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中国就有了“罪刑法定”是恐怖主义的思想基础思想吗

> 问题详情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成功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历史经验主要有A.国家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C.在土地改革后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D.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特有的在刑法的立法、解释和适用过程中所必须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罪刑法定原则B.疑罪从无原则C.罪刑相当原则D.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2有位法学家曾经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等于形同虚设。”这句话表明,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由此可见A.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B.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C.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没有本质的区别D.法律信仰是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3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统筹兼顾D.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4日,胡锦涛主席在核安全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核安全挑战,共同促进和平与发展》的讲话,强调中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高度重视核安全,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为此作出了一系列积极努力。其中包括A.全面加强核安全能力B.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C.重视并积极参与国际核安全合作D.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核安全援助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享三项特权
享三项特权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18.在中出现了“罪刑法定主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缓刑.假释.正当防卫等制度和术语 .并规定了对监视犯罪改用矫正感化教育的办法.这( ) A.标志着中国近代民主.法制的实现 B.说——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18.在中出现了“罪刑法定主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缓刑.假释.正当防卫等制度和术语 .并规定了对监视犯罪改用矫正感化教育的办法.这( ) A.标志着中国近代民主.法制的实现 B.说明清政府欺骗人民 C.受到了西方法学思想的影响 D.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文学艺术作品不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展示.也是展现时代特征的窗口.据此回答19-21题. 19.唐诗某一作品片断是:“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这首诗的作者最可能是( ) A.李白 B.孟浩然 C.岑参 D.杜甫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 1941年7月德军占领了苏联的斯摩棱斯克地区。日,柏林电台发布新闻:“据来自斯摩棱斯克的报道说,当地发现了布尔什维克大规模秘密处决波兰人的地点……由于当地特有的土质完好地保存了死者身上的着装,辨认这些人的身份并不困难……我们发现了一万余名波兰军人的尸体,这几乎等于波兰军官的总数。”
——孙骁骥《卡廷惨案:真相永远不会太迟》《周末画报》2010年第592期材料二 应德国的请求,波兰红十字会调查团于日前往斯摩棱斯克的卡廷森林,调查波兰军官坟墓。调查中发现了受害者之一的索尔斯基少校被杀前的一份记录:“凌晨3时30分,一小分队波兰军官被苏军……带到斯摩棱斯克……在那里,除了腰带和铅笔刀外,他们取走了我们的戒指和手表,那时手表的指针指向6时30分,他们会将我们怎么样?”
——百度百科:卡廷事件材料三 日,苏联发表公报,“德国法西斯恶棍在自己新的荒谬绝伦的臆想中并没有停止散布最荒诞不经和卑鄙下流的谎言,他们企图利用这些谎言掩盖由他们自己制造的滔天罪行,这一点现在已经很清楚了。”苏联的理由是,第一,在1941年夏,在红军撤出斯摩棱斯克地区后,从事建筑工作的波兰战俘和大批苏联公民一起落入德军手中;第二,德国人所说的发现大批遗骸的村庄是历史上有名的“格涅兹多沃墓葬”考古挖掘地。
——闻一《卡廷:一场人为的灾难一场难解的世代恩仇》《学习时报》第532期材料四 ——30日,一个由欧洲各大学著名的刑事学家和医生组成的国际委员会对卡廷森林中的尸体和坟墓进行了解剖与调查。结论是:这些尸体是在1939年秋天到月份之间被枪杀的;由于枪口雷同和尸体排序的一致,这些人是被有组织枪杀的;尸体制服、文件等证明死者是波兰军官。
——闻一《卡廷:一场人为的灾难一场难解的世代恩仇》《学习时报》第532期材料一、二、三、四争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哪一则材料最可信?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分)法制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伟,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条件及其重要历史影响。(5分) 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说:“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2)依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4分) 在清末新政全面开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1902年3月,清廷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况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时期法制改革的背景。(4分)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法制化国家.17世纪中到19世纪初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过程通常伴随着重要的立法过程。 (4)简要叙述与英国、美国、法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立法成就。(6分)
法制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伟,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条件及其重要历史影响。
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说:“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2)依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在清末新政全面开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1902年3月,清廷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况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时期法制改革的背景。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法制化国家.17世纪中到19世纪初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过程通常伴随着重要的立法过程。 (4)简要叙述与英国、美国、法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立法成就。
法制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伟,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条件及其重要历史影响。
  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说:“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2)依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在清末新政全面开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1902年3月,清廷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况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时期法制改革的背景。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法制化国家。17世纪中到19世纪初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过程通常伴随着重要的立法过程。
(4)简要叙述与英国、美国、法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立法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何怀宏《世袭社会》 材料二&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守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联何忧也!” ——《贞观政要》 材料四& 所谓“旨从内降”,就是犯罪案件,在三法司拟罪之前,已由锦衣卫拟罪请旨,或直接由君王授意如何拟罪。那么三法司的审判就是走形式而已,这样的话生杀予夺在于一人。 ——朱永嘉《锦衣卫与东厂、西厂、内行厂》 材料五& 在清末新政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1902年3月,清廷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夸。”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三代到春秋战国,治国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春秋时期面对这种变化,老子和孔子的治国理念有什么不同? (2)概括材料二商鞅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思想对秦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哪两种权威的冲突?冲突的结果有何不同?这种结果的变化说明什么? (4)材料五中法制改革的原因是“今昔情势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哪些情势不同。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A.商朝是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奴隶制大国之一;B.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D.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17.;A.邓小平理论B.毛泽东思想C.“三个代表”重要;A.理论联系实际B.密切联系群众C.求真务实D.;A.它有远大目标和正确宗旨B.它有科学理论的指导;C.它有完整严密的组织系统D.它有密切联系人民群;A.是鼓舞和动
A.商朝是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奴隶制大国之一
B.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 C.唐朝时中国进入朝气蓬勃的黄金时代
D.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17.(1 P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CD】
A.邓小平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8.(1 P24)在党的历史上形成的作风有【ABD】
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求真务实
D.批评和自我批评 19.(1 P25)与其他阶级的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是【ABCD】
A.它有远大目标和正确宗旨
B.它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C.它有完整严密的组织系统
D.它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风 20.(2 P36)中华民族富于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爱国主义的作用有【ABCD】
A.是鼓舞和动员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B.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
C.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D.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21.(2 P37)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ABC】
D.爱社会主义
22.(2 P38)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我们提倡的爱国家是爱
的国家。【ABC】
A.由先进阶级统治的
B.合乎生产力发展的 C.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
D.地大物博物产富饶的
23.(2 P50)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
的总和【ABCD】
A.价值取向
B.思维方式
C.道德规范
D.精神气质 24.(3 P60)下列关于人生观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B.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做人的标准
C.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体现出来
D25.(3 P60)人生观的作用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即【ABD】
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
C.人生境遇
D.人生态度
26.(3 P61)人生目的之所以居于人生观的核心地位,是因为人生目的决定【ABCA.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B.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C.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D.将来能否建功立业 27.(3 P63)对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CD】
A.社会能够脱离个人而存在
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可以离开社会
C.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D28.(3 P64)BCD】
A.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忽视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9.(3 P65)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ABCD】
A.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D 30.(3 P65)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A.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C.对生活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善于创新
D31.(3 P71)
A.二者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32.(3 P74)BCD】
C 33.(3 P80)ABCD】
A.宽容原则
D.互助原则 34.(3 P81)ABC】
A.注意交往的第一印象 C.注意交往的长期性
35.(3 P82)ABCD】
B.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
D.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 36.ABCD】
.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下ABCD】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辩护功能
D.沟通功能
38.(4 P94)道德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有着独特的发展规 律。道德发展的规律是【AD】
A.道德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进步 B.道德进步是单纯地直线上升的发展过程
C.道德有其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其进步不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D.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39.(4 P94)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有【ABCD】
A.道德对社会和谐及个人精神完善的促进作用不断增长 B.道德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范围不断扩大
C.道德的认识论内容不断加深
D.道德调节的方法不断完善 40.(4 P95)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是【ABCD】
A.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B.对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升华
C.对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D.对人类道德遗产的批判和继承 41.(4 P9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有: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ABC】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B.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C.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D.社会人口发展速度相一致 42.(4 P9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BCD】
A.与公民个人利益相符合
B.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C.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D.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43.(4 P97)市场具有
的弱点和消极方面。【ABC】
44.(4 P9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这【ABCD】
A.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B.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C.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D.使体现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45.(4 P102)乐群贵和,追求人际关系和谐是【ABCD】
A.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的重要表现
B.中华民族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以达到群体团结统一、民族和睦、稳定与和谐的基本准则 C.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平等相待、发展和平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基础 D.当代中国调解各种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大力弘扬的美德 46.(4 P108)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有【ABCD】
A.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C.要求发扬融入集体合力的丰富个性和自觉创造精神
D.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47.(4 P1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其原因在于【ABCD】
A.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
B.诚实守信是成事之基 C.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D.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48.(4 P11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问题的根 本看法和基本观点。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引导人们【ABCD】
A.明辨是非、善恶、美丑
B.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C.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
D.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 49.(4 P113)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ABC】
A.文化传承性
B.现实针对性
C.历史指引性
D.思想规范性
50.(5 P120)2001民基本道德规范有爱国守法和【ABCD】
A.敬业奉献
B.明礼诚信
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 51.(5 P122)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特点有【ABCD】
A.活动范围广泛性
B.交往对象复杂性
C 52.(5 P124)社会公德的特点有【ACD】
D.相对稳定性 53.(5 P124)社会公德是【ABC】
A.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B C.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D54.(5 P124)ABCD】
D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55.(5 P128)】
D 56.(5 P134)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包括【ABC】
A.规范性和专业性
B.可操作性与准强制性 C.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D.民族性和地域性
57.(5 P135)A.爱岗敬业
B.办事公道
C 58.(5 P139)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途径包括【BCDA.尽量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
C.努力塑造优良的职业品质
59.(5 P148)ABCD】
A.男女平等
D.邻里团结 60.(5 P148)】
A.家庭是婚姻缔结的结果
D.家庭的美满又彰显出婚姻的意义 61.(5 P151)ABCD】
(5 P154)ABCD】
.个人品德是表现在个体处理一切问题时的行为活动中具有比较稳定的、形成了习惯的道德
素质,是行为者个人的道德属性
B C.个人品德是个人的稳定心理特征、内心状态,是一个人在进行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
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D.个人品德是由个人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包括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
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方面
63.(5 P156)个人品德的形成【ABC】
A.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
B.受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
C.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
D.取决于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 64.(5 P163)下列关于“慎独”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CD】
A.“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B.“慎”是谨慎,“独”是独处,不与人交往 C.“慎独”不仅是一种修养功夫,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D.“慎独”能避免社会生活中的双重人格和两面行为
65.(6 P169)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BCD】
A.法律与道德属于同一范畴
B.道德和法律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C.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行为标准
D.法律是道德的重要载体 66.(6 P169)法治属于【AB】
A.政治建设
B.政治文明
C.思想建设
D.精神文明 67.(6 P169)德治属于【CD】
A.政治建设
B.政治文明
C.思想建设
D.精神文明 68.(6 P17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体现的是【AB】
D.条例 69.(6 P17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ABCD】
A.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B.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 7
C.应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相适应,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D.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与反映
70.(6 P174)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其深刻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以及【ABCD】
A.执法为民
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71.(6 P179)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主要包括【ABC】
A.权利义务相统一
72.(6 P180)证据是以法律规定形式表现出的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其基本特征有【ACD】
73.(6 P182)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主要包括【ABCD】
A.金融安全
B.贸易安全
C.粮食安全
D.能源安全 74.(7 P185)法体现国家意志的表现有【ABC】
A.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的统一性
C.法的权威性
D.法的阶级性 75.(7 P186)下列属于法的规范作用的是【ABD】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社会作用
D.预测作用 76.(7 P186)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包括【AB】
A.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
B.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
C.评判、衡量他人行为合法性的作用
D.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的作用 77.(7 P187)法的教育作用包括【CD】
A.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的教育作用
B.帮助当事人应对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危险的指导作用 C.对违法行为人实施法律制裁后产生的教育作用 D.通过人们的合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产生的示范作用 78.(7 P187)法的基本构成要素可以分为【ABCD】
79.(7 P188)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由哪几个要素组成?【ABC】
D.调解 80.(7 P191)法律权利的特点是【ABCD】
A.与义务相关联,义务不能孤立存在
B.权利的行使受一定的限制 C.来自于法律规范的规定
D.是保障权利人实现自己利益的手段 81.(7 P192)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是【ACD】
A.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B.相互平行,没有联系 C.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D.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82.(7 P195)属于当代中国的法的渊源的是【ABC】
C.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D 83.(7 P201)当代我国的正式法律解释包括【BCD】A.执法解释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84.(7 P205)法律制裁的主要特点是【ABCD】
A.由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实施 B.是一种惩罚性的强制措施
C.必须以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为前提
D 85.(8 P212)
D.保证了国家机关高效协调运转 86.(8 P213)ABC】
A.邀请民主党派代表列席共产党的代表大会
C.直接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
D.轮流执政
87.(8 P214)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ABCD】
C.自治县或旗
D88.(8 P219)国家主席的职权有【ACD】
A.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
D.发布动员令 89.(8 P220)国务院的职权有【BCD】
A.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关的领导人
C.行政人员的任免、奖惩权
D 90.(8 P222)
A.行政法律制度
B.刑事法律制度
D.经济法律制度 91.(8 P222)】
A.行政合法性原则
C.程序正当原则
D.规定法外特权原则 92.(8 P227)ABCD】
A.野生生物
C.人文遗迹
D.自然保护区 93.(8 P230)ABCD】
A.和解.仲裁
B.违约行为
D.违约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属于专利法保护对象的是【ABC】
B.实用新型
C.外观设计
D.计算机软件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BCD】
A.类推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 98.(8 P25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仲裁范围的是【ABCD】
A.婚姻纠纷
B.收养纠纷
C.监护纠纷
D.继承纠纷 99.(8 P255)我国的调解制度包括【ABC】
A.人民调解
B.行政调解
C.司法调解
D.亲朋调解
三、简答论述题(含多选) 简答5题,每题6分,共30分;论述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学习与实践的意义。(绪 P2-3) 答: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①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 社会主义荣辱观。 ⑵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① 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② 有利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 ③ 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的凝聚力量; ④ 有利于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昂扬斗志; ⑤ 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绪 P5-7)
答:⑴ 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的中国大学生:① 应该有强烈的使命感,刻苦努
力学习,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② 应该继承前辈的事业,在未来工作和奉献的日子里,担当起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使命。
⑵ 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大学生应该成为中华文明杰出的继承者和创新
者,承担起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⑶ 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贡献。 3.理想和信念的关系。(1 P12-14)
答:⑴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务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⑶ 理想和信念是密切联系的,他们是同一种人类精神现象即信仰现象的两个侧面,任何信仰都包
括着信念和理想两个基本方面,他们分别是这一信仰的基本信条和这些信条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
① 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就是理想;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就是人的信念,就是人们所相信的观念和秉持的理念。
② 追求一种理想,就意味着相信这种理想是正义的并且能够实现,而这种相信本身就是一种信念。 4.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及其作用。(1 P14-19) 答:⑴ 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① 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② 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③ 具有多样性与共同性。 ⑵ 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它在人生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①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理想信念能够向人生提供目的和意义,向人生指明追求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②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能给人生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③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能够支撑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不为巨大的困难所压倒,
而且使人在困难和逆境中振作起来,战胜艰难险阻。 5.马克思主义信仰(科学的理想信念)的特点。(1 P20-21)
答: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是一个科学的理想信念。相信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并用
这个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行动,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或理想信念具有以下特点:
⑴ 现实性。现实性的理想信念是在现实世界中,在社会中寻找价值。
⑷ 6.我国的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1 P22-27)
①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② 。③ 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
① 也是全国
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② 共产主义理想信
⑷ 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71 P29-30)
⑴ 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⑶ 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8)
⑶ 从思想方法上讲,就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两者是对立的;② 两者又是统一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2 P36-38)
答: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是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
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⑴ 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⑵ 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⑶ 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⑷ 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11.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作用。(2 P40-43)
答:⑴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主要表现:① 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② 抵御外来
侵略,捍卫国家主权;③ 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⑵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历史作用:
①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② 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③ 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1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2 P47-51) 答:⑴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① 社会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② 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 ③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 ⑵ 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
① 社会主义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经过流血牺牲,长期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
②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共同富裕而⑴
奋斗的历史。
③ 在当代中国,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代替中国共产党。
④ 实践一再证明:人民团结,社会安定,民主发展,国家统一,都要靠共产党的领导。 ⑶
⑶ 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 不可①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②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国家的界限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更加凸显出来。
③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注意防止妄自尊大、故步自封的狭隘民族主义和⑷
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的两种错误倾向
⑷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 203 P75-76) ⑸ 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 答:⑴
13.如何在新时期做一个忠诚坚定的爱国者?(2 P52-56) ⑵
答:⑴ 培育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 ① ⑵ 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⑶ 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 ② ① 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过硬本领。
② 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 ③ ③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逐步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
14.简述人生观的含义和基本内容。(3 P60) ⑶
答:⑴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的内容。
⑵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213 P76-78)
才有意义。 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人来源于自然又依存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真正的纽带是⑶ 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中人生目的是核心,决定着其他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人生生产劳动。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需要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尺度。 ⑵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要把改造自然与保持自然、索取自然与回报自然15.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中的地位。(3 P61) 统一起来,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互动的关系,形成人类及其个体持续、健康发答:⑴
展的格局。
⑶ 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大力倡导节约型消费模式和环保意识,人人为建设① 人生目的决定走怎样的人生道路。②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尽责出力。 选择什么样人生价值标准。 22.在生活实践中。保持身心健康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有哪些?(3 P79-80) 16.为什么要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答:⑴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认识人生发展规律,认识自己肩负的答:⑴
社会责任,从而为提高身心素质、保持身心健康提供精神动力和目标导向。
⑵ ⑵ 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体育锻炼可以增进身体健康,同时也能对人的心⑶
理产生积极影响,使人形成乐观开朗的情绪、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敢拼搏的精神。 17.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何意义(作用)?(⑶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始终保持心理健康状态。 答:⑴ ⑵
属需求,能为人搭建一个社会支持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发生。 ⑶ 23.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交往关系?(3 P80-82) 183 P67-68) 答:⑴ 遵循成功交往的基本原则。 答:⑴ ① 平等原则。平等待人、互相尊重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前提。 境遇称为逆境。 ② 诚信原则。诚信是个人与他人关系得以延续的保证,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 ⑵
③ 宽容原则。宽容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 ⑶ ④ 互助原则。互助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必然要求。
⑵ 掌握成功交往的方法和艺术。 19) 交往的方法和艺术是通向成功交往的桥梁。只有在遵循交往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交往的方 10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行业资料、专业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 复习资料_图文65等内容。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考纲顺序整理)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绪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内容: 1.马克思...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_自考复习资料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_自考复习资料-各章重点 百度找的 ,重点推荐 。很实用百度找的 ,重点推荐 。很实用隐藏&& Made By Baiker200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重点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绪论一 .社会主义...我国《宪法》第 33 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笔记_法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整本书被我...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关系是人 类社会历史发展至今最先进合理...  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及资料(吐血整理版)_其它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 20 页 (共 41 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绪论一、 学习...  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大纲重点复习资料_自考_成人教育_教育专区。2015新大纲自考复习资料 1、思想道德素质的含义: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706)复习资料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三、简答题(▲模拟试题 简答题( 绪论和结束语 1、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总复习资料 (kxjy)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绪 P2)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朝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