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巢自主寄件没有包装充值有返还吗

请登陆后使用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吧友自助信息发布区,请自行甄别
查看: 588|回复: 21
1元丰巢超重了会给我退回么?
我选的中号柜,放了5个k2进去。中号标准是3公斤。肯定超了
让你补钱 不可能发走的
怎么抢的1元蜂巢
就是没用过丰巢寄件的都可以吗&
10点啊,每天都有&
多少钱卖的?
问什么不选大柜呢一样的元啊
大的32元,不能用1元卷,亏啊&
一般情况超1kg没啥事 如果超得量大 基本就要让你补运费了,我经常寄最大的箱子5kg的 寄11斤-12斤快递员都没打电话直接给寄走了
丰巢难抢了,一个微信号只能一张了,不过不得不夸一下,蒸脸器,电炖锅,iPhone7 都到了,就顺丰优选卡没收到
优选卡的信息,你是不是被拦截掉了,我都收到了。。。&
丰巢难抢了,一个微信号只能一张了,不过不得不夸一下,蒸脸器,电炖锅,iPhone7 都到了,就顺丰优选卡没收到
我寄一个K2都选最大柜,反正30内都是1元,让快递员也高兴点。反正都是1块钱
刚寄了个最大柜要44,超过30了,果断选了中柜
我放了两个k2超重给退了
没称多重,自己跳出来的运费44
补钱,我就是,发了2个顺丰,然后顺丰晚上打电话,说要合起来一起发,那两单子作废,我说不用了,超过的补钱就行,然后补了十几块钱
不会,快递员看不到你用了代金券,我是超重,把东西放到中盒子里面的,如果放在大盒子超过30块,券是出不来的,只能全额,但是快递员拿了快递,如果超重,他会联系你的,反正sf可以补差价,我加了快递员微信补的差价&
真的吗,你也是用1元蜂巢?我就担心按原价付款,1元寄快递抵用卷不能使&
<p id="rate_373"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果果 + 1
" class="mtn mbn">
现在谁还收k2啊,有三台
Powered by热门推荐:
  1月5日晚,丰巢快递柜官方微信号宣布,已经完成25亿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鼎晖领投,国开、钟鼎、熠遥跟投。本轮融资后,丰巢将在一二线城市加速拓展网点布局,强化已进驻城市的资源优势。
  快递业的刚需成长,最后一公里资本赛道加速
  日,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5家物流公司宣布投资5亿元成立丰巢科技。其中,顺丰持股35%,申通、中通、韵达各持股20%,普洛斯持股5%。丰巢法人为顺丰总裁王卫。借助丰巢,快递员只需将包裹暂时保存在快递柜内,快递柜系统将把投递信息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发送给用户,并提供验证码,用户可在24小时内自助取件。
  五大物流公司联合在一起创办丰巢,其实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数据显示,仅仅2016年中国全年包裹量就超过了300亿,随着电商经济的加速发展,根据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2016年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的预测:“十年以后,中国每天的快递包裹会达到3亿单,中国一年的包裹量会突破1000亿。”
  这种庞大的业务增长将意味着如果快递公司继续当下的这种重人力成本的投入方式,满足未来的快递包裹增长需要三倍于当下的快递员。但如今的人工成本正在急剧上市,这已经给快递行业带来了沉重的末端投递压力。而年轻人口的青黄不接,则是快递业需要思考的另一大难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变革已经迫在眉睫,快递柜、自提点和社区服务站等多元化快递末端服务模式也因此兴起。
  日,丰巢宣布获得原始股东5亿增资,用于布局更多城市的智能快递柜网点,以及拓展“微仓”等业务。就此轮融资来看,投资有利于帮助丰巢投放更多的智能快递柜,并最终解决“最后一公里”投递效率问题。
  原有三大股东纷纷离场,折射丰巢商业模式致命弊端
  值得注意的是,原始股东中通并未参与本轮融资,韵达仍未确定参与,申通虽然选择跟投,但持股比例从19%稀释到10%。 《天下网商》在一篇报道中表示,中通不跟进、韵达则犹豫不决,申通股权稀释,原始股东的这种态度分化,似乎显示出各方对丰巢前景的不同看法。而这既有对快递柜行业前景的担忧,也和丰巢目前的尴尬处境有关。
  相比快递柜行业的其他竞争者,丰巢由5家物流公司共同投资,业界也常认为丰巢背靠快递企业,具有较强的上游资源优势,能够与快递企业进行无缝对接,并最终获得更高的格口使用率。然而尴尬的是,丰巢的实际操控者却一直都是顺丰,其它几家在中间并没有什么话语权。
  这就导致大部分用户对“丰巢”的认知就是顺丰,至于顺丰的意图可以说也非常明显,想直接通过快递源掐住包裹的入口,进而慢慢控制快递末端服务和数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为何顺丰联合二通一达建立丰巢,却允许汇通、圆通、国通、天天、快捷、优速、全峰、德邦、安能等快递公司利用丰巢柜去投递。原本丰巢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共同注资的五家快递公司的末端服务效率,但现在却被用来去帮助竞争对手解决终端问题,这自然会让原有股东之间产生极为强烈的冲突。
  而最终实现的结果就是丰巢规模越大,顺丰在末端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就会越强。快递公司当然看得到这一点,扶持顺丰掌控的丰巢,与快递公司自己的发展本身就是冲突的,这就决定了,其它股东不可能把末端战略压宝在丰巢身上。
  摆在丰巢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悖论,丰巢允许未参与投资的快递公司利用丰巢快递柜提升末端服务效率,而参与投资的快递公司却承受持续的亏损。如果不让其它快递公司投递投件,这也不可能,因为这样会让丰巢失去末端物联网设备的公允性,商业价值将会大打折扣,
  即使是顺丰也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一个两难的抉择,顺丰多年来能够成为快递行业佼佼者的秘诀在于其对末端服务的高要求,这种高要求简而言之就是需要快递员和用户面对面。一旦顺丰的快递包裹大批量的去投智能柜,既有的优势护城河很可能就此彻底毁掉。
  事实上,根据顺丰披露的数据显示,用丰巢快递柜最少的恰恰是顺丰自己,只有6%。也就是说,顺丰建立的服务,自己却没办法过多使用,最终实现的竟然是在帮助同行成长,这显然也是顺丰纠结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看,丰巢商业模式的致命弊端已经深入骨髓之中。
  大跃进扩张背后,丰巢的前景可能并不明朗
  其实,自提快递箱早已不是新鲜事了。它省去了双方互相拉扯的时间,让用户不必纠结到底要担着风险放在家门口还是另寻时间收货,也让快递员省出更多时间去做更赚钱的揽件工作。这可以说是一种双赢。
  但目前快递柜行业还处在培育期,整体上面临着很多问题,尤其是盈利模式的困境短期内还很难破解。丰巢的这一轮融资,虽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本对行业的信心。但快递柜属于重资产生意,竞争度众多,一直也没有出现一家公司能够垄断市场,丰巢想要实现自己的野心,需要不断的进行投入快递柜的布放。
  截至目前,在丰巢成立一年半的时间里,其市场范围已经覆盖全国74个城市,投放4万组快递柜,格口数量达300万,日均包裹处理量已达行业前列。但从丰巢的融资节奏却看出,成立时的5亿投入支撑了一年就追加了5亿增资,而不到半年,丰巢就宣布了A轮融资。在加快快递柜网点布局的同时,其烧钱速度也明显加快。
  数据显示,2015年丰巢科技全年营业收入为1.70万元,净利润为-3,686.72万元。2016年5月份,5家股东再次增资5亿元。截至日,丰巢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83.22万元,净利润为-15724.98万元。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随着丰巢快递柜布放速度的加快,其亏损也一直在加剧。
  丰巢现在能做的就是不断加速快递柜投放,一方面,寄希望借助资本扩张,迅速完成行业的洗牌,最终实现垄断市场的目的,另一方面,加速快递柜的普及,通过从C端撬动B端,最终迫使快递公司使用丰巢的服务。
  但如今的快递柜并不是一个足够亮鲜的行业,整个行业主要依靠广告、派件、寄件和超时收费,都不是很可观,也不稳定。烧钱厉害又没有太多的收入,可以说前景并不是很乐观。事实上,目前包括阿里、京东、三通一达等巨头,对于自提柜的发展,都处于谨慎观望阶段。目前国内的巨头都已经有各自的末端战略,未来的丰巢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独立的人,做独立的事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丰巢没有收到短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