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15万简历受审 每卖千条信息赚200元 我们的简历安全谁来保卫?

&>&&>& > 正文
智联员工私卖15万条简历受审 利用系统漏洞低价出售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08:41:50
  智联招聘的销售员工申某利用公司漏洞,伙同客服李某,私自将公司15余万条个人简历低价销售给某公司人事经理余某。昨天上午,申某等三人被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朝阳法院受审。据悉,这些个人简历中包含大量个人隐私信息,其中包括求职者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薪资收入。
  智联报警员工卖简历
  日,智联招聘的经营者北京网聘咨询有限公司向警方报案称,公司通过内部网巡检发现,自2015年1月起,该公司销售人员申某私下出售几十万条个人简历信息,内容包括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电话、受教育程度、工作单位、薪资收入等个人信息。按照公司的正常流程,销售人员去找有招聘需求的公司,双方签署《服务合同》,对方缴纳服务费用后,公司会提供网站简历库下载的用户名和初始密码o对方,对方在已开通的权限内对简历库的个人简历进行下载。
  利用系统漏洞低价出售
  申某使用几十家伪造的公司名称与网聘公司签署合同,从公司骗取简历库下载的用户名和密码,并以低于公司的价格出售,供他人下载简历。公司每份简历对外的市场报价是50元,但申某对外兜售价格为2元一份。很快,申某及该公司客服人员李某,以及购买个人简历的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人事经理余某一同被抓。
  申某等三人均为大学文化程度。据指控,申某、李某于2016年3月至10月间,利用公司系统漏洞,私自将公司的155772条个人简历信息低价出售给余某。
  检方认为,申某和李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余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应当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三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李某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系从犯,应当从轻处罚。
  辩称没获利反而有亏损
  昨天,申某等三人对指控罪名均认可,但余某认为其购买的简历信息没有指控的15.5万条,而只有两万条左右。
  申某供述说,他在公司做销售期间压力很大,如果完不成业绩,一分钱奖金都拿不到。因经常有人私下问他能否将个人简历便宜出售,于是就想挣点钱。2016年4月,其发现公司存在漏洞,客户凭用户名和密码到公司的简历库下载完简历信息后,要和公司客服人员确认是否使用完毕,如果客服回复没有使用完毕,数据就又恢复到初始的状态,他便可以将这些新生成的个人简历再卖给他人牟利。
  因获取简历需要客服人员配合,申某就找同事李某帮忙,每次会发给对方200元微信红包。&后来李某觉得钱少,我答应每1000份简历给他200元。&
  虽然申某并未明确告知李某做什么,但李某心知肚明,他曾提醒过申某,别卖太便宜。李某当庭承认,如果卖得太便宜,就不值得做。除了帮申某的忙,自己也有贪图小便宜心理。李某称,申某给了他4万元好处费。
  余某是申某的老客户。他供述说,他去年刚跳槽到这家公司,以前的合作伙伴问他能不能搞到便宜的个人信息和简历,于是就找申某。余某曾供述,他从申某处购买信息总共花了八九万元。
  当公诉人问及获利情况,申某称,为了完成业绩,他曾自己出钱垫资给公司45万元。算上这笔钱,他非但没赚,反而还有亏损。
  庭审最后,检方当庭建议对三被告人分别量刑三年至五年、一年至两年以及四年至六年。法院将择日宣判。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鲁ICP备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5706662“智联招聘”员工私售个人简历15万余条 被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京华时报讯(记者王悦)“智联招聘”的销售人员申某、客服李某利用公司系统漏洞,私自将公司的15万余条个人简历信息低价出售给北京一科技公司人事经理余某。6月2日,朝阳法院对此案进行公开开庭审理,三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指控。据了解,2016年6月,“智联招聘”公司通过内部网巡检,发现申某有多笔非正常的业务操作,损害公司权益,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据公诉机关指控,申某、李某从2016年3月至10月期间,在北京市朝阳区阜荣街北京网聘咨询有限公司(即“智联招聘”)内,利用公司系统漏洞,私自将公司的15万余条个人简历信息低价出售给余某。公诉机关认为,申某、李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余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庭上,三人均表示认可起诉书指控内容,但余某对私下买入的个人简历信息条数提出异议。法庭询问时,申某表示,他从2008年毕业后便在“智联招聘”工作,因业绩压力巨大,于是便想到私下售卖简历信息。据了解,售卖的简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手机号码、邮箱、身份证号等信息。申某讲述,他与客户签订合同,经公司审批合格后,系统会生成一定数量符合客户需求的个人简历,随后他需要将公司网站相应的账户和密码发予客户,以便客户登录后提取、下载简历数据。工作中,他逐渐发现公司系统漏洞。若客户未提取完简历数据,通过公司客服的某种操作,简历信息会重新恢复到初始的定量数据,他便打起利用这部分数据牟利的主意。随后,他找到公司客服李某“帮忙”,再将获得的简历信息以每条两三元左右的价格卖给余某。通过这种方式,申某称自己获利约20万元。申某称,他会以每拿到元的标准给李某发送红包。李某在接受询问时承认,虽然其与余某并不认识,但知道申某私下售卖简历的行为,“我就是贪小便宜了”。而余某在庭上称,他从申某处私下购买的个人简历信息并非用于其所就职的公司招聘,而是他从事兼职猎头工作,会将从申某处买来的简历加价后,再卖给其他需要招聘的公司或猎头公司。对于相关部门根据他与申某的交易中核查到的15万余条简历信息,余某辩称,他并未将买来的简历信息全部下载使用,他本人下载的简历份数仅有2万多份。但据申某讲述,在月,两人曾非常密集地进行大量简历数据交易。目前,此案未当庭宣判。智联招聘员工私售15万条简历 每条卖2至2.5元(来源:网站编辑
  原标题:&15万条简历就这么被卖了?&——智联招聘个人简历遭私售,个人信息安全隐忧待关注  本报见习记者&史兆琨  “一般官网报价为50元一条的简历,我们出卖的价格为2至2.5元一条。”&6月2日,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被告人申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智联招聘的大客户部销售,申某利用智联招聘网站系统漏洞,于2016年3月至10月间,在智联招聘的客服李某帮助下,将该网站15.5万余条个人简历廉价卖给北京某科技公司的人事经理余某。该案于2日上午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开庭审理。  利用系统漏洞私售个人简历信息  据智联招聘负责人介绍,按照公司的正常流程,销售人员去找有招聘需求的公司,双方签署服务合同,对方缴纳服务费用后,公司会提供网站简历库下载的用户名和初始密码给对方,对方在已开通的权限内对简历库的个人简历进行下载。  申某告诉记者,在做销售期间,业绩压力很大,如果完不成业绩奖金就泡汤,经常有人私下问他能不能将简历便宜出售。  “2016年3月,我发现公司的程序有漏洞,于是便以乙公司的名义发起转移合同的邮件,李某在后台回复邮件确认,之后运营部门逐层审批,我截取邮件审批结果截图上传公司系统,转移合同便生效,系统会生成一个用户名和密码。”申某告诉记者,他将这个包含数份简历的账户密码私下销售给客户获利。  李某帮申某确认邮件的过程中,简历数量最多的一次就达1万多份。“前期大约一周一次,后期几乎每天都有。”李某坦承,“由于抹不开面子,加上自己也想从中挣点钱。”  申某每次获取简历后会通过微信红包付给李某200元。“后来李某觉得钱少,我答应每1000份简历给他200元好处费。”申某表示,自己一共挣了将近50万,给李某的好处费差不多接近4万。  该案由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侦查终结,以被告人申某、李某、余某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于日向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您好,分享的企鹅
智联招聘员工私售15万简历 每卖千条信息赚200元
上午申某等三人在朝阳法院受审摄/记者 唐宁法制晚报讯(记者 唐宁)智联招聘的销售员工申某伙同客服同事李某低价销售15余万条用户个人简历给某公司人事经理余某。今天上午,三被告人在朝阳法院刑一庭受审。指控利用系统漏洞售信息据检方指控,时年31岁的河北籍男子申某,案发前曾是北京网聘咨询有限公司销售人员,2016年3月至10月间,他伙同该公司客服同事时年29岁的河北籍男子李某,在北京市朝阳区阜荣街北京网聘咨询有限公司内,利用公司系统漏洞,私自将公司的15.58万条左右的用户个人简历信息,低价出售给北京某科技公司的人事经理余某。公诉机关认为,三人的行为均已触犯我国《刑法》第253条规定,被告人申某、李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而被告人余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三人均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庭审 买家称手中只有2万份简历今天上午,此案在朝阳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上午10时,在法警的押解下,三名被告人被带进法庭。庭上,智联招聘的员工申某、李某均认可起诉书指控内容,而北京某科技公司人事经理余某认罪,却对条数并不认可,他认为自己拿到手里的简历只有2万多份。稍后,法庭依次对三人进行询问,智联招聘销售员工申某首先受审,申某交代,该公司注册的是北京网聘咨询有限公司,其实就是常说的智联招聘网,他做这份职业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了,但业绩不好,压力太大,食欲不振,这点家人也都是了解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去考虑那么多问题,也不会去问对方买了简历是做什么,但申某称,目前就他掌握的情况来看,买方都是人事经理,简历除了招聘,也没做什么别的用途。揭秘 每卖1000条信息 获利200元那么什么样条件的简历有价值呢?申某解释,售卖的简历都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等信息,只有当人事经理对其感兴趣,进一步点击打开,才会显示手机号码、邮箱、身份证信息等个人具体信息情况,但申某强调,手机号是必填项。对于如何利用公司漏洞低价售卖简历?申某交代,需要交给买方一个账号和密码,而他需要做的是将公司服务器上的简历往这个账号内输送,有重复输送的可能,也有将某条信息发给多家买方的,而这中间需要一个客服给发邮件,从一个邮箱到另一个邮箱。起初是余某主动找的他,他还曾经自己出钱垫资给公司45万元,拿到用户的个人简历,因为公司对销售有规定,如果业绩达不到80%,那么这个月所有的提成都充公,一分钱都没有,有时候他自己为了能拿到全部的提成,自己也会垫钱。如果算上这个45万,他还亏损了不少,而单就余某给他的钱,大概有20多万。而对于如何与李某分利的问题?申某说,李某有权限,私下也有交情,所以李某会利用自己的权限帮他发送,刚开始时,只要李某发送,他就会微信给李某发200元左右的红包。后来,李某曾主动找到自己表示钱有点少,后来他们口头约定每发送1000条信息,给李某200元。虽然没有明确告诉李某自己在做什么,申某却觉得李某知道他在做什么,因为李某曾经在一天清晨,在公司大会议室的门口对他说,“哥,别卖太便宜,我知道有人比你卖得贵。”对此,李某在此后的受审过程中,曾表示他的确说过这句话,因为他觉得,如果太便宜了就不值当做这件事儿,为什么做这事儿,李某说也有朋友的情谊在里面,朋友有事请帮忙,他抹不开面子,也有一些贪小便宜的心里。截至记者发稿时,庭审仍在继续。原标题:智联招聘员工私售15万简历受审,每卖千条信息赚200元编辑:王晓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rebecazheng]
【看工地】报名啦!直击家装帮装修现场,看工地学装修!
【活动】快来孕妈课堂当学霸领奖金!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简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