即为大吉大利。在这里,牧区人一般不习惯土葬,他们认为以泥土覆盖,就永无转世的机会了。
  采访团前往参观天葬台,沿着县委书记戏称的通天大道面色车爬上绿油油的高山草地,蓝天白云下在青山的起伏之中,看到群山环抱的“天葬台”无不深深体会到一种心灵的震动和净化。
  距县城1.5公里处,有一座降魔塔,叫邓登曲登系释迦牟尼八大功德宝塔之一,始建于1914年,毁于“文革”十年,1980年重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塔为石木结构,周长百米,高50米,共九层,主体建筑“外方内园,外园内方”,为四川省最高的藏传佛教宝塔。邓登曲登以藏文化和佛文化的典范而闻名省内外。每年都有来自青海、甘肃、西藏等名地信众前来瞻仰朝拜。而置于塔侧的高大经幡,更是让人少见。基于此景独特,笔者也起早摸黑跑了几趟,拍下两幅照片,一为“浓雾遮白塔”,一为“积云压经幡”。
  古藏族六大氏族之一的董氏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的游牧区域包括今于色达的大片草原。据《色达县志》载:由于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色达解放前基本处于自我封闭状态,政治上是几不管地区,历代封建中央王朝和国民党时期均未在这里设治。1952年,当时的西康藏族自治区各县均有了党和政府的机构,只有色达还是空白。直到1955年的10月7日,才民主协商组建了色达县人民政府。
  世人相逢,人们说是“缘份”,想象中的色达和现实的色达相合,不能不说是一种更大的“缘份”。1989年,现任“’98色达金马草原摄影周”两主任之一的四川省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李丹女士就曾经很想去色达,这次一到草原就见到了她“梦”中的情景,蓝天、白云、水草、牧场、加上高扬的经幡,雄伟的白塔,一幅活脱脱的金马草原就撞进了她的镜头。在县委、政府为“摄影周”举行的大型篝火晚会上,皓月当空,当她亲手点燃熊熊烈火,照亮那长长夜空时,心底不由得想起了红军当年路过色达赠给洞嘎寺那面锦旗――“藏汉是一家”。 (文/龙绪明)成都到色达五明佛学院自驾游攻略 - 旅游交通百科 - 互动百科
成都到色达五明佛学院自驾游攻略
色达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属典型的川西地槽系巴颜喀拉山褶皱带,平均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日照充足,为高原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零下1度,长冬无夏。有着草原、湖泊、河流……以及绚丽多姿的藏族风情。
& & 色达除了色尔坝区以外,其它大部分乡镇都是牧区,当汽车驶入色达时,草地、牛羊便构成了人生活的主题。色达是藏语“金马”的意思,传说因在这片富饶而美丽的草原上曾发现过“马头”形金子而得名,也有人说是因为在地下埋藏着一匹“金马”。
& & 成都到马尔康330公里,超级好路(其中成都到汶川还是高速)。正常情况下5个半小时到。
& & 路况到317分岔路红旗桥都很好走,进如甘孜色达段开始有碎石路。
& & 马尔康到色达285公里,路况一般,其中部分路段碎石+坑荡。SUV开快点的话要6个半小时能到。
& & 色达县境内路况差,弯道多,请放慢车速谨慎驾驶!
& & 色达的夜景非常漂亮,喜欢摄影的朋友一定要带上脚架哦,注意:色达的晚上很冷,注意保暖同时也避免大幅度的动作,避免高原反应。
& & 想参加或感受法会的朋友可以考虑选择下面时间前去:
& & 一、神变月的持明大法会,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共15天正月初一开始
& & 二、萨迦月的金刚萨埵法会,农历四月初八开始,共8天,
& & 三、明净月的普贤云供法会,农历六月初一开始,共8天,
& &&四、游戏月的极乐法会,农历九月十八开始,共8天,
活动策划:成都天行者
联系人: & & (何生)
微信号:heyu1889 & & & &微信公众号:CD-TXZ318
本信息首出于 互动百科;链接地址: /xinxi/.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色达到五明佛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