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全记录后为什么被分割

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历史影响。
答案(1)一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死伤无数,经济损失巨大。(2)大战造成了欧洲的相对衰落。战争使欧洲各国的经济受到重创,生产力水平远低于战前,一时难以恢复;在精神领域,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产生了怀疑,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尤其是英国,战争加速了它的衰弱。(3)战后,美、日迅速崛起。战争中美国本土没有遭受战火,美国的参战以及不断向协约国提供商品和贷款,进上步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战后的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开始由伦敦转向纽约。日本在战争期间接受了欧洲的大量定单,经济实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并且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向中国扩展势力,企图独占中国。(4)战争引起了革命和独立的浪潮。战争引起了革命,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战后初期,在德国和匈牙利也出现了十一月革命。大战还造成了德意志、奥匈帝国等帝国内部民族矛盾的加深,相继分崩离析,诞生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一批民族独立国家。战争还引起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奠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为问答题,直接考察了本课的主题知识。回答此题是关键在于找准思考的角度,看一下应该从哪些方面概括影响最为合理。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其中消极影响主要从对世界人民造成的灾难方面考虑;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从美欧地位的变化来阐释;积极影响主要从对科技、对工人运动、对民族解放的影响等等方面来考虑。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历史影响点评: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还要注意分析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催生了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大战加深了俄国国内矛盾,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十月革命得以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有利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疲于战场,对殖民者地、半殖民地的经济掠夺有所放松,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第三,大战促进了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开拓了新科技成果的应用领域。因为战争的需要,列强纷纷将新科技成果应用于战争之中,力图取得战争的主动权。总之,战时开发和利用的新技术,在战后大多运营于民用事业,客观上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进步起了促进作用。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2、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第一条:缔约国互相承允彼此和平友好,并不得参加目;第二条: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第三条:如果缔约国一方或两方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第四条:如果一个非本条约签字国的大国威胁缔约国之;第五条:如果在以上各款所预见的情况下缔约国任何一;第六条:缔
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 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 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2、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日)
第一条:缔约国互相承允彼此和平友好,并不得参加目的在于反对它们之中任何一国的同盟或协定。它们约定,对可能发生的一般性的政治和经济问题进行交换意见,它们并彼此承允,在它们各自利益的范围内,给予互相支持。
第二条: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如果德国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
第三条:如果缔约国一方或两方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进攻致与两个或两个以上非本条约签订国的大国发生战争,对所有缔约国而言,应立即同时产生履行盟约的理由。
第四条:如果一个非本条约签字国的大国威胁缔约国之一的国家安全,而受威胁的一方因此被迫与其作战,缔约国另外两方必须对它们的盟国采取善意中立。在此情形下,它们都各自保留权利,在它们认为适当时参加战争并与它们的盟国共同作战。
第五条:如果在以上各款所预见的情况下缔约国任何一方的安宁受到威胁,缔约国应就为了实行最后合作而应采取的军事措施及时进行会商。它们约定,今后如果共同参加战争,在任何情况下,非经它们之间共同商定,不得订立停战协定、和约及条约。
第六条:缔约国相约对本条约的内容及其存在保守秘密。
3、法、俄“军事协定”
1.如果德国或意大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使用它的所有的军队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奥地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用它的所有的军队和德国作战。
2.如果三国同盟或组成三国同盟的国家之一动员了它的军队,法国和俄国一经接到这件事情的消息,不需要任何事先的协议,应同时动员它们的全部军队,并将这些军队调到尽可能靠近边界的地方。
3.法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130万人,俄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70万或80万人。这些军队应尽速全部参加战斗,使德国不得不在东线和西线同时作战。
4.两国陆军参谋本部应经常彼此合作,以准备和便利上述措施的执行。在和平的时候,它们应将它们所获知的有关三国同盟的军队的情报互相知照。战时的通讯的办法应事先加以研究和准备。
5.法国和俄国都不得单独媾和。
6.本协定的有效期应与三国同盟相同。
4、英、法协约
这个协约于日由两国政府商订,包括三个有关殖民地问题的协定。由于两国在对待纽芬兰、西非、东非、埃及、摩洛哥以及马达加斯加等殖民地问题达成了妥协,英、法之间实际上成立了非正式的同盟关系。
5、英、俄协约
这个协约于日签订。英、俄以瓜分波斯来调和两国之间的矛盾,并协调了两国在阿富汗、中国西藏的关系。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三国协约的完成。
6、萨拉热窝事件
日,一个晴好的星期天,一列长长的车队正在向波斯尼亚的首府萨拉热窝市区驶去。在几个保镖的严密保护下,奥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身穿军服,佩戴勋章,神气十足地坐在一辆敞篷汽车里,身边是他的妻子索菲娅。斐迪南此行是来检阅占领波斯尼亚的奥军的演习。而塞尔维亚的爱国组织也正准备利用这次机会处死这个暴君,打击奥匈帝国的侵略气焰。七名塞尔维亚青年已潜入萨拉热窝,其中三人是中学生:卡布里诺维奇、格拉贝兹和普林西普。
上午九时车队进入萨拉热窝市区,大街上站满看热闹的人群,人们想亲眼看看这位未来的奥匈帝国的皇帝。斐迪南频频向行人招手,脸上一副得意的神情。车队就要驶过阿佩尔码头时,埋伏在这里的卡布里诺维奇突然冲出来,向汽车扔过了一颗炸弹。炸弹掉在汽车篷布上又弹到地上,“轰!”的一声巨响,后面汽车上的几名随从应声倒下。斐迪南吓了一跳,他虽然没有受伤,但得意的神情却一扫
由于爆炸的发生,在市政厅举行的欢迎仪式的气氛十分紧张。为了表示对爆炸的发生并不在意,斐迪南强打精神,仍按原计划去访问博物馆,汽车又从市政厅返回了市区。在途经拉丁桥时,车队因掉头而放慢速度,一直等在这里的普林西普突然一个箭步跳上斐迪南的汽车踏板,举枪射击,一连两枪,斐迪南夫妇应声倒下。普林西普被当场抓获。
萨拉热窝事件立即轰动了全世界,成为世界各大报的头条重要新闻。早就想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立即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奥皇叫嚷道:塞尔维亚“作为一个政治因素,必须从巴尔干抹掉”。德国闻讯后也 欣喜若狂,决心借此机会挑起战争。德皇威廉二世叫嚷:“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如不发动战争,就永远没有发动的时候了。”他对德国驻奥大使说:“必须对塞尔维亚人清算,并且要马上动手。”这样,巴尔干这个火药桶终于爆炸了。
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 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 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 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 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战后帝国主义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 尔赛和约》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消除它们之 间的根本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和匈牙利等 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年召开的 巴黎和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苏俄遭到排斥和敌视;塞尔维亚等小国 受歧视。作为协约国一员参战的中国,在会上非但未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反而成为列 强宰割的对象。日本勾结英法美等国,妄图迫使中国承认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 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导致爆发伟大的“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 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 验的结果。
七、视野拓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列强的三对矛盾
第一,法德矛盾。法德矛盾源于普法战争。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割地赔款,失去了原来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法国力图“复仇”,收回被德国夺取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吞并德国的萨尔矿区。德国要继续削弱和遏制法国,不让它东山再起,为此,除了实行孤立法国的外交政策外,还扩军备战,并制定了在新的战争中打败法国及其盟国的作战计划。普法战争后,法德矛盾一时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
第二,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巴尔干半岛位于欧、亚、非三洲交汇之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该半岛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的状况是:一方面,罗马尼亚等国相继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取得了独立;另一方面,欧洲列强都趁虚而入,在此扩大自己的势力。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俄国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争夺尤为激烈。巴尔干半岛的民族关系复杂,其中斯拉夫人居多数。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属于东部斯拉夫人)的旗号,向该地区扩张。在巴尔干各国反对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斗争中,俄国曾以援助斯拉夫人为由对奥斯曼帝国作战,不仅扩张了在巴尔干的势力,而且以南部斯拉夫人的解放者自居,不断插手巴尔干事务。奥匈帝国也在德国的支持下积极向巴尔干扩张,1908年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而当地人民想同塞尔维亚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大的斯拉夫人的国家。20世纪初,巴尔干地区不断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军事危机和局部战争,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最敏感的地区。
第三,英德矛盾。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中期建立了海上霸权、殖民霸权、工业霸权。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迅速,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德国统治集团因此从争取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德国不仅在欧洲商品市场上同英国竞争,而且主要在殖民地问题上同英国的矛盾日益加深。在亚洲,德国修建“三B铁路”的计划,直接威胁到英国以印度为基地的势力范围。在非洲,德国“赤道非洲帝国”的计划与英国的“开罗―开普”计划尖锐对立。在制海权方面,20世纪初德国的海军力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英国。英德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2、波斯尼亚危机
奥匈帝国于1908年宣布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阻止两地同塞尔维亚合并,引起了塞尔维亚人民的强烈反对。塞尔维亚同门的内哥罗联合起来,准备进行武装斗争。俄国企图趁机扩张自己在巴尔干的势力,支持塞尔维亚对奥匈帝
国作战。奥匈得到德国的支持,也向边境调遣军队。双方剑拔弩张,战争危机迫在眉睫。但由于俄国没有得到英法的支持,不得不退让,于1909年3月承认奥匈吞并波、黑两地。这次波斯尼亚危机结束。
3、欧洲列强的军备竞赛
帝国主义列强在建立军事同盟的同时,加紧了扩军备战的活动。各国的军备开支都十分庞大。1913年,德国的军备开支已达21亿马克,按人口平均每人负担31.27马克。法国总支出为13亿马克,人均负担为33.5马克;俄国总支出为20亿马克,人均负担为11.5马克;英国总支出为15亿马克,人均负担为32.9马克;奥地利总支出为7.2亿马克,人均负担为14马克。
两大军事集团都大力扩建陆军。战争开始时,德国陆军野战部队的人数为230万,奥匈帝国为140万,共计370万。法国180万,俄国340万,包括英国、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和比利时在内的协约国总兵力为580万。 英德两国的海军造舰竞赛尤为激烈。1883年至1908年,德国海军军费从4600万法郎上升为43600万法郎,增加了9倍之多。而英国则从27000万法郎上升为81100万法郎,也增加了3倍多。1905年初,英国有44艘战列舰,法国12艘,德国16艘,英国的海上霸权是毫无疑问的。但德国在年接连两次通过扩充海军的法案,使英国深感不安。英国决定建造吨位比战列舰更大、装有最重型大炮的新型战斗舰,1906年第一艘这种新型的军舰“无畏号”下水。英国原以为德国的财力负担不了这种大型战舰的建造。但是,德国不甘示弱,就在同一年通过了第三个海军法案,并决定开始建造德国的无畏舰。到1908年,英德无畏舰的比例是4:3,英国只略占优势。到1914年大战爆发时,英国有大小军舰688艘,德国有391艘,虽然还未赶上英国,但已一跃成为世界第二海军强国(德国商船队也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德国的疯狂扩充海军,威胁到英国的海上霸权,而海上霸权又是英国维持其殖民帝国和海外贸易的有力屏障,因而是英国绝对不能容忍的。
4、 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性的必然规律,随着向帝国主义街道过度而加剧了。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世界的地位发生剧变;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退居第三,新兴的美国跃居第一,后起的德国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造成了实力与所占殖民地倒挂的状况。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经瓜分完毕,于是在欧洲形成了新兴的德国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俄争夺霸权、重新分割世界的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12等内容。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  3 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历史教案 板书设计 编号:JLS910721 主备:季娟 时间:201412 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具体原因:两大对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课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学 科历史 年级 初三年级 教材 分析 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学一、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 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 21 课的内容, 本节课由“帝国主义...  第21 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于 1914 年 7 月 28 日至 1918 年 11 月 11 日间主要发 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8页 5财富值 一战教案 5页 免费 一战教学设计 7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  公开课教案 瑞安市湖岭中学 年 1.1.2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背景) 2、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梁燕飞_其它课程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梁燕飞_其它课程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课时...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1_初三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今日推荐 88...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料
图为:进攻法国的德军士兵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年至1918年,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的帝国主义战争。
  此次战争主要是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
  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 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战场是决定战争全局的主战场。海上则以北海为主战场。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战争背景】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机器生产的进一步普及产生了大量的失业人口,形成了庞大的兵源储备,使大规模的战争成了可能。
  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世界体系的建立。20世纪初,世界体系真正形成,这是资本主义主导的体系。
  三、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占有别人的,别国的利益,是扩张性的。
  四、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绝对的超级大国主导,实力与利益分配方式不匹配导致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主要矛盾下积累了若干小的矛盾。
  五、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开始动摇,并且分裂为两大对立的武装阵营,展开军备竞赛,矛盾日益尖锐。
  【战争经过】
  大战爆发后,奥匈军队向塞尔维亚进攻,德军迅速绕道比利时向法国进攻。战火首先在欧洲大陆点燃,很快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非洲一些地区。主要战场在欧洲,欧洲有西线战场、东线战场以及巴尔干战场、意大利战场。欧洲西线的法国战场是决定全局的主战场 。英、德、俄、法、日还进行了多次海战,海上以北海为主战场。空军在大战中第一次用于实战。整个战争大体分三个阶段:
  这次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在这一年里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由于马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三国军队的奋力抵抗和俄国在东线的进攻,致使德军速战的计划破产。西线作战的双方修筑战壕,长期对峙,转入阵地战。
  ●1915年~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由于双方都把1916年看作是决定性的一年,所以这一年里出现了三次大型的陆地上战役,即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在海上,日德兰海战役后,英国仍然牢牢控制着制海权。这一阶段,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
  ●1917年~1918年为战争的第三阶段。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 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战争时间表】
  ●1914年
  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7月底至8月初:俄、英、德相继向敌对国宣战。
  9月:德军根据&施里芬计划&,企图短时间内直捣法国巴黎,再转战东线对付俄罗斯,但德军在马恩河战役被法军击败,令施里芬计划告吹。
  ●1915年
  5月:德军潜艇击沉美赴英邮轮&卢西塔尼亚&号,为日后美军参战埋下伏笔。
  9月:英军于卢斯战役用毒气攻击德军,但风向突变将毒气吹回阵地。
  ●1916年
  2月:一战最漫长的凡尔登战役打响,直至12月才结束。
  7月:索姆河会战,英法联军向德军阵地进攻,损失惨重。
  ●1917年
  3月: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临时政府成立。
  4月:美国总统威尔逊要求国会授权向德国宣战,同年7月首批美军登陆欧洲。
  12月:俄国政府与德国签署停战协议。
  ●1918年
  3月:德军发动大规模春季攻势,企图趁美军发挥作用前击败英法。
  8月:英法在亚眠之役中击溃德军,锁定胜局。
  11月: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德国投降。
  【战争影响】
  1、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
  2、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 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一跃成为经济强国。战后帝国主义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尔赛和约》等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消除它们之 间的根本矛盾,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3、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和匈牙利等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 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 验的结果。
日一二三四五六
张常宁与父母合照  14年张常宁首次亮相国家队就为中...
卡戴珊  卡戴珊是美国名媛,也是一名奇女子。只有她...
王励勤  这边林丹出轨闹得沸沸扬扬,而王励勤却被自...
罗德曼  罗德曼自爆自己睡过两千个女人之后,也爆出...
张伯伦  张伯伦亲口承认曾20000个女人,而且粉丝还...
黄胜和蔡振华  蔡振华的老婆是原北京红旗越剧团著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匈牙利发生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①社会民主党与共产党合并.共同掌权②匈牙利共产党成立.号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③匈牙利取得推翻帝制的胜利④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被协约国帝国主义颠覆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③②①④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匈牙利发生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①社会民主党与共产党合并,共同掌权②匈牙利共产党成立,号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③匈牙利取得推翻帝制的胜利④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被协约国帝国主义颠覆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③②①④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江苏省附属初中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也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俄国-苏联-俄罗斯联邦,无论昨天、今天、明天,都是中国最大的近邻,当前中俄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堪称世界大国关系中的典范。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伊始便出访俄罗斯,与普京总统举行会谈(右图),表明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发展中俄关系。(1)成为俄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点的是什么事件? (1分)材料二:&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宣布推出一项新军事战略,强调美国虽然面临预算压力,但将努力确保其“军事超强”地位,同时将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安排”这一地区,美国曾倡议召开了哪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签定的哪一条约,使中国重新回到被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2分)材料三: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展开对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国的访问。观察李克强此访的具体行程,首站选在印度较为引人关注,在中国外交部此前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外交部副部长宋涛称,此举体现了中国新一届政府对中印关系的高度重视,他表示“中方希望通过此访进一步巩固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3)20世纪50年代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哪一外交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分)材料四: 香港《明报》文章称,多达80名日本右翼23日晨抵达钓鱼岛海域,中国派出8艘海监船驶入有关海域驱离。该报社论称,中国执法船队首次成功驱离日本侵权船只,显示中国已掌控钓鱼岛及其海域宣示主权、维权执法的主动权,……(4)台湾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被日本人强占的?(1分)(5)列举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一例(1分)材料五:中国台湾网4月27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葬礼在伦敦隆重举行,来自各国的政要出席了这一葬礼。……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邓小平又驳回了英方“以主权换治权”的要求,最终使中英关于香港问题得以顺利解决。(6)哪一构想为成功解决解决香港问题创造了条件?(1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6分)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1)材料-中的“新秩序”指的是什么?(1分)你如何认识这一“新秩序”?(1分)材料二& 如图(2)在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到以上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什么?(1分)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对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作简要说明。(1分)材料三& 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1分)&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因面临被瓜分危险而爆发革命的国家有①奥地利②保加利亚③土耳其④匈牙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最早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是A.日本B.德国C.匈牙利D.意大利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